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范文

2023-08-11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既是重大民生工程, 也是重大经济举措, 必须持续推进, 要在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同时, 积极探索城市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改革, 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

2 城市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相关概念

2.1 城市公立医院概念

城市公立医院是指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医院, 也就是国营医院、国家出钱办的医院。公立医院分三个等级, 一级是社区医院, 二级是县 (区) 级医院, 三级是市级医院。公立医院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

2.2 医院经济管理概念

医院经济管理指的是按经济规律管理医院, 依据医院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相关的制度与要求, 运用经济手段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发挥三者的最佳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 提高医疗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 更好地完成以医疗为中心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各项任务, 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

3 城市医院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3.1 外在动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的国情国力,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新医改中加大了国家的财政支出, 加大在医院收费中医保付费的比例。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城市公立医院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只能在经济管理模式上下功夫进行改革。

3.2 内部需求

城市公立医院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不断进行经济管理模式的变革, 以新的管理理念辅助医院进一步壮大。这就需要培养出一批敢于创新, 勇于挑战的管理人员。今后很长一段时间, 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的投资, 应该是城市公立医院最重要, 最基本的投资。医院经济管理已经成为科学管理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

4 城市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

4.1 外部管理

(1) 优化收入结构。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医疗保险机构作为代表病患支付费用的第三方, 它通过跟医疗机构协定, 对医院的收费加以限制, 让医院的收入更加的规范化和透明化。特别是在实行新农合制度以后, 医院收入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老百姓享受到医疗保险的实惠, 而医院收入也从原先的直接收入转变为预算收入。

(2) 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应控制医疗机构规模扩张, 整合优化现有医疗资源。建立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按照区域划分, 开展不同级别的医疗结构间合作, 探索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等不同层次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分工协作关系, 通过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形式的帮扶, 开展对口支援, 双向转诊试点工作, 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开展驻点医疗帮扶, 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共享。

(3) 创新服务模式。城市公立医院应该秉持“促进健康、奉献社会”的使命, 突出特色医疗服务, 使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以“健康为中心”为整体医疗服务模式, 关注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道德等方面, 实现健康管理与临床医疗的有机融合, 把健康管理融入临床医疗工作的实践中, 创建以健康教育、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预警、健康干预、健康保护为核心的健康管理模式, 改善诊疗效果。

4.2 内部管理

(1) 探索薪酬制度改革。人社部就曾发文要求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 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 有条件的公立医院可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形式。深化医改需要重塑就医体系, 破除“以药养医”, 将药占比、患者满意度及关键业绩指标作为重点考核指标, 考核医生的实际工作量, 岗位难易度, 患者反馈的满意度, 包括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中考核的平均出院天数, 病案书写规范, 医疗成本的使用等多方面对医生的绩效进行考核, 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设立一整套激励机制。

(2) 实行全成本核算。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行, 要求城市公立医院必须加强核算意识, 实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对成本核算实行医院、科室两级管理, 科室重点管理诊疗服务中卫生材料的消耗, 通过提高各种设施设备的利用率等手段降低医疗成本, 也使病患医疗费用的支出得以减少。

(3) 完善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利用网络及现代化计算机技术, 引进并完善微信挂号、手机网上缴费系统、银医一卡通、分诊叫号系统、自动取检验报告单、自动取影像片等系统, 有创新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模式, 才有先进的信息系统, 信息化反过来促进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 在目前的新形势下, 城市公立医院需要不断的跟随改革的方向, 时代的步伐, 取更新原有的思维模式, 与时俱进、统筹规划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新一套管理制度, 只有不断的增强城市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时效性, 紧贴实际, 创新举措, 才能稳步扎实的帮助城市公立医院加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摘要: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实际, 分析了城市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从优化收入结构、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索了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城市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所谓财务管理工作, 是指在公共医院正常运营的过程中, 其所关乎的财务管理活动和管理体系能够共同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其不仅能够徐进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还能够实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正比, 从而进一步实现公立医院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帮助医院从自身角度出发树立良好的管理目标。在全新的医疗工作改革做成中, 为了有效促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 公立医院就应该不断反省自身工作细节, 以人为本, 加强改革并且完善体系。

