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物理范文

2023-09-17

等离子体物理范文第1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Raven Pro Test H2O2 (过氧化氢) 自身配套的生物指示物, 每管含有一片接种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纸片和一支内装有培养基和作为pH指示剂的溴甲酚紫的玻璃安瓿。

1.2 方法

生物监测每日1次。将一支生物指示物试验管用专用纸塑袋密封, 放置在靠近灭菌器后方的底部架子上, 运行一个灭菌周期后立即取出, 送微生物室按要求激活, 和一支未灭菌的生物指示物对照管一起垂直放置于58℃的培养箱中, 培养24h时观察结果。阳性其内容物为黄色且浑浊, 阴性其内容物仍为紫色。对照管培养阳性, 试验管培养阴性, 判定为灭菌合格;对照管和试验管培养均为阳性, 判定为灭菌不合格。

2 结果

2.1 生物监测合格率

我院自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使用以来, 共进行生物监测248次, 其中合格247次, 不合格仅此1次, 合格率为99.6%。

2.2 应急处理措施

(1) 感染管理科接到微生物室电话报告后, 立即通知手术室停止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经联系, 需低温灭菌的物品清洗包装后密闭运至有条件的外院进行灭菌。清点上次监测合格以来尚未使用的所有灭菌物品, 禁止使用并封存, 多点采样进行灭菌效果检测。

(2) 联系厂家工程师来院检查灭菌器运行状况。

(3) 要求微生物室进一步鉴定试验管阳性细菌的菌种。

(4) 对灭菌器的灭菌效果重新进行评价,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 连续重复3次。经了解, 本例生物指示物虽然在有效期内, 但是为同一批号剩余的最后2支。故重新进行的3次生物监测指示物均使用另一批号的同类产品。

(5) 对全院各手术科室已使用上次监测合格后灭菌物品的所有手术病人进行追踪, 了解术后异常发热和切口感染情况。

2.3 调查结果

(1) 封存的无菌物品包内化学指示卡、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均匀, 采样检测结果全部为无菌生长。

(2) 灭菌器为手术室专人使用并管理, 选择加强模式, 操作方法正确, 运行状况良好。本例灭菌循环电脑打印的物理监测各项数据正常, 厂家工程师检查后未发现任何运行故障。

(3) 微生物室进一步鉴定试验管阳性细菌为指示菌嗜热脂肪杆菌, 排除了试验管被污染的可能性。

(4)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监测法对灭菌器的灭菌效果重新进行评价, 连续重复3次, 结果全部合格。

(5) 已使用上次监测合格后灭菌物品的所有手术病人中, 未发现异常发热和切口感染情况。

3 讨论

3.1 生物监测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据报道, 器械干燥不够, 装载过多, 空气过滤片堵塞, 紫外线光路遮没, 过氧化氢监控头透镜积灰, 电压不稳等, 会引起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灭菌循环过程自动取消, 导致灭菌失败[3]。但本例加强模式灭菌循环能正常运行至结束, 未曾中断, 电脑打印的物理监测各项数据正常。包内化学指示卡和包外化学指示胶带经灭菌周期后变色均匀。灭菌物品采样检测达到无菌水平。物理、化学、生物监测重复3次结果均合格。无病人发生术后异常发热和切口感染。亦排除了试验管被污染的可能性。综合以上各项调查结果一一排查, 我们认为, 可能是本例生物指示物自身出现了问题。工程师曾经在其他医院处理过类似的问题, 生物指示管顶端有滤纸封好的通气孔,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滤纸厚度增加, 影响了过氧化氢等离子的穿透和弥散, 故灭菌失败, 培养结果为阳性。据统计, 这种情况的发生率为万分之三。工程师证实了问题的关键点的确有可能是生物指示物自身。原因明确, 警报解除, 灭菌器可以重新开始正常使用。

