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创卫工作总结范文

2023-08-15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局主要负责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文旅领域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组织局相关部门不断加强对文化旅游市场的监管,同时积极提高执法能力和办案水平,确保法治政府工作落实。

(一)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工作局面。

(二)持续聘请律师为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合同审查、执法监管等事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地提升文旅系统各部门依法履职尽责能力,有效提高文旅行业法律风险管控水平。

(三)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到执法一线,切实排查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突出问题,动真碰硬,督促整改到位。

(四)确保经费落实到位。将法治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文旅领域普法和法治建设经费的落实。

二、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一)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结合文旅市场监管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文旅局行政执法公示办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修订制作执法流程图,明确执法程序、时限,并在执法活动期间严格贯彻执行。建立听证、集体讨论、合法性审查、过错责任追究、乡呼县应等相关的监管机制制度。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先进的执法记录仪、执法证据存储设备4套,为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供基础保障。

(二)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保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程序。严格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执行2人以上执法规定,在执法过程中主动出示执法证件,文明执法。

(三)开展案卷评查活动。规范执法文书使用和归档,确立了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实现了在作出重大执法前均进行法制审核,执行率达100%。积极参与执法案卷评查评优工作,获得全县执法部门案卷评查第四名。

(四)向社会公布24小时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及时受理,要求执法人员在半小时内必须到达现场予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举报人。本年度共接到9个举报电话,涉及网吧、图书、旅游等领域,已经全部给予举报人回复。

(五)贯彻罚缴分离制度。所有行政处罚涉及罚款内容的,被处罚对象可以到任何银行缴纳罚款,严格做到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

三、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文旅融合以来,依法修订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合理确定了抽查比例和次数,开展随机抽查。通过省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随机产生执法人员、抽查对象,严格按照“三项制度”要求,开展执法检查。在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及时移送相关部门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将抽查情况和抽查结果及时归集到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并在县政府网站公示,接受社会监督。2020年在省双随机监管平台,共开展部门联合行动4次,涉及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出版物、艺术品等市场领域,部门联合共抽查文化和旅游经营单位14家,通过双随机检查、联合执法,提高了文化旅游市场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精准性和简约性,有效避免选择性执法,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执法扰民。

(二)安装“执法”手机APP。为提高行政执法案件立案率,优化执法程序,杜绝执法随意性,配备执法终端,安装“执法”手机APP。16名一线执法人员全部安装完成了“执法”手机APP,通过对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已经能够利用手机端进行执法立案,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执法工作效率。

(三)加强文旅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文旅市场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制定并下发文旅市场红黑名单管理办法,与文旅市场企业负责人签订《文化市场诚信守法经营承诺书》70份。

(四)坚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始终将政务信息公开作为重要抓手,按要求将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之内在县政府网站专栏予以公开。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行使。共公开行政处罚案件5件,未发生一例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案件。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一)以案施训开展面对面普法宣传,开展生动有效的普法实践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面向管理服务对象,开展法治宣传、安全生产和市场管理培训等活动,按照市场监管对象类别,分别召开了网吧、娱乐场所、旅游等领域的培训会6次,通过现身说法,广泛开展宣传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强化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和考查。常年利用领导干部在线学习教育平台、无纸化学法用法平台、学习强国平台,督促所有工作人员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坚持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把法制讲座与加强法律知识的自我学习相结合,利用机关各类会议前碎片时间进行学法。开展法律知识考试工作,落实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目前,学法注册人员53人,已基本完成全年40学时,80学分的学习任务,线上普法考试通过率100%。领导干部按照八个一的内容,开展了一次法治调研、每人一本学法笔记,每人撰写了一篇法治调研报告、开展了一次法治讲课。

(三)开展宣传活动,提高法治意识。普法宣传重在宣传普及,文旅局积极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3·18文化市场法制宣传日”、“4·26知识产权宣传日”、“12·4宪法宣传日”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为弘扬宪法精神,提高商家法律意识,文旅综合执法大队走进企业向监管对象普及宪法和文旅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共现场组织宣讲8场次,制作法治宣传展板(栏)10块次、宣传资料2000余份、标语18条次,有效的普及了法律知识、宣传了诚信经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使营商环境更加和谐,政民关系更为融洽。

(四)在图书馆开展宪法、疫情防控等法律书籍借阅活动。12月法制宣传月,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介绍疫情防控等法律法规,为读者提供了《寻找法律的印迹》《法律思维阶梯》等法律类书籍。目前,相关法律类法规借阅图书共计36种,图书借阅达150人次,广大读者能够在书香中感受到法律的温度,在字里行间中升华精神境界。

