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片范文

2023-09-16

国产动画片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在文化自信的倡议下,随着《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世界》这样优质的国产动画电影的出现,我们可以看到国产动画电影正在不断升温,尤其是今年的《风雨咒》又一次将大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国产电影上,同时让人对在坚持文化自信下的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充满期待。因此本论文以《风雨咒》为例,通过探讨国产动画电影对文化自信的影响,以及文化自信环境下国产动画电影相对美国迪士尼动画和日本的唯美动画所具有的优势,同时预见国产动画电影在今后坚持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文化自信

《风雨咒》是由刘阔执导、陶虹担任制片人,该片于2018年8月份在国内上映,该片一经上映就取得了豆瓣7.2分的成绩,淘票票和猫眼分别是9.4和9.2分,日本动漫媒体甚至用“中国终于凭借自己文化,做出了一部让世界都刮目相看的动画电影”这样的话来评价《风雨咒》,可见对《风雨咒》的肯定。由于《风雨咒》是8月份刚上映,因此有关此的论文少之又少,探索的可行度较高。尽管知网上有关于国产动画电影的研究不少,但是在文化自信的角度下来探讨研究国产动画电影却少之又少。本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对以后的国产动画电影创作产生影响,创作出不输于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精品。

一、弘扬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坚持和弘扬文化自信,要提升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要把具有永久的魅力、跨越时间和空间、具有当代社会价值的文化自信精神弘扬起来,把又弘扬时代精神,又传播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把立足于本国又面向全世界的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特色的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动画电影由于表达手段的特殊性,在呈现多元化的内容方面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有着超乎想象的发展空间,因此动画电影对坚持和弘扬文化自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自信下的《大鱼海棠》《大世界》《风雨咒》都让中国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比如着眼社会底层人群、充满人性揭示和欲望探索的风格独特的《大世界》,该片成为本世纪继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之后第二部入围柏林电影节主赛单元的亚洲动画电影,这对于坚持做具有中国特色的,原汁原味的国产电影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们不再羡慕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动画电影。

八月份上映的《风雨咒》是一部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山海经》,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武侠动画电影,因此电影的大受欢迎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自信的树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故事题材就是《山海经》中“饕餮”的故事、其次主创团队把电影中“那个村”的设置成半世外桃源,村里人物的服饰、舞蹈、面具、等都是参考借鉴了四川的三星堆的巫觋文化。不仅仅如此,电影中充斥这的主人公自强不息战胜困难的精神以及主人公与母亲深厚的母子情义都是中华民族的特质,它们都通过电影表达出来,不仅传播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让很多观众认识并对电影中的巫觋文化产生兴趣,而且打破了大多数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不如美国和日本的陈旧观念,对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文化自信就是我们中华儿女及其政党对我们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保持着鉴定不移的信心。国产动画电影之所以要强调文化自信,是因为近些年来,由于文化逐渐全球化,再加上全球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便捷、迅速,各個国家的文化或者是民族精神很轻易的就通过其影视作品等媒介传递到其他国家,并有可能渗透到当地人的思想中,最近几年国外动画电影对我国的深入是显而易见的,大多数青少年都是日本动画迷或者是美国动画迷,每出来一部动画电影都会成为当下最热的话题,比如新海诚的《你的名字》上映后在国内掀起一阵的热潮,微博、朋友圈几乎都是对这部电影赞誉有加的,或者是美国迪士尼动画《寻梦环游记》等等,因此,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国产动画电影必须强调文化自信,增强每一个电影创作者的本土原创精神,努力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有新意的国产动画电影精品。就拿《风雨咒》来讲,这部充满着原汁原味的动画电影,不仅让国外眼前一亮,而且也在中国观众间引起反响,一时之间,微博上、朋友圈、口头交谈不外乎是对这部动画电影的肯定,当然避免不了会有些不和的声音,但是这对正在探求自己道路的国产动画电影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众所周知,一说起动画电影,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是美国以数字化电脑技术为主的迪士尼动画例如《超能陆战队》以及日本喷笔绘制的唯美动画比如新海诚的《你的名字》等等,很少有人提及国产动画电影,甚至提起国产动画电影之时竟有种无语凝噎之感,因为大多数中国的观众到现在还认为动画电影是小孩子的专属品,因此大多数创作者创作时都以小孩子的观影年龄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动画电影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遇。但是《风雨咒》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自信下,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中国的国产电影有着很大的潜力和优势,动画电影的核心在于“能否讲出一部好的故事”,而中国又有着历史悠久、极其丰富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话本小说等等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瑰宝,可以说这是国产动画电影要想在国际取得一席之位的有力武器。比如以《山海经》为依托创作的《风雨咒》,以西游记为题材创作的《大圣归来》,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在口碑上也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喜爱。同时主创团队和观众的陈旧观念也开始改变,《风雨咒》就是一部以全年龄段受众为目标的动画电影。因此,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者要利用好自己的武器,形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创作特点,让国产动画电影对世界产生影响。

目前国产动画电影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依然在创意和剧本上存在问题,而且目前的国产动画电影市场还没有成熟到让真正投入做全年龄段动画电影的人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两个问题在将会是今后创作动画电影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要在今后坚持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有效的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融入到国产动画电影中,不仅为动画电影增添光彩,而且通过动画电影特殊的表现形式也能将我们中华文化之美传达给世界,主创团队也要坚持将动画电影看作是一个电影类型,而非儿童片。

三、结语

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中,动画电影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很多人都无法估计的,这是动画电影的优势所在。《风雨咒》作为一部具有中国风的非低幼类国产动画电影,虽然没有成为现象级的动画电影,却意味着国产动画电影的蜕变,尽管在蜕变过程中开始显现出诸多问题,但是却不妨碍我们对文化自信下国产动画电影未来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曹明哲,陈进.浅析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的反差艺术[J].大众文艺,2018,09,30.

[2]孙钟玲.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国产动画的融合性思考[J].内蒙古艺术,2018,09,15.

[3]苏冠元、刘宝娜.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观念探析[J].当代电视,2018,08,24.

[4]张向阳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诠释[J].电影评介,2018 (12).

[5]刘冬梅.浅析国产动画电影的问题与策略[J].西部广播电视.2017 (22).

[6]王新舒.国产动画电影的多元发展策略[J].大舞台,2013 (10).

[7]马风清.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未来[J].中国电视.2016 (08).

国产动画片范文第2篇

另外那时的动画片教育性很强:《雪孩子》教育我们要舍己为人,《小马虎》教 育我们要仔细,《叁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

连续剧和系列剧有

《大闹天宫》:中国动画片的NO.1。实在没的说,再多说一句都是多余的。前几 年的动画片《西游记》根本没法比。

《大林和小林》:梦中经常想起它。

《黑猫警长》:“眼睛瞪的像铜铃...”黑猫警长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 黑猫警长有五集,分别是《夜袭搬仓鼠》《食猴鹰》(原名不是这个)《偷红土的 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猫鼠》。第二集中围剿食猴鹰的战斗最激烈── “实行第一套作战方案...神枪手掩护...占领制高点...”。食猴鹰一开始还趾高 气扬“这该该该该死的猫”;到了最后被剃光了,说了一句“我是贼,我该死” ,这是本人小学时被女同学“欺负”的时候的认罪语。另外,大象河马需要吃红 土(那个时候俺到了动物园还要找红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 夫才能生小螳螂,还有吃猫鼠的存在,长知识啊。尤其是每一集结束的时候,黑 猫警长掏出手枪乓乓乓乓打出四个大字──请看下集──真是酷闭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戏,好多集,有《卖树阴》、《种金子》等等。阿凡提 一边骑驴一边唱“我的小毛驴,小毛驴...”,还有种金子时的咒语“埋沙子金

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过吧,不过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书奇谭》:里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书看了一遍就背下来了,厉害!还有蛋生吃饼的动作也帅呆了。

《天书奇谭》情节曲折,实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么称赞都不为过。陶陶是一只兔子,比兔子罗杰可强多了。《看不见的朋友》讲陶陶对着山谷说话──“你对别人友好,别人也对你友好;你对别人没礼貌,别人也对你没礼貌”,挺有教育意义的。《雪孩子让人潸然泪下,讲雪孩子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变成了白云,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

的是里面的雪孩子一边滑雪一边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个美字了得!另外还有好几部,大家想想吧。

《葫芦兄弟》:本事各异的七个葫芦娃,大家都知道。

《葫芦小金刚》:《葫芦兄弟》的续集,歇菜了。结论:中国的连续剧,不能拍 续集。

《邋遢大王历险记》:只是记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龙人》#:“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它是谁?“就不告诉你,就不告 诉你”《小龙人》不算动画片,可是也很有影响力。虽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 出来了。这个片子的想象力很是惊人,不像是孩子写的。

《小灵通》#:二十集,我没看全,但是我有书(是叶永烈先生写的,他的博士警 察金明是我的儿时偶像)。第一集是中央电视台,后来讲邮票、自来水、煤气、冷 饮、火柴的制造,讲塑料博览会、玩具博览会、航模制作等等,最后一集是北海 舰队。绝对棒绝对棒的科普片。

《舒克和贝塔》:郑渊洁的成名作,颂扬小耗子的。不知为什么,我最喜欢臭球 。不过99年砸美国使馆的时候,据说北航的兄弟们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 是飞行员舒克”,北理工的弟兄们也应和“贝塔,贝塔,贝塔,我是坦克手贝塔 ”,然后就是...真是,真是...

