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2022-08-02

第一篇: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谈美书简》读书笔记(精选10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美书简》读书笔记(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谈美书简》读书笔记1

一文中,作者比力详细、完整地解说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中人物与情况的关系。他起首回顾了这一实际孕育发生与生长的汗青,进而指出,典范人物是可以或许表现社会汗青生长的某些纪律而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抽象,而典范情况则是典范人物所处的可以或许反应社会汗青生长现状和趋向的详细情景和配景。典范人物应生存在典范情况中,而不能与情况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经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别中显示一样平常。文学之以是能在偶然性中见出一定性,是与再现“典范情况中的典范人物”这一实际分不开的。

固然此书不是一本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资助。

类似如许的例子另有许多,在此也就纷歧一详谈了。

朱光潜先生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委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该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职位地方、我的情况)应该做而且可以或许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委到想象中另一职位地方去做。”这是朱光潜先生不尚空谈,脚踏实地的治学精力的表现。这很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

《谈美书函》不是一样平常的高头讲章,它接纳书信体的情势,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普通化。

《谈美书函》是什么?

《谈美书函》是作者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老年末年心血”之作,它既是对本身漫长美门生活和美学头脑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复兴。全书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书中,朱光潜先生就青年朋友们普遍体贴的美和美感、美的纪律、美的领域等一系列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化的探讨,同时也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的创作纪律及特点作了详尽的阐释,既是头脑上的,又是要领上的,是初涉美学者学习美学知识的重要参考册本。

八十二岁的高龄仍旧著书立说,对美学头脑回顾和整理,给青年朋友们复兴,体贴美学教诲,这是何等的学者风范和社会责任感!《谈美书简》读书笔记2

什么是“美”?用莎翁的话说:“这是一个问题。”

但毫无疑问,没有人知道答案,包括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任何一位大师。他们耗尽毕生的精力也只是在人类对美的认知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见解,但却从未揭开“美”的面纱。其实在我看来,“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为很少会有人对美的认知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美”是无定义的。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引用了他的一位“老朋友”(我怀疑是作者本人)给“美”下的定义,并对其刻板和迂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也是反对套用空洞的抽象概念去给“美”铸一座密不透风的牢笼的。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同时,美也是属于社会价值范畴,它的适用主体是人。这便是说我们要去认识美。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美呢?我的观点是:不需要定义,只需要感受。

但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十分重要的提示,那便是既要把握对“美”的理性认识,又要注重对“美”感性认识。我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决不能只强调美的客观性而将审美与人的思考力、情感与意识割裂开来。审美活动应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因为它具有目的性并且与人类的情感息息相关,所以审美必然要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去进行。否则,就如“形而上学”一样,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这显然与主客观结合的审美以及感性与理性的平衡相矛盾。认识美和感受美一方面要求我们学习一些美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审美实践,多去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多与他人交流自己对美的看法。在审美的过程中,探求美的真谛未必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享受这个美妙的过程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经验。

而对于《谈美书简》这本书,朱光潜先生以耐心的口吻,以一位长者的身份用信件的方式,将自己平生对美学感悟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对一些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向美学的入门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而这本书相比较其他美学著作易懂。他在美学问题上对我们的帮助不仅是思想上的,也是方法上的。《谈美书简》读书笔记3

记得刚上高一的时候,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朱光潜的《谈美书简》,那时的我还未摆脱初中生的稚气,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就把书放下了。现在,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才发现书中有很多智慧的闪光点。

尽管现在的我还只算“后辈”,但朱先生在这本小书中所传授的美学理论,却是字字珠玑,堪称“诤言”。一遍遍的反复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不但在理论认识方面有所长进,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启发了我的思维和思想,让他们向着更深、更广的空间拓展。

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中,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社会不久,各方面认识及素养都尚浅的大学生,尽快摆脱对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顿。但长久以来,却仍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望不见灯塔,只能随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没有方向的,不明确目的的生活过之何如?于是便试图从先贤闪光的思想中探寻泅渡的彼岸。自以为平日阅读量不小的我在与那么多高贵的思想交流之后终于从一本薄仅百余页的小册子中嗅到了最浓郁的芬芳。从此便记住了要“实事求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立志“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实直到现在我仍会时常疑惑:这些看起来如此教条、干涩的话语是如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如此心悦诚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实践呢?

我想这是朱先生人格与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许处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你心里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感触,但如果你专注投入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折服!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谈美书简》读书笔记4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由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用自然界的一些树叶、贝壳之类的东西来装扮自己,或许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或许他们那时已经有了美的意识,认为有了这些简单的装饰更能让自己与众同。随着历史的前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使其成为众人心目中所追求的目标。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吧!

不过,现代人对于美的认识已经发生一些改变,以至于人们在追求自己外表靓丽的同时,似乎忘记了一些东西,这是一些你丢了却发现不了的东西——心灵美。这种美不是人们表面上所能定义、评判的,这是种精神境界里的美,它所涵盖的内容并不唯一,而且还有很多。只有用你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去体会它的存在。虽然说心灵美不像容貌美那样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但是,它也有它的特性,即使一个人的容貌并不出众,但拥有这种心灵美的人总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乐。

如今,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的我们,有许多甚至大多数的人都在为自己的外表是否出众而忙碌着,这是为什么呢?这无非就是想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身份,吸引他人的关注,使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当然,这种做法也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虚荣心。但是,要知道在你得到一样东西的同时,也会失去一件你拥有时嫌累赘、但失去时却觉得宝贵的东西。

在社会上这种对容貌美的追求已成为时尚,以至于现在许多就业岗位都对应聘人员的外貌作出要求,使得有些外貌不出众的人为了能够拥有一份好工作,被迫去改变自己的容貌,这种改变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健康,以至得不偿失。甚至有一些有钱人,把自己变得靓丽还不够,还硬要把自己身边的事物也弄得非同一般,以衬托自己“高贵”的身份。这种种的一切,往往会使他们在追求外在美的路途中迷失了自己,把自己那原本纯洁、高尚的灵魂给出卖。就好像电视上报道的那样,有些有钱人甚至口出狂言可以买到别人的生命,尤其是可以买到贫苦人的性命,在他们看来,有钱就是万能的,可以买到世间的任何东西,包括生命在内,这是件多么骇人听闻的事啊!

其实,要想让自己变得受人尊重,并不是说你需要有多少资本,只有当你拥有那原本属于你自己的真善美,别人才会发自内心、由衷地尊重你。因此,如果想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必须先得学会尊重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美,才能得到别人由衷地尊重。这样,即使你的相貌平平,也能够成为真正的君子!《谈美书简》读书笔记5

美的本质。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这同样也告诉我们:美学是一种概念。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理解起来似乎就是: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尽管途径各不相同。其结果却都一样。

谈美与审美。最直观的就是人。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当人们心中具备某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艺术也就无形式。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但艺术的终端。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谈美书简》读书笔记6

《谈美书简》,是朱光潜先生一部谈美学的论著。朱光潜先生在美学界的造诣这里无需过多赘述,他是我国研究美学的始祖,一代美学大师。通读完后,首先的感觉是朱先生知识的渊博,旁征博引,学贯中西。在他的书中,古今中外的文献引用得极多,而且所引用的英法德等国关于美的论述都是他最早翻译过来的。

其实粗读一篇,我真没有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美。虽然他通篇都在介绍什么是美,从心理学角度、从哲学角度、从自然科学角度去研究、论证美的本质意义。但是我读的还是一头雾水,因为朱先生的思想是那么的深邃;眼光是那么犀利;观点是那么独到。都说读书就是读者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我只觉得朱先生穿着一身长马褂,在某个黄昏的清风中,向我娓娓道来,像一切得道智者一样,他持才并不傲物,从容淡泊,虚怀若谷。对我而言,朱先生只能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来形容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美?

