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经济转轨

2022-07-09

第一篇:俄罗斯的经济转轨

俄罗斯经济特区在经济转轨中的作用

戚文海

早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就成立过一些自由经济区(又叫特别行政区)。目前,俄罗斯成立的经济特区就是由此发展而来,但又不同于自由经济区。

一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2005年6月9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一读通过《俄联邦经济特区法》草案。共有397名议员投了赞成票,8名议员投了反对票,1名弃权。

2005年7月8日,《俄联邦经济特区法》获得议会下院———国家杜马通过。7月13日,议会上院———俄联邦委员会也以高票通过该法。俄罗斯总统新闻局于2005年7月23日宣布,普京总统已签署俄议会7月通过的《俄联邦经济特区法》(以下简称特区法)。普京还责成政府有关部门组建俄联邦经济特区管理署。特区法自正式公布之日起30日生效,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按照这项法律,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加工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推动新产品的生产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经济特区分为工业生产型和技术开发型两种类型,经济特区内的企业享受税收和关税优惠。为推动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俄对包括税收法、海关法和土地法在内的一系列国内法律进行了修改。俄计划在2006年建立4~10个经济特区。目前,俄各地已向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提交了70多份建立经济特区的申请。其中莫斯科市、圣彼得堡市、新西伯利亚州和托木斯克市等地提出的经济特区建设计划被普遍看好。

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2005年11月28日宣布,莫斯科郊外卫星城泽廖诺格勒和杜布纳、圣彼得堡市、托木斯克市、利佩茨克州和叶拉布加市6个地区在建立经济特区的竞争中胜出,将成为俄罗斯首批经济特区。格列夫表示,俄建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多元化经济,从石油产业向创新产品板块延伸。首批经济特区将于2007年起开始招商引资。目前,6个经济特区已被俄政府批准。这标志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俄政府已计划从2006年联邦预算中拨款 80亿卢布(约合2.8亿美元)用于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1]。俄联邦经济特区管理署署长日丹诺夫表示,经济特区的投资主体将来自私人资本,俄政府对本国和外国企业将一视同仁。据日丹诺夫介绍,进入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的最低门槛是20年内总投资不得少于11000万欧元,第一年投资不得少于100万欧元。技术开发型经济特区则没有这种规定。俄政府将免征经济特区内企业5年的财产税和土地税[2]。此外,特区内企业注册手续也将大大简化。

俄首批经济特区中4个技术开发型经济特区在产业上各有侧重:泽廖诺格勒经济特区侧重微电子设计,杜布纳侧重核物理技术,圣彼得堡市侧重信息技术,托木斯克市侧重新材料开发;而在另两个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中,利佩茨克州将主攻家用电子类产品和家具制造,叶拉布加市将专营汽车零部件和高科技石化产品的生产。目前,已有多家外国公司和俄政府展开洽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以及意大利著名家电制造商———梅洛尼集团可能成为经济特区的首批投资商。俄政府已在德国城市法兰克福启动了招商引资的路演活动。

在首批6个经济特区中,除托木斯克市外,其余5个均位于俄欧洲部分。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准备在2006年上半年再组织一次评选活动,届时远东地区将有机会获得建立经济特区的资格。此外,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不具有经济特区地位但享受联邦政府支持的技术园区。

俄联邦经济特区管理署署长日丹诺夫说,俄政府在确定经济特区的位置时,主要考虑各地建立经济特区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前景。俄首批经济特区将在2007年开始正式运作,并可望在此后2~3年内产生预想的效果。针对经济特区可能会助长腐败的担心,日丹诺夫指出,俄政府成立了由俄工商会和俄工商业者联盟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以保障经济特区建设工作的公开和透明。

近年来,在普京总统的直接干预下,俄再次将注意力转向建立和发展经济特区,并希望经济特区成为促进俄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

除联邦政府拨款外,获得建立经济特区资格的地方政府也将投入同样数额的资金用于特区建设。俄首批建立的技术和工业园区以扶持小的创新企业为主,加强科技知识和工艺向生产领域转化。

2005年4月13日,俄罗斯政府通过了《关于在加里宁格勒州成立经济特区的法律草案》。此法受到了加里宁格勒州各界特别是商界人士的大力支持。该法对所有投资项目都予以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将大大促进该州经济的发展。俄罗斯政府在总理弗拉德科夫的主持下,将建立经济特区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俄总理的说法,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建立将为俄罗斯整个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他也强调,由于加里宁格勒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并考虑到俄罗斯经济发展政策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政府将单独讨论该州经济特区的发展问题。

加里宁格勒州将整体成为经济特区,州政府将转变为经济特区政府,对整个特区进行实际管理。特区政府首脑的任命将同联邦中央协商后确定。联邦中央对特区内各项法律规章履行监督权力。针对某些具体内容,俄罗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商品名录,列入该名录的商品免 征进口关税。其中包括食品及大众消费品。俄政府准备用10年时间逐步取消农产品及大众消费品在进入经济特区时所享受的免税优惠待遇,10年后将与俄罗斯其他商品一样进入经济特区。同时对结售外汇收入予以优惠。进口到加里宁格勒州的免关税商品应当为投资性商品和参与整个投资运作周转的商品。对经济特区的投资者也将给予税收优惠。

俄罗斯政府正在考虑对投资商从投资周期开始之日起6年内免交利润税与财产税。从第7~12年投资商只需缴纳一半的利润税。而对投资商的最低投资资本也有规定,即3年内的投资总额不得少于1.5亿卢布(约合530万美元)。按照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预测,2005~2010年,这一规定会使该州的经济增长10%~15%。

以上规定,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还需同俄罗斯财政部协商。而俄财政部则对给予投资者6年免税、6年利税减半的做法持不同意见,并对应加快这些投资企业的折旧、亏损将全额结转下个财政年度等提出补充意见。俄政府对此项草案的顺利通过充满信心,表示经济特区的各项税收条文及税收管理规定将比现在通行的、1996年通过的有关特区的规定更为透明,将最大限度地抑制目前普遍存在的赋税腐败问题。但是,对于已经在加里宁格勒州进行投资的企业来说,在新旧税法规定过渡时期将可能面临一些税务管理上的问题。

二 俄罗斯经济特区在经济转轨中的作用

(一)俄罗斯经济特区有利于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以马加丹州为例。1999年5月31日,马加丹州通过了《关于马加丹州经济特区法》。该法实施后,州内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特区功能逐步发挥。特区内的企业全部免缴联邦预算的税收和关税,对企业赢利部分用于生产和社会事业的再投资给予税收和关税优惠。根据马加丹州《扶持马加丹州经济特区内投资活动法》,在经济特区内开展投资活动的企业,该州给予补贴、优惠和担保,并予积极协助。

马加丹州经济以工业为主,2002年工业所占比重接近60%,全州主要产业有采矿业、燃料动力业和渔业。近几年该州生产总值增长较快,2002年达1 911亿卢布,工业产值为159.5亿卢布,农业生产特色体现在养鹿业、兽养业及传统的捕猎和捕鱼业。马加丹州的采矿业和渔业占工业总量的77%。2003年全州黄金产量接近30吨,占全俄黄金总产量的30%,白银产量达400吨,占全俄白银总产量的50%。2003年全州白银产量达800吨左右。马加丹州共有30多家渔业生产和加工企业,每年鱼类产品生产能力达7万吨。

马加丹州2003年经济社会领域完成投资30亿卢布,比2002年增长15.4%,97%的投资集中在生产领域。目前,州内最大的投资主体仍然是国家,其次是银行。2003年全州预算收入为75.5亿卢布,预算支出为75.7亿卢布。马加丹州1998年利用外资曾达4 980万美元2003年为746万美元。其中91.3%投向了工业领域,外资主要来自加拿大、巴巴多斯、英国美国和韩国。

(二)俄罗斯经济特区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吸引外资的规模和水平

外国直接投资和其他长期资本在俄罗斯的外资流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其对俄罗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所起的作用却不能忽视。合资企业是外资在俄罗斯进行经营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俄联邦司法部企业注册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00年上半年,在俄罗斯注册的合资企业总数为2.8万家,约占俄罗斯企业总数的1%,其中大约40%合资企业的外商出资份额为100%。

在俄罗斯企业私有化由证券私有化过渡到现金私有化阶段后,在证券私有化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经理和职工等“内部人”控制的公司产权治理结构开始发生缓慢变化,企业股权在证券市场的运作下逐渐集中,外国投资者和一批“新俄罗斯人”等战略投资者开始主导企业的控制权。他们(特别是外国投资者)逐渐使企业的治理结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并且实现了较好的企业经营绩效。据俄罗斯经济监测中心199

