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安全总结范文

2023-08-03

驾校安全总结范文第1篇

***道路运输管理所:

为认真贯彻落实运管部门下发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有效地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安全生产持续向好发展,巩固2015年来之不易的成果,确保我龙达平罗驾校教学工作安全、稳定的发展,按照运管所下发文件规定的重点内容,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情况“回头看”活动,全面摸清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健全制度,彻底排除重大安全隐患,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现将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广泛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活动,为了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我校领导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工作安排部署。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宣传活动、督促检查等形式,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各部门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及安全生产任务,把安全生产责任通过责任书的形式予以明确,使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进一步突出隐患排查,切实加大安全生产保障力度,狠抓综合治理,强化责任落实,推进了长效机制建设,有效防范和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强力推行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我校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日常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

三、规定了检查内容,确定了检查方式

此次活动检查采取我校自查,对我校各个部门和场所进行了全面排查,条块结合。检查内容包括:思想认识及责任意识方面、制度体系建设与有效运行方面、教学安全控制与安全隐患排查方面、消防责任制落实、日常防火检查巡查、建筑消防设备设施的有效性、应急预案及演练)、事故“四不放过”落实情况、汛期安全生产及自然灾害应对工作,包括是否开展汛期隐患排查和隐患点除险加固、对重点隐患场所是否落实包保和跟班等监控措施、应急预案及演练、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的督促检查。

四、对检查组进行了严格要求(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推进安全大检查工作。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安全大检查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考核、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龙达关于安全大检查的工作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深入扎实推进安全大检查工作。

2、突出排查重点,大力整治安全隐患。

要切实加强重点环节、要害部位、关键环节全面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类梳理,建立问题档案,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严格按照闭环管理要求,及时对整改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工点,必须立即采取停工整改措施,实行领导包保、跟踪整改,在确认具备安全条件后,方可恢复教学。

3、加大考核力度,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各级检查组要深入现场,身体力行,仔细排查。排查工作必须实施执表检查,落实检查责任,对于组织、排查、整治不力,规章制度不落实、安全隐患突出,排查整治期间发生安全事故或产生严重后果的单位和教学点,要严格按照规定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4、加强信息沟通与工作情况汇报。

明确主管部门与主管人员,认真抓好安全大检查期间的信息上报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工作小结,内容包括大检查活动的主要做法、成效和发现的突出问题,

五、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

我校每周、月对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登入台帐,认真分析、研究,做好总结。 至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以来发现问题15个,已整改问题15个,未整改问题0个。下发3份罚款通知单。2份整改通知单。

六、活动的主要成果

1、思想认识及责任意识方面。通过本次活动,我校各级领导、员工安全思想认识到位,积极参加本次活动,责任意识显著增强,以高度的警觉性和责任心履行安全管理责任。

2、制度体系建设及有效运行方面。一是修改并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二是以责任制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安全工作做到了有安排、有检查、有分析、有考核,违规违章行为做到及时有效的得到纠正,安全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到位,人员配备与安全教育培训满足要求;三是教学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得到了强化,风险辨识与过程控制到位,并建立风险管理台账。

3、教学现场安全管理与控制方面。一是教学方案、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严格按规定编制、审核,认真执行落实。二是教学设施设备手续完备。三是教学设施设备是能够按规定进行年检和养护维修,通过本次活动不存在带病运转问题;安全操作规程严格认真编制并执行,对存在违规操作、违规使用问题已得到了整改;干部跟班包保工作落实到位。四是防洪重点处所采取了防护加固或搬迁措施;建立了预警机制,确保紧急情况能够及时撤离人员;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备足防洪物资和料具。

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我们常抓不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努力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真正实现安全生产全面达标。在前阶段工作基础上,我标段将进一步落实责任,认真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落实好防范措施,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抓好检查督促,确保各项工作安全有序,以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促进我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中心

驾校安全总结范文第2篇

公交驾校于7月25日上午在高铁训练场召开“安全生产大家谈”会议,针对夏季如何做好高温防暑工作进行研究并开展夏季驾校安全生产检查。

此次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对教练车的使用年限、车辆技术状况、教练车标识、副制动、副喇叭、副后视镜、灭火器及其他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严格审验,对驾校安全管理制度、台账、教练员安全继续教育记录及日常工作进行核查。同时要求各训练队认真做好盛夏期间培训工作,做好学员学车期间的防暑降温工作,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备足防暑降温物资,确保培训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为学习驾驶技能的学员提供安全、优质的教学服务。

