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教育范文

2023-09-17

国民教育范文第1篇

1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国, 社会发展到今天, 物质生产力已得到充分发展, 落后的生产力已经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反的, 在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 人们精神上的矛盾和痛苦有不断加深的趋势。这些精神上的痛苦, 大多是由于精神世界不和谐所造成的, 只有通过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长期以来, 我们囿于物质生产力的落后, 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民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国民总体素质不高, 小市民意识很重不良竞争到处存在, 人际关系淡薄。可以说, 现在人们的痛苦, 主要来自于人类自身, 是我们周围的人和社会施加到我们身上的。人的素质提高到带一定的境界, 处处都是真、善、美, 看到的都是美丽可爱的人儿, 迎面而来的是别人如沐浴春风的笑脸感受到的是他人的友爱和真诚的帮助, 没有了冷酷、嘲笑和你死我活的竞争, 我们的世界就非常的幸福, 人类的痛苦, 就在很大程度上从精神上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就只有疾病、自然灾害等物质上的痛苦了。

2素质教育的内涵

呼吁素质教育的时间已经比较长了但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 也许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 甚至很多从事教育工作、站在教育第一线的人, 对这个问题也感到茫然。

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 本人认为还是真、善、美三方面的内容。真, 就是要真实, 做人要讲诚信;善, 就是善良, 人要有爱心;美, 就是优雅美观。美, 本来应该包含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 但在这里, 因为内在美已经由真和善来代表了, 所以, 这里的美, 我觉得主要是外在美。在我们的物质文明取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 我们有物质基础, 有时间和能力, 来进行人类自身的美化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美化。从现时代开始, 人类自身的美化和自然环境的美化一定要大大的加强。也许我们现在环抱意思的加强, 只是意识到了环境美化的重要, 但人类自身的美化, 在很大程度上, 还只是个人行为, 没有形成社会气候。素质教育, 过去我们可能主要强调的是内在美、心灵美, 这个永远不会失效, 而且我们要一贯的坚持, 每个人都要注重自身利的人品修养。但在新时代, 我们也要慢慢的意思到外在美的重要, 因为外在美, 不仅让美的本体感觉生意盎然, 热让欣赏者感觉如沐春风, 带给我们大家一种十分美好的感觉。

3加强素质教育的具体做法与思路

一段时期以来, 有很多的教育名家和学者, 不断的向社会发出了素质教育的呼吁, 但收效甚微。本人觉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主观认识不到位。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上真正能体会到其重要性的人并不多, 致使那些先知先觉者有一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悲哀。社会大众, 绝大多数人还是落于传统观念的巢臼, 无意识地被一些传统落后的观念驱使, 随波逐流, 没有真正体认到个人素质对自身及他人幸福, 以及对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二是制度建设不健全。正是由于主观认识不到位, 对于素质教育的制度建设很不健全, 甚至完全的空白。现在的中小学基础教育, 还是功利性太强, 学生把考上好的学校作为唯一目标, 学校把升学率作为办学的唯一依据, 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耽误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的高等教育, 也是能力教育至上, 学生希望学好本领, 找到好的工作, 学校在教育方面, 也只是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就业率, 而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社会用人单位, 也把目光主要放在应聘者的能力上, 对于素质, 则不太重视。总之, 无论从人才的培养制度, 还是从人才的评价考核制度上来看, 我们的社会对于素质教育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很不健全。

三是执行力度不够, 落实不到位。在素质教育方面, 由于一些先知先觉者的呼吁, 也引起了部分人的觉醒, 带来一定程度的重视, 相应的, 在教育界, 也建立了一些相关的制度, 但执行力度不够, 落实不到位。比如说, 现在的中小学减负, 是有一些制度, 也呼吁了很久, 但收效甚微。

针对上述情况, 本人提出改进素质教育的措施如下。

(1) 大破大立, 破除陈规陋习, 树立素质观念。要打破原来主要以能力论人的人才观, 开展人才评价标准的大讨论, 在评价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好人才时, 要把德摆在首位, 把人的素质摆在首位。