3.2 生物指示物的储存

应避光, 储存在15~27℃, 相对湿度30%~70%的环境中, 避免与消毒剂接触, 不能冷藏, 在有效期内使用。

低温灭菌对金属表面的作用比蒸汽灭菌法温和, 可延长精密手术器械的寿命, 减少受损器械的维修和更换频率[4]。灭菌效果的监测能有效保证其灭菌质量及医疗安全。在临床使用过程中, 我们要严格按照储存要求进行生物指示物的保管, 杜绝因生物指示物储存不当而引起的假阳性, 提高生物监测的精确率。至于生物指示物的自身质量方面, 对于手术室操作人员来说属于不可控因素。但是一旦发生生物监测不合格, 仍然要按照正常程序来进行处理排查, 防止因器械灭菌不合格而发生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摘要:目的 排查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使危害最小化。方法 通过各种渠道排查可能出现灭菌失败的各个环节。结果 由于各种因素使生物指示物的滤纸过厚, 影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的穿透和弥散, 导致生物监测不合格。结论 一旦发生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 仍然要按照正常程序来进行处理排查, 切实保障灭菌质量安全。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生物监测,分析

参考文献

[1] 李思, 贺吉群, 常青, 等.有机物对H2O2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11) :973.

[2] 沈彩霞, 马艳会.国产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在手术室使用中的全程质量控制[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3) :219~220.

[3] 王健, 袁梅, 刘学英.STERRAD NX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机灭菌失败原因分析及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5) :426~427.

等离子体物理范文第2篇

与传统六西格玛方法不同的是, 六西格玛设计是专门面对研发项目的管理流程, 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定义、测量、分析、设计、优化和验证等六个阶段。实验设计方法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 是低碳所六西格玛设计理论体系的核心工具, 它通过科学地安排实验, 以最少的实验个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找到传统方法无法找到的新规律, 新现象, 从而, 大大减少研发项目的工作量, 缩短研发周期, 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

乙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被广泛用于生产PVC、乙烯基乙炔、氯丁二烯、乙醛、乙酸、丙烯腈等重要化工产品。目前我国90%以上乙炔生产仍采用电石法。电石法乙炔虽然具有工艺技术成熟、设备结构简单、乙炔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但仍存在着生产流程长、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热等离子体裂解煤等碳质材料制乙炔技术可以实现一步法制乙炔过程, 具有流程短、无催化剂、超短接触、反应设备小、投资少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在生产成本方面与传统电石法相比具有竞争潜力, 是基于煤炭资源生产乙炔的绿色流程技术[1]。该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研究表明利用高温、高焓、高反应活性的热等离子体射流可将煤直接转化为乙炔[2,3]。此后英国、美国、德国和波兰等国家的研究组对这一过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验和理论研究[4,5,6]。该过程基于的热力学基础为:在于高温下乙炔相对于其他小分子烃类的具有更高的热力学稳定性[7]。其反应过程与常规、传统的化学反应过程有所不同, 需要在毫秒级内实现高温高速热等离子体流和原料的空间高效率接触、反应和淬冷过程, 反应条件极端苛刻, 实验工作难度较大[6]。此外结焦问题、反应器寿命等也对实验造成了影响[8]。

基于六西格玛设计中的实验设计规划和分析方法可以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筛选出影响煤焦油转化率和乙炔收率的关键因素, 并得到这些关键因素对上述二个指标影响的量化模型, 以最少的代价找出最佳搭配组合。综上所述, 本文采用了六西格玛设计中实验设计进行了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过程的实验研究, 确定了影响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的关键因素, 为煤焦油深加工和热等离子体技术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1 实验设备和方法

使用实验室自制的热等离子体反应装置进行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制乙炔实验, 包括等离子体电源、等离子体炬、反应器、气固分离系统、以及产物检测系统组成。等离子体电源为锐龙LGK160逆变空气等离子切割机整流电源, 最大输出功率为20 k W。使用自行设计的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产生热等离子体, 采用氢氩混合气体作为等离子体工作气体, 等离子体工作气体流量为15L/min。等离子体炬的工作电压为25-100V, 工作电流为20-100A。煤焦油从内径为30mm、长50mm的下行式反应器顶部的原料入口喷入反应器中进行热解反应, 反应完成后使用流量为15L/min氩气作为淬冷气体从下行式反应器底部的淬冷喷口喷入防止乙炔分解。经过淬冷后的气体进入气固分离器中形成最终的气体产品, 采用一台在线质谱 (Extrel CMS, MAX300-LG) 和两台气相色谱 (Agilent Technologies, Micro-GC490) 来分析其组分和浓度。