公交驾校 丁梦杰

驾校安全总结范文第3篇

一、驾校校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以驾校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落实驾校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组织实施驾校中、长期、、特殊时期安全工作规划、目标及实施计划,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领导、组织驾校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确定安全生产考核指标,领导、实施对驾校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与审查工作。

4、领导、组织驾校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解决驾校安全问题。

5、认真听取、采纳安全生产的合理化建议,保证驾校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

6、在事故调查组的领导下,组织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中的具体工作。

二、驾校校长安全工作职责

1、驾校校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驾校安全生产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2、贯彻传达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制定驾校发展规划时,把安全生产纳入驾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3、全面了解和掌握安全工作动态,以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和决策。

4、结合驾校实际情况,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经费的安排,明确职责,保障其工作条件。

5、发生重、特大训练或交通事故,及时赶赴事故现场,指挥、落实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三、安全负责人的工作职责

1、安全管理员是安全生产的第二责任人、具体落实驾校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任务。

2、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针对驾校在安全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主持研究、制订办法和采取措施。

3、建立健全驾校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机构,制定和完善驾校的安全生产预防制度,随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及时解除安全生产隐患,研究制定措施和处置办法,大力推进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

4、根据市交通局、市安委和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目标任务,根据驾校实际情况,研究制定驾校的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并组织督促落实。

5、及时研究部署驾陪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汛期、安全月、“11.9”消防宣传日等重大安全生产活动。组织推广交通安全生产典型经验,表彰先进。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6、组织每月二次的教练员安全生产学习会,及时宣传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驾校实际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总结。

7、根据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组织召开驾校安全会议对事故进行分析总结,达到教育驾驶员的目的。

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为了更好地加强我校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科室安全管理职责,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对各科室制定如下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1、驾校校长:

(1)按照“抓基础、抓落实、突出培训安全重点”的工作思路,强化监督管理。

(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安排具体工作人员,工作条件有保障。 (3)制定具体工作人员的安全岗位职责,层层落实安全目标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

(4)汛期安全机构齐全,人、财、物、车辆准备充足,安全渡汛。消防器材购买齐全,组织义务消防队,人员到岗到位。

2、驾校安全科

(1)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记录。

(2)对新教练员上岗前要经过培训,有记录档案

(3)安全现场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路检路查,发现事故隐患立即整改。

(4)压事故、保安全、建立健全事故快报制度,及时将行业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练员。

3、驾校财务室

(1)把安全经费纳入财务预算,设立安全专项经费科目,专款专用

(2)切实作好安全专项资金的保管和登记。 (3)确保驾校每辆车足额投保。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确保驾校教练车安全运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更好地推进我校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1、驾校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每年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持证上岗。

2、驾校对新入籍教练员实行严格的入籍考试制度,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仁怀驾校安全管理制度》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和考试,提高入籍教练员安全意识。

3、坚持召开每月一次的安全学习会议,及时地将行业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一位教练员,并通过安全学习会议,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对教练员安全意识的强化,使每一位教练员深深地认识到“安全第一,效益第二”。

4、每半年在驾校全体教练员中开展一次安全文明教学竞赛,经过补考仍不及格的教练员,坚决予以辞退。

5、对事故教练员的教育培训,坚持作好询问笔录,分析其事故原因,并登记在册,对其发生重大事故一次或一般事故三次的教练员坚决予以辞退。

安全会议制度

为了更好传达、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教练车安全生产动向,特制定本会议制度。

1、学校每月第二星期的星期六下午5点召开驾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每位教练员必须准时到会。

2、签到必须由到会的教练员本人签到,不允许代签,更不允许驾校管理人员代签。

3、参会驾驶员应自觉遵守和维持会场秩序。杜绝迟到、早退现象。

4、对未参加安全学习的驾驶员,第一次扣除本月工资100元,第二次扣除本月工资200元,第三次暂停其教学工作。

5、对未参加会议的教练员次日进行学习和补课,到会率必须达到100%。

6、安全科负责每月一次的安全学习会,并组织材料,作好记录。

教练车安全检查制度

为确保驾校车辆安全运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精神,达到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结合驾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行车必须做到 “三检查”。即:出车前的检查、行车中的检查、收车后的检查。

