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伦理道德论文范文

2024-03-11

家庭伦理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加强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目前,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存在重智轻德、重知轻行、是非标准不一、家长职责不明等许多偏差,教师也因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很好地指导家庭教育。因此,对教师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培训、促进他们专业水平的尽快提升及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建立课改新秩序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未成年人;家庭教育;道德;对策

在未成年人道德生成的过程中,家庭的责任尤为特殊。目前,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偏差,应采取措施努力加以矫正。

一、 当前家庭道德教育的偏差

1.重智轻德。普通家庭缺乏德育动机和有效的德育举措。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企盼着孩子将来能上一个好大学,谋一份好工作。但这种期盼的重心,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已从德才兼备向“注重学习成绩”偏移。这样的观念,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淡化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家长对未成年子女只要求学好功课,千叮咛万嘱咐的是“除了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而淡化。

2.重知轻行。未成年人的家庭道德教育多停滞在观念和知识的灌输上,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

3.是非标准不一。加强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是,家长要给未成年人一个明确、肯定、统一的是非善恶标准,使之有章可循。现实生活中,一些父母在对孩子的是非感和责任心的培养上,明显地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认识上的不重视,看不到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感、责任心的重要。这既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缺点,也反映了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偏差和相当一部分父母的麻木。另一个明显问题是一些父母没有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可以说,这是当前青少年犯罪数量迅速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

4.家长职责不明。家庭是孩子思想道德的启蒙学校,家长是孩子为人处事的启蒙教师,让孩子具有良好的情操是家庭教育应尽的责任。但目前有些家長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放弃了家庭教育这个家长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日前,中国社会调查所、成长网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哈尔滨、沈阳等地1200名公众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目前家庭教育状况,其中家长与未成年人的比例是6:4。当家长被问及“你认为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该由谁来承担”时,63%的家长认为应由学校和教师承担,31%认为应由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只有6%认为该由家长承担,说明家长把教育子女如何做人的责任越来越多地推向学校和社会。

二、 做好家庭道德教育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成才观。一些家长“望子成龙”而只重视学习成绩,既有来自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教育中成才观的偏误。人才的成长不但要开发智力提高智商,而且要培育品德提升情商。 面对如此的育才理念和人才需求,家庭就不能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同样重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

2.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养成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往往比仅仅知道一个道理更重要。道德教育需要从习惯培养做起,特别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应教育孩子和家人融洽相处,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的事情管好等。

3.做人做事要有原则。中国自古以为的传统是做人做事要有原则,叫做“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因此,做父母的应该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对事不对人,只认道理,只认法律,只认道德,只认是非的正派习惯。

培养孩子的是非感和责任心,首先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了好的家庭环境,孩子才能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讲是非、有原则、负责任的品性和习惯。其次,父母要善“教”和敢“管”。“教”就是给孩子讲道理,说清一件事件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为什么这件事可以做,哪件事不能做。“管”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表扬、奖励、鼓励孩子的是非感和责任心。二是对于孩子的错误,父母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让孩子知道错在何处,怎样去改。三是当孩子坚持原则做了正确的事情,却遇到了麻烦、打击甚至危险时,做父母的应当全身心地支撑和保护孩子。

4.家长应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近几年,随着学校教育功能的增强,家庭教育的职责范围在不同程度地缩小。家长越来越依赖学校,学校越来越多地承担了本应属于家庭教育的责任。孩子在学校固然可以学到知识,获得技能,但这些并不是做人的根本。而家庭在培养孩子的品质方面作用重大,应该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和配合。

责任编辑 沁砚

家庭伦理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家庭,家庭教育发挥着学校教育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我们研究中西方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异同及启示,无疑将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整体发展,让家庭这一德育渠道发挥更关键、有效的作用。

一、我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

我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是在继承传统方法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传统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在内容上反映了儒家文化精神,注重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社会重于个人,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特征之二是形式简明、语言通俗,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把握;特征之三是以血亲伦常为基础,既有家规强制,也有亲情感化,强调忠君孝父,子女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