《封神榜》:长篇动画,比较晚。

《孙悟空叁打白骨精》:跟西游记写的不一样,孙悟空从花果山回来才把白骨精 打死。当初我是在电影院里看全的,旁边一些大人也都伸着脑袋看。

《旗旗号巡洋舰》: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谁还记得?里面有一只小耗子是厨 师,不过被诬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着,竟然想起了旗旗号巡洋舰的 歌──“拉响风的汽笛...七七号已开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拐个弯

:当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间》大家记否?我 的表姐当年就喊鞠萍姐姐,现在她的宝宝叁岁了,还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欢《 七巧板》里的学学做做栏目和《天地之间》的主题歌“从天到地,从地到天...谁 能揭开这些奥秘,必会变的聪明无比...”最奇怪的是几年前清华大学要保送生时 的宣传片的插曲和背景音乐就是《天地之间》?!?!?!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

《动物王国盗窃案》#:全是动物演的,开始时猩猩博士撅着嘴说“发电站的金轴 被盗了”。还有猴探长、狗熊局长。想起来了吗?

《琴岛和海尔》:海尔公司的赞助片,当初只拍了几集,《我们爱科学》杂志还 连载过。现在又拍了,不过名字叫《海尔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见了》《牙齿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 大家养成好习惯。

比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厦》《蓝皮鼠和大脸猫》《皮皮鲁和鲁西 西》《小蛋壳奇遇记》 注:#表示非动画,是人演的。

单集的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中国动画片的张叁丰,中国卡通界的达摩,开山鼻祖。据说 是齐白石先生的原画!!!快去看啊!

《渔童(渔盆的故事)》:爱国主义教育片,强力推荐!里面那外国坏家伙说:“捞 头(老头),愚盆是窝们国家地(渔盆是我们国家的)。渔童忍无可忍,终于教训了 那外个国的坏家伙。典型的中国画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战猴王)》:不是英国的丁丁,是中国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 钥匙,用科学技术打败了孙悟空。挺古老的,估计记得的人不多。

《老狼请客》:你要是没有看过,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里面老熊唱的“ 老狼请吃鸡”我最喜欢听了。

《哪吒闹海》:酒是陈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岳奇童》:老版的《宝莲灯》,上下集。

《小黄鹂学唱歌》:经典!也是典型的中国派画法,可惜现在很少了;歌也不错, 现在也很少有了。讲小黄鹂练胆子学唱歌的故事:“小黄鹂,你唱的很好啊”“ 可是,我的胆子很小,怎么办呢”...另外其中有两首绕梁叁日的歌,一个是“我 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丽的歌儿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来真 快乐;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来真快乐...”另一首是“红太阳,挂天上. ..”(开心,开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个经典──美丽的九色鹿。配音和画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觉,我 语言乏力,实在没法称赞它。我只是想说:让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钱可以买回 过去的时光,我愿意倾家荡产去看《九色鹿》。

《小马虎》:另一个经典──挂在电线上的马小虎。尤其是马小虎开汽车“吧吧 呜,呜~──”当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车,就会来这一句。

《小鲤鱼跳龙门》:超级无敌大经典。

《猴子钓鱼》:经典中的经典,中国动画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国化的美术,听听 中国化的音乐,作中国人真好。要是你没看过,那你的人生绝对是不完整的。建 议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捞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国化的动画片。

《过猴山》:里面的老头子跳舞时的音乐很好,什么时候哪个舞厅里也来一段, 那就火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结果一直没有盖房子。

《淘气的金丝猴》:里面用国画画的的金丝猴和大熊猫进入了不少教科书!太棒了 ,任何语言任何文字都没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过很好啊。

《人参果》:不说了。

《娇娇的奇遇》:没有看过《娇娇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笔马良》:小的时候我的至爱啊!

《熊猫百货商店》:剪纸片,教育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小熊猫学木匠》:教育我们要仔细。“我们我们我们猴子,爱吃爱吃爱吃桃子 ...没吃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讲一个小猎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们要认真。

《狐狸打猎人》:和《差不多》是同时代的。

《人参娃娃》:横里看,竖里看,怎么看怎么好。白白净净的人参娃娃叫的那声 “小哥哥”,太天真太可爱了。

《张飞审瓜》: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不过大家可能都忘了。

《猪八戒吃西瓜》: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走?

《醉酒》:一个卡车司机酒后行车,开到建筑工地,撞了。演的次数太多了,不 过风格跟别的不太一样,倒是有点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济公斗蟋蟀》:不用介绍了。

《蟋蟀》:《聊斋志异》里的《促织》故事,感人。

《天才杂技演员》:木偶剧,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骄傲和郑(正)用 功。

《骄傲的将军》:一个无敌大将军打了胜仗就刀枪入库,结果最后被打败了。

《叁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要勤劳!叁个和尚红黄蓝叁原色的搭配,因为简 单,所以美丽。

《摔香炉》:老爷爷和老奶奶摔香炉的故事,废除迷信,崇尚勤劳。建议**功 练习者看叁遍写出观后感。

《好猫咪咪》:教育我们要“苦练杀敌本领”!另有壮胆歌“老鼠怕猫,那是谣传 ,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前年谎言,彻底推翻”。

《小鸭呷呷》:大家还记得吧。

《叁只狼》:和《小鸭呷呷》一样都是折纸片,好玩,好玩。

《鹬蚌相争》:剪纸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鸡叫》:小学时代看了《半夜鸡叫》以后,所有姓周的同学都惨了。

《红军桥》:估计大家都看过。

《山伢子》:剪纸片,山伢子勇斗白匪军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报,我最喜欢了。

《崂山道士》:崂山道士老唱“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结果撞 墙了。

《长发妹》:美丽的长发妹,美丽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没办法留长发啊。

《没头脑和不高兴》:一高一矮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没头脑盖了一个999层的大楼 ,要爬3个月;不高兴在楼顶上演武松打虎,结果...哈哈。

《小红脸和小蓝脸》:保护牙齿的故事。看了以后,现在我还是早晚刷牙。

《过河》:讲小狐狸独吞桃子结果被朋友抛弃的故事。里面的歌“哎呀有只坏狐 狸...”朗朗上口。

《曹冲称象》:木偶剧,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当时小猪猪储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买鞋》:木偶戏。我看过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怜的哭喊:“老爷爷~~”。那个穿日本军旗的 家伙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

《咕咚来了》:咕咚来了的邮票现在涨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边新事》:红领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几天中央六刚刚演过。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小哥儿俩》:木偶戏。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离开家,弟弟以为哥哥踢球去了 ,到了学校,发现哥哥原来在为班上修理坏椅子...俺当年曾经写过观后感,还得 了小红旗呢!

《松鼠理发师》:木偶剧,里面的小松鼠理发师挺可爱的。

《老虎学艺》:还好,幸亏猫留了最后一手。

《母鸡搬家》:谁看过?讲叁只不同颜色的老母鸡接到搬家通知...

《喵呜是谁叫的》:讲一只从没出过门的小狗,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知道了是喵呜 原来是猫叫的呀。

《刺□背西瓜》:剪纸片。

《大名府》:梁山好汉!

