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复习计划范文

2023-08-18

申论复习计划范文第1篇

申论热点宝典:PM2.5污染问题【背景链接】

最近一段时间,国人心头蒙着一片阴霾——原本光鲜的现代都市,被灰蒙蒙的大雾包裹着;空气中潜藏着令人不安的“因子”,一份若有若无的压抑和恐慌似乎令人无处可逃。

人们从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学会了一个并不规范的表述:PM2.5,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它是什么,只知道:它“有毒”。围绕着这种小颗粒展开了又一次中国式的大讨论——这些讨论关乎政府的社会责任、发展的价值观、国家标准的公信力等等等等。

灰霾的出现原本不是好事,可如果这次问题爆发能够让我们正视PM2.5这个恼人的小颗粒,阴沉的天空便会裂开一道缝隙,一束阳光就可能照亮我们的未来……

申论热点宝典:PM2.5污染问题【问题描述】

小颗粒,大问题

看着窗外满天灰霾,如果政府部门公布的空气质量评价是“优良”,你相信吗?权威部门给出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公众的直观感受为什么总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的差异就是PM2.5造成的。根据现行的评价体系,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超标的时候,人们通常是感觉不到的,但是,当空气中细小颗粒物增加,导致能见度降低时,人们的感受就会很强烈。”广东省气象部门首席专家、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吴兑向半月谈记者介绍,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构成了灰霾天气的实质——细粒子气溶胶颗粒物污染。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粒子形成的大气混浊现象。

灰霾问题之所以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较为明显,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新型复合物污染和臭氧浓度很高,而这些污染物的来源通常是汽车尾气、制鞋厂、房屋装修、加油站等等。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华北地区,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大气污染物的源排放是内因,气象条件是外因。源排放达到最不利扩散气象条件的容量限值时,开始出现灰霾天气。”吴兑说。

那么,灰霾对人体健康究竟影响几何?

灰霾天气中大量的PM2.5,可通过呼吸道直达人体肺泡,造成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暴露在灰霾环境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DNA伤害、肺癌。虽然生物学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统计表明灰霾在相当大程度上提高了呼吸道发病率和心肺疾病死亡率。

“真正影响人体健康的是能够沉积在肺泡的颗粒物,也就是PM2.5。”吴兑说,尽管统计结果有力地证明,在高污染大城市中,灰霾天气增加和肺癌造成的死亡率之间存在关联,但要明确、清晰地反映灰霾天气特别是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实验、统计和分析。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非常好,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两次考试都是岗位第一。公考中,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是因为时间不够用而只完成了少量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智商,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都要有很高的效率。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1-2分钟,读的次数就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在千军万马的公考大潮中,这是非常不得了的。想学的朋友可以到这里用这个训练的软件训练,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这也是我最最想推荐给大家的网站,再次极力的推荐给大家(我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点击鼠标)。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QZZN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重要性,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这里就链接过去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可以成功2/3,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

“灰霾将取代吸烟,成为肺癌致病头号杀手”,吴兑说,肺癌死亡率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上升了许多,但同时和肺癌密切相关的吸烟率却在下降。问题究竟出在哪?专家们发现,天空的能见度在急剧下降,灰霾天数急剧增加,由此可以推测,是不是肺癌死亡率和灰霾天气有一定的关系?

吴兑所在的科研团队做了一个估算,把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的气溶胶消光曲线图和肺癌死亡率的曲线图同时标出,判断气溶胶浓度增加之后7~8年,肺癌死亡率就会上升。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潘小川表示,前几年的研究显示,PM2.5的增长跟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每增加10个微克立方米的PM2.5,急诊量大概增长0.5%到1%。

2002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曾提到,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这篇论文分析了一项长期研究中参与者的死亡率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发现死亡率升高与PM2.5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有关联,而与粗颗粒物污染没有可靠的关联。

申论热点宝典:PM2.5污染问题【案例分析】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去解决PM2.5的问题,全世界都少有先例。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

