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范文

2023-05-11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计算机在人们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中职教育中重要的技术教育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更不能一味的采用填鸭式教学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应该发挥中职教育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强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的实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现状,简要论述了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并针对性的提出实训教学的有效展开策略。

【关键词】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组装与维护;现存问题;实训作用

1.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1.1 实训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社会岗位需求

我国教育中实行应试教育模式时间较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其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对于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来说就是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的实训教学则不够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是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这就造成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学校的专业技能考试,获得了上岗资格证书,但是实际应用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实际岗位的需求,不能很好的开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对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有一定的局限。

1.2 专业师资职业实践经验不足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学校都存在着师资紧张的现状,许多学校的师资力量只能满足日常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师的师资队伍则处于不足状态。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实训教师又不愿意直接进入学校进行实训教学,一般的教师都能够进行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但是由于缺乏职业实践经验,因此不能保证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队伍中缺乏实训能力的教师是阻碍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

计算机技术不同于其他理论知识,计算机技术有着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这就会造成技术更新换代与教材更新之间存在较大的时间差,直接造成学校教材内容跟不上计算机的最新技术。教学内容的落后也导致计算机实训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需要,无法实现与社会实际需要的无缝接轨。现阶段,中职计算机教学内容过时,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的更新升级的滞后,造成许多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难就业的现状。

1.4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弱

由于目前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不能进行有效开展,造成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弱,不能满足现阶段职场实际需求。许多学校只能拿已经淘汰或损坏的计算机设备供学生实训,更不能为学生们提供全系统的实训环境,造成学生只能学习组装与维修的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实际操作。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经不起职场的考验,学生进入职场,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类的工作。

2.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分析

2.1 实训能够实现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开展实训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满足社会对中职教育的需要。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动手能力是学生展开职业生涯的关键,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入社会更加自信。实训教学能够实现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有效结合,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超过两年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一定时间的具体操作才能真正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实训教学能够实现中职教育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并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进而产生对新知识的需求,牵引学生追逐更广更深更新的知识,达到提高中职计算机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的目的。

2.2 实训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化技能水平

实训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符合新课标对中职教育提出的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强化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也就是在提高其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通过将为学生提供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能完成学生职业化的初级阶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职场的能力。

2.3 新课标对中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新要求

实训教学是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新课标改革的突破点和实施点,实训教学是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思想的进一步落实,中职计算机教学势必要强化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实训教学环节,能够将中职教育的特点体现出来,并且能够有效的促进中职教育向着新课标方向进行改革的步伐。实训教学能够丰富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3.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实训教学的展开策略

3.1 进行入门指导

实训课程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的教学,既然是实训课程就要充分发挥实训课程的优势,教师要实现对实训地点、实训环境以及实训内容进行详细的计划,保证学生的实训效率。实训课程是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的,不能完全脱离开理论知识。因此在展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训教学之前,教师要进行良性的引导作用,要将与实训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先引导学生回顾一下,然后根据实训安排向学生介绍一下可能用到的工具(包括工具软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训效率,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3.2 教师进行简单有效的示范

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进行简单有效的示范操作,教师的示范对于学生的实训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师的示范能够从直观上为学生建立一个标准或者是模板,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时更能放开拘束,大胆的进行实际操作。并且教师规范的操作还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实际操作习惯,对于重点环节的操作,教师要特别注意,可以采用分布讲解来降低内容的难度。

3.3 安排短期社会实践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模式实行的都是两年理论教学加上一年的实践,如果学生对第三年的实践机会没有把握住的话,就会对整个中职学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除了安排校内实训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短期的社会实践机会,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来选择实践内容。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及时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还能了解到社会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更好的指导以后阶段的学习。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到专业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企业进行实习,尤其是学校附近电脑城的维修门店,这种门店一般需求量很大,并且能够获得较多的实践机会。

4.总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在中职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教学地位。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专业的人才需求都将呈上升趋势,并且对于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大,加之新课标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学势必要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让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教师要不断创新现有的教学手段,注意吸取国外职业教育的优秀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其实际操作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从而真正发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乔淑云.提高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质量的途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23):99-101.