《蝴蝶泉》:很经典的纯音乐动画片。片中没有任何对白,不过仍然非常动人。

《山水情》:号称中国近十年动画片之最。该片融入了中国的道家师法自然、与 世无争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杰出的水墨技法与古琴技艺无不出自大家之 手。折服无数中外人士。绝对可以作为划时代的见证。

有部片子是说一只老鼠希望变成猫,变了以后又想变别的...变来变去最后又变成 老鼠哦!我还记得它变成猪的时候还唱了首狂搞笑的歌:“当猪当得好快活,罗 哩洛哩罗,当猪当得好快活,罗哩洛哩罗,吃吃那个睡睡,罗哩洛哩罗...”

还有《狐狸拔牙》《鹿铃》《狼来了》《小马过河》《猎人海力布》《水鹿》 《鹬蚌相争》《假如我是武松》《金币国游记》《斗鸡》《大扫除》《眉间尺》 《火童》《鹿与牛》《八仙与跳蚤》,就不一一介绍了。作者:战列舰及所有喜爱 老动画的朋友。

================== 附:70年代的动画片,谁看过?谁要是看过我服了他!

《奇怪的球赛》:一场冰球赛,不过好象是反苏修的。

《两张布告》:与白匪斗争的故事。

《歌声飞出五指山》:木偶剧,红军的故事。

《西瓜炮》:小刀会OR太平军?

《小白鸽》:──解放军的信鸽。

《奇怪的病号》:──狡猾的菜青虫。

《象不象》:大象象不象?

《芦荡小英雄》:类似于鸡毛信的故事。

《山羊回了家》:雷锋精神的体现。

《战旗似火》:讲“农业学大寨”的动画片。

《出发之前》:上山下乡的故事。

《两只小孔雀》: 西双版纳的傣族红小兵与孔雀的故事。

《火红的岩标》:藏族人民深切悼念毛主席。

《画廊一夜》:鲜明的阶级斗争色彩呀!哈哈。

《主课》:阶级斗争!

《渡口》:阶级斗争!

《长在屋里的竹笋》: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树苗》:树苗在集体的果园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骏马飞舞》:抓住反革命分子!

《大潮汛之夜》:大潮汛,大批判!

《带响的弓箭》:抓住“北极熊”!

还有──《大橹的故事》《东海小哨兵》《小八路》《万吨水压机战歌》 《放学以后》《试航》《金色的大雁》 60年代的动画片: 《我们爱农村》《南方少年》《李科长巧难炊事班》《湖上歌舞》《红领巾》 《小林日记》《四点半》《冰上遇险》《牧笛》《黄金梦》《孔雀公主》《金色的 海螺》《集体有余》《画像》《一条丝腰带》《一棵大白菜》《小溪流》《红云崖》 ========================== 后记

80年代早已过去,但80年代的动画仍然在我们的心中。或深,或浅,或清,或重 ...但是,那是回忆,不单单是对动画本身的回忆,还是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就像 我们的父辈们老是会回忆上山下乡的岁月,总是喜欢《渴望》、《年轮》那样我 们看不懂的影片。早就想写点什么。可惜,我是个懒汉。

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的朋友辩论。她是属于典型的“哈日族”,坚持两个 凡是的原则──凡是日本的东西都是好的,凡是中国的东西都是差的。对于“中 国有什么卡通”这样的问题,我作出了反驳──于是就有了上文。其实,在解放 前中国以《火焰山》为代表的动画片就很好了。解放后,中国的动画片又有了发 展。《小蝌蚪找妈妈》是齐白石先生的原画;不过,那些小青蛙小虾米又有了新 的“生命”。我儿时学国画的时候,就曾摹仿过《淘气的金丝猴》的金丝猴和大 熊猫。无论是《大闹天宫》《九色鹿》还是《好猫咪咪》《猴子钓鱼》都体现了 一种中国式的美感──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失传了──就像我们的京剧。我对音 乐不很在行,但是那些动画的插曲和配乐怎么都觉得好听。那个时候的动画片有 很强的教育意义:《渔童(渔盆的故事)》教育我们爱国;《丁丁战猴王》教育我 们爱科学学科学;《小黄鹂学唱歌》告诉我们怎么练胆子;《小马虎》告诉我们 要细心;还有《等明天》《娇娇的奇遇》《熊猫百货商店》《小熊猫学木匠》《差不多》《天才杂技演员》... 那个不是呢?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片很有创意,很有气魄──不过,十个故事有九个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就像现在中国打开电视

到处是皇帝戏一样。另外,美国的猫眯是永远打不过老鼠的,不象中国的《好猫 咪咪》和《黑猫警长》总算还给猫一个公道。日本的卡通开始明显的是模仿中国 ,像《聪明的一休》。后来逐渐发展,并有了自己的风格。不过现在风靡中国的 《蜡笔小新》我实在是不敢推崇:诚然,蜡笔小新很搞笑;不过,现在的孩子能 学到什么?是在小鸡鸡上画大象,是掀女同学的裙子,还是捂住正在驾驶的司机 的双眼?我并不是要完全抛弃西方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还在用奔腾用视窗一样 ,我们也会去看美日的卡通。不过,我只想说,它们不是唯一的!我们的那个时 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

我们的那个时代,起码是一个有信仰的时代。不象现在大家还在为“为什么活着 ”这样的问题而烦恼不已。我们的那个时代,起码是一个有意义的时代。

国产动画片范文第3篇

一、我国传统文化对国产动画角色造型的影响

1、民族美术造型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民族美术造型多种多样, 从天文地理、人鬼蛇神到社会风俗都有特殊的艺术造型, 这些特有的文化底蕴从而也影响着动画艺术造型的表现。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繁多, 且作用和用途都有很大区别。工艺品、绘画、雕塑、刺绣等, 都对国产动画角色造型产生很大的影响。民间工艺美术在历史长河中被传承下来, 以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和审美性, 对民族情感表达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2、传统戏曲的影响

我国的戏曲文化源自于原始社会的歌舞, 在经历各朝代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完整的艺术形式。传统戏曲注重现实主义题材, 以及对善恶的鉴定。自古以来, 戏曲在人们的休闲生活有着重要的地位, 并形成了特定的欣赏习惯以及印象。我国戏曲文化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具备特殊的民族风格, 其发展前景也很大。戏曲中英雄人物的艺术造型, 极具中国特色, 这为国产动化题材创作以及角色造型设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要求

1、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要创新

创意作为动画设计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 被广泛应用于动画设计中。动画创意注重的是动画设计中特有且新奇的艺术造型, 它包含着细节以及总体设计思路和方向。动画设计者为了寻求更多的创新和创意, 保持设计的艺术活力, 创意在动画设计活力以及感染力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画设计师在动画设计作品上更具艺术美感。动画设计师在创作动画角色造型时需要创意的思维方式, 动画艺术的特殊性要求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更具生命力和艺术感, 需要动画设计师不断提升自身艺术修养, 还要有独特的创新思维, 从而对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动画角色能有更好的动画艺术诠释。比如一些国产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缺乏创意, 部分都是临摹日本动画片中的动画角色造型, 这种靠临摹的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不会被人们所青睐, 在动画市场中的竞争力也不会很大。在一定角度上来说, 对国产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缺少自己的本土文化内涵, 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思维创新没有达到一定的共融观念, 这些创新性思维应值得我们深思。

2、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需要不同的内容

每部动画片都有一条故事主线, 而动画角色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动画中其他角色以及场景的创作都是围绕动画角色造型而进行设计的。动画周边产品中的书籍、影像以及游戏等, 这些都是动画角色设计需要满足的要点。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故事的演绎者, 动画角色所表达的内容都是形式各样的,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特点不仅要符合动画故事主线, 也要注重后期动画形象的开发, 因此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不能一概而论。

三、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分类

1、漫画故事中的动画角色造型

漫画是动画艺术的前期推广, 很多动画作品的推出都需要漫画做前期铺垫, 通过漫画市场的拓展和知名度才进行动画出品。动画是漫画和影视传媒结合的艺术表现, 漫画相当于动画分镜头的一种静态表演方式, 动画则是漫画的一种动态表现方式。动画艺术具有自身特殊的创作空间, 其发挥的空间很大, 而漫画也一样, 甚至比动画的空间还要大, 漫画中的角色作为漫画最主要的表达因素, 其中各个角色决定着后期动画的处理。而漫画角色的形象也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 具有写实、雅致、朴实等风格。漫画故事中的角色造型设计不能停留在形式上, 还要了解漫画内容的背景, 具体塑造更具个性的角色造型。漫画故事的创作本身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不同的漫画作品给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创作出更丰富的人物性格, 从成功的漫画角色中演化出成功的动画角色造型。

