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范文

2023-10-08

抽样检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审计风险; 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 风险控制

一、审计风险概述

对审计风险的理解,国内外学者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工作承担着审计责任,审计人员如果被发现在审计工作中有错误,就要受到相应的法律追究,承担相应的审计损失,因此,审计工作面临着审计 风险。

审计风险的存在是客观的,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随着审计方法运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审计风险按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其相互关系可表述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上述三个构成要素中,审计人员惟一能够真正控制的是检查风险,并通过检查风险控制审计风险。所谓检查风险即指差错在未被内部控制发现又未被审计人员发现的可能性。显然审计抽样风险是影响检查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审计抽样风险的成因

审计方法是随着审计实践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广泛应用抽样审计方法是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点。抽样审计是从大量的会计资料和有关业务资料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来进行审查,并根据抽查结果来推断全部资料是否正确或有无弊端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过去的详查法,它只对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进行审查,这就必然导致误差的存在,而这种误差,就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笔者认为,在诸多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中,抽样风险是不容忽视的,这是由现代审计的特点决定的。本文从抽样审计中的抽样风险来谈审计风险问题。

统计学的知识告诉我们,通过调查搜集到的数据与研究对象真实结果之间的差异,被称为误差。数据的误差有两种:一是抽样误差;二是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抽样的随机性引起的样本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误差。在概率抽样中,依据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可能抽中由这样一些单位组成的样本,也可能抽中由另外一些单位组成的样本。根据不同的样本可以得到不同的观测结果。我们知道,总体真实的结果只能有一个,虽然这个真实的结果我们并不知道,但可以推测。不同的样本会带来不同的答案,但这些不同的答案应该在总体真值附近,如果我们不断地增大样本量,不同的答案也会向总体的真值逼近。由此看出,抽样误差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总体真实结果的差异而言,抽样误差描述的是所有样本可能的结果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平均性差异。

在抽样审计的实施过程中,有两种风险因素可能导致样本的选择和测试或总体特征的推断出现偏差,进而可能导致错误的审计结论。这两种风险因素分别是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在此笔者只谈抽样风险。

在采用抽样审计方法时,由于不可能将所有可能的样本一一抽出,只能遵循随机原则,从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然后以样本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由于审计总体的真实情况是唯一的,而样本的产生却是随机的,由此可见,其误差的产生是必然的,这样就有可能误导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的真实性作出一个错误的结论,由此产生抽样风险。

归纳起来,抽样风险有以下两种:一是误拒风险;二是误受风险。

(一)误拒风险,指审计人员拒绝接受本是正确的会计结论而产生的风险

为了说明误拒风险,现举例如下:

审计人员在审核某公司的产成品账户时,发现该公司今年共生产了1 000批产品,总成本为90 000 000元,均值为90 000元。审计人员选取了100批产品作为样本,成本共计9 050 000万元,样本均值为 90 500元。问样本均值与总成本均值相比,有无显著差异。

从抽样结果来看,样本均值90 500元,比总体的成本均值90 000元增加了500元,但这500元的差异可能产生于不同的情况,一是这500元是由于抽样的随机性造成的;二是抽样的随机性不可能造成500元的差异。现在的问题是这500元的差异能否用抽样的随机性来解释。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假设的方法。

假设样本均值与总成本均值相比无显著差异,用?滋0表示总成本均值,?滋表示样本均值,可以表示为:?滋=?滋0,现在的任务是利用样本信息检验上述假设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说明二者无显著差异;如不成立,则说明有显著差异。

H0:?滋=90 000元

H1:?滋≠90 000元

上面H0表示原假设;H1表示备择假设。

在进行假设检验时,利用的是“小概率原理”,即指发生概率很小的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根据这一原理就可以作出是否拒绝原假设的决定。但什么样的概率才算小概率呢?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将小概率的标准定为0.05(即?琢=0.05),这是由英国著名统计学家费希尔提出的。

由统计学知识可知,此类问题的假设检验应采用双侧检验。由图1可以看出,它有两个拒绝域,两个临界值,每个拒绝域的面积为“?琢/2”。如果在一次试验中Z统计量落入以下双侧检验示意图中两侧拒绝域的概率只有0.05,这个概率是很小的。如果这个情况真的出现,则有理由认为总体的真值不是90 000元,即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反之,如果这个情况没有出现,则有理由认为总体的真值是90 000元,即接受原假设,而拒绝备择假设。