5、1997和1999年对俄罗斯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进行的样本调查显示,由战略投资者拥有多数股权的外部股东控股企业和管理者控股企业,其效益好于金融机构控股企业和职工控股企业。合资企业经济效益一般好于内资企业。外资推动了俄罗斯企业产权治理结构的现代化。

(三)俄罗斯经济特区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率

长期以来,行政壁垒是令在俄从事经营活动者最为头痛的问题。经济特区管理体系将实施“一个窗口”原则,即公司在进入特区时遇到的所有问题(开展技术开发和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取得税收优惠等),只与一个管理机构,即俄联邦经济特区管理署在当地的机构联系解决。每个特区都成立特区管理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注册手续,减少行政壁垒。这一措施有助于降低贸易活动中的行政官僚主义。据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预测,在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公司用于克服行政壁垒的开销将降低5%~7%,而在技术开发型经济特区将降低3%~5%。

俄联邦政府期待外国对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在近期内增加两倍。为了改善投资环境,俄罗斯联邦政府正在进行几个方面的结构改革目前,国家管理体制的改革受到特别关注。改革旨在减少国家对经济过多的干涉。行政改革在优化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结构和消除重复多余的职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在行政改革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解决经济官僚主义化的问题和消除经营活动中的行政障碍。其中为了提高许可证制度的效率,政府起草了相应的联邦法律修正案,以减少许可证种类。

俄技术性调控的改革旨在为经营的顺利发展创造条件,使国内现有的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基础性的法律已获通过,目前正在准备相应的法规性文件。在执法改革范围内,俄政府正在研究切实保护所有权的机制,其中包括保护投资者和股票持有者的权利,解决法人之间的冲突,展开调解和仲裁诉讼程序。

司法改革仍在进行,目的是提高法院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保障司法机关的独立性。

(四)俄罗斯经济特区有利于制度创新

俄罗斯特区法中所称的经济特区(不同于以前的自由经济区)的主要特点是限制了特区面积。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对此的解释是,场地越大,它的经济效果越不明显。此外,该部还解释了要对场地进行限制的另一个原因。按照西方标准,每平方公里的配套设备需要4 000万~4 500万美元的资金。特区法的制定者们还建议:特区的建设应当由联邦或地区预算来承担。显然,政府预算中未必能有足够 资金用于大面积特区基本设备的投资。

将要建设的经济特区与以前的自由经济区另一个原则性区别是税收优惠将不再是经济特区的重点,而最少的行政壁垒,发达的基础设施、道路、通信,最优惠的海关制度和海关行政制度成为经济特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俄总理弗拉德科夫说,建立经济特区是为刺激高新技术和创新技术发展、促使俄经济步入创新轨道而采取的一项坚决措施。经济特区应成为有助于实现新的理念、建立新的生产部门的一个工具,从而有利于提高俄经济效益。

他同时强调,为避免经济特区成为税收黑洞,应对经济特区进行必要的行政监督。

(五)俄罗斯经济特区有利于引进国外管理方式与人才

2005年俄国家杜马就制定特区法问题举行了听证会。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副部长安德列·沙罗诺夫在会上作了解释性发言。他说,建立一个经济特区能够吸引约3.3亿美元的外资,其年产值可达600万美元并能创造1.4万个就业岗位。沙罗诺夫指出,特区法的实施可使常驻人在注册、生产和纳税等方面的费用减少23%~29%。经济特区的常驻人将执行科学研究和试验设计费用的快速认定和设备的快速折旧程序,今后还将取消可能造成亏损的各种限制性的规定。经济特区的常驻人从外国进口商品和设备可免缴关税。俄罗斯的产品和设备进入经济特区可免交增值税,但要缴纳消费税。对在技术开发型经济特区的常驻人将减少50%的统一社会税。除此之外,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还建议,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的常驻人从其注册之日起的5年内可免缴财产税、土地税等。俄政府还为经济特区的软件经营公司提供最佳条件。这一类公司可利用政府和地区财政预算资金在经济特区建设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如宽带上网线路及其必要的保障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和在经济特区附近建设员工住宅区等。

必须看到,俄罗斯经济特区在起到上述积极作用的同时,对某些地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以加里宁格勒州为例。该州早在1996年1月就获得了自由经济区的地位,也得到一些利润颇大的货物免征关税的优惠,其中包括汽车进口。但是多年来,这样的经济特区地位却没有给该州带来实惠。俄罗斯科学院有关专家表示,正是这种经济特区扭曲了该州的经济结构,大大阻碍了该州的经济结构调整。目前,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的弊端在于,一些产品完全依靠从周边欧洲国家进口,然后稍做加工补充便运送到俄罗斯本土市场。2002年全州总产值增长10%,但其财政却由国家补贴达43%。同时进口增长非常迅速,达到每年170亿美元,是全州总产值的130%,而出口(不计俄本土过境出口)则只占全州总产值的20%~25%,2002年该州的贸易逆差达到总产值的90%,而联邦不得不拿出国际收支账户有效资产的4%,或者说联邦外汇收入的10%来帮助该州财政。根据《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特区法》,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特区的地位25年保持不变。而目前参照1996年法规而运作的企业还可延长10年时间。

俄罗斯建立经济特区虽已历时15年之久,但总的来看成效不大,与当初预期的目标相距甚远。而且经济特区的最佳模式和运作方式也还在实验摸索阶段,尚未最后成型。俄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正在总结经验,为解决经济特区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实验。可以预见,以前盲目上马、贪大求全、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的无序局面当能逐渐改观。随着俄罗斯政局渐趋稳定、经济逐步复苏、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特区也会在较好的政治经济大环境中得到健康发展,从而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振兴起到预期的推动作用。

(六)俄罗斯东部建立经济特区有利于其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

远东联邦区俄罗斯总统全权代表普里科夫斯基认为,创建经济特区将给远东地区经济的发展带来飞跃。普里科夫斯基指出,远东地区可能会建立若干个经济特区。在萨哈林州,富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 整个萨哈林岛可能都会是经济特区。如果给予4~5年的税收优惠,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将会成为繁荣昌盛的地区。经济特区可能会建在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地区,也可能建在产业基地,如高精技术生产顺利发展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阿穆尔共青城。另外,远东地区的经济特区还可能建在具备生产具有竞争力产品条件的地方。目前,这样的地方位于阿穆尔州偏僻的原始森林中,并与布列亚水电站和结雅水电站共处一地。当地的每度电仅为7戈比,这里可以发展耗电量大的生产项目。而远东的其他地区,每度电的价格要比这里高出30甚至是40倍。

远东联邦区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雅库特共和国提交的在本地区建立经济特区的申请均未获得通过。尽管远东地区在2006年建立经济特区的竞标中全部失利,但是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宣布,在2006年需要专门为俄罗斯东部地区举办建立经济特区的竞标活动。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计划在2006年帮助远东地区建立若干个经济特区,其目的是为了使远东地区吸引更多投资和在远东地区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

经济特区评选委员会负责人表示,俄政府在确定经济特区位置时,主要考虑各地建立经济特区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前景。首批经济特区大多设在经济本已相对发达的地区,它们共同特点是现有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在首批6个经济特区中,除托木斯克市位于西西伯利亚东部外,其余5个均位于俄欧洲部分,特区的设立对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可谓锦上添花。而急需吸引资金、推进经济转型、改善就业状况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等欠发达地区却被挡在了门外。对此,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解释说,尽管他本人非常希望能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提交的申请书中找到一份满意的,但它们都“不够成熟、不够具体”。在今后的评选中,政府将考虑帮助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编写申请文件,使其有机会获得建立经济特区的资格。

(七)建立经济特区有利于缓解俄罗斯落后地区的民族分离倾向

2005年3月,俄罗斯联邦审计部受车臣共和国政府委托草拟了该共和国至2007年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车臣共和国议会将在半年内研究此纲要,然后报送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根据这份纲要,车臣共和国将在自然资源利用政策方面发生重要变化。另一点就是,车臣也将通过建立经济特区的模式发展经济。