(2) 建立人才素质培养、评价及考核制度。要在素质培养、评价及考核方面, 建立一系列制度, 素质教育要从幼儿教育一直涵盖到大学高等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 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考核, 建立相关档案。人才素质的评价和考核, 则要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对每个人来说, 素质教育一生不止;对社会来说, 素质教育代代不止。

(3) 加强素质教育宣传和执行的力度, 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教育实践当中, 素质培养真正落实到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素质教育, 光靠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呼吁, 那是不行的,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务必让全社会、每个公民都真正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相关制度及措施的执行方面, 也必须加大力度, 千万要杜绝形式主义。

(4) 要重视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素质高、教育业务能力强的素质教育师资队伍。目前的教育队伍, 绝大多数重视的是能力培养, 忽略了素质教育, 或者教师队伍本身的素质水平就不高, 不能以身示范。我们必须要培养和建立一支素质高、教育业务能力强的素质教育师资队伍, 在素质教育中, 发挥中坚和骨干作用。

(5) 素质教育, 要自上而下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开始只有少数先知先觉者体会到, 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 必须自上而下, 从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开始, 配合一定的行政措施和手段, 投入一定的公共资源, 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脚踏实地, 逐步推进, 才可能落实下去, 取得实效。

摘要:分析了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全面剖析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思路和具体做法。

国民教育范文第2篇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势在必行,理论界对农村金融改革做了广泛的讨论,但是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满足多元化金融需求,完善农村金融功能。村镇银行在支撑农村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村镇银行在我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应该注意到其中存在的缺陷。例如监管措施不完善、高层次人才稀缺、风险管理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村镇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村镇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理论研究、现状解析和趋势预测,探讨村镇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在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本文对新疆村镇银行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完善意见,在村镇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方面从促进村镇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发、完善村镇银行对金融市场的细分、促进村镇银行紧跟农业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完善村镇银行利率的制定方式、促进信贷方式和担保方式创新等角度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新疆;村镇银行;经营模式;发展

目录

引言 ......................................................................................................... 3 1.相关理论 ............................................................................................. 3 1.1村镇银行的概念及特征 ............................................................. 3 1.2经营模式的概念及内容 ............................................................. 4 2.新疆村镇银行经营模式运营的情况 .................................................. 5 2.1新疆村镇银行产品设计 ............................................................. 5 2.2新疆村镇银行贷款利率的规定 ................................................. 5 2.3新疆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 5 3.新疆村镇银行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6 3.1资金实力不足 ............................................................................. 6 3.2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 6 3.3运营成本高 ................................................................................ 7 3.4基础建设掣肘 ............................................................................. 7 4.新疆村镇银行发展路径的策略建议 .................................................. 8 4.1扩大村镇银行的规模化程度,促进参与者的积极性 .............. 8 4.2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进行试点 ............................................. 9 4.3完善村镇银行产品创新体系 ..................................................... 9 4.4经营模式市场化 ....................................................................... 10 结论 ....................................................................................................... 10 参考文献 ............................................................................................... 11

引言

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城镇化进程正在稳步推进。相应地, 农村金融需求日趋上升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 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农村金融需求不只是单纯的农业生产服务(如购买化肥, 农药等,逐步转向对金融专业知识和大规模生产的更高要求。同时,农民对教育和培训、住房、医疗保健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文件,村镇银行由有限责任公司发起,个人可以入股村镇银行,但个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建立村镇银行的主要目的是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供给。经营理念是通过它的地方农村资金流转到积极的农村金融,从而增强边远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进而解决农村地区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因此,它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相关理论

1.1村镇银行的概念及特征 1.1.1村镇银行的概念

根据2007年中国银监会引发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对村镇银行的概念作了界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它商业银行机构一样,村镇银行也是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1.1.2村镇银行的主要特征

(1)设立门槛低

村镇银行的资本规模小,村镇银行在县(市)设立,其注册资本需要300万元人民币以上;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而设立农村商业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 (2).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可以作为发起机构出资成立村镇银行,其产权结构为多元化的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其单一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0%,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持有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总额5%以上的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当事先经监管机构的批准。

(3).单一地区制的经营模式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不允许跨区存放贷。这决定村镇银行的单一地区制的经营模式。这使村镇银行立足本地,可通过长期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联系,能有效掌握本地市场变化和客户信息,具有收集信息快的优点,有利于村镇银行发放关系型贷款。

