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广告词范文

2023-05-05

精彩广告词范文第1篇

一、“一个弹子上天”

“一个弹子上天”, 就是教师走进课堂, 胸怀满腔感情的潮水, 一下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就像放那东洋烟火, 一个弹子上天”, 先声夺人。

同样的教材, 同样的学生, 为何不同的教师执教, 达到的效果完全不同?教师的知识水平、备课充分与否等方面的原因容易被认识到, 但情感、情绪方面的原因却常常被忽视。有的老师在课堂上, 面孔虽然不怎么刻板, 但没有激情, 平平淡淡, 即使启发问题设计得不错, 这种课也注定没有多大煽动力。学生感到课堂学习枯燥乏味的原因, 跟教师没有“慷慨”地运用良好的情绪、振奋的精神有较大关系。要上好课, 不仅要用知识, 更要用激情。要让所有听过这堂课的学生和老师都会被自己的激情所感染。

激情不是热闹, 也不是外在的情绪的高涨。尽管, 有时候激情会表现为外在情绪的高涨, 但激情更本质的意义在于授课者对课堂、对学生、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源于一种热爱, 一种对生活和教育的信心, 但就我2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来看, 一种对生活的信心似乎更重要。因而, 激情不是一种技巧性的东西, 不是可以通过外在情绪的渲染或者教学技巧的习得而获得的。无论是神采飞扬或情绪沉郁的讲课, 都可能是内在激情的流露。

二、“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

“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是指课要上得有诗情画意, “有看头”。

于漪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起伏曲折, 就会使读者兴趣浓厚, 步入胜境, 领略无限风光。”语文课更是这样, 如果课上得太平板, 学生就会昏然欲睡;如果课上得有起有伏, 有鲜明的节奏, 语文课才能上出诗情画意来。

1、疏密相间地安排教学内容。

有的教师认为讲得越多, 学生就学得越好;讲得越细, 学生就理解得越深。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是“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 可以用来跑马, 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语文课也应讲究“疏密相间”, 教师要读懂教材, 决定内容的取舍详略, 突出文章主旨的段落就着重讲。关系不大的就略讲, 或放手自学, 或以读代讲。量体裁衣, 轻重有当, 剪除枝蔓, 疏密相间。

2、张驰有度地把握教学过程。

节奏本是音乐用语, “张”、“疾”是快节奏, “弛”、“徐”是慢节奏。符合节奏韵律的语文课, 不仅适应学生的身心规律, 而且能产生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语文课上, 内容比较简单的, 学生自己可以读懂的, 可以快节奏地进行。内容比较难的, 课文的重点部分, 则要来个慢动作。

3、动静结合地表现教学形态。

“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静”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语文课中的“动”能激活学生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如果语文课上“动”多“静”少, 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 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学习;如果“静”多“动”少, 学生就容易产生疲劳。因此,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动一静,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动静结合, 相得益彰。

4、山水写意般的教学方法。

说起语文课, 我便想到了齐白石的《虾》, 寥寥数笔就把虾的形态、质感、动势表现得栩栩如生。那浓墨点画的双眼活灵活现, 那浸润渲染的腰身晶莹剔透, 那线条勾勒的须鳌柔中有刚。于漪老师说得好:“教课又如画画, 有笔有墨, 各种画法穿插运用, 根据题意布局, 用墨深深浅浅, 浓浓淡淡, 用笔粗粗细细、曲曲折折, 主题突出, 陪衬得当, 满纸气韵, 浑然一体。”对突出课文主旨的内容或课堂上生成的闪光点应“浓墨点画”, 教师要加以点拨, 引导学生“见木知林”。对课文的情节、语言、情感的精彩处则“浸润渲染”, 文章不出细处, 感人不深, 课教不到细处, 收益不多。对教学思路则“线条勾勒”, 既不把语文课上成“清清楚楚一条线”, 也不能上成“模模糊糊一大片”, 而应注意穿针引线, 主线清晰, 开合自如, 浑然一体。

5、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

“语言不是蜜, 但可以粘东西。教师语言不是蜜, 但可以牢牢粘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学会提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一是要积累丰富的词汇, 平时广为采撷, 大量储存, 上课时便会涌入脑际, 信手拈来。二是要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句式要富有变化, 贴切的比喻能启发学生的联想。三是语言要节奏和谐, 抑扬顿挫,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四是语言还应倾注充沛、真挚的情感, 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 只有满腔神情, 才能打动孩子的心。如我在教学《观舞记》时有一段话:“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 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 那么你观看过的中国舞蹈, 哪些能冠此美誉呢?”

