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04

爱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呢?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确立一个观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小学阶段的孩子年龄都在8-13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年龄和认知水平都还处于学习阶段。而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也不一致。因此,这就决定了孩子之间存在差异性,决定了同一件事学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而我们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我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他们的每一种行为我都不能用某个学生的行为去进行标准化,因为,他的独特的。我们还应该明确一点:我们面对的是一群还不成熟的孩子,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这也是我不时提醒自己的一点。孩子毕竟是孩子,如果他不犯错,那我们教师就应该思考:这些孩子是否在某方面有缺失?而不是在那里庆幸:我教到一群不会犯错的学生,真省心!

但允许孩子犯错,是否就意味着放任他们错下去?当然不是!孩子犯了错,我们就应该思考:我用何种方式让他自己意识到?举个例子:某教师正在上课,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A开小差了。教师走到学生A处,将问题重复了一遍让学生A回答。学生A竟全部答对。这时,教师笑了笑,表扬道:“真聪明,居然可以一心两用。”全班学生都笑了起来。这时教师温和而严肃的说道:“如果你能把聪明劲全用在学习上,成绩不就上来了吗?”学生A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接下来的时间他听课就比较认真了。

学生犯了错误,当然该批评。但是,针对具体的情况具体的人,有时还有比批评更好的方法。其实,有时候我们不必说过多批评的话,一句淡淡的提醒,甚至一句“无中生有”的表扬,聪明的孩子自然明白老师的善意,稍加提醒,便会“改邪归正”。

爱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爱”究竟是什么?这是人们常问的问题。

古今中外,人们对爱的比喻和说明如恒河沙数。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在现实界找到的几乎所有关于“爱”的现象、譬喻,以及我们通过文字对“爱”所作的所有说明、描述,都不足以讲清楚爱是什么!就现实性的比附而言,爱,不是一个肯定状态,而是一个否定状态。爱,无法通过对任何现实现象的肯定而得到诠释,只能通过否定现实现象而得到诠释。因为爱的本质如同“道”一样,是无,是无我!因为爱是本体论范畴,是超越于现实界的。

本文提出爱本体论,就是把爱当成哲学本体论概念,看作是世界的本源和存在依据。哲学本体论意义上爱的核心意思是:万物与人类原本一体,同源同根,共同来源于、起始于一个唯一的、统一的本体(整体),在这个唯一的、统一的本体(整体)里生养变化,最终又复归于这个唯一的、统一的本体(整体),而这个唯一的、统一的本体(整体)就是爱。

爱是全然的整体,或者说,是对整体的发现、融合与复归。爱与我们对人生宇宙的起始与复归的理解有关,也就是说,与对整体的感知和把握有关。真正能够理解爱、能够感受到爱的人,是能够理解整体的人、能够活在整体中的人、能够回归于整体中的人。

提出爱本体论,基于如下思考:

首先,“爱”是当今世界最普遍、最广泛、最“通用”的语言,能够接纳和融合人类最为古老也最为基本的感觉、情感、意愿与认知方式。其次,“爱”与老子提出的本体之“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二者几乎可以互换(所以我们提出“爱可爱非常爱”的命题)。再次,爱本体论阐释是通向爱宇宙论、爱人生论阐释最自然顺滑的表达。本体论往往是“宇宙论之冠”。作为对无形无相的本体的直觉断定,本体论只能是一个“虚设”,其实际作用是作为引向宇宙论的“引子”,阐明“存在者”何以“存在”。这就如同“道”作为本体,是引向“可道”(道即“可道”,可以为道,可以作为道路提示和指引方向或规律)宇宙论的“引子”,是同样的道理。爱本体论在导向爱宇宙论,即导向说明宇宙的起源、演变、对立统一运动方面,是顺畅无碍的。通过爱宇宙论,又可以自然顺滑地过渡到爱人生论。又次,本体论阐释走向宇宙论、人生论阐释的时候,需要解决“无中生有”的问题,需要阐发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如何通过对立面的形成和对立统一的运动而导向宇宙论、人生论的生生不息的过程。“爱”内在的对立面——“欲的爱”“多的爱”“偏爱”“恨”——正是促成浑然一体的爱通过对立统一运动而无中生有、生生不息的动力。因此,当圣贤、哲学家在论述“爱欲”“偏爱”“恨”的时候,他们实际上也是在论述本体之爱。最后,当今世界,量子纠缠作用加强,各种独立性、冲突性、对抗性物质和能量在快速膨胀,“爱欲”“偏爱”“恨”的力量在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中渐趋强盛,许多社会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处于“内卷化”、“极化”和撕裂状态。在这个时候,我们尤其要了解和强调“爱”的本体性、本源性,以爱作为人生宇宙的“上帝粒子”、“底色”和“主旋律”,高扬仁爱、博爱精神,加强社会的团结互助。

二、历史上圣贤与哲学家如何论述爱本体论

(一)轴心时代圣贤们对爱的颂扬

古往今来,人们对爱赋予了无数赞美和颂扬。轴心时代的圣贤们,更是对爱赞誉有加,但他们的理解各有不同。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1883—1969 年)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 年至公元前200 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 年至公元前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 度上下。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也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

