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2023-05-0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新课结束时间:2012年12月26日星期三

复习时间:25课时左右。

复习模式:两步走

复习内容:(1)字词、课文及古诗背诵、默写(2)作文系统指导;(3)语法指导训练;

(4)测验及试卷评讲

以下是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步

课文、字词及默写

每天早读让学生复习背诵课文、读读背背的内容;每人发一个默写专用作业本,课堂前五分钟来默写必需掌握的生字、词、古诗、背诵段落等,狠抓基础知识,错误面对面指出争取在课堂上解决基础难题。课堂上领着学生复习课文,首先让孩子们读课文,将本课重点设置成问题,采取快速抢答等形式帮助孩子复习,从而使复习课不至于很乏味。前一天复习的内容第二天测试,方式为看拼音写汉字、按课文内容填空(不局限于课文,包括一些引申内容),从中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争取在第一阶段使孩子在基础知识上有所提高。

作文指导(两课时)

第一课时当堂指导写作,第二课时评讲。重点指导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及景色的描写。

语法指导训练(一课时)

重点指导训练陈述句----疑问句的转化,“把”字句“被”字句的转化。

试卷测验及评讲

测验四课时,评讲两课时。每周一次测验,周末一张试卷,让学生多见题型,掌握做题技巧。

第二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新课结束时间:2012年12月26日星期三

复习时间:25课时左右。

复习模式:两步走

复习内容:(1)字词、课文及古诗背诵、默写(2)作文系统指导;(3)语法指导训练;

(4)测验及试卷评讲

以下是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步

课文、字词及默写

每天早读让学生复习背诵课文、读读背背的内容;每人发一个默写专用作业本,课堂前五分钟来默写必需掌握的生字、词、古诗、背诵段落等,狠抓基础知识,错误面对面指出争取在课堂上解决基础难题。课堂上领着学生复习课文,首先让孩子们读课文,将本课重点设置成问题,采取快速抢答等形式帮助孩子复习,从而使复习课不至于很乏味。前一天复习的内容第二天测试,方式为看拼音写汉字、按课文内容填空(不局限于课文,包括一些引申内容),从中查漏补缺,夯实基础。争取在第一阶段使孩子在基础知识上有所提高。

作文指导(两课时)

第一课时当堂指导写作,第二课时评讲。重点指导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及景色的描写。

语法指导训练(一课时)

重点指导训练陈述句----疑问句的转化,“把”字句“被”字句的转化。

试卷测验及评讲

测验四课时,评讲两课时。每周一次测验,周末一张试卷,让学生多见题型,掌握做题技巧。

第二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3.125×4-326+78,先算( )法, 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给算式加上括号,使算式变为先算加, 再算减, 最后算乘。 算式是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瓶饮料有750( )。 (2)一桶色拉油有4( )。 (3)一瓶墨水的容量是60( )。 (4)一间教室的面积是60( )。

5.一个杯子的容量为400ml,5个这样的杯子的容量为( )ml,是( )升。

6.一个三角形有两个内角,分别为37°、53°,第三个角是( ),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长为6cm,腰长4 cm,它的周长是( )。 8.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86°,它的一个底角是( )。

9.小明从1楼到4楼需要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从1楼爬到8楼需要( )分钟。 10.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如果顶角是底角的2倍,则顶角等于( )度,底角等于( )度。

二、判断(5分)

1.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乘积的末尾一定也没有“0”。 ( ) 2.小明口渴时一口气能喝13升水。……………………( ) 3.钝角三角形比锐角三角形大。…………………………( ) 4.在一个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90°。( )

5.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90°。………………………………(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5分) 1.任何三角形至少有( )个锐角。 ① 1 ② 2 ③ 3

2.计算700-35×4÷20时,第二步算( )。 ① 乘法 ②减法 ③除法

3.用一根长7cm,另一根长3cm的小棒,再加上一根( )长的小棒,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6cm ②3cm ③13cm

4.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5.棱长是( )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升。 ①1米 ②1分米 ③1厘米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8分)

4×300= 22×70= 6300÷90= 0×17+13= 101×20= 840÷40= 18+216= 9×6÷9×6= 2.列竖式计算。(9分) 246×38= 209×83= 240×60=

3.能简便的使用简便方法算。(12分)

1560-360÷12×24 (936÷9-64)×520 7800÷50+2200÷50

780÷20+2×17 455÷[(109-102)×13] 72×44+72×56

五、操作题。(5分)

先画出下面等腰三角形三条边上的高,再回答问题。 通过操作,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而且等腰三角形两条腰上的高是( )(填相等或者不相等)

六、应用题(30分)

1.长江电影院每排有28个座位,一共215排。这个电影院可以容纳6000个观众同时观看吗?

