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研究论文

2023-01-02

在我国的文化和文学史中, 鲁迅是学生阅读的重要对象。鲁迅的作品不仅是中学的重要教学内容, 而且是大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对象。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 对鲁迅的教学以及研究历程漫长, 但当代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当代大学生对鲁迅阅读与认知现状分析

1、当代大学生对鲁迅的阅读分析

在经过中学教育之后, 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知晓鲁迅的作品, 比如《朝花夕拾》、《呐喊》、《彷徨》以及《南腔北调集》等。但中学的学习都是零碎化的, 其大多只学习了这些作品中的某一篇或者是某一章节, 比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祥林嫂》以及《孔乙己》等。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后, 学生会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阅读鲁迅的相关作品,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这样做。在部分学生看来, 鲁迅的作品相对晦涩, 比较难懂, 阅读起来比较吃力。在极少部分学生看来, 鲁迅的作品虽然开启了白话文学风潮, 在其个别语句或字词存在明显的错误, 读起来存在歧义。

大学生接触鲁迅的途径主要是课堂学习和

课外阅读以及与鲁迅相关的文学讲座, 相对而言, 其方式比较少, 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主动性不强。在调查过程中, 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只看过语文教材中所选的鲁迅文章, 主动阅读鲁迅及其著作的学生也占据了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 还有部分学生会买鲁迅的作品是为了学习需要而接触鲁迅。在信息化时代, 大众媒体对鲁迅的炒作较多, 很多影视话剧都在丰富鲁迅形象, 鲁迅的接受被打上了时代烙印。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 时代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了鲁迅的影响, 网络观点在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

2、当代大学生对鲁迅的认知分析

基本上大部分大学生都知道鲁迅是我国影响深远的文学家, 对鲁迅个人情况了解较为详实。知道其是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文学作品众多, 种类丰富, 既有散文、诗歌又有杂文、小说, 全部都收录在《鲁迅全集》中。鲁迅的文学造诣极高, 其在文学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 比如“孔乙己”、“阿Q”以及“祥林嫂”等。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 鲁迅的爱国情怀浓厚, 参加了新青年运动和五四运动, 用其文字唤醒了国人的爱国意识, 为我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当代大学生对鲁迅的了解大多来源于语文教材和历史教材, 对鲁迅的个人生平了解较多, 对其文学要义认知相对不足。很多大学生都能够谈论鲁迅及其作品, 但并没有深刻领悟其作品中的精华, 没有在认知鲁迅中融入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认知相对肤浅, 还有待深化。

二、提升当代大学生对鲁迅接受度的措施分析

1、采用意识和文化的视角强化对鲁迅的认知

在高等院校基础知识学习中, 《大学语文》是必修内容, 这之中会涉及到鲁迅及其相关作品。相对而言, 《大学语文》知识的学习比较系统, 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知鲁迅、接受鲁迅。具体而言, 在相关课程安排中,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采用意识运用文化的视角, 来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鲁迅, 激发起学习鲁迅的热情和兴趣, 提升当代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度。在学习《鲁迅概论》相关内容时, 可以采用意识运用文化的视角, 综合展示鲁迅的文化哲学思想、伦理、宗教以及民俗等文化观念, 强化对鲁迅文化研究的应用。但在此过程中, 需要将其目的落在文学上, 从文化的视角审视鲁迅, 扩大其学习鲁迅的背景, 引导当代大学生从更深的层面研究认识鲁迅, 让其揭示鲁迅作品中的精神实质。让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新的视角认识鲁迅及其作品思想, 能够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度。

2、用历史的眼光关注文学

在大学生认知鲁迅的过程中, 还需要其运用历史的眼光关注鲁迅文学, 将鲁迅及其作品放在现代文学史中, 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鲁迅的价值、贡献以及地位。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度, 需要在现代文化史中对鲁迅进行合理定位, 重新阐释鲁迅的身份, 探寻鲁迅及其遗产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深化大学生的认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鲁迅的地位逐渐多元化, 大学生对鲁迅的学习期待也较高。为了满足学生的期待, 激发学生的认知, 需要让大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关注鲁迅及其文化, 以进一步提升其接受度。

三、结语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现状, 提升其对鲁迅的接受度, 需要革新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视角, 让大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和意识角度认知、关注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摘要:在我国众多作家中, 鲁迅的影响较大, 人们对其作品和形象的解读逐渐趋向多元化。在解读的过程中, 人们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融入了其中, 研究当代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 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围绕当代大学生对鲁迅阅读与认知的现状展开, 分析如何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率, 以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鲁迅的认知。

关键词:大学生,鲁迅,接受状况

参考文献

[1] 袁慧兰.论鲁迅小说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研究——以《伤逝》为例[J].语文建设, 2013, (36) :73-74.

[2] 徐少华.鲁迅思想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01) :87-89.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欧洲甜樱桃枝干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分析下一篇:网络安全防护与安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