什么是美?朱光潜先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对于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者或者说是理论研究者,简单草率地定义某种事物,总不免会把读者引入歧途甚至会怡笑大方。伟人如柏拉图也曾犯下把人定义成没有羽毛动物的错误,留下了千古笑柄。美不完全是事物的属性,不能科学定性地定义。譬如我们说水,这是可以严格定义的,凡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化合而成的物质就是水,这个不会因为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而改变。

然而我们很多人对美的定义其实都是成为美的条件,我们说脚长的女人比脚短的女人要美,对称的比散乱的要美,但这都是成为美的条件,但具备这些条件的不一定就是美。正如空气含有水分是雨的条件,但空气中的水分却不是雨。因此有人问圣·奥古斯丁:“什么是时间?”,他回答:“你不问我,我本来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什么,你问我,我倒觉得茫然了”。

美不能定义,又不是事物固有的属性,那就没有研究价值了吗?朱先生告诉我们,美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事物属性,当我们见到美的事物时,大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那是美的。但是研究判别美,不仅要在物本身着眼,同时还要着重观赏者在所观赏物中见到的价值去研究。通俗一点讲,就是美不仅在物,而且在心,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世界上没有天生自在,俯首即拾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所以美学研究的理论,不仅要讲艺术,而且要讲心理。作者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在讲美,我才疏学浅,读了多遍亦只是管中窥豹,不能全面真正理解作者所阐述的理论。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一个疑问,自已认为美就是美,了解那么多有意义吗?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攀登过山,游玩过水,欣赏过画,背颂过诗文,当我们发现某处景色让我们心情愉悦时,我们会说,这里真美;当我们读到某处诗文让我们身临其近时,我们会说这首诗真美;当我们读到某篇文章让我们长期心灵的桎梏、精神的困顿豁然开朗的时候,我们会说这篇文章真美。我们在说美的时候,其实都只是一个随性的判断,靠得是自己粗疏的经验,至于为什么会觉得美,我们都没有意识进行仔细的考量。我们要欣赏、判断美,其实是不能离开理论支撑的。如果我们没有决定怎么才是美,就没有理由说这幅画比那幅画更美;如果我们没有明白艺术的本质,就没有理由说这件是艺术品,那件作品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明白美的本质的时候,才能使欣赏和创造的过程得着更准确的力量。

对于读这本讲哲学,讲心理学的理论书籍,读起来非常费力。要来只是想了解一下,但是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以贯之的努力精神所感染,觉得不认真读完都是对不起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自己白白流失的青春。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每论到一个观点,都列举了十几个思想流派的主流观点,然后自己不轻易的判断某种观点的对错,也不轻易接受某种观点。在以过自己认真思索、艰苦探索的之后,提出自己的见解。

因此,他在《谈美》中说到写此书时“要先看几十部书才敢下笔写一章”。这让我想起,他在这本书附录《作者自传》中提到的一件事情,在作者年近花甲的时候,还努力去学习俄文,并且可以达到读写的程度。前些年,我在某本书上看到北大王选在60多岁的时候,再去学计算机程序语言,并成功开发出汉字排版软件,打破了国外对汉字排版领域多年的垄断,被誉为“当代毕昇”。在这里不是想说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故事,而是觉得我现在还很年轻,悲观、懒惰的情绪时常在缠绕着我。每当一看到《谈美书简》摆在我面前时,自不觉汗流夹背。《谈美书简》读书笔记7

《谈美书简》是一部系统的美学著作,书中的13封信对怎样学习美学、马列主义美学体系,以及美感、典型、形象思维、创作方法等等美学范畴,作了生动而详细的阐释。

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

朱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意,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及国内“资料太少”这一特殊性,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

第二封《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抽象概念出发?》

1956年,全国开展了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朱光潜先生承认自己过去“站的是唯心主义立场”,“用的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方法”,信奉的是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到80年代,朱光潜先生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而且他讨厌对美下定义,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

第三封《谈人》

朱光潜先生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它许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报的意志“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强调反“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进而强调“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这一命题。

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解》

在此,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郑重提出“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写过一部美学或文艺理论的专著,说不上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等一些误解,朱光潜先生说,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个完整体系“是长期发展而且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的。要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五封《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朱光潜先生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储存的”。生产劳动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这是一个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自然经过人的改造而日益丰富化,成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使其在改造自然中“对象化”了,因而也肯定了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量日益加强和提高了。人类历史就这们日益发展下去,以至于达到“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

第六封《冲破文艺创作和审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4人帮”统治时期,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是“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本性,“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殊性或全部与部分的关系。部分并不能代表或取消全体,肯定阶级性并不是否定人性”。“人道主义”总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为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心和精神生活。人道主义可以说是人的本位主义。”“在文艺作品中人情味就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东西”,“最富于人情味的母题莫过于。情”。在阐释“共同美感”时,朱光潜先生援引了马克思“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论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的美感也就是“人类的共同美感”。

第七封《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

在这封信里,朱光潜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生理学知识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美与美感,如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而且向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其“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节奏感,而不应一味高昂”“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各有类型”等观点。

第八封《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朱光潜先生认为,为弄清形象思维问题,首先需要界定一下“什么叫思维?”“思维就是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思维本身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思维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掌握具体事物的形象,如色、声、嗅、味、触之类感官所接触到的形式和运动都在头脑里产生一种映象,这是原始的感性认识”,叫做感觉、映象、观念或表象。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可以经由两种途径或方式,这就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目的都在于获得对事物的更进一步的认识。“把从感性认识所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和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叫形象思维;“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这是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形象思维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九封《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文学是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字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本身并无意义。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观念性,也就是说,语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事物的观念。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艺术门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文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

第十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朱光潜先生反对将“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这样的本来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称呼硬套到其它时代与民族的文艺创作上去,而主张从“浪漫主义的”或“现实主义的”这样的创作方法的角度,对各时代和民族的文艺作出分析。与此同时,朱光潜先生认为不能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绝对化。“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情感和幻想较占优势”;“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出发,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这两种创作方法虽然是客观存在,却不宜过分渲染,像旗帜那样鲜明对立。要“从主客观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十一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环境”指“行动发生的具体场合,即客观现实世界,包括社会类型、民族特色、阶级力量对比、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总之,就是历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典型环境起着决定典型人物性格的作用。“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观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恩格斯把“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看作现实主义的主要因素。

第十二封《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悲剧与喜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具有两种不同的审美特性。悲剧与喜剧很难截然划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就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分出悲喜,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戏剧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世界对。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思考的人是个喜剧。”我们中华民族的喜剧感向来很强,而悲剧感却比较薄弱。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诗的正义感”很强,。好大团圆的结局,很怕看到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像我们自己一样的好人因小过错而遭受大的灾祸”。

第十三封《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朱光潜先生对来信问到关于学外语和美学问题朋友们提出忠告:“学美学的人入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学好马列主义”;其次,“掌握一种外语到能自由阅读的程度”,“掌握国际最新资料”;第三,“要随时注意国内文艺动态”,“最好学习一门性之所近的艺术:文学、绘画或音乐,避免将来当空头美学家或不懂文艺的文艺理论家”。《谈美书简》读书笔记8

从本质上讲,我喜欢读书,喜欢与文字有关的一切,但是我却是一个懒于思考的人,更多的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已经开始读研了,不论现在的研究生有多水,扩招有多么厉害,我想我都应该做一些该做的事情,认真踏实的尽自己所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开学了,没有以往的兴奋和新奇,心里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希望不辜负所有人的热切期盼,不辜负自己心中的信仰。开始认真的读书思考。

最近,读了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惊叹于先生那融贯中西的学识和过人的思考能力,对自己颇有启发。朱光潜先生在研究文艺美学之时,将西方的文艺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的美学思想融会贯通,并提出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美学思想,对我国现代当的美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思维方式,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深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的影响。但是不同于克罗齐的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朱光潜先生更是把视野放在了文艺活动这个大框架来进行文艺美学的研究,其中朱光潜先生提到文艺活动不仅仅是心灵的瞬间感受,是形象的直觉,文艺活动过程从直觉到传达才是一个阶段的完成,而文艺的传达活动更是艺术家区别于普通人,优秀艺术家区别于一般艺术家的不同之处。文艺的传达有赖于艺术家的匠心独运,更和日常的学习密不可分。

