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题目整理版范文

2022-06-22

第一篇:马原题目整理版范文

马原辨析题整理版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3题)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量就是指数量的多少。

3.假象是一种错觉

4.按照牛顿力学原理 F=ma的公式说明: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5.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6、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体。

7、真理就是客观事物。

8、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11、世界统一于存在。

1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1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14、人权高于主权。

1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16.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它们彼此无实质区别。

17.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18.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19.任何个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20.只有正确的思想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2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的东西。

2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可见理论比实践更重要。

2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

24.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外部矛盾则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5.社会规律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自觉活动,所以社会规律不是客观的。

26.意识的能动反作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7.一切反映论的共同特点是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说明认识论问题。

28.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

29.必然性是实现自由的消极障碍。

30.个人的自我价值高于其社会价值。

31.所有社会发展道路都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性

3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明,任何意识都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3. 辩证的否定观的实质就是“扬弃”。

34.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35. 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36. 自由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37.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38、可知论是唯物主义,不可知论是唯心主义。

39、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因此是没有意义的。

40、辩证所有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唯心辩证法。

4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类不同的真理。

42、劳动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43、“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一论断中所说的“人们”指的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

44.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6.真理必有用,有用即真理。

47.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8.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49.时势造英雄。

50.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51.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52.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

53.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54.任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5.非道德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答案

1 答::对

(1)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一个著名命题,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有其合理性。因为这个命题说明了灾祸与幸福的相互依靠、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2)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学说认为,矛盾着的对立面的双方及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斗争的双方都不会转化。

2.答:错

这里的量不是算术意义上的多少,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空间结构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答:错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和本质之间相互依赖,互为存在的前提,现象是本质的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本质,是现象的内部联系。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通常本质是直接的、正面的表现为现象,我们称之为真像,有些本质间接的、歪曲的表现为现象,我们称之为假象。所以,无论是真像还是假象,都是本质的表现。

错觉是人们的一种不正确的感觉或认识,是由于主观错误导致的,属于主观范畴。因此,假象与错觉有着本质的区别。

4.错

(1)牛顿力学的公式F=ma是指物体(刚体)的质量为m在外力F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a的运动,这一共是指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

(2)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相统一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即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牛顿力学的公式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理世界,若把它推广到整个世界的一切领域则是形而上学世界观。

5.答:错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

识的指导,感性认识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解决本质问题。

(2)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

6.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

哲学物质概念是在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辩证逻辑思维高度概括出来的,即指物质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物体则是指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1分)物质和物体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是共性,物体是个性。(1分)如果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归结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就无法揭示客观世界无限多样的统一,就要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不能得出科学的物质观。(1分)

7.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1分)因此,真理既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也不等于人的主观认识;而是主观和客观的有机统一,只有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才是真理。(2分)

8.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

从生产力的构成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智能性要素。(1分)科学技术在没有渗入到生产力诸要素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还不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1分)要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就必须同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它渗透于生产力三个实体性要素之中,即让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物化于劳动资料之中、扩大劳动对象,转化为生产管理手段。这样,科学技术就可以成为巨大生产力。(1分)

9.这种观点是错误的。(2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分)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1分)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作出不同回答的两大派别,因此不能用它们的关系来概括哲学的基本问题。(1分)

10、错误。(1分)“科学的科学”是对旧哲学的称呼,以往的哲学家(例如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看作是包罗万象的“绝对真理”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不是“科学的科学”,而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3分)

11、错误。(1分)存在既有物质的存在,也有精神的存在。(1分)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不是统一于存在,而是统一于物质。(2分)

12、错误。(1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本质特征不是有用,而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2分)上述观点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真理观。(1分)

13、错误。(1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目的。(1分)上述观点片面夸大了人的目的性,实际上把自己当成目的,而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其目的的手段,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2分)

14、错误(1分)。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民族传统、经济文化条件不同,对于人权的理解和评价标准也不相同。(1分)国家主权是保证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人权高于主权”是帝国主义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借口。(2分)

15.错误。(1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世界的统一性。(1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2分)

16. 错误。(1分)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同等程度的概念,但是它们彼此之间有实质的区别。运动的外延最大,它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变化的外延次之,变化既包括量变也包括质变,既包括前进性的变化也包括后退的变化;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产生,是指事物前进性的变化。(3分)