2、教练员在日常维护中做到勤检查、勤保养。

3、车辆必须配备“三防设备”(防雨、防雾、防滑),按规定携带灭火装置。教练员在行车前检查灭火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和提取方便。

4、教练员必须接受驾校安全管理人员对教练车每月二次以上(含2次)定期安全检查,并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抽查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5、逢重大节日学校安全科人员对车辆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包括车况、车貌、教练员的文明教学等。

6、检查发现的隐患及违章操作责令现场整改。对下发整改通知书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并回驾校进行复查后方可投入教学。

7、车辆必须按时参加二级保养、维护和年审,以保证行车安全。

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5年第10号第四十一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必须严格按照上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对驾校所有车辆建立安全技术档案。专人管理,妥善保管,对相关内容的记载应当及时、完整和准确,不得随意更改。车辆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必须齐全。应当包括:车辆基本情况、主要部件更换情况、修理和二级保护记录(含出厂合格证)、技术等级评定记录、类型及等级评定记录、车辆变更记录、交通事故记录等。

二、驾校安全管理人员必须提前通知驾校二保车辆准时进行二保、年审,确保车辆安全运行,将事故遏制在萌芽之中。所有车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强制维护的原则,按规定的行驶里程或间隔时间强制执行,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和车辆行车安全。车辆维护分为日常维护、二级维护。

1、日常维护

教练员应做好对车辆的日常维护,每日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应对车辆进行燃气、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的补充检查轮胎气压、CNG气瓶及管线是否正常,并对车辆外部清洁,进入安全机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其主要目的是维护车辆的车容和车况,特别是安全部位,使车辆保持正常的工作状况。

2、二级维护 驾校所有车辆必须按驾校安排的二级维护时间在驾校指定的具有二级维护作业资格的修理厂按二级维护技术要求规范全面作业,二保作业完工后,必须到车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所机动车检测线上线进行安全技术检测,合格后,二保作业工单、检测表交回驾校留档,由学校安全科到当地交管部门对二级保养合格证盖章确认。为确保车辆安全技术状况良好,未经驾校同意不得私自在其它修理厂进行二级维护。

三、车辆报废规定

车辆经长期使用后,技术性能变坏,经济效益变差,确无修复价值的,应作报废处理,报废程序及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四、车辆报废的审批

凡符合报废条件的车辆,由驾校提出报废意见,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总成部件进行技术分析鉴定,认定符合报废条件后写出报废申请,报驾校主管部门复审审批,按规定程序经学校批准下达报废文件后,方才生效。

教练车事故处理制度

教练车发生事故后,对驾校的名誉造成损失,经驾校研究决定,制定事故处罚制度。

1、在校内发生的轻微事故(未报保险公司的事故),如碰、擦、挂,原则上由教练员自行负责,视其损失情况另行处理办法。

2、车辆发生事故后,按照交警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来认定,驾校对事故车理赔后进行处罚。

3、按照交警队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来确定,次要责任,同等责任、主要责任、全部责任分别处罚,处罚金额视情况而定。

4、车辆发生事故以后,不论事故大小,教练员都必须向驾校安全科领导报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如实进行登记,并让出事教练员签字备案,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

1、车辆发生事故,驾校安全科人员必须亲临现场,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具体实施事故紧急预案。

2、车辆发生轻微事故和一般事故,责任清楚、无赔偿争议必须报驾校备案。安全科必须将各类事故作详细登记,调查清楚当事人的姓名、年龄、住址、伤情及住院情况等。将事故统计表在每月月底前上报给驾培科。

3、发生重大事故必须在1小进以内上报书面材料给运安科和驾培科。

4、安全科应积极配合各级主管机关调查处理事故,协助做好善后工作,提供详细的资料。

5、发生事故应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召开驾校安全会,并将处理结果书面上报总公司和主管机关。

6、对所发生的事故和处理结果必须建立档案,结案后做出详细报表存档。

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为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正确及时地做好安全事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根据有关法规、规章和行业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报告程序,发生培训或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工伤事故,火灾爆炸事故或其它突发性事故(事件),不论事故大小和有无责任,当事人和现场目击者只要为我校员工,均有责任和义务立即向驾校报告,驾校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的同时,根据需要及时报告公安、消防及相关管理部门和保险公司。