实验中使用陕西省神木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所产生的煤焦油作为原料, 煤焦油性质如表1所示。在实验中将煤焦油预热到50℃, 以提高其流动性, 使用自行设计的进料装置在载气的作用下将原料送入等离子体反应器中进行热解反应, 煤焦油的进样速率为10-20g/min。

在实验中使用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质量流量控制器 (D07-9E) 来精确控制氩气和氢气的流量。由于氩气是惰性气体, 这样就可通过产品气体中各组分的浓度和氩气流量计算出热解反应后乙炔的体积产率和质量产率。乙炔收率采用公式1来计算:

式 (1) 中YA:乙炔收率;WYA:乙炔的质量产率 (g/min) ;CF:进样速率 (g/min) 。

实验完成后采用氢元素跟踪法来计算转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 (2) 中C:转化率;TH:气体产物中氢元素总量总产率;TIH工作气中氢元素质量流量;CF原料进料速率;THC煤焦油中氢元素含量

2 实验设计

在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实验中需要考虑的关键技术指标就是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 影响这些关键因素主要有:输入功率、等离子体中的氢浓度、煤焦油进样速率、淬冷介质、淬冷介质流量、反应器设计等。因此进行实验设计前先采用六西格玛设计方法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梳理, 以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降低风险。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表明 (PFMEA) 整个实验过程中的风险主要集中在煤焦油进样过程中。进行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后, 识别实验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并且对识别出来的风险采取措施, 保证实验结果可靠。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DFMEA) 对可能影响实验结果潜在关键因素进行识别, 主要在与煤焦油进样过程是否稳定, 同时考虑到在实验中改变输入功率和煤焦油进样速率均可改变单位质量的煤焦油所分配得到的能量, 因此在实验中将煤焦油进样保持稳定以取得可靠的实验结果;过程工艺参数分析结果指出淬冷介质种类和淬冷介质流量只会影响到乙炔收率, 而不会影响到煤焦油转化率, 而反应器设计对实验过程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实验中选择输入功率和等离子体中的氢浓度作为关键指标, 采用六西格玛中实验设计选择最佳搭配。最后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 (MSA) , 结果表明气体产物检测分析系统的重复性与再现性 (量具R&R) 为21.144%, 精度与容差比率为0.0639, 可区分组数为6, 得出检测系统的准确性、重复性和再现性较好, 可为实验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分析数据。

实验设计的种类包括因子设计、响应面设计、混料设计等, 数据的分析方法又有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通过前期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煤焦油转化率和乙炔收率与输入功率和等离子体中的氢浓度均存在非线性关系, 因此使用有二个中心点的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实验参数设计如表2所示。

3 实验结果和分析

使用有两个中心点的响应曲面实验设计进行了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制乙炔实验,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初步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均随着输入功率和热等离子体中的氢浓度增加而升高。这是因为在反应中温度是影响该反应过程的主要驱动力。增加输入功率提高了煤焦油的反应温度, 使煤焦油的热分解反应更为充分, 并且输入功率的增加提高了气相反应温度, 从而提高了煤焦油转化率和乙炔收率。而氢等离子体有较高的焓值和导热系数[9,10], 提供了更高的热解能量;增加等离子体中的氢浓度提供了高密度的活性离子, 包括H原子、H离子等, 这些高活性离子可以打破煤焦油中的环以及侧链, 使更多的煤焦油得到转化。反应过程中的气相反应温度决定了乙炔的平衡浓度[11], 增加输入功率和氢浓度显著提高了气相反应温度, 为乙炔生成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此外, 乙炔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分解反应, 生成氢气和炭黑, 而氢气的加入改变了气相反应中的碳氢比从而抑制乙炔的分解反应, 从而提高了乙炔的平衡浓度。