本例中,由于n=100,设σ=4 500,则σ/=450,在大样本的情况下,采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由Z统计量计算公式Z===1.1。由图1可知,两个临界点89 118元和90 882元分别转化为Z值为-1.96和1.96时,计算出的Z值1.1落入接受域,这意味着样本均值在90 000±1.96×450即区间(89 118,90 882)内变动时,审计人员都可作出被审单位总体均值无重大差错的结论,且概率保证程度为1-?琢,即95%,接受原假设。

由图1可见,虽然H0可能达到95%,但仍然有5%被拒绝接受的可能,也就是说还存在着5%可能误判的风险,这个风险正是误拒风险。

(二)误受风险,指审计人员接受本是错误的会计结论而导致的风险

仍以上面情况为例,此时可将假设写成如下形式:

H0:89 118元≤?滋≤90 882元

H1:?滋>90 882元或?滋<89 118元

如前所述,当H0为真时,则产生误拒风险,但如果H1为真时又如何呢?显然,当样本均值落在89 118和90 882之外时,审计人员接受H1,即认为被审单位总体均值不是90 000元的结论,此时的结论是正确的。但如果样本结果介于(89 118,90 882)之间时,审计人员会接受原假设,并拒绝接受备择假设,认为被审单位总体均值是90 000元,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即误受风险。

三、审计抽样风险的控制

从以上两种风险的形成来看,审计人员总是希望出现这两类风险的概率越小越好。但是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到同时都很小。如果减小误拒风险,就会增大误受风险的机会;反之,若减小误受风险,也会增大误拒风险的机会。

在审计工作中,我们关心的是这两类风险中哪一类风险所带来的后果严重,如果可以确定,则应以此为主要的控制目标。结合统计学中假设检验的知识,大家都在执行这样一个原则,即首先控制误拒风险原则。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原假设是什么通常是明确的,而备择假设是什么则常常是模糊的。显然对于一个含义清楚的假设和一个含义模糊的假设,我们是不愿意拒绝前者的。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就更为关心如果原假设为真,却将它拒绝了,由此而产生的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而这正是误拒风险所表现的内容。

(一)影响误拒风险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1.影响误拒风险的因素

(1)审计抽样方法选择不当

抽样方法的选择对抽样风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由于不同的抽样方法产生的误差是不同的。如是采用随机数表选样还是系统选样,是采用分层选样还是采用整群选样,不同的抽样方法,在计算误差的时候产生的差别是很大的。

(2)被审单位的样本容量不当

样本的容量大小,也是控制误差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是因为样本容量越大,产生的风险就越小;反之,样本容量越小,产生的风险就越大。

(3)审计人员自身存在某些缺陷

这是由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及自身素质决定的。

2.减少误拒风险的防范措施

(1)正确选择审计抽样方法。例如,当被审项目无明显分类标志时,可采用随机数表法抽取单位,当被审项目总体特征随机分布于总体中时,采用系统选样法,当总体按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或经济业务的类型分层时,可采用分层选样法,当总体上的错误多为高估错误并且其记录值不为零或负数时,则应采用货币单位选样法(又称元单位选样法)等。

(2)正确确定样本规模

在审计抽样中,样本规模的确定是控制抽样风险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样本规模过小,不能反映出总体的特征,而样本规模过大,则会加大审计成本,甚至失去抽样的意义。

对于误拒风险有效的控制方法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审计的样本规模。这是因为增大样本规模,会提高样本对审计总体特征的代表性,从而使抽样结果更为可靠。因此,在抽样审计中,人们通常采用增大样本规模的方法来控制和降低审计人员可能承担的误拒风险。

(3)审计人员加强自身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的提高

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得新问题、新方法、新制度和新法规大量涌现,从而使审计人员的业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不断地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绝不能停留在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处理各种新问题上。另一方面还要大力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质量控制建设,约束审计人员的一些偏见行为。

