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阅读论文范文

2023-03-07

二年级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1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分为六个部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如何能借助题目把知识点讲解透彻,又避免生硬地讲评式教授,还能把每个部分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保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我们备课时研究的重点。于是,我们尝试在“解读与重组教材”和“挖掘与融合教材”两大方面突破教学重难点,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解读教材,重组教材

1.根据单元主题,体现人文性

本单元的教材编排紧紧围绕“关爱他人”的主题,传达着对热心助人、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美好品质的歌颂和赞扬,自然渗透德育,注重涵养学生的品格。在园地教学中,务必紧扣这一主题思想,在教学中滲透人文性,并以此作为教学的纽带,让各部分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我们尝试把“识字加油站”“我爱阅读”和“日积月累”这三部分联系起来并调整了一下顺序去教学。“识字加油站”里的都是与职业名称有关的词语。“我爱阅读”《一株紫丁香》歌颂赞美的是伟大的职业——教师,描述的是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日积月累”都是与关爱帮助他人有关的谚语,有指导行动性的作用。所以,把这三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不仅在主题上达到一致性,还能深化提升主题,从认识社会上不同职业,感受不同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点,接着激发对这些付出应该及时表达自己的感谢,学会感恩,最后延展到对身边的人都应该付与关爱和帮助。

2.根据能力目标,体现工具性

通过解读园地和本单元各文本的教学目标,发现本单元着重“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因此根据目标重组了教材进行教学。

3.根据目标递进,体现有序性

根据教学目标的递进,可把习作放在第三课时。这是因为承接前两个课时后,学生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语言积累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首先孩子在“关爱他人”的情感上有了共鸣,自然而然唤起了对自己的好朋友回忆和认识,为写话奠定积极的基调,打开了“话匣子”,避免了话题的跑偏,对审题和选材有了很大的作用。其次在语言运用和积累上紧密联系,孩子已经初步意识到“用对词和用好词”,在描写中用上生动的比喻手法,而恰恰这些方法非常适合用在写话里,用在描写好朋友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上,给孩子的写作有了极大的抓手。

二、挖掘教材,融合教材

1.根据逻辑关系,体现互补性

我们要有意识地从大局上看整个单元的教材编排,努力发掘教材中园地教学内容和单元阅读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单元整体教学法对教师的全局意识要求较高,教师应当重视对各个单元课文的整体把握,并进行科学备课,突出同一单元内每篇课文的联系。正如教学用书中提到“教科书注重搭建平稳过渡的平台,在练习的设计上注重难度与梯度的平衡”。

因此,通过抓住这样的隐含的细节,找到抓手和平台,再抽取出内在逻辑关系后,就能避免生硬割裂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找到内在的联系——或拓展延伸或螺旋上升,以此达到进一步加强巩固和能力逐步提升的效果。

2.根据内容特点,体现前瞻性和延展性

我们在园地教学不应轻易单纯地把展示图独立出来进行教学。而应当根据它自带的“平台属性”,最大地创造一个空间和一段时间去给学生尽情“展示”的同时,不断激发进一步的探究和发现。这一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展示台的作用。就如园地二里的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引导学生交流书写的经验体会。看似与园地其他各内容是不相关。实则是早就渗透在之前的书写生字的教学里,在这里是一个总结和提升的阶段。它总结的是插在以往几个园地里的书写提示的要领,提升的是学生自主检查书写和端正书写姿势的意识。【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立项课题“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低年级园地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课题编号GDXK15204)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博彦

二年级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新媒体技术灵动、新颖、有趣,课堂中发挥巨大作用,有利用不当时,新媒体甚至超过了教师的地位。而多媒体的运用,将课堂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灵动的图片、精彩的视频,学生的关注点不再是教师,而向多媒体转移,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已逐渐与教育教学密不可分,从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进行生动展示,到课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拓展阅读,多媒体技术都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有多种优点,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但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过程中也存在部分误区。本文将结合多媒体技术下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应用误区和应用策略,在阅读中更高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运用中的具体措施

