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论文范文

2023-04-15

中外教育史论文范文第1篇

作为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物理学科的学习总是伴随着大量的结论识记及实验验证。因此,如何通过实验能力培养来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科学素养的养成就成了物理教师的一个重要课题。编者认为,通过教材适度改版,增加实验所占份额;引进教学新媒体,弥补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引导学生参与实验验证,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措施不失为学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期特选了几篇文章从不同国家物理教材结构、中外物理教育方法的比较来研究我国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尝试通过更新教学媒介及手段,实现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避免物理教学的枯燥、乏味,最终达成 “减负增效”的预期目标。

物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它强调正确而有效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严谨缜密的推理和归纳,因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也离不开教材的支撑,更离不开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引,那么,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方法的要求,则更有利于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施与发展。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一书中指出:物理科学方法即研究物理现象、描述物理现象、实施物理实验、总结物理规律、检验物理规律时所用到的各种手段与方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狭义地理解是把各种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名称、内容、作用和用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逐步地掌握和运用;广义地理解是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或者传授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得到物理学研究方法的熏陶和训练,最终能够做到不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

教育的中心环节是课程,课程的结构体系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课程标准则指引着课程的实施,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根据我国的教育国情,教育部将学生学习的教育目标写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此来指引和支持物理课程的实施。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则需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寻求依据,选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美两国物理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进行比较与剖析,张扬个性,消解不足呢?本文依托《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着重对比分析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使其真正能担负“标准”的重任,也更好地指导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

一、前言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第一部分前言分别从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以及课程设计总思路三个方面总述了关于高中物理课程的相关内容。

课标前言的课程性质中写到“了解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基本理念中写到“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美标准”)的教学标准E中写到“科学教师要把全班学生培养成科学探究推理严谨缜密、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以及社会价值观念都有助于科学学习的科学学习者。为此,教师要使学生们知道科学探究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技能、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教师应把这些作为重点加以培养。”通过两部分内容的比较我们发现,二者都从教师培养学生的角度,提出了通过物理科学方法教育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课标在关于行为动词说明这一项内容中,对部分行为动词进行了界定,在知识技能目标动词中出现的“比较”、“对比”、“区分”和“验证”以及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中出现的“观察”、“实验”等词语,这是物理科学方法的体现,只是它以隐性的方式呈现 。在美标准的“一些观点和用语”中对“探究”一词的解释写到“探究是一种有多侧面的活动,需要做观察;需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楚什么情况已经是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设计调研方案;需要根据实验证据来检验已经为人所知的东西;需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读数据;需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需要把研究结果告知于人。探究需要明确假设,需要运用判断思维和逻辑思维,需要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我们看到它也只是在对“探究”的解释中运用了“观察”、“检验”等科学方法,并没有真正把物理科学方法作为需要解释或强调的用语提出来。

没有物理科学方法又如何实现物理学习中的“经历”、“探究”以及“体验”等过程,物理科学方法作为物理学习的一项基本内容,应更加着重地被提出,以增强师生的重视。只有真正掌握了物理科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和经历物理过程,否则,将失去物理学习的意义。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二者都做了很好的强调,这也是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一个方面。

二、目标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关于课程目标这一部分内容,课标的课程总目标中写到,“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并在课程具体目标中独立写出“过程与方法”目标,其包括如下内容:

1.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2.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4.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5.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美标准“学校科学的目标”写到“在进行个人决策之时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 “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运用一个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所应有的知识、认识和各种技能,因而能提高自己的经济生产效率”。

在目标要求中,我们不难发现中美两国都对科学方法有所提及,这也有力地说明了物理科学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他们将物理科学方法作为学生掌握知识、经历探究、解决问题以及个人决策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课标对于物理科学方法的要求更偏于在理论学习中了解、认识和掌握,而对于应用物理科学方法探究、验证以及解决物理问题或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只用了“尝试”一词,这也就意味着并不做严格的要求。而美标准则更多地强调,要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并在本职工作中通过运用知识、认识和各种技能,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它则更加注重对于物理科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它所产生的更高的生产效率。