艺术家除了要有不同于常人的形象的直觉之外,还需掌握以下知识:一是掌握有关媒介的知识,二是模仿传达的技巧,三是作品的锤炼。艺术家所进行的模仿传达,实际就是艺术家的勤学苦练的过程,艺术家勤于练习才会形成相关的模仿习惯,下笔时才会水到渠成。而这模仿习惯,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主要是模仿筋肉技巧,每种艺术都有其特殊的筋肉技巧,如写字、绘画、雕刻、图画、弹琴都要有手腕上的技巧;唱歌、演戏、吹箫、说话都要有喉舌上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诗文的创作也需练习筋肉的技巧,古人所言的“文以气为主”,这气就是一种肌肉的技巧。

这是我颇为关注的地方,文艺活动中的传达过程竟和人体的筋肉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些联系是如何发生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可解释的地方,我还需要进一步的拜读作品,才能了解朱先生的文艺思想,读书之少,导致所思之浅,现在弥补也许为时不晚。加油吧!《谈美书简》读书笔记9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还用如此细腻且深入浅出的文笔,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娓娓道来。对朱光潜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书中,老先生“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也算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在《谈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美学,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其实,冥思细想,美无处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传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国画、笔酣墨饱的书法、国之精髓的京剧、名扬四海的瓷器工艺……

现代文化下人们更是发展了更多美学的分支。我们生活的现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现代感的同时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让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体现,生态绿化的兴起,不正是体现人们在往更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时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种对于美感的满足从而欣喜,这也成为一种美。

文学美,就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中间许多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更是成为了美的代表。《巴黎圣母院》中年轻貌美的吉卜赛女郎在危急时刻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给他救命之水。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之后屡救吉卜赛女郎,为她报仇雪恨。你能说卡西莫多不美么?《老人与海》中穷困交加的圣地亚哥终日与海为伴,与比船还大的枪鱼奋战两昼夜,并击退啦鲨鱼无数次的攻击,虽然最后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们能说他不是美的代表吗?还有《弱种子也要发芽》里的老农,得知“我”的孩子听力受损,看到他把弱种子抛弃很难过后,“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让它们“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此刻的老农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能说不美吗?

什么是美?如何学好美学?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美学,就真的不懂美了么?难道一定要学好美学,才算懂美?朱光潜先生书中举例的杜甫诗句“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确告诉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达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质的美了。文学美,建筑美,都可归于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话已经为我们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确方向。《谈美书简》读书笔记10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我们在进行艺术教育时,常常想的是如何在教授一些美学知识、规律等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进而敞开心胸地感受美、灵动地创造美。

其实,作为教师,在认识学生方面何尝不需要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呢。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曾举过一个例子:对于园里那一棵古松,在木材商、植物学家和画家眼里,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在木材商看来,它不过是一棵做某事价值多少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眼里,它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然而画家却认为它是一棵苍翠挺拔的古树。接下来三个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木材商在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马上就会想到要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而画家却只是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我赞同三者眼中对古松的不同状态和不同定位,我更推崇把三者的视角进行综合,更多方位、更多角度地去审视、去构思、去塑造眼前的事物。就如我们作为教师,可以如植物学家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现状等去判断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其成因;如画家般去感受学生的个性、体味学生的品格和趣味、挖掘学生不被他人察觉的闪光点;如木材商那样规划学生的前途、思忖学生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那样,不同的学生才真正地在教师的眼中鲜活起来、立体起来。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才能真正地本着"关爱学生"的原则开展与实施。

就如,有的教师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优势或特长,安排相对应的工作,使得学生不断地树立自信心,转而在其他方面也有座提高。又如: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尝试、锻炼、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活动中展示自己,让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多样的"美";再针对学生的特点,也可以量身定做地安排一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曾尝试过多种形式的师生合作示范:仅在语言上进行交流;在绘画方面进行合作;综合语言交流与绘画合作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学生在参与教师示范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维,大胆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许多想法由于学生间的差异,会形成教师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从而迸发与碰撞出更精妙的思维的火花,学生们的个性因此而得到张扬,学生的生命在教师的呵护与培养中得到发展。

师生的共同示范中,学生亦在教师的配合下,乐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维;在教师的鼓励下,更投入地更专注地进行创作与表现,使得美术课堂中的示范环节也成为了提高学生生命的质量,满足学生心智成长需要,促进学生生命价值体现的一个良好途径。

只有热爱生活,才会享受人生,才能活出精彩,因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美,为他们搭建更多展示美的舞台,他们的美才能逐渐累积、融合、幻化出更耀眼的光彩。

《谈美书简》采用书信体形式,娓娓道来,作为启蒙式的书籍,将许多深奥的美学知识通俗化,亲切自然。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之作,既是朱老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回复。

从书中还可以看出朱老很关心民族、国家的现实与命运,尤其关心青年在现实中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每位读者只有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与思考,才能领会作者的深层思想。

朱老在书中主张的是要积极地投入现实生活,而不能逃避人生,同时又要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去面对现实生活,这样才能给现实人生增添美好的色彩。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繁忙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我们也不妨借用朱老提倡的生活态度,才能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工作,才能以审美的眼光去了解与发现每一位学生,才能放松地思维、进行发散性思维,在新的教育改革大潮中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第二篇:《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摘抄

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 “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

“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

“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

“美与生理状态的内在联系,并认为美的文艺作品中应有思想性的渗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从作品中表现出来。”

“现实主义从客观出发,而浪漫主义从主观出发,并据此认为我们不能容忍一个人因一点小过错而失败,从而产生出悲剧感,惊恐和哀怜是悲剧的情感基础,悲剧更为本质,好的喜剧作品中一定有悲剧性。”

“崇高是我们由压抑而产生的,它是由恐惧转为振奋的,并在其中体会到一种自尊或愉悦。崇高侧重于对立和冲突,而秀美侧重于平衡和和谐。”

读书笔记

〈一〉

美的本质。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这同样也告诉我们:美学是一种概念。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

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理解起来似乎就是: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尽管途径各不相同。其结果却都一样。

〈二〉

谈美与审美。最直观的就是人。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

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

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三〉

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当人们心中具备某

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

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

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

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艺术也就无形式。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但艺术的终端。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第三篇: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

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范文(精选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1

大概快有十天的样子没有读《谈美书简》,我认为读这样的书是要有一种心境的,至少要能感受到其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

朱光潜先生用了好多篇文字来说明他所说的“美”到底是什么“美”,实用的、科学的不是美,快感不是美感,联想也不是美感,考证、批评都不是美感的态度,自然也需和情趣结合起来才谈的上美。

朱光潜先生在《依样画葫芦》这篇文章里,又谈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一般人大半以为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对象和成因虽不同,而其为美则一。自然丑和艺术丑也是如此。这个普遍的误解酿成艺术史上两种表面相反而实在都是错误的主张,一是写实主义,一是理想主义。

朱光潜先生认为,两种主义看起来相反,实则主张类似,“都承认自然中本来就有所谓美,它们都以为艺术的任务在模仿,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模仿得来的。”

在他看来,自然主义和理想主义都是在“依样画葫芦”,只不过写实主义以为只要是葫芦,都可以拿来模仿;而理想主义认为“美在类型”,应该选一个富有代表性的葫芦来模仿。他把理想主义称为“精炼的写实主义”。

我们说“艺术美”时,“美”字只有一个意义,就是事物现形象于直觉的一个特点。事物如果要能现形象于直觉,它的外形和实质必须融化成一气,它的姿态必可以和人的情趣交感共鸣。这种“美”都是创造出来的。