二、事故报告时限,发生重大事故或群伤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必须立即报当校安全科和校长,公司必须在事发后1小时内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及已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电话上报上级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并书面报送至上级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其它事故(事件)必须在事发后24小时内上报至上级单位和其它相关单位。

三、事故报告原则。报告事故应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情况、救援情况、损失情况及时、准确详细上报,不得大案小报,小案大报,拖延迟报,严禁隐瞒不报。

四、学校安全事故的统计坚持每月向市管所安全办递交《道路运输行业驾培事故统计表》,内容必须详尽真实。

五、建立健全事故统计档案,将驾校车辆安全管理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教练车辆保险规定

为了统一各车辆的投保情况,避免错保、漏报,制定以下规定:

1、驾校车辆投入保险必须在指定的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严禁单车任意投保。

2、险种:必须投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乘座险、不计免赔、交强险,司乘人员团体人身意外险。单车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增投其它险种。

3、发生事故理赔必须驾校同意由指定专人负责代理,避免经营者对赔付金额等有疑问的情况。

教练车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1、车辆必须配备“三防设备”(防雨、防雾、防滑),按规定携带有效的灭火器具,保证安全、消防设施齐全有效,灭火装置提取方便,杜绝火灾隐患。

2、行车期间,必须制定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刻保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严禁疲劳教学。

3、行车时,必须做到行车三检查(出车前的检查、行车中的检查和收车后的检查),按时进行各级保养维修,准时参加安检和检验。

安全活动制度

1、开展好每月的安全教育活动以及“五一”、“十一”黄金周活动和“安全月”活动。

2、积极开展文明交通进驾校“五个一”活动。

3、积极开展全国每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

4、开展“119”消防宣传,组织消防培训演练活动。

5、积极参与市安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种安全生产考核活动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6、每年驾校开展一次优秀教练员、安全文明车的评选活动。

教练员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1、新加入驾校的教练员必须参加驾校的上岗前培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仁怀驾校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为期一周的培训,严把入籍关。

2、实地考核入籍教练员实际操作技能和控车能力。

3、参加每月的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四次检查。

4、参加驾校每月定时召开的安全学习会。

5、对月、季度、半年、年出现事故的教练员进行教育,根据“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罚。

6、积极参加每年“五一”、“十一”、“安全生产月”、“保百日安全”等活动。

7、、不定时对车容车貌、文明教学的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制度

学校安全生产检查监督由安全生产分管领导直接负责,安全科科长具体实施,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如下:

(一)监督检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情况

1. 监督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制定明确各岗位安全工作职责,并上墙公布。

2. 监督检查与各职能部门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状,与教练员签订道路行车安全生产责任书。

3. 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 4. 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经费的投入情况和使用管理情况。 5. 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目标奖惩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教练员和教练车等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和车辆安全生产管理等。

(二)监督检查从业驾驶人员的资质

1. 监督检查教练员的聘用审核和安全生产管理情况,检查教练员管理基础档案实行“一人一档”情况,检查对违章和事故教练员处理情况。

2. 监督检查教练员的记分管理情况,对情节严重、素质差,安全意识不强经常出事故的教练人员进行解聘,优化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整体素质。 3. 监督检查建立行业自律,禁止少数素质低下、信誉差信用不良的从业人员再次进入本校的情况。

4. 监督检查对于超速、超载、疲劳、酒后教练等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教练员予以解聘的情况。

(三)监督检查教练车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1、监督检查车辆技术状况。

2、监督检查营运车辆“一车一档”制度的落实。

3、监督检查车辆二级维护、技术评定、年审、投保工作的落实情况。

4、监督检查因天气情况、恶劣气候、道路险情、自然灾害等相关安全时对训练场和道路训练的安全运行情况。

(四)监督检查培训中违法行为的处理情况,并根据违法行为,进行调离岗位或解聘处理的情况。

(五)监督检查安全基础工作及宣传教育培训情况。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对教练员的安全宣传、学习、培训等情况。

(六)监督检查对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情况;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落实防范措施,加强安全事故教育的情况。

(七)监督检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的落实情况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情况。

(九)监督检查应急机构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建立和完善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预报应急机制情况。

驾校安全总结范文第4篇

之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

1、总则 ............................................................................................... 1 1.1编制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编制依据....................................................................................... 1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2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2

4、组织机构及职责 .......................................................................... 2 4.1应急组织体系 .............................................................................. 2 4.2指挥机构及职责 .......................................................................... 2