使用JMP软件对乙炔收率进行了分析, 乙炔收率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如图1所示, 乙炔收率残差的正态分位图如图2所示。分析结果表明乙炔收率的调整R平方值为0.991198, 乙炔收率的误差较小, 制程能力指数 (Cpk) 分析表明乙炔收率的制程能力指数为5.692, 远大于1.33, 表明实验过程中乙炔收率波动很小, 得到的预测模型较好。

同样使用JMP软件对煤焦油转化进行了分析, 煤焦油转化的实际值和预测值如图3所示, 残差的正态分位图如图4所示。分析结果表明煤焦油转化的R平方值为0.979309, 误差较小, 制程能力指数 (Cpk) 分析表明煤焦油转化率的制程能力指数为64.256, 同样表明实验过程中煤焦油转化率波动较小, 表明得到的预测模型较好。

误差传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结果表明输入功率的波动对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的影响较大, 而等离子体中的氢浓度波动对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影响较小。此外因子的标准差越大, 输入功率的影响也就越大。这充分说明了温度是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反应过程的主要驱动力, 而温度主要来源于输入功率的大小, 所以输入功率的波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过程中控制输入功率的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JMP软件中的预测刻画器进行了预测刻画分析, 意愿设置为乙炔收率20% (下限为10%) , 煤焦油转化率100% (下限为80%) , 同样在煤焦油进样速率为10g/min的条件下得到了最佳操作参数, 即输入功率5.5k W, 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氢气浓度30%, 并进行了6次重复实验, 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结果表明重复实验中煤焦油转化率达到了大值, 制程能力指数 (CPK) 为19.721。乙炔收率则波动较大, 最大值为19.4%, 其制程能力指数 (CPK) 为19.721为2.841, 大于1.33, 实验结果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4 结语

4.1运用六西格玛设计的方法对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制乙炔进行了研究, 确定了影响实验稳定性的因素和风险, 并对风险作出了应对措施。

4.2使用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可靠性设计分析和过程工艺参数分析确定了影响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的两个关键因素:输入功率和热等离子体中的氢浓度。

通过测量系统和误差分析确保了实验中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

4.4通过对初步实验结果的分析, 采用有两个中心点的响应曲面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热解实验, 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4.5六西格玛设计方法不仅减少了实验次数, 缩短了实验周期, 还提高项目的成功率。JMP软件分析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数据重复性好, 制程能力指数较大, 验证实验表明实验结果可靠, 完全达到六西格玛项目要求。

4.6通过得到的预测模型推测得到乙炔收率最高为26.5, 煤焦油转化率最高为100%, 并确定了相应的最佳参数。

4.7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均随着输入功率和热等离子体中氢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输入功率对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影响的波动较大。控制输入功率可有效的提高整体实验精度。

摘要:利用六西格玛设计方法对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制乙炔过程进行了研究。使用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可靠性设计分析和过程工艺参数分析确定了影响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的两个关键因素。通过测量系统误差分析确保实验中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通过初步实验分析采用响应曲面双中心点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热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方法不仅减少了实验次数, 缩短了实验周期, 还提高了实验精度。JMP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实验数据准确可高, 误差小, 完全达到六西格玛项目要求。实验中取得的乙炔收率最高为26.5%, 煤焦油转化率最高为99%。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均随着输入功率和热等离子体中氢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输入功率对乙炔收率和煤焦油转化率影响的波动较大。

关键词:六西格玛,实验设计,乙炔,热等离子体,热解,煤焦油

参考文献

[1] 谢克昌, 田亚峻, 陈宏刚, 朱素渝, 樊友三.煤在H2/Ar电弧等离子体中的热解.化工学报, 2001, 52 (6) :516-521.