(五)开展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主题的书法交流会。书法爱好者们选取宪法和民法典宣传语为主要书写内容,大家在浓郁的氛围中挥毫泼墨。活动参与者共有45人,书法作品总计105幅。寓教于乐的书法创作极大丰富了法律宣传的形式,拓展了法律宣传的途径。参与此次活动的书法爱好者可以在书写中感受法律的神圣,从而增强对法律的崇敬感,涵养法律精神。

五、存在的问题

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仍存在着不足:面对网络视听、网络表演等新兴市场,缺少深入研究,缺少专业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还有待大力推进等。

六、2021年工作思路及要点

(一)加强学习,提升案件办理水平。以推进说理式执法文书为抓手,注重法律文书制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认真落实自由裁量基准和减免情形,继续规范案件审批、办理流程;通过“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学习”的方式,开展全员培训,提升网络文化市场办案能力;同时召开文旅市场重点行业法制宣传培训专题会议,传达法制宣传工作最新要求,进一步规范文旅市场经营秩序。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概况

横店,位于浙江省中部东阳市境内,距离东阳市区18公里,距中国小商品城义乌36公里。距省会城市杭州160公里,距金华90公里,处于江、浙、皖、沪、闽、赣四小时交通旅游经济圈内。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下辖10个社区(94个小区)、1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8.9万,外来人口9.5万。2015年,该镇GDP达到138.1亿元,国地税收入达30.3亿元,财政总收入34.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5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20元。

二、发展特点

(一)特色产业带动发展,推动城市实力不断增强 横店镇通过繁荣活跃影视文化旅游产业,大力实施“影视城+”行动计划,不断衍生发展观光旅游、体育休闲、影视文化等影视休闲产业,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成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起到了行业的风向标作用和领军效应。

与此同时,横店以“影视名城、休闲小镇”为目标,坚持二三产业并举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软硬实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工业强基立镇。以高科技为引领,积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低效工业、落后产能、高污染企业实施“减法”,做好科技创新“加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二)坚持景城融合发展,城市风貌优化魅力提升

横店镇始终把景区与横店城区的融合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以城市风貌综合提升为载体,全面改善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小城市魅力。紧紧抓住旅游专线和景区360度两个“牛鼻子”,大力实施地下管网、道路“白改黑”、绿化、立面等四大工程和慢行、交通智慧、导视、停 1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车等四大系统,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改善景区周边环境。深入推进以卫生保洁、城市管理为重点的环境综合大整治,在村(小区)环境整治基础上把产业植入作为巩固成果的重要手段,推进特色村庄创建,以18个村(小区)为首批试点,引导村(小区)依托村庄资源,挖掘特色,精心打造“一村一品”,雅堂“横漂村”、官桥古宅村等一批特色村庄初具雏形。

三、融资渠道

横店集团对于横店小城市建设的鼎力支持,是促成横店城镇风貌大变样的首要因素。据了解,自2011年,横店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后,横店坚持企业主体造城。3年来,横店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92.6%,高居全省27个小城市首位。横店集团用于小城市建设的资金就高达150亿元,“横店模式”作为新的投融资方式广受关注。

横店集团的投资主要用在了影视旅游产业,据《浙江横店集团发展模式研究》显示,横店集团对于影视旅游业专项建设资金投入约占总投入的66%,土地投入和民间募捐筹资占34%。在横店集团强有力的支持下,当地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也愿意积极参与到横店影视产业投资之中,因此横店影城在发展的过程中成功避免了资金断档的情况。

除了影视产业投资以外,横店集团的投资还大力支持了横店小城市建设。横店集团曾积极参与过该地区道路、水利、学校、医院的建设以及治水、治气、治尘等环境治理,较有名的有40省道改造工程、横店人民医院等。

(二)当地政府财税政策支持横店镇稳健而有力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丰厚的税收,进而为城镇建设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据横店镇颁布的数据显示,2013-2015年三年间横店镇GDP年均增速为21.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速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60%,国地税年均增长21.1%。

(三)浙江省政府的小城市培育项目支持浙江省政府开展的小城市培育工作在横店镇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2010年底开始,浙江从200个中心镇中选取了27个面积大、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中心镇开始第一轮培育。