5、预防与预警................................................................................... 5 5.1危险源监控................................................................................... 5 5.2预警行动....................................................................................... 5

6、信息报告程序 .............................................................................. 5 6.1报警系统及程序 .......................................................................... 6 6.2信息报告方式 .............................................................................. 6 6.3现场保护....................................................................................... 7

7、应急处置....................................................................................... 7 7.1响应分级....................................................................................... 7 7.2响应程序....................................................................................... 8 7.3处置措施....................................................................................... 9 7.4避免应急伤害的措施 ................................................................ 11

1

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 12

9、应急结束与恢复 ........................................................................ 12

10、检验与实施 .............................................................................. 12

2

机械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对机械设备伤害安全事故的防范,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抢险救灾处置工作,结合本企业应急资源,强化预防机械伤害事故意识,提高应急救援处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事故损失,编制本应急预案。 1.2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及其所辖工程针对大型机械设备及使用过程中的重大风险因素的应急准备和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后的应急响应、救援、恢复、结束等应急程序。 1.3编制依据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3.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3.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3.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3.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1.3.8《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1.3.9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

1

1.3.1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经过对施工生产全过程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确认可能发生起重、机械伤害事故的作业活动和作业内容等因素。

(见附录七:机械伤害危险因素表)

一旦发生起重机械伤害事故,可能造成人员重伤,甚至发生三级以上死亡事件。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应急迅速”的基本方针,实行先近后远、先重后轻、先抢救后治疗基本原则。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任总指挥,安全总监、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成员由总经理办公室、安全环保部、项目管理部、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市场经营部、财务资金部、成本运营部、预算管理部、基础设施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各职能部门担负相应应急职责。项目部组成应急小组,实行分级协作。

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 (见附录二:应急组织体系图) 4.2指挥机构及职责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负责全公司重大风险的监控和应急准备、响应、救援、恢复、演练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推动工作。

2

项目部设置应急救援小组,对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实施应急救援。

4.2.1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一)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具体全面部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快速有效实施;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迅速开展抢险救灾,救治伤员。并对应急行动中发生的不协调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

(二) 根据事故灾害发展情况,对危及到的周边单位和人员,及时指挥、组织疏散工作。

(三) 密切注视安全事故控制情况,组织召开事故现场会议,做好信息处理,同时协调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

(四)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应及时对《预案》提出调整、修订和补充,确保应急救援预案不断得到规范和完善。

4.2.2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一)全面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组织力量,全面指挥、开展应急救援;

(二) 负责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三)根据事故灾害与发展情况,决定停止初始扑救,紧急撤离等措施,依据事态扩展状况,决定请求外部援助。

4.2.3副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一)协助总指挥,具体负责应急响应救援行动。向应急总指挥提出控制事故扩大的应急救援对策和建议;

(二) 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迅速有效的组织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减少事故影响;

3

(三)负责与企业外部应急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与沟通,协调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事故影响区域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

4.2.4应急小组职责

公司和项目部成立应急小组,设置指挥联络组、现场抢险组、技术支持组、警戒保卫组、安全疏散组、医疗救治组、后勤保障组、善后恢复组等专业小组,指定组长及成员,设立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记录。

1)指挥联络组:负责事故监查与评估,做出正确判断,执行、传达救援命令,组织、指挥现场应急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落实现场重大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信息通报和联络,确保信息畅通,发布准确,反馈迅速;负责现场事故上报工作;

2)抢险救灾组:发生事故后迅速组织抢险队员实施抢险救急方案,进行抢险、排险,抢救伤员,抢运物资。及时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3)技术支持组:根据事故现场特点,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有效指导应急行动;提出抢险方案和避免事故扩大的应急措施;

4)警戒保卫组:发生事故后迅速与指挥联络组沟通、报告,了解告知事故发生原因及其他情况。负责危险区域的警戒和现场治安保卫工作。

5)安全疏散组:负责现场危险区域人员的疏散与安置和现场周围重要物资的转移。

6)医疗救治组:负责现场伤员的搜救和紧急处理,并护送伤员到医疗抢救点或附近医院救治。

4

7)后勤保障组:负责组织应急物资和器材、设备的供应,组织协调车辆运送抢险物资和人员。

8)善后恢复组:负责事故善后处理,负责救援结束后现场清理及生产恢复工作。

9)专家咨询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参加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5、预防与预警 5.1危险源监控