[2] 祝媛, 张济宇, 谢克昌.热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下行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04, 25 (1) :30-36.

[3] 陈家琦, 程易, 熊新阳, 吴昌宁, 金涌.热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的研究进展.化工进展, 2009, 28 (3) :361-367.

[4] 沈本贤, 吴幼青, 高晋生, Van Heek K H.煤等离子体裂解制乙炔的研究.煤炭转化, 1994, 17 (4) :67-72.

[5] Beiers H G, Baumann H, Bittner D, Klein J, Jüntgen H.Pyrolysis of some gaseous and liquid hydrocarbons in hydrogen plasma[J].Fuel, 1988, 67 (7) :1012-1016.

[6] 陈家琦, 程易, 熊新阳, 吴昌宁, 金涌.热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的研究进展.化工进展, 2009, 28 (3) :361-367.

[7] Wu, C.N., Chen, J.Q., Cheng, Y..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coal pyrolysis to acetylene in hydrogen plasma reactor[J].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0, 91 (8) :823-8303.

[8] 郭伟, 鲍卫仁, 曹青, 吕永康, 谢克昌.等离子体热解煤制乙炔工程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煤化工, 2006, 126 (10) :25-28.

[9] Yan B.H., Xu, P.C., Li, X., Guo, Y., Jin, Y., Cheng, Y..Experimental study of liquid hydrocarbons pyrolysis to acetylene in H2/Ar plasma[J].Plasma Chem Plasma P., 2012, 32, 1203-1214.

[10] Fauchais P, Bourdin E, Aubreton J, Amouroux J.Plasma 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the synthesis of acetylene from hydrocarbons and coal[J].Inter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1980, 20 (2) :289-305.

等离子体物理范文第3篇

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工业废水中有害元素铬和镍,通过建立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了干扰试验,考察了测试方法的精确度及检出限,并对工业废水中铬和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1.实验

(1)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

实验过程中用到硝酸为优级纯,高氯酸优级纯,测试过程中的水均为去离子水,氩气为高纯(99.999%)。XCCC-13A-500重金属混合标准液(24种混标)浓度1000mg/L,Ni、Cr单个元素的标准液1000mg/L。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为Agilent5110ICP-OES,配备有AgilentICPExpert仪器软件。

(2)测试方法

ICP-OES仪器参数设置如下表1。

XCCC-13A-500重金属混合标准液(24种混标)按照0mg/L,5mg/L,50mg/L,200mg/L,500mg/L用硝酸(1+99)进行配置。

工业废水测定: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0mL废水至100mL锥形瓶中,加入2mL浓硝酸后放置电加热板上热解至冒浓白烟,然后将锥形瓶取下放置室温,加入1mL硝酸(1+1)和适量的水,将溶液转至10mL容量瓶中进行定容,充分摇匀后进行测定。

2.结果与讨论

(1)仪器条件选择

等离子强度与发射功率成正比,其关系如图1所示。较大的功率会使背景辐射增强,信背比下降,检出限升高,因此,选择射频发射功率为1.20kW[4]。

雾化气流量影响待测元素的检出限,通过雾化气流量参数优化实验,确定雾化气流量为1.0L/min。

分别对待测元素选择4条灵敏线,用标准样品溶液进行扫描,选取谱线明显作为分析线,通过实验选取Cr为358.145nm,Ni为230.892nm为分析线。

元素干扰实验是在通过仪器软件扣除其背景时,向元素的标准液加入铁元素进行元素间的干扰实验。移取一定量的镍于50mL容量瓶中,根据实际样品共存元素含量加入进行干扰实验,其结果如表2,由表2可以看出元素干扰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2)标准曲线

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标准溶液,用硝酸(1+99)配置一系类0mg/L,5mg/L,50mg/L,200mg/L,500mg/L浓度的溶液进行测定,待测定结束后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由于实验只测定废水中铬、镍元素含量,因此其它元素不再一一列出。检出限是通过对空白溶液同时测定11次,然后取元素浓度标准偏差的3倍,作为测试方法的检出限大小。铬、镍元素的标准曲线如表3,从表3可得,该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较好,其R2为0.9998~1.0000,检出限(0.002~0.008)较低灵敏度较高,而RSD<5%表明该测试方法准确度较高。