因经济高速增长而导致“复合型大气污染”,在邵敏教授看来,既是我国目前大气污染的两个突出特征之一,又是有效控制PM2.5的最大“拦路虎”。

“人们都说PM10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可吸入肺颗粒物,后者似乎只是比前者小,但防治起来却复杂得多,因为二者的形成规律并不相同。”邵敏教授告诉记者,PM10主要来自直接的污染源排放,“而研究结果显示,PM2.5有50%以上来自二次污染物,即污染气体被氧化后形成的颗粒物。”

他表示,PM2.5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污染物,几乎所有污染物都会在其中有所体现。PM2.5的相当一部分,是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

“这就是为什么PM10的质量浓度,往往到冬季燃煤季节时,才会明显上去。但PM2.5在夏天,同样也会形成很高的浓度。”邵敏教授说,“相应地,要控制PM10,只要把这类污染物的排放源控制住就可以。但要控制PM2.5,就需要控制多种污染源,进入一个多污染物联合控制的阶段。”

为何经济的高速增长令“打击”PM2.5格外困难?邵敏教授认为,困难首先就在于我国“短时间内集中爆发的多种污染源”,有条件让PM2.5随时开花。

“历史上,欧美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雾霾天气,比如1952年伦敦的„烟雾事件‟,美国上世纪4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洛杉矶烟雾‟等。但是,前者的„元凶‟是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燃煤烟尘,后者的„元凶‟多为汽车尾气,我们目前的大气污染,则是发达国家各个污染阶段的浓缩体。”

邵敏教授告诉记者,在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在解决了煤炭燃烧物的污染问题之后,才出现机动车尾气问题,然后又出现其他有机污染问题。“这些气候变化的问题,是一个接一个地发现、解决的。”

“但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实在太快,发达国家100多年的路,我们用差不多二三十年就走完了。因此,污染的问题也在极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出来。煤燃烧及其相关的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甚至还在有所发展时,就又出现了其他问题。”邵敏教授认为,由此形成的各种污染交织在一起的现象,为PM2.5的大量滋生提供了温床。

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远航教授看来,这意味着,要控制PM2.5,不仅要控制单一的污染物,更要对各种污染物之间的“关联”进行协同控制。这无论在设备、技术还是人力上,对中国都将是一场持久战。

曾任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的魏复盛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PM2.5研究主要从学理角度出发,美国的卫生部门和环保部门极力主张制定PM2.5标准,但产业部门和企业家们都反对,政府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因为一旦制定标准,标准确定将PM2.5纳入治理范围,意味着企业和社会都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环保部门为搜集证据,花了很多钱和精力去进行相关研究。魏复盛说,美国制定PM2.5标准的博弈持续了近20年。

而据吴兑教授介绍,美国和欧洲治理大气污染花费时间长达50年。“我国不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当然远远没有当年伦敦这些城市那么严重,但尽管政府治理力度很大,也得需要20至30年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吴兑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气环境治理的艰巨性、特殊性和长期性。

目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拟将PM2.5纳入监测中。预计将于2016年首次在我国施行PM2.5国家限值标准。

“中国推荐采用WHO第一过渡时期目标值,也就是„超细灰尘‟的浓度在75微克/立方米”。吴兑说,眼下全球90%的国家没有公布PM2.5浓度限值,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美国、加拿大等近十个国家颁布了PM2.5限值。“中国纳入PM2.5,还不能算迟”。而按世卫组织公布的三个过渡时期目标值阶段,通常每跨越一个阶段,都得付出至少3-5年艰苦治理。

申论热点宝典:PM2.5污染问题【措施】

减排在行动

燃油“降号”就是减污染

自12月7日起到2012年1月7日,北京市地方标准《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在市质监局网站公开征集意见,车用汽油和柴油的硫含量将再次降低,市民常见的“90号、93号、97号”汽油牌号也拟修改为“89号、92号、95号”。