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觉知的方式、理智的方式、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这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中国、印度、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英国人凯伦·阿姆斯特朗在《轴心时代:人类伟大思想传统的开端》一书中说:“贤哲们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完全不同的人格。所有圣贤都颂扬一种同情和怜悯的精神,他们强调,人必须摒弃自大、贪欲、暴力和冷酷。”“这一时期创造出的所有伟大的思想传统一致认同博爱和仁慈的极端重要性。”[1]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况轴心时代圣贤们的思想境界,在我看来,这个词语就是“悲悯天下”;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况轴心时代圣贤们的思想主题,在我看来,这个字就是“爱”。例如,老子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苏格拉底讲“普遍的善”;孔子讲“仁者爱人”。这些讲的都是大爱。墨子则直接讲出了“兼爱”。兼爱,即是“周爱人”,没有差别、普遍平等的爱。墨子主张以兼爱取代偏爱,倡导“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厚薄”“相爱相利”“爱利天下”“摩顶放踵利天下”。柏拉图在《会饮篇》和《斐德罗篇》中多次谈到爱的问题,将爱与“美”“生育”“神”“幸福”“善良”等美好概念相联系。他说:“爱的学问的结尾,就会突然发现一种无比奇妙的美者,即美本身。”[2]“爱并不是以美的东西为目的。其目的在于在美的东西里面生育繁衍。”[3]“爱神是诸神中间最古老的神,而且是人类幸福的来源。”[4]“爱神的威力是多方面的,巨大的,普遍的。”[5]“只有相爱的人们肯为对方牺牲性命。”[6]“爱神是最美、最善良的,后来也创立了各种美好善良的东西。”[7]

(二)近现代哲学家论爱

1. 费尔巴哈“爱的宗教”

19 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1804—1872 年)一生对爱持有宗教般的热爱和笃信。爱在费尔巴哈那里,变成了一种哲学世界观,被赋予至高無上的哲学意义和宗教意义。他认为,爱是人的存在的标志,是人的完整本质的表现,是真善美的统一。他提倡以“爱的宗教”代替“神的宗教”。他说,“必须拿对人的爱当作唯一的真正的宗教,来代替对神的爱,必须拿人对自己的信仰及自己力量的信仰,来代替对神的信仰。”[8] 他所谓“爱的宗教”其实就是“爱的哲学”。

2. 舍勒“爱的本体论”——“我爱故我在”

马克斯·舍勒(1874—1928 年)是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在现象学早期阶段,他是地位仅次胡塞尔的现象学领袖。在舍勒之前,欧洲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由逻各斯中心主义、理智主义主导,即以“我思故我在”为基本色调。舍勒把欧洲哲学的基础转向了情感和爱。他明确提出了“爱本体论”,通过现象学的还原与描述,恢复情感的本源地位,建立起“爱感优先”的原则。

在舍勒看来,爱是“趋向价值完美的行为”。他这样说:“倾向或随倾向而来的行为,此行为试图将每个事物引入自己特有的价值完美之方向,并在没有阻碍时完成这一行为。换言之,正是这种世界之中和世界之上的营造行为和构建行为被我们规定为爱的本质。” [9]

舍勒认为,爱在逻辑上先于认识和意愿,是认识和意愿之母。“我们始终感觉爱是原一行为,通过它,一个在者离开自己( 但仍然是这个有限的在者),以便作为意向性之在者分有并参与另一在者之在,使二者不会以任何方式成为彼此分离的实在部分。我们所谓之‘认识’,始终以爱之原一行为(即这种存在的关联) 为前提:在者离开自身及状态和已有的‘意识内容’超越它们,从而根据可能性进入一种与世界的体验交融。我们所谓之实在或真实,首先以某一主体的正在实现的意愿之行为为前提:但这种意愿的行为恰是一种先于意愿而出现并赋予意愿以方向和内涵的爱。所以,爱始终是激发认识和意愿的催醒女,是精神和理性之母。”[10]

在舍勒看来,爱是产生认识和促成意愿的前提;我们所谓之实在或真实,首先以某一主体的正在实现的意愿之行为为前提,但这种意愿的行为恰是一种先于意愿而出现并赋予意愿以方向和内涵的爱。“在人是思之在者和意愿之在者之前,他就已是爱之在者。人的爱之丰盈、层级、差异和力量限定了他的可能的精神和他与宇宙的可能的交织度的丰盈、作用方式和力量。”[11] 于是,舍勒的结论是:“只有当我们爱事物时,我们才能真正认识事物。只有当我们相互热爱,并共同爱某一事物时,我们才能相互认识。”[12] 舍勒的思想,对于整个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发展,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本体论上,“爱的本体论”有别于传统“智的本体论”;在认识论上,“爱感优先论”迥然不同于“认识优先论”。

3. 加塞特“爱的本体学和宇宙论”

奥特加·伊·加塞特(1883—1955 年)对爱的论述,是在本体论和宇宙观的层次上展开的,超越了科学、学科研究的层面。他提出,“爱的本体学:神秘主义与爱具有共同的根源。”[13] 他区别了“心理学的爱的理论”和“宇宙论的爱的理论”,认为“近代的理论失去了这种宇宙论的观点,几乎全都变成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微妙的爱情心理学形成一种机敏的诡辩,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爱情属于宇宙论的基本面给移开了。”[14]