三、内容标准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课标以及美标准在内容标准这一部分,都首先提出了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均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运用物理科学方法,或者在探究的过程中寻找科学方法,这表明了物理科学方法在物理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其次,对具体内容进行对比研究,所谓具体内容,即教师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本文选用了课标中必修1、2以及选修3系列的内容与美标准进行对比。通过对二者具体内容的对比,我们发现,美标准“内容标准指南”部分只是罗列了知识内容,并没有提到物理科学方法,而课标在知识内容里指出了科学方法的学习,例如,运动的描述中写到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并举例“认识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有意识地提醒了师生对理想化模型这一科学方法的注意,它实现了物理科学方法的显化,明确表述了物理知识教学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

四、实施建议中的科学方法教育

针对实施建议,课标分别从教学、评价、教科书编写以及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教学的建议在课程内容的对比分析中已做了阐述,不再赘述。

在评价建议中,课标在目的和内容上,都提到了关于科学方法的评价,例如,目的中写到: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内容中写到:评价要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物理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科学探究方法、实验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美标准中评价探究能力一项,虽没像课标中直接提到对科学方法的评价,但它选择让学生参加一个长期的调查研究,通过课堂科学教学和学习成果分析来实现对学生的评价,在这样的过程中,对科学方法的评价则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评价这一项内容中,二者出现了较大的不同,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对科学方法的评价,而美标准并没有提出。就二者的评价部分,笔者认为,可以试图将二者进行结合,尝试用长期探究的方法进行评价,以物理知识为基准,科学方法的选用为手段,解决物理或者相关生活问题,从而多维度实现物理学习目标。

关于教科书编写和课程资源利用,美标准中没有相关的阐述内容,便不做对比分析,但若能像物理实验专题或物理专题研修内容一样,将物理科学方法作为专题呈现在课标中,定能大力促进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

五、启示

本文通过对课标和美标准的对比分析,发现基于中美两国国情以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两国的课程或教育标准对物理科学方法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对比分析,对我国的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方法教育这一内容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物理科学方法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没有方法何谈学习,课标与美标准中都提到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学习的指导,但若能直接提出对科学方法学习的要求或将物理科学方法作为词语进行解释说明,则在物理教学中会更加引起师生的重视,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物理科学方法,为什么要学习物理科学方法,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价值是什么。

2.在课程目标中,我们虽针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既规范了学生理论的学习要求,也提出了尝试应用的建议,但笔者认为,若能在应用和解决问题中也要求学生进行物理科学方法的实践,则能更加有效地实施物理教学中关于科学方法的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以及充分认识和重视物理科学方法对于物理学习和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3.对于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我们更提倡显隐结合这样的方式,不是每一种物理科学方法在任何内容中都需要显性出来,让学生以知识点的形式了解或掌握,但笔者认为,在对知识过于重视的教育环境中,将物理科学方法更多的显性化,有利于教师对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

4.从评价的角度说,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不仅仅只依赖于教师以知识点的形式讲授或测评,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贯穿知识点,运用科学方法,或者通过课题研究发现科学方法等多种手段,既实现了学生的科学探究,又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实现了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兴趣。

5.在课标中增加关于物理科学方法的专题,通过这样的环节,引起教师的关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科学方法学习的系统性。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应该是一个融入科学知识教育,贯穿于科学方法教育整个过程中的事情,因此,它与科学知识教育一样,需要一个长远的计划,明确的要求,并分层次地进行教学。物理科学方法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日益重要,有效实施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离不开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引,通过分析对比中美两国课程标准中对物理科学方法的要求,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实现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推进我国的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编辑:杨迪)

中外教育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传媒环境发生变化,地方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教学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平台少等诸多问题。本文对媒体、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校生以及毕业生进行调研并分析地方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从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改革两个方面探讨地方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一、调研背景

2019年6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当前一些高职院校仍然保持传统单一的新闻采编人才培养模式,早已无法满足新时期传媒市场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地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例如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教学条件、学生基础不适应,课程设置跟不上行业发展,实习实践平台较少等情况。

因此,地方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行业发展思考当前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本地资源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与行业需求相匹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本文通过调研分别从行业需求、就业反馈和学情分析三个方面总结地方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状,分析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

