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范文

2023-09-17

走近科学范文第1篇

江西省安远县九龙小学 魏迎春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儿童诗的兴趣,增强创作的信心。 2.使学生掌握儿童诗的写作技巧,发挥想象,使用正确的语言创作儿童诗。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提高其诗歌鉴赏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儿童诗的写作技巧,激发对儿童诗的兴趣和创作的信心。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诗趣

1.师:夜深了,星星都疲倦地眨着眼睛,只有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上,路灯下一个人也没有,你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得正香,突然,传来一阵这样的声音──(课件播放“呼噜声”)

2.师:这是什么声音?(呼噜声)在寂静的夜晚,这样的声音是多么令人心烦啊!然而,有一位叫陈锦的小诗人却对这种声音情有独钟,他还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就叫──爸爸的鼾声。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写诗的情境。

(二)赏诗引路,领悟诗性

1.课件出示《爸爸的鼾声》,请一位同学读读这首诗,大家边听边思考,这首诗与咱们平时读的文章相比,在格式上有什么不同?(分行)

2.再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找出你觉得写得最美的那句诗。(比喻,想象) 3.指导感情朗读。

(1)诗人由爸爸的鼾声想起了山上的小火车,想起了美丽的森林,甚至担心起火车的安危,这些想象里,包含着诗人对爸爸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不但形式美观、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更饱含感情。 (2)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读出来吧!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赏诗“爸爸的鼾声”引路,使学生感到写诗并不难,关键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三)激发想象,试编诗歌

1.师:你瞧,诗人的生活其实跟我们差不多,只不过他们有一双独特的眼睛和一对非凡的耳朵,能够从令人烦燥的事情中看到有意思的地方,能够从不那么动听的声音里听到值得回味的内容。

2.试编诗的第一小节。

(1)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双眼睛和这样的一对儿耳朵呢?咱们不妨来测试一下!这是一张照片,照片上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还是听听主人的介绍吧!

课件出示“远足”图片,配音:放假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走到半路,突然下起了雨,我们只好打道回府了。

(2)此时,你看见了什么?课件出示:我看见________,就像________,它使我想起________。

(3)你听见了什么?课件出示:我听见________,就像________,它使我想起________。 3.师:同学们,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们的心情如何?(愉快、喜悦、高兴)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读读我们自己写的诗吧!

4.师:有位小朋友回到家以后,自己也写了一首诗,不过他写的跟咱们写的好像不太一样,想看一看吗?

5.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思考:这首诗与咱们刚才写的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用了拟人手法)如果雨是人,你觉得,他会是怎样的人?(顽皮的、任性的)

6.师:是啊,拟人的手法不但可以使诗人的语言显得更加优美,而且使他笔下的雨有了人的灵性!

7.师生合作写诗。

(1)课件出示:雨伞、蘑菇、蒲公英、荷叶等图片。鼓励学生想象:这是什么?这把伞到哪里去了,变成了什么?师生合作写诗。

伞,/开在草丛/是一个个大蘑菇。 伞,/开在风中/是一朵朵蒲公英。 伞,/开在水里/是一张张荷叶。

(2)伞还有可能在哪里盛开?(师读文字,生填空,合作朗读这首小诗) 伞,开在________是________。 伞,开在________是________。 伞,开在________是________。 伞,开在________是________。

预设:开在森林,是一棵棵大树;开在时装店,是一条条漂亮的裙子;开在花园,是一朵朵鲜花;开在公园,是一个个亭子„„

【设计意图】口头试编儿童诗,降低了难度,在语言实践训练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受到“诗话”语言的训练,胜过具体方法的指导,为后面的动笔写儿童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四)拓宽思路,尝试创作

1.师:在刚才的训练中,我们的想象多了一些夸张,添了一些童趣,诗的意境就更浓了,听着同学们充满想象的表达,我觉得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诗人,想不想自己动笔写一首儿童诗,当一回真正的小诗人?

2.指导选材。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成为我们写诗的题材,与你关系最好的朋友,你最喜欢的游戏,你最想实现的愿望,那只可爱的小老鼠,那块普通的橡皮,那枝盛开在冰雪中的红梅,那一抹最迷人的夕阳以及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3.学生动笔习作。写的时候,要注意诗歌格式上的特点,可以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诗歌的语言更加优美,千万别忘了加上你丰富的想象,把要表达的感情写出来!