1.巧用多媒体增加阅读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通过教室的多媒体在课堂上不仅能持续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还能通过各类图片、视频的展示作为阅读的引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1]。

2.通过多媒体营造阅读氛围,走进阅读天地

虽然课本中每一篇阅读都配有生动可爱的插图,但是相较于枯燥地文字和图片,多媒体能全面营造阅读场景,充分抓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巧妙使用新媒体,能摆脱传统课堂靠学生从课本读取文字和教师阅读进行文章理解,通过文档和幻灯片进行文字阅读、视频和相关插图背景融入阅读情景中、配乐音频和录像资料层层深入,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走入阅读天地。

二、实际运用中的误区

1.泛用课件导致教学质量降低

多媒体技术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教师因为备课不充分或授课经验不足等原因,对课件进行生搬硬套的展示,一些质量不高的课件只根据课文内容添加了几张配图,尽管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发挥了极大优势,但是不能泛滥地使用网络上低质课件,忽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这类课件在阅读课中的使用,让教师只播放幻灯片,不进行讲解和板书,本末倒置,运用了先进地教学方法甚至无法达到传统阅读课堂地质量。

2.缺少师生互动

新媒体技术灵动、新颖、有趣,课堂中发挥巨大作用,有利用不当时,新媒体甚至超过了教师的地位。但教学的过程不能缺少传播者和接收者,即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互动和反馈,在阅讀课中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通过教师对于文章框架的梳理、内容的分析、情感的表达,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形成,而多媒体的运用,将课堂的注意力都转移到灵动的图片、精彩的视频,学生的关注点不再是教师,而向多媒体转移,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1]。

三、合理使用的应用策略

1.坚持目的性原则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将目的性原则放在第一位,即通过这次课希望学生掌握哪些、怎样开展教学能既生动又高效达到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明确语文阅读教育的目的是在扩展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的新颖、生动特性,而不加筛选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放弃语文阅读教育培养的目标。合理运用多媒体,比如在阅读教学时,展示文章相关图片,引入阅读文章。

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可以通过展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小兔、小鸟等动物的脚印,让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猜猜这些脚印都来自哪些小动物,从生活中出发,运用多媒体直观、鲜明进行图片展示,增强课堂互动性。

2.确立学生为课堂主体

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即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根据学生需求对教材进行一步步开发,让他们的思维可以碰撞出新的火花,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深刻理解在课堂中学生、教师、多媒体的关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能被多媒体节奏带跑,明确多媒体是课堂中的辅助工具,不能为多媒体内容迁就课堂。重在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与学生交流互动的传播者,不能将精力都放在多媒体操作上,明确应为了学生更好理解文章而使用多媒体的观念[2]。

3.掌握运用多媒体时机

运用多媒体技术课堂优于传统课堂,在语文阅读中突出展现的一点是,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味觉,能帮助学生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身临其境的进入阅读设置的情景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使用多媒体的时机,除了调动学生的感觉进入阅读世界之外,多媒体技术能生动展示学生在生活中难以见到、不了解的画面或动作,例如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可以拓展学生对于“井”相对匮乏的知识。

4.保持开放与传统结合

新的教学手段不能降低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进入阅读天地,但教师的板书、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作为迅猛发展的新教学手段,教师应呈开放接纳意见,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师板书、朗读、演绎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堂上进行更好的展现[2]。

四、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多种新兴教育手段,教师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合理使用新媒体技术,明确目标性原则为教学第一方向,合理运用新媒体,保持开放和理性的头脑,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松林,王阳.现代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的改革与融合[J].群文天地,2019.

[2]李志平.以学生为主体,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000(007):108-109.

