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系统范文

2024-04-20

电算化系统范文第1篇

摘要:企业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提供信息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加工的效率,为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满意的服务。要实现对这一系统功能的完善,除了有必要的资金外,还应该有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

关键词:会计 系统 功能 分析

0 引言

目前,许多企业已初步实现了财务会计电算化,这种会计电算化系统基本上只能提供原来由手工会计提供的一些传统会计报告,不能为现代企业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及时地提供有用的可靠信息,于是造成了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效率低下、效果不显著的普遍现象,也是会计界和会计软件开发商应当着手解决的紧迫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

企业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提供信息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加工的效率,为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满意的服务。要实现对这一系统功能的完善,除了有必要的资金外,还应该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必备的人才。一般地说,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3类人才:系统分析师、系统维护人员、系统操作员。系统分析师不仅要具备软件开发的知识,而且要精通会计、财务、管理专业技术,他可以主持系统完善的全部工作和整体设计。系统维护人员必须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硬件维护的知识,同时还应熟悉电算化系统的会计和管理基本知识。②管理工作基本规范化。它包括:计量规范、标准成本体系、规章制度、数据收集和传递基本程序等。

1 会计管理信息系统

会计电算化系统要从原来的单纯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开发成为具有支持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的高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策略是多方面的。

1.1 摒弃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策略,强调以会计、理财和经营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为主,并与计算机技术良好地融合。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要适应先进的企业管理需要,其关键在于系统开发人员对会计、理财和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有较好的掌握,再使用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和技术。因此,在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时,应当考虑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不能单纯从会计子系统的目标出发,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管理职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尽可能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拓展会计电算化系统,以适应于企业的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

1.2 打破以企业管理现状为基本需求,采用以会计、理财、经营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导出的新的需求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完善的基本要求。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非常强调系统用户的需求,要求系统开发的会计软件应当适应企业管理现状的需要,这只能简单地把会计系统模式和管理模式做一次移植,采用这样低水平的应用软件,即使装备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也无法促进企业经营控制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我国企业普遍管理水平低,会计信息系统效率低,会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出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才能促使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尽快更新,以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

国外较成熟和先进的会计商品化软件一般都是按照国际先进的适用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共性及新型的管理模型进行开发而成的。目前,我国会计商品化软件的功能基本上都集中在财务会计方面,若要完善这一系统,一般可采用与软件开发商合作或者由有能力的企业自行组织人员进行二次开发,这样会给企业管理人员造成一种必要的压力,并迫使他们去改变落后的管理现状。

1.3 改进以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主的习惯,主张以财会人员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主导。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经济信息,又通晓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因此,应当将精通理财和管理技术的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联合起来共同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从目前已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来看,若是单纯外购的商品化软件或由企业自身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令人满意,而且安全性能较差。可以说,没有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开发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很难发挥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的支持作用的。

2 电算化会计的管理方法

要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提高会计系统的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相配套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2.1 明确系统完善的目标。系统完善的目标是:大大改进企业的会计信息在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经营效益。原会计电算化系统仅着眼于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会计数据准确度,要想完善这一初始系统,应当:①采用网络联机系统,所有的数据从经营管理现场适时收集,及时处理,快速反馈。②实现会计反映和经营控制一体化,强调扩充经营控制的功能。③实现会计、财务、生产、销售集成化系统。现代企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从产品开发研究、生产制造和产品销售到理财活动应当以会计电算化系统联成一个有机体。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应当以会计电算化系统为基础,完善扩展而成,这样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2.2 注重分析,系统完善按统一规划进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目的是为经营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及时而可靠的信息,因此,在做系统分析时,应当明确企业的主要经营控制和管理活动,清晰地掌握企业的控制和管理活动所需的数据或信息数据应用的流程,并了解它们与财务目标的关系,使完善后的系统不会偏离整体设计,同时也避免各个控制和经营活动部门分别建立自身的信息系统而造成数据管理混乱、资源浪费、功能重复,便于建立一个优化的、综合的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2.3 选择适用的设计技术。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在系统结构设计上应选择流行的模块化、标准化、网络化技术,应当使系统既具有联网实时处理又具有单机批处理的灵活性。在代码、数据结构设计上,采用标准化、统一化格式。在人机界面设计方面,采用联机在线帮助,在数据录人、查询等功能下,均可得到明确的帮助或提示信息,在有限的屏幕中给出多窗口的信息,处理运行时连续给出处理和操作的提示信息,使系统有较好的透明度。在系统数据和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性设计上,采用各子系统和重要数据加密和规定必要的使用权限口令,并采用自动备份重要数据的措施,以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4 加强系统完善的管理控制,充分调动系统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开发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企业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主动出谋划策。同时分阶段对开发完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奖惩优劣,充分调动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调试。在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同时,应善于发现问题和错误,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完善处理。