朱光潜先生再次强调了他认为的美是“无所为而为”的形象的观赏。并引用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的话:“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就像现在人人都可以有“度娘”,但是真正能写出好文章来,还是要“凭各人的情趣和才学。”

谈美和写作还是有区别,写作之初,“依样画葫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练习方法。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2

这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高龄写给青年的美学入门读物《谈美书简》。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开拓者和创新者,在美学领域是全国的权威,他主张美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明了美和美感的规律、美范畴等一系列问题。

在前言中,朱光潜告诉我们怎样学美学,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在于,他对我们人生观的引导,如在前言中朱光潜写到“正路并不一定是一条平平坦坦的直路,难免有些曲折和崎岖险阻,要绕一些弯,甚至难免误入歧途。哪个重要的科学实验一次就能成功呢?“失败者成功之母”。失败的教训一般比成功的经验更有益”……这些都呈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什么是美?这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毫无意外地,我们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答案。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每个人对于美都有不同的定义。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虽然这个答案不一定正确,但至少比毫无头绪要高明许多。

许多人都认为,看过去舒服的就是美的,也许更深一层,会说心灵美也是一种美。但所有的这些都比较浅显的,而深入研究,又是望尘莫及的事了。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也有详细的陈述。

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是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我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3

第一遍读《谈美书简》只用了三天,因为朱先生深入浅出、妙例迭出的叙述完全把我带进了那个奇妙的美学世界,尽管这是看似枯燥的一本理论论着,但我去读得津津有味。由于初读时过于心急,错过了不少珍宝,于是我第二次再读时便采取了边阅读边做读书笔记的方式,笔记既包括原文的精华摘录,也有自己当时的阅读感悟。结果因为自己一向向往的“完美主义”,为了使笔记在日后更具参考价值,则第二遍的阅读边扩展为第三遍、第四遍、甚至后来很多内容都读了不下七、八遍。

作者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直觉,物所以接物者只是形象。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精会神地对于一个物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物的形象,然后提美。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直到我读完了朱光潜老先生写的《谈美书简》才找到了答案——和谐就是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只要去细细观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去仔细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会发现生活中无处没有美。就拿罗丹的维纳斯塑像来说吧!它虽然缺少了两只手,但装上后反而让人感到有些画蛇添足。相反,正是因为那两只手的自然掉落,才给人一种和谐、自然的美感。

对我们而言。外表美不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美。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外表美只能取悦于一时,心灵美方能经久不衰。”我最近就听到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名叫黎永昌的局长在洪水泛滥之时,跳入急流中,为了救一名与自己毫无关系的小女孩,而牺牲。从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人的人情美和心灵美的统一。这是一个人无法去刻意模仿的。这是一种内心美的流露,就像黎局长一样。

生活中充满美,不是吗?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4

很难想象,这本《谈美书简》竟然是出自一位八十二岁高龄的老人之笔。晚年汇聚了一生的心血写成了这本经典之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作者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等。作者晚年时回顾了自己的美学生涯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也是给所有来信没有得到回复的朋友的一次集体回复。

对美,或许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深入研究,却是望尘莫及的。通常我们对于美、美感、美的规律、美的范畴等等这些问题感到很深奥,也研究甚少,关于这些问题,朱光潜老先生在此书中都一并回复了,而且回复的很详尽,对于思想,文学,方法,理论等等都有了详细的陈述。对于美,我们看到的都是片面的,也可以说成的表面的,而看完这本书,对于美则有了全新的看法,这也是读此书的收获吧。我觉得这本书不但对中学生有益,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也很有收获。

这本《谈美书简》主要是一本就一些读者提出的问题用回信的方式统一进行回答的小书,因此可以说比较浅显易懂,虽然不是系统完整的美学著作,却也从一些很重要很关键的角度对美学的入门者的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启发的作用。

比如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文中,作者比较具体、完整地讲解了在文学与戏剧作品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他首先回顾了这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进而指出,典型人物是能够体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并且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而典型环境则是典型人物所处的能够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具体情景和背景。

典型人物应生活在典型环境中,而不能与环境相脱节。在这里,共性是通过个性来表现的,是在特殊中显示一般。文学之所以能在偶然性中见出必然性,是与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分不开的。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5

《谈美书简》是一本系统性的美学著作,是由朱光潜老先生所编著而成。《谈美书简》一共收录了13封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方法研究;二是美学范畴研究;三是美学实践研究。而我所选择阅读的是第八封:关于形象思维。

在第8封信中,朱光潜认为文艺创作应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他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在西方,古罗马的菲罗斯屈拉特,近代英国的培根都强调过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屈原在《远游》中和杜甫在《咏怀古迹》里都使用过想象这个词。

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但它们的功用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它们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不同的是它们所运用的形式。思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掌握具体事物的形象,如声、色、形、味等,通常称之为感觉、印象、观念或表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经历了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便显出不同的特点:形象思维把从感性认识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抽象思维是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形象思维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而抽象思维则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抽象的概念或结论。

文艺创作就不能单单依靠形象思维。因为文艺不仅要用形象去思维,还要对形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安排,以造出典型形象,即新的形象整体。文艺创作一般都有个构思阶段,思想情感白热化阶段,还有一个修改阶段。于我们学设计专业的同学,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创作时也要学会用形象去思维,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学了这么久的美学,也看过一些关于谈论美学的书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本《谈美书简》是为了回答美学爱好者陆陆续续提出的问题而写成的,由于特定的读者对象,作者不能不考虑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让读者能够读懂看透,从而使艰深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没有采用学术专著的形式。精确的语言解释抽象、深奥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让初学者能融会贯通。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6

记得刚上高一的时候,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朱光潜的《谈美书简》,那时的我还未摆脱初中生的稚气,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就把书放下了。现在,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时,才发现书中有很多智慧的闪光点。

尽管现在的我还只算“后辈”,但朱先生在这本小书中所传授的美学理论,却是字字珠玑,堪称“诤言”。一遍遍的反复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不但在理论认识方面有所长进,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启发了我的思维和思想,让他们向着更深、更广的.空间拓展。

在《谈美书简》中,朱先生以自己亲身的经验,谈到了许多治学为人的道理。如《代前言:怎样学美学》中,先生有言:“我们干的是科学工作,是一项必须实事求是,玩弄不得一点虚假的艰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恒心,也要有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是敷敷衍衍、蝇营狗苟的混过一生呢?还是下定决心,作一点有益于人类文化的工作呢?立志要研究任何一门科学的人首先都要端正人生态度,认清方向,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一切不老实的人做任何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都不会走上正路的。”文品表现人品,以上这番话不但回答了青年人学习美学的态度问题,更代表了老人一以贯之的为人之道。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社会不久,各方面认识及素养都尚浅的大学生,尽快摆脱对日后前途的迷惘和困顿。但长久以来,却仍如汪洋中的一叶孤舟,望不见灯塔,只能随海浪盲目漂流。但人是不能没有方向的,不明确目的的生活过之何如?于是便试图从先贤闪光的思想中探寻泅渡的彼岸。自以为平日阅读量不小的我在与那么多高贵的思想交流之后终于从一本薄仅百余页的小册子中嗅到了最浓郁的芬芳。从此便记住了要“实事求是”,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恒心”“排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的勇气”,立志“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其实直到现在我仍会时常疑惑:这些看起来如此教条、干涩的话语是如何打动了我的心,让我如此心悦诚服、欣然接受,并且渴望全力实践呢?

我想这是朱先生人格与思想的共同魅力使然。也许处看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你心里可能不会产生什么感触,但如果你专注投入地把这一整本小书读完,你必会为朱先生治学为人的态度折服!