[2]李宁宁,邓丽.高质量就业的有力保障:项目实训[J].计算机教育,2010(10):143-146.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范文第2篇

1 目前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在应用电脑的人多, 熟悉电脑维护及维修的人少。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机房上课时, 经常强行关机或带电拔插USB设备, 这就容易造成设备损坏或电脑故障, 出现故障后又不知怎样解决。而在大多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中,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影响和设备的限制, 学生缺乏真正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 面对电脑仅局限于一些应用操作, 一旦出现故障, 就无从下手解决。

所以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应加大电脑维护与维修的内容, 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2 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对策

2.1 明确学习目的与提高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 刚开始可以简单的介绍电脑的发展史, 以及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以此让学生逐渐对本课程产生兴趣。刚上本课时, 从就业、日常电脑的使用和维护等提高学习本课的兴趣。结合学生在上机实际操做时遇到的故障, 告诉其故障的处理方法;只有掌握了电脑维修知识, 才能更好地使用电脑。在授课时, 要重点讲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 如电脑的组装、如何进CMOS设置、操作系统及软件的安装等, 并在以后的实践中让学生多加练习,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理论教学中, 为避免枯燥的技术内容使学生失去兴趣, 可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电脑设计之美, 从操作系统的界面、资源的共享、接口的防反插与颜色的设计、键盘与鼠标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到处都可以体会到电脑技术的人性化。

学校每年招募一批对电脑感兴趣的学生, 参与电脑机房的管理和维护, 并在学生中扩大影响, 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 形成氛围, 促进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技术、练技能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在参与管理与维护的过程中,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问题

在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时, 应尽量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电脑硬件的简单知识即可, 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组装实践中。在实践中力求把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及电脑维护与维修经验体现出来, 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了解和掌握电脑组装与维护知识。

对于学生层次不同的问题, 可让学得较快的学生参与机房的管理与维护, 在管理与维护中慢慢的体会、理解、掌握电脑的维修知识, 这就解决了学生遇到电脑故障无从下手不知如何维修的问题。而对大部分女生由于自身条件限制, 在动手能力上和男生相差较大的问题, 可在上实验课时将男女生搭配成一个小组, 让学得较快的男生辅导掌握较慢的女生, 可使他们发挥各自的长处, 在组装实践中互相启发、帮助、提高, 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做好教材的选定和更新

在选择教材上首先应选择适合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 在内容组织上突出实用性、时效性的教材。其次, 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应尽量选择最新出版, 内容最前沿的教材。另外, 最好的方法是授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和组织授课教材, 确保教材内容的知识性、新颖性和时效性。

2.4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可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 把各个时期的硬件产品给学生展示出来。电脑的发展频率快, 硬件产品种类繁多, 在淘汰更新电脑时, 可把旧电脑拆成散件作为教具或制作成图片;另外每年新购补充一些电脑部件充实教具;通过各种电脑报刊、网络搜集硬件图片, 使教学资料变得丰富起来;通过硬件实物和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获得实际认识, 了解和熟悉电脑的发展过程及发展方向。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把教案制成各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来教学, 把一些计算机硬件设备, 如CPU、主板、电源、光驱、声卡、显示卡、各种电缆线等清晰地展示在屏幕上, 并注明其功能与作用, 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各部件的结构, 了解这些部件的功用。

另外, 要鼓励学生多去上网查阅硬件的有关资料 (如通过布置作业查找主板南北桥的资料) , 或者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电脑报刊或杂志, 以提高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同时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5 注重实验环节,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可用淘汰下来或每年适当购置的设备组建实验室。在进行电脑组装实验方面, 实行分组加电装机。为保障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安装要领而不损坏电脑部件, 学生的组装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面板控制线的连接是学生装机过程中易出错的一个环节, 虽然课堂上反复强调, 但由于学生听讲不专心或粗心大意, 对插针接口还是区分不清或经常接错。另外, 在组装好电脑后, 需加电进行试验, 新组装的电脑不是每一台都能正常运行, 这时要将电脑出现的故障、故障的分析、如何处理及正确的处理方法详细的讲解给学生听。在电脑正常后, 可让学生进行CMOS参数的设置、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基本操作实验, 熟练后再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配置、各类应用程序的安装实验。在实验中, 肯定会遇到问题, 遇到问题时要冷静, 仔细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反复实验, 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电脑的认识, 逐渐了解和掌握了电脑的维修知识。

2.6 课堂总结, 及时改进教学

上完每堂课后, 及时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 把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来。可及时发现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 有效地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实施补救。总结, 提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就会越来越完美的呈现给学生。另外, 学生在课堂内提出的一些问题, 若当时不能清楚解答的, 就如实告诉学生, 不能相当然。还需要把问题记录下来, 课后再去研究和查阅资料, 直至找到正确的答案, 然后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

