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论文范文

2023-04-18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是必然的,所以信息的安全技术也是配合大数据时代的重要计算机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以前的教学主要是针对理论教学。由于专业需要,安全技术的实践环节比例也提高了。如何在合理的分配实践教学,设计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信息与网络安全是当今计算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信息安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引起各政府、企业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国内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技术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奇缺。特别是在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银行、金融、证券等部门和领域,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量更是惊人。因此信息安全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因此信息安全技术的专业人才培养在高校计算机专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从市场需求来看,需要大量的熟悉信息安全产品销售、推广、安装、维护与用户培训的信息安全人才,也需要从事网络安全管理、保证企业网络安全运行的信息安全人才,还需要能够迅速排除或解决网络故障的信息安全人才。由此而论,信息安全专业的市场需求是潜力无限的。我院信息安全技术专业自开设以来,就以培养技能型安全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经过专家委员会指导,结合社会市场调研,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力求让培养体系达到科学合理。

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基地,在计算机本科各专业中逐渐开设了“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其中有课内实践环节。早在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基于目前的课程设置,对“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任务非常迫切。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理解现代主流的信息加密与解密方法,掌握当前常用的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由于信息安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仅仅通过书本内容,没有动手操作,学生是不可能深入地掌握信息安全的常用技术。因此如何合理安排有限的实验课时,如何编写合适的实验项目指导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任务。

二、实践方案设计

在确定软件工程专业为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后,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了较大调整,特别是“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减少了理论课时数,而实践环节从无到有,总学时数减至40,其中实践环节课时数为8。依据此调整,向卓越班开设的“信息安全技术”课程需要重新组织,而其中新增加的仅8个学时实践课,如何与理论课结合,创新地进行实践设计和编写实验项目指导,的确需要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设计。

首先,由于课程开设时间短,课时数有限,要想将信息安全技术的全部知识都灌输给学生,是不可能的任务。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计算机专业的日新月异是大家面对的常态,今天教会学生某种程序语言,可能过几年后早已被淘汰。因此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不能过于注重具体的某种软件环境,而应该关注教给学生设计思路和方法,具体实现和执行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其次,在设计实践方案时,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同行们的教学理念,基于教与学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模式”,在实验项目中安排一些需要学生思考或者课后完成的任务。这也是对学生实践进行考评的重要依据。在测评学生实践成绩时,不是简单地看实验报告或结果,而是注重实验过程和学生自己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第三,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编写实验项目时不能只有規定好的步骤和参数,学生简单地重复实验指导的内容。这样的弊端是学生做完后容易遗忘。因此实验项目的编写要有创新性,不再是从实验数据到实验结果都与老师做的一模一样的“死的实验”,而是每个学生可能有不同答案的实验。由于结果是未知的,学生更能兴致盎然地投入其中。在实验中还可以安排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选做内容,以便自己去研究探索。

三、实验项目实现

在新的指导思想下,创新地设计了六个实验项目,包含了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和实践能力选择完成4个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具体内容在新编写的实验指导书中描述,下表是新建实验项目简介。

由于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不变的,在理论课时中已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加密和解密方法,体现在实验中分别是古典加密算法实验和现代加密算法实验。在古典加密算法实验中选取了相对较易编程实现的凯撒密码,给出了加密和解密公式,并且有关键实现语句的提示,这样学生在编程实现时比较容易完成。在思考任务中,要求学生扩展思路,改变密钥关键值,从而得出不一样的密文,使得算法更具有扩充性。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流程图和编程语言,只要有正确的算法思想,无论什么样的软件开发环境,都可以加以实现,也体现出了更具个体化的教学特点。