(3)样品测定

通过对工业废水进行取样、消解和稀释等测定前预处理工作,然后再选定分析线进行测定,并对待测样品平行测试10次,并在其中的5次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测定结果如表4,由表4可知,工业废水测定的加标回收96.3%~103.2%,RSD(0.53%~2.51%)小于5%,测定结果符合规定要求。

3.结论

通过对ICP-OES测试方法的建立,并考察了测试方法的线性关系及其检出限。从测试数据看,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较好,其R2为0.9998~1.0000,检出限(0.002~0.008)较低灵敏度较高,而RSD<5%表明该测试方法准确度较高;对工业废水测定时,加标回收率96.3%~103.2%,RSD为0.53%~ 2.51%小于5%,测试符合要求。

摘要: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测定工业废水中铬、镍含量,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并考察了测试方法的精确度及其检出限。实验结果表明,测试方法的建立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较好,R2为0.9998~1.0000,检出限较低(0.002~0.008)灵敏度高,准确度高(RSD<5%);测定工业废水中铬含量为1.821mg,镍含量为2.564mg,加标回收率96.3%~103.2%,RSD为0.53%~2.51%,测试方法及其测定结果符合要求。

关键词:工业废水,ICP-OES,铬,重金属离子

参考文献

[1] 沙德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32种元素[C].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16年中国环境与安全监测技术研讨会—第27届MICONEX2016科学仪器惠及民生系列分会场论文集.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现代科学仪器编辑部,2016:106-109+114.

[2] 周明乐.用内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2(04):250.

[3] HJ776-2015《水质32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S).

等离子体物理范文第4篇

国家标准GB3149-2004《食品添加剂磷酸》[1]和GB/T2091-2008《工业磷酸》[2]中规定了重金属 (以铅计) 的测定方法, 用的是比色半定量方法, 灵敏度低且准确性差。2011年发布的GB//T28159-2011《电子级磷酸》[3]的检测标准, 该标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质谱法测定包括汞在内的二十多种金属离子, 该法具有极低的检出限且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 但是其操作非常复杂, 而且仪器运行费用较高。本文我们利用标准加入法消除基体效应,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磷酸、多磷酸中的二十种元素, 方法精密度好, 加标回收率在94.12%-116.67%。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美国热电ICP-6300) ;电子天平。

1.2 主要试剂

硝酸 (优级纯, ρ1.42 g/m L) ;标准贮备溶液:Al、Li、Ba、Ca、Cd、Co、Cr、Cu、Fe、K、Mg、Mn、Na、Ni、Pb、Sb、Sn、Sr、Ti、Zn单元素标准溶液直接使用有证标准物质, 其浓度均为1000μg/m L, Sn浓度为500μg/m L;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移取2.00 m L上述单元素标准贮备溶液, 4.00 m LSn标准储备溶液置于200 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并定容至刻度, 混匀。此溶液中各元素浓度均为10.00μg/m L;氩气纯度应>99.99%。水为符合GB/T6682-2008规定的一级水。

1.3 标准曲线的配制和试样测定

由于磷酸中金属元素含量很低, 而且磷酸粘度大, 基体效应比较大, 因此选用标准加入法消除基体干扰, 实验中称取4g样品 (精确至0.01g) 置于100m L容量瓶中, 用少量水溶解, 分别加入混合标准溶液0 m L、5.00 m L、10.00 m L、15.00 m L,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待测。该曲线的浓度依次为0.00、0.50μg/m、1.00μg/m、1.50μg/m L待测。

1.4 仪器工作条件见表1

1.5 各元素的分析波长和曲线相关系数见表2

2 样品的测试结果

以多磷酸分别进行测试, 结果见表3.