加塞特认为,爱对对象的选择,乃是内心深处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同时具有一种“认知根据”和一种维度更高的“存在根据”。加塞特把爱看成是回归“道的整体性”。他说:“爱是生命的勇者,他虚己忘我,与爱慕的对象合一,成为一体,在爱的合一动力之中,回到道的浑全。能让一个个体走出自我,而走向另一个个体(更高的存有),大自然中最大的力量也许就是爱。”[15]

加塞特注意到柏拉图关于“爱是在美中生育的欲望”的观点,对此他评价说:“根据柏拉图的理论,他的思想可以审慎地归结如下:凡是在爱中都有一种于我们视为完美的另一个人合而为一的欲望。”[16] 他提出了自己“爱的生育观”:“在生命的内在体验之中,爱的孕育能力最强,以至于爱成为一切孕育能力的象征。心灵的许多冲动由爱产生,例如愿望、思想、意志力的表现和行动。然而这一切虽是由爱而生,一如庄稼由种子而生,却不是爱本身;爱其实是这一切的根本。”[17]

4. 弗洛姆“爱的艺术”

20 世纪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爱的艺术》作者艾瑞克·弗洛姆(1900—1980 年),对爱有非常宽泛的论述。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存在问题真正、全面的回答。关于“博爱”的观点,是《爱的艺术》里比较具有哲学意味的部分:“博爱是构成人类一切爱的最基本形式的爱。我在这里讲的博爱,主要是指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爱意的责任感,由这种责任感主导下对所有的人付诸关心、尊重和了解……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博爱就是对全人类的爱,它以没有独占性为主要特征。”“博爱凝聚了人类的联合、人类的团结一致和人类的思想的一体化。”[18]

5. 费里“爱的革命”

当代法国最受关注的哲学家之一吕克·费里(1951 年—)提出了“爱的革命”(“一种彻底的乌托邦”)的概念,主张用爱的革命引发新的感知,建立爱的“新意义”,来对抗传统价值准则的倒退,让当代人拥有更加美好的价值期待和精神生活。在《论爱》中,他认为,历史上所有曾经给予生命以意义的理念,如上帝、国家、革命、自由、民主……如今都变得极其混乱,失去了真实性和感召力;唯有爱,仍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允诺,给予我们以希望和期待。费里之所以借用司汤达《论爱》的书名,只是想表达,他对爱的热爱如司汤达一样,“爱对于我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或毋宁说是唯一重要的事。”[19] 费里提出,在现代世界,爱是社会的核心价值,能够培育出具有团结和同情特性的新人文主义,“爱将成为我们所有人无条件相信的唯一价值。” [20]
三、爱本体论涉及哪些重要相关问题

(一)如何理解爱与“可爱”——爱的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我要谈的是‘爱’,但首先要谈的不是各式各样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中什么都有,唯獨缺少根本意义上可称为‘爱’的东西。”[21]“这两百年来,大家对‘爱’的进行谈得很多,对‘爱’的本质却谈得很少。”[22] 这是加塞特的发现和疑问。这点出了在爱的理解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如何区分爱的本质(本体)与爱的现象?如果我们不能分清这两者,我们能真正理解爱吗?

爱作为本体,本身无形无相,但爱作为人生宇宙的能量之源,能够创造爱的一切现象。

爱在现实社会关系中表现为团结、拥抱、融合、凝聚、回归、统一等状态或趋势。在此状态或趋势中,爱的发出者不断趋向自我消解、自我弱化、自我融化。但是,恰如加塞特所说,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爱,如“喜欢”“喜爱”“爱戴”“欣赏”“赞美”“爱惜”“依恋”等,不是爱的本质,而是现象。我把爱的种种现象称作“可爱”。世界上所有“可爱之物”,其实都是爱本体的象征。“可爱”的意思,就是指事物“占用爱的本质”,“具有爱的秉性”,能够激发人们的爱意。“可爱之物”都隐喻着爱本体。所以我们说,“爱可爱,非常爱”。

这里的第一个“爱”,是关于爱的本体、本质的无规定的一般概念;第二个“爱”(“可爱”),是讲爱的繁多现象,赋予无规定的爱的一般概念以具体事物的规定性和丰富内容,从而是对第一个“爱”的无规定性的否定;第三个“爱”(“常爱”)又回归到爱的统一本性,是对“可爱”的繁多现象的否定,从而完成了关于“爱”的哲学命题的否定之否定。第三个“爱”(“常爱”)看起来与第一个“爱”在形式上无异,但它已经具有了内容的完满性,达到了具体的丰满,摆脱了“爱”作为一般概念的抽象性、贫瘠性、无规定性。

我们把“道”替换成“爱”,其暗含的意思就是:人生宇宙本体论的阐释,不仅涉及“体—用”的功效关系,而且涉及“体—情”的意向关系;人类的本体论阐释与人类感知天人合一的情态性、倾向性、意向性有关。

(二)如何理解爱与“爱欲”

有欲与无欲,即是否具有占有的欲望,是分别本体之爱与现象之爱的分水岭。所以在佛学里,一般是将“爱”与“慈悲”分别开的,认为前者有欲,后者无欲。在老庄哲学里,也对“欲”可能分裂本体保持着极高的警觉。

