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体会

2022-11-01

我院儿科住院部自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使用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儿科住院部病例300例, 全部患儿均依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确诊为婴幼儿肺炎[1], 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 查体双肺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性啰音, 并除外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腹泻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可能性。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2组在病情、病程、临床表现、血常规计数方面经统计学检验P>0.05, 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表1)

1.2 方法

2组患儿均给予监测生命体征、保暖、吸痰、吸氧 (必要时) 、抗感染治疗;并给予足够的营养、维持水电介质平衡, 必要时加多巴胺或 (和) 多巴酚丁胺维持血压稳定及改善循环等综合性措施常规处理;在此基础上, 治疗者加用金振口服液 (江苏康缘药业) 用法:1~3岁5mL/次, 每天3次;3~7岁10mL/次, 每天2次;7~l3岁15mL/次, 每天3次。

1.3 疗效标准

比较2组患儿在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的差异性。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P<0.01, 提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表2)

2 结果

2 组患儿在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 多见于深秋及寒冬季节,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喘息、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性中、细湿啰音, 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原因, 严重威胁小儿健康[2]。感染病原体以病毒感染为主。常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肠病毒, 还有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CMV) 、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等。除病毒感染外, 常见细菌病原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卡它莫拉菌, 此外还有肠杆菌科细菌以及百日咳杆菌等;除此之外, 还可见于肺炎支原体及混合型感染。感染后肺组织充血水肿, 炎性细胞浸润及渗出, 导致肺泡管腔内部分或全部阻塞, 从而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症状[3]。特别是婴儿由于不会咳嗽, 加之痰液粘稠, 更不易排除。往往造成呼吸道阻塞、缺氧、二氧化碳潴留, 心功不全, 肺部渗出难以吸收, 甚至可导致窒息、死亡。由此看来, 有效的针对病原体治疗和祛痰是治疗小儿肺炎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金振口服液是依据我国传统中医验方羚羊清肺散, 剔除该方中原有的朱砂成分制成, 其主要成分为:羚羊角、羊贝母、大黄、人工牛黄等, 并将剂型改为口服液, 服用更简单方便。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贝母、黄芩、大黄、甘草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流感病毒PR3株型、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SARS病毒等有较好的抑制、杀灭作用[4]。通过体外实验证实, 金振口服液能同时抑制中枢中前列腺素 (PG) 的合成, 使脑脊液中cAMP含量下降, 抑制钠泵的活性, 使ATP分解下降, 从而起到解热作用;能减少PG、LT8、5-HT等炎症递质释放, 减少白细胞黏附和游走, 以起到抗炎作用[5]。金振口服液配方中的羚羊角、生石膏、黄芩、牛黄清热豁痰, 解毒泻火;平贝、青礞石泻火降痰;大黄泻下实热, 具有良好的祛痰平喘功效。通过临床观察, 使用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 可迅速降低体温, 有效改善咳嗽、咳痰症状, 缩短肺部啰音存在时间, 进而减少了因肺部感染长期不愈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缩短了住院时间减低了住院费用。治疗过程中疗效确切, 使用安全方便,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儿科住院部肺炎患儿300例, 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2组在病情、病程、临床表现、血常规计数方面经统计学检验P>0.05, 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在基于相同的肺炎常规处理的同时, 治疗组加用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儿在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使用金振口服液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确切, 使用安全方便,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金振口服液,婴幼儿肺炎,疗效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 胡亚美, 江载芳, 等.诸福堂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158~1160.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 (试行) (下部分) [J].中华儿科杂志, 2001, 39:379~383.

[3] 骆和生, 罗鼎辉.免疫中药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9:579.

[4] 高学敏.中药学[M].新世纪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74~128.

[5] 宋民宪, 郭维加.新编国家中成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4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收费站的防雷工程设计方案下一篇:妇科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治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