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作文范文

2023-04-22

汶川地震作文范文第1篇

一、汶川8.0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一)烈度分布图 (二)各烈度区面积和范围 汶川8.0级地震Ⅵ度区以上面积合计440442平方公里,其中: Ⅺ度区:面积约2419平方公里,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和北川县县城为两个中心呈长条状分布,其中映秀Ⅺ度区沿汶川-都江堰-彭州方向分布,长轴约66公里,短轴约20公里,北川Ⅺ度区沿安县-北川-平武方向分布,长轴约82公里,短轴约15公里。

- 1部门做好强余震预报和次生灾害防治工作;通过调查研究,为制订灾后重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这次地震发生的原因、规律和趋势,为今后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意见。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至今已工作三个多月,现就相关工作结果,分四个方面向大家公布介绍。

第一方面是对地震发生机理的初步认识。

这次大地震发生在龙门山的主断裂上,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中段。从区域构造背景上看,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中,两侧边缘带构造应力长期积累。初步推断,在印度板块总体向北东方向的作用下,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并受到四川盆地的推挡,促使巨大的能量在龙门山映秀-北川地带突然释放,暴发了汶川大地震。

汶川地震的主震发生在具有右旋性质的仰冲型断层带上,震源深度为15公里左右。通过现场地震地质构造的考察及多种观测资料的分析,现已初步认定,于中生代早期已开始逐步形成的北东向龙门山已伴生了三条近于平行的断裂,位于龙门山的映秀-北川断裂即是汶川地震的发震主断裂。

从龙门山及其外围地区多年连续观测的地球物理资料来看,此次地震之前尚未能认定有显著的异常,因此也未能给出短期和临震预报。虽然几代地学工作者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期望能给出一次明确的预报,但现在我们离这个目标还远。中国的地学工作者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地学工作者一道迎难而上,我们相信终究会取得某些种地震类型的认知,从而一步步地获得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第二方面是对余震发展趋势的认识。

众所周知,余震的多少、大小和发生地点都是令人十分关注的。回顾100多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10次7.8级及以上的地震,震后的余震多数未超过7级。

截至9月1日12时,也就是大震后112天内,我国地震台网记录到2万7千多次余震。其中6级以上余震8次,最大的余震是5月25日下午发生在青川的6.4级地震;5级以上余震39次。余震的数量和强度仍有较大的起伏。7月24日,青川一带又发生了5.6、6.0和6.1级较强余震,造成十余人伤亡。可见,对于强余震还需较长时间加强研究。

目前,通过对我国大陆地区地震资料的多方分析,基本上仍确认512汶川地震偏于是主余震型,震区再发生6.5级以上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但是,根据对全球大震及其余震序列的分析结果,初步认定汶川地震的强余震可能还要活动一段时间,为安全起见,地震部门还须对汶川震情再继续进行一段时间的加密监视和会商研究。

第三方面是对地震及次生灾害的调查与评估。

汶川大地震地动山摇,引发了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初步统计,地质灾害多达12,000多处,潜在隐患点近8,700处,有危险的堰塞湖30多座。地震发生之后,地震、地质、水利等多学科专家对此次地震灾害及次生灾害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对灾害的防治以及堰塞湖的治理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汶川地震引发如此多的次生灾害,主要是震级大、震源浅、活动断裂多,山高深谷等自然因素所致。

对十余万平方公里内严重自然灾害进行评估是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专家委员会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地震局、统计局,综合考虑因地震及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员、倒塌房屋、转移安置人员的数量及比例,以及地震烈度和地质灾害危险度等因素,尤其突出考虑灾区死亡和失踪人数及平均地震烈度,确定了汶川地震造成的灾害类别及灾害范围的划定原则,建立了划分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和影响区的综合灾情指数体系。

目前,汶川地震灾害范围类别的评估已基本完成。划定了四川、甘肃、陕西等三省的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各省分别是39个、8个和4个。51个灾区县总面积13万多平方公里。汶川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损面积尚在准确丈量之中。

第四方面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制定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规划,我们专家工作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鉴于汶川地震灾区的山、原特性,恢复重建可按照分区、分段的原则进行。山前区受灾较轻,再建工作应以加固破损房屋为主,以便尽快恢复城镇的正常生活和经济秩序。受灾严重的龙门山地区,应首先制定该类区域重建规划,统筹考虑当地自然承载力、人口资源规模、基础设施布局、民族风俗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多种因素,控制城镇规模,避开断裂带和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尤其应重视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减灾能力。

目前,在中国地震局、科技部、国土资源部等多部门的支持下,专家委员会与国家减灾委员会协作,6月初就完成了《汶川8级地震烈度图》、《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主要灾区地质灾害调查图集和报告》、《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技术手册》、《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报告》和《汶川地震灾区综合管理与政策保障报告》等文献资料,已为震区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秩序提供了参考。

现已公布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其中包括重建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政策措施、重建资金及规划实施等15个部分。根据重建规划的总体指导方针,十个专项减灾计划也正在完善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50余年的奋斗和发展,已使我国的减灾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地震、海洋、地质等自然灾害和社会性的防灾减灾等等,都有了多方面的减灾实效。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性自然环境恶化,罕见的自然巨灾频繁发生,类似汶川大地震这样的巨灾近年已发生了7次之多,更加警醒了我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尤其是要对汶川大地震巨灾进行自然变异和社会功能的综合分析,制定减灾的整体规划,由监测到预报,到营救,到灾后安置和恢复发展,都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希望与会的诸位能够为现今世界上的巨灾问题,给以多方的协助,共同为人类的减灾事业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

郭卫民:

谢谢马主任的介绍。现在可以提问,提问时请报一下你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中央电视台记者:

请问专家两个问题。第一,请问专家委员会目前在防震减灾院方面还有什么新的日程和建议?第二,国外有媒体报道说,今年9月可能在我国西南地区还会发生7到8级的大地震,专家委员会对这个说法是什么样的意见?谢谢。

马宗晋:

关于中国地震预报工作,是根据中国大陆地区的地震分布特点来进行工作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因为中国的地震,在西部是非常频繁的,总的数量大概和东部地区发生地震相当于9:1的比例关系。所以,我们在地震监测方面,在高密度地区和稀疏地震地区的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

关于地震的监测,世界上各国都在进行,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设定了将近几千个监测台站,各种各样类型的监测内容,这是从事减灾工作第二个方面的内容。

我国人口密度分布不太均匀,比如我国东半部边缘地带,人口比较密集,工业比较发达,随着这些区域人口、产业、事业的发展需求,来安排我们的监测力量。目前,我们正在特别考虑上海周围的地区、广州、北京、天津等人口比较密集的重大城市,防灾减灾的需求更大。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汶川大地震刚刚发生,在它的北部和南部,三个月之内已经发生了一些6级左右的地震,数量比较多,汶川这个地带比较多,散在的外缘也有一些,比如说在西藏的中部到东部,也有6级多甚至接近7级的地震。这种地震活动可能告诉我们,这一段时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是不是就能够说明在9月份甚至10月份之内就可能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呢?这一点我们不能肯定。但是不等于我们不注意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正在加强监测研究力量,但是我们不能肯定这段时间要发生7级甚至8级的地震。

路透社记者:

刚才在您的开场白中介绍了对汶川大地震的评估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想问的是,有多少人在地震中遇难,其中儿童、学生的比例又有多少?如果没有相关的数据的话,您是否能告诉我为什么没有相关的数据?或者您是否能够提供受影响儿童的数据。我们知道温家宝总理一直强调要重视儿童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在地震的过程中,您是否能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以及谈一下地震对儿童们的影响。谢谢。

马宗晋:

请史培军教授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他从事现场调查和评估工作比较多。 史培军:

关于地质灾情的报告,我们经过长时期的调查和利用遥感资料,以及地方政府的统计资料,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制定了一套表格,分成了13个类、25张表、229项指标进行统计。指标里分称了三类,第一类是人员伤亡问题,第二类是财产损失问题,第三类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

人员伤亡问题,每天国家新闻办公室都在更新数据,相信你都已经知道了。财产损失的数据是这样的,根据我们近期的调查评估,这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当然四川是最严重的,四川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91.3%,甘肃占到总损失的5.8%,陕西占总损失的2.9%。

在这些损失中,房屋的损失确实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这三类是损失比例比较大的,应该说70%以上的损失是由这三方面造成的。

死亡人数中间,我们的统计指标是根据死亡和失踪两类分的,还有受伤的严重情况,死亡人数已经公布了,失踪人数也已经公布了。死亡人数中,按种类划分的人数,现在详细的数据还没有核定完,核定完之后再公布,目前正在一项一项地核定,目前就是遇难了多少、失踪了多少、受伤了多少的数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我们知道地震预测是世界的科学难题,专家如何评估我国地震预测水平,另外应对地震灾害方面,我国今后会采取什么样的举措?谢谢。

马宗晋:

地震工作在监测过程中不断发展。解放初期,只有少数人进行地震的研究工作和极其少量的监测工作,1966年邢台地震发生以后,造成了八千多人的死亡。因为这个地震的发生,一下就影响了整个华北地区群众对地震的重视。

那次地震发生之后,周恩来总理即速到了灾区,同时组织了相当多的队伍,四个部门到邢台地区研究地震。由此就推动了中国地震工作大规模的开始,调集了相当多部门的专家,但是这时候的专家中,做地震工作的人比较少。邢台地震之后,十年之内连续发生了九次有重大灾害的地震,都是7级以上的大地震。于是,从这样的过程中,由中央政府调集了四大部门的队伍,组成了一个地震工作系统,在1970年到1971年的时候正式成立了中国地震局。

地震局成立以后,在全国开展工作,各省都有了省一级的地震局。各个省地震局成立以后,就展开了全国的地震监测工作和地震台网的建设。根据国内、国际的经验相结合,我们收集了各个方面可能和地震有关的监测内容、各种地球物理的内容。十年之内布设的这些工作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持续监测的过程中,我们在可能发生地震的地点等方面得到一些经验性的认识。在有些地震的发生前后,根据经验对地震活动有一些认识,但是还不是理论性的充分认识。总的来说,我们也展开了全国范围内的地震监测工作,也有了相应的经验,但是还没有获得一个准确预报地震的理论性认识。

可能这在世界上也是普遍的状况,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监测办法,都有自己的经验,但是目前大家都还没有得到一个非常充分的理论性预报地震的办法。

全球广播新闻社记者:

中国政府官员曾经保证要彻底调查在地震中倒塌的学校,你是否认为,在倒塌学校中存在着使用劣质建筑材料的问题?这些劣质建筑材料在倒塌的建筑中起到什么作用?是否有中国相关的人因为腐败、接受贿赂而导致学校坍塌而受到惩处?谢谢!

马宗晋:

这个问题大家都比较关心,首先是学校里的孩童家属对这个问题是非常非常关注的,包括教育系统,以至于全国人民都非常关注这个事情。从现在实际的情况看,上千座的学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包括至少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房屋建设本身的条件问题,比如说它的结构不一定完全合理,材料不一定很坚固,这都是可能的。因为我们在最近一段时间,建设学校房子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建筑上的问题。

针对这些房子建设的问题,地震发生之后,建设部门专门派出了两千多位专家到灾区进行考察。有些地区的房屋正好是处在强地震活动的断裂带上,所以是抵抗不住地震的,因此不管是儿童的房屋、学校、政府的建设,还是居民的建设,都要被破坏。

我们还在仔细地思考和调查这个问题。调查的目的,就是想要在重新建设学校,以及其他公益性的建筑,应当提高我们对它的认识。正因为如此,政府和相关负责部门要在大量调查之后确定我们应当在哪些地段建设学生的房屋,还有卫生系统,要考虑选地点、选材质、选负责建设的这些人,应该如何去处理。

新京报记者:

之前有媒体到说我们在做地震烈度图的过程中遇到了地方官员人为的干扰,原因是他们想把烈度调高,一方面可以争取到更多政策上的支持或者财政的补助,另一方面,可能对一些倒塌的建筑他们可以减轻一些责任,请问专家组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是否确实遇到了这方面的人为干扰?如果遇到了,我们怎么样处理这样的事情?谢谢。

马宗晋:

关于评估的工作,一些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希望把地方的灾害损失或者地震烈度提高一下,但是有这种期望的人并不懂得这方面的工作,怎么样获得烈度标准的设定,这需要实实在在的科学探测的结果,并不是按人所希望的做法,而是用科学的做法来做这件事。关于烈度的划分、烈度地点的确定,都是以现场调查为基础,今天不能给大家放PPT,否则大家可以看出我们在哪些地方进行了调查,调查以后怎么确定它的烈度,这都是有实实在在的观测数据和测量数据,所以尽管有人希望这样,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香港文汇报记者: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针对抗震设防标准,尤其是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的重建规划有哪些科学上的考虑?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否有可能全面提高灾区在重建设防的标准?还有,对于评估过程中显而易见的问题,比如说都江堰的聚源镇,只有聚源中学倒塌了,其他的都没有倒塌,关于这样的问题,专家组如何评判?

马宗晋:

这是大家都特别关心的事情,特别是学校的建设。其中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往往学校希望修建跨度比较大的教室,这样顶层的横梁抗震能力相对薄弱。特别是烈度比较高的地区,防御能力非常差。比如说极震区,烈度是11度,好多房子是无法抗御的。但是到了九度,还是有相当多的破坏,这时候就显露出来,周围地区房屋建筑条件还比较好,但是如果有一些学校建设空间过大,材料采用得并不太合适,这时候也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首先要看这个地区烈度大小,进一步看房屋建设的合理性,它的材料、它的结构,都是有关系的。

提高设防标准的问题,因为各个地区的设防标准是不一样的,地震系统不断地制作烈度图,哪个地区将来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要高一些,哪个地区可能低一些,拟定这样一个烈度图。这是根据全国的历史情况来考虑的,同时考虑地震参数,计算出来烈度的分布,这是理论上的设计。这个设计是不是很合理,正在不断改进。中国已经开始进入到第五个阶段烈度图的编制。随着地震的发生,要不断地改善这个情况。烈度图的建设是要逐步前进的,我们也很难由于这个地区发生这么大的地震,烈度很高,就把其他地区都提得高高的,跟汶川一样,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的背景是不一样的。西部地区烈度都比较高,东部地区相对就比较低,这是取决于历史的状况和历史地震的大小,来决定这个问题,不是普遍都提高起来,而是要看各地区的危险性。

董树文:

关于设防的问题,除了地震是重要的自然灾害以外,还要考虑到次生的地质灾害。这次汶川地震,震级非常高,同时伴随着地震发生了15,000个左右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整个汶川地震的损失,经过初步判断,约有三分之一的损失不是地震直接造成的,而是由于滑坡、崩塌和泥石流造成的。所以以后建设中,不光要考虑地震的烈度,同时也要考虑到地震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的判断。

彭博新闻社:

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死亡人数问题,今天参加新闻发布会,不仅有地震方面的专家,同时还有国新办的政府官员,能不能给一个具体的明确的数据?前一阵子温家宝总理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的时候,说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8万人,据我了解到,死亡人数是超过69,000人,失踪人数是18,000人左右。能不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汶川大地震已经四个月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失踪的人?