(二)影响误受风险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1.影响误受风险的因素

(1)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整体环境的了解程度

审计人应在审计前对被审单位的整体环境全面了解,全面熟悉和了解被审单位相关业务流程等,这有助于审计人员降低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存在技术上的误读

这是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问题,如审计人员将被审单位数额不大的错误误读为被审单位工作上的失误和马虎;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业务不熟等,均有可能产生审计风险。

(3)审计人员的同情心

有时,审计人员也会在被审单位错误的掩盖下,不自觉地提高了同情度,从而产生审计风险。

2.减少误受风险的防范措施

(1)审计工作开展前,要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整体环境

作为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整体环境了解程度,是降低该风险的一个主要因素。虽然误受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可以设法使之降到最低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整体环境及业务流程如果熟悉的话,就可以结合被审计的具体情况来作出结论,从而使这种风险降低。

(2)加强审计人员的自身知识结构的调整,提高专业胜任能力

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必须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不但要熟悉会计、审计、法律、税务和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实务,还应具备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

(3)合理运用会计准则及相关技术规范

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各类业务或在业务的各个环节所应实施的程序和方法都应是明确的,审计人员一定要遵守,按准则和制度办事,力争使风险减少。

【参考文献】

[1] 雷英,吴建友.内容控制审计风险模型研究 [J].审计研究,2011(1):81.

[2] 陈艳华.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风险[J].财政监督,2012(2):65.

[3] 魏晓勇.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1):19.

抽样检验范文第2篇

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

为了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食品抽样检验工作,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依法组织开展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一、认真实施食品抽样检验工作,严格抽样检验工作程序

(一)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对本辖区范围内流通环节的食品进行定期抽样检验。

(二)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中确定的重点食品、消费者申(投)诉及举报比较多的食品、市场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食品,以及查办案件、有关部门通报的情况,对流通环节的食品进行不定期抽样检验。

(三)应当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流通环节食品 1

进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应当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采用备案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采用依法备案的企业标准作为对该企业食品抽样检验的判定依据。

(四)对流通环节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时,应当制作抽样检验工作记录,现场检查所抽检食品的进货查验情况;应当要求检验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采样规则进行取样,并将抽样检验结果通知标称的食品生产者。

(五)被告知的被抽样检验人或标称食品生产者对抽样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承担复检工作的食品检验机构申请复检,并说明理由。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二、积极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自检体系,严格防范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

(六)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大中型食品经营企业配备必要的食品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或委托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对所经营的食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检。

(七)督促食品经营企业以消费者投诉、举报多或销售量大的食品品种为重点,加大自行抽检或送检的力度,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

三、强化对抽样检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运用,依法报告和发布

抽样检验信息

(八)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检验结果5个工作日内,将抽样检验结果通知被抽样检验人,责令其停止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并监督其他食品经营者对同一批次的食品下架退市。同时,报告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抄告相关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被抄告的相关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并通报本级卫生行政和相关监管部门,重大情况应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

(九)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准确、及时、客观的公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对食品抽样检验结果涉及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的,应当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直接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十)县级及其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及时汇总和综合分析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结果,及时发现辖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进行消费提示、警示,开展消费引导;对抽样检验中发现的由其他环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应当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协调协作制度》,通报相关部门,促进源头治理;根据工作需要,向行业协会通报抽样检验信息,促进行业自律。

四、认真开展快速检测工作,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十一)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应当对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多的食品,采用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初步筛查。初步筛查结果不得作为执法依据。

(十二)实施快速检测发现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将食品样本送符合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处理。食品经营者应当在检验机构未出具检验结果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

五、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切实保障抽样检验经费的落实

(十三)对实施抽样检验工作的执法人员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学习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抽样检验范文第3篇

