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总结范文

2023-04-11

对语文总结范文第1篇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 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 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 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 让教学贴近生活, 联系实际。这样, 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 做生活的强者, 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 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访一访, 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 所以, 学生认识得不全面, 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 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 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 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 扩大视野, 理解课文, 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 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 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调查访问, 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 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 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 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 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 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学生也兴趣盎然。又如, 《小露珠》一文, 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 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 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 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 植物才会有变化, 这样, 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 得心应手了。再如, 《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 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 了解它的姿态万千, 变化多端。这样, 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演一演, 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 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激起学习兴趣, 引起高度注意, 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一演, 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 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 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 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 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如, 《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 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 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 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 使学生入境动情, 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 获得情感的陶冶。

三、学一学, 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 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 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身临其境, 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去体验, 去感悟, 加深感受。例如, 《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 明月初升, 朋友相聚, 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 可能学生感受不大, 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 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 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 不需教师多费口舌, 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 愈品愈香, 愈品愈回味无穷。又如, 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 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 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 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 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 学生一边表演, 一边齐声欢唱, 从学生优美的动作, 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 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渗透学生的生活, 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 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 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 通过“访一访, 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 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走向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6。

对语文总结范文第2篇

在数学活动中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是我们研究的根本目的。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测、验证、归纳、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以低学段内容为例,谈谈我在“研究学生——设计活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

一、仔细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

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主要分析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教材知识基础,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赖以获取数学知识的操作基础、思维方法水平。当学生面对任何一个即将学习的新课题时,他们的头脑里绝不可能在这方面完全是一张“白纸”。因为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儿童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他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然而,他们对所感知的事物或运用的推想方法往往是表面的、模糊的、片面的。由于孩子们的生活背景、认识水平、个性特征的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所做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必须认真去提取、分析学生头脑中那些有利于学习新知的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认识方法,精心设计数学活动情景去唤醒它、激活它、运用它。例如:一年级认识“元、角、分”一课,尽管从教材来讲这是起始内容,但分析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对此十分熟悉。通过调查得知,不少学生能较准确地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大部分同学还用钱买过物品;此外,他们在思维水平上,已有初步的观察、分类能力。针对这一实际和教材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将教材结构调整为:整体呈现——分类认识——建立联系。上课一开始就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一认角(结合现实生活实际,扩展对1元、5元、10元和20元的认识,初步认识50元和100元),并根据他们自己的认识对这些人民币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可以不唯一)。接着,再分别对元、角、分从票面上作进一步的认识。对不同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认识也充分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百以内数的组成的知识基础,力求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余地,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灵活,打破了教材上“一分一分地数,10个1分是一角;一角一角地数,10个一角是1元”的单一模式,设计这样的系列思考、操作活动:①最小的角币是什么?请你用合适的分币来换(鼓励用不同的换法);你发现分与角之间有什么关系?②最小的元币是什么?请你用合适的角币来换;在这些不同换法中你又有什么发现?③想一想,你还能用合适的分币换1元吗?分和元又有什么关系?能说出道理来吗?在这样的活动中,所有的学生都能以多种方式主动积极地、饶有兴趣地参与学习,自己发现和概括数学规律,从本质上获取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充分估计学生的自主学习倾向 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的主体和发展性出发,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活动情景,让孩子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怎样顺着思路因势利导,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怎样调整、完善“组合”,方式,使思维更加灵活。为此,在教学设计时仅仅分析学生的基础还不够,还必须充分估计学生在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认知倾向,即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如果没有老师的启发,他们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他们会怎么想?会采用什么方式来解决?会将“旧成分”进行怎样的“新组合”?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什么障碍或误区等等。然后再根据教学要求,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事先研究学生面对例题23—7=?当个位3减7不够时,他们会怎么办?从基础看,多数孩子不能直接抽象的去思考,必须借助分小棒才能寻求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在分小棒的过程中,他们又会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呢?通过分析预测,学生可能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先从23里去掉3根,然后拆开一捆小棒成10个1,再从中去掉4根得6根与另一捆合起来是16;二是拆开一捆小棒成10个1,从中去掉7根得3根,再把3和13合起来得16;三是拆开一捆小棒成10个1,和原来的3根合起来是13个1,从13里面去掉7得6,再与另一捆合起来得16。进一步分析又发现,学生更容易用第一种方法来解决,因为这与不退位减法的思路更接近,而第三种方法却不太容易想到,可这恰恰是教材所要求的思路,也是进一步学习退位减法笔算法则的重要基础。既要让学生学得主动、灵活,又要达到教材的教学要求,在这部分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小棒操作活动(主动探究)——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几种不同的方法(灵活思维)——请学生再次将第三种方法即教材中要求的方法作重复演示(重点感知)——结合板书展示思维过程(逐步抽象)——多种形式表述思维过程(重点理解)——读教材填空(深化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得到满足,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体现,在知识的展现和运用中又有所选择和侧重,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退位减法的口算道理和方法,使学生的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现代教学论指导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宽松的、适宜沟通的气氛,教师要努力创设师生互爱、人人平等、教学民主、生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所以平时教学时,要关心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让爱充满着整个课堂,学生之间形成了和谐友好、互助、竞争的良好关系。课上,也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反馈、互相倾听、互相激励、互相合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对语文总结范文第3篇