二年级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学题材,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为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儿童文学及其价值进行分析,对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文学素养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儿童文学及其价值

儿童文学是一种没有明确定义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不受文学形式及文学体裁的限制,能够以文字表达作者的情感,实现对儿童良好的积极引导作用。其主要就是指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以个人情感角度对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以作品角度对儿童教育问题进行剖析。首先,儿童文学都是以文字形态表达意识形态,通过文字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该作品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较强的审美性,一般对某个事物进行审美分析的时候,带着较为浓厚的意识形态及情感色彩,而文学作品是无功利色彩的,无论是作品的创作者或读者都没有利益关系。从审美层次的角度来讲,将儿童文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满足儿童的审美需求,实现良好的教书育人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儿童文学包含了审美无功利、审美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能够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儿童文学的魅力,积极参与到作品的阅读学习中[1]。

2.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准确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将儿童文学应用到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时,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对儿童文学的艺术性及审美情趣进行准确把握。首先,需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儿童情趣。一般儿童情趣都是以儿童生活细节及儿童故事情节表现出来,还有些儿童情趣都是以儿童的行为动作或心理活动表现出来,其中都包含着儿童纯真的情感[2]。例如在进行《妈妈的爱》这一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课文内容佛纳甘,对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儿童情趣进行挖掘,比如“雨中送伞”等课文描述都是儿童生活情节的展现,主要是将儿童纯真的情感抒发出来。同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小摄影师》、《小狐狸卖空气》等等,教师需要以儿童的视角对这些作品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所蕴含的儿童情趣进行体会,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率。

2.2积极加强对文体特征的探讨

将儿童文学应用到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文体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深入了解,科学分析文体系统的分类情况,对形成儿童故事、儿童寓言及童话等文体的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其次,需要对不同问题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对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差距及关联性进行合理区分,便于更好的将儿童文学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后,教师需要对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形式进行把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3]。例如在进行儿童诗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意象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通过各种朗诵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课文朗诵,以此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课文中的儿童情趣;比如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配乐,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下进行课文朗诵,以此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2.3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与其他教育时期的语文教学方式相比,儿童的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主要是因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及儿童这个特护成长时期所决定的。由于儿童的理解能力及认知能力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完成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4]。在应用儿童文学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儿童文学作品的差异,进而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改进,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促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解作品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散文类及诗歌类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朗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例如在故事类的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教师要绘声绘色的进行讲述,将自身情感融入到语言,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文章内容,掌握其中所蕴含的语文知识。

3.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为语文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准确把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加强对文学特征的探讨,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语文學习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志华.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8(04):86-87.

[2]官叶琳. 初中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选编与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3]赵晓丽. 儿童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的使用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4]张朝辉.刍议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75.

作者简介:周苗苗,出生年月1984.2.15,性别,女,籍贯苏仪,最高学历,本科,职称小学二级。

二年级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语文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渠道之一,学习好语文非常重要。语文分为阅读和写作,但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来说,阅读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对文章段落的解析,而是需要真正了解语文的价值所在。阅读的意义是使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而将知识和文化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精神。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语文味做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味]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的整体教学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来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相关的文化,从而初步认识世界。语文就像是乐章,可以使人们感动,同时还可以充实生活。而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也与中低年级不同,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了更多的思想,需要学习更多的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内容方面也要进行慎重的筛选,以便达到高年级学生的实际需求。

1语文味的含义

我们所说的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语文味的含义其实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要努力的做到返璞归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学互享中渗透生命体验,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而不是单一的为了学习而学习,要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营造和谐、美好的学习氛围。

