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物素描范文

2023-09-10

静物素描范文第1篇

教学目的:理解掌握物体内部结构,提高抓形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去表现物体的内部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示范、启发、引导、讨论、欣赏、体验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题。

二、复习旧知识

什么是结构?怎样去找物体的结构(师生一起回忆旧知识)

二、 讲授新知识

在画前,首先要观察分析形体的结构特征

内容有:

①、形体特点(物体是方的?圆的?规则的?不规则的?) ②、高宽比例(单个物体高宽的比例、一组静物中各个静物之间的比例) ③、空间位置的比较(前后左右) ④、虚实比较(前实后虚、主实次虚) ⑤、形体的衔接关系、物体边缘线位置以及结构钱的隐现等等。 作画步骤:(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

步骤一:从长线分割画面空间,确定大体构图,运用描绘单个物体的基本形的方法,画出所有物体的基本形态。

步骤二:从主体物开始,运用线条造型方法,画各物体的形、结构。用线要注意轻重、浓淡、宽窄的变化,主次关系。把物体各部位的透视开关画准确。

步骤三:画出明暗交接线的位置,把背光部位和投影稍加渲染。 步骤四:认真检查,整理画面的各种关系使之准确、协调,调整完善画面。

四、课堂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 ,指导学生整体刻画 ,处理好画面效果。

五、布置作业

临摹范画,多练习,从整体入手,先掌握大的结构关系。

六、课堂总结

本课重点解决结构素面的立体认识,结构认识及透视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做针对性的练习。

七、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静物素描的作画步骤及结构,但还有部分同学还学课下多联系,充分利用时间才能把握整体画面效果。

评课记录: 主讲人:孔佑璇 课题:静物结构素描

参加人员:王艳、安然、郑敬超 优点:

1、 教学目标确定的比较准确,突出重难点。

2、 严格按照学案式导学的五个步骤进行授课,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 多媒体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学,帮助学生化解思维难题。 不足、改进策略:

静物素描范文第2篇

【摘要】素描静物是美术专业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在考试中占据重要比例。从素描静物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提高素描静物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素描静物教学问题对策

素描静物作为美术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学过程应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使理论、知识、实践协调发展,引导学生不断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因此,素描静物教学如何协调绘画技能训练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美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作为美术教师来说,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有效协调教与学的关系,准确把握素描静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在尊重美术教育原理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素描静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美术院校的扩招,很多学校和学生将美术作为通向高等学府的捷径,美术教学也被当作高考录取率的重要增长点。在这种形势下,美术生大量增加,美术教学逐渐得到重视,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美术教学却存在种种问题。素描静物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在高考制度和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绘画技能的训练,甚至在教学中忽视美术造型规律寻找技巧捷径。很多学生也是迫于高考压力走向美术专业道路,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绘画过程中艺术素养和造型能力有所欠缺。具体来说有以下突出问题:

(1)素描静物教学偏离艺术造型规律。当前素描静物教学是为高考升学率而服务,这就造成了素描教学将技巧的训练作为唯一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围绕高考和分数进行,却忽视了对素描造型规律的认识和尊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有2/3的时间都是在进行静物素描的训练,而对于素描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却几乎为零。这种割裂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行为忽视了教育规律和艺术造型规律,违背了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技巧的一般顺序和原则,使学生接触到的素描知识范围过于狭窄,对静物素描的表现形式理解有失偏颇。很多学生学了几年的素描,但对于素描的认识和理解仅限于考试的范本和式样,这种现象与当前素描教学指导行为直接相关。和素描教学目的指导息息相关。素描理论知识和素描观念的形成是学生艺术能力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生终身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美术教师要承担起美术教育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教授学生学习基本的素描基础知识与观念,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素描技巧和绘画能力。

