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论文范文

2024-01-12

电工电子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虚拟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意义为切入点,在技术层面对虚拟仿真技术中的Multisim仿真软件、Matlab仿真软件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深入研究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旨在提升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应用策略;

1.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应用的技术分析

1.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应用分析

Multisim模拟软件是适合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育的虚拟模拟软件。电子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前必须深入掌握电路知识和电路实验原理,而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则通过结合Multiisim模拟软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电路装置的模拟操作。进一步全面提高电路知识和电路实验的实际能力。现在一般的Multiisim模拟软件是Multi-Sim 10版本,这个版本追加了“实验面包”功能。该功能为学生提供了与电路实验完全相同的模拟操作场景,使学生更符合电路知识和原理的认识。同时,Multisim模拟软件中包含的零件仓库非常完备。教师和学生可以从数据库中选择任何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实验所需的零部件种类。Multisim模拟软件可以图形化地在学生面前展示复杂的电路实验。操作界面简洁易懂,学生很好用。电脑鼠标可以简单模拟电路。在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专业领域中,教师必须手动对不同电路和电子部件的波形和特性曲线进行绘制分析。Multisim模拟软件的虚拟模拟技术更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展示了实验数据和波形参数,大大提高了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1.2Matlab仿真软件的应用分析

Matlab模拟软件是基于数学建模和系统模拟的虚拟模拟技术,是具有强大模拟功能的虚拟模拟工具软件。Matlab模拟软件可以帮助中职电工电子教师简单处理理论教育,并帮助老师进行更好的系统模型和电子实验教育。Matlab模拟软件主要覆盖了两种模拟形式。第一,基于模拟集成环境中的Simlink模拟平台,该平台的形式具有能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测试问题进行成像处理、成本低效率的典型特征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育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第二,在中产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育中应用较少。该模拟模式主要实现了模拟目的以创建代码文件。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一般广泛应用Matlab模拟软件中的Simullink模拟平台进行教学,该虚拟模拟形式直观地处理了非常复杂的电路实验模型可以迅速分析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Simulink模拟平台提供的模拟设备和实体成像模型获得了更直观的模拟效果。例如,电子电工技术教学在“三相桥式全控流电路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Matlab模拟软件模拟电路模型,设定一定的电路参数,模拟效果最佳学生更直观地把握了电路波形,进一步提高了“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教学”的教学效果。

2虚拟仿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1虚拟仿真技术应用需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虚拟模拟技术的有效应用毕竟还是服务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并不是所有的电工电子技术的专业教学内容都适合虚拟模拟技术的应用。具体的应用内容由两种类型构成。第一是电工电子技术的专业性消耗过高、危险性较大的实验教育内容。另外,通过传统的实验教育很难实现教学效果的实验教学内容。这种不可逆操作、极端环境操作、大型综合训练操作的实验教学内容适用于虚拟模拟技术。第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的难点内容或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教学内容,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师采用“互联网+”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在线平台利用虚拟模拟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

2.2虚拟仿真技术应用需重视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在将虚拟模拟技术应用于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中,根据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团队不仅需要传统的技术专业教师,还需要专业的虚拟模拟软件工程师和网络工程师作为技术支持。现有的教師队伍的构造需要朝着各种各样的方向前进。同时,虚拟模拟技术在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中的深度应用不仅是教授方式的转换,也是教育模式的转换,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的教育内容逐渐向网络化和虚拟化的方向转变,“互联网+”的教育模式成为未来中职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主流。教师队伍开展信息化建设,推进虚拟模拟技术实验软件和信息化平台的教育研究开发已经成为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育优化改革的必经之路。

3结论

如上所述,虚拟模拟技术通过各种虚拟模拟软件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中级电工电子技术考试教育中进行电路设计和模型模拟模式,使学生更加方便、模拟、安全、提供有效的模拟实验环境,切实提高了中职电工电子技术教育的有效性。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充分利用虚拟模拟技术的巨大优势,采用有效的应用战略优化和升级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技术教学通过虚拟模拟技术为学生创造更加多元化的实用环境,切实提高中职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洪艳,张小奇,邵帅,刘鑫明.基于OBE理念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08):153-158.