提示:可以参照屏幕上的小诗和框架,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作。 4.教师巡视,鼓励写完的同学小声诵读自己的诗作。

【设计意图】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根据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选材,目的是引导学生写出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句。

(五)吟诵诗作,评价欣赏

1.配乐朗诵自己写的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即兴作诗。老师读了你们精彩的诗歌,诗兴大发,我也想写一首诗,就写写咱们今天课堂上发生的事。(老师即兴作诗夸夸孩子们的表现,鼓励孩子,让他们更有成就感。)

3.教师小结:你们都能放飞想象的翅膀,写出一首首美丽的诗,真是一个个小诗人。 【设计意图】配乐朗诵会进一步巩固理解“什么是好诗”,学会与别人交流自己的习作,还可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走近科学范文第2篇

纱窗上落满灰尘,大多数我们打扫的时候,是拆下纱窗,再用水清洗。告诉你一个不用拆下纱窗就能将纱窗打扫得很干净的好办法:将废旧报纸用抹布打湿,再将打湿后的报纸粘在纱窗的背面,待五分钟后,将纱窗上的报纸取下,你会发现潮湿的报纸上粘满了纱窗上的灰尘污渍。

2、巧除衣服上的油污

衣服上不小心沾了油,怎么洗?不用急,我再教你一招:将有油污的正反两面垫上吸油纸(超市有卖),再用熨斗烫吸油纸部位,油污全部被吸油纸吸附,衣服干干净净,不用化学物品的干洗哦!

3、衣服上沾有油笔印痕怎么办?

不小心衣服上留下圆珠笔的印痕,怎么办?告诉你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拿一棉签,蘸上酒精,在印痕处来回擦试几次,油笔印痕会自动消失。试试吧!

4、冬季清洁地板有绝招

打扫房间时,在地板上撒些雪,这样做,既扫得干净,又能避免起灰。

5、洋葱擦玻璃更省力

擦门窗玻璃时,可先把洋葱去皮切成两半,用其切口摩擦玻璃,趁洋葱的汁液还未干时,再迅速用干布擦拭,这样擦后的玻璃既干净、又明亮。

6、淘米水赛过洗衣粉

白色的门帘、床单等,可用淘米水进行浸泡冲洗,具有明显的除垢去污和增白的效果。

7、家具喝茶更亮丽

将一块软布放在凉的浓茶水中浸透,用它擦洗桌椅等家具,可使家具光亮如新。

8、牙膏去垢效果强(头发篇)

脸盆边上的积垢,可用一小撮乱头发蘸点牙膏擦试,可很快除去积垢。

9、牙膏去垢效果强(纱布篇)

茶壶和茶杯内壁上的茶垢,可用细纱布蘸点牙膏擦拭,一擦就掉。

10、报纸碱水去油污

各种容器上的油污,可先用废报纸擦拭,再用碱水刷洗,最后用清水冲净即可。

11、白纸成灰擦碗碟

将一些废白纸烧成灰,用其擦拭碗、碟、杯等瓷器,去污效果极佳。

12、食醋不伤铝制品

铝锅、铝盆、铝勺等铝制品上的污垢,可用食醋涂擦,这样擦过的铝制品既光洁照人,又不损伤其表层。

13、鸡毛变抹布

厨房灶面瓷砖上的污物,可用一把鸡毛蘸温水擦拭,一擦就净。

14、牙膏去垢效果强(刷子篇)

瓷砖接缝处的黑垢。挤适量牙膏在刷子上,纵向刷洗瓷砖接缝处;然后将蜡烛涂抹在接缝处,先纵向涂一遍,再横向涂一遍,让蜡烛的厚度与瓷砖厚度持平,以后就很难再沾染上油污了。

15、香烟盒里住着宝贝

茶几上的茶渍。经常在茶几上泡茶,时间久了会留下难看的片片污迹。可以在桌上洒些水,用香烟盒里的锡箔纸来擦拭,然后用水擦洗,就能把茶渍洗掉。

16、烫痕涂抹凡士林

木质家具表面的烫痕。如果把热杯盘直接放在家具上,漆面往往会留下一圈烫痕。可以用抹布蘸酒精、花露水、碘酒或浓茶,在烫痕上轻轻擦拭;或者在烫痕上涂一层凡士林油,隔两天再用抹布擦拭,烫痕即可消除。