加塞特认为,心灵的许多冲动都由爱产生,但却不是爱本身,爱是这一切的前提。欲望是想要拥有某个事物,一旦拥有,随着得到的满足,欲望就会消失,而爱永远不会消失。欲望是被动的,是以“我”为万有引力的中心,期待相关事物到我这里。爱却是全然的主动,走出自我,走向所爱的对象,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当我们去爱时,我们放弃了自身的平静与安定,在虚拟的层面朝着所爱的对象移动,这种不断朝向对方的移动就叫做爱……爱不是爆发,而是一种持续的涌出,一种心灵之光的散发,从爱人者向被爱者移动。”[23]“在欲望中,我想把所渴求的对象拉到我这里来;在爱中,我被拉到所爱的对象那里去,而在一个更高的存有之中,合而为一。”[24]

德裔美籍哲学家马尔库塞(1898 - 1979 年)提出,应该消除爱欲压抑,彻底解放爱欲,寻求本能与理性之间的新联系,建立没有爱欲压抑的新文明。他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升华爱欲:狭义的“升华”,是在性心理完全的禁忌和彻底的开放之中,开辟一个和谐、纯洁、高雅的境界;广义的“升华”,则是将爱欲冲动导向有益人类文明的创造性活动,也就是将性的能源移开性对象,投入更高级的文化活动。

(三)如何理解“爱”与“恨”

需要说明这里讲的“爱”与“恨”,都不是日常经验概念,而是哲学概念。

作为人生宇宙本体的爱,在呈现为“可爱”即各种现象之后,由于加入了人们的分别、私有、执著和贪婪,被分裂成了无数的微小部分和“颗粒”,用于自我张扬和压制他人,变成了对抗性、攻击性能量,这样的情况和趋势,我们称之为“恨”。

爱,是经过偏执而走向“恨”的。“恨”是通过各种形式的量子纠缠,造成统一能量的分散、分别、分化、分离、分裂,在分散、分别、分化、分离、分裂的过程中各个局部不断自我增强、自我强化、自我膨胀,并且产生相互对立、對抗,最后同归于毁灭、消亡的趋势。“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贬义词。它与爱是统一体的对立面,二者在辩证运动中展示宇宙与生命客观的历史进程——变化与成长。如同“恶”为“善”开辟历史道路一样,“爱”也通过“恨”来开辟矛盾运动的道路。由于爱恨交加,整个世界的自然历史与人文历史便展示出统一的趋远的前行运动与趋近的复归运动的矛盾统一。

只有当我们不了解恨的本质和它的有限性、限定性的时候,只有当恨的力量被无限制地发挥、扩散并成为崇拜对象的时候,特别是当恨摆脱了爱的引导与平衡的时候,恨才会成为自我膨胀的恶,成为分裂和毁灭社会的能量。

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讲到: “我太爱自己, 以至于无法去恨任何人或任何事——恨会局限我的存在, 而我更希望将自己的生命扩展到无垠宇宙。”[25] 卢梭这段话表明他十分清楚爱与恨的不同:爱是能量的扩延以致无限,恨则是能量的强烈收缩。有恨的地方,就有分别、对抗和撕裂。但是在现实社会里,许多人还是会有意无意的走向恨、选择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恨能够带来短暂的力量感!这就像人们也喜欢短暂的“快乐”是同一个道理。

加塞特在《关于爱》中引述了历史上一些哲学家对爱与恨关系的阐释,并加以评论。关于中世纪哲学家托马斯,加塞特认为,“托马斯从古希腊文献中整理出的有关爱的观念显然不正确。对他而言,爱与恨是追求的两种形式,亦即欲望的两种形式。爱是对某种善的追求,恨是一种抗拒(反向的追求),是对恶的一种排斥。”[26] 关于斯宾诺莎想在情感中找到爱与恨这两种情感萌发的基础的想法,加塞特评论说,“斯宾诺莎错了,爱不是喜悦……恨也能够自得其乐。”[27]

加塞特提出了自己对于爱与恨关系的理解,他认为爱与恨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趋向并融合于对方、成全对方,而后者是隔开并对立于对方、毁灭对方。他这样说“爱与恨之间的根本差异——爱与恨的方向都是离心的,方向固然相同,两者在意义上却是截然不同,用心正好相反。恨与其对象相逆,具有负面的性格;爱顺着对象,肯定对象。”[28]“在爱中,我们觉得之间跟所爱的对象合二为一。”[29]“恨把我们跟对象远远地隔开,拉开了一道深渊。爱是心心相印,是和睦一致;恨是分歧不和,是形而上的抗拒,是跟所恨对象遥遥相隔。”[30]“爱在心灵虚拟的延伸中抵达所爱的对象,致力于一种无形却神圣的工作,这是世界上最积极的工作:爱肯定其对象。”“恨也不断忙于在虚拟的层面杀死所恨的对象,意图毁灭所恨的对象,压制其生存的权利。恨一个人意味着单是由于对方的存在就觉得受刺激,只有所恨之人彻底消灭才能带来满足。”[31]

按照加塞特的思想逻辑,接着是否就应该这样说,爱一个人意味着单是由于对方的存在——不必管是怎样——就感到喜悦和满足?