第二个问题关于地震震级的问题,中国地震部门报道是里氏8.1级,美国部门报道是7.9级,美国和中国的地震部门,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攀枝花会理地震的报道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中国汶川大地震发生几天之后又调高了地震震级,是否中国的有关部门有意调高震级,以掩盖他们在救灾工作中的不足?谢谢。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专家张国民:

关于地震震级的问题,在比较多的场合已经谈过了。汶川地震一开始测定是7.8级,过了两三天之后,修订为8.0级,这是因为随着地震以后我们获取的地震记录资料的增多,不光是国内的,包括国际上的各方面地震资料增多以后,得到进一步准确的结果。至于各个国家测定的震级有差别,是由于各个国家所用的地震台网观测资料的差别。另外一个原因,地震震级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我们现在测的里氏8.0级是面波震级,还有利用破裂的错动量和破裂长度等等来测定的,产生地震波测定的,叫矩阵级,类型不同,给出的数字也有一些差别。这也是经常会发现不同的国家对同一个地震给出的震级有差别的原因。

史培军:

我首先要说一个背景,我国根据国家标准,对任何一次灾害后,人员的伤亡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遇难的人数,第二类是现在确定不了他是不是遇难了,我们把它定义为失踪人数。温家宝总理说的数据是遇难人数和失踪人数加起来。因为地震已经三个多月了,我们认为,因地震造成的那些现在还失踪的人数生还的希望已经很小,我们把死亡的69,000多人和失踪的18,000多人,加在一起当然是87,000多人了。我们评估鉴定的时间是7月中旬,直接的遇难人数是69,197人,失踪的人数是18,341人。国务院新闻办和国家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一直都在很快地更新这些数据,估计就会有更新的数据给大家,但是大家一定要分开,是汶川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其他灾害都不能加在这上,比如说这次公布攀枝花地震遇难人数已经达到了38人,这是攀枝花的地震,不是汶川地震的事。

郭卫民:

我补充一句,现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每周还有两次有关的权威信息发布,按照计划方案今天下午会有一次权威信息发布,刚才记者提到的官方数字,可以在下午关注一下。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发布

未来3年投资1万亿元

中新网9月23日电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23日在中国政府网上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以及规划全文指出,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规划》全文约25000字,15章,涉及重建基础、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城乡住房、城镇建设、农村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重建、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精神家园、政策措施、重建资金、规划实施等。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范围为四川、甘肃、陕西3省处于极重灾区和重灾区的51个县(市、区),总面积132596平方公里,乡镇1271个,行政村14565个,2007年末总人口1986.7万人。

根据《规划》,受灾群众安置主要在规划区内就地就近安置,不搞大规模外迁。人口安置的对象主要是耕地和宅基地因灾严重损毁、无法在原村民小组范围内生产生活的农村人口;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置为主,尊重本人意愿,实行农业安置与务工安置相结合。少数民族人口的安置应尊重其生产生活习俗,原则上在本民族聚居区安置。

- 1011121314苦奋斗。充分发挥对口支援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责任明确、公开透明、监督有力、多渠道投资的重建机制。

——安全第一,保证质量。要严格执行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抗震设防标准。城乡居民点和重建项目选址,要避开重大灾害隐患点。严格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及技术规范,严把设计、施工、材料质量关,做到监控有力,确保重建工程质量。

——厉行节约,保护耕地。要坚持按标准进行恢复重建,不超标准,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尽量维修加固原有建筑和设施,尽量统建共用设施和用房。规划建设城镇、村庄和产业集聚区,要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和林地。

——传承文化,保护生态。要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建筑,保持城镇和乡村传统风貌。避开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古迹、水源保护地以及震后形成的有保留价值的新景观。同步规划建设环保设施。

——因地制宜,分步实施。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恢复重建,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和民族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重建方式、优先领域和建设时序。要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恢复重建。

第三节 重建目标

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建设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家家有房住,基本完成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恢复重建,灾区群众住上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住房。

——户户有就业,有劳动人口的家庭至少有一人能稳定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灾前水平。

——人人有保障,灾区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享有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

——设施有提高,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功能全面恢复,保障能力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经济有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科学发展能力增强。

——生态有改善,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环境质量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重建分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按照国土开发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

- 16

——位于生态重建区且受到极重破坏、通过工程措施无法原地恢复重建的城镇,应异地新建。通过工程措施可以避让灾害风险的村庄,可在控制规模的前提下就地重建;灾害风险大或耕地灭失而且无法恢复的村庄,应异地新建。

——规划区的县城(城区)可以分为重点扩大规模重建、适度扩大规模重建、原地调整功能重建、原地缩减规模重建和异地新建等类型。

——就地重建县城(城区)的重建类型,由灾区省级人民政府决定。需要异地新建县城和市级行政中心异地迁建的选址,应从灾区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地质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群众意愿等各方面因素,由灾区省级人民政府提出建议报国务院审定。

——乡镇的重建类型,由灾区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村庄的重建类型,由灾区市级或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第三节 产业布局

——适宜重建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增强配套能力,逐步形成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基地。

——适度重建区应重点发展以旅游、生态农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建设精品旅游区,适度开发优势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工业园区的规模,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工业园区。

——生态重建区应在不影响主体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业和农林牧业,严格限制其他产业发展,原则上不得在原地恢复重建工业企业。

第四节 人口安置

——受灾群众安置总的原则是,主要在规划区内就地就近安置,不搞大规模外迁。人口安置的对象主要是耕地和宅基地因灾严重损毁、无法在原村民小组范围内生产生活的农村人口。

——坚持就地就近分散安置为主,尊重本人意愿,按就地原址、村内跨组、乡镇内跨村、县内跨乡镇、市(州)内跨县、省内跨市的顺序在本行政区域内安置,并实行农业安置与务工安置相结合。

——少数民族人口的安置,应尊重其生产生活习俗,原则上在本民族聚居区安置。

——适宜重建区在本区域内就地就近安置受灾人口,并适当吸纳生态重建区需要异地安置的受灾人口。适度重建区原则上在本区域内就地就近安置受灾人口。生态重建区的少量受灾人口先考虑在县域内安置,无法安置的可以跨行政区安置。

——在政府有序组织和政策引导下,遵循市场规律,对少量自愿通过投亲靠友、自主转移等方式到其他地区安家落户的灾区群众,尊重其自主选择。

——鼓励规划区长期在外地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口及其家庭成员,转移到就业地安家落户,就业地应当在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当地居民的同等待遇。

第五节 用地安排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各类重建项目都要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农用地,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和废弃地、空旷地。