小小册子,总共不过七、八万字,由十三封书信结集而成。但它其中的每一行、每一字都渗透着老人躬亲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由你不为之动容。人曰:“一斑窥豹”、“一叶知秋”,相信只这一小段文字,也足以让你我了解进而钦佩起这位美学老人治学为人的态度吧。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7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黄昏还用如此细腻且深入浅出的文笔,将深奥的美学知识娓娓道来。对朱光潜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书中,老先生“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也算是“给来信未复的朋友们”。在《谈人》里,老先生指出“原始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所从事的艺术活动,如人体装饰、歌唱、音乐、舞蹈等,都直接源于原始民族休养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经验,”美学,原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其实,冥思细想,美无处不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传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国画、笔酣墨饱的书法、国之精髓的京剧、名扬四海的瓷器工艺……

现代文化下人们更是发展了更多美学的分支。我们生活的现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现代感的同时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让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体现,生态绿化的兴起,不正是体现人们在往更高层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时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种对于美感的满足从而欣喜,这也成为一种美。

文学美,就是人类先进思想的结晶,中间许多个性鲜明饱满的人物更是成为了美的代表。《巴黎圣母院》中年轻貌美的吉卜赛女郎在危急时刻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给他救命之水。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之后屡救吉卜赛女郎,为她报仇雪恨。你能说卡西莫多不美么?《老人与海》中穷困交加的圣地亚哥终日与海为伴,与比船还大的枪鱼奋战两昼夜,并击退啦鲨鱼无数次的攻击,虽然最后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们能说他不是美的代表吗?还有《弱种子也要发芽》里的老农,得知“我”的孩子听力受损,看到他把弱种子抛弃很难过后,“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让它们“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此刻的老农在震撼人心的感动中能说不美吗?

什么是美?如何学好美学?我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美学,就真的不懂美了么?难道一定要学好美学,才算懂美?朱光潜先生书中举例的杜甫诗句“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确告诉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达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质的美了。文学美,建筑美,都可归于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的话已经为我们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确方向。朱光潜《谈美书简》读书笔记8

什么是“美”?用莎翁的话说:“这是一个问题。”

但毫无疑问,没有人知道答案,也包括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任何一位大师。他们耗尽毕生的精力也只是在人类对美的认知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见解,但却从未揭开“美”的面纱。其实在我看来,“美”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为很少会有人对美的认知完全相同。也就是说,“美”是无定义的。在《谈美书简》中,朱光潜先生引用了他的一位“老朋友”(我怀疑是作者本人)给“美”下的定义,并对其刻板和迂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朱光潜先生也是反对套用空洞的抽象概念去给“美”铸一座密不透风的牢笼的。

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同时,美也是属于社会价值范畴,它的适用主体是人。这便是说我们要去认识美。

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美呢?我的观点是:不需要定义,只需要感受。

但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十分重要的提示,那便是既要把握对“美”的理性认识,又要注重对“美”感性认识。我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决不能只强调美的客观性而将审美与人的思考力、情感与意识割裂开来。审美活动应是一种实践活动,同时因为它具有目的性并且与人类的情感息息相关,所以审美必然要从主观与客观两个角度去进行。否则,就如“形而上学”一样,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这显然与主客观结合的审美以及感性与理性的平衡相矛盾。认识美和感受美一方面要求我们学习一些美学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审美实践,多去参加各种艺术展览,多与他人交流自己对美的看法。在审美的过程中,探求美的真谛未必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享受这个美妙的过程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经验。

而对于《谈美书简》这本书,朱光潜先生以耐心的口吻,以一位长者的身份用信件的方式,将自己平生对美学感悟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对一些重要而关键的问题向美学的入门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因而这本书相比较其他美学著作易懂,他在美学问题上对我们的帮助不仅是思想上的,也是方法上的。

第四篇: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

第十六封信

美的理想与现实中的美,现实中的美的关于松弛和紧张的相互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美。

美的最高理想(我们一直所探求的)——“在实在和形式的尽可能完善的结合和平衡中去寻找”(P49下)-观念上的,不可能达到的,只可能有唯一的一种平衡。

原因:美同时产生松弛作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都停留在自己的界限之内P50上)和紧张作用(二者都保持自己的力量P50上)。观念上的一致性,松弛和紧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刚毅——“作用是使心灵既从道德上紧张起来,并增加它的反弹力”(P50下)对松弛的需要与柔软——“作用是在道德方面与自然方面使心灵得到松弛”(P51)对紧张的需要。(P51),二者的适度。

对比经验中的美“双重性”(P49下)不断“打破”与“平衡”

理想中的美仅仅由想象来区分,在经验美中依照存在而区分——引出审美教育的任务——认识美“以伦理道德代替举止规矩,以认识代替知识,以内心幸福代替幸福生活”(P50下)对生活美的总结和认知。 第十七封信 现实的舞台

美——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协调“把受到限制的状态再引回到绝对的状态,并使人成为一个在他自身上就是完美无缺的整体。”(P52下)

松弛对于压抑的作用,“感觉”通过“形式”,“法则”通过“质料”(P53下)

(哲学意义上的“质料”——康德认为: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那种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就叫做经验性的直观。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做现象。而在现象中,那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

一切现象的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与的,但其形式却必须是全都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

柔软通过两种形式:缓和剂(它将作为宁静的形式,使粗野的生活缓和下来,并开辟从感觉通向思维的道路P53下)与回环针(它将作为活的形象,用感性的力量装备抽象的形式,把概念引回到直观,并把法则引会到感觉P53) 第十八封信 美便是一种“中间状态”(P54下) “美是把两种彼此对立的、永远不可能一致的状态相互结合起来。”(P55上) 重视感觉或者知性的哲学家都不能真正找到美,对于自由和规则性他们在认识上具有局限。

第十九封信

思想的美,美在思想上的体现。 “无规定性的状态——空虚的无限性”(P57上) 精神便是一种无规定性的自由。

实在通过限制来达成,现实的确定要通过否定或者排除,可规定性要通过扬弃自由(P57中)

思想——“假如不存在某种可以排除的东西,假如不是通过精神的绝对活动把否定同某种肯定的东西联系起来,并从不确定之中产生对立,那么,从单纯的排除之中永远不会产生实在,从单纯的感官感觉之中永远不会产生表象;这种心灵的活动叫做判断或思维,而这种活动的结果叫做思想。”(P57下) 思想是一种纯粹的绝对活动。

“美为思维提供了动力,使思维力能按照自己的法则来表现自己”。(P58)

意志就是在抑制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力量,意志伴随着感觉和自我的形成而形成。当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都慢慢觉醒,存在之后,人性便建立起来。“这样两种对立的基本冲动在人身上活动起来,那么这两者就失去了它们的强制,而两种必然性的对立就成了自由的根源。”(P61上) “从感觉的受动状态过渡到思维和意志的主动状态,只能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来实现。”(P70下,第二十三封信)

第二十封信 自由,从感觉过渡到思维

规定——打破——重塑的轮回

自由本身是自然的作用,人的两种基本冲突建立之后,自由才开始形成。

“审美状态”——可规定性状态(P63上)

感性冲动具有优先权,人们最先开始都是通过感觉来认识社会,生命冲动是一种自然性,而之后理性冲动的力量会伴随着逻辑道德的认知逐渐加强。从感觉过渡到思维首先需要到无序的状态,对以前的规则进行扬弃,“把各种规定相互对立起来”(P62),即首先冲破审美状态。然后心灵上达到一种既不受“自然状态”,又不受“逻辑的状态”和“道德状态”的束缚(P63),即自由的状态,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审美状态。(这里就应征了关于美在现实状态中不断打破和平衡,重组的观点)

第二十一封信 双重的可规定性状态和双重的规定性状态(P64)

心灵的两种状态:

当它处于感觉时,它是被规定的,完全仅仅只是受到限制(“内在无限力量的限制”P64中);当它处于思维时,它是从自己的绝对能力出发自己限制自己(“来自内在无限丰富的一种否定”P64中)

现实中的美的双重性,美“排除任何被规定的存在”(P64下),美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是按照人的本性,从自己本身出发来创造他所愿望的东西,是一种自由的皈依,这便是“人性的馈赠”(P65下)。