加塞特最强调的一点是:“在我眼中,最后这一点是爱与恨最根本的特质。凡是爱过的人,就肩负着让所爱的对象存在下去的责任;在他能够掌控的范围内,他不允许所爱的对象不存在于这世上。而这就等于在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内,在意图之中不断赋予爱人或所爱之物生命。爱是不断地赋予生命,创造并维护着所爱对象。恨是毁灭,是虚拟层面上的谋杀,而且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停地谋杀,直到把所恨之人从地球上完全抹去。”[32]
四、文明更替何以走向爱的复归

(一)西方工业文明不可避免的衰微

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来经由近代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逐渐建立起来的西方工业文明模式,由于自身无法克服的深刻的矛盾(根源在“恨”的泛滥),正处在明显的衰落之中。西方工业文明再也拿不出一个像样的理论体系和指导方案来继续领导世界进步。而信仰天人合一(本爱、大爱)的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华文化也正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里面既有文明断裂的风险(跟随西方,走向“恨的文明”),也有全面复兴的机会。

由西方主导的近现代工业文明模式,已经暴露出难以摆脱的内在矛盾,呈现出日益加深的颓势和危机。在他们中间不大可能诞生新的精神导师来继续领导世界进步。我们把它概括为“一个根本三个重点”。“一个根本”就是:在“人的解放”的旗号下,人心由于过度放纵而走向堕落,成为孤立而封闭的“肉体原子”;“三个重点”就是:“无师、无爱、无未来”。

历史来到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文明更替“拐点”。英国科学家霍金在《大设计》中预言人类现有文明无法继续延续一千年。日本哲学家梅原猛、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拯救人类的哲学》一书中指出:

“建筑在人的欲望,也就是本能和利己之心基础上的近代文明,在不太长的将来,难逃自我崩溃的命运。”[33]“这种崩溃发生在100 年后还是500 年后,尚不清楚,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乃是不容置疑的。”[34]“人类要摆脱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代文明。”[35]

(二)人类新文明与中华文化复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它在当代世界新文明建设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与西方哲学仅仅考虑如何(在对峙中)“理解”本体不同,中华文化考虑的是如何“成为”(进入、融合)本体。因此,西方思想的特征是外在超越,而东方文化强调的是内在超越——内在性与超越性的统一。这是我们在思维方式上的优势。重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文化对新文明建设的倡导,也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标志。人类同处一个地球,“地球村”的每个成员,如何和睦相处、携手共进?中国提供的方案是:“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建立在东方“和文化”基础上。“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和”文化基础上构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博大的天下情怀。

(三)需要警惕“怼的世界观”和“怼的教育观”

受“争恨文化”和“斗争哲学”的影响,当下社会,似乎存在一种“怼的世界观”。“怼”这个字本来是一个很生僻的字眼,其作为常用字,在中国只有短短的两三年,但一经引入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即现火爆,迅速成为高频字。“怼”所表达的涵义,包括:对立、对抗、开打、打击、压制、制服、战胜等等。“怼”给社会带来的是日益频繁、不断升级的冲突和价值观分裂。“怼的世界观”,即是在争恨、冲突、对抗中获得存在感、荣誉感和价值感的世界观。

“怼的世界观”在教育中的体現,就是“怼的教育观”。教育变成了知识技能的竞技场和角斗场;竞争—获胜,成为教育参与各方的唯一动力;教育目的异化为:“教育就是培养优秀的竞争者、骄傲的获胜者!”在学校里,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孩子们天天都承受着竞争的压力,时刻都想着如何在排名榜上出人头地,把同学当对手、敌手,互相戒备防范,以致以邻为壑。在家里,家长们对孩子通常是“恨铁不成钢”,不断地在“恨”的方面加大压力,并且经常为此而痛下狠手。有些家庭就成了演练、实践“争恨文化”的战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偏激的孩子决绝地喊出“父母皆祸害”的叛逆之声,亦可见其内心的痛苦、扭曲超出了能够承受的常态!

“争恨文化”和“怼的教育观”,深深浸染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中国孩子健康成长的极大障碍和毒素来源!在未被觉察的情况下,它时时刻刻都作为成人欺骗、控制儿童的能量和手段,禁锢和污染着孩子们的心灵。在这种文化背景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内心充满了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恶的能量”:恐惧、仇恨、争斗、征服、敏感、嫉妒、贪婪、暴力、诅咒、蛊惑、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以邻为壑、控制欲、谋略……他们一生都在努力,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强壮起来、优秀起来,比别人有优势,能够驾驭、领导、控制、战胜别人。如果他们处于劣势,只要能够,他们甚至希望让这个世界与自己一同毁灭。因此,倡导爱本体论,有着很现实、很迫切的社会需求。
五、为什么需要提出和倡导爱作为本体的“本爱教育”

本爱教育,是本体教育,是将爱作为人生宇宙本体论的教育。我们现在有政治教育,其中又包含了三观教育,这样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体教育;就现状而言,我们的政治教育还不能替代本体教育,还不能引导我们认识和遵循本体论、伦理学的“绝对命令”,不能让我们像康德所说的那样,对“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唤起赞叹和敬畏”。

“人为什么需要本体教育”这个问题,与“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这个问题密切相关。人既是现象界的存在,也是本体的存在。本体与现象界一体两面,不可能分开谈。在现象界的意义上,人是有限的,是可以被定义的;在本体的意义上,人是无限的,是不能被定义的。这种情形,与我们通常对“道”的理解是一样。老子谈道,是把“常道”(本体)与“可道”(现象)联系起来谈的。《道德经》宇宙观的核心在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叠套的两个“玄”(人生宇宙奥秘),就是本体性、无限性的“无名之玄”和现象性、限定性的“有名之玄”,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往返流动,周而复始。道是什么,人就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道,就应该怎样理解人。