当代中国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批判地吸收、借鉴传统教育理念,其主要特点是:首先,家长长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比较推崇“孝悌”等思想观念,通过日常的言谈举止会影响到子女,使子女受到尊老爱幼等正面的道德教育。但其中“学而优则仕”、“棍棒底下出孝子”等思想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通常认为孩子的学习第一,其他次之,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父母与孩子沟通较少,只注重物质需要的满足,缺少情感交流,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使子女对父母感到畏惧的同时,产生了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孩子偏离正常的道德发展轨道。其次,家长比较注重培养孩子遵守纪律和爱祖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导致孩子行为失矩,对孩子进行的社会责任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停留于表面。最后,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独生子女制度,所以所有家长都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希望儿女成才,但是成才的标准和方式则通常由家长来规定,他们可能会将自己的幸福观、荣辱观以及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在培养孩子成为理想中的“人才”的同时,也限制了孩子的发展空间。家长把自己的道德观“强加”给孩子,使孩子过分看重“道德权威”,而其自身的道德人格无法得到发展,道德自律也就更加无从谈起。

二、西方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

西方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是英、美、德三国。

1.英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认为,早期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他说:“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目前,英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注重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强调在和睦的家庭中培养孩子遵守纪律、服从社会公德和为大众服务的良好行为习惯,注重各个家庭之间的交往。每逢星期六下午,家庭与家庭之间习惯于互相拜访,通过交往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并对孩子的道德言行产生影响。在交往过程中,孩子的社会性人格得到了发展。教育方式既严谨又不乏活泼,注重“绅士风度”的培养,也就是文明礼貌的培养;父母在教育中对孩子的鼓励多于惩罚,并对孩子进行别具特色的“生存教育”,努力把孩子培养成独立、自主但又不乏风度教养的“社会人”。

2.美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

父母在与孩子平等相处、平等交流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孩子在看到本国国旗时,要注目两分钟。在听到国歌奏响时,要把手按在胸口,心中默唱国歌。给孩子讲述本国的历史,教育孩子要爱国。父母经常给予孩子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强调“个人奋斗”,注重自立能力的培养。美国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看成自由独立的人,为孩子营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所做的事经常给予肯定,鼓励孩子去尝试、冒险,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他们向孩子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劳动赚钱,如让几岁的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洗衣服等,赚取自己的零花钱;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理,培养孩子的自立思想和自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起居有序、彬彬有礼的文明习惯。

3.德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

传统的德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20世纪前,一个听话、守纪律、讲规矩的孩子才是一个好孩子;亲子之间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家长有权决定孩子的前途。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人的价值观和教育观有了很大改变,从而促使德国的教育目标发生了相应变化。当代德国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能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家长的主要职责是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指导。亲子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父母很少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也不要求孩子按照他们的生活模式生活。一方面,父母希望借此促使孩子形成独立的个性;另一方面,希望通过自己对孩子权利的尊重,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那就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保护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尊重和保护别人的权利。他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既有独立个性又颇具道德风尚的人。

三、中西方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异同分析

(一)共性

1.都具有先入性。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先入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家庭中初次获得的思想和道德影响,将成为他们未来接受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最初的认知结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入性这一点,各个国家是相同的,这也是其重要性的体现。

2.都具有可信性。不论中国还是西方,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都是建立在血缘伦理关系基础之上的,父母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形成了孩子对父母的信赖,即对父母的话比较相信,对父母的教育感到亲切,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的生活习惯、道德行为等无形中都是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因此,父母可以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责任感、仁爱之心等情感品质,发展孩子的道德积极性和创造性。

3.都具有随机性。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最常用的方式是“遇事则行”、“遇事则诲”,渗透在家庭生活的诸多方面。在家庭中,虽然在一个大的时间段内,对教育孩子有一个计划,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有固定的教育时间,也很少有哪个家庭固定在某个地点教育孩子,而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走在路上,看到国旗或是听到国歌时,可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观看电视节目时,可对孩子进行分辨是非的教育等。可以说,家庭教育无处不在,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可施展的教育空间更为广阔。

4.都具有针对性。俗话说,“知子莫若父”,与学校教育相比,父母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情况能够全面地了解,而且孩子出于对父母的依恋和信赖,往往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毫不掩饰地展露在父母面前,使父母对孩子有一个充分、真实的认识。只要孩子有一点小问题,父母就会注意到,可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

(二)差异

1.方式不同。传统中国家庭实行的是家长本位的教育模式,其教育方式可用“压制、保守”来形容,父母有绝对的权力,常常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说的最多的是“不许”、“不行”;而西方家庭更多地注重引导、启发,说的更多的是“try”、“go”,鼓励孩子对周一围的事物作出独立的评判,通过自己的实践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致力于增强孩子独立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的能力。