二、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

调研采用访谈以及发放问卷的形式分别对河南焦作日报社、焦作电视台、网络媒体以及影视传媒公司进行了调研,调研对象覆盖地方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采用电子问卷的形式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109名畢业生和214名在校生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分析

(一)通过媒体调研了解行业需求

具备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是媒体的用人要点。通过调查发现,媒体对人才的知识要求主要有专业技能、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学素养,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主要有学习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媒体普遍认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专业技能缺乏和综合素质不高两个方面。

当前传统媒体正处于收缩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需求量大规模减少,并且传统媒体的用人要求主要为具有学习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由此可见,传统媒体的人才需求逐渐饱和且对人才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求职市场,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毕业生进入传统媒体比较困难。相较之下,新媒体和文化传媒公司用人需求量较大,对毕业生学历要求比较宽泛,且偏重于录用具备新闻采编与制作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二)通过毕业生调研获取就业反馈

1.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技能课程较专业理论课程更重要

根据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比,有26.6%的毕业生认为基本够用;46.67%认为能用一些,但不多;20%认为不够用;6.73%认为完全够用。专业技能与实际工作的要求相比,有40%认为可以顶岗,但要学习很多新内容;26.67%认为不能顶岗;20%认为基本可以顶岗;13.33%认为可以直接顶岗。58%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课程在专业学习中更重要,26%的学生认为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同等重要,16%的学生认为专业理论课程更重要。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自己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够用,但还需学习新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技能课程较专业理论课程更重要。

2.多数毕业生认为提高人文素养和动手能力很关键

调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人文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认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业技能、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认为在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希望加强的是教学设施;认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最迫切的改革是加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通过在校生调研进行学情分析

1.理论课程多,实践机会少是在校生普遍反映的问题

调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在校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时,42.93%的在校生认为理论课多,实训少;29.82%认为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重复多;19.54%认为一些课程没有开;其他占7.71%。对本专业不满意的地方,46.16%的在校生认为实践环节薄弱;20.35%认为专业前景差,就业难;15.79%认为课堂教学方法单一;10.68%认为自己不感兴趣;其它占7.02%。

2.多数在校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的项目排在前三位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知识的传授和素质教育。在校生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66.67%的在校生有模糊的规划;17.54%有明确的规划;15.79%没有规划。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在校生希望教师多开展实践教学培养专业技能。大部分在校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就业方向不清晰。

四、调研反馈问题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和论证,本文就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出如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

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与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基础相适应。当前,部分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后,定位仍然是面向传统新闻出版行业,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采编技能。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下,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着眼点不应再仅限于新闻的采编技能,而应立足于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培养新时代复合型技术人才。

也有一些地方院校在制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时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制定的培养目标超出教学条件,或是没有考虑到生源基础,学生毕业时达不到要求。这种过高的培养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也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就业困难。

(二)专业课程设置陈旧

课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完善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专业(技能)课程设置要与培养目标相适应,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一些职业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设置仍主要围绕新闻“采、写、编、评”等传统专业课,新媒体、新技术相关课程涉及较少。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弱,如果在校期间不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毕业后将难以就业。因此,在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逐步完善课程设置。

(三)专业技能培养不足

调查显示媒体比较看重学生是否掌握了专业技能,但许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生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能力有所欠缺。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专业课照搬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理论课程较多,实践类课程较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因受地域限制,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实践平台少,专业技术教学滞后于行业发展等短板。

(四)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

通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许多在校生对于所学专业就业前景感到迷茫,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许多学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比较盲目,入校后对专业课程理解困难使得一些学生对专业产生厌倦,消极被动地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加之一些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安排没有做到循序渐进,不少学生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认识不清晰,导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五、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建设课程体系

1.加强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薄弱的情况,在进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仍需注重增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学校的公共课资源,加强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形成相互协调的效应。例如学习公共课程“大学语文”“基础写作”能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打下语言文字基础,学习公共课“美学”“音乐鉴赏”对专业课“影视剪辑艺术”的学习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寻找公共课与专业课互联互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在这方面,已有地方高职院校积极实践并取得成效。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采用“课程+工作室+行业”三方共培人才模式,将公共课“中外文学作品赏析”与当地的《章丘大学》《生活日报大学城周刊》等报纸对接,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优秀文学作品利用校内工作室进行编辑排版,既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积淀,又培养了学生编辑业务能力。