通常我们认为,人生宇宙本体(例如“道”或“本爱”),是无形无相的“第一义的存在”;由本体所生的现象界是“第二义的存在”。其实,作为第二义的现象又分两种情况:未经人类识别、分别的世界,是本然的“第一现象”,其特点是恍惚态、叠加态,即不确定,保持着各种可能性,这是“第二义的存在”的本意;人类经验的、识别的、操作的世界,则是“第二现象”,是人心(用性)与第一现象之间构造出来的一种关系,即是说,第二现象只是一种被人类确定化的关系,这构造出来的关系即是“第三义的存在”,是现象的现象。

以往的一切教育和教育学(包括所谓“科学的教育和科学的教育学”),都是从现象界开始的,殊不知现象界已经是“第二义的存在”或“第三义的存在”。教育学要从本体论(道,本爱,第一义)开始,要有本体的教育即道的教育、本爱的教育。因为只有本体才是“一”(统一的、“不二的”),而现象界则是“多”(杂乱的、众多的);本体才是“大用”“妙用”“无限用”,而现象界(术、器)则是小用、徼用、有限用。舍一逐多,舍大用而逐小用,这不可能得到究竟的真理。

本体的教育(本爱教育)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同时又是:(1)关于无限的教育、第一义的教育、生命根本的教育;(2)关于人生宇宙信仰的教育;(3)关于生死和究竟智慧的教育;(4)关于“认识自己”并通过自己的无限智慧(觉悟)认识万物根本的教育;(5)关于自性自度——自己解放自己的教育;(6)关于“无为”和“无为法”的教育;(7)关于向内发觉、为道日损的教育。

所有这些,现在都远远的在我们现今的教育视野之外,这是殊为遗憾的。我们现在完全没有本体教育、本爱教育,这样人们就无法认识自己,无法得到宇宙人间最高的智慧。因为欠缺本体教育(本爱教育),我们发现,我们现在通常得到的教育只是“第四义”的教育:第一义的教育,我们没有;第二义的教育,原生态、统一性大自然的教育,我们也没有;第三义的教育,我们改造过的自然的教育,我们基本也没有。我们只有对“第三义的存在”进行认知加工而获得的知识的教育,这是第四义的教育。

由于本体教育(本爱教育)的缺失,我们现行的教育只能囿于“有限”而不能通达“无限”,它可以概括为“十有十无”:(1)有器而无道;(2)有恨而无爱;(3)有“有”而无“无”;(4)有“我”而无“自”;(5)有去而无归;(6)有识而无智;(7)有理性而无灵性;(8)有伪饰而无真相;(9)有管控而无自由;(10)有傀儡而无主人。

从教育制度讲,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教育格局统称“五育”“三形态”。“五育”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三形态”即学校教育形态、家庭教育形态、社会教育形态。这样的教育体制、教育格局,对于培养一个全然的、完整的人是不够的。我们的建议是:应当在“德育”之中,加一个“本愛教育”(本体教育),这是教育的根本和根本的教育,其意义已如上所说。

爱作为本体的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内在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我们所倡导的“文明”“和谐”“自由”“爱国”“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内容,都与“本体之爱”及其教育有密切关联。

结论:我们就应该涉及教育的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了:人,终将何在何往?或者说,教育,究竟要让我们如何存在,要带我们去哪里?问题的终极答案在于——“人的本体”。本体就是我们自己。本体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本爱是什么,我们就是什么。教育,帮助我们理解本体、回归本体,也就是理解“我自己”、回归“我自己”。以爱为本体的教育观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达:“以爱为道,以爱为师,以爱获得本性觉悟,以爱成就人生圆满”。我们终将通过教育,而成为爱本身,成为终极意义上的“我自己”——与爱同在,与爱同往。

爱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自助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校,拥有各自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内涵和能力,是每个学校共同期许的目标。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在针对加强学生专业动手技能、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另一关键点是要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这个意识是要先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步放手,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管理权限之后,提升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同时,加强学生事务管理沟通,层级分化,简化上传下达的机构和程序,使工作更加高速有效。

斯宾塞在《教育学》中指出:“管教的目的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学生责任性不强,就需要培养他的责任性;学生自控能力差,就需要增强他的自控能力;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和合作意识,就需要强化他的主人翁意识和合作意识;学生自私、私欲观念强烈,就需要淡化他的私欲观念,增强他人为先的观念。通过加强学生自主性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觉习惯和能力。这些教育思想显示,自主管理是学生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离开了这一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因此,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变得尤为重要。但是,有人会问:某地学校出现15岁少女自杀的情况,错在学生自我管理吗?这类事故的产生,让很多人对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产生了困惑。因此,伴随着学生的自主管理模式,还需要结合教师的自助教育指导。教师的自助教育是基于学生为主的引导式管理,摈弃学生的易冲动等若干年龄阶段的天性,在学生课余教育和学校日常事务中开展的一种协调性指导思想。它采用了以学生为主,辅导员进行引导调控的教育管理思路。这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减轻了学生受到束缚的反抗心态,和学生做好朋友,进而顺利地进行各项培养工作的开展。