俄罗斯联邦审计部的建议包括车臣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从恢复石油开采、重建森林加工业及农业到资金投入、银行体制创新,甚至还包括文化、体育,加强社会秩序,维护法律尊严等所有方面。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建立经济特区及发展石油开采业。俄罗斯联邦审计部认为,车臣当务之急并不是把从前被毁掉的经济框架重新搭建起来,而应该是破旧立新,建立新型的、具有有效经济结构的国民经济。其经济结构应注重该共和国的战略利益与发展前景,应保障该共和国及俄罗斯联邦的销售市场,应生产制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但是围绕建立经济特区的问题将会产生许多实际问题。车臣与联邦政府将会对税收、海关及其他经济特区应当具备的金融优惠等权利进行讨价还价。也有专家认为,仅车臣批准该计划还远远不够,车臣要建立经济特区仍需时日。虽然据车臣共和国总统身边的人士称,车臣很快将向联邦提交建议,成为俄罗斯的一个经济特区,但是车臣在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俄罗斯联邦审计部正对车臣2004年使用联邦260亿的专项拨款进行检查。看来车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很难博得联邦政府的信任[3]。

三 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

(一)俄罗斯经济特区的数量将由目前的6个发展到20个左右

俄罗斯新确立的经济特区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亚洲部分只有一个。这种经济特区的整体布局虽然起点很高,但对于俄罗斯相对落后的大部分东部地区来说却是非常不利的。根据俄各方达成的共识,俄罗斯将在全国建立一批科技园,生产用于出口的信息产品和其他高科技产品。在推进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俄罗斯把突破口选在了信息技术领域。虽然俄信息产业年增长速度达到20%,但这一产业的年产值在全世界所占的比重仅为0.2%。俄邮电信息部最近制定的国家信息产业长远发展纲要规定,到2010年俄信息产业的年产值,将从现在的70亿美元提高到400亿美元,高科技产品在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将达到5%。

俄政府计划建立6~10个科技园。科技实力雄厚的莫斯科市、圣彼得堡市、新西伯利亚 州和下诺夫哥罗德州已被俄政府确定为高科技优先发展的地区。正在莫斯科郊区杜布纳兴建的科技园将成为俄罗斯的“硅谷”,预计一期工程将于2007年完成。届时科技园将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轻软件人才前来创业。波音、英特尔等外国公司对投资俄罗斯“硅谷”也表示出了浓厚兴趣,并将在杜布纳设立办事处。与此同时,下诺夫哥罗德州科技园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一期工程将于2005年完成,预计2008年科技园将全面投入使用,届时年产值有望超过10亿美元。

科技园将享有经济特区地位。在科技园中实行优惠的关税,科技园的管理机关由政府各部门代表组成,自主采取各项决定,但对园区企业提出的申请要在一个月内予以答复。

(二)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将较快,经济社会效益也将令人满意

按照规划,托木斯克市(新材料技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19亿卢布,其中联邦预算拨款占70%(13.23亿卢布)。预计2006~2025年源自经济特区经营的收入可达700亿~900亿卢布,到2015年将提供1万个新工作岗位。

莫斯科郊外的杜布纳(核物理技术开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25亿卢布,其中联邦预算拨款占65%(16.37亿卢布)。该经济特区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达250亿卢布,其中至2008年将达87亿卢布。工业总产值将达135亿卢布,经过5年预计将增加到390亿卢布。

从2006~2018年预计收入可达420亿卢布,到2012年将提供1.3万个新工作岗位。

圣彼得堡市(信息技术和精密仪表制造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15亿卢布,其中联邦预算拨款占51%(7.6亿卢布)。预计从2006~2018年源自经济特区经营的收入可达400亿卢布,到2025年将提供1.5万个新工作岗位。

莫斯科郊外的泽廖诺格勒(微电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50亿卢布,其中联邦预算拨款占50%(25亿卢布)。预计从2006~2025年源自经济特区经营的收入可达250亿卢布,到2010年将提供1.2万个新工作岗位。

利佩茨克州经济特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18亿卢布,其中联邦预算拨款占42%(7.6亿卢布)。该经济特区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达250亿卢布,其中到2008年将达87亿卢布。工业总产值将达135亿卢布,经过5年预计将增加到390亿卢布。到2010年预计收入可达128亿卢布,在经济特区整个运营期间总收入可达41亿卢布。到2010年将提供5 800个新工作岗位,而在经济特区整个运营期间将提供91100个工作岗位。

鞑靼斯坦共和国的叶拉布加市(汽车零部件和石化产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达16亿卢布,其中联邦预算拨款占49%(7.85219亿卢布)。该经济特区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达250亿卢布,其中到2008年将达136亿卢布。到2008年工业总产值将达270亿卢布,经过5年预计将增加到430亿卢布。到2010年预计收入可达128亿卢布,在经济特区整个运营期间总收入可达41亿卢布。到2010年将提供4 500个新工作岗位,而在经济特区整个运营期间将提供9 800个工作岗位。

(三)俄罗斯经济特区的类型将由现在的两种增加到四种或五种

俄罗斯联邦经济特区管理署署长日丹诺夫对新闻界说,俄在建设经济特区时将主要借鉴中国经验。日丹诺夫指出,中国经济特区运作非常成功,“我们将向中国学习,并努力做得更好”。他还说,俄罗斯将考虑吸引中国资金来建设和发展本国经济特区。据日丹诺夫介绍俄罗斯将在2007年年末到2008年年初建立首批经济特区。2005年秋天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选出了首批建设经济特区的地区,2006年政府将从联邦预算中拨出80亿卢布用于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日丹诺夫说,根据经济特区法,俄罗斯经济特区除了分为工业生产型经济特区和技术开发型经济特区外,2006年俄还拟出台特区法修正案,增设两种新的经济特区类型:旅游特区及港口特区。在俄经济特区中将不允许设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2008年俄罗斯还将在秋明、喀山、新西伯利亚、奥布宁斯克 和下诺夫哥罗德州的季维耶夫斯克区建立“IT”技术园区。这些“IT”技术园区将获得经济特区地位。

(四)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特区将对俄罗斯经济特区的发展起示范作用

俄联邦政府对加里宁格勒州建立经济特区给予高度重视,首先通过了在加里宁格勒州建设经济特区的法案。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称,该法将替代现行的自由关税区制度,因为现行的自由关税区制度限制了当地生产的发展。

俄政府期望通过简化海关手续和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为未来经济特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该法对经济特区的投资者给予 了投资方面的优惠。据格列夫介绍,如果投资商在3年内对加里宁格勒州经济特区的投资金额超过1.5亿卢布,那么,管理部门可免除他们6年的利润税和财产税。之后,这些投资商在缴纳利润税时还可享受6年50%的优惠。此外,将对运抵该经济特区用于工业生产的货物免征关税。格列夫说,俄政府将在加里宁格勒州建立经济特区管委会和负责监督经济特区运作、发布相应规定的专门机构。

格列夫强调,对于那些已经在加里宁格勒州投资的企业家来说,他们可以根据当初所签协议中的规定继续在此经营。在未来25年内,通过建立经济特区,加里宁格勒州的年经济增长速度有望达到10%~15%。该法规定,商品进入经济特区不需缴纳税款,而且不受任何限制。但那些须缴纳消费税的商品、俄罗斯禁运的商品和经济特区关税制度中禁运的商品不适用此规定。该法还规定,除计划在该州境内组织生产的金融信贷机构外,任何法人都可成为经济特区的参与者。而且,除非消费税和预算外基金(退休基金除外)有变化,否则整个特区的经济环境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该经济特区将实行联邦政府派驻机构监督和加里宁格勒州政府直接管理的两级监管。

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成为国家杜马赋予经济特区地位的第一个州。《加里宁格勒州经 济特区法》为消除该州经济落后及提高其投资吸引力创造了良好条件。该法结合该州特殊的地理位置,确定了经济特区设立和运行的条件,并实行自由海关制度。根据该法,将简化程序办理入境签证。据预测,由于设立经济特区,该州居民的收入在三年内将增加两倍,使该州居民与相邻欧洲国家保持在同一生活水平上。

(五)俄罗斯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将为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5年11月21日,俄罗斯本土著名的信用评级机构“ЭкспертРА”发布第10期《俄罗斯各地区投资吸引力等级》评估报告。圣彼得堡市的指数为1B,是目前俄罗斯州市中的最高级,全俄只有五个地区进入这一级别。它意味着“高潜力,适度风险”。在低投资风险这一指数方面,圣彼得堡市7年后再次跃到第1位。

其投资潜力保持第2位,仅次于莫斯科市。“社会风险低”是取得这一位置的主要原因。而近几年在低风险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诺夫哥罗德州、雅罗斯拉夫尔州、奥尔洛夫州排名则稍微后移。罗斯托夫州从第13位跃居第2位,十年来首次进入前10名行列。下诺夫哥罗德州和莫斯科市重新回到前10名。排位跨越最大的是秋明州,从第55位跃升到第12位。