17. 正确。(1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标准;一切认识的正确与否,最终只有通过实践检验,因此,实践标准是确定的。(1分)任何实践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一定的实践不能证明一切正确理论观点的真理性,也不能反驳一切错误理论观点的荒缪性。(3分)

18. 错误。(1分)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即政治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上层建筑)。在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是区分不同上层建筑性质的根本标志。(3分)

19. 正确。(1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同时也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分)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参加了一定的历史活动,对历史的发展都有不同的影响,因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具有不同思想、目的、动机的人的“合力”构成的。个人对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不同。但是,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人民群众,而不是个人。(3分)

20、 (1)错误。 (2)错误的思想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它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歪曲反映。 (3)客观存在与思想意识的关系。(2分)

21、 (1)正确。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人脑加工和改造了的东西,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4分)

22、 (1)错误。(1分) (2)革命的运动必须要有革命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要接受实践的检验。(2分) (3)理论与实践的关系。(2分)

23、 (1)错误。 (2)只有社会规律才会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2分)。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2分)

24、 (1)错误。 (2)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依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起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4分)

25、 (1)错误。 (2)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分)

(3)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2分)

26、 (1)错误。(1分)(2)意识的能动反作用要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2分)(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2分)

27、 (1)错误。 (2)只有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才用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来说明认识论问题。 (3)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2分)

28、 (1)正确。(1分)(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两点论与重点论。42分)

29, (1)错误。(1分)(2)必然性是人的自由的限制和约束,也是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的条件。(2分)(3)自由和必然的关系。(2分)

30、 (1)错误。(1分)(2)个人的社会价值在个人的价值中处于主导的、中心的地位。(2分)(3)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2分)

31、 (1)错误。(1分)(2)社会发展道路是多种多样的,但同时也具有统一性。(2分)(3)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与统一性。(2分)

32.①不正确。②意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只会起阻碍作用。(4分)

33.①正确。②辩证的否定包含三层思想: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

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

三、否定即“扬弃”。“扬弃”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下保留,既批判又继承。(4分)

34.①不正确。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表明主体的认识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2分)

③ 客观真理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认识

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35.①不正确。②该命题认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让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2分)

③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2分)

36.①不正确。②哲学上的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2分)

③人们认识规律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要受主观意识的影响,但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而不是按自己的意识办事。(2分)

37.①不正确。②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究思想史。(2分)

②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2分)

38① 不正确。②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者也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区别在于“知什么” 和“如何知” 。(4分)

39.①不正确。②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但它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测量物质运动的尺度;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认识和区别事物的基础。(4分)

40.①不正确。②客观辩证法是事物自身的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基础和根源;主观辩证法是思维中的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41.①不正确。②解释什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说明不是两类不同的真理,而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

42.①正确。②劳动把人知自然联系起来,形成了生产力系统,同时又把人和人联系起来,形成了生产关系,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以其他各种社会关系系统,派生出社会的上层建筑系统。

②全部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都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

43.①正确。②这里的“人们”指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但在任何时期人民群众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其中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4分)

44.错误。(1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看得见、摸得着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是物质,但并不是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如场。(4分)

45.正确。(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有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善和恶的性质是完全相反的。小恶仍是恶,小善仍是善。(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小恶积之是大恶,小善积之是大善。所以应“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2分)

46.错误。(1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具有价值性,但是,并不是有用即真理。因为由于人的主观需求不同,对一个人有用对另一个人并不一定有用。所以,此说法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是主观真理论。(4分)

47.正确。 (1)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主要根据只能是人的社会生活,人的本质只能是人的社会性,只能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因此,人的最根本特性是人的社会性。 (2)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但这不是说将社会关系各个方面

机械相加,而是说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有机总体,决定着人的本质。其中,人的经济关系尤其是生产关系决定人的本质。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也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即人们的本质也会不断地发展变化。所以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分)。

48. 错误。 (1)这种观点指出了科学技术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负面作用,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2)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而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因素导致的对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进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变革或改革,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发展和推广科学技术。(3分)

49.正确。 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任何英雄人物都不是天生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造就的。英雄人物是适应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斗争的需要并在群众斗争中产生和成长的,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4分)

50.正确。(1分)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是错误的,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是,作为人类认识之树生长出的观念形态,有其产生的认识论根源。(4分)