1 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直被认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精神境界, 是互不相关的。站在“科学价值中立”、“为科学而科学”等观点上来看, 确实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并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但是, 这种分离是不仅违背了客观实际, 也同样违背了自然学科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部逻辑。既对科学的健康发展与繁荣形成阻碍也不能推进人类道德的改善。因此,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人文教育重要价值有了清醒的认识, 许多高校也要求理工科学生也要学习人文知识的熏陶, 接受人文教育。可以说, 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是有其现实的作用意义的。

对年轻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一是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类文化, 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二是让学生们能够从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全面研究思考本专业领域的问题;三是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丰富的激情和想象力, 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是仍然有许多高校由于对过于追求人才市场就业要求, 在教育过程中着重实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漠视对人文教育。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培养而使得大学教育陷于世俗、名利和市场的漩涡中, 既降低了大学的品位也不能满足现今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

事实上, 人文精神与科技的进步都在对人的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且科学知识和人的观念二者相互作用、渗透。科技中潜伏着人文, 人文中也渗透着科技。毫无疑问, 未来世界将是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世界,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文因素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2 大学语言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实践

2.1 人文素质重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

从心理学上分析, 情感是与人的个体社会属性相联系在一起的主观意识体验, 这种体验主要包括有道德感、审美感和理性感。随着高考教育中新课程的理和人文精神念的深化, 教师应该进一步增进课堂教学中关于情感培养的内容。知识固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而理性的知识却蕴含了人们极为丰富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发掘每个知识“点”所包含的深刻情感, 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 与学生共同探讨能够触及人的灵魂, 体现人的价值, 拨动的人的情感世界的内容。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认真提炼、加工课本上的教学内容, 积极探索有着内在情感因素的材料, 以培养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一个成功的大学语文教师, 应该是学生的心理活动的洞悉者, 应始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认识到学生的思想认识、兴趣喜好、爱恨疾愁,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教师要利用高超的沟通技巧, 灵活的教学策略, 广博的知识储备努力让学生敞开心怀, 促进学生丰富健康情感世界的形成。总的来说, 在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知识传授的同时, 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的过程。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相互加强的。

2.2 精心处理课堂教学内容

在处理课堂教学内容时,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深入理解材料的特点、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 契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整体把握。在教学内容安排上, 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起点, 密切联系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 以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例如, 在教材上将有关于表达“悲”文章都挑选出来, 分析比较这些文章是“悲”有哪些细微的差别, 又是如何从不同角度表达“悲”的意义。若教师只是根据教材安排以文章体裁进行教学, 那么学生只能就单独的课文进行学习, 无法对这一情感形成系统的认识, 导致了“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结果。因此, 教师必须首先要在自已的头脑中建立起“悲”的知识结构, 然后将教材的单元知识进行整合, 将“悲”详细分为社会悲剧、命运悲剧、爱情悲剧、性格悲剧以及悲喜剧等, 再结合具体的课文范例, 以便学生能够全面学习掌握有关于悲的丰富情感。

2.3 改革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张嘴、一杯水、一根粉笔, 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已较难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面对快速发展的现实社会和突飞猛进的网络世界, 大学语文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 制作与教材同步的电子课件, 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条件的, 可以制作网上的精品课程。