3 结语

以上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实践等的改革探讨, 是笔者的一些浅见;尽量使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逐步进入电脑组装与维护的大门, 让学生逐步了解和熟悉电脑知识及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逐渐了解和掌握电脑的维修知识, 并不断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 实现高职院校“培养实用人才”的教学目的。

摘要:总结高职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解决办法。探讨课程内容的设立、教学方法与手段、如何实践等。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范文第3篇

一、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无法适应计算机发展

当前是一个信息化极速发展的时代, 计算机硬件正在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断地采用新的教学模板, 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计算机维护和组装知识。实际教学中, 很多中职院校依然应用几年前的教学内容, 教授的计算机知识都是几年前的版本, 教学设备的更新速度慢, 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实际。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当中, 有很多用计算机设备列举的例子, 假如教材没有及时更新, 那例子就变成了被淘汰掉的设备型号, 没有一点实际的教学价值, 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如果面对新一代的计算机, 那这门课程将不会对学生起到实际的帮助作用。因此, 学校应该及时的了解最新的计算机技术, 与社会的发展接轨, 让学生接触到计算机行业的新理念、新技巧, 这样学生才能学有所用, 教学成果才得以真正凸显。

(二) 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不够科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应该是一门实际操作课程, 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有关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等职业院校对该课程的考察停留于理论层面, 没有与实践相结合, 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比如, 一所中等职业院校将该课程的期末考核方式分为笔试和实践两个部分, 笔试分数占据了60%以上, 实践能力变成了辅助性的考核内容, 这是非常不符合这门学科性质的。正因如此, 学生只重视课本中的理论内容, 对一些知识性的概念生搬硬套, 以成绩达标为最终目的, 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三) 教学设施有待提高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学生需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比如独立完成计算机设备的组装、调试计算机等, 当计算机出现了一些问题时, 要能够及时的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 然后做出正确的解决策略,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课程的实践需要依靠设备进行辅助, 这样学生才能获得大量的实践机会。但是由于一些中职院校教学思想落后、资金有限等, 实践课程占比非常小, 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经过实地调查, 一些中职院校的实践设备非常陈旧, 大部分都是市场上淘汰下来的旧设备, 这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实践效果, 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策略

(一) 实现“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指的是以工作内容为导向的教学, 我国的中等职业院校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动手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技术人员, 学校方面要明确这一点, 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做规划。对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来说, 教学内容要以岗位需求为核心, 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准,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 要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 明确教学目标, 让教学环境适应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 考察学生对知识真正的把握情况。

(二) 以实践内容为教学重点

教学要从课程本身出发, 切勿偏离课程的教学重点,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属于实践课,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最终都要体现在实践上。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内的应用, 组装与维护已经成为重要的应用内容, 因此, 教学过程要考虑实际, 考虑到学生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市场上的计算机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 这就更加不能用已经淘汰的产品给学生做实践, 计算机设备越新, 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越复杂, 组装过程的技术含量就越高。学校应该及时地更新教材、更新实践设备, 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三) 完善考核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 学校规定的考核方式就是他们学习的动力, 学生会为了完成学校的要求而努力。在以往, 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 这是导致学生实践不足的重要原因。对此, 学校应该积极改变考核策略, 以实践为主, 真正考察学生的技术和能力。考核方式应该趋向于多样化, 将日常表现、出勤情况、实践课表现等加入进去, 使考察范围更广, 成绩构成更加科学, 对学生日常的激励作用也会更强。

(四) 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老师要努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积极主动, 这样学生才能发挥更多的创造力。在传统的教学中, 很多老师忽视与学生的交流, 一个学期下来, 竟然都不认识学生, 自然也不可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这是非常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师对学生有一个积极的鞭策作用, 假如师生关系搞好了, 学生自然愿意和老师交流更多的想法, 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明显提升。

三、结束语

计算机正在不断地进行更新,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应该进行改革。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也是必修课, 该课程应该紧随社会发展步伐进行革新, 进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本文介绍了当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相关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摘要:在当前这个信息化时代, 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 各行各业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中职院校当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 课程内容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非常广, 这不但是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更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 以学生为本, 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中职学校方面也要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本文将分析当前中职院校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并结合教学现状、课程特点以及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来研究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中职,计算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探讨

参考文献

[1] 黄宜鑫.微课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 2018 (3) :176.

[2] 谢端, 刘智妮.虚拟实验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才智, 2016 (35) :186.