2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上出语文味的方法

2.1留给学生充足的诵读时间

诵读通常包括吟诵、朗读、默读以及背诵四种形式,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和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诵读时间。语文的阅读重点是要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体会作者情感。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诵读也是理解文章重要的一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先纠正学生发音,然后明确目标,分清层次。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六课《怀念母亲》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就需要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来体会作者的感情。这篇文章写了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生母病逝自己未能在她身边多加陪伴,而出国之后,又怀念祖国母亲。母亲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都不陌生,无论是祖国母亲还是生母都是我们想要去依恋的,通过文章的阅读来感受作者的思念之情,感受作者未能一直陪伴母亲的懊悔之情。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就会意识到,在学习之余还要多陪伴和关心母亲,赡养生母,报效祖国母亲。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抒情的音乐,这样更能帮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切实的体会作者感受。在阅读之后,教师不妨让学生聊一聊自己与母亲之间的事情,谈谈阅读过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情感,还能够适当的引导学生维系好与母亲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方式可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将文章所写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意思运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营造语文阅读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语文的课文一般都是容易理解,情感丰富的,即使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文,也不会太难理解。对于简单有情节的课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营造出与课文相似情节的情境,使学生有代入感,更好的去体会文章感情。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十四课《鹿和狼的故事》一文学习中,因为文章有描写到鹿和狼的遭遇,所以也适合进行情境模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鹿和狼两个种群,另外还要有一个旁白。随着旁白对于故事情节的叙述,鹿和狼需要跟随情节的发展来表现出相关的动作和神态。将文章内容真实再现,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文章,直观的体会文章内容,对于文章的理解有利而无害。

随着政府对于狼群的大量捕杀,这对于狼来说又怎知不是一种残忍。狼的消失,导致了鹿群的疯狂增长,但是一旦环境不堪重负之后,得来的又是鹿的数量不断的减少。我们需要做的是要维持生态的平稳,任何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必然性,不能因为人类的喜好就随意决定动物的命运。打破平衡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影响物种的多样性发展。文章或许不能够使学生进行深刻的体会,但是角色的扮演反而会使学生感同身受,切身感受狼群消失的痛苦,鹿群因为安逸的生活而带来的惨痛代价。只有让学生实际感受,他们才能够明白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涵义,从实际生活中做出改变。

2.3重视文字的力量

语文是优美的、生動的,华丽的辞藻可以形象的对事物进行描写,然后在阅读者的脑中形成画面,令人向往。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重视语言和文字的力量。在众多文章之中,优美的莫过于古诗。通过简练的语句,表达深厚的情感,让我们看到了文字的魅力。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江畔独步寻花》古诗的学习中,作者通过简短的诗句,描写出黄四娘家前面那千朵万朵的花压低了枝条,蝴蝶在上面翩翩起舞,黄莺的啼叫也异常悦耳。通过四句诗的描写,就将花的繁多鲜艳写的如此生动灵活,阅读之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在脑中展开画卷,这种魅力是文字和语言独有的。通过这种魅力的展现,使学生爱上语文,认真热切的学习语文,这些都是老师喜闻乐见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创造性和个性的独特体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单纯的知识讲授或者是单一内容的文章阅读,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情感体验,丰富阅读的内容性,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和真情的感染,从而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马维娜.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的思考[J].读写算:教师版,2017(46).

[2]廖红艳.如何让小学阅读教学具备“语文味”[J].教师,2018(11).

[3]张新年.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的策略管窥[J].新课程,2018(3).

二年级语文阅读论文范文第5篇

1、扩词

藏(宝藏)(西藏)(藏族)(藏民) 区(地区)(区别)(区分)(区区小事)

段(分段)(一段)(片段)(手段) 胞(同胞)(藏胞)(细胞)(双胞胎)

译(翻译)(译文) 糊(迷糊)(糊涂)(模糊)

怨(怨恨)(抱怨)(怨不得) 耕(耕地)(春耕)(耕田)

播(播种)(广播)(传播)(新闻联播)

1、 易读错的字

菩萨(pú sa) 糟蹋(zāo ta) 藏(zànɡ)族 挨(ái)饿(挨:遭受) 尽(jǐn)量 结(jiē)果(植物长出果实)

3、“要让红军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一句中,“种子”指的是红军一心为民的形象。“要让红军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意思是把红军的形象种在藏胞的心里,使他们知道红军是一心为民的部队。