[2]周玉宏.网络教学模式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1,43(04):179-182.

[3]李研.网络背景下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与研究[J].石河子科技,2021(04):11-12.

电工电子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我国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推进教育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能够在将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自主学习过程的实现。就职业院校来说,其在近几年的教学完善过程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是其教学过程在实际的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促进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因此,以电工电子技术为例,通过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情况进行阐述,谈谈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意义,进而针对这门课程在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将其进行应用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模式也逐步完善,善于在课堂中探索新的教育形式,实施互动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探索系统内部资源的综合应用与整合,提升课堂教育的实际效果,本文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结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开展进行分析。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概述

互动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型教育形式之一。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學生与学生,学生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建立灵活的知识学习模式,一方面,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固定的信息传导模式,从而是现代新型教育模式在新教育理念下,形成的互动型新课堂,例如:教师在哦课堂中善于应用提问进行沟通;另一方面,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也是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主要渠道,新教育理念倡导现代学生学习模式的开展,应当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合理融合,互动式教育模式的开展,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广阔的自主探究空间。例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包括:简单电流应用,复杂电路的控制等部分,学科知识中大量的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实践,才能得到学科研究的相关理论,采用互动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发展教学空间。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教学理念的全面性转变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注重学科教育理念的全面性转变。一方面,教师的课堂设计理念发生转变,《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知识,教师应当转变单一注重理论的教育观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善于实施教学知识的综合化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对《电工电子技术》中直流电路的性能与测试进行教学,教师的课堂设计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明确课本的教学目的,实现现代教学设计的课堂知识水平发挥互动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引导现代教师应当实施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中的互动,设计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要点,善于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综合分析。为《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完善的教育发展引导。

(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

《电工电子技术》中教育中互动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开展,必须实现《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加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知识具有较多的动手实践部分,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中,除了要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电力应用的主要知识,同时也会在实践中遇到课外知识。例如:电子检验中,系统测试的时间控制等,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知识,学生无法从梳书本知识中直接获得,需要与教师进行交流,此时,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性解答,为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教师与学会生进行互动交流,也是教师对学生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初步判断的重要途径,例如:教师在课堂“正弦交流电路的性能与测试”中进行教学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可以对正弦交流电路测试中学生对正弦交流电的判断进行分析,并依据学生的回答水平,有目的的进行学生学科知识的指导。

(三)学生间的互动加强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互动。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互动学习的教育模式,建立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探究模式,实施现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施中,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例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中,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主题“正弦交流电路的性能与测试”,组织学生自建立小组进行课程的自主探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依据教师给予的课堂引导,提出完善的理论研究新理念,发挥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也在自主探究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新优势,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取得成效的直接体现。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注重学生自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动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开展,符合学科课程的学习需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拥有大量的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同时也有许多电力知识,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知识探索平台,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探究。例如:学生进行知识学习中,善于正弦电流传输的电路设计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又善于进行系统知识的综合应用,促进我国现代教育结构体系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另一方面,《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科知识学习的课后反思,例如: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电路设计的综合分析,并在学科课后延伸中,扎住学生课堂学习的薄弱部分,组织学生进行课课题深入探究,从而实现了我国现代新教育理念在整体教育结构中的完善实施。

三、结论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职业技术教育中,主要专业学科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善于结合学科的专业知识,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实施现代教育课堂知识的综合发展,实现现代学生培养逐步实现学科实施与综合应用能力的拓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行.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用互动式教学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5(36):150.

[2]张倩.中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用互动式教学的实施程序[J].科技信息,2009(15):523+534.