2.内容不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大一统”或“大同”的观念,古圣先哲教导我们推己及人,注重培养人的群体意识和整体意识,强调服从集体,注重言行的规范化和自我控制。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主张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我国的家庭教育也注重培养孩子的“听话”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很多中国家长都爱对孩子讲“不要搞‘特殊’”、“学学××孩子”之类的话;而西方家庭是强调个人自由、自我发展和个人的进取心,关心“自我”、强调“实用”,认为个人高于集体,集体应该满足和尊重个人的合法需要,依靠个人的力量创造幸福,以个人利益为重。

3.氛围不同。中国自古以来,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就具有权威性,在家庭中父母的地位一般比孩子高,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要服从父母,家庭氛围比较严肃;西方家庭教育的氛围比较民主,尊重人格的自由发展,孩子可以自由地和父母交流各种思想,包括在中国家庭中比较难以启齿的性问题等,孩子还可以保持自己的“绝对隐私”,父母无权干涉。

四、几点启示

1.转变观念,营造自由民主、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一个和谐的家庭应允许家长和孩子平等地争论问题;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应是关心和尊重,尽抚养、指导和教育的天职,尊重孩子的意见,给孩子充分的发言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公德,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操。家长首先要明确家庭教育的方向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同时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我说你听,我训你忍,我打你挨”的、以规范约束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代之以开放式的教育,指导孩子通过接触社会,通过各类传媒,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环境中领悟传统道德的精华,学习新的、具有生命力的社会道德规范,以提高其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能力。

2.重视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增强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发挥其强大的内源力量,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中华美德就应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先进模式。一是提倡平等的家庭成员关系,主要是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关系,相互尊重对方的志趣、意愿、个性与正当对外交往的权利;二是建立起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子女有被抚养成人的权利,也有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的义务。贯通古今,中西结合,构建适合我国文化和社会特色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理念。

3.家长应重视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学校可辅助开展“亲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习惯。家长应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将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为孩子树一榜样,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孩子对社会现象作出独立的价值判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亲职教育”指协助为人父母者了解自己的职责,提供有关儿童、青少年发展的知识及正确的教育态度,以使其扮演称职父母的教育过程。简言之,就是教人如何成功地为人父母的教育。“亲职教育”是学校应积极介入并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学校要帮助父母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父母教育孩子的意识与行为水平;增进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了解;提高家长对目前家庭和社会环境变化的认识;对家长进行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调适等方面的辅导,以有效避免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失误,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形成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共同研究、实施德育工作的可喜局面。

(责任编辑 邓蕙)

家庭伦理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是孩子一生中的基础性教育,同时也是终身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积极的家庭教育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消极的家庭教育则可能对儿童的一生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中,笔者立足于家庭教育,阐述在新时代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道德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 儿童 思想道德 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自古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作为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曾是教育的主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孝”“君子”等文化都是古代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在近代社会,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国家建设和民族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的发展还需要大量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才来支撑。因此,国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本文中,笔者立足于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及其影响。

一、目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现状

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曾是教育的主要方式。但是在现代经济转型时期,很多家长的思想和价值观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受到极大的摧残,传统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改变,“重智轻德”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目前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由于受到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影响,很多家长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对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尤其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很多家长由于文化素质低下,对于伦理道德、思想道德认知不足,思想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直接是缺位的。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话从表面来讲具有一定的偏见,但从深层次意义上看却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长期缺位,势必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不容易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

二、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生物学的角度讲,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很多行为习惯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即幼儿的很多行为习惯往往是父母的复制品。所以,中国有个成语叫作“言传身教”,家长的很多行为规范都对孩子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一直贯穿始终,家庭对于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对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细心的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最细微的优点和缺点,相比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可以更加微观。因此,家庭是实施道德教育的最重要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应当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

三、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道德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同时也是终身教育,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以下,笔者简要分析积极的家庭教育以及消极的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道德的影响。

(一)积极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道德具有促进作用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儿童时期正是孩子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个时期,家长的教育以及影响对于孩子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源于儿童时期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因此,在儿童时期,家长要尽可能地对孩子的思想道德进行一些正面的引导和教育。社会是一个复杂体,在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家长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善恶美丑,不断培养孩子辨别是非和真伪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身免疫力,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之形成爱国明理、诚实守信、乐学向上的社会主义优秀青年,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

