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总结范文

2023-04-11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总结范文第1篇

一、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把学生引到“我”身上来

人格魅力在各学科中都是要求具备的,在体育课中也是如此。饱满的精神、激扬顿挫的口令、优美的示范,能使学生较快地集中注意力,自觉地加强组织纪律性,对所要学练的体育项目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而在上课中则须多关爱,把握恰当,使学生对老师既崇敬又亲切。

二、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多样,处处替“他们”着想

1、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胸有成竹”。备课是一堂课的前期准备,在内容、目的、要求、器材都要心中有数,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充分。即使是同一个教案,在不同的班级上课时,也要注意到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问题。

2、 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寓游戏、音乐于教学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感知觉仍以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为主,对许多事物尚未形成一定的概念,他们喜欢模仿动作,也能较快地掌握动作;同时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只能连续保持10—15分钟,他们厌烦简单重复的教学。而好动是少儿相通的天性,在玩中有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因此,游戏、音乐成为了小学低年级体育课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游戏、音乐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作的节奏感、美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当中去,同时,把其他的教学内容分解溶于游戏、音乐当中,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达到良好的体育锻炼良好的效果。

3、结合学生生理特征,恰如其分地把握运动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运动器官、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适当的运动量和运动负荷,对学生的生长发育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立定跳远对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平说所消耗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在巩固练习中,可利用游戏分组练习,两人一组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了的学生,用立定跳远的动作向前一步,输了的原地不动,玩到教师指定点为赢,赢了的同学休息,输了的同学可交叉进行练习。在实践教学中,有一种现象必须特别注意,课上得很活跃,学生很感兴趣,尽管运动量较大,学生主观上并不感到疲劳,玩得越来越起劲,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休息,而不能只顾满足学生的兴趣。

4、关注、关爱每一个学生,严防偶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家是“小皇帝”,好动而又任性,纪律观念较差。而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受环境、场地、器材等的影响,最容易发生偶发事件和安全事故,教师上课时应对学生的个性、爱好、运动能力全面了解,同时严密关注每一个学生,多巡查、多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而又要用关爱的心情,采用适当的批评教育处理问题。

三、及时总结,改正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总结范文第2篇

、知识的海洋

2、科学安排读书时间

3、看目录有方法

4、、不懂就问

5、朗读法

6、童话阅读

7、童话的复述和表演

8、边读边思读儿歌

9、学会理解词语

课题

、知识的海洋

课型

激趣学习型

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各种书目,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从小就喜欢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感知书的力量。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去图书室参观,准备各种书及书的光盘。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猜谜激趣

感悟书本

、出示谜面:

千层宝库翻开来,文字纵横一排排。

历代事情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2、交流读书名言:

3、教师小结:板:知识的海洋

、猜谜:书

2、先小组交流名言,后参加班级交流。

3、读题

全班交流

评选星星

、请各组代表带了你看过的书来介绍,看谁能当上班级读书之星。

2、老师给读书之星颁奖。

各组代表带书上台交流,请小评委亮分;并请打最高分的评委评价。

出示光盘

感受现代

、出示光盘,请说这里面包含多少本书,有多少字?

2、播放光盘,让学生感知其中包含的内容,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

3、展示红星阅读,感受网络世界书的海洋。

、学生试猜,众说纷纭。

2、学生看后畅谈体会

实践体验

书海浩瀚

、请小朋友们把刚才同学介绍的书进行分类。

2、放图书馆、阅览室和新华书店录像,介绍图书馆、阅览室和新华书店。请学生说说图书馆、阅览室和新华书店各是什么地方?

3、进行选书竞赛。提供图书目录,供学生挑选,并说出理由。

、给图书分类练习。

2、组织学生谈体会。

图书馆:是藏书的地方,它是“书的海洋”也是“知识的宝库”。

阅览室:是人们读书的地方。

新华书店:供应图书的地方。

3、参加竞赛,交流竞赛体会。

布置书房

课外延伸

、出示书房照片,让学生说说书房该怎么布置?