2 当前我国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

(1) 医院的预算管理机制可操作性薄弱, 过于形式主义。众所周知, 在我国完善的医疗机构工作进行过程中, 预算工作的实施进度和科学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进行, 由此可见, 预算管理工作作为整个机制进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由于公立医院是具有权威性的治病场所, 所以其医生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 医生专注于学术工作的同时便无暇顾及预算的管理工作。由于公立医院在起初制定和编制过程中没有将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考虑在内, 使整个计划制定下来都是出于过于形式化的被动状态, 根本无法真正贯彻落实下去。

(2) 医院融资渠道过于窄, 财务风险较大。一所公立医院要想正常的运营, 首先应该有强大的资金力量支持, 可见筹集资金对于医院正常运营的重要性, 只有保证资金充实才能够维护工作的正常运行。然而, 当下的公立医院一直处于渠道较窄的现状, 其主要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的公共事业工作, 公立医院由于受到其营业属性的影响, 其主要职能不只局限于盈利, 其还承担这社会福利医疗的责任。通过当下相关管理数据表明, 我国的公立医院资产承担着极高的负债率, 甚至高达50百分之, 有些一直资不抵债了, 这种情况下就增加了公立医院的运营风险, 造成了强有力的阻碍。

(3) 医院的资产管理具有严重滞后性。在公立医院运行的过程中, 其很多支出都用来采购大量的医疗技术设备, 这些资金来源主要出自我国的政府补贴。但是针对一些有固定资金处理方式的会计管理来说也是不太一样的。除此之外, 医院在购买医疗设备的过程中, 并没有将医院的购置情况和其自身医疗状况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就直接导致发挥的作用不明显, 效率低下。

3 在新医改革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对策

至今为止, 在我国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 国家的相关政策应该以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作为核心工作力量, 并且逐渐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医疗管理运营制度, 针对一些问题给出详细的解决策略。

(1) 健全相关预算管理机制, 全方位加强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对于一家公立医院是否能够正常运营, 其基本的预算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进程。只有不断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 才能够从具体细节策略出发, 比如, 对于如何培养预算工作者的技能, 如何加强相关工作者的管理意识, 如何增强工作效率等问题, 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实施方向。除此之外, 医院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预算工作项目, 给出合理的安排方案。

(2) 拓宽公立医院的资金融通渠道, 有效降低自身财务风险。随着我国医疗改革工作的步伐逐渐加快, 公立医院受到的国家补助越来越薄弱, 医院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资金融入, 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 拓宽其融资渠道, 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融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 医院可以借助其在社会上建立的声誉和影响来进行贷款, 这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其自身财务风险, 实现正常运营。

(3) 革新固定资产管理思路。公立医院在购进许多大型医院设备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其大多的价格昂贵, 相对来说比较珍贵。在医院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 其不仅需要制定详细且科学的管理策略, 才应该按照权限范畴划分不同的运行小组, 除此之外, 保证住固定资产的价值更是工作的核心任务。

4 结语

综上所述, 由此可见, 在当下我国全新的医疗改革工作进行过程中, 其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其财务管理及运营问题展开了探析, 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结合相应的措施分析了当下公立医院的管理模式和优化策略, 这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公立医院应该不断改革预算管理机制, 从拓宽渠道为重要出发点, 进一步完善并实施公立医院的效益相关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呈现上升发展趋势, 我国的医疗工作水平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改革过后的医疗工作进行过程中, 其机制不断地完善和成熟进一步推动了工作进度的有条不紊, 同时也进一步使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这直接关乎了新医的整体整顿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更应该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 从而改善内在的系统和管理模式, 从规范内在控制、预算控制、内部控制等角度来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策略与方案

参考文献

[1] 刘妮.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经贸实践, 2017 (22) .