17、牙签硬布配合好

木质家具表面的焦痕。烟火、烟灰或未熄灭的火柴等燃烧物,有时会在家具漆面上留下焦痕。如果只是漆面被烧灼,可以在牙签上包一层硬布,在痕迹处轻轻擦抹,然后涂上一层蜡,焦痕即可除去。

18、牙膏去污效果强(白家具篇)

白色家具表面的污迹。家中的白色家具很容易弄脏,只用抹布难以擦去污痕,不妨将牙膏挤在干净的抹布上,只需轻轻一擦,家具上的污痕便会去除。但注意用力不要太大,以免伤到漆面。

19、报纸修复地板有奇效

走近科学范文第3篇

2013年5月17日至19日,由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科教新报社组织的湖南省首届小学数学两岸四地高效课堂观摩暨十年课改成果报告会在湖南电大体育馆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观摩了很多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有教学艺术客座专家——徐长青老师的《重复》一课,有大腕级的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的《台湾长什么样》一课,有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认识负数》一课,有睿智和大气的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还有德高望重的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的《找规律》一课„„我看到了这些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置身于会场中,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看到了他们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

徐长青老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幽默的教学语言,以他独特地教学艺术和完美地语言魅力征服了所有在场听课的老师们。他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都充满着启发与挑战,将数学思想融于课堂之中。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同时也使听课的教师们感受到了教学艺术的完美。

回想起来:本节课徐老师不断设计悬念,理解感受、鼓励猜想、引发多元思维,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引导学生创造性思考纠正经验偏差,感受集合思想,在形象与现实中完成数学化的过程,形成抽象的数学认识„„在具体的情景中不经意地又是刻意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品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在无意识的情境中交给儿童有意识的知识。

“情景一”:写名字。

课前徐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让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卡片上,学生第一次写好后,徐老师又卖了一次关子,“刚刚有的孩子写自己名字时写的很小,如果让你再写一次,老师相信你会写的更好,把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本以为是为了便于与学生交流,上课点名,听完课后,原来写名字也是为后面教学:将重复的现象抽象成集合时做好铺垫,真可谓一举两得!

“情景二”:理发师的困惑!

用小故事来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徐老师在课堂上讲述“理发师的困惑”这个小故事更是生动有趣,他居然采用了三种不同的声音叙述出三个人物之间的对话。犹如一位经验老道的配音演员在给孩子们表演广播剧。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故事情境之中,学生猜想理发师的困惑到底是什么呢?在争论中,提出:“为什么会只有三个人?”“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儿子?”并用四个手指表示出三个人物的关系,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重复”,真是妙趣横生!

“情景三”:抢椅子!

徐老师抓住学生好玩、好胜的天性,让孩子们玩“抢椅子”的游戏。他首先搬出两把椅子,请上来两位学生,然后说出游戏规则。学生马上提出:两个人抢两把椅子,“没味”,没竞争,不会有人被淘汰。徐老师“恍然大悟”地说:“哦,是我疏忽了,原来一个人有一把椅子,在我们的数学里,这就是一一对应。”看似一个疏忽,其实他正是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领悟到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一一对应”真是绝妙之极!

为了遵守游戏规则,本来再请一个学生就可以了。没想到徐老师一下子就请上来4个学生。徐老师又在这里刻意地埋下伏笔:在决定留下谁来玩抢椅子游戏的同时,又多玩了“剪刀、石头、布”的游戏,为后面深入学习“重复”做好了准备。 “情景四”:钻呼啦圈。

把呼啦圈引进课堂,让学生在“钻圈”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本节课我认为最“绝”的环节了。当学生们在全力解决怎么让那个学生能同时在两个圈中的时候,徐老师却退出了场地,把问题留给学生独立解决。当两个圈里的学生主动靠拢并达成一致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此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把课堂留给学生时就要学会“等待”。教师的离开,并不是对学生不闻不问。因为当教师揭示谜底的时候,也就是意味着学生思维的停止。当教师退出学生的视线之外,学生的潜能也就被挖掘出来。这样使原本复杂、抽象很难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直观化!真是活灵活现!