2、民间故事中的动画角色

古时的民间图式是一种民族图式艺术, 大多都是作为族群的一种标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就是民间故事, 在很多民间故事中常把人和动物进行神话, 这是人们对未知领域的一种精神寄托。将动物神话比如龙的形象;将人神话比如孙悟空、哪吒等, 这些动物与人的形象在国产动画片中都有着很精彩的动画造型, 而这些民间故事中形象也给动画带来很多的创作灵感。比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都证明了人力历史长河的动画创作灵感的来源, 这些经过历史沉淀的人物形象都是能够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人尽皆知的民间故事艺术形象是动画形象本身所需的造型特点, 只要是合理并经过艺术修饰的民族艺术都可以作为经典的动画角色造型。

3、依据动画故事情节以及背景细节进行动画角色设计

对于题材、情节以及故事背景等都是动画角色造型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经过对动画题材以及情节内容进行分析, 确定对动画角色造型的理解, 不同的题材以及故事情节可以创作不同的动画角色形象。有些题材写实、有些夸张幻想、也有些幽默风趣, 这些不同的题材以及情节内容都影响的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

四、总结

在国外动画对国内市场的不断冲击下, 需要动画设计师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更具创意, 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 可以加入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结合丰富多彩的内容题材, 创造出更成熟、更有创意的动画角色造型, 从而实现动画角色符合各个年龄层迎合受众的要求, 促进国产动画事业的快速发展。

摘要:动画主要以各种艺术形式的造型表现出来, 动画角色在空间环境中以夸张及变形的手段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想象, 是一种具有非常高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角色在造型、情感表现、艺术美感等方面形成特殊的风格, 国产动化角色的造型设计主要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也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国产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和影响方面进行探究, 分析国产动画角色造型和设计的分类, 从各个方面汲取经验, 探讨如何设计出更具特色、更具艺术美感的动画角色。

关键词:国产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影响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影视动画造型设计[J].中国电影, 2010 (14) .

[2] 袁晓黎.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浅析[J]电影评介.2006 (17) .

国产动画片范文第4篇

“广东原创动力”从2001年起他们开始制作《喜羊羊与灰人狼》系列电视动画片, 起初只是相对简单的Flash动画。2005年起陆续在全国50多家电视台播出, 目前在电视屏幕上已累计播出超过500集, 观众达数百万, 最高收视率达17.3%, 长期占据电视动画收视前列。

2009年1月, 由广东原创动力、上海东方传媒等机构联合推出贺岁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 该片以600万元的投资, 斩获9000万元的票房, 成绩斐然, 一举成为最受关注的国产系列动画片。次年, “喜羊羊”系列动画电影第二部“虎虎生威”推向市场, 该片投资额1200万元, 最终票房1.2亿元, 再次刷新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

在《牛气冲天》成功后, 整个社会开始流行谈论“喜羊羊”的话题, 诞生了“做人要做懒洋洋, 嫁人当家灰太狼”的流行语。电影的成功造就了该品牌的广泛影响力, 所以央视春晚“喜羊羊”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喜羊羊通过传播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和现象, 这对中国原创动画品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喜羊羊”从电影诞生前举步维艰到现在“起死回生”的重要转折。

作为近年来国产原创动画少有的成功之作, 喜羊羊的火爆激发了国内更多动漫企业的信心。那么, “喜羊羊”给国产原创动画的发展提供了哪些经验与借鉴呢。

2 成本控制是关键

我国虽然动画起步较早, 但是真正产业化的发展还是在大量的从事外包加工阶段逐渐地积累起来的。这使得我们的企业在动画生产环节上, 包括组织结构、制作流程、人员配置、资金安排等等, 基本上都是遵循国外成熟的经验。长期在这样的模式中运营, 一旦转为应对自身市场的自主研发, 难免不适应, 甚至带来方向性的偏差。这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成本问题。

《喜羊羊与灰太狼》以剧情取胜, 该片最初的资金投入不过区区几十万, 成本控制得益于制作环节全程运用了FLASH软件平台。由于F1ash动画自身的特点使动画片在视觉效果和画面表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电影《喜羊羊》在人物设计方面采取了相对简单的角色造型。但是简单并不是简陌。三头身的人物设定使得动画人物看上去很卡通, 很可爱。就是这个简单可爱的造型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动画的动作设计方面《喜羊羊》采取Flash软件惯用的原件动画模式。与传统的动画制作模式相比, 《喜羊羊》的动作显得较为生硬, 但这样做可以使制作难度大幅下降, 难度的下降使得制作成本也大幅削减。

在背景制作方面, 为了更好地与人物和动作结合, 《喜羊羊》也使用了相对简单的表现方式, 而不是像很多传统动画那样采用了较为写实的表现技法。在镜头语言使用方面, 景别变化较少, 镜头衔接不流畅。

简单的人物设计, 简单的背景, 简单的动作设计, 较为单一的镜头语言, 所有这些都充分地利用Flash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廉的最大优点。正是这种低成本运作动画的形式使得《喜羊羊》的生命力更加持久。这是其成功原因之一。同时, 画面制作方面的简单反而成为《喜羊羊》的一种特色, 虽略显简陋但这种稚拙朴实的风格也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贴近低幼观众, 很准确地锁定了一个数量巨大的观众群体。

这种成本控制原则, 是喜羊羊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纵观先进国家的动画产业化经验, 在成本控制的条件下, 美国首创了动画生产组织结构的流水线方式。把动画由个人艺术创作带上了商业运营的道路, 开创了动画产业化的新纪元。而日本则在引入流水线生产方式时, 秉承日本人特有的精细与效率原则, 对其组织结构进行大胆革新, 成功地将加工生产从创意生产环节中剥离, 并大规模的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使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动画产业大国。

3 资源整合是利器

《喜羊羊》电影的成功也是资源整合的范本。上海文广作为投资方, 除了与“喜羊羊”的原创团队联手, 还力邀北京优扬加盟。通过联合, 除了影片预告片可以高频次投放外, 还在频道的新闻栏目中播报“喜羊羊”的消息、介绍影片内容并开设观众互动活动, 从而达成对目标受众群最直接有效的信息传递。在产品的后期营销和推广阶段, 初步完成了电视、广播、平面以及包括互联网、手机在内的战略布局。在发行团队的选择上, 集结了中影、保利博纳、上海东方和广东省电影公司, 组成了一支电影发行的“梦之队”。一部小成本动画电影能有这样的发行阵容, 在中国电影的发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喜羊羊》第一部电影诞生前, 《虹猫蓝兔》在品牌知名度和营销上一直走在《喜羊羊》的前面, 《喜羊羊》通过电影一夜间让品牌得到快速扩张, 也超越《虹猫》成为目前中国最受喜爱的卡通形象。《2010年中国动画电影市场投资研究报告》分析认为, 最终票房两者差距大的原因, 一方面, 从电视转到电影, 讲故事的方法不一样, 电影要观众掏钱来看, 故事卖点肯定是一大看点, 《虹猫》目前是第一部, 可能在故事呈现还有些稚嫩, 故事还不够精彩, 关键是想象力还未足够丰富, 这好像是今天中国所有动画片的通病。相信通过这次的经验, 未来的《虹猫2》故事能更抓人;第二方面, 问题还是在营销推广上, 动画电影推广需要专业团队, 宏梦公司的制作能力毋庸置疑, 但宣传发行他们还是第一次, 宣传发行对动画电影的成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 市场资源只有形成优势互补与整合, 才能产生最大化的规模效应。而只有不断形成越来越多的资源高度集中的产业旗舰, 才能推动中低成本原创动画走向新的辉煌。

4“酒香也要会吆喝”

《喜羊羊》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其成功是市场运作的成功, 决不是艺术的胜利。原创动力董事长卢永强一直都非常注重对《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营销推广, 他的理念是“把诱惑直接带给孩子们”。2008年下半年这部动画片突破盈亏平衡点实现盈利之后, 卢永强开始有更多的资金实现自己整合营销的理念。

《喜羊羊》电影非常明确地将其最主要的目标受众锁定在15岁以下儿童, 针对这一受众群的特点, 《喜羊羊》早期宣传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电影营销手段, 放弃打明星牌、剧情牌, 除了邀请歌星阿牛配唱主题歌之外, 国语版影片没有邀请其余的明星加盟, 也没有举办大规模的首映礼, 而是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小成本特色营销。