51.错误。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因此,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亲眼所见的不一定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

52.错误。(1分)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自然规律可以不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起作用的。(4分)

53.错误。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既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命题片面强调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成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价值观。

54.正确。(1分)因为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4分)

55.错误。(1分)道德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非道德的行为是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比较,非道德的行为可以是社会意识其他形式。不道德的行为是以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作为判断标准,违背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4分)

第二篇:马原论述题整理

第一章 绪论

论述题:

1、 试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要点:

(1) 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 马克思主义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简答题

2、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与时俱进,是实践的理论;

(2)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辨析题

3、 作为人的解放的条件、道路和策略的马克思主义,最初是作为无产阶级形成阶级意识的启蒙力量,革命成功后,转变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指令和权威话语。 答案要点:

(1) 不正确 (2)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它系统的回答了人的解放条件、道路,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即使在革命成功后,它依然是革命和建设的指南。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 选择题

4、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A.战斗性 B.理论性 C.实践性 D.逻辑性

6、对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唯物主义基础的奠基起作用的人是()

A.斯密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恩格斯 不定项选择题

7、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 A.德国古典哲学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C.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D.英国古典经济。 第二章物质世界及其规律 论述题

1、 下列文摘出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哲学家都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请回答:

(1) 旧哲学对世界理解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答:旧哲学或者从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或者从主观去理解,但都不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从而达不到对现实事物的正确理解。。

(2) 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世界的?

马克思主义理解世界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及其人的活动,在实践中理解人和世界及其关系,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质

(3) 为什么说“哲学家都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旧哲学总是以追求“世界何以可能而解释世界”,马克思则以探索“解放何以可能而改变世界”。

2、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如何理解“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人的活动的主要问题。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作为问题,揭露其矛盾; (3) 人类一方面实现思维和存在的统一,达到对世界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作为问题,揭露其矛盾,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世界。

简答题

1、 简述辩证思维方法与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区别。

(1)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其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就是不是,不是就是是。亦此亦彼。它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看世界。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是就是是,不是就不是。非此即彼。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 忘了他们之间的联系,看到了存在,忘了产生和消失,看到了运动,忘了静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观点上互相对立,在内容上又互相贯通、互相包含。形而上学的内容作为因素包含在辩证法里,辩证法的内容,分别看来也没有不能为形而上学所采用的。形而上学只为形而上学,只是在于它割断了对立着的概念(事物)之间的联系,把它们孤立起来变成绝对化的东西;同样辩证法只为辩证法只在于它对这些对立的概念始终坚持从对立统一的联系中理解它们。二者在内容上互相贯通,因此可以发生互相转化。如果把对立的方面放到统一的联系中去理解,就可以消除片面性,走向辩证法;反过,如果把对立面之间的统一联系割断,使他们变成孤立僵死的存在,全面性就变成片面性,辩证法就变成形而上学。

(3)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常识领域是极其合理的。但人是理想的存在、创造性的存在和超越性存在,形而上学本质上是反人性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高超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在形而上学仅看到对立的地方发现统一,在形而上学仅看到肯定性的东西里发现否定,所以辩证法总是不合时宜的。但它能够深入事物的本质,它是超逻辑和反逻辑的,是人本质的思维方式表达。 辨析题

1、“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败是成功之母”都是经典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请用辩证法的科学原理分析其得失。 (1)朴素辩证法是笼统直观的结果,还没有掌握事物本质的辩证关系,还没有深入内部,并未反映出对立面之间的全部辩证内容,也未包括对立面转化的多种情形。 (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表达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事物内部的复杂联系具有多种发展趋势。

第三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论述题

1、 试述主客体关系的实质及其内容,为什么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答案要点:

(1)主客体关系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哲学反思,其实质实践关系,包括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

(2)客体是认识形成的基础,反映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主体是认识形成条件,反映具有创造性。

(3)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握规律、展现未来、无限逼近。

简答题

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1)真理的客观性,即思维能符合及如何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与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即真理是对对象反映,是绝对的,真理对存在的反映又是历史的;

(3)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础是实践。

2、什么是价值观?请以“诚信”或“腐败”为题,论述我国现阶段道德状况。 (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2)一方面,风气的败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另一方面,广大人民锐意改革勇于探索,敬业奉献,建功立业。