四、小镇风貌建设

在横店影视城外的横店镇曾是一片脏乱差的堵城,对此,横店启动了城市风貌综合提升行动,将镇区设施功能提升与镇容镇貌整治、影视文化景观建设并列为三大工程。

(一)“白改黑”的道路升级

在道路建设中,横店镇摒弃传统水泥路,全部升级为平整流畅、吸尘降噪的柏油路。白改黑、人行道、绿化、地下管网等实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二)“灰改彩”的街景升级横店镇以万盛街改造作为城市风貌综合提升的重点,把曾经尘土飞扬的万盛街变为里外一新,充满民族风情的步行街。

五、面临的问题

(一)优势产业竞争压力增大,需进一步提档升级横店的特色工业和影视旅游产业具有先发优势,但当前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全国各地已先后建成了上百家风格各异、规模不等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特色优势产业面临极大冲击,亟需转型升级。

(二)建设管理速度不同步,需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经过6年小城市培育建设,尤其是去年开展城市风貌综合提升以来,横店小城市建设步伐大大加快,但城市管理与建设速度不同步问题较明显,管理水平落后于建设水平,城市管理方式仍较为粗放,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方式有待摸索建立。

(三)“小政府”面临“大考验”,需进一步改革创新 目前横店常住人口近17万,年旅游人次超1500万,城市迎来“城市功能强化”和“服务管理改善”的双重考验,当前横店的行政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单位力量与横店的工作职责、工作量不相匹配,亟需在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改革。

六、发展目标

以全国新型城镇化为契机,紧紧抓牢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和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转型提升的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影视名城,休闲小镇”。

七、政策支持

(一) 进一步扩大管理权限

根据横店镇行政审批和综合执法实际,优化调整审批权限和综合执法权目录。扩大横店财权,调整财政体制分成。

(二) 拓宽横店镇投融资渠道

争取国家农发行贷款资金15亿元。继续执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地方分成部分、土地出让金、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等税费全额返还机制。

(三) 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

前瞻产业研究院 | http://f.qianzhan.com/

在每年300亩小城市培育专项土地指标的基础上,再视情追加用地指标,用于横店镇建设;继续执行盘活存量用地100%留镇制度,确保横店镇建设用地需要;优先调整横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给予横店镇建设用地规划倾斜。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深化“一城两带四组团”建设,按照打造“三宜”城市范例的目标,以生态为引领,以红色、客家文化为依托,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则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思路,加快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围绕提供优秀文旅产品和服务中心环节,不断推动文旅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做大做强文旅事业。

2020年,我区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雁洋镇长教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雁洋镇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梅县叶帅故里客都人家历史文化游径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游径、梅县松口南洋古镇乡村游入选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此外,由我区精心创排选送的大型山歌剧《春闹》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中荣获大型舞台艺术作品戏曲组一等奖;梅州文旅融合新标杆——客都人家文旅综合体项目一期(客乡老街开街和原乡展演)正式对外开放。

一、文旅产业发展情况

1.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和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圆满完成了2020年文化站评估定级申报工作,并得到了省专家组的高度认可。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对全区19个文化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改造,已基本达到二级站以上标准,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健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此外,总分馆制建设也取得新进展,建成3个总馆,19个分馆,144个服务点,实现总分馆全覆盖。区文化馆对文化驿站、志愿服务岗等场馆进行提升,开展“文雅慕课”

“非遗展厅”等24小时线上服务;区图书馆加强馆藏建设,整合了全区图书资源,实现总分馆图书共建共享。还建成智慧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自助阅览服务;松口图书馆按照二极馆标准进行了升级改造。

2.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20年共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114场次。区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之悦读达人挑战活动、广东省首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知识大赛、暑期少儿21天阅读挑战等活动;区文化馆举办了2020年梅县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彩书家训•快乐涂鸦和竹板歌传唱活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2020年梅县区文化馆总分馆联动系列活动等,还举办了暑期公益少儿艺术培训班;区松口图书馆深入开展书法培训、亲子活动、故事分享、全民阅读等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区博物馆举办“百年记忆·世纪画梦--林风眠艺术人生”展览、梅县籍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先驱“两林三李”图片展等,分别入选2020年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和广东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展览推介。此外