2.实现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的整合

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的认知一般是遵从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因此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要避免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别集中安排,否则会导致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学生前学后忘,无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所以专业课程的安排要循序渐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其次,将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进行整合,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最后,在内容上,顺应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增加数据新闻、新媒体运营、网络直播新闻等前沿技能课程,培养新时代融媒体人才。

(二)探索多种实践教学模式

1.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寻找实践机会

地方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可以通过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为学生创建实践平台,结合自身优势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寻找发展途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各级各类地方高职院校由于在校学生的认知层次及“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所致,都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表现成形象、将想象演变为可视的需要。以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学校以师范教育为主,随着全国推广信息化教学的步伐,许多教师和师范生需要将优秀课例形成个性化教学案例,就需要学习制作微课视频,这就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在校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广阔平台。

2.整合校内媒体资源,创建全媒体平台

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许多职业院校新闻采编专业采用校内工作室模式,如新媒体工作室、影视后期工作室等。但这些工作室往往由相关课程的专任教师带领,容易形成相互独立,各自为政的情况,不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尝试组织建设校园融媒体中心,建立具备采、编、录、剪、播等全功能的“中央厨房”式的融媒体工作平台。然而学校融媒体中心建设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和大数据作为支撑,地方高职院校在缺乏外部技术支撑的条件下难以独立完成融媒体平台建设。

现阶段,地方高职院校可以首先对校内媒体进行整合,将校园报纸杂志、校园电视广播台等传统校园媒体与校园官方网站、校园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平台等新媒体矩阵统一起来创建全媒体平台。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结合专业所长组建不同团队,如采编团队、摄像团队、直播团队、后期团队、运营团队,对校内活动以及校内学习生活进行全媒体报道宣传。这些内容几乎覆盖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大部分核心课程,也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必须全面掌握的课程,借此可以完成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3.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到媒体实习,可以使高职院校尽快了解传媒市场的用人需求,拓宽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为新闻采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新方向,还可以使学生通过校外实习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弥补一些地方职业院校教学设施的不足。同时,推进校企合作可以深化产教融合,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焦作市融媒体文化科技产业园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使用融媒体中心配套的采编录播场所,录音配音房、试音房、摄影棚、网络直播间等设施,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提高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如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采用“三主四让校企双主体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展开深度校企合作,建设商都网、金像摄影学校、河南婚庆协会等九大实训基地,实现了实践教学总体目标。

(作者: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师)

责编:周蕾

中外教育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中外学前教育史”起着贯通古今、融汇中外、以史为鉴、启迪思考的独特作用,其对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发扬学生的科学意识,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发挥该门课程最大的能动性和作用,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思考点和落脚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史;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包锋(1981-),男,内蒙古察右中旗人,呼伦贝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呼伦贝尔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YJYB201217)的研究成果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调整及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各高校师范院校的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系)均对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级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修订。总体上来说是增加了与教育实践关系更为密切的内容,这在不同幅度地压缩了包括教育史在内的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教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分支学科之一的“教育史”学科从建立之日起发展至今,成为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必须涉及的内容,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和必修课程。因此,探讨“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内容与实施在当前形势下的困境及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本文拟以主要问题入手,来提出关于当前“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改革思路。

一、当前“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存在价值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教育界包括学前教育界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的性质和功能存在着片面认识,对学前教育史研究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课程的地位,及其对教育改革和教育决策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所涉及的历史性知识内容已经过时,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及发展没有什么作用。这种看法极大地影响并制约着本门课程的发展,乃至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而不愿意学习本门课程。

2.“中外学前教育史”不受重视,课程教学时数大幅度减少

中外学前教育史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前教育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理应通过增加教学时数的手段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有关的中外学前教育历史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以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很多学生由于某些错误思想的导向,认为本门课程离现实生活较远,因此从思想上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它的相关学习和研究也没有足够的兴趣。“20世纪90年代,在诸多师范院校本科教学计划的调整中,教育史学科教学时数被大大压缩。”①教学实践中学生对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的不重视的态度,以及一些教师也没有意识到该课程对教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而不愿花大力气去改革和创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的现象,影响了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而且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史研究队伍产生萎缩现象。