(3)关键是用历史的眼光,实践地看待腐败问题(诚信问题)。

第四章唯物史观

论述题

1、 试述“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命题的唯物史观依据,并根据你的理解,阐述应如何实现之。

(1)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既是唯物史观,又是群众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每一个普通个人连续不断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唯物史观与群众史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2)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试述“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唯物史观依据,并根据你的理解,阐述应如何实现之。

(1)“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虚心的观点。”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既是唯物史观,又是群众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每一个普通个人连续不断的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唯物史观与群众史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3)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共同富裕,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受,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简答题

1、 为什么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概括和总结。

(1) 社会意识的特点:派生性、历史性和阶级性 (2)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五六七章 论述题

1、 马克思经济学是如何理解价值的本质及其根源的。

答案要点:

(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实体是劳动;

(2)人们交换劳动的关系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商品形式就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物的性质,人的关系变成物的关系,价值的本质就是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其根源在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于私人劳动采取价值、价值量货币等特殊形式引起的。

2、 马克思如何分析资本的本质及其表现,来断言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前途。

答案要点:

(1)资本的本性就是增值,它是最高的、控制一切的社会力量;

(2)资本本身的内在矛盾,为了增值它要摧毁一切,包括它自己,这就预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3)超越资本个人所有制,实现资本社会占有,这就是共产主义的必然。

3、马克思是如何通过分析货币的本质来揭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人的存在方式。(1)货币是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固定从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2)人们交换劳动的关系表现为商品与货币之间的物的关系,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金钱关系;(3)货币使社会权利转化为私人的权利,成为支配别人、社会的权利,人的关系被异化为金钱的关系,由此便形成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人的存在方式。这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现实历史”的存在。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论述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

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教条主义”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同任何真理一样,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都是客观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需要长期经受实践的检验而不断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论述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生产力是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理论意义: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批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的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现实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理论依据。

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迫切需要改革,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大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论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积极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根据。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我国国情,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但政治体制暴露一些弊端,如官僚主义、权利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现象,阻碍经济发展,只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巩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获益。

1、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统一性;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2、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3、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4、试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大意义。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5、试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重大意义。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6、试论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7、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8、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9、论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10、为什么说垄断价格出现未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其能够获得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两种基本形式。

垄断价格出现未否定价值规律,表现在: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1、怎样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I生。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12、论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13、如何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取得革命胜利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经济义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

14、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论述题:(这是根据2.3班老师划的加上汪雪老师平时上课的笔记整理的,大家看看吧) 1. P147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2)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也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 P157 请论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怎样的

(1)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3)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可以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而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3. P159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1)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得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除了用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以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4. P182 自由竞争与垄断的关系:

(1)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处于自由竞争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主义得以形成。

(2)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3)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1、试用质量互变规律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远大的革命目标与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远大的质变目标,注重量的积累。(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由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构成的,我们首先要确定质变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脚踏实地的量的积累。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如果不这样„„比如实现共产主义就是我们的远大的长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一质变目标,要求我们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应当努力学习文化知识„„(3)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应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没有树立远大的质变目标,容易导致行为的盲目性;另一种是树立了远大目标,但不注重量的积累,使目标无以完成。

2、怎样理解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1.真理的相对性和真理的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

一、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

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相互转化,真理永远处于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无止境的过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对真理既要坚持又要发展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革命导师实践的总结,也是对前人理论继承的结果,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证明了的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和思想原则对于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有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就是坚持了真理的绝对性。同时,真理又具有相对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种理论,并没有穷尽一切国家、一切时代的一切认识,因此我们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我们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原理,结合我国30年改革开放实践,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则起着阻碍作用。其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由基本适合——基本不适合——新的基本适合„„再次,在这一矛盾运动过程中,有一条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体制属于生产关系的形式,所以,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使其适合生产力发展,这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我国改革前的经济体制是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通过改革,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实行奖金制度,多干多得,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大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行各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反对改革,另一种是资产阶级自由化。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局限性: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正是这一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资本主义的这种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范围内事不可能根本消除的,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度性如何理解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消亡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决定了过度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处在科技发达经济相对繁荣的时期。与之相比,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还需要走比较长的路,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态的约束。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第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巨大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的平等。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后,进攻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一和平演变为主。一是通过军事、政治压力盒有限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二是通过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政治、思想等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第三篇:马原思考题整理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

2、如何正确理解意识的能动性?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及这一原理对于建构和谐社会的意义。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5、如何把握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 系,并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6、哲学的基本问题、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7、为什么说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9、.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1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意义。

1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以及这一原理的意义。

14、如何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5、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原理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有什么现实意义?