现代加密算法实验由于算法复杂,加密过程庞大,学生较难独立编程完成,因此在授课时采取了简化的DES算法(Simple-DES)讲解和作业,讲清算法原理,在加密步骤中用S-DES让学生完成作业。实验项目中选取了非对称加密体制的RSA算法,学生只要掌握了加密原理,可以采用较简单的可分解小素数来编程实现加密和解密过程。在实验中还增加了让学生自行查找如何判断大素数的算法任务,学生可能会找到不同的检验算法,这也是实践成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内容广泛,既涵盖基础密码理论,还有当前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计算机安全。这部分内容又包含着计算机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Web安全等等丰富的内涵,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全部讲深讲透。因此在介绍理论知识之后,实践内容中安排了系统安全实验和Web安全实验,这2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每个人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软件的熟悉程度,自行选做部分实验,体现出因材施教的特点。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网上购物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被越来越多地重视。因此在设计实践方案时,将网络安全实验和网上支付作为必做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常用的网络服务工具,掌握基本的网络安全技能,培养课后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研究。现在基本上学生都有接触网络的条件,但是很多人还没有建立网络安全的意识,在上网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实验项目中选择常见网络问题,常用网络工具,来帮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当他们喜欢钻研某件事,某个问题时,不需要老师太多的帮助,学生会废寝忘食地研究,激发出巨大的潜能。在以往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的成果。这也是在“信息安全技术”实践教学中探索的重要课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学的过程去唤醒受教育者的内力,而不是灌输无尽的知识。只有当学生主动地“我想要知道它”時,而不是老师主动地“我要你知道它”时,才是回归教育的本源。

四、结束语

相对于其他课程,“信息安全技术”实际上是综合性极强的一门计算机技术,课程内容也极为丰富。此次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迈出了改革和探索的第一步。设想今后能否增加“信息安全技术”的课程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学习了理论和实践知识后,分组为自己的宿舍或者校园机房设计一套综合安全防御体系,提交的课程设计结果可以有多种方案,只要能利用所学知识,将加密算法、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病毒防范等技术应用到信息安全的不同层次。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无疑有着极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杨辉.浅谈信息安全技术在互联网中的运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05)

[2]周卫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综述[J].甘肃科技,2009,(17)

[3]杜少霞,李社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深图通讯,2007,(03).

[4]刘晔.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

[5]张波.浅谈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关键技术[J].科技资讯,2010,(13).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2、构建网络伦理的多维路径

3、基础教育互联网学习发展水平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

4、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5、大学生网络行为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6、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网络道德建设

7、探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研究

8、浅析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与法律素质的途径

9、从网络道德缺失看新媒体建设

10、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形塑与培育

11、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

12、论网络信息安全合作的国际规则制定

1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14、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探析

15、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刍议

16、青少年网络道德现状及对策

17、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

18、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研究

19、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创新研究

20、专业技术类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1、互联网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建设的负面影响及思考

22、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探析

23、《网络与道德》教学案例

24、“慎独”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

25、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培养

26、网络道德的意识形态功能论析

27、论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8、企业信息安全法律治理

29、网络道德失范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

30、新媒体视角下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途径探究

31、网络虚拟环境下大学生自我教育方法研究

32、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33、网民道德失范的审视与引导

34、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35、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6、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37、善治生态视域下的网络舆论治理研究

38、网络文化对公民道德有何影响

39、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应对措施研究

40、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正确引导与教育

41、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原则

42、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之我见

43、面向政治安全的网络谣言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研究

44、网络条件下的道德建设:问题与对策

45、透视网络伦理的危机及其对策

46、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的思考

47、信息技术课堂中渗透网络道德教育方法谈

48、网络直播的社会责任研究

49、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育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信息化以及科技化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问题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无论是计算机病毒还是计算机隐私泄露。这些问题都在引发着人们的思考。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医药卫生都与计算机关系密切。因此,为了维护更加安全的网络环境,本文分别从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现状、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处理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安全

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在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面对一些新的安全隐患。由于计算机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重大,几年来也成为了热点问题之一。对于计算机使用者而言,计算机的安全问题直接关乎使用者的切身利益。同时也面临隐私被泄露的风险。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当下,我们应当在打积极处理计算机网路安全问题的同时提高网略安全意识。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计算机是用于存储信息和数据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完全保护用户的信息和数据不被泄漏,破坏和篡改,以使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运行,并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例如,随着军方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军方的政治工作和军事秘密中起着重要作用。计算机网络中存储了大量军事机密信息。使用系统本身的逻辑错误来获取秘密,某些违法者可能会对军队和国家造成巨大伤害。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人们应该注意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每个人都应恪守法律和道德底线,为网络创造良好的环境。