(二)消极的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思想道德具有抑制作用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关爱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凡事皆有两面性,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但稍有不慎,也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在家庭教育中,消极的教育会极大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同时也削弱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效果。消极的家庭教育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父母溺爱孩子,容易让孩子无法无天,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如果父母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关爱,那孩子则容易形成孤独、自闭的心理特征,也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其他方面,如父母不睦、吵架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这些属于消极的家庭教育,这样的教育严重抑制了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儿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应当充分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心理健康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实施科学的、积极的家庭教育,摒弃消极的家庭教育,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家庭伦理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采用《中学生道德敏感性问卷》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特点进行研究表明:(1)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各因素具有相对的平衡性。(2)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分的年级主效应显著、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道德敏感性总分逐渐下降;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低于非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而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高于非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3)中学生在责任敏感性、规范敏感性、情绪敏感性和人际敏感性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越高,道德敏感性各维度的得分越低。

关键词: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特点

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飞月,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7。

①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BEA090062)的资助。

一、引言

传统品德心理研究把道德心理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虽然有助于对道德心理过程的细致分析,却不能全面解释复杂的道德现象。面对这一困境,以科尔伯格的学生莱斯特为代表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伦理发展研究中心于1983年提出了道德心理的四成分模型。这四种心理成分是:道德敏感性( Moral Sensitivity )、道德判断( Moral Judgment )、道德动机(Moral Motivation)和道德品质(Moral Character )。[1]其中,道德敏感性是指对道德环境的敏感理解,对道德因素及其隐含意义的敏感意识,对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的影响有敏锐的认识、深刻的移情,对他人角色的感悟,对一些经常出现的情境能从道德角度加以解释,对自己的直觉和情绪反应有道德上的深刻理解。大多研究者认为,道德敏感性包含了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具有道德敏感性的人在采取某种行动对待别人之前,较能准确地预见行为的后果,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具有很强的移情能力。

研究表明,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性别。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慎重,更关注一般的伦理问题,表现出更高的道德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道德敏感性。(2)经验与教育。Lindsey的研究发现,那些获得博士学位的被试在道德敏感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學士或硕士学位被试。[2](3)人格因素。有研究者提出,自我监控和伦理倾向性可能与道德敏感性有关。[3](4)个体的道德图式。Narvaez发现,个体的道德图式不同,他们的道德判断不同,道德敏感性也有差别。[4](5)角色卷入。研究表明,作为受害者的道德敏感性比作为犯过者和观察者的道德敏感性低。[5](6)移情。具有较高道德移情水平的个体往往具有较强的道德敏感性,有较高的观点采择水平和角色承担能力。(7)背景因素。背景的不确定性、个体的专业背景和道德问题自身的特征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德敏感性。[6]

道德敏感性的测评有多种方式。国外道德敏感性的测量工具可分为三大类:(1)基于认知和情感反应的测量。较有代表性的是牙科领域的道德敏感性测量((Dental Ethical Sensitivity Test,简称DEST) ,以及测量电视观众道德敏感性、种族伦理敏感性、情报人员道德敏感性和咨询师督导中的道德敏感性的量表。(2)基于认知反应的测量。研究者分别探讨了医学领域、科学、会计和商业等不同领域道德敏感性的评估方法。(3)基于认知及对其重要性定位的测量。比如,审计人员道德敏感性测量和营销中的道德敏感性测量。国内关于道德敏感性测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比较有代表的有:曲学丽编制的《新闻职业道德敏感性问卷》,郑信军编制的《倾向性道德敏感问卷(DMSQ)》,李琳琳编制的《公务员道德敏感性问卷》,杜飞月编制的《中学生道德敏感性问卷》等。

尽管道德敏感性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多成就,但当前对中小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相关研究也大多是理论分析,缺乏实证调查研究。因此,本研究拟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特点进行初步研究,为中学德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方法

(一)被试

选取初一、初二和高一共480名学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449份,有效率为93.5%。其中男生242人,女生207人;初一年级152人,初二年级191人,高一年级106人;独生子女366人,非独生子女83人;担任班干部的165人,不担任班干部的284人;年龄处于10岁—17岁之间,平均年龄13.96岁。