审美心境是要脱离开感性和理性的束缚,如何达到这样的审美心境,两种冲动的平衡就需要意志的力量。

(心灵的审美境界——

1、只要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和确定的作用上,就必须被视为零。

2、倘若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不受任何限制,同一个心灵中共同起作用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就必须认为审美心境是一种最高实在性的状态P66中) 第二十二封信

艺术作品的审美

艺术作品是审美的媒介,达到的“是精神上的高度宁静和自由”(P67下)——心灵上的审美境界,而只有达到这样的状态,“人性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P67上。

每一种艺术的完美风格表现——“消除这种艺术特有的局限性,而又不把这种艺术独有的长处一起抛弃,并通过聪明地运用这种艺术的特点而使这种艺术具有更为普遍的性质。”(P69上)

艺术家的智慧——正确运用形式和质料,“通过形式消灭质料——内容不论多么高尚和广泛,它对精神随时都起限制作用,而只有从形式中才有希望得到真正的审美自由”(P69上),达到一种整体的和谐,让部分消失在整体之中,从而达到一种审美上的自由。 第二十三封信

审美的人

感性的人缺乏思维的自主和自由,感性的人已经被规定了,所以他首先要成为一个审美的人,不仅仅遵从自然,慢慢运用理性、精神自由来实现自然规定,超脱自然。但是同时他又不能仅仅丧失被动的规定,因为那样的话,他同时也丧失了被重塑的可能性,形式总是在质料的基础之上才有实在性。 按照美的法则,人要不受感性和理性的束缚,达到一种审美自由,不受到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制约,达到一种绝对状态。

第二十四封信  三种状态的过渡

“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仅仅承受自然的力量,在审美状态中他摆脱了这种力量,而在道德状态中他支配着这种力量。”(P75上)

“人只有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身于自身之外或观赏世界时,他的人格性才与世界分开,对他来说才出现了世界,因为他不再与世界有同一关系。”(第二十五封信P80下)  欲望——动物性,理性——人性

自然与理性的结合 人在动物性的追逐下会毫无节制地追求自己的欲望,在理性世界里面会感到“忧虑和畏惧”(P78上),他还没有运用知性,理性在这个时候是带有枷锁感的。“他预感不到自己身上立法者的尊严,而仅仅感到臣仆式的强制和无力反抗”(P79中),此时他的理性还没有展示出来,道德是为自然服务的,自然地盲目性统治着他。可是当他过渡到理性,人性状态时,自然不再单独支配,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的时候,他开始独立于自然和理性。 第二十五封信

审美状态——从世界中分离,美到真理的过程,感性依赖到道德自由。

分离的过程——内心反思:“自然的必然性,在纯粹感觉的状态中会以整个威力支配着人,而在反思的时候,却离开了人,在感官中就出现了瞬息的平静,时间本身,即永恒的变化停止不动了,这时分散的意识的光线汇集在一起,而形式——对无限的东西的模仿,就反射在短暂的基质上。(”P81中) 分离的结果——“只要人仅仅在感觉自然,他就是自然的奴隶;而一旦他思考自然,他就从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立法者。”(P81下)人开始将自然作为一个对象审视。 经历的过程:“人把形式赋予质料。”(P81下)“自然中任何令人惊恐的东西,只要人能懂得把形式赋予它,并把它变成自己的对象,人就能胜过它。一旦人开始面对作为现象的自然维护他的独立自主性,那他也就开始面对作为力量的自然维护他的尊严,并以高尚的自由去反对他的众神。”(P82上)

美的观赏——“真理是抽象的纯粹产物把一切质料的东西和偶然的东西都分离出去了;真理是纯粹的客体,其中不能保留主体的任何限制;真理是纯粹的自主性,不混杂任何手动性。”(P82下) “美同时是我们的状态和活动”(P83中),反思是获得美的条件,形式和质料均不可少,美是形式和生命的统一体。——人的道德自由决不会被他的必然的自然依赖性所取消。 真理只能证明感觉可能随着思想而来,并不能认为二者具有统一性-共同存在。

在享受美之中二者却可能相伴而生,在“美中道德自由和感性依赖可以共同存在”(P84上)。

我们在寻求真理的时候切不可理所当然地认为感觉与理性道德是同生的,真理是纯粹性的,感情与思想在真理的范畴上要严格区分开来。但是在美的范畴之中,除了要将自然性从本身上分离开来,进行审视外,又不能完全分离,因为理性和思考也不能完全离开感觉以及它的表现质料,所以在审美过程之中,道德和感觉、情感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二者是不能分割开来的。

从美到真理的追寻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追求,因为在理性和思考之时就必须排除情感,追求的是一种概念。这样的过程就是从日常美到审美,从纯粹的自然到生命形式的过程,而这我以为就是席勒所倡导的审美教育的任务。 第二十六封信

审美外观——人开始的走向人性 “审美心境必定是自然的赠品,只有偶然的恩惠才能打开自然状态的束缚,引导野蛮人走向美。”(P84上)

人开始摆脱野蛮状态——以美的发展为象征:“对外观的喜爱,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P85上)“对实在的冷漠与对外观的兴趣就是人性的真正扩展和走向文化的决定性步骤”(P85中)

与自身的对话,发现自己内心的人性;不再对质料盲从,形式开始使自然高尚——“幸运的均衡就是美的灵魂和人性的条件”(P85上)

人性过程:触觉感官(野蛮人的状态)——视觉感官(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审美自由),开始游戏冲动——模仿的造型冲动(形式的能力)——注重外观上的艺术(将外观与实在分割开来)

外观上的不能赋予存在,或者企图用外观去得到某种存在,这也是想象和实在的矛盾,只有在想象的世界才具有无上高的权利。追求审美外观就必须将自己留在想象的世界,不能将实在掺杂进来,然而这正是现世的矛盾,诗人不能将存在赋予自己的理想,也不能将自己的理想以存在为目的,它是纯粹的,这是审美外观的追求,这却正是人性的完整建立之标致。 “只要外观是坦诚的(公开放弃对实在的一切要求),而且只要它是自主的(不需要实在的任何帮助),外观就是审美的。一旦外观是虚假的,并伪装成实在,一旦它是不纯粹的,并需要实在的帮助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外观就只不过是达到质料目的的一个低劣工具,并且丝毫证明不了精神的自由。”(P88上)

“不论在哪个人身上或者整个民族那里,人们只要找得到坦诚和自主的外观,也就可以判断出那里有精神和审美趣味以及任何与此同源的优点——在那里,人们将会看到支配现实生活的理想,看到荣誉战胜财产,思想战胜享乐,不朽的梦想战胜存在。在那里,公众的呼声是唯一令人畏惧的东西,橄榄花环比紫色锦袍更受尊敬。只有软弱无力和乖戾反常才把虚假和贫乏的外观当做它们的避难所;而且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民族,只要他们或者‘通过外观来帮助实在,或者通过实在来帮助(审美的外观)’——两者很喜欢结合在一起——就同时证明了他们道德上的无价值和他们审美上的无能力。”(P88下) 思考:

 同学说自己处在这样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自己想要去干自己兴趣盎然的事情,一方面自己又背负着家庭的责任和重担不得不去干曲意逢迎,争得利益的事情。 这里是审美外观和实在的矛盾,我们无法永远活在审美上,人类只有不断靠近的权利。而做到这样就需要不断自我批评与解析,在注重审美外观的人眼里,人类是龌龊不堪的,可是他们依然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出于内心的审视,希望自己能做到纯粹的审美外观,但是我们在社会上却无法真正做到。因为物质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从本能和欲望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物质性,但是又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性。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是为审美外观所不耻的,然而审美外观不是让我们从此对世事厌恶,它是让我们不断解剖自己,以寻求审美上的自由,在美的自由世界里面尽量减少实在的干扰。