电影播放前, 原创动力在电视、平面、网络、地铁车厢等各大媒体上投放广告滚动宣传, 并且在全国各少儿频道上轮番播放《牛气冲天》的广告宣传片。与肯德基合作开展买套餐送喜羊羊玩具活动。

原创动力还与广东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合作, 印制10万张喜羊羊宣传画, 在上映的前3天逐一派发到广州280多家幼儿园, 目标明确地向小朋友们发出邀请, 一放寒假就来看喜羊羊与灰太郎的电影。这一招使得孩子们甚至把家长都带进了电影院。

当孩子们走进影院, 他们看到的不仅是《牛气冲天》一部电影, 原创动力还联合电影院线在全国40个重点影院建起“喜羊羊”主题开心乐园, 内设衍生品展台、合影立体人偶等设施, 而且在小朋友买票的时候, 还送他们喜羊羊与灰太郎人偶舞台剧全国巡演票、喜羊羊台历等小礼物。

另外, 在《喜羊羊》之前, 国内还从来没有一部为青少年度身打造的贺岁电影。《喜羊羊》瞄准这一市场空白, 主打“亲情消费”概念, 为家长和孩子们的寒假和春节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电影院里到处都是一个孩子拖着几个大人或者一个大人带着一群孩子, 在放映厅里一起欢笑高歌, 犹如参加一场盛大的新年派对。这样的“亲情消费”既不昂贵又充满温情和快乐, 难怪会让全国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趋之若鹜。

如此密集有效的营销宣传攻势, 开辟了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操作新模式。尽管从艺术和制作的角度来说, 片子还比较粗糙, 但前期的投入、铺垫以及上海文广的强势宣传造就了这一票房神话。其成功是市场产业化运营的胜利。

5 衍生产品要做大

如果说传统动画片的盈利模式是从动画片本身获得盈利, 而玩具等动漫衍生品行业的进入则是通过相关行业的带动促进动画产业发展的另一模式。短短几年间, 喜羊羊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到下游完整的系列产品链, 估算其市场价值已达10亿元人民币之巨。

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喜羊羊衍生品, 是从2006年底才开始出现的。在创意之初, 卢永强就考虑到了衍生产品的开发, 而且原创动力的衍生产品授权部门一直把一线生产企业定位为合作伙伴。但在2006年的时候, 很多一线的生产厂商对于国内原创动画缺乏信心, 更倾向与国外知名品牌合作———与国外知名品牌合作, 尽管利润低, 但风险也较小。

童趣出版社是原创动力的第一个大客户, 当时, 为了说服童趣出版社与自己共同推出图书等衍生产品, 原创动力的授权部门全力公关, 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 仍然没有打动童趣出版社。后来, 出版社专门在几个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城市做调研, 发现“喜羊羊”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机器猫》, 排第二位, 这时候他们才同意与原创动力合作。

在深圳龙岗, 香港耀邦国际有限公司旗下的玩具厂工人每天都要加班加点生产“喜羊羊”主题玩偶。该公司总经理关嘉光介绍, “工厂此前一直为迪士尼等国外玩具商做OEM, 利润率不到10%, 现在生产喜羊羊的产品, 利润率却达到了30%, 喜羊羊玩偶在北京、上海等地需求量非常大”。

《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知名度推动了衍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而原创动力也愿意通过让利等方式吸引生产厂商, 让一大批授权生产厂商聚集到原创动力旗下。到目前为止, 原创动力已经开发出数十个品种的衍生产品, 如图书、音像、冷饮、玩偶、服装、文具、人偶剧等等, 甚至信用卡、网络游戏、邮票、音乐下载等都有了相应的授权开发商。衍生品的销售盈利逐步超越动画片的播出收入。

6“喜羊羊”之忧

当然, 喜羊羊成功的背后也暗藏了若干隐忧。他的一枝独秀, 并不代表中国整个原创动画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其主要隐忧有二。

其一是动画公司在与媒体和院线的合作中明显处于弱势。在《牛气冲天》合作项目中, 制作方广东原创动力是以593集的电视动画片、4年时间的市场播放为前提与上海文广和北京优扬文化传媒公司合作, 但在9000万元票房中, 原创动力公司只分得大约10% (1000万元) 的收入。尽管票房创纪录, 但原创动力公司仍然无法依靠票房实现成本回收。《虎虎生威》更是以出让版权为代价, 原创动力公司只是赚得了制作费。

其二是动画公司的经营风险高。在好莱坞模式中, 出品人在动画片的各个阶段均可实现收益, 包括院线阶段有票房收入、在电视播出阶段有播出费收入、在衍生产品开发阶段有授权收入。而在“喜羊羊”模式中, 却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径。由于受到国内市场电视播出费低和衍生产品盗版的影响, 在电视播出和衍生产品开发阶段都只能有微薄收益, 动画片出品人只有将盈利的希望寄托在电影院线的播放阶段, 这样的盈利渠道是单一且不可靠的。

7 结语

宏观上, 我国动画产业化进程虽然面临异常严峻的形式, 然而这种形式实际上也是逼迫动画企业, 必须进行包括生产结构创新在内的方向性调整, 以“成本控制”为核心, 整合营销, 紧紧抓住数字化技术为当前动画生产与播放媒介所带来的机遇, 激发动画产品原创创意的源源不断。唯有此, 才能以较弱的资金完成基本的动画产业链的建构, 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铺平道路。当然, 国家也要在市场、资金、机制等诸多环节上为这种变革提供更为宽松的内外环境。

摘要:作为近年来国产原创动画少有的成功之作, 中低成本投入的“喜羊羊”电视、电影系列片却异常火爆, 激发了国内动漫企业的信心。成本的控制, 整合优势资源, 成功的营销, 衍生产品的开发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总之, “喜羊羊”给国产原创动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及借鉴。

关键词:成本,喜羊羊,营销,整合,衍生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5.[1]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5.

[2] 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7.[2]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7.

[3] 刘亮.“喜羊羊”的成功秘笈[J].中国新时代, 2009.09.[3]刘亮.“喜羊羊”的成功秘笈[J].中国新时代, 2009.09.

[4] 张永恒.探索“喜羊羊”的成功背后的奥秘[EB/OL].人民网, 2010.09.[4]张永恒.探索“喜羊羊”的成功背后的奥秘[EB/OL].人民网, 2010.09.

[5] 百度百科“动画”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262.htm.[5]百度百科“动画”词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262.htm.

国产动画片范文第5篇

姓名:沈杰

班级:06051101

学号:201130154

4国产电影漫谈

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变得异常丰富多彩,电影产量也如日中升。在纷繁的电影世界里,不同国家的电影给人不同的感觉,同一国家的电影经常有着奇妙的共性。电影总是反映着该时代的思想与社会文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因此,从对电影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各国不同的社会文化与人文精神。

中国电影发展起源于1905年的《定军山》,至今也不过百来年,相对年轻。1990年后,中国电影才真正进入发展高速期。

抗战题材系列

国产电影的一大永恒主题就是“抗战”。早期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拍摄手法朴实,大多走的是写实路线,表现的是军民一起抗战的大环境,大背景。电影中的日本军队一般比较呆滞,总是被打的落花流水,但是抗战电影本来想要表达的就是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团结意识,因此这种处理也可以理解。

抗战电影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剧情开始丰富起来,故事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八路军痛打日本军队。1987年的《红高粱》可以算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电影中把两个国家的战争缩放到一个小村庄中,整部电影讲述的就是十来个村民在日本人入侵前后的生活。由于背景变小了,主要人物变得准确了,电影细节也就凸显了出来。在这部张艺谋早期的作品中,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张艺谋《红高粱导演阐述》),因此也赢得了观影者的一致好评。

另一部我印象深刻的就是2005年的《山林喋血》,讲述的是一家三口与狼群合作一起打败日本小分队的故事,故事中加入“狼”这一特殊角色,不仅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使得故事情节曲折紧张,令人意外,而且让我们从动物身上产生对于“爱”,对于人性的新的思考。这是抗战电影的新的思维,是其发展的新突破。

2000年来的抗战电影开始有了更多的尝试,,一系列喜剧作品,例如《举起手来》系列,《绝处逢生》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冯小刚导演的《1942》,从抗战初期河南千万人大逃荒的角度又对这类题材电影作了新的尝试。 动作片系列

国产动作片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武侠类和现代动作类。中国是武术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上千年的武术传统,因此,武侠类电影是中国在世界电影产业中独树一帜的。