(二)工具

中学生道德敏感性问卷。该问卷由35个项目组成,采用5点记分,可以测查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四个因素:责任敏感性、规范敏感性、情绪敏感性和人际敏感性。其中责任敏感性包括两个小因素:宽容和责任归属;规范敏感性包括两个小因素:社会公德意识和尊重他人意识;情绪敏感性包括两个小因素: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人际敏感性包括两个小因素:处理人际差异和关爱他人。问卷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各因素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11~0.846。各因素与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38~0.862之间,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79~0.590之间。由此可见,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可以用于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特点研究。

(三)程序

团体施测,所有被试完成调查问卷。

三、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1,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均分(所有题目得分之和/问卷题目数)为3.5745,各因素的平均分(该因素所有题目得分之和/该因素题目数)相差不大。

为了解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特点,以年级、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以中学生道德敏感性问卷的总分和四个因素分数为因变量,进行了3(年级)×2(性别)×2(是否独生子女)MANOVA分析(表2)。

结果表明: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F总=347.720,p=0.001)及四个因素分数(F1=61.258,p=0.001;F2=507.242,p=0.001;F3=140.288,p=0.001;F4=186.442,p=0.001)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道德敏感性总分(F=3.871,p=0.05)與情绪敏感性分数(F=6.887,p=0.01)存在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规范敏感性分数(F=5.053,p=0.01)存在年级、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其他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进一步分析(LSD)发现,年级越高,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及四个因素分数越低;独生男道德敏感性总分和情绪敏感性分数明显低于非独生男,而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总分和情绪敏感性分数明显高于非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

四、讨论

研究发现,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均分为3.5745,说明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各因素具有相对的平衡性。

年级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及四个因素分数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结果和前人的研究似乎有所出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方面,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道德敏感性也受到经验的影响,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越来越广,许多不良风气和思想侵袭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如好人难做,好事难为,见义不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助人为乐难成风尚。所有这一切,对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学生来讲,无疑会产生误导,造成学生对正面的道德认识产生迷惘。另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任务原来越重,父母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期望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中学生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学习上,而对其他现象关注开始减少。而道德问题是需要分配注意资源的,只有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些问题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得以加工处理,否则就可能从决策过程中过滤掉。当然,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此结论的客观性及其原因,不能据此推论低年级的学生道德发展好于高年级的学生。

性别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及四个因素分数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显示,个体道德敏感性的性别差异更大程度上是研究所假设的情境或者具体道德问题所引起的,而不是真正的道德敏感性差异。

是否独生子女对中学生道德敏感性的总分及四个因素分数的影响不显著。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儿童道德会受到各种不同的社会化因素(比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等)的影响。年龄越小,父母、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越大。但当儿童进入中小学后,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而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则开始萎缩。前者对所有儿童来说是一种相同的环境,而后者对儿童来说却是一个“个性”的环境。即每一个孩子所面对的父母和家庭都不同,但是他们所面对的学校、同龄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则是相同或相似的。学校、同辈群体以及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给两类儿童营造了一种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共同的道德标准。所以,正是这种后期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一致性、共同性,使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未出现显著差异。

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这一交互作用主要表现在: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总分和情绪敏感性分数明显低于非独生男,而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总分和情绪敏感性分数明显高于非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这可能和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有关。相对于独生女的家庭教育,在独生男家庭教育中,容易形成过多照顾、过多期望、过分爱护、过度保护等现象,而且没有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爱,没人和他纷争食物和玩具,容易形成霸道、自私、孤独和忽视他人感受的性格,从而导致独生男道德敏感性低于非独生男。而另一方面,人的正常生活离不开与人的交往,人在社会生活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寻求伴侣和友谊的需要,我们称之为亲和需要。亲和需要强烈的人乐于结交朋友,为朋友做事情,对朋友忠诚,尊重朋友和他人,遇事乐于与朋友合作,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喜欢与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已有研究表明,女性的亲和需要高于男性。独生女没有兄弟姐妹,容易产生孤独感,相对非独生女来说,亲和需要更为强烈,而亲和需要正是道德敏感性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而表现出独生女的得分高于非独生女的得分。

五、结论

(一)中学生的道德敏感性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各因素具有相对的平衡性。

(二)中学生道德敏感性总分的年级主效应显著、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交互作用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道德敏感性总分逐渐下降;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低于非独生男的道德敏感性,而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高于非独生女的道德敏感性。

(三)中学生在责任敏感性、规范敏感性、情绪敏感性和人际敏感性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年级越高,道德敏感性各维度的得分越低。

参考文献

[1]Bebeau,M.J.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and the four component model: contributions to professional education[J].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002,31(3):271-295.