三、“余音绕梁”

“余音绕梁”, 是指课要上得如春风化雨,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语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 揭示人生的真谛, 赞颂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 陶冶学生的情操, 净化学生的心灵。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语文课随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必然有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激荡。因此, 语文课要集语言、认识、情感、人文的培养于一体, 由平面变成立体。在课堂教学中要寻觅一个最佳的结合点。选点要恰当, 在课文中能起到点睛的作用, 语言经得起推敲, 内容耐人寻味, 能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 让学生通过感悟进入角色, 走进作者的感情世界, 通过体验进入现实生活, 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 并从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精彩广告词范文第2篇

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投资高达1.7亿美元,从上映之后的反响可以看出,他的这次情怀真诚的造梦之旅是成功的,投资人付出了一个A级大片的高昂成本给这部看似很儿童的电影,而老马丁,则将他对电影最初的感动和所有的虔诚,以澄澈迷人的童话梦幻形式呈现出来。

自从《无间道风云》让马丁斯科塞斯终于如愿以偿拿下奥斯卡小金人之后,他的心态也越发收放自如,不用像《纽约黑帮》、《飞行者》的时候刻意迎合学院派,而是以电影资深玩家的心态游刃于影像游戏中,玩转精神分裂主题的《禁闭岛》是深邃黑暗的游戏,而《雨果》就是充满童趣的游戏,《禁闭岛》将叙事技巧玩到了淋漓尽致,而《雨果》中斯科塞斯则热衷于电影最初的神奇技术——营造梦幻感。

电影如何造梦从“科幻片之父”梅里爱说起

《雨果》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片中主要的电影人就是法国电影大师梅里爱,他是电影史上第一个正式被称为“电影导演”的人,在他眼中,电影就是一种能够将想象中的画面和故事最直接呈现的魔术,当然,这也与他在做“电影导演”之前的职业有关——舞台魔术师。他开始热衷于拍摄欧洲神话主题的电影,后来则转向科幻题材影片的制作,后来蒙太奇的兴起和战争原因,让固执的梅里爱开始走下坡路,晚年则在火车站附近玩具店度过,《雨果》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切入的。

从片中两个孩子的角度来看,梅里爱就是一个神奇的造梦魔术师,影片以自动机器人将主人公雨果和梅里爱联系在一起,而雨果和伊莎贝尔在图书馆里听管理员讲梅里爱电影的时候,才是斯科塞斯最想表达的,这段深情回忆让本来的怀旧梦幻色彩有了虔诚的气氛。

梅里爱开发了很多电影拍摄的基本技术,比如快慢动作、淡入淡出、停机拍摄等等,这些后来已经被大量运用,而梅里爱对电影特效技术尤其痴迷,因此才有《月球旅行记》的诞生,《月球旅行记》的故事是科学家们决定乘炮弹去月球,一群美丽歌女用大炮将炮弹发射到月球火山口。科学家们在月亮上看到月神各类奇异生物,后来经过一番激战返回地球。《雨果》中重点重现了炮弹到月球的过程,这里的月球被想象成岩石表面的脸庞,炮弹正好击中这张脸上的一只眼睛,两个孩子对此惊奇不已。而斯科塞斯之所以重点在此,因为《月球旅行记》是影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其绚丽迷人的特技对太空、月球和星星的展示,月球上的岩石洞穴、奇花异草等等都成为后来科幻片的必备。

不仅如此,梅里爱当时所采用的是耗资巨大的布景技术,正是这种技术将初生的电影从卢米埃尔兄弟创造的“自然记录真实”路线摆脱出来,真正能够创造一种虚拟空间的梦幻感觉。《雨果》中,斯科塞斯对梅里爱当时的摄影棚展现得十分豪华精致,在图书馆管理员的讲述中,那几乎是神圣而梦幻象征。

后世的科幻片采用了很多实景拍摄,但电脑特效技术又将实景拍摄无法达到的虚拟效果呈现出来,这好像又回到了当时梅里爱的初衷——造梦。

技术对造梦者的逆袭

同样作为一个电影大师,马丁斯科塞斯在《雨果》中对电影视觉效果技术进行了大量尝

2丫影视奇异高清网http:///

试,观众看到的大量火车站场景都是CG特效完成,这不仅仅限于绿幕抠像和后期合成,还包括大量多维度的长镜头运动(影评),影片镜头在灵动音乐中穿梭于火车站人群、钟楼大量钟表零件以及自动机器人内部中,尤其后两者,由摄影师完成拍摄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几乎全部是后期数字制作,这其实并不新鲜,因为三维动画肯定完全采用这种方式,卡梅隆的《阿凡达》以及很多科幻电影也是如此。但于作者型导演斯科塞斯在这部非动画电影前而言,就有了别样的意味,镜头的视角、维度不再需要通过现场灵感捕捉,而需全部设计、制作。

电影发展到今天,当初梅里爱的造梦路线再次飞跃,技术对造梦者进行了逆袭,剥夺了造梦者直接现场捕捉的权利,那些穿梭于虚拟画面中时的导演视角,其实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但这并不能说失去了创作者的灵魂。

