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散文范文

2023-04-24

丰子恺散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就声乐表演而言,要想让表演内容进一步丰富,将情感向观众传达,表演者常常在其中赋予感情,让声乐表演的感染力更强,激发观众的观赏欲。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的类型,然后研究了其重要性,以期进一步提升声乐表演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表达;重要性

最近几年,声乐表演深受人们所喜爱,作为一种表演方式,表演者使用肢体、声音等语言把自的情感向观众传递。纵观表演过程,表演者要想保障声乐的感染力和效果,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声乐技巧功底,还要重视情感的表达,保障声乐表演富有感情,提升表演效果。

一、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表达的类型

纵观声乐表演,情感的表达主要有三类:其一,以歌词来表达情感。在进行声乐语言训练的时候,要对表演者的朗诵能力重点训练,朗诵能力对声乐表演而言比较重要,表演人员进行朗诵的时候,不但吐字清楚还应该有节奏感,字正腔圆的同时要富有情感,表达出歌词所蕴含的情感,让死气的歌词活起来,让观众感受声乐的魅力;其二,借助节奏表达情感。在表演声乐的过程中,情感起伏跌宕,借助节奏对情感进行表达,节奏有强弱之分,作为表演者要有节奏变化之感。通常情况下,表达复杂感情的时候使用强音,把音量从高至低变化则是弱音,这些对表演人员来讲有一定难度,但是和强音相比,情感表达效果更好。就节奏快慢而言,表演者要掌握好节奏,节奏快的做到不乱,节奏慢的做到流畅,强化其感染力。其三,借助表演风格突出情感表达。声乐表演的风格多种多样,这就要求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对其演唱风格的把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基调来对情感加以表达,文中所说的基调指的是情绪和色彩,这就要求表演者很好的把握基调,这对情感的表达极为有利。

二、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一)可有效提高表演质量

和普通表演相比,声乐表演存在很大的差异,声乐表演比较推崇情感,表演者综合运用声音、语言、肢体等,充分的表达音乐情感,让台下的观众充分领略声乐的魅力和情感。声乐表演充分融合声音和情感,让声音更具动感。事实上,就声乐艺术表演而言,表演者在把握情感的时候很难做到,声乐表演并不仅仅是在舞台上表演动作,更多的是表达情感,就声乐表演而言,表演者对歌词、音乐内涵的理解和节奏的把握对情感的表达更为有利。在开始表演声乐之前,表演者需要做好准备:其一,对声乐作品的含义和内容比较熟悉,深入认识声乐技巧、歌词、节奏等。由于声乐作品之间的风格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表演者找到符合自己风格的作品,这有利于表演者独特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感。在声乐作品中,情感表达的直接方式为旋律、歌词,和意境存在很大的联系,表演者对歌词深入了解,知晓其旋律后,再辅以合适的声乐技巧,便能够很好的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让台下观众被深深地吸引,提升表演质量和水平。

(二)引发观众的想象力

作为一种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声乐已经发生一定的改变,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其演唱风格、情感表达都悄然发生变动。虽然在声乐作品的情感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表演的时候,唯一不变的就是情感的呈现和表达。表演者进行声乐艺术表演的过程中,辅以合适的肢体语言,让表演充满遐想。我们都知道,艺术想象是声乐表演的基础,表演讲究准确、鲜明的表达情感。针对于此,笔者认为,表演者需要控制自身情绪的变化,不受外界干扰的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情感转折符合剧情发展,在想象中融合艺术,让表演者表演的更加生动、多彩。艺术想象为声乐表演增光添彩,很好的融合情和声,让作品独具价值。就声乐作品的表演而言,需要表演者情感的倾注,结合声乐、动作,让观众脑海中浮现艺术画面,随着情感的变化,表演者变化表演状态和动作,为观众描绘一幅唯美的画卷。