过去十年中风险最低的地区是别尔哥罗德州,随后是莫斯科市、诺夫哥罗德州、圣彼得堡市和鞑靼斯坦共和国。第二组为雅罗斯拉夫尔州、下诺夫哥罗德州、加里宁格勒州、莫斯科州和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报告认为,这印证了该机构前几年做出的判断:俄罗斯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两个核心是西北联邦区和中央联邦区。此外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南方联邦区等个别地方和飞地加里宁格勒州也较具吸引力。

如前所述,俄罗斯经济特区优惠政策主要有:经济特区内企业注册手续简化;经济特区内企业免征5年的财产税和土地税,所得税的缴纳也予以优惠;降低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使用费的税率——租期长达70年;降低货物进出口关税及简化过境手续;简化外国公民,包括无签证者的出入境手续;投资者在与俄有关部门签署投资经济特区协议后,俄联邦和地方税收法规在协议有效期内将保持连续性,不会被随意更改。俄政府成立了由俄工商会和俄工商业者联盟代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以保障建设经济特区的工作公开透明等。俄政府官员测算,由于行政壁垒的消除,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企业每年可以节约成本5%~7%,技术推广型经济特区内的企业可以节约3%~5%的费用,此外,联邦预算投入对经济特区基础设施的改善还可以使区内企业降低8%~12%的运转费用,还能节省5%~7%的生产费用支出。

俄政府计划在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和俄进出口银行基础上注资10亿美元,成立进出口银行,以扶持产品出口。俄政府预计,每个特区每年至少吸引国内外资金90亿卢布,追加生产投资60亿卢布,增加税收10亿卢布。上述这些举措都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责任编辑:李丹琳)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注释: [1]《国际商报》2005年12月6日。

[2]http:///info/4490-1.htm [3]http:///ccpit/gb/article_detail.asp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第6期

第二篇:中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后期

中国目前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后期,这一阶段是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同成熟的市场经济相比,这一阶段的中国企业无论是所处的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能力,都有其特殊性,同时也带来了企业战略导向的不同。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之路,这一时期呈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企业由被政府控制逐渐转向被市场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我国采用了政府控制企业的方式,其目的是实现全民的共同利益。然而,伴随着这种方式也带来了国有企业的效率不断下降,资源并没有被有效的配置,并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为此,政府转变了对国有企业的直接控制,代之以市场为影响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协调,激励企业选择真正有能力的经营者,做出最优选择。

其次,非国有企业发展迅速。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引进了制度竞争,推动了国有体制的改革。在封闭的环境中,没有比较,没有竞争,低效率的体制可以产期存在。但在开放的经济中,效率成为检验企业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计划经济和国有企业的弊病暴露无疑,使得市场经济和非公有制企业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实有企业876.1万户,内资企业327.6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37.4%;外商投资企业28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3.2%;私营企业首次突破500万户,达到520.5万户,占企业总户数的59.4%,注册资本(金8.3万亿元,从业人员6927.5万人,个体工商户2621.4万户(沈莉,2007)。

再次,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更加严峻。全球化和技术的创新使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前景更为严峻。以前备受保护的中国国有企业所控制和影响着的中国国内市场受到了非国有企业的强烈冲击,而对于那些有着预见性的企业,市场化也出现了许多机会。事实上,中国的市场竞争依然存在着行政垄断,这给国内的竞争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破坏;同时,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还具有“血拼”色彩,这种竞争虽然是对计划经济的彻底否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综上所述,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短缺型经济类型成为历史,中国企业的竞争开始不断加剧,利润越来越薄,持续增长更加困难,企业将面临更加不确定性的环境。

随着中国整个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在这一阶段正经历着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形成的竞争环境的适应,因此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目前正处以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转轨和管理创新期。中国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不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局面的核心因素,更进一步地成为影响到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为此,对企业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作为经济体系中微观,但同时也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其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于明确自身的前进方向,确定自身前进的步骤。换而言之,就是要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为企业自身的存在确定价值意义,向各种利益相关者通告其持续、坚定的发展前景。因此,对企业战略导向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更特殊的问题在与中国企业面临着剧烈变化的制度环境和任务环境,企业自身的能力也在随之不断起伏波动,它们因此更加需要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选择企业的战略导向,从而能够适应整体改革和国际化的需要,实现企业科学、有序的战略变革,进行科学、有效的战略导向选择。因此,本书希望能够在中国转轨时期这一特殊的背景条件下,从行业管制到逐步放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政治体制的逐步改革等外部环境和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等角度来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能力是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战略导向选择,又是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

在这个转轨以往的特点时期,中国企业也呈现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了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特点和时代特征。

首先,从企业 内部制度环境来看,企业内部制度因素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上,具体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樊燕萍),2005):

(1) 产权制度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

原有国有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就是没有明确产权边界的国家所有制和要求有明确产权规则的市场经济的不适应。产权制度主要的最主要功能在于它能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产权制度是所有制的具体化,影响着企业以及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对企业的运行机制和企业行为规范与否起着决定行作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进程就是产权不断变革的过程,但是这些改革始终没有在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化企业产权制度上取得明显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过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转换经营机制等阶段。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扩大企业自主权,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激发企业经营的积极性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把国有企业改革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仍面临很多困难,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和市场经济运行不融合,国有企业仍无法成为真正的自助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营主体。

(2) 企业治理结构尚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对各利益主体之间对的利益关系所进行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通过一种制度安排,建立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约,从而实现利益关系的 合理化。经济转轨时期由于政企没有彻底分开、产权改革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全等问题的存在,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极不规范,出现了政府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其实质为“企业家缺位”,就是说,在现在的治理结构中,还不存在真正的企业家。我们仍然处于官员决策和企业家决策并存的阶段,在很多企业,我们仍然有大量的政府投资,并且政出多门、政策多变使得企业家忙于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经济转轨中的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从内部制约着企业行为目标的实现,导致企业长期处于低效益状况。

其次,从企业行为特征来看,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 企业行为趋于市场化又受制于政府。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生产经营行为趋于市场化,但转轨时期的过渡性特征以及政企不分、行政干预、政府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企业行为政府化的特征依然很明显,特别是国有企业行为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和限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原有的“双轨”价格已大部分退出,大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被市场价格取代,其他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活动更多的考虑市场需要,并根据市场提供的各种信号做出经营决策。但是,由于政企没有真正分开,许多国有企业身在市场却心系政府,国有企业并没有按照市场规则运行,并不积极参加竞争,而是更指望政府,按照政府的逻辑办事。因为对国有企业而言,在政企不分开的情况下,从政府处争取垄断地位而获取垄断租金比从竞争中获得利润更容易,更合算,也更持久。此外,企业从银行获得远低于市场价格的资金,实际上也是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一种隐性财政补贴。从政府部门来讲,由于国有企业一直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从其自身收入角度出发,也必然十分重视国有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对国有企业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扶持。这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政府半依半赖,依然无法摆脱政府部门的干预(刘培堂,2004)。所以,企业的行为就表现出既趋于市场化又受制于政府的特征。

(2) 企业的行为短期化倾向突出。经济转轨时期企业外部环境的过渡性特征和内部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造成了企业经营中的短期化倾向非常突出。所谓企业短期化行为,是指企业只注重短期盈利而不注重盈利的投资成本;只关心企业留利水平,不关心资产价值(张维迎,2003)。经济转轨时期,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是企业获得了一定的经营决策自

主权和剩余权,对企业行为产生了一定的激励效应。但这种经营决策和剩余权是极不完全的。政府作为国有企业出资者不仅对企业的许多重大决策保持控制,还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人事权和干部任免权保持控制,形成了经营者对政府的依附感,经营者在任期内不仅要算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社会账。因此,在经营时,追求短期利益也就成为必然。

此外,过渡性制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加大了企业追求长期利益的资本投资的风险,使得企业更加注重短期利益。而市场调节的不完全、法律规范不利、企业信用缺失,又加剧了企业行为的短期化倾向。

(3) 企业失信行为泛化。经济转轨时期市场机制的初步建立,使得企业行为目标转向自身利益最大化。但当时经济转轨时期特有的外部环境约束失效时,企业的失信行为就不可避免了。经济转轨时期本身具有的过渡性政策不稳定,行为规范不健全、政府行为不规范等特点,首先造成了政府不讲信用的形象,政府的失信使得企业对政府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预期,企业着眼于经济转轨中短期利益的追逐,热衷于中国政府变化之间和法律漏洞之中的利益契机,来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这就会使企业的失信行为越来越严重(张亚勋,2003)。而企业普遍而大量的失信行为,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这就更加坚定了其他企业强烈的投机心理,使得经济转轨时期出现了普遍的企业失信行为(董玲、陈新国,2004)。