2、布置作业:回家布置自己的小书房。

学生讨论:

把书分类放好;

贴上有关读书名言。

-1-

2、科学安排读书时间

课型

方法指导课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科学安排读书时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平时的每天阅读时间段和阅读总量。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随机调查

激趣导入

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你每天读书时间有(

10、20、30、40以上)分钟。

每天安排在(早晨、晚上、课间、假日)

教师小结,古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珍惜时间,一定要科学安排时间,读书也上一样。板“科学安排读书时间。”

填写读书安排调查表,进行小组交流,小组汇总。小组读书时间平均每人每天的阅读时间量及大约在什么时间段进行阅读。

进行全班交流。

名言引路

指导阅读

师出示名言: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哲学家培根说:“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引导讨论:为什么要科学安排读书时间?

朗读名言,

说说名言的意思。

学生讨论:

科学安排时间就是节约时间。读书时间要科学安排读书才能保证。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引导讨论:

说说自己什么时候最想读书?

什么时候背书的效果最佳?

教师小结:读书要科学安排,才能保证课外阅读任务的完成。一般安排在早晨和晚上,并且要坚持做到。

小组内成员自由讨论,有小组长根据同学的讨论,得出每天的最佳阅读时间段在全班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制定计划

实践体验

出示读书时间安排空白表:

星期

时间

读书内容

利用最佳阅读时间段来读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生根据自己的最佳阅读时间段,制定一周的阅读计划,通过一周的读书实践,再进行一些必要的微调,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学生制订计划,并进行小组交流。

布置作业

落实计划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按计划读书,并把它记在《今天我阅读》上,我们将定期进行检查。

-2-

课题

3、看目录有方法

课型

方法指导课

教学目标

、通过看目录来了解书的大意,有选择有重点地快速阅读。

2、指导看目录,帮助学生有条理地阅读,让学生对书的内容更感兴趣。掌握看目录的方法。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酝书,并搜集一条名人名言“如果你一小时能读一份报纸,你就已经知道怎样在一天读至少四本书了。”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下悬念

激趣导入

你能每天读四本书并能吸收其要点吗?但有人能!你想学习这样的读书方法吗?

让学生跃跃欲试,想尽快多读更多的书。

名言指导

认识目录

出示:“如果你一小时能读一份报纸,你就已经知道怎样在一天读至少四本书了。”板“目录”

讲解这段话的意思。懂得从书的目录中可以知道书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去阅读。

读名言,懂名言,用名言。

说说什么是目录。(目录是指书刊上列出的篇章名目,相当于一本书的内容提要)

实践体会感悟方法

学生人手一本书,自己练习看目录。说说目录中你知道什么?

组织学生看书《安徒生童话》,指导学生从目录中了解重点内容,找感兴趣的内容。说说主要内容。

说目录:目录处于正文之前,由篇目与页码两部分组成。

说说:基本内容。从而能去有目的的选择阅读。

总结方法

巩固成果

出示儿歌:目录是咱好朋友

小朋友,爱看书,目录朋友来帮忙。

目录藏在正文前,看你会找不会找。

找到目录篇目瞧,主要内容全记牢。

想看哪篇查页码,再也不用满书找。

目录是咱好朋友,省时省工建功劳。

布置作业:为你的识字本建个小目录。

学生读儿歌,牢记目录作用和方法。

制作目录:

(

)

2、

(

)

3、

(

)

4、

(

)

-3-

4、、不懂就问

课型

方法指导课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不懂就问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探索、感悟不懂就问的一般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名言警句与名人不懂就问的故事,想想自己不懂就问的经验。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名人故事

激趣导入

、故事导入:列宁不懂就问的故事。

问:向列宁学习什么?列宁遇到问题怎么解决?

教师小结:俗语说:“学问学问,不懂就问。”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不懂就问,那我们就不怕困难了。板:

“不懂就问”

学生回答:

向列宁学习不懂就问。

列宁向哥哥请教,到书中查找。

……

名言引路

故事比赛

、交流有关名言:先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组交流名人不懂就问的故事,然后全班交流,评出故事大王。

、交流有关名言。

2、交流名人不懂就问的故事。

3、参加全班交流。

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引导讨论:

你会不懂就问吗?

你会哪些问的方法?