一、药品质量监督抽样存在的问题

1、抽样药品剂型比例失调,供样单位比例不均衡。观察近几年我局抽样数据,从抽样药品品种可以发现大部分以片剂、胶囊、中药饮片为主,注射剂、外用剂型、溶液剂型等品种占比数量很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多种,主要的原因是抽样所需的样品数量较大或者品种价格较高,给供样单位带来较大的经济承担,使抽样单位与供样单位之间可能发生矛盾,为了完成抽验任务,抽验人员往往会选择一些价格相对较低或抽样量相对少的剂型品种。也有的是进货或库存量少,达不到抽样数量要求,还有质量监督检查未关注或覆盖等情况。抽样品种比例的不均衡,不能反映出药品质量的全体水平,成为药品质量监督抽样的弱点,影响着药品监管的水平。同时从抽样药品的供样单位中可以发现抽样样品主要来自于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还有部分来自药品生产、经营单位,村级卫生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等单位占极少数,主要是受供应品种数量、经济条件限制,村级卫生医疗机构、个体诊所可供选择的抽样品品种有限,在有限的抽样批次资源条件下,从药品流通供应量出发,而把乡镇以上卫生医疗机构等作为主要的供样单位,达到质量监督检查能最大程度反映市场流通的药品质量情况。但是从在人员素质、储存条件等质量管理能力方面看,村级卫生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相对较为薄弱,容易产生药品质量变化等质量管理问题,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也是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这部分的监督抽样,由此会形成药品监督抽样工作的盲区。

2、质量监督检查品种未能全面覆盖,缺少药品质量信息分析运用的手段,抽样针对性不足。在监督抽样工作实践中主要通过检查人员查看药品的方式完成对抽样药品的初筛,这需要药品质量信息导向,而目前对药品质量信息的收集主要还是靠网络渠道,信息量不足,信息面不广,缺少对药品质量信息分析处理的手段,无法掌控有关信息和有效地运用,没能起到对药品抽样工作靶向指导作用,

收集的质量信息只能成为日常积累资料,所以在实践中主要通过主观的经验和日常积累去发现抽样样品。在面对被检查单位数百个至千余种药品,仅凭人员查看这种单一主观的检查初筛手段,不可能对每个品种逐一检查,检查中也必然会遗漏一些具备针对性条件的抽样品种。同时单凭主观印象通过外观来判断质量可疑情况,难免会产生一些主观随意性的因素。在缺乏质量信息运用和其他技术手段下,要想达到质量监督抽样针对性和全覆盖的目标,仅有人员主观的经验和积累是显然不够的。

3、药品抽样与案件查处、基本药物品种监督抽样中不协调问题。药品监督抽验作为案件发现的重要来源,从案件查办成本和效益考虑,期望抽验发现不合格药品的涉案金额越多越好,所以在药品抽样实践中对一些进货量或使用量少、价格金额低的药品就可能较少得到关注。这就有可能忽视其中存在低价低质问题,使药品抽样目标发生偏移。同时在抽样不合格品药品案件的查处中,区域监管部门之间对抽验不合格的药品缺少协查信息交流,不利于对抽验不合格药品进行有效的质量追踪。在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下,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对基本药物质量都非常重视,把基本药物作为监督抽样一个重点品种,然而其中存在与供样单位在样品提供等方面的矛盾问题。目前乡镇以下医疗机构通过统一配送配备基本药物品种,以零差价进行供应,由此产生抽样样品的经济承担问题,提出监督检查供应源头的质量进行抽样的观点,对供样不够支持。而且即使抽验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可以预见对案件查办而言没有效益,影响着抽样积极性。

4、药品快检技术得不到应用。受人员、观念机制、快检技术适用局限性等条件限制,目前我局在快检装备上只有一只快检箱,且该快检箱基本没有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在快检技术应用上主要依靠上级部门的快检车支持开展十分有限的药品快检工作。所以药品快检工作基础薄弱,工作不能开展,不能和药品监督抽样发生配合作用,影响药品技术监督的效益。

二、几点建议与对策

1、加强人员培训。药品抽验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药品抽验人员不仅要政治合格、作风过硬,还要业务精良、行动快捷;不仅要懂得药学专业知识,熟悉药品生产过程,还要懂得药品经营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把握药品市场动态;不仅要掌握国家药品标准、检验方法,还要熟悉抽验程序和操作规范。

不仅要有商品防伪、包装材料、相关法律、信息技术等理论知识,还要有药品外观鉴别、快检等技能。因此,要不断强化培训教育,既要加强理论培训,又要注重实践锻炼,提高抽验人员素质。