征求意见稿由北京市标准化研究所、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等多家单位参与起草,制定完成,市质监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昨晚告诉记者,制定这两个标准,主要是为了环保考虑,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油品质量。

市环保局此前曾表示,在2012年年底之前,北京将力争实现销售新型汽油机动车达到国Ⅴ排放标准。 据报道,中石化集团下属的燕山石化在本月的媒体沟通会上也透露,国V车用汽、柴油标准计划从2012年5月开始执行。

专家说法

硫含量降低 PM2.5浓度也变低

环境化学专家董金狮昨晚介绍,硫的含量比原来的标准严格了5倍,这意味着汽车加了国V汽油后,排放的硫化物含量浓度也相应降低5倍,而硫化物是影响空气的重要指标,酸雨的形成主要就是因过多硫化物的存在。而PM2.5中,硫化物也是一个组成部分,汽车排放要求严格,对PM2.5微颗粒的浓度会相应降低。

变化

硫含量浓度将降低5倍

北京现行的国Ⅳ标准汽油,硫含量为“不大于0.005%。市质监局标准化处人士说,按照此次征集意见稿,国V车用汽油进一步降低了硫的含量,为“不大于0.001%,因为硫是涉及排放污染的重要项目。

同时,该标准还规定,车用汽油中不得人为加入甲醇以及含铅、含铁和含锰的添加剂。车用汽油中应加入符合标准要求的汽油清净剂。

申论热点宝典:PM2.5污染问题【扩展阅读】

我们的空气污染有多严重?

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公布的一张世界空气质量地图显示,全球细颗粒物污染最高的地区是北非以及中国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全部,中国大部分地区细颗粒物平均浓度接近80微克/立方米,超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有关污染指标的8倍。

中国环境科学院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珠三角、长三江、京津冀、四川盆地和沈阳等地城市群,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还有资料称,上海、广州、天津、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数占到了全年天数的30%~50%。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申论复习计划范文第2篇

应用文写作题的作答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答的内容要求,二是作答的身份要求,三是作答的格式要求。

一、内容要求

考生在作答时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答案要全面而简练。

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内容

考生要根据题目中提出的作答任务和要求确定相应的作答内容。

【真题链接】“给定资料8”介绍了最近社会上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某单位党委决定编印一期《内部学习资料》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本单位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请你为这期《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10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不超过200字。(2012?省级第一题?2)

【分析】本题的作答任务是“为《内部学习资料》撰写一则‘编者按’”,具体内容是号召全体人员向先进人物学习。作答要求中明确“要揭示各位先进人物的精神实质”。所以这则编者按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对各位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概括,以揭示其精神实质。

2.根据文种要求确定内容

不同的文种,具体内容也不相同。例如,对于宣传稿等宣传通知类的试题,作答主要内容是对某个对象进行宣传,要素包括宣传的背景、理由、对策、号召等;而建议或指导意见等工作方案类的试题,作答内容应该包括问题的背景和内涵、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解决题的对策等,其中应以解决问题的对策(工作方案)为重点。