“相约梅县”综合性文旅宣传平台上线,目前共开展线上线下演出38场次。线下举办了走进名人故居——张榕轩纪念馆、宋湘故居活动,赢得了热烈的反响和好评。

3.着力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发。2020年,我区新增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3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68处。我区还积极发动各方力量,筹集资金对名人故居进行维修保护,开展了名人故(旧)居摸底调查,完成了围龙屋普查工作,推进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开发取得新突破。一是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和布展工作。较好的完成了世德堂、莲塘古氏洋楼、双龙村大夫第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作。还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桥溪小学、不可移动文物辑瑞庐、将军第进行了抢修和维修;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桥溪村古民居建筑群、丘哲旧居、莲塘洋楼进行了布展。二是做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创建工作。注重加强对我区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点)等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提升,高标准建成了梅县区非遗展示馆。三是培育打造历史文化游径。2020年,我区申报的梅县叶帅故里客都人家历史文化游径入选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游径。

4.全力创建旅游示范。一是精心培育文旅产品。雁洋镇长教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雁洋镇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梅县区松口南洋古镇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入选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二是积极推动“厕所革命”。今年是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总结评估之年,三年来我区超额完成了18座新建改建厕所的建设任务;三是重点项目取得新进展。梅州“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一期于1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此外,还注重培育发展新文旅项目。通过多次考察调研形成了伟光汇通梅州古城和梅西水库调研报告;四是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自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坚持党政统筹、领导带动、部门联动、乡镇参与,举全区之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今年我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5.注重打响文旅品牌。2020年共组织开展了各类型文艺演出、送戏下乡、进景区、进园活动近300场次,创作抖音宣传视频作品22个。印制了15000份梅县区全域旅游宣传手册和折页,更新制作了梅县文旅宣传片。还积极参与大型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参加了2020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魅力广东˙客都梅州、和美汕头、古韵潮州”旅游(南昌、泉州)推介会、第八届广东自驾旅游日暨精彩梅州自驾旅游日活动、世界长寿之都授牌暨客都人家开街和原乡展演系列活动、2020“世界客都,长寿梅州”马拉松文旅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文旅宣传推广活动,进一步打响梅县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

专业人才短缺。文旅队伍人才年龄结构老化,无论知识结构还是专业技能等均已无法满足新时期文旅工作的需要。由于编制原因,文化艺术人才存在着后继乏人、青黄不接的现象,人才难留,剧目创排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文旅发展资金缺乏,扶持政策力度不够。文旅项目建设资金缺乏,用地难,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对民宿、农家乐以及旅游厕所的的扶持力度较小,扶持资金、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建设需要,不能起到较好的鼓励带动作用。

3.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尤其是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等建设的资金投入压力大,精品节目创作、排练资金缺口较大;乡镇文化站职能弱化,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才缺。

4.文旅商品、纪念品种类少,缺乏“梅县手信”品牌,鼓励研发旅游商品资金不足。目前我区文旅商品研发力度不足,现有文旅商品种类较少、品位不高、附加值和收藏价值较低,无法满足广大游客的多层次购买需求。

5.

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及后续维持运作所需资金缺口较大。我区大多数红色遗址散落于偏僻乡村,交通可进入程度较差,难于达到发展红色旅游大进大出的基本条件要求,且保护传承手段单一,缺乏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的专业人才和讲解人才,不利于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6.

社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矛盾突出。非遗保护仍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措施,且工作经费匮乏,难以对乡镇基层展开文化遗产工作拓展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大力培育和发展文旅融合新业态。

抢抓高铁等交通环境改善的契机,招大引强,积极引进和培育以休闲农业、健康养生、乡村度假、特色民宿为代表的文旅新业态。加快推进特色民居—“辑瑞庐”保护开发利用建设项目、梅南镇红色旅游小镇项目、麓湖山创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梅州古梅梦景文化旅游项目等在建文旅项目建设。同时要大力促进文旅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继续在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上下功夫,多培育雁南飞茶田景区、大观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等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范例。还要充分盘活乡村旅游资源,立足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的目标定位,以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发挥雁南飞景区的头雁作用,突出雁南飞景区的核心辐射作用,整合周边客都人家、叶剑英纪念园、灵光寺、雁山湖等旅游景区以及阴那村、南福村等多个美丽乡村资源,打造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构建雁洋粤东第一名镇,不断提升文旅融合力度,打响“美丽梅县·客都明珠”文旅品牌。

(二)着力打造文化惠民品牌。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文艺活动”、“文艺轻骑兵演出”“送戏下乡”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山歌、木偶等传统技艺、表演等非遗项目进广场、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进景区、进名人故居,打响

“相约梅县”文化惠民品牌;继续推进深化文艺院团机制改革,努力探索一条“院团管理、市场化运营”的共建共享新路子,打造一支一流的优秀文艺团队,以客家山歌、木偶表演为主打产品,以旅游景点景区、名人故居等为平台,推动文艺演出与文旅产业相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发展,助力我区文旅事业繁荣发展。