电算化系统范文第2篇

[摘 要]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是确保法规的贯彻,保护单位资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建立在电算化基础上的内部会计控制有着与手工会计系统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关键词]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制度

使用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但是,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需要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内部会计控制的特点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仍然是确保法规的贯彻、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因此,许多手工会计核算系统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仍然有效,但建立在会计电算化系统基础上的内部会计控制确实有其不同于手工会计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具体如下:

(一)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会计工作组织会发生质的变化

在手工会计的组织方式下,企业的会计部门常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为不同的职能中心或不同的工作岗位。在这一组织方式下,不同岗位的人员各司其职,彼此构成一个内部牵制网,十分严密,因而很少出现错漏或舞弊的行为。而一旦出现问题,也可通过核查不同的责任者追究责任。这种职能的分割与人员的分工便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手工会计的内部组织控制。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是按照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组织起来的,经济业务的记录和加工,手工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全部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这种数据处理的集中性使得传统的组织控制功能减弱。与此相适应,会计部门常常划分成数据(信息)收集组、凭证编审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输入、处理、输出)组、财务管理组、系统维护组。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复杂性,使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扩大,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加大

由于电算化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与手工系统相比有所不同,以及电算化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复杂性,要求内部控制的范围相应扩大,其中包括一些手工系统中没有的控制内容。如对系统开发过程的控制、数据编码的控制以及对调用和修改程序的控制等,因而加大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难度。

(三)会计电算化控制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加大了电算化系统的控制风险

控制方式和手段由手工控制转为手工控制和程序化控制相结合。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原有的手工控制手段有些还应保留,但需要增设一些包含于计算机程序中的程序化控制。一般来讲,电算化程度越高,采用的程序化控制也要求越多。电算化系统中手工控制与各类程序化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反映了电算化控制技术的复杂性。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过程来看,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可分为对系统开发和发展的控制、对各个部门的管理控制、对运行过程的日常控制。

(一)系统开发,发展控制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系统开发、发展控制包括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资本预算、经济效益评估等工作,开发过程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工作,以及对现有系统的评估、企业发展需求,系统更新的可行性研究,更新方案的决策等工作。系统开发、发展控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授权和领导认可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金额都比较大,对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影响也比较大,往往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较大的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举措,因此必须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发展和更新是对原有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同样会对企业管理体制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任何改动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也必须得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

2 .符合标准和规范

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须遵循有关机关和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和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按标准和规范开发和发展计算机会计系统可以使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完善,有利于对系统的维护和进一步发展、更新。

3 .人员培训

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商品化软件要求软件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间。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不仅仅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包括让这些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证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

4 .系统转换

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在投入使用,替换原有的手工会计系统和旧的计算机会计系统之前,必须经过一定的转换程序。企业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做好各项转化的准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汇总,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在系统转化之际,需要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以便检查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并行运行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

5 .程序修改控制

软件的修改是难以避免的。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

(二)管理控制

管理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起一整套内控制度,以加强和完善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设计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责任划分、上级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1 .组织机构设置

为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原有组织机构的调整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规模,符合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并且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企业可以按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划分为数据收集输入组、数据处理组和会计信息分析组等组室;也可以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为计算机会计系统管理、会计主管、记账、电算审查和数据分析等岗位。