——统筹安排原地重建与异地新建用地,合理安排各重建任务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

——适度扩大位于适宜重建区的城镇特别是接纳人口较多城镇的建设用地规模。控制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的城镇建设用地,结合工业园区撤并和企业外迁,适度压缩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恢复并逐步扩大生态用地。

专栏3 恢复重建新增用地④

单位:公顷

类别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

城镇建设用地

23190 19200 1910 2080

农村居民点用地 11000 9500 726 774

独立工矿用地

6246 4000 762 1484

基础设施用地

16367 14600 1212 555

其他建设用地

590 500 — 90

合计 57393 47800 4610 4983

——优先保证异地新建城镇、村庄的建设用地,以及重点重建任务、项目的新增用地。

第四章 城乡住房

城乡住房的恢复重建,要针对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和消费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政府补助支持政策。

对经修复可确保安全的住房,要尽快查验鉴定,抓紧维修加固,一般不要推倒重建;对需要重建的住房,要科学选址、集约用地,合理确定并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尽快组织实施。

第一节 农村居民住房

——农村居民住房的恢复重建,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农户自建、政府补助、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相结合。

——改进建筑结构,提高建筑质量,符合抗震设防要求,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风貌,节约用地,保护生态。

——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规划设计力量,为农村居民免费提供多样化的住房设计样式和施工技术指导。

专栏4 农村居民住房

项 目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

加固 户数(万户) 168.36 144.38 11.88 12.10

新建 户数(万户) 218.87 191.17 22.98 4.72

间数(万间) 656.61 573.51 68.93 14.17

- 19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

——按标准设置紧急避灾场所和避灾通道。恢复重建公共绿地。

专栏6 市政公用设施

领域

项目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

道路 交通 道路(公里)

修复 2548 1509 2301 13

32 新建 180 94 67 83

桥梁(座)

修复 728 123 635 58

新建 54 22 39 43

公交场站(处)

修复 450 207 419 130

新建 24 3 7 74

供水

水厂(座)

修复 451 1

5442 12

新建 8 — 1 3

管网(公里)

修复 4153 2363 4055 2085

新建 74 119 24 159

供气供热

燃气储气站(座)

修复 203 15 203 10

新建 — 2 — 3

供气管网(公里)

修复 052 791 2049 590

新建 — — 3 201

热源厂(座)

修复 3 4 — —

新建 3 4 — —

供热管网(公里)

修复 6 41 — —

新建 6 41 — —

污水处理

处理厂(座)

修复 331 27 328

21

新建 3 3 — 3

管网(公里)

修复 800 7256 765 6350

新建 29 471 6 435

垃圾处理

处理场(座)

修复 47 8 39 1

新建 5 5 3 2

转运站(座)

修复 665 87 565 9

新建 44 60 56 18

第二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恢复重建,要尽可能保留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明确严格的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内受损轻微、格局完整的建筑,应对重点部位进行加固或修缮;确需重建的,其外观要延续传统样式,尽可能利用原有建筑材料或构件。

——恢复重建历史文化街区内损毁的现代建筑,应与整体风格相协调。

——对拟申报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应在恢复重建中切实保护其历史文化特色和价值。

专栏7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项目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

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 2 都江堰、阆中

省级 10 绵阳、什邡、松潘、汶川、广元、江油、绵竹、广汉、剑阁 勉县

历史文化名镇 国家级 2 安仁、老观

省级 9 昭化、孝泉、街子、怀远、元通、安顺场、郪江、青莲 碧口

历史文化名村 省级 1 杨店村

第六章 农村建设

农村生产生活设施的恢复重建,要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相结合,做到资源整合、分区设计、分级配置、便民利民、共建共享。 第一节 农业生产

——稳粮增收,突出优势,做强产业,因地制宜恢复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立足资源优势,恢复重建一批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 222324

特殊教育学校

23 21 1 1

幼儿园 270 250 17 3

其他 6

262 — —

第二节 医疗卫生

——重点恢复重建县级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以及乡镇卫生院、中心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全面恢复市县乡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恢复重建地方病防治设施。统筹企业办医疗机构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恢复重建。恢复市级药品监督检验所。

——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与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服务人口较少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用房与乡镇卫生院原则上统一建设,不再单独重建。适当配置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增强服务能力。

专栏12 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

单位:个

项 目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

医院 169 137 23 9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63 48 11 4

妇幼保健机构 52 39 9 4

乡镇卫生院(含统建普通乡镇计生站) 1263 1021 160 82

药品检验所 7 5 1 1

其他卫生机构 67 57 2 8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66 53 9 4

中心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 348 268 46 34

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辆)

450 346 62 42

第三节 文化体育

——合理布局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影剧场(团)、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场馆、青少年活动场所、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各类设施的恢复重建。

——公共文化设施要尽可能集中规划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充分发挥文化宣传、提供信息、科普及技术培训等服务功能。恢复重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

——恢复广播电视网络功能,恢复重建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无线广播电视发射、监测台站等,修复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乡镇广播电视站业务用房与乡镇综合文化站统一建设。

——恢复重建公益性出版机构、新华书店等的设施以及农家书屋、公共阅报栏。

——恢复重建受损体育场(馆)等设施,乡镇体育场所的恢复重建原则上要与学校或文化设施统筹规划,共建共享。

专栏13 文化体育

公共文化设施 恢复重建图书馆52个、文化馆54个、档案馆5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77个(含统建乡镇广播电视站),影剧场(团)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县级支中心、基层点

广播影视设施 恢复重建无线广播电视发射、监测台90座,广播电视台54座,修复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29522公里,广播电视有线前端51个,修复配置乡镇广播电视播出和传输设备18332台(件),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15688套,流动电影放映车及设备2526套

新闻出版设施 恢复重建公益性出版机构4个、新华书店1146处,农家书屋和受损公共阅报栏

体育设施 恢复重建受损体育场42个、体育馆37个、后备人才训练等设施83处,配套建设基层全民健身设施

第四节 文化自然遗产

——注重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和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历史价值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物。

——修缮恢复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文物保护单位、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文物中心库房、文物管理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以及相关宗教活动场所。

专栏14 文化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修复青城山—都江堰、九寨沟、黄龙、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修复三星堆遗址、藏族羌族碉楼与村寨、剑南春酒坊遗址

文物保护单位 修复二王庙、彭州领报修院、江油云岩寺、平武报恩寺、广元皇泽寺、理县桃坪雕楼羌寨、徽县新修白水路摩崖、宁强同心羌寨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90处,少数民族物质文化遗产20处

博物馆及文物库房 修复绵阳市博物馆、什邡市博物馆、茂县羌族博物馆、陇南市博物馆、广元市中心库房、汉源县文管所等65处,馆藏文物3473件(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修复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剑南春酒酿造技艺专题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文县白马池哥昼传习所、略阳江神庙民俗博物馆等111处

第五节 就业和社会保障

——实施就业援助工程,加强对青壮年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对口支援、定向招工、定向培训、劳务输出等,解决规划区100万左右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

——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原则上县城建设一个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设施,街道(乡镇)、社区建设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提供就业、人才、社会保障和争议调解仲裁等服务。恢复重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系统。