(三)统筹做好名人故居和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革命老区的各项政策支持,在抓好革命旧址修缮保护的同时,结合全域旅游的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整合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串珠成链,将本区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与现有风景旅游区有机结合,培育打造历史文化游径,推出更多研学、寻根、名人故居、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同时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推进“同怀别墅”革命遗址修复和“辑瑞庐”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将名人故居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村文化礼堂或纪念馆、陈列馆、博物馆、精品民宿等。连片开发叶剑英纪念园、梅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松源同怀别墅、蛟花堂及周边,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红色教育、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红色产业,建设红色拓展基地、开展红色教育培训,打造集展览学习、场景教育、爱国教学、国防训练、团队建设于一体的广东省乃至全国一流的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老区群众走上致富路。

(四)积极探索公共服务领域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加快推进博物馆新馆建设。大力推动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雁洋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试点(丙村镇芦陵村)、公共文化设施进旅游行业“粤书吧”等试点建设。完善公共文化配送体系,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送戏、送书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景区,创新办好“相约梅县”“群众文艺汇演”、“百村行巡演”公益少儿培训班等文化惠民品牌,打造文化亮点。

(五)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

一是制定可行的人才激励制度,活用编制政策留住文旅人才。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通过购买补助公益性演出和服务、资助基础设施建设或资源整合共享、扶持精品艺术创作生产及文旅产业发展等方式,更好地培养和留住文旅人才,为文旅繁荣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二是注重与发达地区先进经验的交流对接,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力度。政府主导,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加强对外文旅合作交流,扶持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和文旅产品走出去,推动文艺团队走出去,积极参与有影响力的文化节、展会等活动,拓宽文旅市场;三是建立高端文旅手信产品研发激励机制,提升产品品牌附加值,努力打造特色“梅县手信”。、注重融入客家、长寿、金柚等元素,加强“细柚”文旅IP手信产品的宣传推广打造,形成地方精品手信品牌。

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以旅游为龙头,旅商文体康养融合发展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2016年7月8-9日,全经联首届全国文旅地产创新模式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分享创新内容,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文旅地产投资、开发、规划设计、运营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家及政府、金融机构、媒体的代表共500余人出席了大会。我院院长林峰博士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并作了题为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的主题演讲。林峰院长认为,全域旅游作为旅游发展的整体战略,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旅商文体康养(即五大幸福产业+商业)融合的地产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地产发的主流。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即旅文体康养商融合发展的地产开发模式,是以旅游为龙头,五大幸福产业融合下的创新地产及区域综合开发。

一、 全域旅游再认识

1、全域旅游内涵

全域旅游是在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行政区域,将该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管理、运营,通过旅游业整合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整合多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形成政府与市场、居民与游客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

全域旅游的内涵

今年五月召开的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来了262个县的县委书记,意味着旅游在中国真正成了大风口。国家搞全域旅游的原因,在于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旅游的井喷效应,为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抓手。旅游给了大家通过投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由,使得政府有可能运用旅游产业这个引擎去带区域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特别提出了七大理念的转变,七大转变中最核心的是从景点旅游转化为休闲式、体验式全面融合发展的旅游结构。在运营上最关键是由旅游局、产业推动的要素转化成了以党政协调推进、中国特色下政府带动的产业发展的方式。通过对全域旅游的研究,我们认为全域旅游要打破“全”的概念,应该着眼于市场要素的配置,有的放矢,破“全”,立“逻辑”,找“抓手”,达“目标”。

全域旅游的七大转变

2、绿维全域旅游观

绿维创景认为,全域旅游有旅游吸引物、旅游区、旅游交通、乡村、城镇五大基础支撑。任何地方搞旅游必须有核心吸引物,观光不会形成目的地,但是没有观光也很难形成目的地。通过吸引力、吸引核的打造,把人聚集起来,促进旅游区、休闲区的形成,引导旅游的消费升级。交通作为基础设施,起着最重要的带动作用。旅游交通从传统的高速路、铁路、城际路等转变,形成了旅游流向过程中的运动系统,包括自行车道、马拉松跑道等,也包括文化体验和以文化为主体的结构都在道路系统中变成了一种混合型的产品。交通条件下的全域旅游提升,与原来的交通理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和城镇都在这个旅游发展的结构中。