16、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

17、简述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8、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含义及区分二者的依据和意义。

19、简述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20、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

2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四篇:马原课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2009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论文参考题目

(本题目仅供参考,各位老师可根据各班具体情况自主决定选题;要求各位老师对学生提出比较正规的论文规范,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注释都要有)

1、驳斥“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2、从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论证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

3、试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4、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 “以人为本”的思想。

5、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观点分析当前中国社会迷信的根源

6、古希腊“哲学”一词的含义是“爱智慧”,你认为什么样的哲学才能让人真正爱智慧。

7、世界上究竟有没有“终极真理”,所谓“普世价值”是不是终极真理。

8、以自然科学某学科的内容或发展史为例阐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9、以大学生学习的实践过程为例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0、以名人的成长历程为例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11、以名人的成名过程简析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相互关系。

12、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阐述某件当前重大时事。

13、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说明意识对人的心理与生理活动的调节。

14、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说明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关系。

15、以著名人物的奋斗历程为例阐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

系。

16、当前应当怎样正确和评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命题?

17、以宜宾或某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状况为例讨论:为什么发展要“因地制宜”和“因人制宜”?

18、任选社会意识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19、任选社会职业的一种,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

20、任选一种当前的热门社会现象,从哲学角度阐释其存在的原因,做出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法。

第五篇:马原复习终极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陈宣明老师

一. 辩证唯物论。包括: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P27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1)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

2)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与进步。 2. 世界统一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即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 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世界的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2) 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具体表现在:

a) 人类社会依赖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唯心论、宗教神学、二元论根本对立,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3.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自然: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社会历史:社会实践特别

1 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可能);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从意思的作用来看: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4.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1)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表现了主体的选择性。

2)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能够对在思维中构建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 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人通过实践活动,以意识为指导,把观点中的模型、蓝图变成客观现实,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4)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我的传统医学、现代科学都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5.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稳定的客观的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要积极认识和利用规律。

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的基础。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该注意一下几点: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3)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6. 一切从实际出发

1)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

2 定的历史条件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2) 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理论和实践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联系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 唯物辩证法。包括: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矛盾性;矛盾运动是事物永恒发展的推动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规律是人类世界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根本方法。

1. 事物的普遍联系及其矛盾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互相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 1)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 联系具有普遍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第

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孤立的观点。

3)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直接间接、内部外部、必然偶然、本质与非本质)

4) 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对事物发展具有制约作用,条件可以被对立改变,改变和创造条件需要尊重客观规律。

5) 结合: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失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古今社会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把握发展进程中的相互联系。

2. 矛盾运动是事物永恒发展的推动力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1) 同一性对发展的作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

3 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有规律地向着对立面转化。

2) 斗争性对发展的作用: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3) 同一性和斗争性互相影响,在不同条件下所处的地位不同。 4) 也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的发展作用。 3.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2)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4. 对立统一是人类世界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系列基本规律中的实质与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5.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和改造人类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4 2)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a)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b) 按其本质来说,唯物辩证法具有批判的革命精神。 c)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3)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包括广泛而深刻的内容,如分析矛盾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杨胜良老师与白玉国老师 三.

1. 第一章第一节

(三)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P26-28 在实践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分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与发展。

1)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其中一部分是人类活动未触及的自在自然,另一部分是打上人类活动印记的人化自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2)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其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2.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P103 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着重

5 要作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3.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生态评判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的实践活动使自然人化,自然界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自然史成为人类史的一部分。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是资本的逐利本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问题造成的,是社会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引发的危机形式已经从经济危机转化为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的两大特征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异化消费”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最终要克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要培养一种生态理性,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稳定共处。

四.