[3] 赵娜.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法探讨[J].学周刊, 2015 (18) :26.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范文第4篇

目前, 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 更新换代速度快, 教材内容陈旧, 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毕业后, 学生所学的知识早就过时了。二是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 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接受, 对于学生来说既空洞又深奥, 很快就变得了然无趣, 甚至第一次课就开始厌学起来。三是由于没有足够规模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 或原有的可拆卸的计算机经过多年的实验已不能胜任目前的教学实验需求, 或学生多, 设备少, 没有专门实验老师, 实验缺乏监督和管理等多种原因, 导致了实践环节薄弱。四是现在很多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仅限于理论考试或实作考试, 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就必须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探索一种能够适应现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新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

1 精选教材, 合理裁剪,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当今世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 为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选择教材时, 尽量选择最新出版, 内容最前沿, 最实用、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教材。购买的教材一般考虑到大众化需求, 内容往往面面俱到, 不能完全符合具体教学需要,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进行合理裁剪。即使是选用最新的教材, 但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征订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这使得学生拿到教材后, 其内容已经陈旧, 不能与时代同步。这样的教材再用上几年, 这样的问题会更为突出, 严重挫伤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对教材进行及时更新, 增补最新的软硬件知识与组装技巧, 摒除一些陈旧的、过时的、不需用或用得很少的内容。为达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的目的, 在教学之前, 可以让学生去做计算机软硬件市场调查, 以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 并作出具体的市场调查报告, 让学生在对当前计算机发展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再来学习最新的软硬件知识与组装技巧。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打破原有的教材订购机制, 由课程责任教师或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新教材;如果时间上不允许, 也可编写课程讲义或资料作为简易教材。

2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 一般采用理论教学模式或实训教学模式。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严重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使课堂生动,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式、启发式与激励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比如, 第一次课开始就安排学生参观学习硬件维护实训室, 将各种机器及具体硬件按历史、种类等分类, 其中包括计算机各个时期的整机外形、输入、输出设备、主板、内存、外存、各种接口卡等, 通过参观学习, 学生从了解一个硬件到了解一台机器, 从一台机器了解到整个计算机的发展史, 辨识了各种硬件, 整个教学过程中现场参观, 现场提问, 现场回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兴趣, 大大提高的本课程学习的主动性。计算机硬件迅速发展, 硬件多种多样, 而计算机产生的故障原因更是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 如果一味的课堂讲授, 学生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只能局限在糊里糊涂的一知半解之中, 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脱节, 特别是遇到现实中一些计算机故障的时候, 多数学生都会无从下手, 甚至做出一些错误的操作, 不但没有排除故障, 反而带来更大的硬件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在理论教学中, 就要充分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实物演示, 实景教学, 问题启发式教学。例如对计算机组成部件进行讲解时, 可以预先发给学生几块主板、内存、硬盘等部件,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观察:主板的作用是什么?主板上有什么?内存有什么特点?这样在上课时, 理论和实物相结合, 学生一边对照实物, 一边积极动脑思考, 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 学生也牢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不过教师仅仅以讲授理论或案例的方式教学, 学生是不可能解决所遇到的计算机故障问题的, 因为计算机世界瞬息万变, 发生的问题各不相同, 即使相同的问题其引起的原因也各有差异, 因此必须强调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结合理论知识, 参阅最新计算机科技资料, 提出海量的探索性的计算机问题, 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充满问题的动态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将思考权、发言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体验, 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实践, 发挥和锻炼自己的才能。在探索与讨论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会有所不同, 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 采用激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激情, 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军, 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让学生通过网络或者直接去电子市场去了解硬件发展趋势, 例如价格、性能等等,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复杂的理论知识, 也很好地了解了当前的硬件市场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真正做到实物与实景结合, 启发和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 达到学有所思, 学有所用。

3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本课程实践性非常强, 客观上要求学生有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 但由于种种原因, 特别是拆卸、组装计算机硬件的环节, 很多学校因在此环节中硬件损坏率大, 而采用教师示范多, 学生动手少的教学方式, 这些都导致了实践环节薄弱的局面。为了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 在有限的硬件资源的条件下, 让学生先从学校淘汰或废弃机器开始实践, 教师通过反复讲解、反复操作、及时解决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在拆卸、组装的要领基本掌握后, 可以使用新机型给学生练习。为了更好的达到和检测实验效果, 实验时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工作组, 并选出组长, 负责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任务及问题的上传下达, 小组内相互协作等。通过小组间互相竞争学习, 每次评出最佳工作组, 最佳实验机器,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实践效果。软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在安装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这一重要的实验环节中, 我们可以采用虚拟机安装系统。让学生在虚拟机上安装, 有了虚拟系统可以大胆的尝试, 错误的操作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失。保证了学生练习次数, 而且不用担心学生初装系统时导致硬件损坏等问题, 为正式安装系统打下扎实基础。