2.4 坚持因势利导, 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加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教师要能够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 并能结合具体课堂情境, 因材施教, 因势利导, 调动相应的方法手段,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趣中学、乐中学, 学生自然会兴趣倍增。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幽默感, 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令学生如沐春风, 有时还可以化解尴尬, 促人自省。教师在课堂上要多提问, 以启迪学生思考。提问时要注意难易适度, 问题过于简单自然引不起学生兴趣, 但若过难, 学生无从思考, 也会挫伤学习积极性。问题较难时我们要逐步提示引导, 化难为易。如果教师具备足够的复合知识底蕴和足够的课时, 则可对大学语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专题化教学, 以课文内容为中心, 从作者、体裁、手法、背景、人物等不同角度向不同领域将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 形成小课题, 集小课题为系统性的专题, 实行专题化教学。只有做到了求新, 才能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需要, 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 对大学生开展人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教育体系中,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肩负着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担。人文素质重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 精心处理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坚持因势利导, 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 王步高.大学母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8.

[2] 陈洪, 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 2008 (3~4) :34~36.

对语文总结范文第4篇

教师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 又怎样把提问的主动权给学生, 并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呢?

一、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主问题”教学

要上好一堂语文课, 提出的问题不能小而碎, 不能直白得学生一看就懂, 一读就会。这需要教师站在高处, 从整节课, 整篇课文来谋划, 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为提高教学效率, 特级教师余映潮提出了实行课堂“主问题”教学的理念。所谓主问题, 是指阅读教学中能从课文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实行主问题教学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避免肢解课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改进学习方式;有利于凸显教学重点, 戒除蜻蜓点水;有利于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消除满堂问。

二、语文教师要善于创设“连环问”教学

把大问题分成一组小问题, 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系统的提问, 层层深入, 一环扣一环的问。例如《彩色的翅膀》, 以“蝴蝶”为中心词, 设计“连环问”教学。带蝴蝶到那里去?为什么要带蝴蝶到岛上去?怎样带蝴蝶去的?蝴蝶去了海岛的未来是怎样?带蝴蝶去海岛表现了什么?而且, 教师只设计出前两个问, 后面的问可以交给学生去设计。这样的提问, 简单明了, 一环扣一环, 学生学习收获大。

三、教师要善于设计“矛盾问题”教学

设计“矛盾问题”教学, 就是教师抓住文章看似矛盾的地方, 只抛出一、二两个关乎全篇文章的矛盾问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带着矛盾问题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例如《社戏》:那夜的戏并不好看, 为什么还说再也没有看到这样的好戏呢?再如《孔乙己》:文章结尾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 请问, 你认为孔乙己是大约死了, 或是真的死了?由矛盾问题作为课堂学习的向标, 学生围绕它自由的提出问题, 这样很好的体现了学生主体学习的思想。

四、教师要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美国教育家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那么在教学过程中, 一问教师要善用“提问”引发学生的“问题”, 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语文课的教学中, 难得一见语文教师恩赐让学生提问。让学生懂得“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而能问, 已知大半”。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能够提出问题, 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 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提问、质疑。怎样才能把提问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

一是民主宽松, 使学生“敢问”。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要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 让他们敢问。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为此, 语文教师要转变“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在语文课堂上增进教学民主,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从而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 让学生确实感到自己与教师是平等、可以交流和沟通的, 从而敢于向教师提出问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允许学生犯错, 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 敢于大胆质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

二是主体地位, 使学生“爱问”。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学”。学习不是教师单向地给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 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就会感到自己受到尊重, 就能够主动地参与, 就爱自己提出问题。学生爱问, 这不仅说明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需要解决的 (即我们所说的“最近发展区”) , 而且说明他们的主体意识已增强, 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有问题, 敢提问, 会提问, 爱提问。

三是授之以渔, 使学生“会问”。宋代学者朱熹说过, “读书无疑须教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叶圣陶先生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现在不少学生在学习中“无疑”, 其实是他们不知道“怎么疑”。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学生质疑方法的示范和指导, 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不断发现和提出疑问来。

四是评价激励, 使学生“好问”。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 需要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 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创造, 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很好机会。在课堂上, 教师要多给学生讨论、质疑和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意志力和对学习的情感。如为了让学生敢问, 善问, 问出水平, 可在教学中开展评比活动, 建立起各种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可以以相邻座位的几个同学为单位, 建立起多个问题小组, 以便组织问题讨论。教学设计多以问题探究为模式, 开展小组与小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互问互答的竞赛活动, 并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及时给予量化记录, 对较为典型的问题进行表扬和鼓励, 有价值的问题在班级黑板报上刊出。每月一小结, 推选“最有价值问题”和“提问明星”, 把好的问题、好的讨论、好的成果及时推广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发现并提出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项活动, 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潜移默化中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对语文总结范文第5篇