1、第二章第二节“价值及其特性”P80-86页。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是对各种特殊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如经济领域中某项活动是否具有效益。哲学的价值概念扬弃了各种价值关系的特殊内容和形式,概括了其中共同的、普遍的、本质的内容,即概括了其中所包含的外部客观世界的事物(客体)对于人(主体)的需要满足与否(意义)的关系。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

1) 客观性。其一,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不论是人的自然需要还是社会需要、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都是由人的实际生存状态决定的。其二,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由客体本身客观存在的性质、属性决定的。其三,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的满足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形成后,就会对主体的需要构成意义关系。

2) 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直接同主体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因主体及其需要不同而不同。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3) 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 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

6 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和全面性。

2、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但真理的形式又是主观的,通过人的思维表现出来。 1) 真理与价值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真理因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普遍性而具有根本性和优先性,价值及其评价标准必须以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二者辩证统一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 实践作为人类有目的的物质活动,一方面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去认识世界,并通过这样的认识去把握真理;另一方面有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够在新形势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同时,只有发扬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才真正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4)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a)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崇尚理性思维,以严谨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

b)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c) 我们大学生应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3、价值主观主义的错误(夸大主体性、否认客观性)

1)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价值评价的主体是具体的,可以是个人、群体或人类,这就决定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价也常常会产生差异或矛盾。但是,这并不说明价值评价纯粹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单纯的夸大价值评价的主体性,否认其客观性是错误的。

7 2) 价值评价的根本标准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要以人们的真理性认识为根据,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 书本P87 。两个标准,一个是客观规律,一个是人民。

李欣老师

五. 价值形式的演变及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的五种职能、特点及现实应用。

1. 价值形式的演变

在原始公社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交换发生非常偶然,只要发生交换就有价值表现的问题。由于价值的表现纯属偶然,所以这个阶段称为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随着社会分工出现,一种物品经常的与另外多种物品相交换,于是,一种物品的价值就会由许多种其它物品表现出来。对于一种物品的价值可由许多种商品表现出来,而所有物品都可以成为表现其他物品的等价物的这种情况称之为总和扩大的价值形态。当日益增多的物品进入频繁交易的过程中,产生了用来表现所有物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的物品价值称为一般价值形式。当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时称之为货币价值形式。 2. 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最初的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交换越是经常,越是扩大,物物交换的缺点就越突出。随着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 ,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商品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客观上要求一般等价物能够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最后,一般等价物集中由贵金属金、银来充当,这就是货币。 3.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 货币流通规律

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因此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8 5. 通胀与通缩

通胀是指国家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上涨的现象。通缩是指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引起物价总水平大幅度持续下跌的现象。

6. 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 价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商品的标价。

2)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消费者在商店购买商品。

3) 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纪念币。

4) 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5)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一般是是足值的金和银,且没有铸币的地域性区分。

特点和现实应用理解一下吧。举例子。

六.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并会举例。 1. 内容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 表现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不停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3. 作用

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分配比例。最终达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客观要求。

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迫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收入较高,而生产

9 条件差、技术水平低下的则可能无利可图甚至破产。最终达到调节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4. 消极的后果

1)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 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 举例就是价格波动,比如猪价受需求推动暴涨,然后扩张产能后又回归价值。

傅丽芬老师

七. 资本积累理论,包括定义,积累的原因,积累的两种方式,两种方式的区别,及积累理论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 定义

把剩余价值当做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叫做资本积累。 2. 积累的原因

1)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2) 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3. 积累的两种方式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两种方式。

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基础,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资本积累越多,资本积聚的规模就越大,个别资本总额就越大。

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通过结合而形成较大的资本。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最强有力的杠杆。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个别资本独立的行为,而后者是多个个别资本结合的行为。 4. 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0 1) 从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言,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成本,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来更多剩余价值,从而促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具体的:从制度上鼓励现有员工创新,大力引进高水平、高学历的创新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等)

2) 从资本积聚的角度而言,民营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不能分光吃光,要为企业发展留后劲。

3) 从资本集中的角度而言,有“通过强制的道路进行吞并和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其中前一种方式是指企业并购,后一种方式是指股份制。 通过这些办法都可以促进企业的资本积累,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扩大。

八.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及它们的区别及如何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分析。 1.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1) 劳动力成为商品

2) 资本总公式(G-W-G’)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3) 货币转化为资本 2. 剩余价值的生产

1)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的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2)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以为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3. 资本在资产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2)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11 3)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也为确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联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初期,绝对。后期相对。 5. 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经济危机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2)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 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具有周期性,这也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民主评议会总结范文下一篇:梦想为话题作文范文

热门文章

马原课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