【真题链接一】某市将召开一次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形势分析会。会上,某领导要就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做主题发言。请结合给定资料7~8,为领导拟一份发言要点。(25分)经验分享:行测、申论复习与考试过程中,阅读量非常大,时间非常紧,考试时甚至要在几分钟内清晰阅读上万字的试题,如果不能提高效率,无论是复习还是考试时间都肯定不够用,这样去考试必定死路一条。我特别建议大家学会快速阅读的习惯,一般人每分钟才看200字左右,我们要学会一眼尽量多看几个字,甚至是以行来计算(如申论),把我们的速度提高,然后再提高阅读量,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就能够补充海量的知识。《行测》的各种试题都是考察学生的思维,大家平时还要多刻意的训练自己的思维。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非常高,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赢得考试。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归纳总结,学会后,更有利于《行测》的复习、考试,特别是在学习速读的同时,再学习一下思维导图,对于《行测》的各种刁钻试题都能得心应手的应付。我在去年有幸学习了快速阅读,至今阅读速度已经超过5000字/分钟,学习效率非常的高。我读大学的成绩不怎么好,考公务员的时候我妈说我只是让我去看看试题,结果最后成绩出来了居然考了岗位第二,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满意,速读是功不可没的。找了半天,终于给大家找到了下载的地址,练20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怕有的童鞋麻烦,这里直接给做了个超链接,先按住键盘最左下角的“ctrl”按键不要放开,然后鼠标点击此行文字就可以下载了。认真练习,练上20小时之后,很快就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秘笈哦!!此段是纯粹个人经验分享,可能在多个地方看见,大家读过的就不用再读了,只是希望能和更多的童鞋分享,让大家多走捷径。最后记得一定要多看事实政治,多做多练一定是王道!按照我文中所说的,进行逐一突击!成功就在对岸!

要求:全面、简洁、条理清晰,有一定高度。字数不超过500字。(2011?浙江?第二题)

【真题链接二】假定你是【给定资料二】中的那位记者,请将表格中的统计资料和说明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意见,用建议书的形式反映给当地村委会。(要求:1.篇幅500字左右;2.只写主文内容,抬头和落款省略;3.语言简洁顺畅、条理清晰、结构完整。)(23分)(2011?安徽?第四题)

【分析】【真题链接一】文种为“发言要点”,属于宣传通知类试题,作答内容应围绕“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来展开,具体包括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现状(背景)、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理由)、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措施(对策)、呼吁性结尾(号召),其中以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必要性为重点。

【真题链接二】文种为“建议书”,属于工作方案类试题,作答内容应围绕“如何解决资料中反映的问题”来展开,具体包括提出建议的背景、简述问题、提出建议等,其中以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的措施)为重点。

3.作答内容要架构清晰

架构清晰是指应用文类试题作答要有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逻辑。应用文类试题一般有较高的框架分。

应用文类试题要求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考生在作答之前要先弄清楚解答的思路,要从材料的整体出发、大局出发,高屋建瓴地把握材料的主题和思想,统筹安排,然后脉络清晰、逻辑合理地把要表达的内容表述出来,如“情况——问题——原因——对策——意义”等。

【真题链接】国家某部门拟编写一本以黄河为主题的宣传手册,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宣传手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依次为“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中华文明”、“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黄河精神万古传”。请参考资料,分别列出每个部分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

1.切合主题;

2.全面、表述准确,有逻辑性;

3.不超过400字。(2011?省级?第三题)

【分析】本题要从“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方面按次序作答,否则会直接打6分以下。

二、身份要求

应用文写作类试题作答时需要注意的身份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身份定位,二是执行相对方的身份定位。

身份定位不同,决定了职能范围、可采取措施和语言风格的不同。

【真题链接一】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2011?北京?第三题)

【真题链接二】

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请参考给定资料,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20分)

要求:

1.体现国家节约水资源的有关精神,说明为什么要节水;

2.简明、通俗,利于老百姓理解;

3.不超过400字。(2010?425?辽宁等省?第二题)

【分析】【真题链接一】的题目将考生设定为“政府工作人员”,执行的相对方应当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庄重、严肃的书面语。【真题链接二】的题目将考生设定为“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执行的相对方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能范围决定其可采取的措施有“要以人为本做好城市规划,公平、合理调整城市各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做好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生活空间的规划。”等。而这些完全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职能范围所不及的事情。

三、格式要求

从历年申论考试真题来看,应用文仍重在考查内容,而不是行文格式,考生在作答之前应认真审题,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是否要按照格式书写答案。