1.2经营模式的概念及内容

经营模式又称经营管理模式,是指企业根据企业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的一系列方式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企业为实现价值定位所规定的业务范围,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以及在这样的定位下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由此看出,经营模式是企业对市场作出反应的一种范式,这种范式在特定的环境下是有效的。

由定义可以看出,经营模式的内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企业实现什么样的价值,也就是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二是企业的业务范围;三是企业如何来实现价值,采取什么样的手段。

根据经营模式的定义,企业首先有企业的价值定义。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企业实现价值是通过直接交易,还是通过间接交易,是直接面对消费者,还是间接面对消费者。处在产业链中的不同的位置,实现价值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企业的业务范围、企业实现价值的不同方式,我们可以区分出不同的经营模式。根据企业在产业链中位置的不同,可分八种不同的经营模式:销售型、生产型、设计型、销售+设计型、生产+销售型、设计+生产型、设计+生产+销售型和信息服务型。根据企业业务范围的不同,我们可以划分两类经营模式: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根据企业经营过程中实现价值的方式不同,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成本领先、差别化和目标集聚。由此可见,经营模式是可以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等实际情况而转变的。

2.新疆村镇银行经营模式运营的情况

2.1新疆村镇银行产品设计

村镇银行为新疆中小企业和“三农”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全的贷款申请,尽力缩短业务流程和在途积压时间,从调查、审批到发放一般在3-5个工作日内完成,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笔贷款从调查、审批到发放一般需要7-15个工作日,信贷审批具有管理链条短、决策高效的特色服务优势。作为完全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业务品种创新灵活,能够根据新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实际金融需求特点,自主研制开发信贷产品,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独立自主权的操作性、灵活性限制较小。

2.2新疆村镇银行贷款利率的规定

新疆村镇银行利率定价机制灵活,根据不同的贷款对象,综合考虑成本、风 险等因素,结合实际确定贷款利率水平,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利率水平总体较低。村镇银行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更加适合进行关系营销,在这方面的突出能力可以发展为它的明显优势。村镇银行进行关系营销,客户经理可以与企业进行深入交往,借此来得到借款企业的相关资料,之后再由相关部门根据材料做出贷款决策石。关于借款人的相关信息,一方面是通过银行为其提供存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另一方面是通过银行工作人在日常生活中与借款人的接触,从而了解到其信用状况而获得的。这些通过实际接触而了解到的信息,其实际价值往往高于通过财务报表而反应出来的借款人信息的价值。

2.3新疆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机制

新疆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除信息不对称这一重要因素外,还有其特殊的环境和自身的原因,比如农村经济和金融基础薄弱、农村金融政策法规不完善、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滞后、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缺乏、贷款管理制度不健全、金融监管相对落后等。虽然村镇银行在信贷方式上因地制宜进行了创新,比如说还款方式,但由于在信贷制度上还是没有反复进行“创新——实施——再创新”的循环,加上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年轻的信贷人员缺乏对无抵押无担保无社会信用体系约束的一些农户进行“软信息”收集的经验,一些联保小组的成员出现了贷款逾期的现象。还有一些农户由于其经营的特殊性,可能需要等到农历新年资金才会一次性回笼,资金回笼前就算只是要还利息对他们来说都是件有难度的事情。有些村民的信用意识还不够强,因此在诸如农户联保贷款等一系列信用担保贷款中,村镇银行承受着相当大的违约风险。

3.新疆村镇银行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资金实力不足

对商业银行而言,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目前,资金来源不足即是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通病,也是影响着村镇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据央行数据显示,2015年末新疆村镇银行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696亿元,全年增加944亿元,全年存款增量占农村类金融机构存款增加额的比重为5.7%。村镇银行客户资源量少影响了其存款业务的开展,村镇银行遭遇的资金瓶颈影响了其信贷出口,影响了村镇银行的流动性。