2、推进快检技术实践应用。在药品抽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检技术开展应用是有益的补充,将它应用在基本药物品种、乡镇和村级卫生室的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可以化解基本药物抽样工作遇到不协调问题,清除村级卫生室在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抽样工作的盲点。所以在现有的快检装备条件下,建立起工作制度,逐步地开展起这项工作,形成一些工作基础和经验,发挥质量监督检查的手段作用。同时在快检技术上需要创造条件,加强快检装备设施建设,加大对快检技术的应用开发,尤其是在基本药物品种、非法添加药物等方面的应用,使快检技术更加适应监管实践的需要。

3、建设与应用药品抽样信息数据平台。在药品信息化监管的有利条件下,建立药品抽验信息和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可以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数据比对,快速实现对所有药品质量的初筛,提高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品种覆盖面,结合现场人员检查,这将大大增强药品质量监督抽样的效能。同时通过药品抽验信息管理系统,能使抽样管理更加便捷、有效,实现抽验信息交流和共享,提供抽验工作的成效。所以在国家、省级层面在这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和开发应用,将为基层单位促进药品抽验工作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抽样检验范文第4篇

抽样调查是数据收集的一种方法.抽样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个体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观察,用所得到的数据特征来推断总体数据特征,其中蕴涵了重要的统计思想—样本估计总体

抽样的必要性在于:一是由于总体包含的个体数目往往很多,甚至无限,不可能一一考察;二是有些调查实验带有破坏性,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 在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抽样的必要性

统计活动中的几个环节是: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运用,其中数据的收集是其他环节的基础,数据的收集活动中也充满了统计的思想.数据收集常用的方法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其中抽样调查是统计中运用最广泛的调查,因此抽样调查是统计中一个最重要的概念

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抽样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统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其对统计思想的理解.

通过上述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实例的分析,理解抽样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体会样本代表性的随机原则和适量原则,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

一、目标和目标解析 教学目标:

1. 了解抽样调查及相关概念;

2.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样本的代表性,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 初步体会统计思维和确定性思维的差异性;

4.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目标解析: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抽样调查,能通过实例解释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2.能在不同的情景中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体会样本对总体的估计的准确程度的影响;

3.本节课主要体会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随机思想以及统计结果的不确定性;

4.统计学的应用非常的广泛,通过大量身边的事例学生体会统计学在工农业、环保等行业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1.课前需要全班同学统计一周自己家丢弃的垃圾袋的个数,为课堂提供数据支持;

2.教师下载或自遍程序,程序实现如下功能:能记录存储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的结果.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一天,爸爸叫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临出门前,爸爸嘱咐儿子要买能划燃的火柴.儿子拿着钱出门了,过了好一会儿,儿子才回到家.

“火柴能划燃吗?”爸爸问. “都能划燃.”

“你这么肯定?”

儿子递过一盒划过的火柴,兴奋地说:“我每根都试过啦.”

问题1:儿子采用了什么调查方式?

问题2: 你认为儿子采用的方法合适吗?为什么?

问题3: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笑话,使学生明白全面调查方法在某些调查中并不可行,体会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同时第一次体会抽样调查的统计思想和样本的代表性.

(二)归纳共性,抽象抽样调查的定义:

问题4:下面的调查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比较合适?

1. 了解学生对“北京奥运”的喜爱程度?

2. 面对金融危机,如何了解全国人民对中国经济复苏充满信心的程度?

3. 要想知道一大锅汤的味道,该怎么办呢?

4. 某队要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范围,我们应该采用什么调查方法? 5.你还能举出一个运用这种调查方法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 通过大量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从总体很大甚至是无限总体或抽样的破坏性两个方面理解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同时为归纳、概括抽样调查的共性提供大量的事件.

问题5: 上述调查都用了一种相同的方法,请用语言描述一下这种方法?

抽样调查: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

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思考、抽象、概括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加深对抽样调查内涵的理解,培养他们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第二次体会抽样调查的统计思想.

(三)分析比较,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

问题6:你认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各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吗?

[设计意图] 通过把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进行优劣对比,让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会结合具体的情景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四)深入情景,体会抽样调查的方法思想

例1.北京市第166中学共有2093名学生,要想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7:你准备用什么调查方法解决?

问题8:在这个调查过程中我们应做哪些事?

问题9:在调查流程中确定样本容量很重要,请大家讨论一下,调查多少名同学比较合适?你考虑了哪些因素?