2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现状

2.1来自网络的恶意攻击

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无论是企业或者个人办公都离不开计算机。因此储存在计算机中的信息价值含量可想而知。正是這样才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想要通过恶意攻击计算机而窃取其中的信息进而获得非法利益。而他们最常采用的办法有如下几种:

2.1.1网络劫持

网络劫持指的是通过获取会话身份信息来接管安全或不安全的网络用户会话。一旦访问了用户的会话身份信息,攻击者就可以假装为原始用户并执行用户被授权在该网络上执行的任何操作。在网页通信服务器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一些称为“用户隐私”的数据。用户隐私是攻击者获取用户会话身份信息的地方。

2.1.2 IP欺骗

所谓IP欺骗指的是使攻击者能够访问他无法访问的计算机的手段,通过发送假的可以信任的主机信息进而获得使用者的信任来进行非法攻击。IP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通信的基本协议,我们知道IP报头有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当数据包攻击者转移源地址连接其地址作为源IP地址并假装他是原始发送者时,目标主机将开始向向攻击者发送数据包。当攻击者不在乎用户计算机网络响应时使用此技术。

2.1.3拒绝服务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的功能基本上是针对目标机器充斥着如此多的流量,以防止其被任何其他请求或提供服务访问。目标计算机忙于响应从攻击者那里收到的流量,即它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响应网络上的合法流量。

2.2计算机固件引起的安全隐患

计算机安全问题来自于多高方面不单单是网络,计算机固件引发的问题一般来讲有一下几种方式:

2.2.1打印机和其他设备的内置软件被更改

如果多功能打印机或打印机的内置软件(也称为固件)被更改或泄漏,则该设备将用作入侵企业网络的途径。成为进攻企业的带有恶意目的的平台。除固件外,许多多功能打印机还支持应用程序的安装,并且如果允许运行,则可能允许攻击者访问设备。

2.2.2传真设备的潜在安全隐患

启用设备的传真功能可能意味着通过电话线将其连接到外部,如果不受保护,则恶意攻击者可能会将其更改为可能进入网络的风险。

2.2.3计算进固件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

一些计算机固件具有存储功能比如多功能打印机以及传真,用来存储一些文档等信息。硬盘驱动器还可以包含用于传输、接收、打印的信息的临时副本,这些信息便是造成安全隐的潜在原因。

2.3网络黑客的入侵

网络黑客即一些非法入侵者通过使用病毒或者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来更改计算机内的储存数据。 网络黑客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最大安全威胁。 网络黑客通常有两个目的:一是进行网络攻击,他们试图破坏用户的信息和数据;二是进行网络攻击。 网络黑客的存在对用户构成极大的安全威胁,个人信息和机密很容易泄露。因此,在企业和个人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计算机的安全防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处理对策

3.1增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性

在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之初,使用计算机工作的人们已经从学者,研究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普及到当今的公众。由于许多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网络协助办公室工作时没有安全使用的意识,因此他们自己的计算机会遇到安全风险,鉴于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应该增强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性的认识,使用各种加密方式保护其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并从人和计算机两个方面增强其安全性。

3.2电脑用户提高自我保护

在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计算机的防病毒软件就像计算机网络的装甲一样。一些研究表明,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的计算机的安全指数比未安装计算机的安全指数高92%。可以看出,在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可以立即提高计算机的网络安全性。常用的计算机杀毒软件包括360杀毒软件,卡巴斯基,网秦,瑞星等。养成良好的互联网使用习惯良好的互联网使用习惯是保证不被恶意攻击的关键。其中包括不要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设置防火墙,及时清理密码等涉及各种隐私的记录。在安装和使用该软件时,必须在常规网站上下载该软件,并拒绝使用盗版软件,以减少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风险。