3.2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新疆村镇银行的高管领导大都由村镇银行各股东公司派调,其它大部分员工需要外招,而村镇银行的服务定位决定了它们的布局地点,其都处于县域及以下的乡镇地区甚至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很难与大型商业银行去竞争,难以吸引到优秀而专业的人才。因此,村镇银行现有具备金融专业知识、业务知识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很少,在信贷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能力上不足。当前,新疆大部分村镇银行的业务还停留在传统的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对于中间业务的开展还相对滞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品种要求更多元化,如保险代理、票据托收、理财产品、咨询顾问业务、担保类业务等。而产品与服务创新的不足就影响了客户的积累,盈利的创收、风险的控制,影响了村镇银行长期发展。

目前,新疆村镇银行以小额农户贷款业务为主,与农信社推出的小额贷款业务相比,虽然新疆村镇银行具有主发起人提供技术支持的优势,同时,在贷款管理工作上也比较细致,但并不具备绝对的业务优势。主要体现在市场定位、管理模式、贷款流程以及担保方式等方面都趋于类同,加之,信用社推出小额贷款业务经久历长,农村经营管理经验十分丰富,对市场以及客户比较熟悉,市场占有率相对高,并且培养了一批忠诚稳定的客户群。相比之下,村镇银行起步时间短,对市场的熟悉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网点资源相对较少,社会认知度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竞争力略显不足。

3.3运营成本高

村镇银行是具有特殊市场定位的金融机构,肩负着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盘活农村金融资源等的“社会使命”。目前村镇银行整体还处于起歩阶段,发展模式还处在摸索时期,其盈利能力还未完全实现,肩负着较高的税赋成本。再加上村镇银行的整体实力和规模小,抵抗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国家对村镇银行应在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上的给予大力支持,以弥补村镇银行现阶段"高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经营状况。目前,虽然我国在总体方向上发布的政策,但与措施和规则是不明确的。首先在不支持补贴政策的情况下,国家财政部对实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针对性的补贴资金成本管理暂行办法 “仅对村镇银行的年度总贷款和贷款的合规性增加,按去年2%的贷款总额超过平均水平”,并在申请财政补贴,复杂的程序,层层上报,实施效果差。在当前信贷紧缩的形势下,人民银行和村镇银行的信贷政策和大银行的“一刀切”,加大了对农村银行的管理压力。其次,在财政支持下,新疆省村镇银行虽然享受了人民银行对农业贷款政策的支持,但其规模和成本的能力却有限,只有少数机构能真正享受这一政策。最后在税收优惠上,国家在对西部农村地区的农信社有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其他地区农信社则按其应纳税额的50%征收的规定,而很多省份对村镇银行并未享有同等税收待遇。有些地区对村镇银行发起人承诺提供的一次性开办费和风险补助金、免收注册登记费等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是一纸空谈。

3.4基础建设掣肘

目前,新疆村镇银行科技信息设备落后,结算手段单一,尚未接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反洗钱系统,不能为客户提供现代化的金融服务。同时,在大额现金审批报备、大额交易报告、可以交易报告等方面的网络监测能力不足,降低了村镇银行的服务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村镇银行服务于某个乡镇区域,当地的收入水平和产业发展状况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而且村镇银行很多设立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发达地区。部分村镇银行所在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财政收入也较少,地方政府对于村镇银行能够给予的支持非常有限。另外一个方面,一些村镇银行所在的地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但是地方政府可能只注重当地的一些大产业,对于村镇银行重点服务的农村产业往往支持不足,这些方面都为村镇银行在当地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新疆村镇银行发展路径的策略建议

对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的村镇银行远不够,新疆村镇银行的经营成本远不能被当前的经营收入所覆盖,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存在不足,难免会挫伤村镇银行的参与的积极性。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机构,政府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上给予大胆尝试,村镇银行将有可能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另一个成功典范。本文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对村镇银行所需的政策支持上作了以下设想,希望能为村镇银行当前的发展提供参考。

4.1扩大村镇银行的规模化程度,促进参与者的积极性

大型金融机构对于设立村镇银行,有其自身业务竞争带来的扩张逻辑性,但是过去分散、封闭的模式显然不符合大型金融机构的愿望。2011年7月,银监会调整了培育村镇银行的思路,主推有意愿、有能力、有规划的银行批量化、集约化设立村镇银行,并酝酿推出村镇银行子银行牌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子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的空间巨大,需要充分调动大中型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利用这些银行的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和网络优势,通过规模化、专业化设立村镇银行集团的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供给能力,打造出稳定的、植根村镇的村镇银行控股集团。