2 .职责划分

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内部控制的关键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不相容的职务主要有系统开发与系统操作;数据维护管理与电算审核;数据录入与审核记账;系统操作与系统档案管理等。企业为防止舞弊或欺诈,应建立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还应建立起职务轮换制度。

3 .上机管理

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使计算机尽可能是专用的。一般来讲,企业对用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的上机管理措施应包括轮流值班制度、上机记录制度、完善的操作手册、上机时间安排等。此外,会计软件也应有完备的操作日志文件。

4 .档案管理

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一个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使用和归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对所有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为防止档案被破坏,企业应制订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也应具有强制备份的功能和一旦系统崩溃等及时恢复最近状态的功能。

5 .设备管理

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包括对设备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温度、湿度、防火、防雷击、防静电等的控制,也包括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如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工作区域、防止设备被盗、防止设备用于其他方面等。

(三)日常控制

日常控制是指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日常控制包括经济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

1.业务发生控制

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极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时,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如标志业务发生的有关字符、代码等是否有效、操作口令是否准确,以及经济业务是否超出了合理的数量、价格等的变动范围。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以保证计算机的控制程序正常运行。

2.数据输入控制

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处理速度非常快,一旦出错,影响极大,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过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如总数控制校验、平衡校验、数据类型核验、重复输入校验等。

3.数据通讯控制

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如将大量的经济业务划分成小批量传输,数据传输使用顺序编码,传输时要有发送和接收的标识,收到被传输的数据时要有肯定确认的信息反馈,每批数据传输时要有时间、日期记号等等。

4.数据处理控制

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数据处理控制分为有效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对字段、记录的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检查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检查文件的标识、检查文件是否感染病毒等。

5.数据输出控制

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要建立标准化的报告编号、收发、保管工作等。

6.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

为了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被适当地储存,便于调用、更新和检索,企业应当对储存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做好必要的标号,文件的修改、更新等操作都应附有修改通知书、更新通知书等书面授权证明,对整个修改更新过程都应做好登记。计算机会计系统需要具有必要的自动记录能力,以便业务人员或审计人员查询或跟踪检查。

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广泛应用电算化的会计核算手段,为此必须建立一整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特点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从内部做起,杜绝各种隐患,增强竞争力,使企业在持续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算化系统范文第3篇

1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问题

许多中小企业为提升自身的会计财务工作,选择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比较常见。但就应用电算化系统而言,部分中小企业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具体如:

电算化系统软件现在已经商品化,企业选择适合自身财务以及经营情况的系统模式存在不相适应之处,如此一来则会使得企业各相关信息面临相对孤立的情况,对企业财务核算、财务综合管理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会计财务等相关工作的高效开展也会受到影响。通常中小企业选择电算化系统选择OA管理软件比较好,ERP的费用对中小企业而言比较贵。

应用电算化系统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机制,尤其在电算化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相对较大。一方面,电算化系统应用中,面临计算机病毒或黑客攻击的风险;另一方面,电算化系统应用当中系统本身需要升级、更新,由于自身的缺陷将导致会计数据的不完整性、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失效。

以上两点问题是目前一些中小企业应用电算化系统比较明显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包括会计操作人员的专业性问题等。中小企业要稳定企业发展基础,则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中必须进行不断优化。对此,以下将着重探讨电算化系统应用优化的策略。

2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优化应用

根据当前中小企业电算化系统应用中比较明显的问题,优化电算化系统应用已经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而针对其系统优化应用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2.1 选择合适的电算化系统软件

中小企业在应用电算化系统时,充分考虑到企业的会计相关工作内容、经营情况等,选择和购买会计电算化所需的各种软、硬件系统。例如,某企业为小企业,经营的资金和成本相对有限,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则需要具有针对性,而后再选择市场上的一些系统软件。电算化系统具备数据管理、会计核算等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能够满足企业会计或财务工作的不同需求,因此企业需要针对自身发展情况及需求,选择和购买相应的电算化系统软件。在选择和购买会计电算化软件方面,目前市场上商品化的通过软件(如金碟财务软件)能够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会计财务管理需求。