问题10: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选取这些同学比较好?

问题11:我们能否设计一个抽样调查的流程?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实例,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再一次体会利用调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同时体会、领悟抽样调查中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随机的思想等.

问题12: 你能概括出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吗?

简单随机抽样定义: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的随机抽样.

资料:在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一份颇有名气的杂志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调查Alf London 和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中谁将当选下一届总统.为了了解公众意向,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表,显示Alf London非常受欢迎.于是此杂志预测Alf London将在选举中获胜.

实际选举结果正好相反,最后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选举中获胜.其数据如下:

问题13:文中在调查时进行的抽样是简单随机抽样吗?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材料,说明样本的选取因素考虑不周会得到与总体相差甚远的估计,让学生体会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

(五)设计活动,经历抽样调查的全过程

例2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一周以来你们家里扔弃的垃圾袋的个数是多少,同时思考几个问题:

问题14:估计一下平均一周内我们班同学家庭扔弃的垃圾袋的总面积是多少?

问题15:以我们班统计的垃圾袋数据为166中学学生家庭丢弃垃圾袋的样本,估计咱们全校初中部所有学生家庭一周扔弃的垃圾袋的总面积;

问题16:估算我校初中部操场面积;

问题17:估算我校所有学生家庭一周扔弃的垃圾袋能够将操场铺到几层?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统计活动,体会简单随机抽样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

生环保意识,养成共建北京美好家园需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好习惯,同时第四次体会抽样调查的统计思想.

(六)归纳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1.请问什么是抽样调查?

2.抽样调查的统计思想是什么?

3.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与其他同学分享吗?

[设计意图] 通过几个问题的小结,归纳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核心思想和方法,同时

分享学生成功的喜悦,了解学生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六、目标检测设计

1.要调查某校初三学生周日的睡眠时间,选取调查对象最合适的是(

)

A、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

B、选取50名男生

C、选取50名女生

D、随机选取50名初三学生

2.下面的调查,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的收视率

B.全国人口普查

C.一批炮弹的杀伤力情况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3.在火车的站台上,有200袋黄豆将装上火车运出北京,袋子的大小都一样,随机选取10袋的重量分别为 (单位: 斤): 19

6、19

8、19

9、200、19

7、19

8、196 、19

6、200、198,估计这200袋黄豆的总重量为_______________ .

4.166中某某同学为了调查北京市初中生人数, 他对自己所在的东城区人口和东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东城区人口约62.5万, 初中生人数约16500人.北京常住人口1633万人 ,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43.1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30.6万, 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 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抽样调查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题1主要考查学生对抽样方法的合理性的理解;题2主要考查学生对抽样调查适用性的理解;题3主要考查学生对抽样调查中样本估计总体思想的理解及简单数字计算能力;题4则从更深的层次上考查抽样调查中样本估计总体思想及样本的代表性;题5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节课核心概念掌握的情况.

四、教学反思

1.对统计思想的理解

学生以往的学习内容中,多是以确定性为主的数学,虽然在前一阶段学习了统计图表、用全面调查收集数据,并对统计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抽样调查中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随机思想以及统计结果的不确定性,这些思想和内容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已有的经验与本节课要达成的教学目标之间还存在质的差异,学生要从确定性的数学认知过度到不确定性的数学认知还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学习的的知识造成负迁移,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是:对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对统计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怀疑,对统计的科学性有质疑,对样本的随机性不理解等.

2.对样本容量n的确定

样本容量n的确定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实施抽样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样本容量过大, 会使调查成本增大, 难以体现抽样调查的优越性,样本容量过小, 又会使样本的代表性降低, 对总体的估计可能误差过大. 因此, 解决抽样设计中的样本容量问题至关重要.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 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置信和允许误差. 简言之, 置信度是对抽样估计可靠性的度量, 允许误差是指事先要求与一定的置信概率相对应的误差的最大范围, 它是对抽样估计的精确度提出的要求.

由此可知样本容量n的取值不是随意任取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样本容量的确定结果可能是五花八门,分歧较大.