1.无需考虑行文格式

有些题目在“要求”中注明只写主文内容,不考虑格式;或者在题干中要求只写提纲、要点等,这些题目在书写答案时无需考虑行文格式,条理清晰地写出答案要点即可。

【真题链接一】假定你是【给定资料二】中的那位记者,请将表格中的统计资料和说明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意见,用建议书的形式反映给当地村委会。(要求:1.篇幅500字左右;2.只写主文内容,抬头和落款省略;3.语言简洁顺畅、条理清晰、结构完整。)(23分)(2011?安徽?第四题)

【真题链接二】假设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阅读给定材料,结合我国城市更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拟写一份《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25分)

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400字。

(2011?北京?第三题)

【分析】【真题链接一】中“要求2”明确要求“只写主文内容,抬头和落款省略”,【真题链接二】要求写“《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更新工作的建议》提纲”,所以这两个题目都无需考虑行文格式。

2.需要考虑行文格式

有些题目在题干和“要求”中都没有对格式作出明确要求,考生就需要按照文种的格式来书写答案。

一般应用文主体部分的格式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发文机关、发文时间等要素。若答案字数符合要求,最好把这些要素都囊括到答案中,即使不能全写,也要包括两到三个要素,其中标题不能缺少。

【真题链接】假如你是某社区工作人员,请你结合给定材料草拟一份《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供上级相关部门参考。(25分)

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500字。(2011?424?宁夏等省第三题)

【分析】本题应按照《建议》的一般格式来作答。作答形式如下:

关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

×××(领导):

近年来,我社区中老龄人口持续递增,对于一些新的家庭结构而言,老龄人口扶养问题逐渐凸显。解决好老人的赡养问题,让其安度晚年,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极其重要。

为改进我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高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对养老工作的宣传与引导,使居民充分认识到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整合各方面社会资源,形成浓厚的养老氛围。

第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形式,除家政服务外,发展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多种服务形式,既注重对老人物质照顾,也考虑对老人的精神照顾。

第三,加强对助老服务员的培养和教育,完善志愿者吸纳机制,增加养老护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巩固和扩充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变化发展需要。

第四,政府需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投入,以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到社区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养老服务普遍化。

××社区:×××

×年×月×日

申论复习计划范文第3篇

复习以《2013中考考试说明》为纲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首先认真研读、揣摩《考试说明》,明确哪些是要考的,哪些是不考的,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复习: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2月18日至3月底。主要是梳理全部中考范围内的知识点,主要抓知识点的识记及各类题型的练习。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坚持“全、准、深、新”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不能漏掉《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任何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深”即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新”即对知识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指导学生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通过梳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然后结合基本的练习进行巩固,练习主要自编。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提升能力。四月初-5月中下旬。

在专题复习中,依托《时政热点》,精选5个专题,把所学知识进行有效重组和整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本轮复习中,参考中考试题,以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参考名校试题。

第三轮复习:综合练习,适应中考。时间5月中下旬----中考

申论复习计划范文第4篇

复习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并能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二、字词: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

(一)》中的450个汉字, 会写《生字表

(二)》中的350个汉字。复习笔画,笔顺。

2、掌握部首查字法。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会说反义词、会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和扩词。

4、能正确地搭配词语,正确使用量词。

5、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在阅读中养成抄写好词佳句的习惯。

三、句子:

1、正确认读句子,并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句子。

2、能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并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用学过的的词语造句。

4、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

五、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4、能排列错乱的语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5、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六、写话:

1、 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能写清图画上的内容。

2、 在写话中能运用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七、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想法。 复习重点: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

(一)》中的450个汉字。掌握《生字表

(二)》中的350个汉字。

、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会理解文章的内容。 复习难点:

1、能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鼻音生字的读音。

2、能辨析本册要求掌握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3、指导学生能用部分生字进行口头或书面组词扩词,从而达到积 累语汇的目的。

4、注意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5、学习句子的变换练习。(如把字句改被字句,被字句改把字句)

6、能排列错乱的语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并能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句子。

2、复习生字词。做练习:看拼音写汉字。

3、复习笔画,笔顺。 复习过程:

一、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①、学生课前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②、检查课前复习情况。

③、指名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④、齐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