由于课时减少,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通常只有一名专任教师,而相当一部分院校实际上是由从事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兼任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给予及时的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收效。

二、“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

“中外学前教育史”是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在专业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却存在学生对历史类知识兴趣不浓,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明确该课程在教师教育中的价值,探索和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为学前教育事业培养高水平一线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学生从业目的明确为学前教育教师,因此一门课程的设置及实施的思路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就起着这样的作用,教育史学家滕大春曾经对“教育史”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教育史能培养人们较为远大的教育眼光和对教育课题的领悟能力,而这种眼光和能力往往会产生人们意识不到的威力。”②具体而言,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的价值有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中外数千年的教育发展历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历史上许多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对于当今的教育实践仍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毕业后在幼儿园或相关的学前教育研究机构从事具体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时,能够将所学的历史经验用于指导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学生的创新水平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国家幼教事业的基础力量和改革者与探索者,我国幼教事业能否依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等基本国情,并遵循教育规律发展,主要取决于幼教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的教育创新。而教育创新必须以教育历史发生的事实为基础,美国教育史学家布里克曼曾经说过:“教育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减少无知。”了解历史给予后人启示,清晰地认识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历史脉络,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走弯路,实现教育创新。

2.以知识拓展为抓手革新“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体系

“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多年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学科的基本体系和结构依然沿用20个世纪50年代苏联教科书。根据当前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可以尝试把“中外学前教育史”从原有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的专业基础课转变为通识基础课。

由于教育的继承性特别强,教育史课程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以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当前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与理论。要使学生深入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可以结合自己高校本门课程的教师队伍成员的学术专长抓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基础课“中外学前教育史”为核心,以国别学前教育史(美国学前教育史、前苏联学前教育史、欧洲学前教育史、日本学前教育史等)和各国学前教育家思想史等必修课、选修课和专题讲座为手段、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课程体系。

3.以教学条件建设为保障转变教学方式

“中外学前教育史”这门课程以往的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更新与研发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不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是目前本门课程不能更好吸引学生以实现教学效果的又一原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要结合学校及教师自身的实际并借鉴高校中其他课程先进而有效的经验,为学生创造主动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手段。比如对学前教育史料的收集、识别、控制、交换、存储、显示、加工、提取、传输和利用的技术,这不仅可以省掉学生们搜集资料、泛读、抄写等方面的时间,还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的“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料和资源库,如建立包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童蒙教育素材的视频作品,以欧美历史文化为主题而创作的富于教育性的经典影视作品,也可制作进行网络教学和师生在线互动的本门课程的网站。

4.以教学内容为突破口强化“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中外学前教育史学科以其视角的历史性、内容的多元性、任务的艰巨性的学科特征,对学习和研究这一领域的人的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

(1)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掌握而学习中外历代学前教育家的行为品德。在中外学前教育史上,历代优秀的教育家都以自己的教育事业视为生命,因此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家在从事幼教事业当中的品德行为本身的教育意义,抓住这些优秀教育家的典型事迹、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深刻分析历代教育家这种思想的合理性和对养成优良师德的重要意义,有感情地评述他们乐育英才、孜孜不倦、潜心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和行为,赞扬他们淡泊个人名利、献身教育的价值取向。力图使学生更多地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明确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意义,这对于学生在今后的幼教事业发展中形成完善自身道德品质的自觉性,成为合格教师打下良好基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鼓励学生树立终身乐于从事这种“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伟大理想,把青春和智慧献给伟大的幼儿教育事业。

(2)鼓励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中外历代学前教育家的教学艺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只有丰富的学前教育学科性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具备高超的实践教学艺术。中外学前教育历史上许多教育家不仅具备了这方面的素质,而且提出了许多经典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实践的成果。这些宝贵的遗产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哲理,是当代幼儿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思想源泉。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不仅让学生从知识的角度了解掌握这些史料,更提倡他们将其运用到自己在教学生涯中的幼儿园实习和实践。另外,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尤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隐形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等方面发挥着间接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认识“中外学前教育史”上述几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任务以真正了解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的发展,并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切实做一些改进工作。

注释:

①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②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参考文献:

[1]王符.《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与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引发的哲学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2]常国良.关于中外教育史教学接驳问题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8).