[2] 张艳萍.对医院财务管理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10) .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重点

1.1 未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缺乏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目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主要侧重于对从业人员相关信息的记录、档案管理以及日常事务处理, 而在人员的选拔录用、技能培训、岗位调动及绩效考核方面却力不从心, 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未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顾此失彼、头重脚轻。另一方面, 大部分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人员是转岗而来, 并未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上, 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去甚远。

1.2 未建立竞争机制, 难以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

“人员能进不能出, 岗位能上不能下”, 这是大多数公立医院在人事体制上最典型的特征之一。由于未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 公立医院选拔和引进人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 而缺乏自主选择权利, 这在一方面无法满足医院的实际需求, 影响医院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易滋长惰性心理和消极情绪, 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合理流动。其次, 由于传统的人事制度注重“身份管理”而非“岗位管理”, 人才的引进和选拔并非完全建立在岗位需要之上, 因此, 易出现岗位人员不能满足岗位需要、一岗多人或消极怠岗等情况, 这在一方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

1.3 未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公立医院在绩效考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主要沿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考核标准, 没有结合医院的工作实际进行分层、分类考核, 考核缺乏针对性; (2) 考核内容笼统单一, 未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细化, 可操作性低; (3) 考核结果模糊, 不能反映不同岗位、同一岗位人员的绩效优劣; (4) 考核结果未与薪酬及奖惩挂钩, 考核仅仅是一个结果, 形式主义严重。以上问题主要归因于大多数公医院并未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 因此, 绩效考核难以真正发挥监督和激励作用, 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4 未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严重

“岗变薪不变, 薪酬能增不能减”这是公立医院在人事体制上又一典型特征。由于公立医院实行的是国家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 个人的薪酬很大程度上由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等客观因素决定, 又因为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考核结果并未真正与薪酬挂钩, 因而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业绩水平以及岗位更换等因素难以在薪酬中体现, “一刀切”和“平均主义”尤为严重。

2 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措施

2.1 打破传统经验化管理模式, 对医院人力资源实行体系化、标准化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相比传统模式的最大优越性表现在:传统管理模式依靠经验管理, 具有随意性、主观性、不稳定性, 而现代管理模式采用体系化管理, 更具标准性、客观性、稳定性。按一定标准建立起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发展战略、企业文化融于其中, 丰富并诠释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覆盖了所有部门人力资源的全部要素, 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将员工与医院的利益紧密结合到一起, 使体系中的各要素协调统一、均衡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轻此薄彼、头重脚轻等问题。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一经建立, 医院需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审核和管理评审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绩效, 并定期对体系管理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 以确保管理体系的良性有效运行。

2.2 建立健全竞争机制, 通过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是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亮点, 也是公立医院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公立医院可通过以下途径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其一是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医院须打破原有的“铁饭碗”制度, 实行全员聘用, 对关键岗位人员、骨干人员, 可按有关规定实行长期聘用, 对不能胜任岗位者应予以解聘或岗位调整。 (2) 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医院按需设立岗位, 按“能者上、庸者下”原则对竞聘人员进行选拔, 充分调动干部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岗位能上能下, 薪酬能增能减。依据绩效考核和岗位需求调整岗位和薪酬, 以此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

2.3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而言是一把同时具有监督和激励作用的双刃剑, 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公立医院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革: (1) 根据考核对象的工作性质对其进行分类、分层, 制定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 (2) 完善考核内容, 将考核指标分解、细化、量化, 对每一个考核指标赋值, 以一个量化的考核结果反映不同岗位及同一岗位人员间的绩效优劣; (3) 将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增减、岗位调整或提职选拔的重要依据。