2.2 完善电算化系统应用模式

企业具备了会计电算化系统软件之后,为进一步提升电算化系统应用效率,则必须不断优化其应用模式。首先,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各项管理制度,组织实施人员培训,提升电算化系统应用人员的专业能力,如提升数据的管理、财务的核算等能力,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对建账、凭证输入等操作娴熟等,确保电算化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其次,确保企业有相应的资金用于电算化系统软件的维护,如针对其中的安全隐患,具备一定的资金进行维护、升级、更新等[2];最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必须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进行,会计信息的输入、管理均有相应的人员负责,并且设置好登录权限等,以实现会计电算化信息的安全性。

此外,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时,非常有必要编制合理的运行方案,确定该系统应用的流程、步骤等,尤其需要对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功能、数据处理的特点、权限职责的划分必须做出详尽而合理的规划。

结束语

中小企业发展当中,采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效率、企业经营决策等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普及的情况下,针对出现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何优化其系统的应用十分关键,对此以上从选择和购买电算化系统软件,以及完善会计电算化应用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自身谋求发展之路的过程中,其中财务的管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中小企业就财务管理,逐步采用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管理,该系统对提升会计工作效率、人力资源的节省等均有较好的作用。针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本文将重点分析目前应用电算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优化应用提出策略。

电算化系统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很多企业早已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但受内控制度不断完善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不当、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极为常见,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会计核算电算化条件下常见的内控制度问题,并就加强内控制度提出了相关路径建議,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会计核算;内控制度;电算化

前言

受会计电算化影响,企业会计档案存放、会计信息表现形式、会计核算工具、会计工作流程均会出现较大变化,这类变化的适应便离不开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支持,而为了真正克服现阶段很多企业存在的内部控制流程薄弱环节,正是本文围绕会计核算电算化条件下内控制度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会计核算电算化条件下常见的内控制度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使用不当

虽然今年来我国很多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实行,但开发和使用脱节情况却广泛存在于我国各类企业之中,流程繁多、复杂的企业极为容易出现这类问题。相较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很容易受到操作员与系统本身的影响,且由于企业原有的完整管理制度在电算化环境下失去了发挥功能的土壤,这就使得误操作情况为常见,会计核算电算化效用发挥、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实现均会因此受到较为负面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存在安全风险

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实行使得企业将出现数据高度集中、业务高度依赖电脑情况,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会因此不断提升。对于会计电算化条件来说,计算机硬件系统故障、系统密码被窃取和盗用、会计数据因非人为原因丢失、数据存储介质损坏、数据处理不准确均属于其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医院很容易因此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1]。

二、加强会计核算电算化条件下内控制度建设的路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为保证会计核算电算化较好服务于企业发展,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具体的制度制定可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会计数据审核。为避免出现记账凭证、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出现未经审核便输入系统的情况出现,企业必须明确相关制度,如规定会计数据必须经过审核人员审核、签章方可录入计算。2、建立上机操作记录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会计核算电算化各环节的内部控制,企业必须建立上机操作记录制度,通过专用的登录账号,即可通过系统日志实现登录日期、时间、操作人员、所做操作等情况的记录,同时开展经常性的日志检查,即可有效降低各类错漏问题的出现频率,奖惩制度的落实也能由此获得支持[2]。