①、学生课前复习生字表(二)的生字。 ②、检查课前复习情况。 ③、齐读生字表(二)的生字。 ④、听写生字表(二)的生字。

3、做练习:看拼音写汉字。

出示资料书上面的题目,让学生做。

二、复习笔画,笔顺。

1、复习笔画,注意带折的笔画。

2、复习笔顺的写法。

3、先说说,再指名上黑板练习,然后教师讲评。

4、全体学生进行练习。 请注意下面汉字的笔顺。

华 2 灯 3 区 4 巨 5 匹 6 及 7 州 8还 9每 10棵 11 船 12 之 13 弟 14 轮 15候 16猴 17 久 18 晒 19 池 20 纺 21 民 22 乘 23 必

三、小结课堂。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

(一)》中的450个汉字,会写《生字表

(二)》中的350个汉字。

2、掌握部首查字法。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 复习过程:

一、复习大小写字母。

二、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四、能辨析生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

1、教师让学生说说形近的特点。

1)作、做、坐、座;2)怪、经、轻;3)哇、娃、蛙、洼、挂;4)旁、傍;5)跳、挑;6)服、报;7)元、园、圆、员;8)场、杨、扬;9)化、代;10)直、植、植;11)颗、棵、课;12)青、清、情、晴、睛;13)令、今;14)吸、极、级、扔、奶;15)舰、船、盘;16)分、粉、份、纷;17)成、城、诚;18)错、猎、借、惜;19)良、粮、食、娘;20)诉、折;21)休、体;22)夕、久;23)样、洋;24)漂、飘;25)观、现;26)期、旗;27)气、汽、吃;28)刻、该;29)包、抱、饱、雹;30)争、筝、净、挣、睁。

2、教师小结。

3、学生进行练习。

①、复习形近字。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夫( ) 衣( ) 吸( ) 弯( ) 言( ) 天( ) 表( ) 极( ) 变( ) 信( ) 蛙( ) 浅( ) 候( ) 颗( ) 京( ) 洼( ) 钱( ) 猴( ) 棵( ) 惊( ) ②、复习同音字。 棵( ) 颗( ) 京( ) 惊( ) 情( ) 晴 ( ) 直 ( ) 植( )

五、用练习册的练习加以巩固。

第三课时 复习目标:

复习过程:

一、复习多音字。

A、我会选

qū qǔ 弯曲( ) 曲线( ) 歌曲( ) 曲直( ) zhuǎn zhuàn 转动( ) 转学( ) 转告( ) 转圈( ) B、我会组词。

fēn( ) chǎng( )

chóng( )

lè( ) 分

乐 fèn(

) zhǎng( ) zhòng( ) yuè( )

二、列举多音字让学生用读加以巩固:

1、 都: 首都 都市 都要 都是

2、重: 体重 重心 重新 重复

3、 为:为难 为人 因为 为什么

4、干: 树干 干活 干净 干杯

5、 好: 爱好 好奇 良好 美好

6、中: 打中 中彩 中学 中国

7、 漂:漂流 漂泊漂亮

8、奔:投奔 嫦娥奔月奔跑 奔波

9、 背:背着 背负 背景 后背

10、没: 没有 没劲 吞没 淹没

11、兴:高兴 兴致勃勃 兴奋

12、分:分别 分数 养分水分

13、曲:弯曲 曲线 歌曲 乐曲

14、转: 转身 转变 转动 转圈

15、教:教书 教师 教室

16、还: 还有 还是 还书 还原

17、当:当天 当然 上当

18、模: 模型 模样 一模一样

三、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

复习目标:

1、会说反义词、会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并能正确使用量词。

3、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在阅读中养成抄写好词佳句的习惯。 复习过程:

一、出示练习。

1、写出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

退-( ) 慢-( ) 买-( ) 危险-( ) 反-( ) 坏-( ) 对-( ) 粗心-( ) 还( ) 新( ) 慢( ) 困难( ) 寒冷( ) 近义词

著名( ) 聚精会神( ) 马上( ) 缓缓(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 )地 一( )文章 ( )的阳光 ( )的时光 一( )山 一( )布 ( )地成长 ( )的歌声

3、填写下列成语。并选择几个进行口头造句。

坐(

)观天 无( )无( ) ( )约( )同 鲜( )盛( ) 名( )( )迹风( )优() 迫( )( )待引人( )( )

二、学生练习。

三、交流纠正。

四、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

复习目标:

复习各种类型的词语 复习过程:

1、逐个例子进行练习。

2、先让学生做练习,

3、教师讲评。

4、教师小结。 练习内容: 照样子,写词语。

例:明明白白

_____

____ ____

___ 例:白茫茫

____ _____ ____

____ 例:静悄悄

_____ ____ ____

_____ 例:悄悄地

_____ ____ ____

_____ 例:又大又红 _____ _____ _____ ____ 例:美丽极了 ___极了 __极了 __极了

___极了 例:美丽的校园 _____

____

____

__ 例:一左一右 ____

____

____

____ 例:__了__ __了__

__了__

__了__ 例:荡来荡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__来__去 例:立刻喊起来 立刻_____ 立刻____立刻_____ 例:一棵比一棵壮 一__比一_ 一__比一_ 一_比一__ 例:无影无踪 无__无__ 自_自_ 各__各_ ____ 例:不约而同(成语) _____ _____

_____ 例:堆雪人

_____ _____ _____ ____

第六课时 复习目标:

1、正确认读句子,并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句子。

2、能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并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给句子加标点。 复习过程:

一、逐个例子进行练习。

(1)、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完整的打钩。 北京真是个可爱的地方。( ) 我喜欢看课外。( ) 汽车我们的村子。( ) (2)、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 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2、_________________ 像小喇叭。

3、_________________ 像小小的船。

4、 学校里有(),有(),(),还有()。

5、 下课时,()在操场上()。

6、 我喜欢( )。 (3)我会加标点。 水洼里有成百上千条小鱼( ) 你怎么这么小气( ) 妈妈,王老师又表扬我啦( )

二、学生练习。

三、交流纠正。

四、布置作业。

第七课时

复习目标:

1、能用学过的的词语造句。

2、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

3、复习各种句子。 复习过程:

一、出示练习。

1、能用学过的的词语造句。

有的……有的…… 有时……有时…… 幸福 温暖等

2、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

1)北京是我国的首都。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

。 (2)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被(

) 。

3、照样子,写句子。

例1:湖水像一面镜子。

______ 像________。 例2:你认真听课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我们的校园真美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我去公园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理句子。

A、首都

北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风景优美

有 北京 的 名胜古迹

公园

许多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逐个内容进行练习。

三、学生先练习,

四、教师讲评。

五、教师小结。

第八课时

复习目标:

能排列错乱的语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复习过程:

1、 完成3份阅读题。阅读内容在练习册里。

2、 讲评阅读题。

3、 在练习中教会解题方法。

第九课时

复习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4、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复习过程:

一、背诵指定的课文。

(课上抽查,课后检查)

二、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内容以练习册归类复习二第五题为主。

四、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复习每单元的课外阅读题。

五、提出背诵要求。

第十课时

复习目标:

1、 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能写清图画上的内容。

2、 在写话中能运用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复习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三幅图指导学生说话。

2、指名让学生看图说话。

3、然后让学生写话。

4、教师讲评。

申论复习计划范文第5篇

1月4日用综合卷复习七上知识点 1月7日用综合卷复习七下知识点 1月8日复习第11单元 全等三角形 1月9日复习第12单元 轴对称 1月10日复习第13单元 实数 1月11日复习第14单元 一次函数 1月14日复习第15单元 整式的乘除 1月15日复习第16单元 分式 1月16日---1月18日 综合复习

上一篇:考编复习计划下一篇:自考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