全域旅游五大基础支撑

全域旅游发展基本遵循全域景区化、全域度假升级、旅游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旅游交通五大架构。这五种架构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也可单独支撑,形成全域旅游的良性发展。

全域旅游五大发展架构

绿维创景认为,全域旅游有两大核心理念,一个是“旅游+”,一个是“互联网+”。“旅游+”的核心在于有效整合多产业,通过旅游把人有效地聚集到了目的地,从而发生让农业、工业、文化、教育、养生、养老等产业转化为消费项目。如果人不去贵州,贵州所有的文化、体育,都是本地人的消费,不能带来区域经济的任何变化。因此旅游是通道,是核心的渠道结构。

“旅游+”----“泛旅游产业整合”

第二是“互联网+”,互联网带来了大量的实体店关门的同时带来了旅游体验方式的转变。我们不会因为互联网而不去旅游,我们只会因互联网而更好地旅游,这就是旅游与商业之间最大的差别。旅游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互联网助推旅游成为智慧化的全新移动生活,成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渠道与通路结构。互联网、物联网的盛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移动APP的出现与发展,都将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方式转变、旅游消费升级。

如何运用移动的工具形成移动生活方式,带来旅游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旅游大数据搜集及挖掘、为游客提供在线旅游服务、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化、为运营者或管理者提供智慧营销方案、为游客提供LBS、为游客提供智慧服务、为运营者提供智慧管理。

互联网作用于旅游的七个层面

二、房地产再认识

1、房地产是一个“服务整合平台”产业

房地产已经由“制造房子”的工厂模式,发展成为以人为本、以家庭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的产业整合模式。以“家庭•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服务结构,包括“三个家”的结构,由三个家庭服务构成三类房地产综合开发构架,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

第一个家,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居住之家,以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家庭服务结构。第二个家,是指郊区休闲、乡村度假、养生养老等以旅游、休闲、娱乐、养疗、避暑、避寒、度假等为主要功能和服务的第二居所、第三居所,由此构成了第二个家的服务产业整合与服务结构。第三个家是指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部分度假接待综合体等相关地产和场所,以公共空间的方式,为家庭提供休闲、娱乐、购物、养生等多元化的公共服务,由此构成第三个家的服务产业整合与服务结构。

“三个家”的结构

2、房地产必然走向是一个“房产融一体化”结构产业

房地产作为一种平台,必须与服务产业、金融三者相结合,才是未来发展的一个综合结构。房地产是不动产,如果没有这种不动产,仅仅以现金流做资本,就轻资产做轻资产,缺少了不动产的要素,是非常难经营的。轻资产公司与房地产企业,都不是资本市场追求最好的东西。有效地整合房地产不动产结构、服务产业的现金流结构,以及与投融资的金融关系,是下一个阶段地产发展的核心。房产融一体化,是今天房地产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任何房地产企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走向。因此,房产融一体化和服务整合平台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核心结构。

3、旅文体康养商多产业融合下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已成当前及未来地产开发的主流 在这个核心结构下最重要的趋势是产业融合。旅游地产已经不再是围绕着土地开发和旅游而言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生养老这五大幸福产业加商业,构成了一种多产业融合下的综合地产发展趋势。无论是国外的迪拜亚特兰蒂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还是国内的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万达城、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都说明,旅文体康养商的地产综合开发,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地产开发的主流。“五大幸福产业+商业+金融”的产房融一体化模式,也将成为新时期的房地产发展新架构——以家庭服务为目标,以旅游为龙头,整合旅文体康养商五大幸福产业,地产是骨架,五大幸福产业是五脏六腑,商业是皮肉,金融是血脉。

三、人的聚集:一切商业活动及开发的基础 一切商业活动及开发是以人为基础的。

人口聚集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人口聚集的变迁。从中国整个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已经历经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二期、过度工业化三个阶段。仅仅靠工业化带动的聚集已经很难在中国推动城市发展,也因此很难推动地产的升级和价值。未来的城市化是以消费为主导的城市化,这样的城市化与过去工业引导下的城市化是一个分水岭。这个阶段,是将消费产业引导下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住宅产业导入到产业聚集新模式,中国整个经济发展逐渐进入这个新的阶段。