早期的电影作品有《少林寺》、《醉拳》、《南北少林》等等。当代的电影巨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也都是从那个时候走出来的中国电影中流砥柱。李小龙,作为第一个从中国走向世界的电影明星,把中华武术带到了全世界,很多外国人对于武术的第一印象还是从他那里得来的。武侠类电影发展到中期,开始走系列片路线,那也应该属于中国最早的电影系列片,包括《黄飞鸿系列》,《张三丰系列》,《少林寺系列》、《方世玉系列》。这些都是以历史人物或者中国武侠小说英雄为原型的,对于那代人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惜的是武侠类电影的剧情大多比较老套,不能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虽然潇洒的造型动作和激烈的打斗场面一直是很大的卖点,但看多了还是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在2000年后,一些新的佳作终于脱颖而出。《卧虎藏龙》,一部超豪华级演员阵容的作品,终于不负众望,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认可。这部电影的成功在于加入了更多的人物关系,使剧情有了可看性,结尾亦是出乎意料。不得不提的还有《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虽然也都是超大制作的贺岁大片,但是影片都过于追求场面的宏大,环境的奢华,反而忽略了电影最重要的剧情,使电影空有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壳子而内部空洞乏味。不过近几年的《霍元甲》,《锦衣卫》也是相对较好的电影作品,在打斗场景之外,增加了对于人性,对于生活的思考,使电影的内涵得到了深化。

现代动作类是差不多上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的一个类别,之前的多是武侠动作。虽然这类电影发展时间极短,但由于有武侠动作片的基础,拥有一大批的动作明星,所以发展得格外迅速。此类动作片演员是非常重要的。悉数好莱坞的动作片发展史,也就是一代代动作明星的更新换代史。最早的,比如希尔威斯特·史泰龙,后来是阿诺·施瓦辛格,,布鲁斯·威利斯,2000年以后的,例如杰森·斯坦森,尼古拉斯·凯奇,汤姆·克鲁斯,梅尔·吉布森。在此类电影中,精彩激烈的贴身肉搏战无疑是最受观众们喜欢的。国内让我们耳熟能详的此类动作片明星,有甄子丹,吴京,樊少皇,赵文卓,邹兆龙,还有之前的成龙,李连杰,李小龙,这些演员的存在是国产现代动作片的基石。

国产现代动作片产量很大,质量也差强人意。其中《导火线》,《三岔口》打斗场面多且激烈,剧情紧张;《警察故事系列》,《宝贝计划》等成龙电影则拥有特殊的成龙式打斗技巧,打斗中带有幽默感;《无间道》,《线人》等警匪卧底电影,情节设置紧张,语言对白经典。因此,在中国电影市场,除了可能在电脑特技方面不如欧美国家外,动作片发展得还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

现代都市系列

此类影片是贺岁片的主力,所以从历年贺岁片中也能看出国产都市电影发展演变的端倪。

2000年左右的《甲方乙方》,《天下无贼》等一系列冯小刚作品,是当时国产都市系列的代表作。冯小刚的电影也有其特殊的风格,即被称为“冯氏幽默”的电影台词和对白。《天下无贼》中刘德华和葛优饰演的角色的对话都是十分经典的,已深入观众的内心。一部电影如果能有一句或几句台词被人们永远记住,那么无疑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正如周星驰《大话西游》中那句“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冯小刚电影的成功还在于他对于电影细节的处理,对于情节发展逻辑的把握。在《唐山大地震》中,电影一开始姐弟两抢的一个橘子的场景与影片最后她母亲去世后给她留了一个橘子的情节形成了完美的呼应,影片本身就一直在酝酿一个悲伤的气氛,在最后橘子的那个镜头,这种气氛一下子又达到了一个高潮,并且再也控制不住,倾泻而出,给观众带来极大的内心震撼。

2010年以来,国产都市系列电影开始走“小清新”范,并且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局势。《山楂树之恋》应该算是这个系列的开山力作,之后《失恋33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爱的发声练习》,《致青春》等等,包括最近的《小时代系列》,这些电影大多是描绘青涩的校园爱情,甜甜的淡淡的,不然也是讲述刚刚工作的青年男女,爱情中带有些许喜剧元素,甚是符合国内青年观众的胃口。这类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清纯甜美的爱情,对于人生或者生活没有过多的思考,说不好这是属于缺点还是优点,有时候简简单单的可能也是最好的。 喜剧系列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国产喜剧的最早印象应该就是《三毛从军记》了。此片借助人物夸张的造型和动作,剧情的荒诞来嘲讽国民党军的无能与慵懒,成为时代的经典。

上世纪90年代,周星驰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喜剧电影的领军人物,并最终成为喜剧之王,至今无人能超越。《月光宝盒》、《大话西游》、《国产凌凌漆》、《逃学威龙系列》、《赌圣系列》等等,周星驰的电影产出速度高的惊人。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成功,与当时的时代是紧密相关的。在上世纪90年代,人们思维观念还未真正开放,但是改革开放已经开展了10多年,国外的新鲜文化思维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保持传统和接受新思维的天平上,大多数人因找不到平衡点并变得焦躁。周星驰在电影中或大笑或大哭蹦跳多动的夸张的表演一下子打破了人们心中的克制,所以当时的观众在观看周星驰电影的过程中得到了最大的放松,毫无顾忌,电影大获成功。但是,周星驰的这种表演不仅仅是一次创新,更是一次冒险,当时社会的质疑甚至鄙视也给了他及其电影巨大的压力,对于其个人的评价,至今褒贬不一。

在星爷式幽默已不适应于时代的现在,中国喜剧需要有新鲜的血液。2000年后冯氏幽默也曾经风靡一时。这也要归功于葛优极其出彩的表演。

2006年《疯狂的石头》票房大卖,成为当年电影市场最大的黑马,也开启了小成本喜剧的新时代。《疯狂的石头》的喜剧成分不仅仅在于演员的表演本身,电影本身剧情的设计就是充满幽默感的。这种不通过夸张的表演来吸引眼球的办法才是新时代喜剧应该走的方向。中国喜剧应该走出“周星驰”的圈子,正如当年好莱坞喜剧设法走出金·卡瑞的魔圈一样。既《疯狂的石头》后,类似的小成本电影还有《疯狂的赛车》、《无人区》,也都具有不错的市场评价。

2010年以来,徐峥主演的一系列喜剧渐渐得到认可。《人在囧途》是一部成功的喜剧电影,其多项票房纪录都位列各排行榜前列,而徐峥自导自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更是青出于蓝,票房过10亿,成为华语片第一。《泰囧》的剧情特别精巧,每次都是在主角接近成功时失败,而冤家总是能莫名其妙的碰到,其中王宝强的演出为电影增色不少。电影中除了搞笑的元素外,在徐峥与王宝强夜晚谈话的一个场景中,也有经典深刻的对白,揭示了电影的主旨,呼吁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理解,同时要勇敢的面对生活,不要放弃希望。

虽然不时会有经典的作品出现,但是国产喜剧片还是相对不成熟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幻动画系列

科幻作品一直是国产电影的短板,抛开技术上与欧美国家电影的差距不说,单是剧本方面就要差很多。中国导演貌似很难有特别好的创意,这可能也与中国一直以来的教育制度有关系,人们相对国外而言缺乏想象力。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诞生了数不胜数的神话传说,国内导演倒是借此拍了不少的科幻电影。其中《白蛇传》、《画壁》、《大闹天宫》、《宝莲灯》等还是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其中《宝莲灯》可谓是当时的动画巨制,放在今天看也是值得赞叹的。最近两年的《画皮》及《画皮2》,把聊斋的故事搬上了荧幕,演员阵容也算豪华,虽然不能说是大获成功,也算是略微挽回了点国产科幻片的面子。目前国产科幻电影数量极少,仅存的有一些也是抄袭国外经典电影的,而且还抄失败了,让人唏嘘。

动画片方面,国内动画的设计观众主要是儿童,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而反观欧美动画片,无论是《冰河世纪系列》、《马达加斯加系列》这样的喜剧片,还是《蝙蝠侠》、《变形金刚》这样的科幻英雄片,亦或是最近大火的《冰雪奇缘》这样的剧情类动画,其受众一直是从儿童到老人的整体,国产动画电影在这方面的落后导致其票房很难得到提高,而后动画制作又因为资金而上不去,最终形成死循环。