(2)静物素描教学形式单一。在当前的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学主要采取临摹和写生,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完全根据高考题目和个人意愿来安排教学,缺乏有效的理論指导,教学过程单调、呆板。静物素描中造型问题和集合意识的确立是培养学生美术思维的重要方面,但迫于高考压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画面表现技术,学生缺乏素描的基础知识和科学的美术意识。在静物素描练习时,通常采取在桌上摆放常见物品进行绘画训练,静物摆放形式单一,画面缺乏创意。学生在临摹画时,基本是照着原样画,对于光感和色调的表现不会灵活运用,学习过程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3)静物素描教学缺乏通识教育意识。很多学生在学习静物素描前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知道透视变形的原理,缺乏美术的观察方法和绘画意识,而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静物素描教学仅仅局限于技巧的训练,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接受类似于囫囵吞枣。由于素描造型基础知识和观念欠缺,因此学生美术基础薄弱,不明白素描的造型规律和表现形式,无法建立有效的立体意识,美术能力和素养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素描静物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学生的美术基础较为薄弱等原因,素描静物教学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协调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偏失。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育,应该注重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全面的美术教育实现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态度与情感三维目标的共同发展。

1.明确静物素描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掌握静物素描造型规律。静物素描教学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素描观念,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掌握静物素描造型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不断夯实绘画技巧。首先,绘画过程树立绘画视觉结构意识。针对静物素描教学,应指导学生确立几何思想,运用立体意识和空间意识将物象的真实结构转变为视觉结构。其次,绘画过程树立明暗意识。光影的运用是素描过程中的重要原理,教师要认识到光线明暗关系在静物素描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把握画面整体关系。第三,树立全因素观念。在静物素描教学过程中,注重画面的深入程度,把影响画面的各个因素联系起来,形成完善的绘画思路。

2.完善静物素描教学目标,注重静物素描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协调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静物素描教学,不仅仅要把目标定位于高考评价标准,还应依据造型规律和美术素养要求,使静物素描理论知识与素描技巧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在解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锤炼技能技巧,不断丰富学生的素描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基础能力和素描技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静物素描教学要完善课程设置,加强理论知识、方法步骤、造型规律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其次,静物素描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三,静物素描实践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造型规律,提高画面的表现力。

3.丰富静物素描教学形式,实现绘画技能与艺术素养的同步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静物素描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还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丰富静物素描教学形式和训练方法,实现学生绘画技能与艺术素养的同步发展。首先,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素描造型规律,按照科学性、逻辑性的原则,按照素描学习程序循序渐进地开展静物素描造型训练。其次,素描教学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规律,开展分阶段的训练。第三,素描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眼、手、脑作用,通过协调运用综合感官,实现眼睛观察、大脑加工整理的有效统一。最后,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素描训练过程中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艺术素养的发展。

4.在静物素描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价了解学生情况,服务教学过程。首先,重视教师的积极评价,通过对学生的鼓励、激励,肯定学生的绘画作品,委婉指出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改正不足。其次,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正确定位自己的作品,并在班级的横向和纵向评价中实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第三,开展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通过开展作品展览,组织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在共同交流中发现不足,提高绘画技巧。

总之,静物素描在学生的美术基础能力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针对静物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和素描技巧的同步发展,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俊忠.浅论教学中的静物素描[J].品牌,2015,(02) :238.

[2]郝燕梅.对静物素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176.

静物素描范文第3篇

通常而言,我们经常会用到三角形、C形、S形、反S形等构图。

构图形式 而言有两种,一种是横构图,另一种是竖构图。尽管两种构图都很常见,各有优势,但每一种构图之内都另有讲究。

横构图的作品具有平稳、沉着等特点,特别是正三角形的构图。

要发挥好三角形构图的优势,就要做好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定位,把所见物体灵活的安排在三个点上。有些同学在横构图的作品中自认为他容易把握,所以总是随随便便安排物体。其实不然,三点定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定不好位置,会出现画面一头重一头轻不稳定的效果。

竖构图的作品具有纵深感强、有活力等特点,也是考生值得学习并能有效提升画面质量的嘴架构图,基本的表现心事有C形和S形。

要发挥C形与S形构图的长处。因为这两个字母本身就具有延伸的效果,如处理的好很容易增加空间感。因此,要合理安排好C形与S形中主要点的位置摆放。

北服美术培训中心老师讲到C形有三个点,S形有四个点,主题物体往往在中间的位置,前面的点往往是第一次要物体的摆放位置,最后面的点帮助你加强画面空间层次的推移。值得一提的是,竖构图的画面容易表现纵深感,因此主题物体不宜画的太大,太大会挡住空间的延伸。这一点与横构图有所区别,因为横向的构图画好物体比画好空间重要。构图 时还需要把握两点要求——均衡与对称,对比与统一。