专栏15 就业和社会保障

单位:个

项目 合计 四川 甘肃 陕西

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机构 51 39 8 4

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⑤ 1855 1507 217 131

县乡社会福利机构⑥ 1855 1350 476 29

县乡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157 138 12 7

——实施灾区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特殊救助计划,增强各级各类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服务设施能力。重建并适当在县城新建福利院、敬老院和残疾人综合服务等设施,在成都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恢复重建殡仪馆和救助管理站。

第六节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设施的恢复重建,要节俭实用,严格控制建设标准,结合行政区划的调整,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要求,同级同类机构的用房和设施要尽可能集中建设、共建共享。

——恢复重建各级党政机关、政法机构的办公和业务用房,以及工商、卫生、食品药品、质检、安全生产、环境、金融、文化等监督监管机构的业务用房。恢复重建消防设施。

——恢复重建城市(城区)社区服务设施。

——建设乡镇公职人员周转住房,为乡镇挂职干部、支教、援医等人员提供宿舍。

——统筹村级公共服务,新建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为村级组织办公、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体活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党员教育、警务、农业生产服务等提供统一共用场所。

第八章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要把恢复功能放在首位,根据地质地理条件和城乡分布合理调整布局,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远近结合,优化结构,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第一节 交通

——加快公路的恢复重建,充分利用原有公路和设施,以干线公路为重点,兼顾高速公路,打通必要的县际、乡际断头路。适当增加必要的迂回路线,力争每个县拥有两个方向上抗灾能力较强的生命线公路,初步形成生命线公路网。

——对干线和支线铁路中受损的路段和运营设施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测、维护和加固,对受损严重的线路和生产运营设施进行改建或重建,提高对外通道能力。

——区分轻重缓急,修复受损民航设施设备,全面恢复并提高民航运输能力。

——建立健全交通应急体系,建设应急交通指挥、抢险救助保障系统。

专栏16 交通

高速公路 修复勉县至宁强至广元、广元至巴中、雅安至石棉、都江堰至映秀、成都至绵阳、绵阳至广元、成都至邛崃、成都至都江堰、成都至彭州、宝鸡至牛背等高速公路

干线公路 修复国道10

8、

212、

213、

316、

317、318线等受损路段共约1910公里,以及22条省道(含2条省养县道)约3323公里,12条其他重要干线公路约848公里,适时启

- 2829启动服务灾区重建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项目。

——支持东汽、二重、攀长钢、长虹、九洲、宏达、阿坝铝厂、厂坝铅锌矿、成州矿业等中央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恢复重建。支持军工企业恢复重建。

——扶持个体私营经济,以及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恢复重建。

专栏20 工业企业恢复重建项目

单位:个

小计 四川 甘肃 陕西

原地恢复项目 2261 2057 152 52

原地重建项目 729 564 99 66

异地新建项目 611 459 103 49

合计 3601 3080 354 167

——支持受灾企业按照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调结构、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积极引导和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国内外投资者特别是对口支援地区的企业采取各种方式参与受灾企业重组、重建。

三、产业集聚区

——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发挥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作用,引导企业集中布局,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结合灾区企业异地新建,撤并和迁建部分县(市、区)产业园区,适当扩大部分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面积。

——新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承接适度重建区和生态重建区企业的异地新建,和其他企业集中布局。

——支持对口支援地区与受援地区按合理布局的原则,合作建设产业园区,吸引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

专栏21 产业集聚区

撤并和迁建的工业园区阿坝水磨工业园区、平武南坝工业园、北川工业园、安县花荄工业园区、青川工业集中区、什邡蓥华工业园、什邡穿心店工业区、绵竹龙蟒河工业集中区、绵竹高尊寺化工集中发展区

扩大面积的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油工业园区、德阳经济开发区、广汉经济开发区、彭州工业园区、都江堰经济开发区、陇南西成(陇南)经济开发区等

新设立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天水、汉中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第二节 旅游

——实施重振旅游工程,加强重点旅游区和精品旅游线建设,恢复重建重要景区景点、民族特色旅游城镇和村落。恢复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

——恢复重建旅游交通设施及沿线旅游服务区、服务站。做好旅游宾馆等设施的加固重建。建设旅游安全应急救援系统。

——加强旅游市场宣传,及时通报旅游安全保障状况,恢复中外游客信心。加强旅游新资源、新产品的促销。

专栏22 旅游

重点旅游区 建设羌文化体验旅游区、龙门山休闲旅游区、三国文化旅游区、大熊猫国际旅游区

精品旅游线 建设九寨沟旅游环线、藏族羌族文化旅游走廊、地震遗址旅游线、大熊猫栖息地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川陕甘红色旅游线

景区景点 恢复重建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黄龙、剑门蜀道、蓥华山、李白故里、四姑娘山、武都万象洞、成县西狭颂、康县阳坝、舟曲拉尕山、青木川古镇、定军山、宝鸡炎帝陵、千佛崖、略阳五龙洞等

第三节 商贸

——优化城乡服务设施网点布局,恢复重建关系群众基本生活的商业服务网点、民族贸易网点以及便民利民的生活生产服务网络。重点恢复重建钢材和水泥等建材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设施。

——整合现有物流设施,重建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生鲜食品和农产品冷链系统、食糖等重要商品储备库,新建民族特需商品储备设施。引进大型物流企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

——恢复重建粮食和食用油库、粮油供应站、军供站点、粮食批发市场、粮食收购站点等粮食流通设施。恢复重建成品油、通用物资等国家物资储备设施。

——城镇应恢复重建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农贸市场等零售业态,振兴传统商业街区,恢复发展社区生活服务业。

——农村应恢复重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日用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销售网点、供销社经营服务体系等。

专栏23 商贸网点

批发市场 恢复重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6个、农产品(含畜产品)批发市场85个、家装建材批发市场24个、日用消费品批发市场30个、其他批发市场36个

零售业 恢复重建百货店39个、超市79个、农贸市场267个

配送中心 恢复重建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44个、农产品配送中心11个、农资配送中心28个、公共物流平台13个

粮油储备 设施恢复重建粮食储备库161个,其中中央储备粮代储粮库28个、地方储备粮库133个

物资储备设施 恢复重建肉类储备库9个、其他重要商品储备库28个,其中国家物资储备库2个

第四节 金融

——恢复重建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分支机构,合理布局基层营业网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金融服务网络。

——恢复重建营业用房、金库、金融网络信息系统。鼓励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做好证券期货、保险经营机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和异地灾备工作。

专栏24 金融机构

银行业 修缮加固网点1085个、原址重建776个、异地新建232个、撤并12个

证券业 修缮加固网点19个、原址重建2个、异地新建12个

保险业 修缮加固网点1211个、原址重建11个、异地新建50个

第五节 文化产业

——恢复重建三星堆、绵竹年画、广元和都江堰文化产业园以及九寨沟演艺群、建川博物馆聚落等文化产业基地,加固改造徽县河池和成县同谷书画院,打造羌绣、强巴版画等优势品牌。

——恢复重建受损的演出展览、创意动漫,以及图书音像发行分销、文化娱乐、艺术品经营等网点。

第十章 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体系的恢复重建,要坚持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整治、统筹调度的原则,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和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预防和紧急救援能力。

第一节 灾害防治

——加强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监测,尽快治理险情紧迫、危险性大、危害严重的隐患点。