令卡梅隆赞叹的3D技术

谈到《雨果》的3D技术,斯科塞斯表示,既然我们的世界就是3D的,用3D来拍电影再正常不过了。仔细看《雨果》的3D画面就能发现,老马丁确实对3D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影片中三位立体效果已经从“层次感”进化到了“融入感”,摆脱3D电影让球飞到你眼前、让泥点子甩到你脸上之类炫技卖弄,而是营造空间感将观众彻底融入,所以你看《雨果》的时候不再有之前3D电影中物体可以突兀的感觉,而是与画面融为一体的身临其境,如果能摘掉眼镜,这应该就是理想中的3D效果了。

这种3D效果不仅能让人真正身临其境,而且在细节上能够避免画面变形,不少人在看《龙门飞甲》的时候明显感到远景和近景中人物比例严重失调,而且对焦都会出现问题,这些在《雨果》中就绝对不会出现了。

精彩广告词范文第3篇

1 注重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优化处理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在编定后通常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 但科学技术和当今社会正在迅猛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 教材中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师对这部分内容做变动是十分必要的。此外, 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 需要教师全面了解知识体系, 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组, 使之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创新处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可以把教材中问题的情景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可以增加反映现代科技的知识;可以调整可是的安排, 结合实际来调整教学进度。

2 深入了解学生, 充分注重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 不能简单地分析学生, 注意差异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学生有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为“最近发展区”。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目前的素质发展状况, 确定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里学习、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在距目前水平太远的区域里活动, 以致无法取得活动的成功。例如, 在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时, 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问题的情境刚好符合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 在承上启下的过度处, 在思考问题的转折处, 进入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真正做到“跳一跳, 就能摘到桃子”。

3 结合自己特长, 备好自己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教师应该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同时也备好自己。备课时, 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特长, 扬长避短, 有效地利用好教材, 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创造出自己的特色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生命乐章中跳动的音符, 你如何谱写, 就将有怎样的乐章。比如, 要备课堂语言, 使自己的语言做到言简意赅, 使自己的语言赋予感情的色彩, 用生动的课堂语言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要备板书设计, 板书是最直观地展现给学生的, 要尽量让自己的板书做到工整、有条理, 要利用注意的理论来选择书写时候粉笔的颜色等。

4 全面整合, 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

统的教学过程是把错综复杂、动态的教学过程以“剧本”的形式加以具体描述, 所以备课时即以知识的最终获得为目的, 是直线型的。而教学设计要预测教材内容、学习环境、教师行为所引起的效果, 并规划自己的教学行为, 即形成设想或预想。所以,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要凭借和依据教材和教参, 以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 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其各个环节灵活处理。在进行设计时, 既要考虑“我怎样讲书上的知识”, 又要考虑到“学生怎样想”, 把“教”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所以, 在备课时候的教学设计的思考, 将看成是一种智慧的再创造, 它需要将知识、情感、学生以及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巧妙地整合在一起, 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5 博采众家之长, 丰富自己的教案

在备课的时候, 仅仅靠教参辅助是远远不够的, 可以先在心中构思, 从目标设定到环节安排, 从教法选择到活动设计给予全盘的考虑, 然后查阅相关资料, 请教别人, 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我忽略哪个问题了, 别人的意见是否符合自己的特点等等。在平时, 只要我们有心, 可以做到博采众家之长, 方式如下:可以多听其他教师的课, 多借阅其他教师的教案, 从中及时的发现问题, 吸取别人教案中的闪光点;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教学设计, 对其仔细分析整理后, 加上自己的想法, 整合出一篇自己需要的教案。没有博采, 就不可能有全新的创造, 再加上我们明确了设计的方向, 时刻琢磨, 定会写出一篇篇成功的教案。

6 力争做到二次备课, 完善教案、教学过程

一般意义上的备课即指课前的准备, 而我认为, 课后要对本次课做一次总结, 再进行一次课程的“完备”过程, 这就是我所提的二次备课。因为, 上完一次课后, 总会反映出很多问题, 比如:某个知识点的讲解过程过于复杂, 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吃力, 这时候, 就应该在课下再重新考虑一下该如何去用其它的方式来讲授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问题的反映可以作为我们课下反思的一个参考, 在教案上标注一下;对于课堂上每个过程所占用的时间课下也要重新审视一下, 如例题讲授的时间, 练习的时间安排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时间的安排。

备课同课堂教学一样是科学也是艺术。备课的功夫自然也不例外, 因为要备好一节课, 不仅仅是掌握了一些备课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就能达到的, 那仅仅是基础, 它还需要备课人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一节好课的诞生是备课人所有智慧和力量的综合体现。当然, 我并不期望、也不过分去追求每节课的完美, 但一定要在每节课上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平等、对话, 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在备课的同时, 就要设计留下一定的空间,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留白”, 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在不断尝试和调整中, 才有可能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一个有专业追求的老师, 会用一生的智慧和心血, 去追求课堂中那精彩的瞬间。

摘要:备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 备课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有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去进行教学设计, 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不忘记“二次备课”, 这样, 就能展现出备课的精彩。

关键词:备课,创造性,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2.