2.4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真正起到竞争和激励的作用

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应建立在客观的评价和科学的分析之上, 使薪酬既能体现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 又能起到竞争和激励的作用, 这要求医院须做到; (1) 坚持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决破除“一刀切”和“平均主义”思想; (2) 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挂钩, 不同的绩效考核结果应在薪酬中体现出差异; (3) 对薪酬进行分类分层, 根据岗位在医院中的层级和职系、员工的技能和资历、绩效考核结果设计薪酬结构; (4) 以岗定薪, 根据责任承担大小, 所需专业知识的高低、工作性质的要求, 在薪酬上合理体现不同层级、不同职系、不同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差异。

参看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及经验教训, 事业单位改革之路虽漫漫其修远, 未必一帆风顺, 但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合理创新却必定是顺应新形势的明智之举, 经验证明:谁最先走出改革创新的第一步, 谁走得最坚决、最稳健, 谁就最可能成为改革的胜利者和受益者。因此, 公立医院只有在明确所处的新形势下客观准确地认清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之所在, 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对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实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必定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持续改进医院的绩效水平, 最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双赢互惠。

摘要:事业单位改革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公立医院当前必须正视和解决的要务。公立医院须在认清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竞争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持续改进医院的绩效水平, 最终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与人才成长的双赢互惠。

关键词: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 任文慧.浅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在医院人才管理中的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32) :173~174.

[2] 童燕琴.医院内部控制研究综述:现状与对策[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 2010, 14 (10) :228~229.

[3] 张素贞.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才智, 2010 (28) .

[4] 罗冬兰.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商界, 2010 (11) .

[5] 彭瑞香.浅论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5 (4) :114~115.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公立医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如今, 我国绝大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基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 没有对财务的收入与支出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同时, 也存在一些公立医院对自身内部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不明确的现象, 导致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对资金的管理运营存在随意散漫的现象;有些公立医院甚至没有对财务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 没有明确财务人员的任务分配, 使财务人员对自身责任与工作的不明确。因为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制度上的缺失, 没有严格控制资金的运营管理, 导致公立医院的相关业务不能按章办理, 浪费资金的现象十分严重, 使得公立医院资金没有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

(二) 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缺乏

内部管理措施是有效地提高公立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水平的监控方法, 但是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措施只是表面的形式, 并没有落到实处, 没有形成规范的控制技术, 内部管理措施在操作过程中很多都依赖于理论知识, 有的甚至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公立医院大多数在对资金的监督管理更注重的是资金的收入过程, 在资金收入后没有对后期的使用支出有明确的规划和监控;即使存在监管的过程, 也会因为内部管理的疏忽, 对这部分资金的监控力度不够。由于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的缺乏等问题, 会使公立医院亏空滥用资金的现象层出不穷, 不能做到资金的有效利用。

(三) 资金监管松懈, 预算计划不当

公立医院在面临新的经济体制时候, 为了使公立医院更好地发展, 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资金监管水平指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公立医院也认识到资金预算计划及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就目前的发展而言预算管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公立医院的预算计划及管理的工作只是财务部依照上级规定完成预算任务, 公立医院的其他部门认为此事与自己科室无关;公立医院上级部门对预算计划及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预算的具体计划也只停留在科室、院级的收支及投资项目的具体预算上, 这对于科室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是缺乏全面性的;从资金预算计划及管理的方法还有程序上来看, 也是十分不规范的等等。长期以来, 公立医院对于预算的计划和管理方式都仅限于理论知识上, 并没有解决预算的真正问题, 也缺乏对资金的调度, 所以资金预算是没有计划性和科学性的, 预算计划及管理的作用在各个科室也发挥不到位。