——加强地震、地质、气象、洪涝灾害等的专业监测系统、群测群防监测系统、信息传输发布系统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建设监测预警示范区。

——加强基础测绘工作,恢复建设测绘基准点,建设地理信息系统。

第二节 减灾救灾

——加强紧急救援救助能力建设,充实救援救助力量,提高装备水平,健全抢险抢修和应急救援救助专业队伍。

——加强救灾指挥系统建设,建立健全综合救灾应急指挥、抢险救援和灾情管理系统。

——结合交通网建设疏散救援通道,建立应急水源、备用电源和应急移动通信系统。健全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提高储备能力。

——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加强城乡避难场所建设,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合理确定抗震设防标准,按灾情烈度提高灾区原有设防等级。

- 3334

饮用水源地保护 建设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设施323处

土壤污染治理 高风险区和重污染土壤治理22处

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保障 建设放射性废物库、辐射环境监测网点、辐射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等

环境监测 恢复重建环境监测设施和设备

第三节 土地整理复垦

——加强土地整理复垦,重点做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修复。

——对损毁耕地,要尽可能复耕,最大限度地减少耕地损失。对抢险救灾临时用地和过渡性安置用地,要适时清理,尽可能恢复成耕地。

——对损毁的城镇、村庄和工矿旧址,以及其他具备整理成建设用地条件的地块,要抓紧清理堆积物,平整土地,尽可能减少恢复重建对耕地的占用,对废弃的建设用地,能复垦为耕地的要尽可能复垦。

专栏28 土地整理复垦

单位:公顷

小计 灾毁耕地

整理复垦 临时用地

整理复垦 建设用地

整理复垦 其他

四川 145164 111880 6152 27132

——保留必要的地震遗址,建设充分体现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纪念设施。对在恢复重建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内外机构或个人,通过颁发荣誉证书、冠名给予鼓励。

——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大力宣传抗震救灾中激发的伟大民族精神和自强不息重建新家园的感人事迹。

专栏29 精神家园

心理康复工程 在中小学校开展心理疏导教育,在医院设置心理门诊,在新闻媒体开办专栏节目,组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进社区(村庄),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培训心理疏导专业人员,编写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手册和心理辅导手册

羌族文化抢救工程 建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复严重受损的羌族文物、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抢救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民间文化数据库,编写羌族文化普及读本

汶川地震遗址保护和建设 保护北川县城、映秀镇、汉旺镇等地震遗址,建设博物馆及其他纪念地、纪念设施

——抢救修复灾区文物、文化典籍及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抢救和保护具有历史价值、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

第十三章 政策措施

坚持特事特办,根据恢复重建需要,制订实施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为实现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完成重建任务提供政策支撑。

第一节 财政政策

——建立恢复重建基金。中央财政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灾区省级财政比照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中央和灾区各级政府行政事业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县乡基层政权机构正常运转。调整现有专项建设规划和专项资金安排,按用途不变原则整合资金,向灾区特别是受灾贫困地区倾斜。

——支持利用国外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提供的灾后恢复重建优惠紧急贷款资金,与中央恢复重建基金配合使用。规划区内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因灾无法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先暂由中央财政垫付偿还。

第二节 税费政策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扩大规划区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灾区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进口国内不能满足供应并直接用于恢复重建的大宗物资、设备等给予进口税收优惠。对专项用于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新购的特种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

——减轻个人税收负担。对灾区个人获得的救灾和捐赠款,以及抗震救灾一线人员按照规定标准取得的补贴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

- 37383940复重建。

——国外优惠紧急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城镇和农村公益性设施、基础设施、廉租房、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等的恢复重建。

——创新融资,主要用于增强省级人民政府筹措资金能力,引导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入,支持城乡居民住房建设和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旅游等产业的恢复重建等。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目标任务,把握重建时序,落实工作责任,完善监督考核,有效推进本规划的顺利实施。

第一节 组织领导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恢复重建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树立全局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做好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

——灾区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恢复重建领导机构,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的恢复重建负总责,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恢复重建规划的实施,市、县级人民政府具体承担和落实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指导、协调和帮助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

——各地区在制订重建任务阶段性目标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依据本规划,建立恢复重建目标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灾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规划管理

——本规划是制订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政策措施和恢复重建实施规划的基本依据,是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依据,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恢复重建中都要遵守并执行本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国务院有关部门与灾区省级人民政府应依据本规划,尽快编制完成城乡住房、城镇体系、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市场服务体系、防灾减灾、生态修复、土地利用等恢复重建专项规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灾区省级人民政府要根据本规划制订恢复重建计划,明确重建时序,落实责任主体。

——灾区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导下,编制本行政区恢复重建实施规划,具体组织实施。根据需要编制或修改相应的城乡规划。

——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评估报告报国务院。灾区省级人民政府也要对本省实施本规划的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在本规划实施结束后,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汶川地震作文范文第2篇

512汶川地震后,抢救人员在废墟里发现了一位母亲,那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这位母亲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

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多灾多难的2008,唤醒了一颗颗沉睡的心,更是激起了我们强烈的爱国之情,我要大声说:“中国,好样的!”发生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件事都是对我们的一次磨练,经历了大灾大难的人们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能更好的享受今后的生活。孩子不要再哭泣了,失去了父母不代表你不能飞翔,我们会载着你遨游蓝天;父母不要再哭泣了,失去了孩子不代表你的希望从此破灭,我们会用温暖的心去再次点亮你的心灯;妻子不要哭泣了,失去了丈夫不代表你失去了可以依靠的肩膀,你看那满天的繁星,是他在守护着你,是他在为你祝福啊。

兄弟姐妹们坚强起来吧,命运之神眷顾了你们,是让你们载着死者的梦想飞行。天将将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连死亡都经历过了,获得重生的你们还会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吗?相信明天晴天,擦干眼泪去拥抱明天的阳光吧!我们等待着四川的腾飞!

汶川地震作文范文第3篇

灾后,宫城县内便利店和HOME CENTER接连不断发生趁火打劫的盗窃或盗窃未遂案件,至14日下午2时为止,县警察有线索的趁火打劫案件已有40余起。县警察声称,在地震受灾严重的仙台市城区,属仙台东署的辖区内,发生了19起盗窃和盗窃未遂案件。盐釜警署辖区内有6起,受海啸灾害较大的南三陆町也确认发生1起。被害金额达到164 万4376日元,其中现金被盗约90万,分别从3台收款机中被盗。另外,物品损失为482项(计39万6376元),美里町的便利店12-13日夜,大约 400余罐头、干电池和袋装食品被盗(相当27万日元)被盗。

地震波及范围之内,尽管日本政府呼吁民众不要抢购囤货,而冷静的日本市民继续进入超市有秩序地购排队抢购水和食物。核泄漏后,东京谣言满天飞,部分市民举家撤退秩序井然。日本一个学校操场上,好长好长的人龙,在排队领水。大家都称赞日本人守秩序、冷静、有纪律。而在汶川地震时,志愿者直接把水和粮食送到灾民手中,压根不需要排队。

我们都知道,日本人在大地震以后兴高采烈是笑对生死,中国人在大地震后有点笑容是没心没肺;日本人躲到大街上叫秩序井然,中国人躲到公园里是惊慌失措;日本人来了地震不逃是从容淡定,中国人来了地震不撤是呆若木鸡;日本在地震后打PSP是生活乐观,中国人在地震后打麻将是麻木不仁。