教师小结:学问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可不能不懂装懂,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小组讨论:

不懂就问:

主动向身边的人请教。

借助书本、字典、电脑等工具查找有关资料。

看书提问

实践体验

、安排阅读10分钟,预习要教的课文,让学生学习提问。

2、把问题写下来,看谁提的问题既多又好。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预习思考提问。

把问题写下来。

2、进行小组交流,评出问题能手,参加全班交流。

积累名言

装饰书房

、把自己搜集到的和今天学到的有关名言写到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上。读一读,背一背。

2、把名言装饰到自己小书房。

搜集有关名言: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好问不须脸红,无知才应羞愧。

-4-

课题

5、朗读法

课型

方法指导课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初步掌握朗读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能力,在实践中体会朗读方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朗读水平,准备朗读的要求、方法;学生朗读比赛。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比赛激趣

导入新课

2、

请各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每人读一段课文,把读得最好的参加全班比赛。

2、组织获奖学生谈体会。

小结:朗读是默读、背诵的前提,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基本功。

、学生小组朗读比赛推选代表参加班级比赛。

2、让学生交流朗读的方法和好处:正确、流利、有感情。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举止大方,使用普通话。

合作体会

明确要求

、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朗读的方法。

明确朗读的方法。

2、小结:明确要求,流利就是在正确、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达到熟练流畅,速度和平常说话那样。

同桌讨论学习朗读的方法:学老师(听老师范读,去模仿);

学播音员(听语感,勤模仿);学同学(认真听,作评价,学长处);

自己多练(正确,流利有感情)

自我对照在练习中加深记忆。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出示训练:选自读课本《春姑娘来了》,以小组形式进行阅读,交流体会,决定表演形式。说说你怎样用演读法?用这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学生试读,小组阅读。小组漫谈读书体会:

语调要有感情,

还要加上动作表情,能使朗读更生动

决定表演形式,进行排练。

学生表演,感知演读法。

实践体验

培养习惯

2、

出示儿歌,进行当场比赛:

组织学生课内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比赛。

2、总结交流体会。

学生朗读。

儿歌:小蝌蚪

小蝌蚪,细尾巴,身子黑,脑袋大,水里生,水里长,

长着长着就变啦!

多了四条腿,没有细尾巴,

脱了黑衣裳,换上绿裤褂。

咦!变成一只小青蛙!

2、小组交流朗读表演。

布置作业

巩固成果

请学生回家自读一篇课文,下节课在小组交流。

回家朗读一篇没教过的课文,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5-

课题

6、童话阅读

课型

学习欣赏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童话,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培养他们对认识童话的兴趣。

2、看懂一些浅显的童话故事,提高感悟能力。

课前准备

一盒有童话的磁带或VcD

2、了解幼儿园的儿歌背诵情况。

3、制作“读书大王”及“小书迷”奖牌。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故事激趣

导入新课

、老师放童话故事。

2、

引导交流:小朋友,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说说到目前为止,你听过或看到了哪些童话,能跟小朋友说说吗?

3、小结板题:“阅读童话”

、小组派学生上台说说童话的题目或简单的故事情节。我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是《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

我最喜欢(讨厌)故事中的

,因为

2、评比童话之星。

出示训练

感悟方法

、出示简短童话《小猴过生日》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童话内容。

3、

学生自由朗读。

4、

学生小组内交流故事中的的人物和事件。

3、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故事的四要素,复习巩固。

4、评价交流。

出示光盘

对比评价

、出示光盘,听听光盘里的童话又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给童话之星颁奖。

、学生观看VcD,交流评价:说说光盘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用学到的方法说说如何看懂童话。

4、再次练习,记忆方法!

5、评选童话之星。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选一则自己喜欢的童话,运用学到的方法。

发放童话阅读情况记载表。

日期

阅读童话题目

自己制订计划认真阅读童话并作好记载。

-6-

课题

7、童话的复述和表演

课型

表演体会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能用正确的方法复述童话故事,并能根据故事内容,能自编自演童话,深入体会童话内涵。

2、培养学生由说到演的兴趣以及小组的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阅读童话,准备好表演用的道具,事先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比赛激趣

初步感悟

、组织交流:请哪个小朋友说说你在课外看了哪些童话故事,给小朋友交流一下,好吗?

2、组织评选,并小结。

、说说自己曾经看过哪些书,给小朋友介绍一下

2、小组交流,评选读书之星。

全班交流

复述童话

指导上台交流,提出要求:

、要讲清楚故事题目,说清故事里的人物,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加上动作表情,有感情地讲述。

3、注意角色表演。

组织全班比赛

、各小组代表带好自己读过的书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的内容。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故事题目是

2、小组交流,评选读书之星

体验尝试

练习表演

如果我们把我们看过的童话演下来,能像看电影那样一目了然那有多好!今天我们来试试,好吗?