4、“一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的意思是藏胞不知道红军是怎样的部队。

5、“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一句中,“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是说朱德和他所领导的红军队伍善良、一心为民、乐于助人,表达了藏民对红军的感激、赞美之情。

6、近义词

整治(整理) 赶紧(赶快)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平平展展(平平整整 )动员(发动)

7、造句:尽心尽力„„爸爸不在家,妈妈在家里尽心尽力地照顾我。

8、李广射虎

1、扩词

唐(唐朝)(唐代) 组(小组)(组词)(一组)

期(时期)(期望)(日期)(星期) 搭(搭理)(搭档)(搭车)(拈弓搭箭)

猎(打猎)(猎物)(狩猎) 扎(扎进)(扎针)(扎根)

2、 近义词

猛然(突然) 著名(有名) 搜寻(寻找) 连忙(急忙)

镇守(守卫) 警惕(警觉) 影影绰绰(隐隐约约)

3、

3、《塞下曲》的作者是唐代的卢纶。诗中的飞将军”是西汉时期的李广。

平明:早上。 白羽:白羽箭。 石棱:指石块面与面的相交处。 没:深深扎进。

4、“一阵疾风吹来”中“疾”的意思是:急速,猛烈。

5、描写李广的词语:神勇无比、力大无穷、臂力惊人、箭术高超。

6、描写李广的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7、默写《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 , 。

9、少年王勃

1、扩词

探(探望)(侦探)(打探) 昌(南昌)(昌盛)(顺我者昌)

阁(滕王阁)(亭台楼阁)(阁下) 督(都督)(监督)(督促)

宴(宴会)(晚宴)(宴席) 章(文章)(印章) 序(序言)(滕王阁序)(顺序)(秩序)

2、 近义词

修理(整修) 才华(才气) 同意(答应) 祝贺(庆贺) 凝望(注视)

看望(探望) 打算(准备) 胸有成竹(满有把握) 千古传诵(流传千古)

3、易读错的字

凝(nínɡ)望 少(shào)年 都(dū)督 姓阎(yán) 孤鹜(wù)

4、“拍案叫绝”中“案”的意思是“桌子”。 “拍案叫绝”的意思是“拍着桌子叫好”。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流出。

笔走如飞:写文章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5、造句:胸有成竹„„我认真复习了几天,考试时,我胸有成竹地写起来。

6、辨析“探望”“看望”

“探望”①有看望的意思,多指远道。②看(试图发现新情况) ①小红从北京回来,( )自己的好朋友。 ②星期天,他去( )乡下的奶奶。

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长”读chánɡ,意思是“辽远,辽阔”。整句的意思: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8、赞美王勃的成语:风华正茂、才思敏捷、出类拔萃、文思如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1、扩词 纳(萧伯纳)(容纳)() 科(莫斯科)(科学)(学科)(科目)

诉(告诉)(倾诉)(诉苦) 豪(文豪)(豪杰)(自豪)

预(预料)(预报)(预告)(预想) 联(联合)(关联)(苏联)(联想)(联系)

识(意识)(识别)(认识)(有眼不识泰山) 触(感触)(触角)(触电)

虚(谦虚)(虚心)(空虚)

2、多音字

教jiào(教学)(教育)(教师)(教室) jiāo(教书)(教课)(教与学)

扎zhā(扎进)(扎针)(驻扎) zā(扎蝴蝶结)(扎小辫)

3、 近义词

预料(预想) 口吻(口气) 感触(感受) 自豪(骄傲) 访问(拜访)

出乎预料(出乎意料) 谦虚(虚心)

4、反义词

谦虚(骄傲)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大作家”指的是英国作家萧伯纳,“小老师”指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文中的萧伯纳是一个胸怀宽广、谦虚自律的人。小姑娘是一个天真、可爱的人。课文告诉我们:无论是谁,都不应该骄傲,因为人各有所长。对待别人,应该虚心,不应该看不起别人。

练 习3 表示时间的名言:

上一篇:工商论文下一篇:中小学语文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