5.1.1安全检查:包括日常巡查、定期安全检查、季节性检查,以及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检查等。发现机械伤害危险事故隐患时,填写《隐患通知单》,限期整改。隐患整改完毕后,在规定时限内填写《隐患整改回复单》,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

5.1.2检测观测:按要求对大型机械施工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检测,监控掌握观测数据。

5.1.3风险控制:根据相关规定,依据施工生产的一般状态,确定各施工作业点的风险级别,由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对风险点进行确认,制定机械施工专项方案或措施。结合有关规定开展专家论证,确保风险受控。 5.2预警行动

5.2.1项目部应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预警信息后,要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行动预防事故发生。

5.2.2针对生产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工作,当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以隐患整改通知、通报等形式传递预警信息,并责令责任单

5

位立即进行隐患整改,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督促消除隐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实现事前预防控制、降低损失目的。

6、信息报告程序 6.1报警系统及程序

报警系统以层级确立,由项目、公司直至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采取逐级通报程序。

6.1.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项目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现场救护和控制。发生死亡、重伤或重大经济损失事故时,应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指挥部或事故单位负责人应于1小时内,向上级单位和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及工程详细名称; (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三)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四)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五)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六)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七)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见附录三:事故快报表) 6.2信息报告方式

6.2.1公司24小时值守电话:18611407239 6.2.2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电话:010-88084888

6

6.2.3当自有应急资源和能力无法保证控制事态发展时,应寻求外部支援。 6.3现场保护

发生事故的项目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录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封存内业资料,为事故调查提供原始资料。任何项目和个人不得隐瞒、谎报。

7、应急处置

一般情况下,应依响应级别规定的程序进行。紧急情况下,救人是第一要务,事发现场应急指挥在确认可避免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可优先直接指令实施伤员救护,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其他损失。 7.1响应分级

按安全事故灾难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Ⅰ、Ⅱ、Ⅲ级。当达到本预案应急响应条件时,事故项目应启动本预案,并根据事故等级及时上报。

7.1.1 Ⅰ级应急响应:

①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重伤的事故。 ②塔吊倾覆、电梯冒顶等事故。 ③需要启动Ⅰ级应急响应的其他事故。 7.1.2 Ⅱ级应急响应

①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3-10人重伤事故。 ②发生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

7

③需要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其他安全事故。

7.1.3 发生Ⅲ级(3人以下重伤、其他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单位按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

项目部必须结合本项目实际和工程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有关人员演练,熟悉、掌握预案要求和相关措施,并根据现场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预案内容。 7.2响应程序 7.2.1应急响应流程

应急响应流程分为:接警通报、判断、应急启动、指挥控制、应急响应、资源调配、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程序。

(见附录四:应急响应流程图) 7.2.2应急响应行动 Ⅰ级响应行动

①发生Ⅰ级响应事故及险情,应由事故项目立即上报公司,公司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并将事故上报工程局,启动局级应急预案,通知指挥部有关成员,配合工程局组成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就有关重大应急事项做出决策和部署。

②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赶赴现场参加、指导现场应急救援。 ③当出现救援人员及现场人员有可能受到伤害的紧急情况时,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避险命令;当救援困难,事态有进一步扩大等紧急情况出现时,应扩大应急相应程序,请求外部支援。

Ⅱ级响应行动

①Ⅱ级应急响应由公司负责启动,并向工程局报告。

8

②公司应急指挥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前往事故地点,指挥现场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医疗救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信息发布、治安保卫、事故调查等应急救援工作。

③向工程局报告有关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Ⅲ级响应行动

发生Ⅲ级以下应急响应的安全事故,由事故项目按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社会影响。

在救援过程中,要考虑伤者及伤者的朋友和亲属的心理感受,应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把事故发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将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简单明了的交待,避免情绪过激影响救治人员的正常工作;

7.3处置措施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救护过程中的二次伤害;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恢复正常秩序。

7.3.1起重机械事故防范措施

1)为防止塔吊、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做到齐全、有效,在安装、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和拆卸。

2)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应实行专人负责制及班前检查制。检查结构、运转机构、安全防护保险装置,电气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作业。

7.3.2起重机械设备事故应急 起重机械设备事故类型:

9

1)塔机安拆时发生倾覆、施工电梯冒顶、龙门架落排; 2)作业中失稳发生坍塌、断臂;