在这中间,人流人气聚集形成商业发展聚集,商业聚集形成消费聚集。商业要发展到消费聚集期,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是单一购物商业发展阶段的商业稀缺期,第二是批发市场及批零结合阶段的商业市场化期,第三是业态多样化的综合体发展时期,第四便是未来的城市消费聚集化期。现在正是第四阶段发展期,这个阶段中,将旅游作为主体。原来商业以社区为中心研究商业的聚集,而今天尤其是郊区的商业聚集,要通过交通的穿越,依靠旅游休闲项目,带动人的聚集。这种聚集超出了社群,甚至超出城市、目的地,旅游休闲的带动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景区+旅游消费区,古街、旅游商街,古城古镇,旅游城市是旅游带动的人流人气聚集四种模式。

商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旅游带动的人流人气聚集模式

人流人气聚集的首要条件是吸引力。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来自于玩法,即游憩方式设计,它是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技术。如何把玩变成身体的体验、心理的过程,不断高潮起伏的体验过程,这是需要设计的,这样的设计涉及到主题及主题理念策划、观赏方式设计、游憩功能结构设计、独特性卖点策划、游线与交通工具设计、游乐与娱乐项目设计、情境与体验方式设计、特色纪念品设计等。通过这样精心的设计,构建出来的情景化、游乐化、主题化、本土化的旅游吸引核,是旅游聚集人气的关键。

绿维创景原创的“绿梦工坊”,以覆土建筑为独特建筑吸引核,形成对儿童的吸引力。通过儿童职业体验馆、巧克力乐园、动漫艺术馆、科技游乐馆、奇幻嘉年华、魔幻剧场、哈哈世界等儿童休闲游乐聚集,构建不同主题场馆,寓教于乐,在游玩中增加亲子感情,打造一个以室内体验型游乐为核心功能的亲子游乐园。

绿维原创:绿梦工坊——梦里的亲子体验乐园

四、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

以文化为魂,旅游为搬运渠道,休闲体验消费为核心,实现多产业融合下的综合效益,可以有效的整合起来。

全域旅游下的文旅地产创新模式

今天的旅游仅仅靠观光已经不能满足打造吸引核的需求,全域旅游下原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和新旅游"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都可以作为吸引核。利用不同的要素打造不同的吸引核,成为今天旅游开发重要的课题。

如何以旅游为龙头,整合五大幸福产业和商业,形成旅文体康养商多产业融合发展和文旅地产的创新发展?绿维创景认为在全域旅游下,结合大产业升级、业态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升级,以及12大旅游要素,有一套模型,即65533模型。景区产品、文体养休

闲项目、文体养休闲商业项目、度假酒店与公寓项目、住宅房产、一级地产六类产品,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手段。因此,未来房地产仅依靠房地产管理专业远远不够,还需要景区管理、休闲营销、商业地产、酒店运营和房地产相结合的管理结构,形成五大角色和综合开发的一系列架构。

"旅商文体康养综合地产" 65533投资模型

五、绿维经典项目

绿维创景7月份刚汇报通过的白马山旅游度假区规划就是一个全域旅游下的旅商文体康养综合发展的典型案例。白马山位于重庆武隆县,是中国旅游先进县。政府将这个项目作为“十三五”核心战略项目来进行,不仅是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也是开展全域旅游探索的创新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县的需要,是推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由此对我们提出了高要求:要把白马山打造成一个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让其产生百万人口的吸引力。

如何满足政府的要求和任务?项目组充分挖掘白马山乃至武隆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梳理出世界茶源、白马仙女情侣山的爱情文化两个核心灵魂,以高山茶园为资源基础,依托白马山与仙女山的比附营销关系,形成爱情文化、茶文化、四季度假养生养老为特色,集生态观光、文化体验、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以“天下情侣山•武隆飞天吻”为主题形象,以“仙眷茶园•爱情圣地”为定位,将其打造为集5A级景区核心部分和高山旅游度假区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在浪漫爱情天街仙街片区,以爱情为主题,打造飞天之吻、8D影院、爱情魔方、真爱礼堂、海誓山盟广场、爱情天街、爱心鹊桥等爱情项目,通过项目的体验构成核心吸引力。其中最重要的项目是“飞天之吻”,通过灯光、烟雾的效果打造浪漫的场景,将象征白马与

仙女的两个飞行岛做成演义故事,飞行岛从地面上升到6555米的空中旋转一圈后接吻,让游客欣赏两个雕塑的爱情表演。

飞天之吻效果图

真爱礼堂效果图

爱情天街鸟瞰图

爱情天街效果图

景区的构建核心,第一是吸引力吸引核建设,第二是形成消费业态聚集。本项目中,我们通过两个小镇街区的休闲业态聚集,让游客留下来进行消费,特别是夜间消费。在白马天仙街片区,以醉舞流光、白马文化、仙女广场、巴国神话四个广场以及博物馆、商业街、餐饮街、娱乐街等业态打造夜间旅游聚集区,通过多业态的方式丰富夜间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产生过夜的想法。第三是打造旅游度假区,形成人流聚集后,便考虑将文化、旅游、商业与健康、体育、养老相结合,从而使游客产生较长时间停留的念头。此外,我们还规划了绿道、跑马道、自行车道等项目,旅文康体养商结合,共同构建了旅游度假区的结构。