4 改革常规考核模式

在对学生进行期末考核中, 以往我们常常采用笔试这一常规的考核方法。常规的考核方式往往重理论轻实践, 重结果轻过程, 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以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 因此常规的考核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必须加以改革。比如可以采取废除期末笔试考试, 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 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所有实验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现场操作成绩等多种考试形式的总和。或者采用期末笔试考试只占期末总成绩的一小部分, 仍以平时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也可以通过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来确定期末成绩, 例如给定一个价格, 让学生根据当前市场行情设计一个合理的攒机方案, 并解释这样配置的理由及配置的优缺点。另外, 我们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多样的考核形式, 如参与学校机房的维修, 为其他同学提供免费计算机维修, 给电脑销售商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等来达到考核的目的。但是, 采取这些考核形式时, 也必须提交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服务内容报告。无论采用哪种方式, 都要注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之路还任重道远, 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 不断改革, 不断完善。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措施。并重点论述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教学改革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匡桂阳.《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改革探索, 2009, (5) .

[2] 计算机职业教育联盟.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基础教程.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范文第5篇

2018年4月13日, 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要实现从从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转变;从应用融合发展, 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 将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过程, 推动改进教学、优化管理、提升绩效;推动师生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 使师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 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要求,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对传统的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推动了教育改革, 对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 以及在近几年的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成功举办和推动下, 以信息化促进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模式的必然之选。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学习, 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和常见故障维护的基本技能, 同时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支撑作用。

现如今,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职业院校课程教学的需求, 怎样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实际教学中枯燥的技能操作直观、具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呢?这是本文要探索的问题。下面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计算机硬件组装”这个教学模块为例, 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方式, 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难题。

二、信息化手段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 游戏教学, 以兴趣促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是他们不喜欢枯燥的理论讲解, 对概念性的知识接受度较差, 但动手能力较强, 喜欢表现自己, 对网络多媒体、移动终端设备及电脑游戏很感兴趣。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实训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完成课程要求的技能操作, 但是由于计算机硬件更新频繁, 学校的实训器材更新速度赶不上市场的发展, 学生不能及时的使用最新的主流产品进行动手操作, 而造成教学与市场主流产品脱轨, 教学效果欠佳。为了能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课堂上, 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寓教于乐, 以兴趣促教学, 针对学生喜欢玩游戏的特点, 结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特色, 笔者在教学中引入了虚拟装机游戏。采用游戏教学法, 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 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课前, 学生熟悉游戏的玩法, 该虚拟装机游戏使用3D仿真技术, 所有计算机零部件都完全依照实物仿真, 型号种类多样, 与市场主流的硬件型号一致, 且所有部件都可以通过鼠标操作进行拆卸和安装。游戏中以电脑维修店的形式, 通过接收客户送来检修的问题电脑, 进行检修维护, 赚取虚拟货币。要想玩儿好这款游戏, 需要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硬件组装知识及检修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操作技能。以学生对游戏的浓厚兴趣, 课前要求学生通过虚拟游戏熟悉组成计算机的各个硬部件, 并了解各部件所在的位置。

课中, 通过虚拟游戏的演示引入任务,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拆装操作进行探究的兴趣。传统的计算机硬件组装课程中, 教师直接给学生提供实物台式机供其拆装练习, 这种方式存在两大弊端:一是学生最初接触计算机硬件的拆装, 手法和熟练度都欠佳, 极易造成硬件损坏;二是计算机硬件更新换代频繁, 学校更新实训设备的速度赶不上市场的发展, 造成教学与主流产品脱轨。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了虚拟装机游戏。虚拟装机游戏的计算机硬件接口、螺丝、卡扣、线缆等细节, 都完全还原现实, 通过不断的模拟拆装过程, 可以使学生充分熟悉硬件的安装顺序和位置。