[3]陈汉才.结合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l).

[4]王静波.浅析高校中关于学前教育史的教学不足及改进措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5]张红.研究性课程改革的路径探寻——以“外国教育史”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8.

[6]弓巧平.浅谈教育史学科教学的改革[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8).

[7]胡国华.关于《中国教育史》课程建设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践[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

[8]孟旭.结合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进行师德教育[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9).

[9]张斌贤.北师大:外国教育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2-05-28.

注:包锋为本文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王意琴)

中外教育史论文范文第4篇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研究查阅了国内外体育院系体育教育改革、课程设置计划、课程设置理论及教学目标等有关资料。

1.2 问卷调查法

通过电子邮件发放调查问卷对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课程结构进行调查访问, 发放学校来自:中国河南大学、美国杨伯翰大学、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日本中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中外高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2.1.1 中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属于前苏联的“专才”教育课程模式。80年代后, 国家教委进行了三次体育教育专业课改革, 先后推出三种教学计划, 也具有了自己的特点:

(1) 理论与技术课并重。将选修课中的理论课与技术课分开, 理论课高于技术课, 学科课程占到66%, 术科课程只占到34%。

(2) 一专多能。技术课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

(3) 选修课内容增多。分为限选课与任选课, 而这两类课程中都包括了理论课和技术课的内容。但也存在限选课多, 任选课少, 缺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等问题。

2.1.2 美国体育教育专业“通才”教育课程模式的特点

(1) 重视公共基础课程。这类课程门类多 (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多种课程) , 学分比重大 (约占总学分的1/3到1/2) 。这与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传统有关。在美国, 从中学开始设置选修课, 使中学生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 为弥补这种情况, 美国大学的一、二年级普遍设置公共基础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才能迅速地实现知识的迁移,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重视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约占总学分的70%以上, 运动技术课仅占9%左右。

2.1.3 俄罗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特点

俄罗斯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特别强调汲取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 在学生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后再选择决定自己的专业或专项。在课程设置上很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 用于讲授的课堂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重不到50%, 而用于辅导及自学时数占到43%, 其中, 自习自学时数接近30%。

2.1.4 中国香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香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教育方法和健身手段的训练。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 (各类教育学课程) 学分最多, 为15学分, 占总学分的12%。选修课中非体育专业课程比重较大, 学分达总学分的41.4%。跨系选修课的学分, 超过了专业选修课的学分, 占到了总学分的15.2%。

2.2 术科课程设置的比较

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术科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 (见表1) , 总体来看有以下特点:美国等较发达国家或地区术科课程种类多, 项目全, 分科较细, 并且术科课在学分上占必修课程的比例较低, 而我国所开设的术科项目种类偏少, 占必修课学分相对较高。

2.3 培养目标的比较

不同国家或地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大致相同 (见表2) , 都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 我国培养目标中还增加了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等, 目标内容较多。

2.4 教学实践的比较

教学实践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必修环节,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 各国家或地区都比较重视教学实践, 从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点。美国多数的高校要求学生在修完普通文化课和教育、体育专业课程的1/3学分后, 参加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中国香港体育教育课程中每学年都安排了学生的教学实习 (共9学分) , 占总学分的7%。而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 在第7学期 (四年级第一学期) 进行8~10周的教学实习, 仅占总学时的4%, 实习期安排较为单一, 且实习时间较短。

3 结语与建议

3.1 结语

(1) 当前中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各具特点, 美国重视公共基础和理论课程, 俄罗斯强调汲取多学科、多门类的知识, 中国香港则更强调教育方法和健身手段的训练, 国内则以理论与技术课并重、一专多能和选修课内容增多为主要特点。

(2) 在术科课程设置方面, 美国等较发达国家或地区术科课程种类多, 项目全, 分科较细, 并且术科课在学分上占必修课程的比例较低。而我国所开设的术科项目种类偏少, 占必修课学分相对较高。