(4) 企业行为预算约束趋于硬化。由于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行为的市场化,银企关系的变化,是企业的投资行为趋于理性,即企业必须面对自负盈亏的预算机制,从而改变过去在无约束或软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进行生产经营的局面。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由于缺少产权承担者,缺少真正承担财产风险的主体,国家和银行很难对企业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从而使得企业投资的硬预算约束并不能有效实现。

最后,从企业内部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观念薄弱,大多数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与经济转轨中, 企业转轨的行为密切相关。核心竞争力首先要能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产单位的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是听从政府指令而不是顾客的声音;目标是完成产量而不是满足顾客的需要。这种封闭式经营的文化背景使大量企业更多地注重产量的繁衍,重复生产类似的产品,堆砌出一个繁荣的“买方市场”。而转轨时期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力量,是消费者需求的数量和偏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当多的产品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相对于消费者需求来说是无效供给;大量的重复模拟复制产品,与一些国外厂商的最新功能产品相比,更是缺乏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由于我国经济转轨采取渐进的方式,所以新旧体制交替的过程较长,“在计划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之间不仅有一个时间间隔,而且有一系列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形态构成的中间地带”(盛洪,1994)。也就是说,“破旧立新”不可能一步到位。

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能够获得国家、当地政府乃至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而其他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并且没有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所以最终导致尽管非国有企业的劳动效率明显高于国有企业,但是资源的大部分还是被国有企业所占有。为此,非国有企业只能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资源使用效率的帕累托改进。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中,可见转轨初期的战略导向选择并没有得到推进,许多企业只是进行了简单的组织结构方面的创新,更多的注重组织结构的调整、业务流程设计、岗位

职责重新整合等,而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对新产品的研发、对外部能力的借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色彩,致使转轨后的企业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战略能力缺乏。因此,持续的战略能力的构建是转轨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转轨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比任何成熟的市场经济更加需要企业家精神,需要承担企业成长和发展壮大所遭遇的环境部确定性风险。由于在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过程之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领导者的选聘和激励呈现不同的机制,资本市场对国有企业领导者的激励是有限的,因此,这也给国有企业引进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进行市场化运作带来了较大的障碍。

从经济运行机制来看,中国显然已不再是一个计划经济国家,但也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而是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这种体制格局几乎表现在一切方面,从企业体制、市场体制甚至国家管理体制。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迁,企业自身的行为和特点也发生了变化,经济体制的过渡性特征使得处于这样一种体制下的企业既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也不同与成熟市场经济时期,从而具有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代特征。

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在国民经济的运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企业是构成宏观经济活动的微观基础,它每一项市场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国家宏观经济的各项政策也要通过企业的市场活动来实现,所以企业是否能健康运转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和国家经济的总体发展。目前,由于正处于转轨期,整体上我国企业的运行效率并不高,生产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企业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了解处在这一转轨时期企业的特点,从而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存在的各项问题,引导企业适应这一特殊环境的特点,因势利导,使企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而也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整体来说,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对各个方面提出了鲜明和紧迫的变革要求,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更是肩负着重大的压力。由于地域、所有制、政策安排等因素的不同,使得中国企业的战略导向选择产生了较大差异性。因此,为了科学地总结和正确地引导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构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对中国企业的战略导向选择给予特殊的关注,通过研究、总结相关理论,为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指导,这是现实的中国企业实践对理论研究提出的要求。

第三篇:俄罗斯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俄罗斯在任何方面都不会依赖中国,双边的合作是互利的,不存在单方面的依赖,只能是“相互依赖”。对于俄罗斯而言,可能会在西方制裁的情况下在政策上向中国有些倾斜,或者扩大一点儿与中国的合作,但还远远没有到“依赖”的程度

随着油价下跌和卢布的贬值,不少西方媒体都猜测,俄罗斯可能会在经济上更加“依赖”中国。而对于中国而言,是否真的能“拯救”俄罗斯呢?卢布贬值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卢布贬值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卢布贬值和俄罗斯经济放缓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的冲击,货币贬值导致俄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因此中国对俄出口小家电、轻纺产品等受到影响,旅游、边境贸易等也会受到冲击。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份额中,比较传统的是轻工产品,如服装、鞋、皮革等。另外机电出口占据的比重也较大。由于在俄罗斯汽车销售是以卢布结算,汽车行业的利润也大幅的下降,卢布的下跌无疑给这些出口车企带来打击。

但是,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作用。首先,有利于中国石油(601857,股吧)进口和战略石油储备。今天的中国经济仍然是高速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中国是石油的消费大国,对外的依存度在58%以上,国际油价下跌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是有利于中国的石油进口。国际能源的下跌能够降低能源的成本,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购买力,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企业盈利的改善。中国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调整自己的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的使用,中国也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储存大量的石油。

其次,有利于外中国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并在双方感兴趣的领域建立长期的合作。俄罗斯眼下的危机促进俄罗斯实行计划已久的“远东开发计划”,加快融入“亚太经济圈”。在卢布处在低谷的这段时期,俄罗斯的一些领导人开始了亚洲之行,先后访问了中国、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印度,同时接待了朝鲜、越南等国家领导人的到访。俄罗斯与一些亚洲国家的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联系和交往越来越频繁。自从2014年5月普京访华与中国签署了能源大单后,俄罗斯还与一些亚洲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能源文件。俄罗斯西伯利亚开发计划更是需要与中国的合作。俄罗斯也急于在亚洲开拓新的市场,包括俄罗斯正在计划建设一条联通欧亚大陆和朝鲜的铁路,进而发展与朝鲜、韩国和日本的经济关系。随着俄罗斯经济发展重心逐步东移,俄罗斯正在加大其远东与西伯利亚的开发,并积极寻求与金砖国家及中国的全方位合作,中俄双边金融、贸易合作迎来了新机遇。俄罗斯连接于中国、土耳其、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签订大单,“向东转”战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西方制裁产生的经济压力。俄罗斯将加大与中国能源领域、食品领域、货币互换方面的合作。

再次,有利于“一带一路”的建设。俄罗斯的经济危机促使俄罗斯将发展方向更多地转向东方和南方,“一带一路”的建设会给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和丰富资源,俄罗斯将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一带一路”的建设会带动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俄罗斯的积极参与会增加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分享经济发展的利益,有益于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

2015年1月1日起欧亚经济联盟正式投入运营,其成员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这标志着三国经济一体化达到新水平。欧亚经济联盟前身是俄白哈三国于2010年成立的关税同盟,联盟建立后将保障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在俄、白、哈三国境内自由流通,并推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在劳动力领域,从1月1日起,俄、白、哈三国公民可在任一成员国内工作。市场的整合,将有利于激发出三国的经济潜力。普京曾表示,经济联盟将成为独联体地区的一个经济引擎,成为一个新的世界经济中心。中国也可以参与这一组织,加强与欧亚国家的经济联系和经济交往,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积极地向世界展示自己,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最后,促进政府加大力度改善原本不佳的投资环境。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对投资的法律保护不强、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资源民族主义、营商便利不足等。如今俄罗斯的经济困境反而有可能激发俄罗斯政府作出努力,提供更为开放、公平、透明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本和技术。这在普京的2014国情咨文中就有所体现。中国企业在俄罗斯遭受制裁、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机会和待遇。

而且还应该提到俄罗斯最近的一些动作。2014年12月1日,俄罗斯宣布组建北极战略司令部,俄罗斯希望把西方国家的注意力以及政治、经济、军事压力从乌克兰问题上转到北极地区的争夺上。北极拥有丰富的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和地处欧亚美三大洲海空航线捷径的特殊位置,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间,一旦北极冰川融化,使用北极航道将使亚洲到欧洲的航道缩短7000公里,这将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2014年12月10日,普京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邀请印度共同开发“北极”项目。中国也应该积极地响应和参与到这一项目中,北极未来的开发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将对中国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北极地区丰富的资源对于能源匮乏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经济和战略价值,如果能分享到北极资源,对中国来说将是一笔巨额财富。

北极航道一旦开通,不仅影响中国海洋运输业和国际贸易,而且将带动中国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可能使北部沿海地区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及早采取行动,积极争取和捍卫中国在北极的正当权益,以免将来陷入被动局面。