课后, 建立游戏讨论群, 实行金币排行榜, 激励学生课后继续通过游戏巩固课上所学技能, 为了拓展学习领域, 组织校园装机大赛, 并成立校园计算机维护兴趣小组, 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些电脑故障维护的服务, 将学生所学技能应用于实践, 学以致用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 虚实结合, 打造立体化课堂

在以往的实训操作教学中,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 教师演示过程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全方位的观看到, 为此, 笔者使用实时录播设备配合电子教室环境, 利用信息化的技术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实时的观看教师的演示过程, 学生能够以更好的视角观看演示过程。教师演示完毕后, 进入学生实践动手环节, 这个环节的教学, 传统模式是给学生提供零散的电脑硬件, 让学生组装成整机, 其弊端是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记住教师演示的步骤, 且装配过程可能出现错误导致硬件损坏, 为了改进了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笔者采用了先拆后装的形式,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各小组先观察主机的各部件所在位置, 并记录各种线材的连接位置, 在头脑中先建立起完整的装机完成后的印象, 再动手拆卸各硬件, 并将其组装完成, 学生使用手机录制计算机的拆卸过程, 在组装过程中, 若遗忘步骤, 可回放查看, 进行纠正和提示, 达到自我修正和查错的目标。小组成员分工协作、角色扮演、从而完成硬件的组装, 掌握计算机的组成原理, 提升操作的技能。

在实训操作完成后, 计算机若不能正常开机, 该如何检修呢?传统教学中, 使用实物进行演示和练习故障排查, 极易造成电路烧毁或零件损坏, 且故障种类多样, 故障再现困难, 为此, 在这一教学环节, 笔者采用虚拟仿真的形式进行教学和练习。教师提前在虚拟装机游戏中设置常见故障 (比如:错插线缆接口、漏插某一硬件、去掉某一根线缆, 设置不同型号、接口的硬件) , 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逐步完成故障的查找、分析和排除, 通过多种故障反复排除练习, 规范操作的方法和步骤, 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依据虚拟故障检修的方法对实际装机过程中出现故障进行检修, 将故障产生的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写入实训任务书, 通过虚拟仿真游戏、实物排故操作的虚实结合方式, 为学生打造立体化的课堂, 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步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的方法。

(三) 线上线下结合, 打造互动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在课堂中, 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 利用云课堂互动教学平台实现“教、学、练、评”一体化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课前, 教师利用云课堂发布课前任务及在线小测验, 学生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线完成课前任务及测验, 教师利用云课堂平台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优化教学方案设计, 实现以学定教。课中, 教师利用云课堂平台的“摇一摇”点名、线上提问抢答、手动选人、头脑风暴、课堂讨论、线上测试、随机分组、小组PK、投票等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后, 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 教师可以与学生在线交流、答疑, 学生提交作业后, 老师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手机上进行批改作业。

云课堂完整的记录了学生回答问题及参与讨论的活跃度、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正确率、考勤、自学等全周期的学习行为数据, 系统主动分析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 将各个环节的阶段评价结果进行整合, 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量化, 掌握学生的学习轨迹。通过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个性化、智能化。

(四) 多种教学方式结合, 形成多元评价体系

为了突破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性的问题, 在“计算机硬件组装”这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任务驱动为主线, 使用游戏教学法, 过程中贯穿小组协作、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借助云课堂、虚拟仿真游戏、电子教室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和实训器材, 为学生构建了基于信息化手段的理实一体教学情景,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对学生各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形成多元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掌握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实现了做种学、做中教。学生较好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五) 理论实践相结合, 拓展课后学习领域

目前, 社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 如何将学生所学专业技能应用于实践, 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学生来说, 如果能在短期内充分展示自己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能力, 将会在职业生涯发展上有一个良好开端。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设置实训课程以外, 还需要分析行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 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明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将教学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使学生所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符合, 有效的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

三、结语

信息2.0时代, 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文通过虚实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融合的方式, 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索。基于信息化的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还能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模式。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更新, 如何能够合理的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融合, 打造优质课堂,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是高职院校的最终培养目标。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信息化教学手段促进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 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基于信息化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为了能够合理的将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融合, 提升教学效果,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教学更加形象化、互动化、视觉化、多样化, 笔者将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际课程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应用信息化手段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蔡兴壮, 解皓.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

[2] 余天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设计初探[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8.

[3] 郭佳, 赵磊, 孙婧婍.“互联网+”游戏化学习方式转变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与设计[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7.10.

[4] 何新洲.信息化手段在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学与教育信息化, 2016 (17) .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报告下一篇:大一电工实训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