两者的结合,得力于辅导员教师的自我素质和心态的不段提升。辅导员教师必须从以往传统的管理者角度脱离出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经常看到一些态度认真、责任心强的老师兢兢业业地工作,事事亲力亲为。笔者在钦佩和感动的同时,也为他们的疲惫而担忧。有时,笔者也听到一些老师抱怨教师工作的琐碎和重复。不管是教师还是辅导员,甚至是两个角色双肩挑的教育工作者们,是否可以寻找一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减少重复而琐碎的日常工作呢?能不能使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的工作事半功倍,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达到良好教育管理目的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并与辅导员自助教育相结合,是一个可行的措施。

二、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自助教育结合模式的具体实施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师教学管理经验和辅导员工作管理经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多年的一线案例,以及回首若干年的一些经验体会,对这一方式进行了思考探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因此,在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感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高职教育的学生,就更应该倾注自己真挚的情感。近些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客观情况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较弱,对自我信心不足,意志力和耐力较弱。特别是90后的一代逐步迈入校园,学生群体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他们的自我个体意识进一步加强,容易突出个人英雄主义观念、团队协作意识较差等。

1.辅导员根据学生特性,适度引导

热爱学生是每一个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美德。能得到辅导员的关注与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师爱对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无论是教师还是辅导员,都要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墨子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个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往往双方关系就会变得十分融洽,也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反应,从而对双方情感的沟通交流起到润滑作用,赢得学生的依赖与支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需要教师的自助教育,引导学生建立被爱的自信心和重塑自我的巨大动力。然而,辅导员还要学会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经常性地到班级、宿舍,主动与学生多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掌握学生的真正需求,真正关爱学生、体贴学生,从细微处着手,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惑,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做无话不谈的朋友,打消学生的自我隔阂和顾虑。通过教师的角色,往往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解决学生之间、密友之中无法排除的一些问题。通过有效的处理手段,建立学生和辅导员乃至整个学生教育的信任基础,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事务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格塑造和自主教育。

对于辅导员而言,实现自助教育,说起来比较容易,做起来则需要努力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在工作中,辅导员要给学生一定的自我教育空间,开展学生的自主管理,从一些繁重的琐事中脱离出来,但这并不意味中撒手不管不问,而是基于宏观自助管理教育下的微观自主管理。辅导员对学生事无巨细的插手过问和对学生一味忍让、偏袒,意味着溺爱,容易让学生迷失自我,也会使辅导员呕心沥血而不得其法。因此,观念改变是前提。

传统的德育工作与其说是管理学生,不如说是“看管”学生,即:看管学生学习,看管学生完成各项班级事务,看管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在这样的“看管”中,看管者和被看管者之间是对立关系,学生的独立性被扼杀,创造力更谈不上。学生失去了自我,循规蹈矩,缺少进取心。这种现象与当下社会呼唤的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因此,笔者认为,做一个“懒”辅导员,不失为一个未尝不可的尝试。

2.尝试自主教育,大力开展自主创新的课外活动

在尝试自主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也积极尽心探索,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例如,在学生下午下课直至夜间休息的若干小时内,积极加强和丰富学生的自主活动意愿,并通过教师的协助,有效地开展自主业余活动管理。笔者提出“爱好无大小,合理即开展”的指导思想,大大地提升了学生“以玩促学,以学带练”的尝试方式。通过不断放手,学生懂得了节约,懂得了尊重,明白了作为一个“管家婆”的种种艰辛,更加能够从主人翁意识出发去安排自我生活和学习,更加主动地参加学校的各种教学和活动安排。

随着社会的进步,沟通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否定繁琐的工作结构,取而代之的是有效的、多种手段的沟通方式。例如,飞信、QQ、MSN、校内、开心、博客、邮箱等,都成为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媒介形式。教师和辅导员通过这些有效的形式,再加上面对面的谈话沟通,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逐步产生言传身教的目的。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求辅导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非权力影响力。所谓影响力,就是一个人在与人们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思想与行为的能力。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大学生眼中,高校辅导员是自己的导师,是自己的师长,是大公无私、公平正义的化身,往往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学习的楷模。所以,高校辅导员的行为、言谈、举止,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的作用。辅导员要自觉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以知引人、以志树人、以德育人,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学生以正面的熏陶。反之,如果高校辅导员自身缺乏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言行不一、举止轻浮,不以身作则,对学生问题不闻不问,或处理问题时刚愎自用、主观臆断,必然会出现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师生离心离德的局面。这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低下。最终的结果则是会产生学生自主管理的混乱和教师自助管理信任危机。

因此,学生自主管理和教师自助教育两者结合有效开展的关键,是辅导员的工作态度以及有思路、有条理的工作计划。学生自主管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一个关键词,但若不问缘由大刀阔斧地进行盲目改革,则会出现问题。因此,自助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才能达到双赢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

爱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目标:

1.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三爱”的具体含义。 2.教导学生如何践行“三爱”。

3.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三爱”真正的融入到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4.利用主题班会普及“三爱”小知识。

过程:

1.主持人致辞,班会开始。

2.分析讲解何为“三爱”以及其意义。三爱: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3.分析讨论“三爱三节”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影响。 4.汇总小组意见,总结分析,突出“三爱”的重要性。 5.分析“三爱”

爱学习:是实现抱负的基础

爱学习,就是要树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刻苦学习知识,特别是要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学习,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就是要勤于思考,多想多问,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学习是每一个青少年成长、进步以及将来做好工作、报效祖国的基础。学习不仅能拓视野、长本领、增才干,而且能养精神、提素养、塑品格。学习还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青少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在刻苦学习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爱劳动:创造幸福的根本途径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实现;我们遇到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铸就。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希望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梦想,拥有幸福生活,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地劳动。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爱祖国:成长进步的重要引擎

在新形势下,热爱祖国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在过去闭关锁国的年代,人们对国家的依赖性很强,爱国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随着国门的打开,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深度改变着世界,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开始与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发生碰撞,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强调爱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许多优秀青年,他们的成功,既在于立足岗位奋斗建功的坚持,也在于他们与祖国共奋进的人生抉择。勇于追梦和勤于圆梦,既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更离不开祖国强有力的支持。 6.展示“三爱”事例,汇总小组收集成果。 7.班主任发言。

爱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长;爱孩子;探析

我们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体会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适当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以适当的爱,以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

父母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幼儿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去补偿自己生活中的缺憾和不足。要知道,幼儿也是有意识、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幼儿身心发展是有自然规律、有阶段性的,父母应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天赋差别的基础上,尽力引导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其实,孩子对各种爱好的选择并没有太强烈的功利性,他们一般只是希望能通过选择得到大人的尊重和認同。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大人能同意他的选择,就是尊重他,从而产生一种孩子特有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作为父母,要努力地营造民主的氛围,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这也是培养孩子民主意识的第一步。从小在受尊重中长大的孩子,长大以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民主意识的人,做起事情来才会不偏听偏信,不独断独行,才更容易体谅和包容人。

曾经有这么一个鲜明的例子:前天下午放学的时候耽误了一点时间,来到琴房,孩子们早已经到了,几个人挤在一起正议论着什么,我就有点着急的说:“在于什么?”孩子们马上都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欣欣来到我面前指着书的背面说:“由老师,我们是不是把这些书学完就会死的?”我吃了一惊,顺口说:“这是谁告诉你的?”欣欣指着小杰说:“是小杰告诉我说我们学习完了,就要死了。”我当时问小杰这些是谁说的,他说:“是我妈妈说我要把这些书全部学完。”我把小杰叫到身边轻声的问:“为什么会说死呢?”只见孩子委屈地说:“我要学完钢琴还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可我想学画画和珠心算。”孩子眼泪都快流出了。我心疼地说:“不会的,我们学习完了不会死的,我们在学本领,将来长大还要做许多许多的事情呢。你昨天不是还给老师说,你在家里有妈妈买的美工书,还和妈妈一起做的吗?怎么会想到死呢,要知道人死了,就再也不能活过来了,我们要珍惜生命。”事后我就在想,现在有的家长为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出来,连孩子的成长规律都不尊重。让孩子从小就有压抑感,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这可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爱

连动物都会疼爱自己的宝贝,我们人类就更不用说了。但是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爱,恐怕能够做到的就不是很多了。有的因为给孩子太多的爱,使得孩子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责任感不强。一些孩子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是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的。我班上有一个孩子,也许是奶奶带的原因,连鞋子都不愿意去穿,一直等着老师帮忙。一次放学时,这孩子自己取书包,让柜子门碰了一下,但并没有什么伤。第二天家长就来幼儿园,指责老师没帮孩子拿一下书包。我想要是孩子连书包都不会拿,这孩子还会干什么?

还有的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家长一定满足孩子,导致孩子闹“小脾气”,养成了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习惯。我们最常见到的事,早上去幼儿园时,如果孩子要干什么(买早餐或带玩具等),如果家长没有给,孩子到幼儿园一定是会闹情绪的。此外,有时候某个孩子犯错误了,老师对他批评引导,他就不停地大哭或根本不理会你。

三、要注意幼儿的“两面性”

教育专家越来越强调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换句话说就是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问题。这也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对于一些乖孩子,家长却在每周的家园联系册上念叨着自己的孩子在家如何的调皮,如何的不听话;还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在家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却不知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抢着吃、争着吃。为什么出现这种“两面性”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家园教育脱钩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造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转到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打工族携带家人一起来到城里,使得我们幼儿园外来务工子女比较多。由于父母都比较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带孩子,孩子也就自然在家随便玩。家长们要么对孩子了解不够,要么是娇宠孩子。有些孩子真的是“掉进蜜罐里了”:在家里有爸爸妈妈宠着,爷爷奶奶疼着,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使孩子养成了娇纵撒泼、不听父母的话、只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的毛病。这种幼儿在外面则表现为不肯说话,不合群。

那么,我们家长究竟该如何爱孩子呢?首先要信任孩子。孩子是新生力量,相信孩子,就是相信自己。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其次要赏识孩子。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从小就处在选择之中,几乎天天都有自己的选择。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让幼儿去选择他想做的,不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他快乐的成长,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成功学习的基础。第三,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构造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第四,家长要与幼儿园密切配合,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共同在教育幼儿上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上一篇:科技小论文下一篇:我教学论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