(二)明确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设置

在岗位的设置中,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与会计电算化系统业务需求必须得到重点关注,由此明确会计主管、出纳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档案资料管理员的职责与权限,即可保证会计核算电算化各环节的有序开展,会计数据的可靠、准确、安全也能够由此得到保障,具体的职责与权限设置如下:1、会计主官。会计主管的职责为掌握国家、法规、条例、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制度,并以此结合公司实际全面领导、组织、监督、协调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人员分工与权限设定、各岗位人员的考核与评价则属于其主要工作权限。2、出纳员。作为会计电算化不可或缺的一员,出纳员主要负责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核算,为保证收付款的准确进行,出纳员必须在工作中做好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查看工作,操作保密口令、拒绝付款(对于未经审核的原始凭证)、拒绝带病毒或非财务软件在系统上运行则属于其主要权限。3、系统操作员。主要负责会计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及时准确录入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数据的初步核对、财务数据登记薄填写属于其主要职责,权限内的保密口令操作、拒绝录入未经审核会计凭证或记账凭证等属于其主要权限。4、数据审核员。主要负责相关法规、电算化制度的审核把关,其职责主要包括本单位会计政策是否合规合法、及时修改相关制度与系统,拒绝计算机政策管理流程中进入不符合法规制度的会 计信息、调整会计政策设置属于其主要权限。5、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的组织协调、日常维护、日常运行操作,职责主要包括检测操作人员工作日志、培训操作技能、排除系统故障、系统设计等,网络中授权设计、考核监督操作人员属于其主要权限。6、系统档案资料管理员。主要负责各类会计信息的收集与保管,存档数据介质的保管、会计档案的装订与保管属于其主要职责,权限则包括存在风险的信息查询行为拒绝等。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会计核算电算化条件下的内控制度建设具备较高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的职责与权限设置,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内控制度建设路径,而为了更好发挥会计核算电算化效用,人员培训、病毒的防范和控制、内部审计加强均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连莲.基于财务角度下的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3):317+319.

[2]郑琼玲.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医院内控制度建设为例[J].中国市场,2015(11):67-68.

作者单位:32110部队

电算化系统范文第5篇

摘 要: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加快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处理大量数据的负担,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弱点进行的舞弊违法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中小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会计电算化舞弊,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的非法活动,是利用计算机来骗取钱财,盗窃计算机程序或机密信息。通过分析会计电算化舞弊及防范措施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会计电算化舞弊形成原因,如会计软件自身的缺陷、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财会专业人员计算机知识欠缺、对会计电算化的审计不力,提出会计电算化舞弊的防范的具体策略,如加强组织控制、加强操作控制、完善操作权限的制度,规范管理、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操作权限;电算化;舞弊;中小企业

一、会计电算化的及相关概念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使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发展演变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的舞弊

计算机在中小企业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会计电算化的舞弊等行为而引起的损失也与日俱增。因会计电算化所引起的损失主要有三种:由于灾害事故或电源中断故障等原因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处理中断和数据丢失;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错误和疏漏所引起的损失;因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而引起的损失。

二、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表现

(一)对会计数据直接篡改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输入环节在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是极为关键的一环。从国内外计算机舞弊案件来看,大部分作案人员都是在输入环节上做文章,利用输入环节控制薄弱点来达到非法牟利目的。如果输入的数据是虚假的,以后处理环节再正确,也只能输出虚假的会计信息。篡改数据文件是指通过维护程序或直接通过终端来修改数据文件,从而达到舞弊目的的一种手段。

(二)操作输入中的数据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计算机舞弊手法,该方法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录入期间对数据做手脚以达到舞弊目的。例如:(1)虚构业务数据。操作人员虚构经济业务,通过输入虚假的数据达到其个人目的。比如操作人员虚构假的验货单据并输入计算机,造成财务报告中的存货总额增加,借此实现某种意图。(2)修改业务数据。操作人员可以对已有的业务进行篡改,达到个人的非法目的。比如对工资数据进行修改,以期增加自己的工资。(3)删除业务数据。操作人员将输入到计算机内的数据擅自删除。如删除个人应收款项。

(三)对计算机的程序文件修改

篡改程序是指通过对程序作非法改动,以达到某种不法的目的。比如国外有一种称之为“意大利香肠技术”,案犯在处理大额资金结算交易款项时,每笔“削下”不为人注意的“一小片香肠”,也就是说采用一种“取零技术”,每次都将交易的零星小数(并非小数点后之尾数)从总额中扣下,存入一个自设的非法账户,这样,每次作案的金额相对交易之总额而言很小,不易察觉,但日积月累,往往可达到一个可观的数额。此法需要较高的编程技巧,而这些技术仅少数程序设计员或系统维护员拥有。审计人员要想发现此类舞弊很困难。