①一旦起重机械设备发生坍塌、冒顶、落排事故,应立即封闭现场,划定警戒区域,派专人警戒,防止他人误入危险区域。出事地点的20米范围内要停止一切作业,疏散周边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并不得有无关人员围观或远观。

②调用救援吊车、气焊机、切割机,迅速投入抢险。如有人员被轧、被压,要积极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被压人员如短时间无法救出,应对被压者进行心理安慰,使其平静,便于合理有效的采取措施进行救援。对损毁的机械设备,应进行拆解,修复或更换。

③在采取有效救援措施的同时,应立即将伤员抬离危险区,进行现场救护,对伤者进行止血包扎、断肢固定,并尽最快方式与就近医院联系,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抢救和治疗。如果受害人员有物体穿过身体,严禁将物体拔出,让物体暂留体内送医院处置,在运送伤员和转送伤员时应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避免措施不当,加重伤害。

7.3.3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1)塔吊、施工电梯、龙门架等垂直起重运输设备安拆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坠落。

2)构件和设备吊装作业过程中发生的坠落。

①一旦发生机械设备事故导致人员从高处坠落,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并及时通报给项目负责人或管理人员,接报后,相关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救治;根据高处坠落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积极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如果现场救治困难,应急负责人应拨打120求救。

②依据坠落者的伤势情况,根据掉落地点抢救难度大小,应急救

10

援负责人应召集在现场医务人员和项目技术支持组一起确定救援方案。制订可靠措施,安全迅速的将受害者转移至安全地带,避免发生其他伤害;

③现场抢救的重点应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几种情形上。应依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现场救治,呼吸困难、心跳衰弱或刚刚停止者,要立即进行现场人工急救。同时,迅速送就近医院进行抢救。

7.4避免应急伤害的措施

1) 发生机械倾覆、坍塌或高处坠落的伤者可能有骨折类伤害,搬运时要轻、稳、快,避免震荡,并随时注意伤者的病情变化。不要把刺出的断骨送回伤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经。有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避免救治不当引起二次伤害;

2) 如高处坠落者掉落时身体穿有钢筋、钢管、木刺等异物时,不能随便拨出,避免体内大出血造成二次伤害;

3) 高处坠落者落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之后才能接近进行救援,避免救援者或坠落者的二次坠落等事故;

4) 发生高处坠落处应立即封闭,禁止施工人员围观,避免人多拥挤造成无关人员的二次坠落或其它事故的发生;

5) 要特别防止坠落者的亲属和朋友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对伤者的搬动、搂抱、晃动等动作或其它不正确的救援方法,避免不合理的动作造成对伤者的二次伤害;

6) 及时对高处坠落点派专人进行看护,参与事故调查的人员应由熟悉现场环境的专职安全员带路,前往现场调查取证,在取得充分

11

证据,事故原因调查完毕后应及时对该位置和类似位置进行安全防护。 防止人员从该位置再次发生高处坠落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8、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物资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根据潜在事故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物资器材、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根据建筑工程事故类别、特点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实际需要,应急救援物资在施工现场配备,并应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协调好社会资源,以保证应急状态时的调用和扩大应急之需。

9、应急结束与恢复

当事故已得到控制,不再扩大发展,伤员已得到相应的救护,现场险情已排除,现场经检测没有危险,现场救援工作视为结束,此时可以由指挥中心发布指令,解除紧急状态,并通知相关单位或周边社区,事故危险已解除。

应急结束后,经批准,事故责任单位应组织现场清理,尽快恢复生产,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10、检验与实施

应急预案检验的目的是检验应急预案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以及响应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驾校安全总结范文第5篇

公交驾校于7月25日上午在高铁训练场召开“安全生产大家谈”会议,针对夏季如何做好高温防暑工作进行研究并开展夏季驾校安全生产检查。

此次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对教练车的使用年限、车辆技术状况、教练车标识、副制动、副喇叭、副后视镜、灭火器及其他安全防护装置进行严格审验,对驾校安全管理制度、台账、教练员安全继续教育记录及日常工作进行核查。同时要求各训练队认真做好盛夏期间培训工作,做好学员学车期间的防暑降温工作,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备足防暑降温物资,确保培训工作安全有序进行,为学习驾驶技能的学员提供安全、优质的教学服务。

公交驾校 丁梦杰

上一篇:竣工安全总结下一篇:网站安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