(三)使观众拥有声乐审美体验

观众在声乐表演中想要获取审美体验,就声乐表演而言,笔者认为其获取的审美体验共有两次,其一,在表演者的帮助下感受声乐本体。一部作品,要想把其内涵向观众呈现,必须借助作为表演媒介的表演者,声乐作品的情感能否正确的传达是评价表演者表演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针对于此,这就要求表演者要深入了解作品的情感指向和表达技巧,要是对这些无法理解,那么在表演的过程中就无法理解作品的内涵,观众通过作为传达媒介的表演者读出的内涵和作品自身的内含有所差距,甚至出现南辕北辙之感。其二,台下观众作为体验的主体,对声乐艺术的魅力深切的感受,这就代表观众认可了这部作品。声乐让人的更感受更加美妙,人美在声乐欣赏中陶冶情操,表演者把声乐表演变换为美妙的语言,和台下的观众进行灵魂层次的交流。

三、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声乐表演对表演者有更高层次的要求,表演者不仅要有深厚的演唱功底和技巧,更要学会倾注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众在情感上进行交流,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氛围,进一步升华声乐表演的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志奇.艺术传播学视野下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心理外层结构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1).

[2]李悦平.论丰子恺音乐教育思想中的“童心说”——兼与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之比较[J]. 四川戏剧,2015(04).

[3]朱小屏.金湘艺术歌曲《雨中岚山》的艺术特征和演唱诠释[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4]宋阿依姆.论歌剧《娥加美》中娥加美的人物形象塑造与唱段分析[J].四川戏剧,2015(12).

丰子恺散文范文第2篇

1、漫画与写意人物画的定义

世间的绘画种类繁多, 漫画就是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画种。绘画中的随笔就是漫画, 它可以自由创作出风格迥异的画风。漫画在画体中可以说是随意取材, 尽情发挥, 它是画幅短小的小品画或者随笔。写意人物画是时代变迁的潮流, 从头到尾都体现在一个“意”字上, 用其独特的方式来诠释着画面。写意人物画也是中国画中的精髓, 追求意象、一线造型、形神兼备、随时都在诠释着中国画精妙绝伦的意境。

2、漫画与写意人物画的起源

“漫画”一词最早在中国只是一种水鸟的名字, 传入日本之后成为了绘画种类当中的一种。最早在日本1771年的文献《漫画随笔》中有记载。写意人物画在魏晋南北朝初步形成, 宋元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之后开始衰败, 近现代综合了中西合并, 又得到了发展。

3、漫画与写意人物画的分类

漫画按照题材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幽默讽刺的传统漫画、探索性的先锋漫画、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水墨写意人物画可分为:以徐悲鸿、蒋兆和体系为代表的写实水墨人物, 又以周思聪、卢沉为代表新水墨人物画, 另一类以李孝萱为代表的都市水墨人物。

二、丰子恺漫画风格的形成

1、丰子恺的生平简介

丰子恺生于1898年11月, 是我国漫画界的先驱漫画家。1914年, 丰子恺考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1年早春, 丰子恺到春晖中学担任美术和音乐教师, 同年到日本留学。1949年的三月, 在香港举办了画展。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与世长辞。1976年丰子恺在“文革”时期所遭受的不公平冤屈得到了平反, 1978年丰子恺的骨灰被安放在上海市烈士陵园。

2、丰子恺与竹久梦二

对于丰子恺漫画能够成为独树一帜的一种风格来说, 影响其最大的人就是日本著名画家竹久梦二。他是日本打开纯艺术和设计工艺相结合, 东洋画坛的先驱者。在丰子恺留学日本的一次偶然机会下, 他发现了《梦二画集春之卷》, 当看见这本画集的第一眼丰子恺就觉得相见恨晚, 仿佛是一位熟悉的故人。他开启了丰子恺日后《子恺漫画》的思绪, 也许真的是机缘巧合, 丰子恺与竹久梦二两位出生在不同国度, 不同时代, 从未谋面的画家身上确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