2.小红打一篇683个字的习作,前6分平均每分钟打18个字,以后每分钟打25个字,再用几分钟可以打完?

3.一片绿化林,有榕树50棵,松树是榕树的3倍,柏树的棵数比榕树和松树的总量还多80课。柏树有多少棵?

4.梅庄有一个长方形菜园,长80米,宽35米,还有一个正方形花圃,边长50米。菜园的占地面积比花圃的占地面积大多少平方米?

5.给一间房子铺地砖,用面积16平方分米的方砖,400块正好铺满。如果用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6.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2013年冬季,教研中心组织人员对我旗小学

三、五年级进行统一命题测试,并将三年级的试卷进行集中评改。现根据抽查的三年级数学试卷内容和学生答卷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成绩统计

本次三年级数学参加考试的学生共 人,平均成绩 分,其中成绩优秀分以上,合格 分以上,总体情况良好。

二、试卷分析

本试卷立足于《数学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试卷紧扣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进行命题,围绕本学期所学的知识重点:乘除法,千米、米、千克、克、吨,,周长,时、分、秒,可能性,搭配中的学问,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试卷通过“聪明的你来填一填、精明的你来判一判、智慧的你来选一选、勤奋的你来算一算、灵巧的你来量一量、智慧的你来试一试”等题型,采用图文结合等形式进行考查。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试卷整体结构合理,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试卷重视考查学生掌握数学核心概念,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等情况,既检查了数学学习结果,又检查了数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理念。

三、答题情况

1、聪明的你来填一填。(共23分)分数占近全卷的1/5。本部分着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对本册基础知识的掌握。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时间的计算、质量单位的认识及互换,分数概念的掌握,平面图形周长的理解,正确率较高。一部分学生不能根据书本上知识灵活处理问题。错的较多的题是第

4、

5、

7、小题。这几道小题跟时间、距离单位、分数单位、所经过的时间、正方形周长知识有关,学生不会灵活运用。

2、精明的你来判一判(共5分)本题涉及了4个知识点。大部分能得到3分。丢分主要是2小题,导致的原因是学生对分数的概念不清,分数必须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5小题,要让学生知道面积和周长不能比。

3、智慧的你来选一选。(共12分)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认真思考,选择正确的答案。大部分学生得6——8分,小部分学生得满分。

2、

3、6小题出错的多。知识面窄,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

4、勤奋的你来算一算。(共24分)本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口算,列竖式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养成认真审题等良好习惯。抽样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进行乘数或除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或除法的计算,口算的正确率高,尤其是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的很好,正确率达85%以上。

5、灵巧的你来量一量。(共8分)本题目打的时候大意了,不够准确,应该是勤奋的你来画一画。本题是考察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通过考察发现,存在的问题是一部分学生的画图能力不够,有的画图时不用工具,说明老师平时的要求不到位。

6、智慧的你来试一试。(共28分)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学习数与运算的重要目标。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将单

一、枯燥的文字应用题形式,改变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能更好地了解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能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价值。本题出错较多是3小题和4小题的第三问。出错原因是学得不灵活,3题硬套公式。4题的第三问,对分数意义理解的不透彻。其实不用分数计算也能解答。

四、改进措施

针对本次统考评卷存在的问题,反思我们的教学,建议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从课本入手,从基础知识抓起。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2、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加强“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及时与学生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加强对“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方法指导,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缩小城乡差距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习作:秋天的图画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出示图片)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描绘秋天的四篇课文,谁来说说秋天是怎样的景象?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2、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天一定是五彩斑斓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边听边画。(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3、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

设计意图:此设计意在让学生亲临大自然感受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秋天,在真实的场景中回味秋天,描绘秋天,丰富积累,为下一步“说” 秋天埋下伏笔。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⑴ 指名上台描绘秋天,引导学生自由进行评价。

⑵ 再找一人描绘秋天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随机板书。引导学生明确写秋天要写出秋天的景色和秋天的人。

⑶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此设计遵循习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理念,通过学生自由的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学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下一步“写” 秋天奠定基础。

三、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天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上一篇:大班教学计划下一篇:家长学校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