3.3 消除黑客攻击的安全隐患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必须及时修补漏洞并及时杀死病毒,以消除安全隐患。 最后,我们应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系数,以使网络黑客无法利用它。 同时,用户应该清楚,尽管计算机面临某些威胁,但它们也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只要我们对这些安全风险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就很难造成伤害。而且,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的安全系统也在逐步完善,也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的权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不但要求有相应的技术支持,更要求我们要提高网络安全的意识。在加强计算机安全保护的同时,养成定期进行计算机网路安全的系统维护。同时,笔者希望经过本次研究能够为各位计算机使用者有所帮助。也希望本文能够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应对以及处理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燊.\"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通讯世界 26.01 (2019):35-36.

[2]张扬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数码世界 .(2018).

[3]张泽政.\"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中国新通信 20.22 (2018):151.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用户依靠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进行金融交易,包括投资、支付和其他形式的资金融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金融发展速度迅猛,用户群体扩张迅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阐述了网络金融的定义,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金融的主要特点,及其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和风险,并针对这些问题和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同时对这些防范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金融风险;防范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13. 046

0 引 言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金融同样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业务范围几乎涵盖了金融业的所有领域。宏观上看,网络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任何新兴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和风险,网络金融作为一项新兴领域也不例外。甚至因为网络金融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其暴露出的风险及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使得规范网络金融发展已经形成共识。基于此,我们对网络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探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希望能够促进网络金融的长期稳定发展。

1 网络金融

1.1 网络金融定义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1]。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其与金融行业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对金融业务、产品、服务等方面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增加了就业岗位,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1.2 网络金融的主要特点

网络金融最主要、最基本的特点当然是互联网通信。除此之外,网络金融还有其自身独特的一些优缺点。优点主要包括运营成本低、业务处理效率高、客户覆盖范围广、发展速度快,缺点主要有监管难度大、风控弱、风险大[2]。下面我们对网络金融这些优缺点进行简单分析。

1.2.1 运营成本低

网络金融模式下,许多金融业务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处理,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因此,金融机构可以减少甚至免除营业网点的设立,或者缩减营业网点的业务范围,缩小营业网点规模,减少网点员工数量,从而降低营业网点投资成本,达到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的目的。另外,互联网用户通过网络平台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心仪的金融产品,足不出户,大大节约了交通成本以及时间成本。

1.2.2 业务处理效率高

网络金融主要以计算机为业务处理手段,各项业务处理都有设定好的模式和流程,基本实现用户在客户端的自主操作,相较于线下业务处理模式,无须排队,速度快捷,用户体验更佳。如我们常用的转账操作,只需几个步骤,输入相应密码和验证码,操作就能快速完成,全程所需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1.2.3 客户覆盖范围广

网络金融模式下,每时每刻,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是网络金融平台的潜在客户,不存在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另外,网络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和个人用户居多,而这些客户群体正是传统金融机构容易忽略的群体,所以网络金融的存在对金融资源进行了更为有效的配置,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2.4 发展速度快

网络金融以互联网为依托,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网络金融增长迅速。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已經习惯了方便快捷地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处理相关业务,包括网络金融业务,这就给网络金融的发展不断带来新的机遇,从而实现了网络金融的高速发展。

1.2.5 监管难度大、风控弱、风险大

虽然网络金融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中国它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准入门槛低,并且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监管难度较大[3]。另外,网络金融缺乏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行业中隐藏着许多不易发现的风险问题,包括网络安全风险和信用风险。

2 网络金融的风险探讨

网络金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和金融行业的有机结合,所以其主要的风险有两大类,包括网络安全风险和金融行业的传统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合规风险等[4]。