先生存,再生活。审美外观是纯粹的,不带功利目的的,在审美的世界更不要企图审美外观能给实在以利益和存在的回报。

 一切语言都是虚伪的掩饰。

这正是现在人们常常认为的文科生的无病呻吟,其实语言正是可耻行为的遮羞布。然而很少有人去探讨为什么可耻行为要用优美的语言来充当遮羞布这一角色呢? 譬如我们说话,如果过于直白,过于生硬便会遭来厌恶,同样的事情在言语表述上的差异最后就会导致事情结果效果的截然不同。因为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我们在慢慢的发展之中,人性建立起来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审美要求。当然这种语言的审美看似纯粹实际上还是具有功利性和实在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爱去用语言掩饰的原因。从审美层面上来说,这恰巧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有了自己的审美要求,我们需要审美外观,尽管语言是一切可耻行为的掩饰,然而它并没有将野蛮赤裸裸表现出来,这恰恰是对野蛮行为的一种愧疚。

第二十七封信

审美国家——概念上的,无以寻求的 “人要追求独立自主的外观,比起他不得不把自己限制在实在之内,要求有更大的抽象力,更多的意志力;而且要想达到独立自主的外观,人就必须先经过实在。”(P90下) “如果说在权利的动力国家里,人与人以力量相遇,人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在义务的伦理国家里,人与人以法则的威严相对立,人的意愿受到束缚,那么,在美的交际范围之内,在审美国家里,人与人就只能作为形象来相互显现,人与人就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面面相对。通过自由来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 动力国家只能使社会成为可能的,因为它是通过自然来抑制自然;伦理国家只能使社会成为(道德上)必然的,因为它使个别的意志服从于普遍的意志;唯有审美国家能使社会成为现实的,因为它是通过个体的本性来实行整体的意志。”(P95下)

总结: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阐述的是关于人怎样认知美和在现实中寻找美的问题,其中重点讨论了美的中间状态在现实中的调和问题。

审美状态是我们的内心需要达到的状态,审美的心灵更是人需要达到审美状态的一个必要介质。

席勒在书中引出了审美的教育任务,审美的教育任务便是让人们开始认知美,让自己不仅仅停留在一瞬间的生活的美的状态或者是混混沌沌的生活之中,更重要的是关于如何去系统认知美的问题。笔者认为审美的教育任务便是将一种狭隘的,只是留念于心中的,关于感性的体会或者理性道德的束缚上升到一种纯粹的,不受质料或者形式制约的,不受审美状态或者感性理性冲动的制约的,脱离依附的真理境界。 在这其中,意志和人性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性在本书中得到了相当丰富的讨论。人的感性冲动,人的欲望本能是原始性的,具有优先存在于人自身的优势,因为人的本性便是一种欲望性。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即人的两种本能,一是性,二便是攻击性。所以人的本能,人的自然状态就是不受束缚的。人从自然动物性过渡到理性和审美的人的重要标志便是人开始注意自己的审美外观,这种注重不是出于任何功利性目的的,是将外观与实在相分离的。但是可能最初这种注意外表形式是用来取悦于人或者是出于某种目的,但是随着人性的不断完整,审美外观逐步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外观的美,而非实在性。但是这种观念意义上的审美只能是人们不断追寻的目标,要达到审美外观,首先便是要有所实在。

随着人的社会性逐渐随着认知的增长开始占上风,人受到理性的克制也会愈来愈多,理性冲动的力量也越来越强。这便是自我的对于本我的压抑作用,在这个时候,人开始受到道德和理性的束缚,自然状态受到抑制。而这两种状态都非审美状态,审美状态是不受到这两种冲动的束缚。 人要达到审美状态首先却要将这两种冲动建立起来,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建立之后,美便是调和这两种冲动的中间状态。而力量便来自于意志,而只有自己的意志能够足够控制自己,并能够使自己达到一种不受两种状态束缚的纯粹状态,自由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审美状态便开始在人性建立的基础上开始使人在自由状态下带领着人们开始内心的审视和思考,慢慢地与感性质料脱离,但并非是完全脱离关系,因为审美的状态首先是建立在质料的基础之上的。审美的状态开始使人用形式把质料解放,让人们在形式和质料的关系中得到一种最纯粹的,不受束缚的状态。 当人们开始在不断地打破自己以前的认知,又接受着,建立着新的认知的过程之中,人的心灵的审美便开始发挥作用,人们开始摆脱顽固与偏见。人们开始把自然作为一个对象开始审视,人们开始自然而然的审视着以前的被动接受的道德,开始寻求着道德带给人们的审美的作用,这种主动的去探究和发现为人们的道德状态拉开了序幕。

人们在道德状态中开始支配着自己的自然性,理性或者感性,达到了一种支配着自己的状态。他会慢慢体味到进入到一种纯粹状态的美妙,他做每一件事情不是为着别人的眼光或者是道德的规定,而是来自一种超我,或者说是一种自觉舒服的主动性。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他开始寻求一种真理。 这个时候,他开始寻求思维的帮助,美不会为思维提供什么实质性的便利,美更不是思维的附属品。美只是为思维提供一种动力,人们开始知道认知美,成为一个审美意义上的人要动用自己的思维去寻求真理。

真理并不具有唯一性,笔者认为真理具有美的特征,它是需要不断打破与建立的,是认知的不断追寻的过程。观念上的真理是永远无法达成的,只有相对的真理。而对真理的寻求过程正是审美的人不断成熟的过程,一个审美的人会抛弃偏执和对真理的狭隘认知。

人们在不断追寻世界的美,外在的美,内心的美的同时,也会不断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美。在这里,就产生了审美的国家的概念,人们的关系纽带不是靠强制的义务和惩罚,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于美的体验,譬如相互之间的信任等。这里带有一些柏拉图理想国的成分,例如在理想国中写道:

国如个体,那就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比方说,一个人的手指受伤了,整个身心都能感受到那一小部分的痛,这就是说,在心灵的指挥下,整个人是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就像这样的有机体,各部分的痛痒快乐息息相关。无论公民遭到怎样的事情,国家都能视其为自己的一个部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选自《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 ○著 于是○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7页)

国家的整体意志就是通过个体之间互相的尊重对方的自由实现的,所以在审国家中,人的审美心灵塑造了一个自由的,不受感性和理性束缚的,秩序维护不是靠着逻辑和道德力量制约的国度。

第五篇:《谈美》读书笔记

美学初探

——《谈美》读书笔记

杜鹃 1090100084

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这部文艺理论的著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的启发,引领我们如何进行“审美”及如何“创造美”,赋予我们另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作者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先是告诉我们“美感是什么”,到最后将“美”上升到人生的高度,对最终如何完善自己的人格,对人生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如何欣赏美和”以及“如何创造美”。前三章主要围绕“美感是什么”进行了回答和探讨;四至六章则针对“一般人将寻常快感、联想以及考据与批评认为美感的经验是一种大误解”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则针对“自然美”这一概念进行阐释;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则引导读者“如何创造美”;最后一章则约略地探讨了人生与艺术的关系。从什么是“美感”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继而“如何创造美”,再到如何“将美与人生意义相结合”,让“零基础”的读者从最浅显的概念开始,一步步深入美学的世界,从对美的“欣赏者”的角度慢慢转变为“创造者”,最后在了解了这最基本的美学知识后开始尝试将所学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这一看似“深奥”的话题。然而作者轻松的笔触与合理的结构安排,却并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沉重感,将学术与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浑然天成地融合,让刚刚还在沉浸在“美学”的学术熏陶中读者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尽显大师风范。

下面我就对于每一部分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所学、所感、所想。

一. 美学初探——“美感是什么?”