请几个学生示范表演课本童话《蘑菇该奖给谁》

揭示表演童话的要点。

、回忆并巩固上学期学到的儿歌表演方法。

2、小队组织,确定表演的童话题目。

3、小队分工合作,设计道具及台词

4、练习表演。

评比交流

巩固体验

各小组上台表演

、小队各自上台表演,其他小组评比。

2、打分评比

布置作业

拓宽课外

布置作业:

把童话回家讲给爸爸妈妈或邻居弟弟妹妹们听。并记下别人对你的评价。

回家实践,回校后汇报。

-7-

课题

8、边读边思读儿歌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根据问题读懂儿歌。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一张写有儿歌的幻灯

2、了解学生的儿歌积累情况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访谈激趣

导入新课

、访谈:小朋友,你们喜欢儿歌吗?说说到现在为止,你都学了那些儿歌?能说说这些儿歌你都明白讲了什么吗?

2、小结:我们学会了朗读儿歌,你懂里面的意思吗?今天就来学习怎样读懂儿歌。

板:边读边思

、小组派学生上台背诵儿歌

2、学生试着说说儿歌的意思。

出示范例

体会文意

、出示儿歌《我心中的未来》

我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当我成为画家时,

要给老师画一张漂亮的像;

当我成为音乐家时,

要给老师唱一支动听的歌;

当我成为科学家时,

我要着宇宙飞船,

摘一颗明亮的星星,

为祖国添一枚闪光的奖章。

2、指导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小组内交流,说说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他想成为画家、音乐家、科学家感谢教师和祖国的培养。

3、这样的孩子是怎样的孩子?

他是一个充分远大理想的孩子。

4、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说说。

5、讨论交流,评价讨论。

体验尝试

感悟方法

、出示练习的儿歌,《台湾孩子的歌》说说刚才是如何读懂儿歌的。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给儿歌之星颁奖。

、小组说说读懂儿歌的方

2、全班交流,总结方法。边读边想。

3、用学到的方法说说如何朗读并理解儿歌。

4、再次练习,熟读成诵!

5、评选儿歌之星。

实践体验

巩固拓展

布置作业:回去读一读新的儿歌,用上在课堂里学到的方法,说一说你的理解,讲给你的父母听一听你的收获,让他们也来夸夸你。

回去实践,并写下你懂得的意思,记在你的读书笔记本上。

-8-

课题

9、学会理解词语

课型

实践体会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理解不认识的词语的兴趣。

2、通过实践,掌握理解不认识的词语常用方法和途,并在实践中运用。

课前准备

各小组准备故事材料。

奖品若干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启发谈话

激趣导入

、出示蓝猫图片,问蓝猫有许多问题在问大家,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蓝猫提出问题;怎么理解不认识的词语?揭示本课课题。

、回答老师问题:愿意!

2、尝试说说方法,明确本课目的

各自尝试

交流方法

、出示蓝猫看不懂的图文资料,小朋友请你们开动脑筋,把你知道的方法告诉它吧!

老奶奶和小猫、小狗、小公鸡住在一座大房子里。有一天,老奶奶病了,躺在床上,小猫、小狗、小公鸡心里都很着急。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自由阅读,小组交流,全班讨论:

看图片猜词语;

跳过去读;

向身边的人请教;

通过阅读上下文来猜;

借助工具书(查字、词典)来理解。

小组合作,读读讲讲

、放蓝猫的第二次录音,表示对同学的感谢!

2、小组合作学习童话故事〈〈狼来了〉〉提出要求: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进行学习理解:划出不认识的词语,选择方法进行理解。

3、出题进行检测。

、学生自选内容,自选方法进行理解,并在小组进行交流。

2、进行检测: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课后拓宽

读读画画

课后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在读书过程中,你怎样理解不认识的字?用一种方法就画一个大苹果,写上你所用方法,看谁的方法运用得最好。

、回答老师问题

2、明确本课目的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总结范文第3篇

1、()个十是一百4个十和2个一是()