2.1 网络安全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凸显,由此导致网络金融风险已经发展到不可忽视的地步。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包括网络攻击、病毒木马、伪基站、APT攻击以及无线网络安全。以网络攻击为例,一旦遭到网络攻击,网络金融平台可能无法正常运行,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网络金融平台瘫痪,严重影响平台用户的正常使用,同时,还可能造成用户个人信息丢失以及资金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另外,无线网络安全也是网络安全风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移动端用户的增多,诸如饭店、宾馆等公共场所提供的无线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焦点。黑客可以通过公共无线网络侵入私人移动端,盗取私人信息,对社会大众的信息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除此之外,网络金融平台自身也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可能造成客户信息泄露,资金安全受到威胁等风险问题。

2.2 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其本质依然是金融,仍然具有金融行业的特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等。许多网络金融平台进行借贷业务时,对借、贷双方的资质并未进行严格的审核,贷款方可能无须任何抵押担保就能得到一定的贷款额度,这种情况下,一旦贷款方出现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贷款的行为,借款方的资金安全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信用风险。另外,我国征信机制并不完善,而网络金融无地域限制的特征,更加导致了信用风险的放大。

网络金融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网络金融平台为了吸引客户,相继推出许多高收益、高流动性的金融产品,此类产品看似诱人,其实隐藏着较高的流动性风险。

个人终端、网络金融平台以及互联网本身可能存在一些设计缺陷,使得用户在网络平台进行业务处理时,发生操作错误,进而造成用户自身的资金损失等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操作风险。当然,也可能因为用户自身原因造成操作失误,从而带来操作风险。

网络金融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导致网络金融平台的一些行为,无法界定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也就造成了我们所说的法律合规风险。

3 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提出的网络金融风险,我们就此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5]。

3.1 网络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对于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应当制定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遵守。网络金融用户应当选择安全性尽可能高的操作系统,并且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包括设立防火墙、安装可靠的杀毒和安全管理软件等。另外,网络金融平台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性,定期对平台进行技术更新和维护,修复平台漏洞,对用户的账号实行安全管理,如设置安保密码,多重用户名,多重密码,涉及资金的操作应当使用验证码等。另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使用加密技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其他措施包括数据备份和审计等。

3.2 金融风险防范措施

首先,应当明确制定网络金融行业的经营准则,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从根本上提高网络金融平台的质量。明确平台进行信息披露的责任,并且平台应当对所披露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负责。另外,加快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步伐,从而帮助平台或借款人对贷款方的个人信用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以上几点,即是针对信用风险提出的防范措施。

其次,针对操作风险,应当尽量减少个人终端、网络金融平台以及互联网本身的设计缺陷,进而避免用户使用网络平台时操作错误的发生。另外,针对用户自身操作失误造成操作风险的情况,应尽量将操作界面设计得简单明了,此外,用户初次使用平台时,应当进行简单的培训指引,增加用户对平台操作方法的了解,从而降低用户误操作的可能性。

再次,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的评估指标,实时监测各网络金融平台的流动性风险,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析预警。

最后,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金融的各个方面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使各网络金融平台的经营管理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平台的运营管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而大大保证了网络金融平台的规范性,降低了其法律合規风险。当然,随着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相应法律法规也应当适时调整,避免其对网络金融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4 结 语

在当前的互联网背景下,网络金融应当加强监管力度,无论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是网络金融时代新兴的金融机构和组织,都应当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意识,创建新的金融管理模式,促进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另外,监管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网络金融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确保网络金融创新方向的正确性,降低网络金融风险案件的发生频率,并且建立网络金融长效监管机制,确保网络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网络金融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姚国章,赵刚.互联网金融及其风险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8-21.

[2]郑国强,张聪.我国互联网金融特点与风险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5(4):82-83.

[3]徐征.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对策探微[J].财会月刊,2017(23):41-45.

[4]徐明.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商论,2017(1):40-41.