卢布的贬值直接影响到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状况,持续不断的贬值导致的高通货膨胀使得俄罗斯人民不得不勒紧腰带过日子,持续下去会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甚至会威胁到总统普京的位置。但是克里米亚的回归帮助普京在俄民众心中树立了英雄形象,普京强有力的政策和英雄形象使得他在民众间的支持率持续升高。俄罗斯虽然处在艰难的时刻,但是并没有到自乱阵脚的地步。毕竟,俄罗斯人民对普京的支持率还很高,在俄国内的还没有引起社会**。俄罗斯人民对于国家的前途和对普京的领导还是抱有很高的期望。

中国致力于建设互利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在国际事务中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习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明了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方向,“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升温,中俄不仅加强了在经济领域的联系,在政治上也能够相互支持,实现了共同的利益需求。虽然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中俄之间的关系自始至终都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俄罗斯在任何方面都不会依赖中国,双边的合作是互利的,不存在单方面的依赖,只能是“相互依赖”。对于俄罗斯而言,可能会在西方制裁的情况下在一些政策上向中国有些倾斜,或者扩大一点儿与中国的合作,但还远远没有到“依赖”的程度。在俄罗斯经济出现困境的时候,中国可能增加对俄罗斯的支持,但这种支持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俄罗斯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俄罗斯目前所面临的来自西方的制裁,中国不可能从中参与调解,只能希望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能逐步正常化。另外,俄罗斯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欧洲国家,和欧洲、西方有着更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资本来源也是西方的金融机构。西方制裁可能会让俄罗斯更多“向东看”,但他们与西方的联系却很难就此切断。

中国不会“拯救”俄罗斯,也不能“拯救”。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对于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都是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在这一时机获得机遇的同时也会遇到挑战,中俄之间还会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最后实现互惠共赢。

第四篇:当代俄罗斯第三讲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第三讲叶利钦时期的经济改革 “休克疗法”及其不良后果

1991年“8·19”事件之后,俄罗斯的全部政权赚到了激进市场化改革派手中。1991年10月,鲍·叶利钦总统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宣布必须坚决进行经济改革。

1991年底,俄罗斯处于经济崩溃的状态。生产减少,预算赤字占到国民总产值的27%,隐性失业率达到劳动力总数的35%,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同时,国债快速增长(1985年--200亿美元,1991年--800亿美元),国家黄金储备减少(1985--1500吨,1991--80吨)。购买面包、肉类、香肠制品、伏特加酒和蔬菜等所有商品都需要排队。 为了摆脱危机,俄罗斯选择了“休克疗法”。年轻的经济学家叶·盖达尔成为“休克疗法”的主要设计师。1991年11月,他被任命为俄罗斯政府主管经济政策问题的副总理。1992年2月,他成为总统亲自领导的政府的第一副总理。除了“500天”计划制定者这样的国内研究者,欧洲和美国货币主义理论的支持者也对盖达尔的经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 自由化

价格自由化始于1992年1月2日。按照盖达尔及其支持者的推理,自由化起初将引起价格小幅上涨,之后供求关系会是价格回落,商品短缺现象将随之消失,柜台将摆满商品。事实却并非如此。社会感受到休克般的强烈打击。仅在1992年一年之内,货币就贬值了几百倍。人们在苏联时期的毕生积蓄转瞬间化为乌有,大部分居民因此落到贫困线以下。

价格自由化引起运输费用和能源、原材料等价格的急剧上涨。在农业经济领域,燃油、技术和建筑材料的价格抬升导致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而饲料涨价引起牲畜存栏数减少,肉、奶制品生产衰落。国产农产品变得比进口的还要贵,这导致整个农工综合体产业紧缩。价格放开后,所有国内企业都处于破产的边缘。由于无法指望国内生产在现有条件下会有所增长,商品短缺现象又尚未消除,为了填充市场,政府决定从1992年7月起实行外贸自由化。结果国内市场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充满了进口食品和工业产品。街头贩卖繁荣起来,货蓬和商亭中的大小市场数量激增。但是,由于许多商品价格昂贵,大部分居民仍然无力购买。价格和对外贸易自由化使得按照市场交易比价兑换卢布成为可能,然而,在经济动荡和持续危机的背景下,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开始急剧下跌。 私有化

1992年8月21日,鲍·叶利钦总统签署《关于在俄罗斯联邦启用私有化证券系统的命令》,由此启动了私有化计划。自10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向全体居民发放私有化证券。私有化构想是以阿·丘拜斯为首的俄罗斯国有资产委员会指定的。根据之一构想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造,51%的股票在企业职工中间分配,而剩余部分用于公开销售,每个俄罗斯公民都得到了价值1万卢布的私有化证券。自1993年1月1日起,可以用私有化证券购买任何一家企业的股票。

私有化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形成有产者阶级”。然而,通货膨胀致使私有化证券彻底贬值。1992年末,街上开始出现一些拿着“收购私有化证券”牌子的人。这样,资产阶级低价收购大量私有化证券并用其换取企业的股票控制额,而那些出售私有化证券的人平均得到7000卢布,相当于当时一瓶伏特加酒或一袋白糖的价格。大量从居民手中聚敛私有化证券的投资积极会相继宣布破产。实际情况是:直接参与实施私有化的官员和以往党和经济部门的实权人物无偿瓜分了原来的国有资产。私有化日益具有犯罪性质。 稳定化

财政稳定化是指能够实现预算赤字大幅减少和货币量停止增长的强硬财政货币政策。“休克疗法”的制定者们认为,财政稳定化能够加强刺激经济,赋予国家影响经济主体行为的有效杠杆,促进结构改造。

盖达尔政府试图首先在宏观经济层面实现这种稳定化,也就是通过控制国内总产值、预算赤字、通货膨胀和生产规模等主要指标,实现全国经济指标的稳定。1991年11月,通过了《俄罗斯联邦税务改革基本法》,俄罗斯的税收体系开始具有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然而,管理转向依靠经济杠杆的效果不佳。虽然俄罗斯的税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但俄罗斯的企业利润岁却位居世界第一,这种状况无法刺激投资。强硬的税收政策严重削弱了企业的发展动力。此外,俄罗斯缺乏有效抵制衰退和刺激产业结构进步的工业政策。结果形成了俄罗斯资本流向境外、外资又无法进入国内经济的危险趋势。

实行“休克疗法”的结果显示出其内在的矛盾性。事实上不可能在一年时间内建立有效的经济模式。“休克疗法”导致社会关系空前紧张,工业部门整体崩溃,社会发生严重的两极分化,出现了穷人和巨富。激进改革的悲剧代价是国家人口的负增长。出现了正式登记的失业者,这是俄罗斯现实的新现象。对西方大额财政支持的指望落空。在西方国家承诺的240亿美元贷款中,俄罗斯只得到用于购买西方国家粮食的125亿美元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中央银行被迫向企业提供大额贷款。这一决定实际上葬送了“休克疗法”计划。通货膨胀开始加剧。1992年12月召开的第7届俄罗斯人民代表大会认为盖达尔政府的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确认维·斯·切尔诺梅尔金为新一任政府总理。 社会市场经济的形成

切尔诺梅尔金就任总理后,俄罗斯的改革方针开始发生改变。新总理总体上对市场改革方针表示维护,但同时宣布对改革的速度进行某种修正,强调改革进程的适度和平衡。他表示已准备好用“非货币的方法”同通货膨胀作斗争,不再使用“休克疗法”。他的计划强化了国家调控和居民的社会保护。自此,俄罗斯从“纯粹”市场经济或自由市场经济转向社会市场经济。

维·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经济改革纲要

1993年,俄罗斯政府通过了《1993年--1995年发展改革和稳定俄罗斯经济纲要》。维·切尔诺梅尔金就任总理后,首先决定支持燃料动力综合体。利用国家预算资金向国家重要亏损企业,包括国防工业,提供大额财政支持,为发展燃料动力综合体提供低息贷款。但是,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根据1993年的统计,国民收入减少了14%,工业生产下降了25%,农业生产下降了5.5%。国家预算赤字增长,俄罗斯继续借外债,卢布贬值,价格上涨,居民的物质状况继续恶化。

1994年8月,出台了新的改革纲要,其中含有稳定俄罗斯经济的观点。政府在1994--1996年国家经济改革中的首要任务是实施国家对生产状况的强有力监控,抑制通货膨胀,在国家保障领域维持最低社会标准。 然而,实施既定措施,首先是稳定工业生产,需要新的资金,这必然引起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因此,消除预算赤字依然是政府的战略任务。1996年的工业生产比1991年下降了55%。通货膨胀保持在很高水平(1994年为250%,1996年为80%)。虽然1994奶奶10月启动了所谓的“外汇走廊”,但是国内价格依然保持稳步上涨的趋势。现有通货膨胀的降低依靠的是缩减社会支出和增加“延期通货膨胀”(贬值、拖欠、国家内外债)。俄罗斯许多商品的零售价格很快超过了国际价格。