均衡与对称:构图最忌讳平均分配画面。

均衡与堆成是构图的基础,与以上所阐述的横构图与竖构图而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是画面美感形成的必要保证。尽管均衡与对称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即稳定性。这种感觉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是作品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便会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值得一提的是,均衡与对称在作品内不等于平均的概念,他是一种符合逻辑的相对比例关系,反之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衬布之间的一种合理分布。平均虽然是稳定,但缺少变化,在绘画作品中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有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

对比与统一:对比是需要兼顾画面的统一。

静物素描范文第4篇

摘要:在现代绘画史上,塞尚是一位绕不开的艺术家,我们都非常明确塞尚油画中强烈的结构性、建筑性,但是往往忽略了他为达到这种特性所采取的方式。尽管有很多艺术理论家探讨过塞尚油画中的色彩,但对于塞尚油画中所呈现的这种色彩背后的逻辑及其鲜明的秩序特征却未做深入的分析。从形式主义及图像学的角度出发,论述塞尚油画中色彩所呈现出的秩序性特点及其美学意义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塞尚;色彩;秩序感;美学启示

色彩作为基本的绘画造型元素,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往今来艺术大师们对于色彩的探究接连不断,形成了很多色彩理论。19世纪末被推崇为“现代绘画之父”的法国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年),在绘画中对于色彩的探究突破了以往古典主义的“棕褐色的调子”,也打破了印象派只表现光照耀下物体的瞬间印象的描绘方式,建立了一种与自然平行的描绘物体的方法,即以自然的秩序来深度观察并不厌其烦地剖析物体的结构,用色彩来塑造形体直到形成一种永恒的画面感。

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对塞尚的作品进行了五个分期,分别是青年时期、印象派时期、成熟时期、晚年时期、最后时期。青年时期他的作品是一种内心视像,他把饱满的热情倾注于绘画,但却由于缺乏真情实感与绘画技巧,无论在造型和色彩的运用方面都显得稚拙与狂躁,所以他油画作品中的色彩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一种秩序感,这种色彩秩序感是随着他绘画观念的发展变化、技法的成熟而逐渐形成的。

一、何谓色彩的秩序感

秩序的原意是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是“无序”的相对面。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色彩是指光对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的秩序感即色彩在画面中呈现出一种有序的规律,如色调冷暖均衡、对比充满节奏和韵律等。这种规律不但呈现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上,而且它和形体相铺相成,融合统一,也形成了一定的规律。罗杰·弗莱曾指出:“在我们的感觉中,我们所要求的性质首先是秩序,没有秩序我们的感觉会混乱不堪和茫然无措,其次是变化。”可见秩序感在艺术审美价值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赫伯特·里德曾经说过:“塞尚的意图是创造一种艺术的秩序来呼应自然的秩序,并独立于他个人的混杂感觉。”塞尚利用色彩的秩序建立起了他感知事物的方式,即把色彩按照序列组合的方式排列于画面,进而建构他笔下的物体。仔细端详塞尚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画中的苹果上、圣維克多山上,以及他绘制的夫人、朋友、佣人等肖像作品中,这种有序的色彩安排几乎无处不在。

二、塞尚油画中色彩秩序感的体现

塞尚油画中色彩的秩序感主要是通过划分图层、色彩对比、渐变调和所体现的。塞尚认定,创作一幅风景画就像创作一首交响乐曲一样,通过色彩的“调音”和运用对照法创作“和声”,而不是单纯教条地使用明暗对照法。他利用色彩划分图层建立画面关系,运用色彩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运用渐变调和使得画面和谐统一,通过三者结合,让秩序感贯穿始终。