(四) 资金的运营效率低, 日常管理缺乏

目前, 在很对的公立医院都存在有时资金周转困难或是闲置的现象, 公立医院在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收入与支出管理问题。在公立医院运营的各个环节中都或多或少的与大量的现金有所接触, 就不免会出现一些亏空挪用公款的等问题, 就像因为内部管理不到位、支出与收入的程序不规范, 这样的问题存在都可能导致多收、少收或漏收使得资金流失。二是货物存贮与管理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公立医院对所需要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的采购及使用成本很高, 主要是因为没有和临床实际情况结合, 不了解实际情况就无法按需采购和存储药品及器材,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库存量。因为货物存储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 就会使公立医院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这一部分, 导致公立医院的工作不能正常运行。三是银行账户管理不到位, 因为资金存在于多个账户中使资金管理处在难以控制的状态, 容易造成资金沉淀, 账户占用不合理的现象。四是投资不利, 公立医院投资的相关产业闲置情况严重, 占用的这部分资金使用效率低, 同时部分公立医院想要创造收益, 在没有分析实际的支出与收入的情况下买进医疗设备, 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 造成资产的闲置与浪费。

二、加强对资金的管理

(一) 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健全资金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公立医院资金运用的重要保障, 而科学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公立医院的资金支出与收入做到条理化, 所以建立健全资金的管理制度是公立医院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石。一方面, 严格按照规范使用资金, 对于特殊项目要建立计划与管理方案, 杜绝较少、扣押和挪用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发放资金要严格按照规范程序办理, 执行好每一步否则不予发放资金;同时不同的项目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审核的内容为准, 这种情况要真实有效, 要有合法的凭据, 如果资金数量较大, 则需要负责人签字到现场审核通过后才能发放资金。

(二) 做好预算计划与管理

做好预算是公立医院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 当面的资金使用情况要提前做好预算方案, 并且在确定本年工作计划的同时征求各个科室的要求, 方便使资金发挥其最大的功效, 使得投资的项目有最大的收益;并且公立医院在计划资金预算时, 要做到每一步都细致化, 比如根据本年每个科室具体的花销将预算做到精细, 考虑到每个科室的需求不但准确而且细致。除此之外, 在医院的医疗设施的更新检修上也要做好预算, 以免出现错误。医院就要严格按照计划, 按部就班得使用资金。

(三) 加强监管工作的力度

公立医院应该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 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核算, 并且对资金的支出与收入有明确的账目管理和规范的处理程序, 这样就不会导致资金的使用混乱;同时, 对财务部的工作定期进行核查, 看账目是否出现纰漏。

(四) 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公立医院的资产以固定和流动两大部分组成, 要使固有资产充分发挥起作用, 使其效益最大化。医院中的固有资产以医疗、医用设备为主, 要不断加强对这部分固有资产的管理与维护, 在保证设施设备完好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 做到物尽其用, 这样将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于公立医院的流动资金而言, 要提高其周转效率, 一是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服务态度的改善, 使病人对医院产生一种信赖, 不断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二是加快医院病床周转率, 减少平均住院日。三是就医院的物资储存而言, 一定要做到开源节流, 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四是不断减少公立医院不必要的财务开支。五是加强医院经营成本的核算力度。

(五) 加强对财务分析力度的管理

公立医院应该重视财务活动分析的重要性, 财务部除了在完成日常必要的工作之外, 还要精准掌握医院每天的支出与收入以及当天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 上级领导也要定期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进行抽查, 分析这段时间医院的收益情况及资金的只用情况, 并且财务部还要对医院近期的收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活动分析。例如在资金的收入上, 要根据相关数据分析个人的平均消费水平及住院天数, 通过相关病例病单制定出不同的病单费用种类, 使消费者满意, 从而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在掌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分析功能, 对医院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从现象到本质分析资金流动的量, 方向, 利用效率等情况, 总结出医院的经营现状, 为医院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使医院的经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物力及财力, 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公立医院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 就要做到物尽其用, 使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使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对资金的支出与收入进行管理, 使医院的工作稳步进行, 公立医院在做好财务活动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其发展, 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使医院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也使得现代医疗管理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资金的流动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想要生存及发展的公立医院而言, 经营活动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从公立医院的资金管理问题展开研究, 指出了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管理混乱, 没有建立预算机制、资金运营效率低等问题;并从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做好预算、加强监管工作力度及财务分析能力等方面提出改善意见, 不断提高医院的经营水平, 为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资金管理,公立医院,财务活动分析

参考文献

[1] 宋骁军.公立医院资金管理探究[J].管理观察, 2016 (36) .