[2]Lindsey,R,T.Differences in moral sensitivity based on varying levels of counseling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86,10(8):370-376.

[3]Butterfield,K.D.,Trevino,L.K.,Weaver,G.R.Moral awareness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Influences of issue-related and social context factors[J].Human Relations,2000,53:981-1018.

[4]Narvaez,D.The influence of moral schemas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ral narratives in eighth graders and college student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8,90(1):13-24.

[5]Manfred,S.,Mario,G.,Jurgen,M.,et al. Justice sensitivity: assessment and location in the personality space[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05,21(3):202-211.

[6]Sadler,T.D.Moral sensitivity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resolution of socio-scientific issues[J].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2004,33(3):339-25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家庭伦理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一、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家庭作用优势

道德养成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一个持久过程, 它始终跟随着每个人的一生。未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不断在成长着、并且越来越成熟, 而他们个人的道德发展需要历经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他们成长的初期, 大部分是受父母和家人的道德标准的影响;第二个时期是在接触社会不同环境中, 他们需要靠自己的分辨能力来形成自己的道德准则;第三个时期是他们能通过自己的理解, 凭借自己的分辨能力来养成属于自己的道德准则。尤为突出的是, 家庭是未成年人道德培养第一时期的关键地方, 而第二第三时期顺畅实行全部是以第一个时期的奏效为根基, 家庭道德培养是校园道德培养和社会道德培养的根基。由此可见,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培养的熏染是延续性和持久性, 它的培养效果会一直贯穿于个人的青年时期、中年时期一直到老年时期, 伴随着他们一生中的每个时期。和家庭里的道德教育相比较, 校园里的教育虽有整体性, 但又是暂时性、周期性的、而教师也一直在变换不能够稳定, 而家庭却是以血缘、亲情作为枢纽的初级社会小集体, 亲子间是有亲密且长久的社会联系, 这个是任意一个社会群体都不能和它一争高低。人们的生命里永远不会消失的是家庭的印迹, 在个人慢慢长大的过程里, 家庭观念会在心中根深蒂固, 所以, 家庭道德教育的时期是非常重要的。

二、家庭变迁背景下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现实反思

(一) 转型社会中的家庭变迁

家庭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是最基本、最细密的群体, 它把人类的自然基因和社会基因精灵活的联合在一起, 形成了情感关联和文化发展的枢纽, 而且能充任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基础的结构。在人类社会里, 家庭是一种带有情感和传统的基本的制度, “大部分的理论都总结出它是不能发生快速的改变的。”但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看, 家庭即使是“社会群体的一种悠久的方式”, 但在各中各样的社会群体中, 家庭对社会文化生活里的映射是“最灵敏和最快速的”。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来看, 立国之基的家庭规章一直保留着极大的坚固性, 在新时代的风潮强烈的碰撞下, 深切的社会经济变化又一次描绘了中国家庭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的表征。政府还是以人口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径, 直到参加了家庭活动的多个范畴, 已经成为了家庭变化的一个关键的推进力量。

(二) 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资源性缺失

就未成年人而言, 沟通交际的人群大部分是家庭和家庭周围的区域, 也就是未成年人和亲人街坊邻里间的沟通交流。转型的社会里, 家庭、邻居以及更多的群体衰退, 但组织和下一级的群体兴起, 以上的改变都会影响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必要的沟通交流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尽管教育部门能担任家庭以外的教育职能, 但在下一级人群中, 个人的社会位置、角色都是由组织机构的规则来掌控的, 像这样的职权独断制度即便能有完全听从, 但因为没有制衡, 所以只要和组织分开, 领域也使角色间的联系就发生了改变, 导致规范的效果通常都不固定的、不持续的、会造成不听从和逆反的情况。但是在家庭、邻居间还有其他初级社会群体里是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沟通交流规范。家人、亲属间的交流不是用权势来维持的, 而是靠血缘的关系和情感枢纽实现道德认识、道德行为的规范, 由此可见, 这样的规范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也是非常长久的。能够看出, 家庭迁移变换减弱了未成年人道德社会化需要的人际交流资源, 导致未成年人道德养成遇到了缺少人际交流资源的困难。