(四)其他舞弊手段

如只以破坏计算机系统为目的的毁坏计算机设备;出于非法意图,通过网络远程连接,监视计算机系统的变化获取会计信息。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分析发现,系统人员一般采用篡改系统程序软件和应用程序、非法操作等手段;内部用户一般采用篡改输入方法的居多,也有采用篡改输出方法的;外来者一般采用终端篡改输入或其他如盗窃、破坏等。

三、会计电算化舞弊形成原因

(一)会计软件自身的缺陷

目前市场上有数百种会计软件,有些单位还使用自己开发的软件,各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中小企业使用的软件在安全性与保密性上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使得舞弊者有机可乘。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地从外部打开修改。还有一些商业软件为了占领市场,为用户提供修改以前年度账目等功能。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二)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薄弱,操作人员可能超越权限或未经授权的人员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重要的数据,以达到个人目的。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单位未结合本部门会计核算的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致使会计人员未按规则操作计算机,造成系统内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财务人员分工不明确

财务人员分工模糊,没有严格的授权制度。实行电算化后,会计人员的工作任务、职能划分、责权关系等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而不少单位没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此加以约束,使未经授权或可能超越权限的操作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中小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到个人目的。

(四)财会专业人员计算机知识欠缺

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软件不断升级,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但会计电算化培训却少之又少,致使会计人员更新计算机知识的速度缓慢,对财务软件的应用方法掌握得不够透彻和熟练,对软件的认识有局限性,对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发现,为会计电算化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会计电算化舞弊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组织控制

完善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的组织、开发、操作、安全等运行环境方面的控制。首先,有关电子数据处理的政策和制度,它为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其次,要完善应用控制,规范业务操作。会计电算化操作应严格遵循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进行,可以在购置会计软件时选择防止重复操作、遗漏操作和误操作的控制程序,建立操作日志制度。再次,机构和人员的控制要严格。单位领导应当重视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同时,利用财务软件权限控制功能,通过对不同人员权限的分配、设置密码等手段对上机操作和动用系统资源加以控制。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单位,均应建立和健全电算化组织控制系统。一个完善的组织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强有力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措施,两者缺一不可。

(二)加强操作控制

在财务软件中提供周到、强力的数据安全保护,包括数据储存安全性、数据操作安全性、数据传输安全性以及数据运用、查询、分析时的安全性。在中小企业内部网和外部网络接口处设置访问控制系统,即“防火墙”,对跨越网络边界的信息进行过滤,防范来自外部的非法访问,又不影响正常工作,从而为中小企业设立了一道电子屏障。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对网络服务及开放性影响较小,是保护信息通过公共网络传输和防止电子窃听的首选方法。

(三)完善操作权限的制度

首先,从会计硬件入手,硬件是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的基石,中小企业要不断优化硬件配置,要根据中小企业组织的特点和业务的需要,严格硬件设备的管理,非操作人员不得越权接触硬件设备。中小企业要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对硬盘上的数据定期备份,选择性能较好的磁质介质,系统发生问题时能将损失降至最低。其次,在软件方而,要以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会计核算软件要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增强会计人员岗位及权限设置功能,防止舞弊。

(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制定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通过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以明确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加强操作密码的管理,预防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账簿;完善操作日志制度,防止各种非法人员上机操作。建立财务人员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 候海涛.谈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舞弊的防范对策[J].企业导报,2013,(1):13-15.

[2] 李天月.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舞弊的防范[J].现代管理学期刊,2012,(20):31-49.

[3] 郑丹.会计电算化舞弊及其防范措施的问题探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21-28.

[4] 朱丽萍.中小企业浅谈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07,(8):10-13.

[责任编辑 吴明宇]

上一篇:个人简历管理下一篇:营销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