电工电子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为改进《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思政弱化的现象,同时继承和传承“三线精神”,文章结合高职教学的特点和实际,以“三线精神”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为指导,解读与剖析“三线精神”融入高职专业课的目的和意义,并初步探索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与“三线精神”融合的思路和途径。在创新教学的基础上将“三线精神”的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

关键词:三线精神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交换水平不断提高,为各种文化、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多元和便捷的渠道,给《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专业课应该同向同行,相互互补、形成协同效应。”[1]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三线精神”历经岁月沧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素材。专业课不仅要蕴含专业化的高职技能,也应充分利用专业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技能教育和思想教育结合。

“课程思政”在高职专业课程中运用和“三线精神”已有广泛的研究。李伟[2]对山东某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建立了评价机制,从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周秀敏[3]提出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信息获取途径的新媒体素养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关婷[4]和孙春华[5]提出加强“课程思政”的运用,把“课程思政”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利用教学方法寻找专业课与“思政”理念的契合点,并通过教师讲授、案例操作、项目实施等融入途径进行实施。而田晨旭[6]阐述了“三线”精神是特定时期对于民族精神的新的继承与发扬。陈先兵[7]提出三线建设锻造出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三线精神”。

本文结合以上两点,将“三线精神”与《汽車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课程思政进行结合,形成以“三线精神”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主要内容为指导,并初步探索了高职专业课与“三线精神”融合的思路和途径。

2 “三线精神”与高职专业课融合的思路

2.1 把握“三线精神”的核心

“三线精神”是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三线精神”,学生不仅可以真正体验到三线建设者的强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且可以真正体会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合作和不断创新。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引入“三线精神”,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对世界、对生活看法和正确的价值观。

2.2 坚持“有机结合”原则

将“三线精神”融入专业课程并不能代替专业知识,也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更不能本末倒置。在教授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巧妙抓住二者的结合点,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推进。教师以专业知识为教学切入点的同时,挖掘三线建设的榜样力量,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三线精神”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深刻体会三线建设的不易,提高工作意识,树立新时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获得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提升。

2.3 强调“创新教学”思维

创新在于教学的理念、方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首先,课堂应该由学生进行主导,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并根据他们的能力进行教学。专业知识和道德教育要有相应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增加课堂互动环节,课程内容不能空洞、积极避免满堂灌的现象。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课程中加入视频,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选取“三线精神”的思政内容不仅要积极向上和正能量,还应该尽量做到新颖。“三线精神”融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而创新思维是课程思政教学越走越远不可或缺的保障。

3 “三线精神”与高职专业课融合的途径

3.1 “三线精神”融入专业课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进行教学,在系统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深挖“三线精神”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以三线榜样的力量,传播“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实践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组,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以无私奉献为核心和以团结协作为标志的“三线精神;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看待问题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有不同手段。“三线精神”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课知识也能不断积累,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三线精神”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不仅人生价值观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还有助于专业课程知识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三线精神”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融合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教学能力,因此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尤为重要。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三线精神”与专业课的融合提供师资保障。首先,需要加强教师的育人意识。教学工作不仅是让学生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专业知识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还应该结合“三线精神”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塑造,从而提升个人的精神世界。其次,强化教师的授课能力。当代大学面对问题生积极思考、获取有效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和积极互动交流的特点,专业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课件、教案,熟练使用职教云、超星等线上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和参与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第三,专业教师除了有扎实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技能外,还应当积极学习“三线精神”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元学习方式加大专业教师“三线精神”培训力度,例如积极组织集中学习和网络自学等。提高专业教师思政水平和政治人文素养,同时增强专业课程知识点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教师的亲和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时效性。

3.3 开发完善专业教材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是专业教师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必要的学习资源。可见拥有一本好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将“三线精神”融入教材中,同时结合课程设计,把“三线精神”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教材时,能够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树立正确的人价值生观。另外,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融入“三线精神”的专业教材建设,例如,通过在教材中相关知识点附上二维码和链接嵌入“三线精神”视听资料。使《汽车電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材立体和饱满,使抽象的课程思政教育具体化。从而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系统化的专业课程资料库。

3.4 促进考核与评价多元化

改进《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有效性与学生认同度的评价指标,形成“课前讲述、案例实践、期末师生互评”三者结合的考评模式。课前收集三线建设相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感人事迹等,课前讲述进行分享,师生一起学习三线榜样精神。另外,《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加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养成以无私奉献为核心和以团结协作为标志的“三线精神。期末时结合课程特点与学生成长规律,将德育评价与知识技能融合考核,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同时教师也接受学生的打分评价,得到高分有助于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获得成就感和增强信心。获得低分评价可以真实反映“三线精神”融入专业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方法。因此施行师生双向互评是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改革的动力。

4 小结

“三线精神”融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特点明确的工程。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思政教学的能力,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有效性,避免生硬说教,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深挖“三线精神”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结合的方法,将思政教育与知识技能有机结合,使专业课程的实现高职学生的育人功能,又能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学生和教师两受益的同时,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三线精神”。

参考文献:

[1]冯刚.习近平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蕴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3):170-180.