为了使几乎对美学处于“零基础”的读者更好地进入“美学”的世界,朱光潜先生用一棵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一棵古松作例,揭示了人们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实用的态度”之“善”、“科学的态度”之“真”、“美感的态度”之“美”。可见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个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实用的态度是来自于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起源于实用的知觉,强调“环境”对于人的作用及如何利用环境。科学的态度则是客观的、理论的,把自己的成见和情感完全丢开,旨在找出事物的关系和条理。而这两种态度与“美感的态度”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他们对待事物的意象都不是孤立的、绝缘的——这也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的特点。正因为这样,人们才能获得美感经验,产生“美”的感觉。而“美感的态度”则是被视为“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凌驾于只能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上的,体现出美事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而许多历史上遗留优秀的艺术作品之不朽则体现出“真正的美感”所具有的超越时空、政治、宗教、民族的永恒性。

接下来,作者为我们揭示了“美感”获得一条重要途径——即“美和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他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无论是对于游历新境时所感到的美,还是历史上话题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实都是将事物独立于世俗之外,即使其与环境及一切条件绝缘,才能获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于功利的用途。我通过旅行获得一种感想,即“乌托邦永远在远方”,即便旅行的目的地物质贫瘠、生活困苦,仍旧使我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新鲜的“美感”,正是因为我不会在当地长久生活,不会过多考虑这并不优越的条件为我的实际生活造成什么不便,因此才能专注于当地迥异的美景与文化,将这些与我原本生活不同之处当成一幅“孤立”的美景来看,因此获得了美感。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美的事物一定要和实际的人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还是以我上述个人经历为例,如果我真的过于长久地生活在一个条件不优越的“旅行目的地”,我也一定会感到不适,正是因为我把一种“本来不熟悉”的生活变成了一种“我熟悉”的生活,美感也随之消失,更多的是带来生活上的麻烦。这一体验,大概也能够验证这一观点。

接下来,作者又阐述了美感经与移情作用的关系,揭示了美感产生的基础。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中却含有移情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个人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即不单是由个人及物,同时也是由物及人的。以古松的例子来看,而想获得真正地美感体验,就要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是古松便不再是古松,而是一个承载了“我”情感的载体,表现了“自我”而正是古松遒劲的身姿,更符合我所认可的高风亮节这一品质的联想。而正是这样的“移情作用”,让宇宙中的万物变得有生气,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以变得具有人情。这“宇宙的人情化”不仅使人体现了“自我”,反映了人的情趣,更使得“物的特质”对人也产生了陶冶性情的功效。

二. 关于美学的误区的探讨

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里,针对读者易将其与美感混淆的概念——“美感与快感”、“美感与联想”、“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是欣赏”,以及“自然美”这一矛盾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和论述。

可以看到,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著名学者,都对“美感与快感”产生过一定混淆,即便弗洛伊德也将“在文艺作品中被满足的性欲”当成美感。但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与实际要求的满足。由于快感离实际的人生距离太近,则并不是美感。而真正的美感,是可以独立于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而存在的。就如希腊女神的雕像,她即便对于人类最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来说是“无用的”,但这座艺术作品的美依旧是不可被否认的。

那么,联想是不是美感呢?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因此艺术是不能离开联想的,但是,联想却是“辗转不止的乱想”,与人聚精会神地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所产生的“美感”是有区别的,而且美感是不带思考的,联想则难免带上个人的思考,不能使人“一心一意”地进行审美活动。

朱光潜先生还对一些误“将考据、批评当作欣赏”的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考据所得的知识可以作为进行欣赏活动的准备,然而若只是了解了知识并不能走入文艺的领域。而一些“不会创作”只会进行“批评”、或者按照固定的标准评判作品好坏的学者,则只是抱着“科学的态度”的冷静的、不加情感的“批评家”。他们站在作品之外、不能感受到“身在文章中的身临其境感”,又如何得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因此,考据和批评都不是欣赏。然而他还主张,欣赏也离不开考据与批评,应该先进行脚踏实地考据的,再进行的活动。

而在历史上引起过激烈争论的“自然美”这一概念,更是容易使人陷入审美的误区。一般人常认为的“自然美”,好像以为即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依然在那里。然而朱光潜先生则用一副“线条”图为例,让读者亲自体验审美的过程,证明了“自然美”其实是一个矛盾的概念。如果人们觉得“自然美”,其实自然就已经经过艺术化成为了人为的“艺术品”,是经过人情化和理想化的,不再是粗糙的自然了。

而主张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人们则是误用了“自然美”这一本身就矛盾的概念。他们主张“自然的美丑与艺术的美丑是一回事”、“艺术美就是从自然美中模仿出来的”。然而作者却举了两个例子来驳斥这样的主张——“自然美也可以化成艺术丑”、“自然丑也可以化为艺术美”。而“自然美”这一概念其实已经包括两个含义,即“事物的常态”和“艺术美”。这两种主张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三. 如何创造美?

在前面的章节中,朱光潜先生先是告诉了读者“什么是美感”,并且帮助读者理清了“关于美学的几个误区”。再启发读者“如何欣赏美”之后,朱光潜先生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探讨了“如何创造美”。

在阅读这几个章节后,窃将创造美的过程比作同一个“建房子”的过程——从儿时游戏中获得的体验为地基,以模仿为砖,以想象为瓦,以情感为水泥,以格律为结构,以灵感为色彩。

创造之中有欣赏,但创造却不全是欣赏。欣赏只是要见到一种意境,而创造要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活动。而获得创造这一过程的体验,早期往往是从游戏中获得的。艺术和游戏一样,都是讲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这个意象便是情趣的集中点,并且将其外射,变成一个具体的情境,这便是创造。除此之外,这两项活动的进行中都会达到一种“聚精会神”的状态,并且都带有移情作用,而且都可作为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不同的是,艺术带有社会性,并且需要由“作品来传达”。

想象的作用则体现在“将已有意象进行重新配合”。通过“分想”,人们能从旧材料、平常的事物中选择出“孤立的”、具有“特殊美感”的意象;而通过联

想,人们运用象征的手法,达到“寓理于象”。

情感是综合的要素,许多本来不相关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协调,便可形成完整有机体。通过运用想象,艺术家们或从主观出发,或从客观出发,辟出实际人生和艺术中一种距离,达到使观者获得美感体验的目的。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又是嵌在格律里面的。格律本为自然律,后来进行总结后变为了规范律。是否有能力驾驭格律,或者是反被格律驾驭则是衡量“艺术家”的标准。能否打破“从心所欲”和“不越矩”这个矛盾,则是对“大艺术家”的必要要求。

我认为,模仿则是对于创造的一种“材料积累”。朱光潜先生指出:“创造时旧经验的新综合,就经验大半得效仿模仿,新综合则必自出新裁。”而“熟能生巧”这一成语便是印证了这一点。但凡是艺术家都需要诗人的妙悟和匠人的手腕。如果说匠人的手腕是一种对前人模仿而获得的材料,那么诗人的妙悟就是将其升华。

想创作出具有美感的作品,除了靠模仿所获得“材料”,还需要那“妙悟”,即“灵感”。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值得一提的是,这所谓的“工作”,即“灵感的培养”不必限于读书,在工作范围之外下功夫,让思绪沉淀一段时间,然后在用本行艺术的媒介翻译出来。可见,灵感的获得,除了本人的基因和环境影响,用心才是最重要的。

四. 人生的艺术化

在这一章里,朱光潜先生将“美学”这一学术化主题的探讨与实用的人生相结合,将美学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更是为读者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启迪。 朱光潜先生提出了如下主张:

第一,如同一篇好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像这样的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

叫做“人格”。我们应该像对待一幅完美的艺术品一样,完善自己的人格,认真地生活。

第二,至情至性地去生活,不要有丝毫的假借。如同把生命流露与语言文字就

是好文章,流露于言行的风采,就是美满的生命史。

第三,参照艺术家估定事物的价值以是否能纳入和谐整体为标准,营造和谐的

人生,尝试做到“拿得起,放得下”,坚持适度原则。

最后,作者提出了“情趣”这一重要的概念。提倡读者过“有情趣的”的人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生活。并附上了他的叮咛——“慢慢走,欣赏啊!”告诉读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

朱光潜先生的这部著作无论是从学术上还是对人生的指导上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次对他表示敬意,深感收获颇多。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特勤中队岗位职责下一篇:谈企业成功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