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颗粒和煎剂体外抗菌作用的观察

2023-01-25

连翘, 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a (Thunb.) Vahl]的果实;异名:旱连子 (《药性论》) , 大翘子 (《唐本草》) , 空壳 (《中药志》) ;在临床上使用率很高, 单方或组方使用。连翘根据其果实的成熟程度分为“青翘”和“老翘”, 目前使用的以“青翘”为多, 具有清热, 解毒, 消肿, 散结的功效。连翘成分较复杂, 有连翘苷、连翘酯苷、连翘酚、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类等成分[1], 其中有许多成份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有抑菌作用。传统的中药煎煮法不大适应现代人们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 用法简单的中药无糖颗粒剂型逐渐为人们接受。本实验比较连翘颗粒和煎剂2种剂型的体外抗菌药效。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生产的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水浴箱。

1.2 培养基

营养肉汤培养基、改良沙氏液体培养基、1%葡萄糖肉汤培养基、10%兔血清肉汤培养基。

1.3 药物

连翘饮片购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房, 连翘颗粒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1009046) 购自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1.4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26112) 、大肠埃希氏菌 (44113) 、白喉棒状杆菌 (38101) 、肺炎链球菌 (31001) ,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32210)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32209) 、绿脓假单胞菌 (10211) 、白色念珠菌 (98001) 、卡他球菌, 卡他球菌由细菌检验室从咽喉标本分离, 白色念珠菌为广州市药品检定所惠赠, 其余菌种购自北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实验方法

2.1 药液制备

2.1.1 连翘煎剂制备

称取连翘饮片50g, 加蒸馏水500mL, 浸泡30min, 煎煮30min, 将药液滤出, 再将药渣加水适量煎煮30min, 将2次过滤药液混合后水浴浓缩成50mL, 即为连翘煎液 (生药1.0g/mL) 。

2.1.2 连翘颗粒药液制备

称取连翘颗粒3.5g (每袋0.7g, 相当于10g饮片) , 加蒸馏水至50mL, 水浴加热至完全溶解, 即为连翘颗粒药液 (生药1.0g/mL) 。

2.2 供试菌液制备

将各种供试细菌在营养琼脂斜面上37℃传代培养24h, 每种细菌各挑取一环再次肉汤增菌, 37℃培养6h, 然后把各供试菌新鲜培养物制成菌液, 浓度相当于5×106cfu/mL;白色念珠菌在实验前48h接种于改良沙氏液体培养基, 25℃培养, 实验时配制成浓度相当于5×106cfu/mL的供试菌液。

2.3 MIC的测定

采用试管内药液2倍稀释法, 即肉汤稀释法[2]。

2.3.1 药液的稀释

药液分别用营养肉汤配置成每mL含生药量0.50、0.25、0.125、0.0625……0.00195g共9个药物浓度 (编号1~9管) , 每管总量1mL, 蒸汽灭菌。对链球菌的试验尚需在灭菌药液中添加1%葡萄糖, 对肺炎链球菌和白喉棒状杆菌则在灭菌药液中添加10%灭活兔血清。白色念珠菌的测定用改良沙氏液体培养基配制成9个药液浓度。菌种对照为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加试验菌, 药物对照为不加试验菌的药液。

注:菌种对照各菌生长正常;药物对照无菌生长

2.3.2 加菌及培养

2种药液的各个浓度管及菌种对照管分别加入5×106cfu/mL的试验菌液0.1mL, 置37℃恒温培养箱内培养18~24h。对白色念珠菌的试验为药液加菌液后28℃培养48h观察结果。

2.3.3 结果观察

以浊度为指标肉眼观测各管有无菌生长, 判定最小抑菌浓度 (MIC) , 即最小药物浓度。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连翘2种剂型抑菌结果见表1。

从表1数据结果看, 2种剂型对白色念珠菌都不敏感, MIC>0.50g/mL;对其他8株实验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连翘颗粒介于0.0039~0.0313g/mL, 连翘煎剂介于0.0078~0.1250g/mL。其中两种剂型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相同, MIC为0.1250g/mL;对大肠埃希氏菌、白喉棒状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卡他球菌的MIC, 连翘颗粒分别是0.0313~1、0.0078、0.0078、0.0156g/mL和0.0313g/mL, 连翘煎剂分别是0.1250、0.0625、0.03131、0.125g/mL和0.125g/mL, 显示连翘颗粒对大肠埃希氏菌、白喉棒状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卡他球菌的抑菌效价明显比连翘煎剂高, 这可能是饮片在高温煎煮过程中, 各成份互溶、共溶, 或部份发生反应产生其他新的成份, 从而使药性温和, 降低了抑菌效价所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虽然连翘颗粒比连翘煎剂的抑菌效价稍高, 但差别不大。

4 结语

从实验结果看, 连翘颗粒对大肠埃希氏菌、白喉棒状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卡他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连翘煎剂;两种剂型对白色念珠菌都不敏感, 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作用相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作用大致相当, 可为连翘不同剂型在临床上的使用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 从体外抗菌试验的角度观察连翘颗粒和连翘煎剂2种不同剂型的抗菌作用。方法 用试管内药液2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连翘颗粒和连翘煎剂对试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结果 2种剂型对各实验菌的MIC为:连翘颗粒介于0.0039~0.0313g/mL, 连翘煎剂度介于0.0078~0.1250g/mL。结论 连翘颗粒对大肠埃希氏菌、白喉棒状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卡他球菌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连翘煎剂;2种剂型对白色念珠菌都不敏感, 对肺炎链球菌的MIC相同, 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作用大致相当。

关键词:连翘,颗粒,煎剂,最低抑菌浓度 (MIC)

参考文献

[1] 孙红祥.连翘去心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 1992, 27 (11) :684.

[2]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25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在设计阶段中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论文下一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初中生逆反心理个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