[2]李伟.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7-10+16.

[3]周秀敏.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47-49.

[4]关婷.“课程思政”在高职专业课程中运用的方法策略探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0,34(05):84-89.

[5]孙春华,陈雪芳.高职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0,31(03):5-8.

[6]田晨旭.传承“三线”精神 铸就民族之魂[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0):161-162.

[7]陈先兵.论“三线精神”的理论内涵和重要价值[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37(04):23-29.

电工电子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中职教育中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汽车专业和电工专业的综合性课程,其中包括的教学内容有汽车维修,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基本知识,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同时具备一定的汽车学习基础与电工学习基础。但是大多数中职学生相对而言,个人学习能力比较差,基础知识储备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在进行这门课程学习的时候难度较高,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教学效果研究,让学生能够通过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到更加有效的知识。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方法研究

引言: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主要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更应当培養出拥有复合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汽车专业的学生而言,现在他们需要在学校内学习到的能力不仅仅局限于汽车专业的能力,还需要去拥有一定电工专业的能力或者其他专业的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就是一门十分实用的学科,具有较高的综合性,那么如何去提高这门课堂的教学效果,便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存在的现状问题

(一)教学体系较为传统

目前来说,在进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的时候,所选择的教学体系是比较传统的,而传统的教学体系是基于应试型教学模式所制定的。因此相对而言,更加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更加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等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本就是一门更加注重实际操作的教学,所以传统的教学体系并不适用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堂。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体系,去强调理论知识,会让学生感觉这门课程比较枯燥深奥,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等现象。

(二)教学计划不够适配

教学计划指的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所提出的总体教学设计与教学学习方案,因此教学计划将会直接关系的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较为新颖的课程,想要让这门课程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教学计划必须同为新颖。但是大多数学校在开展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时,往往会采用原有的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计划来培养学生。很明显这样的教学计划并不适配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会造成教学计划没有针对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难以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得到良好的个人能力发展。

(三)师资队伍需要加强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结合汽车专业与电工专业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的时候就需要任课教师同时拥有汽车专业和电工专业的任教资格。但是目前来说,大多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的教师暂未拥有这样的能力,多为原本担任电工电子教学的教师,去进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的任教。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较为专业复杂的汽车教学内容,大多数电工教师就会感觉十分棘手,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教学方法不够多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进行中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去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但是现在进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的教学时,还是存在有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十分传统,过于强调教师的课堂主导性,而不是教师的课堂引导性。因此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够多元,不够有趣,并不利于学生进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知识的掌握。

二、提高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从教师角度来说

1、需要具备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

因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是一门新兴的教学内容,而且同时结合了汽车专业的技术和电工电子专业的技术,因此对于任课教师来说,也需要同时具备这两门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的任教。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新知识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去掌握更加丰富的汽车专业知识或者电工专业的知识,从而尝试跨学科学习与教学,最终让自身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提高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2、需要向着“双师型”教师转变

所谓“双师型”教师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指“双职称型”教师,即:在拥有教师系列职称以外,还拥有汽车专业的职称,或者电工专业的职称;第二种类型是指“双素质型”教师,即:教师既需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而考虑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是一门综合性教学内容,不仅综合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还综合了电工专业与汽车专业知识,因此想要有效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必然是需要相关任职教师从普通教师向着“双师型”教师转变。

(二)从教学内容角度来说

1、需要从理论结合实际操作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是一门不仅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想要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就需要去做到以理论结合实践,来让学生全方位的提高个人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再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汽车电气设备的实习车间,或者与校外企业合作,让学生到实际的就业岗位中去进行实践操作。从而使得学生可以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强化个人实践动手能力,也让学生能够从实践过程中去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