1 全面更新教学观念, 让主体蕴含活力

1.1 教师的无穷活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 而是一声教育观念的更新,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是一场涉及到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校日常管理等全方位的改革。在这种大变革的背景下, 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 转变教育观念, 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将无穷的活力蕴含自身、实现自己的综合发展。当然, 至关重要的是学习课堂教学的各种有效方式和技能。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 就很难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法,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无从谈起。用新理念武装起来的教师就是充满活力教师。

1.2 学生的无限活力

旧课程表认为课程就是知识, 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是中心,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改变“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终使学生逐步具有终身身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确,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这种交往的本质属性是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 两者在人格方面是完全平等的。据此, 教师在课堂里必须既肯定自己的主导地位, 又绝不能抹杀学生的主体地位, 用各种办法去释放学生内在的无限活力, 使他们都乐意听课, 乐意探究。

2 深入优化课堂结构, 让过程充满活力

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之能真正融入老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中一直是个不小的难题。学生受以前应试教育下被动接受知识的惯性影响和自身思维惰性制约, 往往不愿动脑思考、开口说话、动手写作。因而常常出现老师热情似火, 学生却冷若冰霜的窘境, 新课程改革以来, 许多有经验的同仁和有见地的专家为此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我虽建树不多, 但也收获桃李几颗。在完成了自身教学理念的革新后, 以课程标准为中心, 以新教材为开发资源, 开始了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探索。

2.1 创设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学生充满兴趣是学生能持续、高效学习永不枯竭的动力源,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总是先有兴趣, 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 动力皆源于兴趣。若想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教师一定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而绝不能把他们仅仅看作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条件。

2.2 给每一个学生以同样的表现活力的机会

在以往的课堂上, 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整齐划一的, 这就束缚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学生的个性差异, 不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 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 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完善的内在资源。因此, 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 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 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让课堂为学生展现个性, 表现活力的天地, 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尤其注意给性格内向的孩子和学困生表现的机会。

2.3 把孩子们领进精彩的问题 (活力) 空间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明代学者陈献章说:“疑者, 觉悟之机也”。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发展的逻辑力量, 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要想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的活力, 没有精彩的问题是无法想像的, 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 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 把时间和空间更多的留给蕴涵活力的学生

学生真正获得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有可以是真正意义上的充满活力的课堂。那么,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把时间和空间更多的留给蕴涵活力的学生呢?

3.1 合作学习前给独立思考的时间

没有独立思考就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将流于形式, 质量不高。有准备的讨论交流, 才有可能是高质量的交流。在品析《背影》中“父亲”的三次背影时, 三次采用合作学习, 每一次教师都给2分钟独立思考时间, 然后合作学习, 最后组内代表汇报, 效果非常好。

3.2 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给思维空间

比如讲授《心声》时,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 找出你们认为本文的哪一点最能打动你们?为什么?或者说你们认为本文哪个地方写的好?为什么?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学生便阅读思考探究, 最后回答出十几个答案。如果教师不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答案只能是由教师灌给学生。那么学生自己蕴涵的活力将无法得到释放, 至少是不能充分的释放。

3.3 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

教师作为学生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 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按四人一小组所进行的“合作探究, 互问互答”, 学生的积极发问和答问, 教师的适当点拔和评价等互动互助和形式, 无不在不经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享乐——语文不再是无趣的了, 课堂不再是枯燥的了, 学生不再是教师的跟班了, 教学有了它独特的神韵了。这样有活力的课堂, 还愁完不成教学目标吗?

3.4 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说出对文本富有个性的理解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既然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一样, 就应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映, 教师要善于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谈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为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这种思想是语文课标所倡导的新理念。

摘要:本文就如何改进语文教学观念和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全面更新教学观念, 让主体蕴含活力;深入优化课堂结构, 让过程满活力;把时间和空间更多的留给蕴涵活力的学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纲要 (试行) 》解读[M].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3:272.

[2] 王善正.培养兴趣的四个要素[M].语文建设, 2006, 4:36.

上一篇:语文阅读总结下一篇:初二语文总结

热门文章

对语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