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笔者在公立医院从事文书档案工作, 在此围绕公立医院文书档案的编研工作谈谈个人心得: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 规模大的有几千名职工, 每年为几十万社会大众提供医疗、保健、教学等服务, 为满足政府、医院、职工、社会大众之间政令畅通、上下联动或相互推进工作, 所产生的文书档案是非常丰富。做好文书档案的编研工作, 提供信息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编研成果, 将有利于医院管理层决策, 有利于职工和社会大众查考, 为提高医院服务能力、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不可低估。因此文书档案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档案编研的工作性质、强加学习与实践掌握编研的技能, 不断提高自身的编研水平。

一、要了解档案编研工作的性质

(一) 档案编研工作是主动服务型的利用工作。为提高工作效力, 医院管理者和广大职工要求能够快捷、方便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信息, 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也务必转变传统的被动服务方式。而档案编研, 是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做了预测性目标归集, 这是一种主动服务型的利用工作, 它走在需求者的前头。医学是传统科学与前沿科学并肩发展的学科, 医务工作者对信息的需求量和供给效率要求更高,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是一种符合信息时代医务工作者对档案信息需求的利用模式。

(二) 档案编研工作提供系统化的且经过科学整理的档案信息。档案的编研成果, 不仅是档案原件内容, 还包括从档案原件中提炼、加工出来的以及相近材料补充的档案信息, 它扩大了档案资料收藏和管理范围。同时, 档案的编研过程, 是围绕服务对象需求的预测性目标, 按照一定的作者、专题、时间或文种等特征, 把档案材料选编成册, 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这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 是一种在确定选题后, 借助划定选编范围、收集复印相关档案文件材料、进行鉴定、按照一定体例和统一格式进行编排和撰写、经多次审核后赋予编印等一系列科学整理手段富集馆 (室) 藏档案及丰富信息内涵的成果。

(三) 编研成果的研究性。档案工作人员根据一定的主题, 将馆 (室) 藏的档案材料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加工编写成材料, 能为利用者提高更为系统的、便捷的产品, 是在熟悉档案基础上加以研究、编写的成果, 是一种档案的三次文献, 是在一件件孤立的馆 (室) 藏档案基础上, 进行的编辑、研究和输出档案信息的一项工作, 它加注编研人员的主观臆断, 具有研究性。针对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而言, 这类选题的编研工作少开展。

(四) 作用的广泛性。1.有利于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工作水平。对档案室或档案工作人员自身而言, 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 有利于提高档案室工作综合水平和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传统的档案工作, 在收集、整理、归档、保管、被动利用环节机械重复, 职业缺乏创新和挑战, 容易滋生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性。但档案编研工作, 能极大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工作人员积极学习与之相关的知识, 从而提高自身工作水平。2.有助得到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医院的档案工作容易被边沿化, 档案工作中的传统式被动服务, 不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也就不利于提高档案工作在医院总体工作的地位。但档案的编研工作, 彰显了档案作用的广泛性, 向医院党政领导以及有关部门提供编研成果, 加深医院领导及其他部门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 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 因此优秀的档案编研成果有助于提高档案室在医院总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3.有助于保护档案原件延长其寿命。档案编研成果提供利用后, 减少了外界与档案原件的接触, 有利于档案原件的保管安全, 延长其寿命。