2、需要提高教学内容的多元

考虑到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相对而言难度较高,而大部分中职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储备较少,个人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对于教学内容而言,就需要提高内容的多元性,去强化教学内容的趣味度,让学生不会过分地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困难,反而做到去提高学生对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堂的兴趣度。具体来说,教师在进行该门课程讲解的时候,可以搭配丰富的教学素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素材,并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信息教学设备,从而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课程专业元素,提高教学内容的多元。

(三)从教学方法角度来说

1、电化教学法

电化教学法是指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利用演示课件或者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更加方便教师讲解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并培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起到化难为易的效果。

2、实物演示法

实物演示法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当中拿出具体的物品,亲自动手演示的教学方法。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相关知识点,并且还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现场拆装法

因为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是一门综合了汽车专业以及电工专业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现场拆装法,也就是让学生直接拆装真实汽车内部的电气或电板,让学生掌握到汽车的电子电路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有所依据,在锻炼实践能力时有所提高。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装备将会在汽车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这就要求现代汽车维修或检测人员应当向着复合型人才发展,不仅要拥有汽车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拥有电工电子专业的知识。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要通过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去强化教学效果,去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通过这门课程去学习到更加多元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能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使得学生更满足当代社会对于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丹.提高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方法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5):57-57.

[2]杨守青.浅谈提高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的探讨[J].文存阅刊,2019,000(013):98.

[3]徐鹏华.关于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11):P.1-1.

[4]王强,杨娇娇,刘映霞,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No.350(10):35-36.

电工电子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策略

0.引言

21世纪的教育是变革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是突破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理应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及科技进步而服务,而教育的改革首先要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建设新的教学体系,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电工电子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要求较高,因此也是中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策略的实施重在创新,要求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此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重大变化,使得教育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

1.1明确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标

电工电子作为众多中职院校纷纷开设的专业性课程,十分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是目前发展较为快速的学科之一,就业前景也比较乐观,因此受到中职院校和学生的重视。为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中职院校首先必须明确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标,这也是进行电工电子教学策略研究的首要前提,对于顺利开展教学策略改革工作至关重要。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第一,带领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基本理论知识框架,完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从而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系统,以教學促进科研,以科研鼓励教学;提高学校的学术研究能力,将电工电子上升至学术角度加以研究,对课程、教材、教学设施进行改革,完善基本教学资源配置,合理优化教学力量。第三,坚持实践第一,理论服务实践的教学理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实践型人才,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和人才输送联系系统。

1.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不同的专业设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和课程设置体系的区别。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是突出专业特色的必要举措,也是实行特色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措施。对于该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应作为教学重点加以强调,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首先,对教材理论知识进行分类,教材知识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大类,教师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压缩,缩短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建立由理论到实践的有机联系体系。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以课程辅导为主,努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需要从实行模块化教学和延伸教学广度两方面进行:首先,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作为两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同时将电工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进行;再次,将电子技术操作、电子实验等其他学科与电工电子实行交叉学习,以此延伸知识学习的广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能力。

1.3实施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目前的教学需要,尤其是对于电工电子类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实施现代化教学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学效果、改善目前教学困境的有效举措。首先,教师可采用电子教学为主、板书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利用电子影像、PPT教学、微课、网上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加以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电工电子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电子教学也将使得知识的教授更为生动、立体、可感,学生对电路、导线、磁场等专业词汇将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以此强化学习效果,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集为一体,有利于辅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教学不仅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效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得教学方式灵活性大大增强。例如在进行“电子线路”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进行辅助教学。同时,随着教学压力的增大,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开设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课堂之余能够通过该途径深入学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负担。此外,网络学习平台也大大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营造了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1.4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实践性的人才,要求熟悉电工操作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不仅符合该课程的基本教学宗旨,也与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相契合[2],。首先,中职教师要合理安排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电工电子操作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而后,鼓励学生自主开发实验项目,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最后,大力开展实训教程。学校应积极组织电子大赛、课外兴趣小组、创新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电工电子课程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电工电子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2.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的确定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因此,中职院校必须从明确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優化课程设置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出发优化教学策略,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此满足社会对电工电子领域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金永杰.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子世界,2013,16:172.

[2]杨自群.分析新课程理念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4,05:257-258.

上一篇:地理信息论文下一篇:现代化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