1994年7月1日,俄罗斯的证券私有化阶段彻底结束,形成了大型私有者阶层。私有化的第二阶段开始于1995年,其基础是企业的股份化和自由买卖股票。这一阶段私有化的完成以金融寡头集团的形成为标志。1996年--1997年,俄联邦领导层在经济领域的主要任务是遵守强硬的财政纪律和减少预算支出。1997年末,俄罗斯经济度过了旷日持久的结构危机阶段。根据统计,宏观经济层面的多数指标表明工业生产趋于稳定。与1996年相比,国内总产值近7年来首次增长了0.4%。

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社会纲要的作用十分有限。医疗保险和非国有退休基金形同虚设。1997年--1998年,生活水平继续下降。这一时期的特征是长期拖延发放工资,发不出退休金的威胁加剧,税收工作完全停止,经济犯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1998年3月,总统解除了维·斯·切尔诺梅尔金的总理职务,理由是他所领导的政府在近7年的工作中未能克服危机。 叶·普里马科夫政府的经济政策

1998年4月,35岁的能源部长谢·弗·基里延科成为俄罗斯总理。在他的领导下,制定了反危机纲要。然而,由于世界石油价格持续下跌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俄罗斯陷入了新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过后,鲍·叶利钦与1998年8月23日解除了谢·基里延科的职务,重新任命维·切尔诺梅尔金为代总理。国家杜马两次拒绝维·切尔诺梅尔金的职务,经济危机开始发展成政治危机。1998年9月11日,叶·普里马科夫成为新总理。

叶·普里马科夫支持市场改革,但不是单纯市场改革,而是社会市场改革。他提出了另一种选择:用平缓的、渐进的改革代替休克式的市场改革。他认为一小撮“金融寡头”在国家的纵容下依靠国家财产通过不健康、甚至是犯罪手段致富是自由主义改革家们的过错。普里马科夫的经济政策以社会保障和加强国家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为目的。

众所周知,拖欠工资和补贴是切尔诺梅尔金和基里延科都没能解决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普里马科夫却部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1998年12月1日,偿还了助学金债务;1999年1月1日,付清了拖欠军人的津贴;1999年7月,政府支付了近三百亿卢布的退休金债务。1998年11月,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制定了银行系统改组纲要。1999年1月,成立了信贷组织改组代理处。信贷组织改组代理处在3年内针对21家银行实施了15个优化方案。这一政策的目的是提升国家银行在银行系统的作用。为鼓励国内农业生产者,增加了农村的化肥供货,开始按照建议价格和优惠的贷款条件出售燃油和润滑油料给农业生产者。

在执政的8个月内,叶·普里马科夫政府实现了政治稳定,部分偿还了工资和补贴方面的欠债,贯彻了强硬的预算政策,开始了反对腐败和寡头政治的行动。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俄罗斯摆脱经济危机。如此可喜的结果与普里马科夫的个人贡献密不可分。首先,普里马科夫的上台是由于他是能够解决国家杜马左翼阵营和叶利钦之间政治冲突的折衷人选。他完成了这一使命,俄罗斯实现了政治稳定。其次,普里马科夫实行了强硬的金融政策,使国家免于陷入恶性通货膨胀,维护了财政稳定。第三,普里马科夫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不受各种观点的左右,坚决反对那些利用接近政权侵吞国家资金的“蛀虫”。他在当代俄罗斯第一个发起了针对寡头鲍·别列佐夫斯基的“军事”行动,结果树立了一个劲敌,这无疑加速了他于1999年5月的辞职。但是,他的行为应当在俄罗斯受到支持和承认。 第三节 90年代末俄罗斯经济发展总结

普里马科夫辞职后,内务部长谢·斯捷帕申成为新一任总理。1999年8月9日,鲍·叶利钦撤消了谢·斯捷帕申的职务,任命联邦安全局局长弗·普京为总理,并且在致俄罗斯公民书中宣布普京为总统事务继承人。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频繁更换总理,但俄罗斯始终遵循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统一战略。实施这一战略的结果众所周知。1991年--1998年,俄罗斯经历了最为严峻、持久的经济衰退。在此期间,俄罗斯的国内总产值减少了46%,总投资减少了81%。与1990年相比,俄罗斯1998年的国内总产值减少了51%,总投资减少了84%。 自1999年起,俄罗斯经济开始回升。可以将1999年俄罗斯经济由落转升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三点。第一,1998年8月爆发的毁灭性的金融危机迫使俄罗斯宣布无力支付内外债。卢布贬值引起进口商品升值,大部分国内消费者买不起进口产品,这成为俄罗斯工业发展的刺激性因素。俄罗斯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提高了。第二,叶·普里马科夫政府和俄罗斯银行为克服金融经济危机的不良影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俄罗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变得更加稳定。第三,石油、石油产品和其他产品国际市场的行情有利。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的数据,1999年俄罗斯的国内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了3.2%。1999年的工业产品总量比1998年增加了8.1%。现实经济领域大、中型企业和组织的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然而,稳定宏观经济的进程尚未结束。由于国内投资能力有限,外国投资者的风险又大,所以投资积极性依然不高。发动机燃料价格上涨也是最根本的不利因素之一。

第五篇: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的转轨

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国家财政支出改革的重点。一段时期以来,不少地方特别是县级地区实施以“会计集中核算”为主要形式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监督和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要不要转型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本文将对此进行一番论述。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与国库集中收付制的关系

(一)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相同点

1、均要成立中心机构,具体负责管理各种财政性资金,集中办理预算单位的支付和收入等具体申请业务。 通过形成单一账户,把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

2、均要取消预算单位银行账号。按照财政一本账、预算单位作为分账户的管理模式,取消预算单位银行账号、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3、出发点都是为了将单位各项资金直接置于财政监控之下,要求严格按照预算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使用,通过集中受理预算单位的支付申请,严格按照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进行审核后,支付给收款人,做到预算执行的事前控制、事中监督。

4、均以所有财政性资金集中收付为前提,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能够集中管理财政资金,将沉淀在预算单位的资金集中到财政部门,有利于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运作,保障了预算单位人员和日常公用支出及其他资金管理,有利于政府集中财力办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不同点

1、改革对象不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属于政府会计领域改革,改革的对象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体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属于政府预算领域的改革,改革的对象是预算执行方式。

2、执行制度不同。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为预算单位的收支业务进行统一记账处理,并依据集中核算单位性质的不同,分别执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单位不再需要进行财务核算,财务核算交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处理,预算单位只需要保留1名或2名报账员即可,所有的核算业务和原始财务会计材料都由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保存。国库集中收付制核算的主体是财政国库执行机构,这个机构行使部分财政职能,履行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部分职责,执行的是《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在资金的支出控制和业务流程管理上,更加规范和严格。

3、管理范围不同。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包含了对预算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及其他资金的统一核算管理和集中收付。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现阶段只对预算单位预算内外资金进行集中管理。

4、管理机制不同。会计集中核算把单位会计、出纳都设在核算中心,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行使核算和监督职能。通过财政职能部门对预算的管理和执行的监督,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会计核算相分离,形成支出的决定与支出的执行分离,并相互形成监督和制约。国库集中收付是把会计设在单位,出纳设在收付中心, 通过财政内部职能部门统一管理财政资金,造成会计、出纳分离并相互监督和制约。

5、账户设置不同。会计核算中心在核算中心设立基本账户,用于办理所有核算单位收、支结算,财政资金从国库流出后,保存在会计核算中心,以核算中心为“蓄水池”进行再次控制。而国库集中收付实行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预算内在未最终支付前,余额反映在国库,以国库为“闸口”进行最终控制。

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历史必然性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弊端

1、不利于会计建设。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大都采用各预算单位只设一个报账员的方式,报账

员要承担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部门预算编制和年终会计报表的编报等工作。但预算单位负责人对报账员去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培训不再支持,使报账员享受不到会计人员应有的待遇,其工作积极性自然不会得到充分发挥。

2、不利于充分调动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积极性。实行会计核算制,只是对预算单位的记账、算账、报账等部分工作进行了“集中”,其他的会计工作,如固定资产、经济统计、材料等业务和社会保障、经济统计、固定资产管理等, 还得由预算单位会计“分散”管理。这样会使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脱节”,造成财务管理弱化,加剧了固定资产流失。