(一)划分图层形成秩序

我们不难发现,塞尚笔下描绘的物体形象相对比较简单且易于区别,这除了因为他的选材之外还与他对于画面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在造型时塞尚常常将物体简化为几何形状来进行描绘,在赋彩时他通过划分图层来整合物象建立画面空间关系。通过将物象划分为不同的图层,使每一个图层都有其确定的颜色,再进一步确立起某些清晰分节的色面,最后运用色彩的对比、互补、大气和光线变化,把各个图层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统一于同一个画面。例如,在作品《塞尚夫人》中就有明显的图层划分的效果:背景统一为墨绿色(图层1),沙发为大红色(图层2),人物的上衣为蓝绿色(图层3),裙子为黄绿色(图层4),人物的肤色统一为黄、绿、红相间色(图层5),头发为深棕色(图层6)等。在这些基础的色调之上,再进一步去处理所划分的这些图层之间的色彩关系以及各图层中的色彩的细微变化。

通过这种划分图层的方式,把原本令人眼花撩乱的丰富多彩和错综复杂的物象归纳为几个清晰的图层,着重大而化之图层与图层的整体关系,摒弃了单纯的自然印象,省去了物体细部的描绘,画面色彩清晰明了,物体的主次对比、空间关系也因图层的划分更加明确,从而使作品产生一种和谐统一、主次分明的色彩秩序感。

(二)色彩对比形成秩序

色彩的对比包括冷暖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等。塞尚经常使用色彩的冷暖来表现立体感,例如在作品《穿红背心的少年》中画面背景的冷绿、冷紫与男孩脸部的黄色和大红色的背心形成了强烈的冷暖对比,而固有色为白色的衬衫被处理为暗部泛一点冷绿、冷紫,与亮面的淡黄形成了冷暖对比,促使手臂的明暗关系更加凸显。在这幅画中也不乏色相对比,如衬衫暗部的紫色与人脸上的黄色为互补色,红色的背心与整个泛绿的背景为互补色,裤子的蓝色与腿上盖的毯子的橙色为互补色,等等。这种互补色在增加了画面的视觉张力的同时,又形成了明显的色彩秩序。此外,画面整体呈现出一种灰绿色调,而大红色的背心明亮醒目,与灰绿色调形成强烈的明度对比。在纯度对比上也有明显的安排,例如画面的中心人物身上衣服的色彩纯度明显比背景的色彩纯度高,从而将观众的视觉一下子聚焦到了人物的身上,形成鲜明的主次对比关系。

这种通过色彩对比来塑造形体、建立画面秩序的方式不同于以往单纯利用黑白灰的素描结构关系塑造形体的方式,而塞尚在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上往往是综合考虑,而不是孤立地处理。他的意图是表现物体坚实的体积和画面稳定和谐的结构,依据色彩的对比秩序使得色彩与空间、色彩与形体,完美融合于一个既有古典主义的静谧又有印象派的热烈的画面。

(三)渐变调和形成秩序

渐变调和是形成秩序感的一种典型方式,当色相、明度、纯度按级差进行递增或递减时,必然产生一定的秩序和有规律的变化。它像是一座沟通色彩之间微妙关系的桥梁,让各个或协调或冲突的颜色逐渐过渡,交融为一体,从而避免冲突。通过渐变与调和不但可以在相对呆板的单色上增添变化,还可以让纷繁复杂的配色形成秩序。

在塞尚的1877年绘制的自画像作品中,脸部的色调呈现出由浅到深的暖色调色彩渐变关系,如人脸最亮的部分为浅肉色,逐渐渐变为淡黄色、土黄色、赭石色、深褐色等,而衣服上的色彩渐变更加明显,从浅绿色逐渐渐变为黄绿色、橄榄绿色、墨绿色,同样也呈现出了色调由浅到深的层次变化。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塞尚是依据物象结构而使色调按级差进行递增或递减,并且各色调与色层之间是相互融合的,这种通过色彩微妙变化的逻辑延伸,实际上是塞尚知性观察和不断修正调和的结果,在实际的自然生活中或许物体的固有色并不呈现出这种有序递增或递减的秩序,而在描绘物体时,塞尚的这种处理方式明显是使用一种自我的视看来建构他眼中的风景的。