(3)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 国内培养目标内容较多, 但在教学实践上, 实习期安排较为单一, 且实习时间较短。

3.2 建议

(1) 国内各高校应参考和借鉴国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和上述结论, 结合当前自身现状, 做出相应调整。

(2) 国内各相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和监督, 进一步改善课程方案, 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向合理化和科学化方向持续发展, 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成长与提高提供强大动力。

摘要:依据近年来比较体育和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以中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切入点, 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国内外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综述, 并对其特点及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阐述其现状, 发现其特色, 以期为我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参考文献

[1] 王泽农, 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国外体育院校概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3] 程传银, 李文辉.中英两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与启示[J].体育学刊, 2003 (5) .

[4] 黄汉升, 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3 (11) .

[5] 常智.从教师教育的理念审视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5) .

[6] 任海, 等.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的比较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8 (2) .

[7] 任海, 等.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差异的析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8 (3) .

中外教育史论文范文第5篇

中外高师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虽说都是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但两者却有较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培养目标方面的差异。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非常重视学前和小学的音乐教育,他们的高师院校分别开设了学前,小学,中学三级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较多,更有针对性。比较而言,我国高师学生面临的主要是从事中学音乐教育,导致了高师培养目标比较单一。随着教育的发展及就业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的高师毕业生要去小学任教,目标单一的弊端已经显现,毕竟高中音乐教育和小学音乐教育区别是很大的。

第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对从事音乐教育的资格考核制度是很严格的,除了精通主修科目外,还要至少精通一种乐器,以及能够组织大合唱及小型音乐活动,并能很好地讲授课程、很好地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等。否则,培养的学生即使毕业了也会拿不到从业许可。正是社会上有这样考核制度的存在,使得高师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确定得较高;在我国,由于社会上缺乏类似的严格考核,学生是否合格由学校说了算。其结果是等到用人单位发现学生不合乎单位的用人要求,则为时已晚。

2 中外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体系

国外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大多出自综合大学师范学院的音乐系。在德国,高师音乐教育被分为三级,学生按所选的级别分别学习教授小学、初中、高中的音乐教育课。大学毕业后要实习并参加培训班两年,之后还要通过国家二级考试,才能申请教师工作。在美国,学校规定学生学习时不分级,而是把大学第四年的全年都用于实习,以提高实际能力。凡是选择中小学音乐教育职业的毕业生都必须经过国家教师资格考核,取得该方面的证书后,方可到相应级别的学校执教。这种国家考核的内容由个人素质,音乐专业能力,教育专业能力三大类组成。

比较之下,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来源则途径较多。一是教中学音乐的,本该来自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或来自音乐学院的师范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本科,学制四年)这两部分,现在他们很多人却去了小学教授音乐;二是教小学音乐的,本该主要来自中等范学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中专,学制三年),或者是来自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大专,学制二年),但现在,来自中师的教师已逐渐减少。在任教资格方面,去中学教音乐只须经过人事部门所组织的音乐专业课程考试,即可取得《专业合格证书》,而去小学的则毋须考试。

这样,从体制方面的比较就可以看出:首先,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来源复杂,本科,大专、中专都有,所学知识的深度、广度、侧重点都不同,教师对基础音乐教育的认识以及水平相差很大;其次,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从业资格考核过于简单,而忽略了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这不利于激励高师学生刻苦学习,更不利于高师学生除音乐以外的其它素质的提高。

3 中外高师音乐教育的教法

在国外,一般说来,音乐教学要求师生间互相交流,有很强的互动性。教师在上课时,能把一些发声时的感受,弹奏时的技巧用形象化,通俗化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专业水平高低且不论,单从教法来讲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与他们民族性格和从小就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有极大关系。西方人普遍性格开朗,感情外露,善于肢体语言,动作夸张,这些对需要交流和表现的音乐教学非常有利。再加上系统科学的方法,如:在小时候有铃木游戏教学法和母语教学法,达尔克罗兹环境教学法和体态律动教学法,长大后有柯达伊手势教学法,美国“综合乐感”教学法,奥尔夫多声结构与筒单的和声体系等,到了大学,他们已经完全可以接受西方流行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与西方的教育方法有较大的差异,更多地倾向于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分析起来,有下述几方面原因:一是中国人性格内向,感情收敛,不喜欢表现自己,教法理应因人而异;二是尽管中国已形成了本国式的音乐教育风格,但远没有形成体系,绝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自小到大的系统的音乐教育训练;最后,中国民族音乐已成体系,中国的音乐教育也有自己比较固定的传统。从这些因素看来,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以后应该走中西结合的道路。