抽样检验范文第5篇

课时教案1

课题:1.1从普查到抽样 教学分析:

首先,教材从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展开讨论,并通过对人口普查的了解,说明普查的工作量大,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普查虽然规模大,还是可以实现的,但有时候,即使有时间,精力和财力也难以完成普查。因此,书中通过几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抽查的必要性。更进一步,教材通过学生的思考与交流,总结出抽样调查的优点,让学生了解样本和总体的概念。 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和抽样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抽样调查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选择调查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

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 教学难点:抽查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为什么要学习统计知识?

学以致用。学习统计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统计。 例:

1、统计全国人口,各省、市人口;

2、某一批产品的合格率、寿命;

3、某一档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统计知识用起来很普遍,所以我们有必要来学习一些统计知识,其中包括:有哪些统计方式、方法;对统计出的数据如何处理,对统计的结果如何展示等等,本章都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

第1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1.1 从普查到抽样

一、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而普查、抽样是统计

过程中在收集数据时常用到的不同的方法。

二、学生阅读课本第3页表格及其以上的内容和第4页的小资料,回答问题:

(1)什么叫普查?

如果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那么这种调查称为普查。 (2)为什么要进行人口普查?(作用)

人口普查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人口全面情况,比如:人口总数;男女性别比;受教育情况;增长趋势等。人口普查是对国家的政府决策情况的一个检验,比如: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等。

(3)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漏登的人数大约是多少?为什么会出现漏登?

你对人口普查中的漏登率是如何认识的? 漏登人数:12.95亿×1.81%=2344(万)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对于外出流动人口的界定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划分困难,普查初期,坚持原则,后期又推翻原则,出现“自己打自己嘴巴”的现象,造成了大量人口漏登的现象。

普查不是100%准确的。即使是最周全的调查方案,在实际执行时都会产生一个误差。人口普查中出现漏登是正常情况,调查方案的设计是尽可能让这个误差降低到最小;即使出现漏登的现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国家的宏观决策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4)你对上面“武汉人口普查员劳累过度以身殉职”的报道有何看法?

人口普查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普查工作时间长且非常繁重,所以人口普查数据是得来不易,要尊重人口普查人员的劳动,对人口普查工作要大力支持。 (5)什么样的调查适用普查?

当调查对象很少或需要掌握所有对象的详细信息时,要选用普查。 例1医生是如何检验人的血液中血脂的含量是否偏高的?你觉得这样做的

第2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合理性是什么?

解:医生在检验人的血液中血脂含量是否偏高时,通常是抽取少量的血样

进行检验,然后由此做出推断,认为这个人的血液状况基本如此。

医生在检验时是不可能将一个人的血液都抽出来进行普查的。

三、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的思考交流,结合例1,回答问题:

1、在思考交流中的(1)、(2)里,如何进行检验?能用普查吗?

由(1)、(2)及例1知:由于检验对象的量很大,或检验对检验对象具有破坏性,所以采用普查的方法有时是行不通的。

2、什么是抽样调查?

通常情况下,从调查对象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进行调查或观察,并以此对调查对象的某项指标做出推断,这就是抽样调查。

3、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总体容量、样本容量?

总体:统计中调查对象的全体。 个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总体容量:总体中个体的数目。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例2 为了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某城市准备出台限制私家车的政策,为

此要进行民意调查。某调查小组调查了一些拥有私家车的市民,你认为这样的调查结果会怎样?

解:一个城市的交通状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个人,关系到每个人的利益。为了调查这个问题,在抽样时应当关注到各种人群,既要抽到拥有私家车的市民,也要抽到没有私家车的市民。调查时,如果只对拥有私家车的市民进行调查,结果一定是片面的,不能代表所有市民的意愿。因此,在调查时,要对生活在该城市的所有市民进行随机地抽样调查,不要只关注到拥有私家车的市民。

四、课堂练习

课本第6页 练习

1、

2、3

五、课堂小结

第3页

陕西省西安中学附属远程教育学校

这节课我们主要讨论了为什么要进行抽样调查,以及在进行出样调查时,样本代表性的重要性。在实际的统计调查中,如何根据调查问题,选取合理的抽样方法,使得样本具有代表性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六、分层作业

1、课本第6页 习题1—1

1、

2、3

2、三维设计相关内容

3、课本第7页 阅读材料

上一篇:微生物检验下一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