三、塞尚油画中色彩秩序感的美学启示

塞尚从他工作的媒介中获得灵感,利用色彩的有序排列使得物体的坚实性和建筑性得以显现,而这背后是基于塞尚独特的艺术理念:客观地观看世界以及志在追求回到物体本身。塞尚油画中的色彩并不是付诸绘画表面的形式,而是造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每一个色彩笔触都是建立在塑造坚实的形体和表现结构上的,所以说他的色彩和结构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这就是塞尚色彩秩序感背后的逻辑,即依据物象的结构赋色,不掺杂任何臆想和夸张的成分。

塞尚在引导绘画走向变革之际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而是不断实验,使他的绘画实现今昔统一。他不但吸收了普桑、洛兰、委罗内塞等古代艺术大师遗留的精华,而且还学习借鉴了毕沙罗等印象派画家描绘外光的色彩理论,但与印象派并不完全一致。塞尚独特的色彩理论融合了他自己多年在大自然中对景写生的色彩体悟,他摒弃传统透视法,按照画面组织关系来对物象进行赋色,运用冷暖色调营造出前进感和后退感来建立画面空间关系,他不但在物象形体上进行了简化和概括,同样在物象色彩上也进行了概括与简化。塞尚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主观与客观的融合、再现与表现的互为补充,还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生动与稚拙并不矛盾。

四、结语

塞尚作品中色彩的秩序感是把自然界的色彩作为参考对象,而不是完全照抄,秩序感的形成是塞尚智性思考的结果。塞尚的出现改变了描绘自然的方式,他一笔一笔地刻画物体,就像一个不断攀岩的人每一个脚印都坚实地踩在土地上。塞尚曾说,要画成一幅静物画必须工作100次,而要画成一幅肖像画则要对人物的姿态改动150次。那些完美和谐的色彩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塞尚几乎一生都在用色彩来实践他的艺术理念,最终历史证明他用那艰苦卓越的意志力敲开了现代艺术的大门。他绘画中色彩的秩序感,启发后来的画家重新去審视色彩在画面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但影响了立体主义画家,同时又为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沈语冰,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7.

[2]弗莱.视觉与设计[M].易英,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3]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洪潇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5.

[4]伯纳贝.几何之美:塞尚作品赏析[M].安雨帆,译.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

[5]梅洛-庞蒂.眼与心[M].刘韵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静物素描范文第5篇

一、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目的

(一) 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若想有效的掌握造型的方法, 提高造型能力, 就需要加强对自然物体的形态特点、变化规律、变化条件等的认识。对于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水彩静物画中的造型训练来说, 不仅仅需要塑造一种孤立静止的物体形态, 同时还需要将物体所表现的丰富多样的形式相联系, 并形成相互的独立的空间结构。第二, 提高学生的色彩能力, 对于一幅绘画作品来说, 其中最为主要的内容, 同时也最为动人心弦的一个重要绘画元素。色彩在诸多的绘画语言要素中, 相对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水彩静物画作为一种西方的绘画类型, 在绘画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遵循色彩的发展规律。从色彩表现的角度来看, 其主要分为客观地再现色彩和创造性表现色彩两种。在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中, 客观地再现色彩的重要基础通常为素描的造型训练, 通过色彩将物体的结构、质感以及空间的位置等充分的体现出来。色彩的主观表现同样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教育的重点内容, 任课教师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指导, 以此促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手法。第三, 准确的把握水彩静物画所需的工具材料以及艺术特色规律。水彩语言具有丰富性的特点这也是学生需要体会和掌握的一项重点内容。

(二) 探究画面结构和精神内涵

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开展的另一个目的在于通过静物所指示的点、线、面、体, 来探究画面的结构和形式的构成以及精神内涵。在这一教学时期, 其重心并非是以自然主义表现物体的光影和色彩效果, 而是通过主观处理的方式, 促使水彩静物画的画面呈现出“第二自然”。绘画就如同建设建筑一样, 需要具有稳固的根基同时也需要一定的配饰, 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一个既坚实又丰富的整体。在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中情感的表现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在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情感因素始终贯穿其中。静物虽然并不具有生命力, 但是通过绘画创作者的审美观照, 所绘画的静物便具有了一定的精神力量, 以此更好的呈现绘画创作者的内在情感与观念。将较为零散的物体置于同一空间之内, 它们就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而构成一个整体, 或聚或散, 或亲或疏, 形态各样, 仿佛具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在这些物体身上或多或少的映射着人类社会的影子。通过情感进入精神世界, 是绘画创作作品的背后的奥妙所在。在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中, 任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脱离物体表面的物象, 去体会和感知其内在的精神世界, 以此创作出更好的水彩静物画作品。