志愿者:

震后的日本灾区,看不到救援帐篷,看不到志愿者,看不到车队,日本自卫队拒绝个人援助。记者报导,都说秩序很好,日本政府准备的好,都不用老百姓动起来。大家一起羡慕日本,活在这个国家真是幸福。电视画面中,淡定而安静的灾区,三三两两的日本自卫队员,在废墟中挨家挨户的问:有人在吗?真是十分有礼貌。亲人埋在底下,日本人仍然是优雅的绅士。

反观汶震,整个四川动员起来不用多说,入川志愿者太多以致影响救灾,政府不得不控制进入灾区的人数。全国人民捐血捐款捐物资,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政府平时缺少救灾准备啊! 领导:

日本灾后,日本天皇和首相稳坐东京,不动如山。震后第五天,日本天皇发表首次电视讲话鼓励民众。似乎日本根本没有什么黄金七十二小时的概念,一切行为有条不紊,镇定得仿佛灾难发生在地球另一端一样。

汶川地震时,胡主席灾后一个半小时候发布救灾指示,稍后温总理发表讲话并进入灾区指挥,晚上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并发布通告。震后第五天,胡主席进入震区换温总理的班,之后不久就转入热火朝天的重建。

军队:

当日本媒体直升机直击海啸登陆的时候,空自的救援直升机泡在机场上。当CCTV登上直升机对灾区进行航拍的时候,1200人因缺少直升机救援被困在仙台机场三天。在核泄漏时,进入福岛的日本自卫队军官痛骂上级“骗我们去送死”,之后全部撤退,留下50位平民看守核电站。政府命令自卫队直升机空中作业降温时,自卫队以安全为理由拒不执行,扯皮1天后,军方派了架直升机飞过去,说是收到风力阻挠,毅然撤退了。日本真不愧是人命重如山的民主国家。

汶川地震时,半个中国的军队进行动员,在道路状况极差的环境下前进,在气候条件恶劣的时候伞降,第一天在震区的军人超过1万,第二天超过5万。直升机不间断进行物资运送和空中抛送,冲锋舟冒着山体垮塌的危险进入灾区。解放军的舍生忘死,真是“活该、体制的杯具、我是纳税人你为我去死理所当然”!

英雄:

日本女老师安排学生安全撤离,自己最后离开教室关掉电源,被同胞们热情歌颂。

而我们的谭千秋老师,袁文婷老师,汤宏老师等等,在这一刻都被遗忘了。人们似乎只记得一位叫范跑跑的中国教师。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外国就是国民高素质、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发生在中国就是民族劣根性、违反人性的明证。 福岛50人敢死队员在核泄漏区工作,是人类英雄。切尔诺贝利后,苏联派遣人员清理,是罔顾生命。

建筑质量:

福岛核电站位于世界核电站装机容量第一位,1961年设计,1967年动工,1970年并网发电,本身已经处于超期服役阶段。哪怕是氢气燃爆也会造成辐射泄漏。东京电力从70年代以来就谎报了有关安全纪录,在此次泄露之前,至少发生过四次危害不大的事故。这次号称海啸预警第一的日本,其重中之重的核电站,居然不小心发生了绝对比不上切尔诺贝利的事故,至于事故到底是什么情况,东电和日本各级政府每时每刻都会有新发现。

在灾难来袭时,近海的善于抵抗地震的浅地基低层建筑在海啸面前不堪一击。距震中超过350公里的东京一所学校天花板坠落,25人被压,几十处水管爆裂,几处火警。当然,全民反应淡定,秩序井然。毕竟都是以上包括核电站都是天灾,不像汶川地震时那都是人祸。

交通:

海啸来临时,得到还算充足预警时间的日本沿海居民有秩序地逃生,部分地区徒步逃生者存活率显著较高,而不少开车者却因为堵车葬身大海;当天,冷静乘车撤退的东京居民引起的交通堵塞直至半夜仍未缓解。灾后4天,本应作为救灾枢纽的东京,交通运输仍未恢复正常。

汶川地震时,很多中国志愿者开车进入灾区,全成都出租车免费往灾区运送人员和物资。成都机场与军队机场超负荷运转,大型机械进入灾区开辟道路。整个成都以西,犹如一个混乱大工地,和冷静守序的日本简直不能比啊不能比。

电力系统:

日本一国,两家电力公司为了争夺利润,割据一方,居然分别用两种不同频率的高压电机。灾后,整个东日本电力缺口将达1000万千瓦,为了避免大规模停电,要每三小时一区域地轮换停电。然而几乎没有受灾的西日本的电力由于频率不同,所以无法及时支援东部!大阪和东京,一个60Hz,一个50Hz。 汶川地震时,尽管岷江上的的水电包括紫坪铺水电站都停止供电,江油火电厂严重受损。但四川除了极震区内因电网受损未能供电之外,成都等受灾程度与此次日本相当的地方从没有停过电。

开放心态:

福岛核电站宣布冷却系统故障后,美国本已答应派遣空军紧急运送冷却剂协助,但是日本政府坚称“可以自行处理”,结果果然一切尽在日本政府掌控之中。美国航母在核泄漏日趋严重后,也撤回了外海。

灾害发生后,中国的超过百人的国际救援队一直处于待机状态,而日本政府最终接受的人数是15人。

汶川地震时,中国同样允许外国救援队进入灾区参与求援。与救出受困同胞的俄罗斯救援队不同,发掘出遇难者遗体的日本救援队用鞠躬赢得了国人的好感。

新闻道德:

NHK报道国内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事件,不采访任何救援队员,也不采访受害者家属,而且不会在电视上播放血淋淋的场面。在报道遇难者时,遇难时的惨状绝不出现。所以我们在电视上只能看到日本人民井然有序的场景。日本电视台主播在现场直播中可以微笑着调侃此次核泄漏。

汶川地震时中国媒体不采访受害者家属,不播报死者的惨状被指责掩盖事实,误导国人。而日本媒体这么做那显然是新闻道德。

汶川地震作文范文第4篇

512汶川地震后,抢救人员在废墟里发现了一位母亲,那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这位母亲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

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多灾多难的2008,唤醒了一颗颗沉睡的心,更是激起了我们强烈的爱国之情,我要大声说:“中国,好样的!”发生在祖国大地的每一件事都是对我们的一次磨练,经历了大灾大难的人们更能体会到生命的真谛,能更好的享受今后的生活。孩子不要再哭泣了,失去了父母不代表你不能飞翔,我们会载着你遨游蓝天;父母不要再哭泣了,失去了孩子不代表你的希望从此破灭,我们会用温暖的心去再次点亮你的心灯;妻子不要哭泣了,失去了丈夫不代表你失去了可以依靠的肩膀,你看那满天的繁星,是他在守护着你,是他在为你祝福啊。

兄弟姐妹们坚强起来吧,命运之神眷顾了你们,是让你们载着死者的梦想飞行。天将将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连死亡都经历过了,获得重生的你们还会担心什么害怕什么吗?相信明天晴天,擦干眼泪去拥抱明天的阳光吧!我们等待着四川的腾飞!