规模化设立村镇银行,可以先从大型商业银行作为试点,重点在西部地区推开。主要模式就是村镇银行规模化设立,链条化经营,将大型商业银行的人才、管理、网络优势发挥出来,在业务模式上进行创新,为农村多层次的产业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这种模式,不但可以提高村镇银行的规模化、专业化、集中化程度,也可以通过整体规划业务发展、集中提供IT支持和专业化营运与风险管理,有效降低风险成本和营运成本,提高风险控制和安全运营水平,实现村镇银行的规模效益。而成本的降低和规模效益的实现,最终将体现为产品价格优势,从而惠及“三农”,也可以保障村镇银行的长期稳定发展。 4.2民间资本进入村镇银行进行试点

新疆南北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村镇银行,是规范这些地区金融秩序的首选方案。目前的村镇银行的设立,从制度设计上实际要求主发起银行承担技术输出义务和风险兜底责任,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的控制,对有意向参与的其他机构吸引力就显得不足。实际上,在村镇银行的设立上,应该参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模式,放开对投资人身份的限制,主发起行持股比例高低、是否持股不做具体限制,抬高注册资本门槛,整合现有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其他投资机构的资源,以规范的股份制银行形式,改组或组建新的村镇银行。

由于南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北部的城乡二体化现象仍然突出,而南部地区的城乡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因此新疆村镇银行可以在业务经营范围上不单单局限在农村,而是为当地的居民、中小企业以及微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性质上类似于美国的社区银行。但涉农比例不做具体限定,对于涉农贷款仍给予财政补贴。在规范村镇银行的基础上,大力整顿小额贷款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运作,使得这些民间资金找到出口,使得困扰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高利贷现象,从根本上和制度上得以遏制。对新疆农村发展影响也较小,但对于解决民间融资困境,却是个难得的机遇。如能在此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修正方向,对新疆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将提供新的动力。

4.3完善村镇银行产品创新体系

第一,推出能覆盖农业产业链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为农业整个产业链进行统筹考虑,对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农机具生产厂商,村镇银行可以为其提供中期贷款;对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农业生产者,提供期限较长的基建贷款和期限较短的收成贷款;对于处于下游的销售商,村镇银行应为其提供国际结算、账款保理、贸易融资等各种结算和融资服务。通过金融支持,整个农业产业链融资渠道开放,可以提高信贷资金的监管水平,减少挪用资金的风险,也有助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二是增加农业附加产品和服务,将政府补贴政策纳入信贷流程。将各种类型的补贴作为一种还款来源,并将申请补贴的机构服务,以减少贷款担保的要求。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国家和农业,林业,金融和其他政府建立的资源共享系统的优惠政策,提高信息沟通的水平,为农民和企业提供多样化,全面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第三,增加票据使用量,有效监管信贷资金的用途和去向。通过放宽信贷规模指标、提高再贷款额度、再贴现规模调剂等措施,鼓励村镇银行对农户和农业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和国内信用证等结算方式,鼓励村镇银行对涉农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进行贴现。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拓宽涉农信贷资金来源,加强涉农资金流向的监管。第四,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提高贷款使用效率。对于农民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各种贷款担保方式,鼓励采取相关贷款人之间的互保和贷款使用上的相互监督。探索“银行+企业+农户+合作社”的信贷合作服务模式。结合农村改革,积极探索农村财产抵(质)押制度,合力扩大农村担保物范围,进一步缓解农村抵押担保难问题。

4.4经营模式市场化

发展初期,社会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不高。新疆村镇银行虽然是由实力雄厚的银行发起甚至控股,经银监会正式批准成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且陆续发行加入银联系统的银行卡,一定程度上方便客户异地取款,但由于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且网点单一,网上银行还未开通,存取业务办理起来极不方便,我国又还未构建好存款保险制度,老百姓对其的认可度不高,担心一旦村镇银行出现经营问题的话政府会袖手旁观,因许多人暂时还不敢把辛苦赚来的积蓄存入村镇银行。村镇银行是地域性的商业银行,不同业务开展起来具有地域性的不对称特征。银监会放宽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缓解商业银行“虹吸”的现象,村镇银行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这些都使得其可以接受来自外地的存款资金,却无法将资金贷给外地客户,因此即使许多村镇银行存款利率按基准利率进行10%上浮,仍然不方便与外地客户建立合作关系,一定程度上错过了吸收资金丰富地区资金的机会。