3、不利于及时有效监督。按照“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机制,预算单位在用款前,要向“会计核算中心”开具付款通知。从理论上讲, “会计核算中心”在此就可以对其用途是否合理合法等进行监督,而事实上,“会计核算中心”根本不可能全面清楚地掌握每一个预算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和经费开支情况,因而监督往往是通过对单据的审查来完成的。这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种滞后的事后监督,远不如原来各预算单位本身的会计监督来得及时、有效。

4、不利于落实会计责任主体。《会计法》明确规定预算单位负责人是本预算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集中核算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预算单位的核算权和会计监督权,改变了预算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

5、增加了财政部门压力。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工作承担一个地方几十家,甚至几百个预算单位的财务核算,包括出具会计报表、凭证整理、档案管理等工作,部分预算单位认为资金、财务等财务管理基本被财政收走了,很多事都要求财政部门解决,财政部门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和矛盾。

6、容易造成滥用职权。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后,财政把很多资金直接拨到“会计核算中心”的账户上,并经常保持一定余额,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会计核算中心”账户滞留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财政资金,但脱离了国库部门的直接管理。如果现在的“会计核算中心”监管工作跟不上,腐败现象可能随之滋生。

(二)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1、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内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贯穿于公共财政管理全过程,通过控制财政资金按规范流入和流出各个公共机构的过程来控制预算执行过程,是预算执行根本性制度。我国现行财政资金的收缴和拨付方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演变而来的,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2、促进财政财务管理科学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求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和财政支出的去向及支付方式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要求合理界定征收机关、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中央银行国库及代理银行的职能范围,实行科学规范管理。从财政部门内部看,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对分开,是一场自我革命;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都持有可以相互核对的收支账册,使预算执行更加规范透明。 从预算单位看,要加强财务管理,科学编制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统一银行账户,按规定程序收缴和支付财政资金,使财务管理和单位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3、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益,降低财政筹资成本。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都集中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这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使库款调度更加灵活,资金支付更加及时,更加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同时,由于预算单位暂时不用的资金都保存在国库,财政部门可以依法对国库资金进行管理运作,提高我国财政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有效降低财政筹资成本。

4、加强监督控制,防治腐败。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能从机制上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改变过去把资金拨付到预算单位的账户上由预算单位自行支付的做法。同时,财政监督的方式,也由过去的事后检查改变为事前审核、事中实时监控、事后

进行绩效评价为特征的全面监督。

5、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的坚实基础。国库集中收付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预算执行信息的细化程度、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都大大提高。这就为准确判断财政收支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现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必须逐步向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转变,真正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

三、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面临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与资金管理、政府采购之间缺乏衔接。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虽然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与资金支出管理改革还不配套。一是各单位应当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法”编制预算。但是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还大量地存在着“各类预算基数加增长”的情况,不能反映预算资金支出管理改革后的资金运动情况。二是各单位的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这一方法提供了资金收支流量方面的信息,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资金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由不同的部门进行,因此要求各部门预算还要提供资产存量方面的信息。三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预算的编制不规范、批复不及时、预算调整频繁等,对超预算或预算结余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客观上给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二)缺乏资金支付风险防范制度安排。我国预算单位由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组成,在新的市场条件下,许多事业单位为其业务的发展而进行融资,行政单位也经常为本部门、本行业或某一项目进行担保,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后,一旦融资或担保项目失败,就需要以国库资金偿还,风险最终转移到国家,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

(三)集中核算的网络平台尚不成熟。国库集中支付的实现完全依赖于高效成熟的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这一信息保障体系要求所有预算单位和预算责任人、财会人员全员参与,能够满足预算资金的全过程控制、财务审查、往来结账、报表汇总、多个单位的账目并行及资命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目前我国以财政部门为中心的预算资金管理还未建成达到上述要求的信息平台,大部分刚开始实行集中会计核算,而真正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监控并与政府采购相结合的信息平台尚有相当差距。

(四)经费紧张。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必然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相关的许多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地方经济发展现状的制约。目前,大多县市经济发展缓慢,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加上商业银行效益普遍不景气,因此,财政拿不出钱,银行不愿意再拿钱来支持这项改革。

(五)思想观念落后、贯彻落实乏力。从地方政府方面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求稳怕乱的心理。担心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一刀切”下去会伤害本地目前来之不易的较好社会稳定大局。从而容易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上应付,草草收场,终无成效的结果。从部门和单位方面来说,国库集中支付严格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和规范的科学管理原则,将是它们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从财政自身方面说,国库集中支付作为一项改革制度,目前,中央只是处在试点阶段,地方财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加上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核算转轨工作量大,难度很高,极有可能出现落实乏力的问题。

四、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转轨的思路 各地财政部门应当提高思想认识,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职能要求,以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为主线,加快建立我国现代财政国库制度步伐。

(一)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配套改革措施

1、加快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行政单位,在财政部门的核算中心设立“国库集中支付资金”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实现对预算资金的价值管理的同时,本部门还要构建相关资产明细账户,实现对预算资金的实物管理。鉴于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除财

政资金外还有其他收入来源,甚至相当一部分的非营利组织可以以收抵支,对这些单位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

2、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在实行部门预算、零基预算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详细说明预算金额和支出标准,建议先将预算单位或部门支出按性质、用途如设备购置、会务、房屋修缮、车辆购置等项目分门别类地在总预算中单独编制,不再搞条块分割。其次根据有关的支出标准,按照零基预算的方法编制各项支出的具体内容,对经常性经费实行定员定额,对专项经费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分轻重缓急予以安排。

3、强化预算执行。按照国际惯例,部门预算的各项收支要严格按照标准编制,并经过财政部门审批。预算一经权力机关(如人代会)审议通过,即具有法律效力,预算单位要严格执行,财政部门的核算中心要从预算编制、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4、建立新的国库资金管理体制。大宗物资尽可能纳入政府采购体系,对于所形成的财政性结余资金,不再返回预算单位或结转下一使用,而是回拨国库,以提高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的国库集中收付模式

目前财政集中支付模式大体归纳为三种:一是既代管单位资金,又代理单位账务的“集中核算型”。二是只代管单位资金,不代理单位账务,账务仍由单位会计处理的“集中支付型”,就是财政取消纳入集中支付范围的预算单位的银行账户,单位资金存储在财政国库,单位的各项支出通过直接或授权的形式由“财政支付中心”支付,会计账务仍由单位处理。三是只对工资、大型公用采购等资金进行集中支付的“专项支付型”。

第一种模式(集中核算型)弊端较多,不宜推广。可先采用 “专项支付型”,待条件成熟时,再向集中支付型过渡。县级地区应根据本地实际,选择基本符合当地情况的模式。

(三)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完整

严格划分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界限, 防止预算内资金向预算外转移,取缔非法收费项目以及巧立名目的各种摊派;建立在人民银行开立财政部门和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的专户制度,其资金使用和用款计划必须送财政部门统一审核,经国库部门办理核算,并监督使用; 对那些有特殊用途、管理上又比较严格的资金, 如社会保障金、养老统筹基金等,也必须经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门允许后,在指定的商业银行开设专户进行管理。随着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和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再逐步取消财政部门为执收单位开设的财政汇缴专户, 资金直接缴入财政专户。规范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程序,使用统

一、规范的执收票据,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建立健全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监管机制和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机制,保证预算资金及时、足额缴入财政专户。

(四)以财政部门为中心建立配套的网络信息平台 为了实现垂直化财务管理以及对预算资金管理实现“六统一”,应构建新型的财务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是以财政部门为核心建立财务信息处理中心,通过一个高效、安全、快捷的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将各预算执行单位与财政部门的国库支付中心、政府采购部门、商业银行联系起来,满足资金预算、控制、异地实时查询、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等要求。真正实现政府一盘棋、财政一盘账、财务信息实时在线、财务控制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的具备真正远程化数据管理能力的先进、稳定、安全的财政管理系统。

(五)进一步做好国库会计基础工作,加快国库系统电子化和网络建设

财政国库会计工作是预算执行工作的核心, 也是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基础。要结合机构改革,把政治素质高、业务技术强的人员选配到国库会计工作岗位上来。通过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管好资金记好账,搞好各项服务,不断提高财政国库部门的整体管理水平。同时“金 财工程”的推行,对国库集中收付信息系统起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从某种角度说,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代理银行专线网络基础上的自动化处理程序,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是

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技术基础。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适应公共财政要求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问题。因此,必须拓宽思路,转变观念,积极按照中央的国库改革方案,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强化管理,切实抓好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科学、规范地做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工作,努力开创财政管理工作新局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儿科教学病例讨论下一篇:德字用小篆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