汶川地震作文范文第5篇

大的灾难往往会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社会事件,政府如何进行公共危机处理?如何迅速发布准确信息?媒体如何做出最真实、最及时的报道?……成了考验政府执政能力和媒体社会责任的关键。

“非典”教训

SARS至今已经过去了5年,但回想那段经历真的让人无法忘怀。SARS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染病,在国内实际上最早于2002年11月份就开始在广东佛山市发现,而且很快就有病人死亡。由于当时缺乏对这种新型病毒的了解,加之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疾病疫情信息发布的严格控制,在民众没有防范意识的情况下,SARS很快蔓延,患病人数迅速增加,并扩展到全国大部分省区。

当许多媒体曾试图采访疫情时,有关部门却对此讳莫如深,拒绝透露任何信息。在官方严格管控疫情信息发布的舆论环境中,国内竟然没有任何有关SARS疾病流行的报道。然而,就在卫生部门刚刚发布中国没有疫病死亡的新闻之后,却尴尬地出现一个在北京的外国人因SARS死亡的实事,这让国外媒体立即找到了报料的新闻。一方面是SARS疾病的蔓延,一方面却是官方对此事的遮掩。于是,各种传言不胫而走,并以几何数的增长速度四处散布,恐惧很快席卷了整个社会。

客观地说,对于SARS疾病的蔓延,政府部门在发现之后就立即釆取措施想方设法去控制疫情,但由于传统思维的影响,政府不希望媒体出现对SARS疫情的新闻报道。一是担心信息公开会造成群众的恐慌,引起社会不稳定;二是担心让外界知道后,会暴露卫生防疫能力的问题,影响中国的形象;还有就是担心有传染病的信息会给海外来中国的投资者造成恐慌,影响经济发展。

官方只有报喜不报忧的有限信息,国内新闻媒体也就是发点希望广大民众不必恐慌,卫生部门正在组织抢救和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之类的新闻。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政府部门对疫情信息的封锁,国内媒体处于失语状态,而国外媒体又大肆报道。于是民间各种“有鼻有眼”的小道消息口口相传,使广大民众意识到疫情比政府公布的更加严重。从而导致民众对政府、对国内媒体产生不信任,觉得政府部门没有给民众应有的知情权,国内媒体没有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

“汶川”经验

时隔5年之后,当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强烈地震后,仅仅过了8分钟,新华网就发出全世界第一条带图片的消息:《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很快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彩信等各种媒体迅速发布地震新闻,使全国乃至世界都及时了解到四川震情。与此同时,全国各主要新闻网站几乎都开辟了汶川地震的专题,由于政府部门采取了非常透明的信息公开态度,允许各类媒体以不同介质全面立体及时地报道灾情。媒体迅速传播大量来自灾区最直接真实的报道,使灾区信息有了可靠的权威性,避免了无端的猜测,很快缓解了民众的恐慌情绪。

事实上,当汶川地震发生后,各地曾经有谣言传出。如北京、成都、重庆等地盛传当晚会有余震发生,当地的地震局都很快发布信息,进行辟谣。不时发生的余震也引起昆明一些群众的猜测和不安,由于高密度、不同传播平台及时传递官方公开的权威信息,那些不实传言迅速消失,人心得到安定,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很快恢复正常。

从这次汶川地震及时公开发布信息来看,政府部门吸取了SARS没有及时公开信息带来的教训,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学会了不掩饰、不瞒报,以客观真实的信息公开与流言赛跑,让公众在恐慌之前及时了解真相,通过阳光的权威信息成功阻止了流言的扩散。

另外,在这次四川遭受巨大的灾难之后,政府对媒体的开放可以说是从未有过的。正是基于这种对媒体的充分信任和理解,使媒体在抗灾救灾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信息传播作用。中央各家媒体闻风而动,想方设法派出记者深入灾区一线,以求获取最直接的灾情。为使信息更具有针对性和贴近性,许多地方媒体也派记者悄悄跟随各自省区的医疗、消防、武警等抗灾救灾队伍前往灾区采访,打破了原来宣传部门关于地方媒体不得跨省区报道的禁令。于是,总理亲临前线指挥、每天部队挺进灾区位置、救灾物资运送情况、伤员抢救情况、国外救援队进展情况……一一透明地呈现在公众面前,灾情的变化牵动全国亿万人民的心。由于灾区信息的及时传递,当空军无法空降的时候,网上出现了四川一名学生首发的帖文“有个地方特别适合空降”,被众多论坛、博客转载,最终为空军的救灾行动提供了信息帮助。

谣言止于公开

政府部门这次对灾情信息的透明化处理,使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登上了世界各大传媒头版。如美国《今日美国报》报道“大地震考验中国重大危机反应”。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政府对于此次地震的反应快速而又高效。英国《环球时报》报道,12日发生的中国汶川大地震震惊了全世界,这次地震造成的重大生命损失成了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的领导人面对灾难,行动非常快速,向公众表达了与灾难抗争的决心。……国际舆论对中国政府应对这次重大灾难时表现出的及时、公开发布信息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包括一些曾经对中国政府抱有偏见的西方媒体,这是从未有过的。

由于国内媒体对灾区的充分报道,形成了中国民众在抗灾救灾中的真实强音,使海外媒体纷纷转载来自中国媒体的消息,已往出现的杂音也就被真实的声音盖住了。

在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环境下,使民众获得了知情权,有了参与权。特别是网络媒体具有民间的“草根性”,可以及时表达民意,对抗灾救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迅速反馈。因此许多网友在积极参与各种力所能及的抗灾救灾行动的同时,及时提出了“志愿者不要盲目前往灾区”、“救灾公益汇款,银行不应收取手续费”等有利于抗灾救灾的呼吁,经过大家力顶,被有关部门采纳。又如“有人哄抢救灾物资”、“成都帐篷事件”等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后,立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很快将调查情况进行通报,使信息得到对称交流,各类媒体成为民众了解事实真相的主渠道。

通过信息公开在汶川大地震这一灾难中的实践,以往那种认为新闻媒体披露灾情,会暴露阴暗面,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会给政府添乱……在这次开放的舆论环境中证明是多余的担忧。国内媒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履行了对国家、民族、社会、民众进行客观报道的职责,正如一位媒体记者所说:此次报道是历来发生重大灾难之后最快速、最及时的报道。每天及时向海内外公开发布地震遇难者人数,这在过去很难想象,媒体及时发布官方提供的真实数据,自然也就不会出现

民间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情况了。

回头审视这两件重大的突发事件,我们庆幸国家在5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它为这次震后信息公开起到了有法可依的保障作用,使民众对政府部门在抗灾救灾中的工作情况有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事实证明,信息公开是推进阳光政府的基础。谣言止于信息公开,流言止于信息通畅。过去那种报喜不报忧,甚至以保密为由的“以谎辟谣”,使信息不对称的瞒报,才是真正引起民众恐慌的根源。

政府信息的真实公开犹如一道阳光,当事实充分展示在阳光下时,民众才会信任政府,相信媒体。在危难时刻,政府信息公开的声音更有力量。通过媒体及时传播政府真实的声音,把真相告诉民众,才能赢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这次汶川地震使政府与民众通过媒体实现了良性信息交流,这不仅是新闻媒体报道形式和手段的进步,更是政府在信息公开发布方面的成熟表现,它反映出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灾难中,再次证明了谣言止于公开的事实。这或许是我们从SARS到汶川地震得到的启示。

上一篇:个人简历的自我评价下一篇:摘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