总结

国产动画片范文第6篇

【摘要】国产都市电影对于全球化景观的密集呈现和本土叙事的某种缺失,显示了其对于社会现实的悬浮和虚与委蛇,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焦虑的一种表征。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既需要表现都市化进程带来的进步,更需要反思商业化、物质化、技术化带来的文化诟病,需要在对历史性文化语境的叙事中实现与社会历史发展变动的互动与融合,从而彰显更加清晰的发展脉络与力量。电影叙事要尽量从文化的审美属性出发,寻找在价值认同和情感交融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将中国精神内核以秘而不宣的方式隐藏在故事之中,建构与传播更加积极健康的国家形象。21世纪国产电影要注意整合乡土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联系,突破历史文化语境的叙事结构,在分析其与具体文化经验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展现特定场域连接都市的文化符号,展示特殊社会转型时期民众的独特心理结构,以及由此而生成的都市性格。

【关键词】都市电影;叙事母体;价值形态;情感结构;国家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追溯,人类文明发展史在一定范畴内也是都市及都市文化的发展史,都市可以说是社会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中认为:城市是行为的符号象征,也是秩序构成的系统[1]。都市可谓人类城市史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是当代城市化进程中的最高逻辑环节,都市的空间架构使得抽象的现代性更加具体化或者物态化。21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都市日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图景。借助国产电影进行记忆与想象方式的重构与传播,进而对都市历史与地理进行影像描摹,无疑也成为当代话语参与重构都市文化的重要方式。

一、作为电影叙事母体的都市秩序

21世纪以来,国产都市电影作为叙事文本与传播的文本,也开始从特定立场出发进行属于自身影像话语的建构与传播,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既依照既定价值标准,又带有自身倾向性与描述性的叙事表达。都市成为当代电影故事经常设定的重要场景,往往通过电影话语系统描述与传播城市问题及对城市生活的思考。国产电影虽然在描摹都市人的生活景观,却对传统伦理观念通过记忆与想象的方式进行着某种重构。《卡拉是条狗》以都市普通家庭丢失宠物狗“卡拉”为主线,折射了以“老二”为代表的都市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作为繁华都市里的普通小市民,人到中年的“老二”每日都在维护生计层面的平庸生活中度过。都市文化秩序某种意义上借助都市空间作为具象载体,进行从“人化”到“化人”的双重互文过程,都市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模式主导着都市秩序的变化,并在其中创造了都市自身的文化,同时又改变着都市已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全球化进程中的国产都市电影对中国都市化的转型和嬗变及底层群体的生存狀态以影像语言给予了生动记载,在记录都市社会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同时,揭示了当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城市化进程比其他形式的社会变革带给人类世界的影响都大,这种影响以不可阻挡的态势使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的结构形态与秩序设置,都市电影不过是展示了其中深刻改变现实世界的片段。然而,都市电影对于全球化景观的密集呈现和对本土叙事的某种缺失,显示了其对于社会现实的悬浮和虚与委蛇,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焦虑的一种表征。电影《手机》以对现代生活中的通信工具导致人与人之间情感变化为视角,对现代化的物化生存状态进行了反思。社会转型时期由于追求功利的动机驱使,人类更加希望借助工具理性达到物欲的目的,而对于情感和精神价值表现出漠视的态度。电影在批判的同时渗透了价值重构的怀旧心态,在接续都市历史的同时存在获取身份确认的文化焦虑。

21世纪以来的国产都市电影在全球化、大众化与消费文化语境中,努力寻找自身内在的审美逻辑、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趋向与话语机制。《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吝啬与荒谬的“姨妈”浑身弥漫着莫名的悲凉与无奈,电影中的“上海”是不确定的、不可捉摸的,以此暗含了现代城市的无根状态。影片中的北部工业小城“鞍山”,则作为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抵抗意象出现。而《一声叹息》将都市中年男人游离与放逐的情感生活和疲惫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21世纪以来的国产都市电影尝试通过传统文化的价值元素来治疗城市的文明病症,以作为消极抵抗的逻辑出现。都市电影将现代都市人群依存的现代化生存图景,借助消费主义文化、青年亚文化、后现代文化及新媒介文化,以及精英知识分子文化等,建构起相对比较混杂的当代都市文化,而在这个叙事母体中,传统与现代不断进行着杂糅与融合、排斥与对抗。

二、作为电影叙事对象的都市空间

随着工业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都市空间同样成为当代都市社会的核心特点与根本问题,空间性逐渐成为把握都市社会发展的叙事视野,都市空间的异化势必会对寓于其中的各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1世纪以来的国产都市电影以表现都市空间为现代生存与体验的基本形式,影像话语的空间策动了影像叙事空间化的整体性变革,构成了国产电影叙事的精神内涵与叙事方式。《开往春天的地铁》以地铁作为叙事空间与叙事背景,使得对于地铁空间的描摹成为都市文明个体意识与潜意识的外在投射。地铁的风驰电掣与影像插曲式闪回的运用,地铁口人流的擦肩而过与亲人的分别相聚,构成了空间秩序下价值形态形成的能指。地铁可以说是开放性、公共性的都市空间,是都市人情感生活与日常生活的承载,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压力与挫折逃避或游荡的场所,而地铁站的“挂钟”也成为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象征性交集,都市人的感觉体验在这种间接的所指中让人回味。

就电影的叙事功能而言,空间畸变的重心要凸显主体叙事意图,强调某种意念、某一场面或某一形象,造成某种“间离效果”[2]。《北京遇上西雅图》以都市符号融入表达主题之中,“北京”“西雅图”以抽象的概念符号在电影中成为文本化的都市空间。电影涉及社会、历史、政治等多层面感知,及其对电影空间的独特处理和表现,最终指向的是广阔深蕴的文化空间。《搜索》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作为当代人新的生存环境,文本叙事中超越了单纯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集合,重点关注了网络虚拟环境的视域。电影的叙事维度中包含了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态价值。如电影《夜店》将故事空间锁定在路边的“超市”中,传统空间的矛盾和冲突被同时制造出来,在建构现代“英雄”定义的基础上,试图向民众本真的淳朴生活和心灵不断靠近。由此,与空间体验和生活经验相契合的影像叙事方式,自然就成为21世纪国产都市电影作为现代艺术的内在诉求。

城市化进程导致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变迁,电影对于都市体验进行深度探究,其最终目的也正是表达了城市的元命题——现代化过程中人本身遭受的异化。《A面B面》以一家精神病院为叙事空间,精神病院作为城市空间中的边缘地带,其本身就充满了隐喻与反讽,电影实现了对诸多现实生活的嘲讽与反思。相对于“乡村”而出现的“城市”被设定为一种空间想象,电影接受者依托作为城市文化与城市消费的空间载体,在潜意识中自觉参与了自我价值观念的建构与重构。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中指出,电影通过开辟新的观察空间,创造不同于以往的观察方法,特别是对镜头“流动性”的倚重,打破了城市化之前的时空生存方式[3]。都市往往成为多种异质文化空间混合而成的文化场域,在同一种都市母体中,多种族、多民族和多文化之间彼此独立又发生某种交融,都市力度和生命空间本质上是平等的。《中国合伙人》选取了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下,以个体的奋斗透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美国”的空间建构使其更像当代中国逐渐崛起的民族梦想空间,几位创业者被塑造为全新的当代创业“英雄”形象。《非诚勿扰》《分手大师》中均植入了具有中产阶层消费属性的广告,商品传递出看得见的象征符号与人物的社会身份符号,城市流动的信息空间建构了现代空间的流动性,现代人的时空体验也渗入中国电影的都市想象之中。都市的空间想象使得其中的各种符号被镶嵌进了“想象的地理系统”中,形成了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共同构成的“意指”空间。而“都市”的概念及作为共同体的认知,均来自都市复杂符号集成的意指空间,影像的拼贴、阐释使其成为更加多元化的电影文本,其承载的多义性和暧昧性也均在后现代都市的踯躅前行中,逐渐变成了意指性空间与流动性空间。

三、作为电影叙事符号的都市图景

曼纽尔·卡斯特认为,当代社会是围绕“流动”而建构起来的,组织起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处在持续不断的流动中,而“流动”支配了我们的经济、政治和象征生活之过程的表现[4]。都市的空间流动支持着资本、信息、人力等各种元素的自由流通与交会,《杜拉拉升职记》再现了都市图景与生命体之间发生的勾连,凸显了“文化工业”中个体的生命状态。在北京这一都市空间成为可触、可感的图景中,呈现了都市公共空间对个体私人空间的过度挤压。都市特定的视觉场域成为连接个体与都市的叙事符号,不仅参与了民众共同的回忆与存在感,也成为文化观念与思维表达的一部分。