结论

新疆农村村镇银行发展路径的选择问题。在农村村镇银行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无论是新建还是改造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都可以作为选择,但建议东部发达地区可以在增量发展与存量改造并举的情形下向存量改造倾斜,而改造农信社可以作为存量改造的首要选择。我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应谨慎而大胆地推行增量模式,一部分“新建”农村村镇银行为先导,充分发挥农村村镇银行的“鳃鱼效应”,而新建农村村镇银行可以借助本文设立条件成熟度模型做初步的进入 条件评价。

参考文献

[1] 赵建玲,侯庆娟. 村镇银行:障碍因素分析与对策启示[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1)

[2] 张蕙显. 村镇银行经营的挑战、机遇和策略探析[J]. 江苏商论. 2010(01) [3] 刘国防.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发展研究[J]. 特区经济. 2010(01) [4] 徐小青,樊雪志. 村镇银行试点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 中国农村金融. 2010(03) [5] 吴治成. 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与发展研究[J]. 经济师. 2010 (02) [6] 张效梅. 村镇银行发展问题浅析[J]. 调研世界. 2010(03) [7] 刘新军. 加快村镇银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经营管理者. 2010(04) [8] 李晓春,崔淑卿. 我国村镇银行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J]. 经济纵横. 2010(03) [9] 沈高峰,张吉光.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问题及对策建议[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13(05)

国民教育范文第3篇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站在“十四五”新的起点上,基础教育要紧紧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创设新模式,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基固本,着力在六大“强化”上下功夫。

一是有教无类强化公平。要特别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全纳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是坚持标准强化基础。国家頒布的课程标准必须认真执行。要为学生打牢思想方法基础、打牢知识技能基础、打牢生存生活基础,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共同基础。

三是五育并举强化素质。要坚持德育为先,强化政治思想素质,培根铸魂。要补齐短板,当前特别要强化劳动素质,培育奋斗精神。

四是办学多样强化特色。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新特色应该是多样、开放、融通。要重在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要重在调动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要重在构建动力机制。

五是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要改革培养模式,聚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把创新的种子早一点埋在孩子们的心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发芽、开花、结果。

六是和谐校园强化安全。要常态防护、严明纪律、净化环境,把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贯穿教育全过程。

——摘自中国新闻网

国民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国民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古老的学科,马克思认为它相当于政治经济学,并认为亚当·斯密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德国、奥利地和北欧学派则认为国民经济学缘于重商主义时代,他们认为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分属于不同的门类,两者之间也没有共通点。但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应该看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等并没有直接性的联系,与此同时在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本文认为,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系统运动及其规律性”,其研究方法包括国民经济学理论分析、数量分析、结构分析、静态与动态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以及预期管理和监测预警分析等。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 历史沿革 研究对象

国民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可能是一门相对比较古老的学科,但它在我国则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学科,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文科专业进行调整,正式将国民经济学列为应用经济学项下第一个二级学科。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全面而科学地分析国民经济学的内涵以及研究重点,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还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分析与研究工作提供人才储备。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或者研究重点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学,可以说国民经济学具有典型的国家属性。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国民经济系统运行及其规律,进行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体制改革、政策设计、宏观经济运行模型、国民经济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价、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以及微观规制等方面。在经济新常态下,科学全面地研究国民经济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既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根据,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1 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

在我国,国民经济学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它明显区别于业已成熟的西方国民经济学,更多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因此,在研究国民经济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我国特色,充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现状等,科学开展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工作。虽然说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但其实在实践演变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前苏联的“国民经济计划”(也有人称之为“国民经济计划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时,应该充分考量到前苏联模式对其的影响和渗透,以便精准找到我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渊源。