三、家庭变迁背景下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优化路径

(一) 监护人完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教育理念

未成年人生活的家庭成员都是各不相同的, 同时家庭生命的过程, 不同时期, 家庭人员的组成是会有变化的。对于未成年人, 他们天天都和父母在一起, 是有非常亲密的关系。心理是有认可性, 行为上是有效仿性, 同时熏陶下也会有交流性, 由此可见, 父母在家庭是至关重要和极具带动力的重要角色。尤其是现如今核心家庭的比例和影响早已拥有较强的势头。所谓有重要能力的父母是教育儿女成功的父母, 他们有着良好的教育认知、民主的教育理念、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用的交流技巧, 知道孩子的身体心理成长的过程, 能给予孩子需要的, 并去参透孩子的内心世界, 一生都在努力学习当中, 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二) 从依赖到建构, 亲子之间共同成长

过去的尊老爱幼的道德发展的方式, 是以未成年人依靠学习形成的, 但是这种传统的模式是适合于旧社会的, 它没有考虑很多因素而且是封闭的。但在新的时代里, 媒介、网络以及同辈人群对于人们的认知、行为和生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断增加, 家庭的迁移变化让上一代的依靠不再是下一代拥有“文化存在的方式”的独一无二的方法。在家庭迁移变化的时期, 假如亲人间不想让文化传扬结束, 一定要按照新的教育理念, 找到新的教育方式, 踊跃地去传扬新的道德发展方式——构建性文化传承, 不让未成年人重蹈覆辙, 特别关乎以及发展未成年人参加社会文化构建的职权和能力。在以前, 人们是想保留着文化的传承的持续性和接触新的人和事, 是要依靠以往较为简单的那些, 也就是未成年人依赖性学习。然而现在, 在我们对这些的透彻了解, 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学会怎样去改变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 因为这样我们能够丢掉那些守旧的方法, 去找新的教育与学习的方式, 它能让我们走到新的高度。我们一定要给未成年人打造一个新的方式, 让成年人不再只是去教孩子去学习, 而是让他们自己学会去学习;不只是让他们学习什么是承担义务, 而是知道义务真正的意义。

(三) 提升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家庭发展能力

由此可见, 家庭、社会和国家三者的关系是相当的紧密, 并且有显而易见的互利共赢, 结构完整、功能完善的家庭不只是个人的福利乃至整个社会独特的资源。所以, 政府在社会政策的设立方面, 需要把家庭作为不能缺少的资产去投资, 这样对家庭的稳固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对未成年人投资有两个优势:第一个, 未成年的阶段投入多少跟成年后的成功紧密相连;第二个, 从代际更替来看, 现在的投入是会助力未成年人成年后成为更优秀的父母, 这样对优秀的社会人员持续发展非常有利。我们国家应该注重家庭迁移变换、注重家庭广泛性为基础, 把家庭成员的需要和家庭职能为基础, 构建提高家庭职能为进步的家庭政策, 从而解决家庭变迁的情况下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难题。

四、结束语

在社会转型和家庭变迁的这个论述下, 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尤为关键, 它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最关键的就是家庭变迁, 我们都有共同的责任去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并且不断的去寻求新方式方法。

摘要:在现如今的社会, 未成年人道德培养越来越普遍, 在这个道路上脚步从未停歇。但是未成年人道德培养还是出现“知行不一”、“知高行低”、“知行脱节”类似情形。道德培养最重要的是逐渐养成, 实际来说, 我们只有在生活中亲身体会才能在真实的情境中逐渐形成概念认知, 从而养成一个习惯, 才能让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最关键的是家庭。为此, 本文先是阐述了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家庭作用优势, 然后对家庭变迁背景下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进行了现实反思, 最后提出家庭变迁背景下未成年人道德养成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家庭变迁,未成年人,道德养成

参考文献

[1] 杨静慧.缺失与补偿:转型期未成年人家庭德育的资源难题[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44 (03) :134-140.

[2] 敖天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 田丰.中国当代家庭生命周期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

上一篇:土建结构论文下一篇:传统伦理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