[5]庞敏,邱代坤.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的路径与防范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17(4):116-120.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一、网络战争和网络安全概述

近几年来, 大多数国家开始重点关注网络安全和治理问题, 并付诸实践。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管理和安全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实际将网络安全有效提升在安全战略的高度上, 进而加强其中战略指导等作用。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 年的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一个专栏文章, 提出网络空间内所产生的威胁是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2012 年, 我国中央相关部分确立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安全的小组, 主要任务为促进网络安全发展。该管理小组的确立直接表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入新领域, 摆脱信息化建设不设防的发展时代, 从网络安全和网络战争的角度看待当前世界发展状况, 逐渐走向网络强国的发展目标。

网络战争在网络管理和安全发展范围内居于前沿部分, 在学术界和国际组织的相关法律范围内对其都并无较为明确的定义。在国际范围内, 被公认为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冲突性实例为2014 年乌克兰出现的网络攻击和2008年格鲁吉亚发生的网络事件等。在2007 年, 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两国家之间产生冲突事件, 其中网络攻击和武装冲突并存, 促使格鲁吉亚内相关媒体网站等无法正常登陆, 电话出现占线等情况, 成为史上较为典型的一次和军事冲突并存的网络攻击行为。

二、我国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策略

我国在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 应加强法律方面的制定和规范, 为实现网络大国提供支持。以下为笔者对国内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涉及法律策略的分析。

( 一) 坚持自卫权并维持立场

首先, 我国应明确坚持国家形式的自卫权利, 并且在适度范围内维持有效立场。根据当前网络攻击发展状况可知, 其发展成为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极大。当前, 国际范围内网络冲突现状较为严峻,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能较为有效地调节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和安全需求, 国际方面应保证维持现有法规框架, 并从全人类的整体的安全利益为出发点, 对其中产生的冲突行为进行法律层面上的解释, 在法规上提供重要的理论方面支持。我国应始终坚持国家行驶的自卫权利, 并在此基础上维持立场。

( 二) 重视网络安全立法工作

首先, 我国应在国内范围内加强对网络基础设备具有的安全自主和法律层面的保护。即便网络空间不具有实际形态, 但其中涉及的硬件和软件问题一样较为严峻。网络空间当中, 重点部分应为国家的关键性基础设备。其次, 我国应明确区分私人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的网络安全法的权利与责任。在网络战争领域内, 国际法如果能够明确将两个不同部分网络安全在法律层面的效力进行区分, 在解决国内网络空间内产生的不同责任分配纠纷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总之, 网络战争作为一种国际范围内出现的新兴且具有特殊意义的战争形态, 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网络空间具有的战争形态以及规则等。

( 三) 促进国际立法

我国应在促进网络安全发展过程中的国际立法工作加强力度, 尽量避免在网络空间内出现军事化现象。首先, 应明确认同宪章内对于现有国家法规战争情况的基本规定, 并尊重其他国家的网络主权, 尤其是互联网运营相关公共策略的决策权力。但, 应明确反对有关国家利用信息技术等作为威胁其他国家安全和稳定发展的工具。另外, 我国应以国家相关安全观全面理解网络安全与战争涉及的国际法律问题, 加强网络安全相关的双边合作和协调。

三、结语

网络安全管理不仅仅是制度和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还需要结合网络技术处理等方面, 才能从全方位实现对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 避免网络战争的出现。网络深入人类生活和工作领域, 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在正常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可能成为干扰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分析网络安全、网络战争与国际法相关问题, 并提出我国在实现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几点问题, 希望为促进我国网络安全发展提供一定建议。

摘要: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发展, 越来越多人开始与网络有所接触, 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随着网络参与度的不断提升, 网络管理和安全性成为影响其实际运用效果的重要问题。网络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网络安全法律范围内的前沿部分, 重点争议问题域在于网络战争与现行国际法相适应还是需要及时创建一个不同的新型国际立法。笔者分析网络安全、网络战争以及国际法, 希望为推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战争,国际法律

参考文献

[1] 张天舒.从<塔林手册>看网络战争对国际法的挑战[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4, 01:87-92.

[2] 姜世波.网络攻击与战争法的适用[J].武大国际法评论, 2014, 01:43-70.

[3] 王孔祥.评<国际法适用于网络战的塔林手册>[J].现代国际关系, 2015, 05:56-60.

上一篇:网络新闻论文下一篇:网络技术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