4 中外音乐课程内容

由于在培养目标和体制方面的差别,西方高师音乐教育与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在教程安排上有许多不同。

首先,国外音乐与本民族音乐。国外国非常重视本民族音乐。例如,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目标就是继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传统,让音乐成为每个匈牙利人都能理解的语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大量的民族歌曲、乐器、戏曲、唱法。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基本上沿袭欧美和前苏联的模式,高师音乐教育师生受“欧洲音乐理论”的影响,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缺乏认同和应有的尊重,民族的音乐相对来说很少。

其次,对中学音乐教育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关注。国外重视基础音乐教育。在加拿大,政府规定中学生毕业时音乐学分做为大学的入学成绩;在日本,教育家铃木镇开展了让三四岁的孩子学音乐“才能教育活动”,效果显著;国外的高师音乐专业生分别开设中学音乐教育课和小学音乐教育课。中国的高师音乐专业里只开设中学音乐教育,以至于有的毕业生到小学教课时,不懂童声,不懂欣赏小学教材中的地方戏和儿童歌曲。

第三,技能教育与素质教育。发达国家重视教师实际能力即素质的考核。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减少了不必要的专业技能训练和理论课,增加了非主修技能训练和实践的课时,以提高综合素质。国内高师音乐专业仍是以技能教育为主,强调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忽视与教育相关学科的学习。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专业化要求教师不仅是教学的学科专家,同时也必须是教育学科的专家。

5 中外高师音乐教育比较后的反思

从上述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音乐教育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许多方面尚待努力。提高高师音乐教育的水平,培养高质量的音乐教师,仍需要从改善社会环境和改善教学条件入手。

第一,建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将音乐视为必设课。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音乐是可以不学的课程;这种尴尬的境地是音乐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建议在目前条件下,在中考时加入以音乐,美术,体育为主要内容的素质考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此举对提高全民素质的作用,对发展音乐教育的作用,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必须清楚音乐教师的水平对社会的素质也有特定的影响。以往教师培养体系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发达的状况不得已而建立的,它培养出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都应受到过高等教育,国家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音乐教师执业资格认定制度,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实际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凭证上岗;这无疑会提高在校学生学习的动力和自觉性,有利于高师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

第三,要意识到中学音乐教育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区别。按现有体系师范本科学生毕业后去教中学,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是以教中学生为对象的,一旦去教小学生则很难适应,而现在的形势是越来越多的本科学生去了小学教课。我认为,高师音乐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应分为中学教育和小学教育,而且以小学教育为优先发展方向。

第四,要体察到国外音乐教育人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有许多东西值得学习。我们除了要学习他们良好的专业技能外,应投入更多精力去研究他们是如何理解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化繁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有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教学经验,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它,因此要更多地与外国同行互访交流。

综上所述,高师的音乐教育必须与国外音乐教育结合,从各个方面改善音乐教师的培养,为进一步改进高师的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体制和方法,我们拭目以待。

摘要:本文通过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与发达国家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师培养体系、教学方法、课程与教材等方面的比较, 对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见解:即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培养来源的途径;教学方法上的互动交流;教师实际能力的考核方式等等。笔者通过本文对国内外高师音乐教育现状的加以比较, 指出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从“师夷长技”的角度, 探寻我国高师发展的科学方向, 为全面提升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水平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中外高师,音乐教师,音乐教育,比较

参考文献

[1] 卿青.中美德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比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1 (9) .

[2] 鲍常光.中日美三所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 (4) .

[3] 曹里.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0.

[4] 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音乐教育出版社, 1998.

[5] 谢嘉幸.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音乐教育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工程管理学论文下一篇:管理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