2、写出83前面的5个数。

3、九十七中的"9"在()位上,"7"在()位上,写作()。

4、○比△少6个,也就是△比○()个。

5、在()里填上">"、"<"或"="。

22()2038()8359()60

62-20()5025+7()3048-8()40

6、100厘米=()米1角7分=()分

50分=()角11角=()元()分

25元+8元=()元1角-4分=()分

7、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88()8=808()4=1237()1<37

16()10=2663()7>6819()<2

48、填()。

23+8→□-4→□+30→□-7→□+48→□-8→□-30=□

10、

左图是由()条线段组成的,

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三、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涂上颜色)

1、8个十和5个一是()○805○85○58

2、50读作()○50○五十○五

3、在18,80和81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18○80○8

14、12>9+()○2○3○

45、一要黄瓜长25()○米○元粉○厘米

四、计算

36+40+345+(92-90)43-30+688-(20+50)

五、文字题

1、一个加数是30,另一个加数是19,和是多少?

2、被减数是63,减数是7,差是多少?

六、应用

1、冬冬第一次吃16块饼干,第二次25块,两次共吃了多少块?

----------------------------

口答:两次共吃了()。

2、果园里有15行桃树,5行杏树,桃树比杏树多多少行?

--------------------------

口答:桃树比杏树多()行。

3、一根电线,用去78厘米,还剩20厘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厘米?

------------------------------

口答:这根电线原来长()厘米。

4、小芳拍42下皮球,小兰拍40下皮球,小兰还要拍多少下,才和小芳拍的个数同样多?

----------------------------

口答:小兰还要拍()下,

5、16个同学排成两行,第一行8人,第二行几人?

----

口答:第二行()人。

6、一组种了34棵树,二组种了30棵树。

(1)两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口答:两个小组一共种了()棵树。

(2)二组比一组少种了多少棵树?

口答:二组比一组少种了()棵树。

7、选做题

1、把

2、

3、4分别填在□里,使每个圆圈里的四个数连加得13。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总结范文第4篇

营里二中附小单瑛2010.3

教学目标: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让一年级的学生能有初步的音高、节奏概念;唱歌时,不大声吼叫,能用美好的声音歌唱;通过训练,能做到从教室安静排队到音乐专用教室上课;能爱护音乐循环教材;能从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与体验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特点,理解音乐情绪。提高自身音乐艺术修养,热爱音乐、热爱学习、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

1、学习歌唱知识,训练学生的音准、节奏。

2、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形象等。

3、学习乐理知识,能初步理解乐曲。

教学难点:

1、统一学生的音色,美化学生的声音,能有感情地歌唱

2、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

教学策略:

1、 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

2、 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

3、 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4、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

5、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6、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

7、 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课程安排

第一课2课时

第二课2课时

第三课2课时

第四课2课时

第五课2课时

第六课2课时

第七课2课时

第八课2课时

第九课2课时

第十课2课时

第十一课2课时

第十二课2课时

第十三课2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总结范文第5篇

7、(1)惟吾德馨(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5)必有我师焉(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 (8)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9、 我们趁先生不注意,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中偷玩。

读书时,我们乱读一气,先生却陶醉其中。

10、 神态、动作描写。如“仰” 、“摇” 、“拗”这些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先生摇头晃脑读书的自得情态,投入而陶醉,甚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11、 不能。因为原文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比如:先生严而不厉,委婉地唤孩子进课堂,表现的是一种较为开明、宽容的教育;先生读书投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连孩子们跑出去偷玩都不知道等。(围绕选文,言之成理即可)

12、 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并非全是枯燥和乏味,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这样的活动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且令人向往。

不喜欢。山味书屋的生活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先生的教学内容更是让学生半懂不懂,难以理解,不感兴趣。(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13、北方的建筑色彩鲜明活泼,南方秀丽淡雅。

14、作者以故宫和天坛为例,具体地说明了北方建筑色彩善于运用对比和调和(或鲜明活泼)的特点,以及色彩风格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5、“之一”不能删掉。“之一”说明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诸多特点中的一个,并非唯一。这样使语言更准确。

16、(言之有理即可)

课内语段阅读

(三)阅读《黔之驴》片段

17、(1)逃跑 (2)将要 (3)用蹄子踢 (4)吃光

18、(1)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2)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19、动作描写:“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大骇”“远循”——“往来视之”——“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心理变化:“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20、庞然大物黔驴技穷黔驴之技

(四)《饮酒》

21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22“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学期总结下一篇: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