[2]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 6.

[3]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 12.

精彩广告词范文第4篇

窗外飘扬的雪花吸引了我的视线,我伸出手接住它,又看着它一点一点燃烧身体,化成晶莹的泪水,静静地躺在我的手上。不禁恍惚,想到它短暂而又圣洁的美丽,在刹那间绽放,却又在转眼间即消逝,心中不免悲伤。但转念一想,又释然——这不也是一种精彩吗?

总是从书上看到写昙花的一现,那一刻所带给观赏者的惊艳,无疑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但那短暂的时刻过后又看着昙花一片一片地凋零,心中也有无限的惆怅。有人会从中悟出点什么吧!——纵然生命短暂,但只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有意义的、令人赞叹的事来,也就能无怨无悔地离开了吧?也许,生命便是一次一次地绽放,为这世界留下精彩的过程。既然如此,若我真能看见昙花的花开花落,心里也是舒坦的了;面对生命逝去,也能感到安慰了。

精彩广告词范文第5篇

人生是多样的,有各种不同的酸甜苦辣。人生的精彩更是多彩缤纷的,有高官厚禄的精彩,有香车美女的精彩,有日进斗金的精彩,有一呼百应的精彩,但人生的精彩不能由自已来评判,而应由旁人来用心去体会,不然怎么会有鲜花后面的落魄了。对于精彩的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也是一样,同样有我的标准。此次到贵州出差调查一起抢劫案件,结识了二位同行,两位普通的人民警察,他们很平凡,但他们同样很精彩。

主人公一:郭毅,贵阳市刑警支队民警,36岁。初次结识郭毅,没有过多的寒喧,问清我们来由后,拿出笔记本记录我们要求他们协助的事项,问清后,马上拿了车钥匙就带着我们出发。在路途中我们聊天,得知他上班有14年了,大大小小办了很多起案件,他现在所在的大队专办贵阳市的重特大刑事案件,一天到晚忙不赢,在车上他还在不停的接电话,看得出他的事情真不少,同时还得知他上了这么久的班连副科级都没有解决,我们也感到很惊讶,他只是淡然的说: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我能做到的只能是调整自已的心态,尽最大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正于他所说的一样,在他协助我们调查过程中,他正是力所能及的配合我们做好了案件的调查工作。主人公二:李文亮,贵州省黔西县太来

派出所民警,32岁,从警三年。黔西县太来乡是我们掌握的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户籍所在地。我们到达太来派出所向李文亮调查一个人的情况时,他马上说:是他啊!情况我知道,他一家有几口人,有几个人坐过牢,还有几个人还在坐牢,并且还说有一个群众对他的情况很熟悉,并且立即电话叫那个人到派出所来配合我们调查,并且很快就拿出嫌疑对象一家人的基本情况、重点人口管理、现居住地等档案让我们查阅。当我们问及太来乡的基本情况时,他说,太来乡共有三万多人,其中坐过牢的有一千多个,吸毒的有二百多个,贩毒的有六十多个,网上追逃的有一百多个,如数家珍。当我们问及怎么对情况这么熟悉时,他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啊!如果对辖区的情况都不了解还怎么搞工作,我看到他的手机上有很多照片,我问这是干什么的,他说都是从电脑上下载的网上追逃的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自已没事的时候可以看一下,下次他们回来后看到人的话一看就知道了。他上班三年多时间在一个农村派出所抓捕了网上逃犯六十多人。通过他的协助,本来要一二天的调查,在半个小时内就全部调查完毕。在我们告别后的二天,李文亮还打电话过来说,我们要调查的对象在四月份还补过身份证等一系列有助于我们掌握犯罪嫌疑人去向的线索。

上面两位主人公,都是我们的同行,同时也是两位很普通,很平凡的人民警察,他们在岗位上没有取得轰轰烈烈的

成绩,身后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与我们交往也没有豪言壮语,但在我看来,他们平凡的人生同样精彩,同样让人敬佩。郭毅同志从警十四年,参与破获了一批大案要案但仍是一名科员民警,但他不骄不躁不气馁,仍然是带着热情、激情尽心尽力的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哪怕他再平凡,我也觉得他伟大。李文亮同志,在一个远离城市远离亲人的农村派出所,扎根岗位,立足本职,履行人民警察的职责,守一方土,安一方民,让我感动,让我敬佩。

上一篇:商业广告词下一篇:征婚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