3 回收率

以磷酸样品为分析样, 称取4g (精确至0.0002g) 于100m L容量瓶中, 加入一定质量的标准溶液, 其回收率见表4。

4 结语

针对磷酸、多磷酸样品的特点, 采用标准加入法, 消除基体效应后, 采用ICP-AES光谱技术同时测定20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回收率在94.12%-116.67%, 符合企业和检测行业的检测要求。

摘要:为了建立快速准确测定磷酸、多磷酸中钙、镁、铅、铝、锌、钛、砷等21种元素的方法, 采用标准加入方法消除基体干扰, 采用ICP-AES仪测定溶液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各种元素的回收率在94.12%-116.67%, 该方法满足企业及检测行业对该样品的快速检测需求。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ICP-AES) ,磷酸,多磷酸,20种,金属元素

参考文献

[1] GB3149-2004食品添加剂磷酸[S].

[2] GB/T 2091-2008工业磷酸[S].

等离子体物理范文第5篇

学号:阿野38年级专业:

经过1周的金工实习,我们学习了数控车、数控铣、线切割、3个工种。各个工种都分别用一天半的时间进行学习,1周下来可以说是十分充实。许多工种的教学有相似性,都是通过教学视频、教师讲解和学生实践等三个主要环节进行教学,使我们能从理论到实践地认识和学习该工种的工艺。

第一个工种为数控车

数控车床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大类。卧式车床又有水平导轨和倾斜导轨两种。档次较高的数控卧车一般都采用倾斜导轨。按刀架数量分类,又可分为单刀架数控车床和双刀架数

控车,前者是两坐标控制,后者是4坐标控制。双刀架卧车多数采用倾斜导轨。

数控车床与普通车床一样,也是用来加工零件旋转表面的。一般能够自动完成外圆柱面、圆锥面、球面以及螺纹的加工,还能加工一些复杂的回转面,如双曲面等。车床和普通车床的工件安装方式基本相同,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数控车床多采用液压、气动和电动卡

盘。

数控车床的外形与普通车床相似,即由床身、主轴箱、刀架、进给系统压系统、冷却和润滑系统等部分组成。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与普通车床有质的区别,传统普通车床有进给箱和交换齿轮架,而数控车床是直接用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杠驱动溜板和刀架实现进给运

动,因而进给系统的结构大为简化。

第二个工种是铣床分为立式、卧式、工具、龙门、数控等类别,其特点是刀具进行旋转运动,工件作水平或垂直直线运动。通过机器可以把工件很简单的加工成其他规则形状,显然比较有效率。其中有个重要部件是分度头,它是利用了涡轮杆变比原理,通过其控制车床的运动。铣工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加油,防止其进行切削时缺少滑润;工件要保持水平,

位置不平将导致切斜;要缓慢地转动,让其一点点地铣……

第三次实习的是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主要加工一些不锈钢还有硬质合金,它是利用工具电极(钼丝)和工件两极之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腐蚀现象对工件进行尺寸加工。电火花腐蚀主要原因:两电极在绝缘液体中*近时,由于两电极的微观表面是凹凸不平,其电场分布不均匀离得最近凸点处的电场度最高,极间介质被击穿,形成放电通道,电流迅速上升。在电场作用下,通道内的负电子高速奔向阳极,正离子奔向阴极形成火花放电,电子和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高速运动时相互碰撞,阳极和阴极表面分别受到电子流和离子流的轰击,使电极间隙内形成瞬时高温热源,通道中心温度达到10000度以上。以致局部金属材料熔化和气

化。

通过这为期1周的金工实习,我已经大概能感受到外面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一个零件出厂前所要从毛胚通过的如此多的复杂繁琐的加工工序。除此之外,通过这次实习的经历,我还学习到各个工种的加工工艺,即使在实践生产中派不上用场,但至少我还是能够认真地做,认真地完成任务,从中了解到各个工种的要领、特点。我想这对于我们学工科的学生来

说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和提高的过程。

上一篇:趣味物理实验下一篇:天体物理学

热门文章

等离子体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