徐老师的整个课堂还把数学与语文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用语文中的两组关联词:既„„又„„,只„„没„„,来描述集合圈中每部分所表示的意义,我想这就是徐老师独到的教学风格以及精湛的教学艺术所在。正如徐老师自己所说:既要教给学生看得见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看不见的知识,只有看不见的知识才是带的走的素质。

走近科学范文第4篇

女:你在倾听,

男:我在倾听,一个声音在历史穿行;

女:你在追寻,

男:我在追寻,一个夙愿让民族振奋;

女:这就是你的梦

男:这就是我的梦

合: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女:我有一个梦用智慧凝聚中国力量

男:我有一个梦用劳动践行中国创造

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相互关联、相互交织,共同汇聚到中国梦的洪流之中。何为中国梦?男:中国梦是创造的梦,也是奋斗的梦。中国人并不缺少梦,也不缺少实现梦想的决心,奥运梦、世博梦、航天梦、航母梦。一个个梦想的实现又鼓舞着我们去追逐更大的梦想。正如2011年姚明在退役发布会上感言,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让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 1 -

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也是全体劳动者共同的梦。在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当中,有这样一批以发展水利事业造福人民为梦想并始终实践着的人们,这样的人就是我们水利人,这样的梦就是水利梦。

男:作为水利人,我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绘制着中国梦、水利梦。

女:四千年前,大禹怀着“治水”的梦想,披荆斩棘,呕心沥血,三过家门而不入,开辟了华夏水利史的先河。

男:今天,我们仍有无数的水利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把梦想留给了伟大的水利事业。他们活跃在水利工地,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田间地头,各项水利民生工地,你总能看到他们疏浚河道,兴建沟渠的身影;他们忠于职守,在防汛期间,不管烈日炎炎还是狂风暴雨,你总能看到他们坚守岗位始终如一;他们奋斗在救灾一线,在危险和困难面前你总能发现他们一马当先,毫不退缩的飒爽英姿。

女:梦在水利,作为水利新兵,我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工作精神,学习他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学习他们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拼搏的精神。梦在水利,我将用行动实践自己的梦想,在水利建设的熔炉中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决策的“信息源”、发展的“助推器”。- 2 -

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追梦之旅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真抓实干的奋斗,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唯有用劳动来筑梦,用实干来圆梦,锐意进取,勇往直前。

男:中国梦,我们的梦,是复兴中的繁荣,敲响和平的洪钟,传颂民族的光荣。

女:中国梦,我们的梦,是千万家的笑容,就让夙愿与憧憬,绽放在我们的梦中。

合:中国梦,我们的梦,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为我们中国梦的实现、为我们水利梦的实现、为集团公司和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我们的演讲完毕!

走近科学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知老师的外在相貌和个性特征,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和感受、体验生活的能力;初步学会与老师交往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老师的苦与乐,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学会尊敬和感激老师。

教学重点:

感知老师的外貌特征,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怎样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学会尊敬和感激老师。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法、活动体验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问:这首歌因为歌词优美、旋律动听而被人们广为传唱,你知道歌曲歌颂的是谁?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师,老师教给我们文化知识,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老师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怎样与老师沟通、相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老师”。

新课教学

踏入中学校园,我们又遇到了很多新老师。你了解他们吗?你知晓他们吗?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担任702班课程的任课老师。

一、学学教师的模样,了解老师的一天 教法:学生上台模仿,七嘴八舌说说老师

二、学会与教师交往,努力与教师交往

只有了解熟悉老师,才能和老师和睦相处。只有走近老师、熟悉老师,与老师交流,才能消除对老师的恐惧。

我们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指导,对老师礼貌、热情、关心、体贴。 问:怎样看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表扬好比加油站,要再接再厉。老师的表扬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同时也是期待,希望我们再接再厉。表扬,是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2、批评好比防疫站或急诊室,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待老师的批评要做到信任、理解、尊敬老师;客观分析,正确归因;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得理让人,无理认错;换位思考,主动沟通,消除误会。批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护。

三、老师。我想告诉您

我们应该学会感激老师,因为老师给予我们了太多。是老师,把我们从懵懂引向成熟,使我们从无知变得学有所长;是老师,领着我们看到了天有多高,地有多广,梦想可以有多大。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下一篇:自然科学

热门文章

走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