二、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引导学生合理的把握水彩静物画的技巧和规律

任课教师在开展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的过程中, 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技巧性和规律性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水彩静物画的过程中, 只有黑的把握了这些技巧和规律, 才能够更好的深入学习美术知识, 并为未来的美术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 任课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合理的把握物体的结构、空间以及组合关系等, 并加强对学生水彩静物画中写生色彩方面的训练。通过固有色和环境色的运用, 充分体现物体之间以及物体组合之间的关系, 以此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水彩静物画实践教学中, 任课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拿笔进行绘画前, 全方位的观察和分析静物。

在观察和分析中需要明确单个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整体物体之间的组合关系, 以此为绘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生正式起稿前, 任课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多次进行构图, 以此明确水彩静物画中物体组合的主次关系、环境关系, 以此确保绘画的效果。这样, 学生便能够合理的把握水彩静物画的技巧和规律。其次, 为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水彩静物画的语言, 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大师的水彩作品进行赏析, 促使学生在水彩作品的赏析中充分的感受到水彩静物画语言的魅力所在, 从而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绘画创作者的内在情感。在水彩艺术作品的欣赏中, 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水彩静物画技巧和规律的合理把握,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 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水彩静物画学习,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水彩静物画绘画技巧。这时, 任课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通过构图表现主观意识和画面控制的能力, 并引导学生尝试着在自身的水彩静物画创作中呈现一定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内涵, 以此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自始至终的贯穿于整个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中, 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教育工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进行积累, 并将自身积累的相关美术教育方面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 以此升华为自身的美术知识体系, 同时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这样学生便可以在进行水彩静物画构图时, 合理的运用点、线、面, 呈现出水彩静物画的生动的气韵, 从而提高学生水彩静物画的绘画质量。另外, 任课教师在开展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对水彩静物画画面的构图进行详细细致的讲解, 并引导学生感悟绘画的精神思想, 以此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意识。作为任课教师则应该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 以此及时的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并及时的进行改正,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

(三) 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

绘画创作者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充分的体现在其绘画品味上。在缺乏绘画品味依托的绘画技法上, 即便其绘画技法再熟练和精湛其绘画出的作品均难以超凡脱俗。绘画创作者的审美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最终绘画作品画面所追求的效果。因此, 在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水彩静物画教学, 促使学生充分的理解、感知并实践形式美和内容美, 以此增加学生的审美经验, 提高学生的审美直觉与审美能力。但是, 实现学生综合审美素质的提高, 并非仅仅依靠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就能够实现, 任课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课堂中为学生进行知识与技巧的讲解和指导, 同时还应该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获取更多的相关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 进而为学生综合审美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 任课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学课堂, 参观水彩绘画画展, 在学生欣赏和点评中, 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中, 部分学生创作的水彩静物画作品缺乏一定的艺术创作力和感染力。作为, 任课教师应该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 并在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中, 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把握水彩静物画的技巧和规律, 同时还应该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 并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素质。另外, 任课教师还应该不断的优化水彩静物绘画教学, 充分的激发学生对水彩静物画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以此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 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

摘要: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因此, 大部分学生具有扎实的水彩基本功, 但是, 部分学生创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在进行水彩画创作时多数学生明确缺乏创作能力, 因此, 其创作出的水彩静物画较不理想。作为高等院校美术教师应该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加强水彩静物画教育, 并注重加强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笔者针对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的目的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并提出了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水彩静物画教学的有效策略, 希望有助于水彩静物画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水彩静物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德) 瓦尔特·赫斯 (WalterHess) 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2002.

[2] 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谭崑, 许卫朕.基于水彩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18 (16) 177.

[4] 谭崑, 许卫朕.高校美术水彩专业学生创业前景及思考[J].艺术评鉴, 2018 (12) 119-120+123.

上一篇:高中寒假社会实践下一篇:微积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