二、了解档案编研工作的流程

档案的编研工作主要有五步骤:选题、选材、加工编辑、总纂和审核。选题是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 是其他环节工作的依据;选材就是在档案编研工作中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 要站在档案原件基础上做好选材内容的可靠性、问题的典型性、素材的适用性、形式的多样性、材料的齐全性, 以确保编研成果真实、有用、丰富、全面;加工编辑是档案编研成果主体内容的形成过程, 它是按照档案编研成果的有关体裁和表达方式等特定要求, 进行材料组织的格式化处理, 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要打破传统知识的桎梏, 通过学习熟悉应用文种的范畴和写作要求, 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和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 才能对收集的素材进行校勘、删节、编写和格式化处理, 才能实现对整个档案编研成果进行统一编排和对结构体式的加工完善。

三、档案工作人员要了解自己要具备的知识

编研成果带有编研人员立场、观点、思想倾向, 编研人员知识素养决定了编研成果的质量, 因此做好编研工作对编研人员的知识素养要求较高:

(一) 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档案编研人员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锻炼出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判断力, 保证档案编研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同时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 不计较个人得失, 甘当人梯。编研工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 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开展工作, 在面对编研成果被高效利用, 但作为编研者的自己却常被领导“遗忘”、没有得到及时的掌声时, 才能适时调整好心理状态、处之泰然。

(二) 要有较强的思想素质。编研主题确定以后, 接下来是海量的收集工作, 完成任务的时间弹性又比较大, 这就要求编研人员工作要细致严谨, 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持之以恒, 确保编研成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和任务完成的高效性。

(三) 要具备提炼编研主题的能力与技巧。医院开展的编研工作, 多数编研体裁主要有一次加工编研成果如发文汇聚、专题汇编、图样汇编、文集等;二次加工的档案编研成果如:数据汇编、组织机构沿革、大事记等, 属于中低难度的编研工作, 往往选好主题即能决定编研成果的社会效益和价值;而部分具有研究价值的编研成果, 需要经过三次加工而成, 这类成果既能为史学研究和决策研究提供参考作用, 对能够能开展这类编研工作的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也高, 这类编研工作在政府的党史部门或高校开展较多, 而医院开展这类编研工作少。因此医院档案工作人员, 掌握选题技巧对做好编研工作非常必要, 以下从两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选题工作:

1.了解管理层的需要。想了解管理层需要什么, 编研人员就要了解当前国内、省内医疗形势的医疗热点问题, 热点问题往往是服务对象关心的问题。因此档案工作人员要关心时政、关心业内要闻与新闻, 才能在选题工作上把好医疗热点问题, 从而汇编出医院领导和干部职工切实需要的编研成果。

2.了解医院的中心工作。中心工作永远是管理层关心点。医疗护理工作又是医院工作永恒主题, 因此编研人员要了解医院管理知识, 提炼出医疗护理工作的有关主题。

3.了解医院职工的需要。劳资问题、晋升问题、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等问题是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 也是职工查阅的高频问题, 这些专题皆可成为编研工作的主题。

4.了解本单位的档案内容。档案编研工作是立足于馆 (室) 藏档案所开展的工作, 只有在充分了解本单位档案具体情况, 才能开展好编研工作, 否则再好的选题, 若没有齐全的档案素材选取也无法展开;不了馆 (室) 藏情况, 在选材过程中也容易盲目导致所收集材料的不全面;不了解馆 (室) 藏情况也难酝酿出好的选题灵感。

医院档案工作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 开展好编研工作不易。然而, 编研工作是锦上添花的工作, 既利于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 又有利于外界对档案工作的了解和认可, 是推动档案部门、档案工作人员贴近医院中心工作、提高本部门在重要地位的重要途径, 是一项值得付出的事业。

摘要:本文从医院档案工作实际出发, 从医院对档案编研工作的需求入手, 分析档案编研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对如何做好医院的档案编研工作提出积极建议。

关键词:医院档案,档案编研,心得

参考文献

[1] 曾文玲.论档案编研的基本涵义[J].机电兵船档案, 2015 (21) .

[2] 王静冰, 隋佳昕.浅议医院档案编研工作[J].才智, 2014 (30) .

上一篇:医院支部书记工作总结下一篇:医院火灾防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