白马仙街鸟瞰图

白马文化广场

文旅创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近日,沧源县政府与北京福满铭泰投资有限公司在昆明签订旅游投资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发委主任吕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平,县人大主任胡德扬,北京福满铭泰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仪式上,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平代表县政府与北京福满铭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子龙签订了《投资开发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进行操作,开发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勐来大峡谷至翁丁原始部落旅游线项目开发建设,主要景点包括:勐来大峡谷(含司岗里溶洞、天坑、湿地国画走廊、崖画);农瓦山谷;南滚河国家公园;翁丁原始部落群(含周边原始村寨);勐卡水库旅游区(含勐卡傣族风情村)等,开发建设内容包括: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以及双方共同进行景点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申报工作。

《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沧源县在旅游业发展与招商引资工作中迈出了坚实而崭新的一步,为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产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简而言之,PPP就是公共部门通过与私人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茶乡小镇”的PPP模式

位于湖南长沙市北部的长沙县素有“中部第一县”的美誉。这里聚集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大量实力雄厚的企业,人均GDP已经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也远超国内平均水平。如何让社会资本能够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PPP模式显然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径。

2014年12月6日,长沙县PPP项目推介会正式拉开大幕。本次推介会,长沙县一次性推出21个PPP项目,总投资额达408亿元,是截至目前湖南省规模最大的一次PPP项目的集中推介。其中,金井“茶乡小镇”城镇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5个PPP项目成功签订合作意向书,签约总金额146亿元。

金井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县东北部,地处“长株潭都市圈”第二圈层的北部发展轴,是“长株潭都市圈”功能、产业、居住外溢的重要城镇,以十里湖面、百年古井、千年古寺、万亩茶园闻名三湘。足够的旅游资源是金井镇此次PPP项目成功的资本。随着国家在旅游发展战略上的提速,金井镇的龙头企业湘丰茶叶集团抓住机遇,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地区的各类资源,以茶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事实上,这次PPP项目包含三个方面的投资:一个是新型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个是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有一个就是两型产业园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推动,充分让社会资本参与运营,这样才有更好的回报。”湖南湘丰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秘书龚威说。

在龚威看来,以往单纯政府投资的项目很可能会变成样板工程,失去了资本的逐利性,很难做好持续的经营和运营。选择PPP模式,可以比较好的调动起内部的需求和外部环境。政府和外部资本可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PPP模式的核心是以契约为核心,成立合资公司,按照《公司法》进行市场化运作,共担经营风险。

例如,金井镇的“茶乡小镇”在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同时还在开发金井镇的新型城镇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用PPP模式,吸引外部资金,和政府投资一起进行建设,有了交通、酒店、娱乐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才得以形成完整的生态旅游产业链和成熟的接待能力。

在具体层面,湘丰茶叶集团有万亩茶园,如何利用这么好的生态资源打造生态旅游项目?在金井镇政府的支持下,湘丰茶叶集团并不希望停留在农家乐的低层次的做法,而是高起点全面规划“茶乡小镇”的生态旅游资源。

借助PPP模式,随着外部合作伙伴的加入,可以把先进理念、专业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实力带到金井“茶乡小镇”建设中来,通过完整的一套规划,做出文化的深度。为此,湘丰茶叶集团挖掘和整合本地区的各类资源,以茶产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围绕“山、水、茶、城”组团开发的思路,开发了湘丰山庄、湘丰茶博园等多个旅游景点并规划了多条自行车骑行线路。

龚威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第一步,他们把湘丰茶园打造成种植基地,满足游客参观和体验的需要;而下一步则是要把湘丰茶园打造成茶文化生态园,让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全方位的感受茶叶的种植、采摘、品茶、学习茶文化知识的需要。此外在石壁湖风景区建设茶文化主题雕塑,还将建设游客接待中心、茶叶博物馆和茶道院,形成以茶文化为主体的“科普+旅游”的生态游模式。

上一篇:楼组创卫工作总结下一篇:创卫复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