1.1 “苏联模式”对我国国民经济学初期发展的影响

前苏联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都是可以直接抗衡英美国家的,同时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成为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前苏联经济发展与研究实践中,它的理论成果以及研究重点,势必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研究产生比较深刻且直观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学在研究的初期阶段或者当我国学者起初关注这一研究领域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苏联模式”的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在前苏联所取得的胜利是短暂的,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在前苏联中的发展也是极度不平衡,甚至有些想当然。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经济体制的完善、商品经济的发达、经济条件的优渥等各个方面。但前苏联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国家强制”的烙印,试图通过国家调控的方式,来迎合社会主义经济的平均与协调。这就使得国家计划在当时是调节社会劳动分配唯一的或主要的手段,这一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将整个社会视作一个“大工厂”的基础上,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车间或某个零件。与此相对应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一直以计划经济为主,由国家来进行经济资源的分配与调控。受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初期,也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烙印。如部分高校在研究过程中,设置了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和统计专业。若强调该阶段的国民经济学研究是其发展的初级阶段,那也只是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或以其为理论基础的部门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

1.2 改革開放为国民经济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逐步拓展经济发展格局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我国高校也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及时调整方向,以便迎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我国高校积极把握社会发展契机,及时对传统教材进行了新编和修订,突出了“管理”二字,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以及实践课程等纷纷被引入我国,它们先进的理念以及特色化的实践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政治经济学一直以来的“垄断”地位。在诸多学科、多元理念的夹击下,政治经济学也开始了某种变革,更加注重学科的细分,也产生了一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学科。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也逐步消弭了政治经济学的影响。虽然从根源上来审视,二者仍存在一定的渊源,但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性质上,两者之间的差异化愈发明显。因此,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与社会经济同步的新型学科,它的特色和特点愈发体现,业已成为经济学科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

2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一种新型学科,国民经济学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它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宽泛,它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元。从性质上来分析,国民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科学全面分析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遵循全面客观的原则,从整体上来予以把握,突出强调它的应用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国民经济系统是研究出发点

国民经济学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与实践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和差异,也体现它具备其他经济学难以比拟的优势。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在于,它所真正研究和侧重关注的并不是某个部门、某个领域的宏观解释,也不是过分强调需求管理,而是真正立足于国民经济系统,旨在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明确方向。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总体性、概括性、前瞻性的复合型系统,在研究实践中,需要站在全局视角下,以更加深远、更加开阔、更加广泛的视角来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精准找到国民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以及总体特点。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多元化的,同时它的研究视角也是比较宽泛的。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这句话可以充分概括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科学分析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还可以从它的历史渊源上来进行分析与认证。国民经济学在初期发展阶段,它的研究重点是国家层面。但随着国民经济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的研究重点也开始向“人民”倾斜。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学以国民经济系统为研究出发点,可以更加宏观、更加多元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工作。

2.2 国民经济系统运行规律是主要研究对象

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实践中,它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充分考量与分析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以及内在的运行规律,这是它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复合型的系统,具有多元化的内容,同时这一系统也相对比较宏观和宽泛。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其他系统产生交互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国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国外诸多要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国民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与拓展,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的方式以及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分析与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路径,进而找到优化与完善的方向,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而快速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它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持续攀升以及经济成果的持续增长,它还关注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以及人民群众享受的经济福祉以及丰厚成果。从这点可以窥探出,国民经济系统稳定持续运行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全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学将国民经济系统运行以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深刻分析与挖掘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特点以及诸多制约因素,进而找到优化和协调的方向。

2.3 国民经济管理是主要研究方向

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成效明显,我国经济总体成果比较优良,但也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在长效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潜伏着不可控的因素,一旦任由这类因素的扩大和肆虐,将严重扰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将国民经济管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科学的国民经济目标管理、预期管理、风险管理等,能够加强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的研判,能夠提前落实可控性的发展机制,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效。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不平稳的当今时代,国民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极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科学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充分认知宏观调控的优势后,多措并举全面优化宏观调控的范畴,以更高视角、更前眼界来进行国民经济的分析与研判,确保国民经济系统整体运行平稳,确保国民经济整体迈上新台阶。

3 结语

国民经济学在我国是一个新生学科,它与政治经济学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但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国民经济学也具备着典型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国民经济学在发展变革中,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特色学科。同时,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面而宏观的,通过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及其规律、国民经济管理等研究,来切实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木西.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与研究对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6).