在竹久梦二的作品当中, 大多数描绘的是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市井百态、是脱离于传统浮世绘的更高境界的意趣体现。他用极其简单明了的线条, 墨色来描绘出一幅幅清新脱俗又富有抒情意味的作品。他存在于世俗当中, 但是又从世俗中脱离出来, 表达出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正确追求。丰子恺正是受到了竹久梦二的启发, 才在自己的绘画当中得到了开放性、求真性, 描绘现实生活, 市井百态, 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诗情画意感, 使画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丰子恺还从竹久梦二的画中得到了另外一个启发, 就是把中西绘画相结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走自己独特的风格。《子恺漫画》就是在吸收了竹久梦二的绘画形式当中诞生出来的, 丰子恺以作为一个文人的眼光, 用中西绘画结合中漫画的形式来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传统。

三、丰子恺漫画中人物的写意意趣的体现

1、“意趣”的含义

“意趣”就是意境、意义与趣味、情趣的意思。“意趣”随着时代的变迁, 现在已被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在丰子恺漫画中主要体现在漫画中写意人物的生动、诙谐、有趣, 整体画面是和谐的、空灵的、简美的、清新的、诗情画意的、富有创造力的。

2、丰子恺漫画中人物的艺术特点

1) 丰子恺漫画中人物的魅力

丰子恺的漫画欢快明朗, 短小精干, 总是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画中的人物大多数都是体现出俏皮、童趣的一面, 人物的神态把握非常到位, 能够准确的体现整幅画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他习惯于用简单的线条来表达出画面生动的韵味。画面的整体构图饱满, 赋色简洁, 手法写意, 用笔方面骨力骨气运用得当。在这么多年时代的变迁下, 丰子恺的漫画也没用因为时光的推移而黯然失色, 反而越发的光彩照人, 彰显出了他漫画的跨时代性的标志。

2) “古诗新画”的艺术特色

丰子恺漫画作品中的“古诗新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诗新画”以图画为背景, 诗词为点缀, 使作品突显出诗情画意而又让人耐人寻味富有生动的哲理感。丰子恺在青年时期就对古诗词有所研究, 在他漫画中所题到的古诗词并不是单单的表现出了古诗词的意义, 而是以古诗词表达出了自己的生活感受, 将作品与自己融为一体, 用现代生活的形式来表现出古诗词的意境美。

四、丰子恺的漫画对后世的影响

1、历史意义及价值

艺术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这句话用来形容丰子恺的漫画再贴切不过了, 丰子恺的漫画形式与题材都非常的多, 他习惯于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用最简单的绘画漫画来表达出来, 他的作品都是用极其简单而又恰到好处的方式来体现现实生活的各种状态, 他所在意的生活细节, 往往是人们所忽略掉的, 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热忱, 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他所传达的思想也往往超越了画面的直观效果, 而是更加深层次的思想境界的灵动表现, 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生活的态度, 还有社会的现状, 时代的标签。让人心里泛起一丝丝的涟漪, 在现实生活中又体味到一种朦胧的记忆, 让读者与作者情不自禁的产生共鸣。

2、对后世的影响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他的大量作品遭到了痛心疾首的毁坏, 结束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之后, 丰子恺的漫画又开始了蓬勃发展, 在艺术界得到了重视发展与普遍的认可。如今在中国的全国性漫画大赛中就有以“子恺杯”命名的漫画比赛, 就他作品的出版数量与种类也大大的超越了生前, 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赏识, 读者对丰子恺也是相当的敬重。

摘要:丰子恺在绘画方面就属在漫画上的造诣最高, 漫画中又以儿童漫画和“古诗新画”为代表,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用西画为底, 中国画的形式为中心, 用欢快明朗的线条表现出了漫画中人物的生动与传神, 以写意的方式来传达对生活的真挚情感, 这就是他漫画中言简意深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丰子恺,漫画,写意人物,意趣

参考文献

[1] 丰一吟.现代美术家画论作品生平[J].学林出版社, 1987.

[2] 丰子恺.护生画集[J].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 丰陈宝, 丰一吟.丰子恺文集艺术卷[M].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

[4] 毕克官, 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上一篇:散文大全下一篇:关于冬天的散文

热门文章

丰子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