都市作为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的中心,为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影像以符码特性技术实现空间构形,拓展着都市大众的情感体验与感官刺激。《向左走,向右走》中富有象征性的旋转门、电梯、月台等符号,以较强的参与性和社會性引导受众的情感诉求与想象,在不经意间呈现了物质对精神领域的伤害,而恰恰是梦想、意识等非物质化的精神力量,使得电影拥有了更多传递形而上之魅力的机会。21世纪都市电影展现的文化空间同样面临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彼此交融,处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冲突之中,都市社会文化系统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之间产生的错位,会导致都市人的精神坠入更加困窘的境地。都市电影中草根阶层的生活内容反映了当代特有的情境,《失恋33天》以草根女性与自己“男闺蜜”的视角,探讨了都市普通两性之间的情感互动方式,满足了都市男女对于情感的想象与探索。影像叙事的终极意义是通过话语显示出社会症候,引发生产者与创作者之间的对话,建构深层良性的社会互动模式。

以表达普通人的生活内容为主的都市电影,成为众多形态中较为凝练化的题材,而不是对社会生活的刻板表达与简单复现。《私人订制》充斥着种种喜剧色彩,剧情设置了某种机缘巧合,却实现了极度混乱荒诞的局面,从而制造了大量令人捧腹的笑料。电影接收者以轻松的心态欣赏精彩纷呈的城市狂欢,而夸张的游戏狂欢暂时取代了底层生活的艰辛,情感欲望的宣泄却消解了文化的思考意识。与此同时,21世纪以来的都市电影同样体现了电影的“造梦”机制,在时空上表现为旧有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的交织,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与社会实践之间不断博弈,成为“草根狂欢”的叙事内容。社会的急剧转型,某种程度上使都市人旧有的身份、价值取向与生存状态受到挑战,这些困顿的处境成为电影经验发生的背景,而特殊时期都市人的人文情怀和时代视野,恰恰也成为体察国产都市电影深度与高度的标准。

四、作为电影叙事载体的都市记忆

21世纪以来,随着民众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电影已经不再作为寓言工具和符码象征,无须苛求借助宏大的历史叙述与集体史述,实现某种意识形态代偿的功能,而是由政治寓意转换为更加关注个体成长的描述,由意识结构让位于情感结构。以青春题材为主的都市电影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恰恰削减了传统文艺形式刻意进行“教化”的功能,充当了此种艺术抱负的承载者。《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象牙塔里的青春记忆与现实生活中的奋斗故事为脉络,将“青春”作为亘古不变的意义内核与怀旧载体,以爱情与挫败、尴尬与遗憾、梦想与成长等为内容,以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成长之路散发着对美好青春过往的无限眷恋。虽然此类文本缺乏创新,但仍以青春体验来引发观众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青春题材的都市电影中,成长是一以贯之的叙事主题,回忆是司空见惯的叙事脉络,影像会选择较为碎片化的模式描述主人公的成长体验与精神变化。都市电影中的青春题材电影,往往使怀旧的情感流于表面,人物倾向于脸谱化与片面化,而缺乏个体经验与内在的精神成长。

成长可谓都市青春题材电影的主要叙事内容。《同桌的你》讲述了一对恋人在一起学习、奋斗、恋爱,却最终无法走到一起的青春故事。电影竭力将校园生活与纯美的初恋故事进行唯美式的展现,将接受者带入各自曾经的青葱时代以引起情感共鸣。青春题材的都市电影往往涉及主人公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在群体幻想中藏匿着相似的情感模式。青春电影中强烈而神秘的生命体验成为人类成长过程中共同的心灵土壤,是不断唤醒成人内心隐秘的资源。全媒体时代语境下,青春题材的电影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国产都市电影较为倾向于青春叙述,而这种情感体验埋藏在电影接受者的内心深处,属于共同的强烈而又神秘的生命感受。成长过程中,人们其实会潜意识地修改自己的记忆,青春电影注定是以碎片化和虚幻化的面貌进行再现。国产都市电影中的青春题材,更是以积极主动的个体意识和叙事策略,正成为当下电影市场中的主流叙事,在一定程度上为唤醒并追寻集体青春记忆而不断努力。

五、都市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21世纪以来的国产电影以自身固有的文化样式,参与了都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构,最终成为现代都市中文化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在都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理解与表达都市社会,处理好都市中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变化的关系,而在此过程中如何整合电影叙事与都市之间的话语表达,建构并传播中国的国家形象,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是要注重对都市文明双重情感的描摹与传播。当市场经济渐次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话语之后,都市以对物质资料与人力资源的高度集中,使聚集于此的人类在观念形态、行为方式以及价值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都市的商业化、物质化、技术化与都市人潜在的欲望化并存,都市人在遭受物化与欲化侵袭的同时,其滋生的都市文化同样也影响了都市人精神品性的塑造与形成,对都市文明渴望融入与逃遁的双重情感,应该成为都市电影新的叙事语境。城市化进程在完成对都市地理空间重构的同时,也显露出形形色色的空间,成为远离中心的边缘地带,而国家形象的传递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都市人与都市之间的双向互动矛盾体共同完成。同时,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既需要表现都市化进程带来的进步,更需要反思商业化、物质化、技术化带来的文化诟病,要在对历史性文化語境的叙事中,实现与社会历史发展变动的互动与融合,从而彰显更加清晰的发展脉络与力量。

二是要注重寻找文化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语境中不可替代的现代话语和社会想象,它在不断提供新型文化参照体系的同时,也制造出了新的文化压力。文化认同与全球化所造成的时间观念与空间观念上的变化,是紧密联系的,观影者通过电影可以引发对于民族的想象与文化的认同。延续底层关怀的叙事路线成为21世纪都市电影完成身份认同的方式之一,需要客观展示都市底层民众的真实生活与情感生态,把握人性维度带来的心灵冲击,将电影文本放置到更大范围的社会文化实践中去展示。国产电影一方面需要固牢自身的民族文化根基,另一方面也需要其他文化的参照,使其在民族性和世界性、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融通中展示自身形象。国产电影的叙事与传播需要从文化的审美属性出发,寻找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在价值认同和情感交融方面的最大公约数,将中国精神的内核以秘而不宣的方式隐藏在故事中,建构更加积极、健康、向上、负责的大国形象。

三是要注重调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支点。作为公共领域的都市空间成为话语权力控制的空间,也同样成为意识形态化的文化空间。影像里的都市空间参与了社会精神生产方式的形成,通过空间的生产和权力化推动了包括电影情节进展与矛盾的生成,直接影响着叙事的结局,也成为借助影像文化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国产电影要实现民族与国家主体性的想象与重构,需要借助现代性的都市空间景观,在日显凝固化、边缘化、焦虑化的空间叙事中探索现代性的价值起点,表达都市人的根脉与情感诉求,积极找寻传统与现代关系之间的文化支点,从现代景观中寻找世界与中国之间的空间想象。由此,21世纪以来的国产都市电影,需要在虚拟与真实之间、情感认同与价值冲突之间保持叙事张力,成为展示现代中国行进中的叙事基调与重要力量。

四是要注重融合乡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话语传播。国产都市电影以城市作为特定场域,不仅展示了人们的公共交往平台,建构出都市化进程中民众的集体回忆与在地感,也将历史与现实的情感压抑嵌入个体抽象的观念信仰与思维模式中。城市意象在民众的历史记忆与生存经验中,通过影像叙事与传播进行多元化、本土化与差异化的经验表达,在对话中进行中国问题的传统想象与重建,从而逐渐形成对本土经验行之有效的叙事策略。国产电影要避免割断乡土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的表达,要注重描摹现代性视域下乡土中国的独特图景,突破历史文化语境的叙事结构,在分析其与具体文化经验互动关系基础上展现特定场域中的都市符号,展示特殊社会转型时期民众的独特心理结构以及由此而生成的都市性格。都市电影势必会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在注意表达民众的丰富内涵情感时,展示民众从传统意识到现代意识的觉醒,建构与传播富于时代感与生命力的行进中的国家与民族形象。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1世纪中国电影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2014BWX031)阶段性成果;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研究”(16240041030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4.

[2]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05.

[3]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3-113.

[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久,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05.

(作者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副研究员、副社长)

编校:赵亮

上一篇:儿童顺口溜范文下一篇:范仲淹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