[2] 张林云,张党利,刘春江,等.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J].安康学院学报,2013,25(5).

[3] 陈曦.中国经济增长的社会代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3.

国民教育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赵航澜(1994-),女,四川合江人,学生,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经济管理系财务管理1303,研究方向:国民经济管理。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会计这个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中祈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不可缺少,会计行业的崛起也经历了两个高潮和低谷阶段,这对会计行业来说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了会计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和缺点,在今后的经济建设中应该进一步摆正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国民经济;地位;作用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形式和内容在逐渐发展、丰富。在资本主义社会,会计是资产阶级和垄断资本家管理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社会,它是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讲求经济效果的基础,比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更为重要。但是,在今天,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被人们所充分认识、重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

(一)会计可以维护我国的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奉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国的所有制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公有制经济下也产生了许多其他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通过税收的形式实现国民收入的增长,这些国民收入又将以财政分配的形式分配到国家的各个行业,以促进国家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缴纳税收时可能会存在一些偷税漏税或隐瞒真实收入的情况,这就要求会计行业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严格的进行会计检查,将一些损害国家经济利益的情况间距揭发出来。比如一些公司或者企业只顾自身的利益,使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来增加自身收入,截留、挤占财政收入或者滥发奖金、补贴等。此时,国家应该在会计检查过程中对一些违法的企业进行严惩,同时制定相应的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如果企业或公司违反了该条例,则会依次为准绳给予其严重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会计行业维护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重要手段的职能。

(二)会计可以加强 国家或企业的经济管理并且提高其经济效益

我们知道除了国家会设立专门的会计检查部门,各个公司或企业也会设置会计财务部门。因此,我们可知,会计除了帮助国家审查一些非法公司偷税漏税的情况,还可以帮助各企业进行成本预算,经济预测,促进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等。我国的各企业先前对会计行业的重视不足,因此导致了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资金消耗高、收益低等情况,但好在后来国家以及各企业在不断探索中了解了会计对于降低运行风险,控制成本的重要作用,开始设立会计部门,加强对其的管理。充分发挥了会计行业的加强 经济 管 理、提 高 经济效 益 的重要职能。

二、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一)会计可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计划性作用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和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主义经济,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发展和资金投入,如果超出了规定的比例,就会为社会所不允许。在这种全面的计划的管理的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的在发展过程中最不可能缺少的部分就是对经济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核算监督。这样的经济体制在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在列宁看来,要想实现共产主义,那么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要做好经济的控制和安排工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核算和监督控制要精确到每一件衣服,每一份产品,每一份粮食。将列宁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如果我们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就必须要进行精确的核算和严格的控制监督。然而当前,我国已经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而采取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样的条件下,会计行业有了其存在的必要,会计能够对企业所拥有的资金进行仔细的预算,对企业的利润成本等指标进行计算,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产量等进行调节。总的来说,会计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其的重要功能,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部分,会计部门应该得到企业的支持和管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需要会计行业进行国家审计,企业也需要会计部门对公司运营情况进行计划。

(二)会计对于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贯彻的重要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所有部门一直坚持着勤俭建国,勤俭办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为了保证和促进我国医疗、教育等各行各业的发展,每年话费了数以亿计的国民收入在这些方面,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国民收入都被充分的运用到了所需的地方,一些地方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放弃对国家的政策的执行,对国家发放的资金进行了挪用或是不正当使用,这些情况的出现,导致了国家的重大的经济损失,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因此,国家设立的会计审计体系就有存在的必要性。对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进行审计,是监督各地方部门彻底贯彻和执行国家政策的有力手段。可以防止一切贪污、盗窃和侵吞社会主义财产的破坏活动。

(三)会计行业发展新趋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会计行业不再是依靠传统的手工作业的形式来实现工作,转而会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把整个企业联系成一个组织,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的预测和重要决策方面,如此,会计将会在企业和国家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 董林. 浅析环境会计的由来与发展[J]. 环境科学导刊. 2009(S1)

[2] 刘建民. 谈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3(03)

上一篇: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下一篇:狼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