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赏析论文范文

2023-09-17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英语电影 音乐 联觉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空前繁荣,全球多元文化的的融合、碰撞异常激烈。如何在英语电影作品中正确理解音乐的作用是深度感受多元文化的重要因素。电影音乐的作用包含了诸多方面,普遍认为有以下几点:(1)概括内容,深化主题;(2)描绘景物,交代环境;(3)渲染气氛,烘托情绪;(4)刻画形象,突出主体;(5)抒发情感,挖掘内心世界;(6)激发联系,引发时空转变;(7)参与剧情,推动剧作作用;(8)有助于形成画面节奏,有利于画面连接,提示画面段落。在电影赏析中,明晰电影音乐的作用和理解音乐诸多要素在电影作品中的创新运用是全面理解电影作品内容和深刻文化内涵的重要基点。此外,还需了解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性。

一、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性

1.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

自1895年12月28日由法国巴黎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自己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公开营业放映了自己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影片开始,电影在全世界真正诞生。同时,也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直至1927年,由于光电管的发明,声波能够转换成电磁波记录在胶片上,美国华纳公司摄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加入了主要以歌唱和音乐伴奏为主的有声内容,标志有声电影时代的正式来临。中国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是1931年由明星影片公司和百代公司联合摄制的采用腊盘配音方式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音乐得到了迅猛发展。20年代末期,音乐的地位已经从画面的陪衬发展到了被当做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电影音乐是由作曲家佛里德里克·霍兰德尔为德国影片作曲的《蓝色天使》和卡罗尔·拉塔乌斯作曲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此后,随着大批配乐大师的崛起和越来越多的著名音乐家加入到电影音乐创作,一方面,电影音乐的形式、内容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电影音乐理论和实践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电影音乐:对历史、美学、技巧的特征和发展可能性的总结》、《为电影作曲》、《电影音乐技巧》、《电影音乐美学》等。

2.电影音乐的特性

基于时间的、运动的艺术属性决定了由视觉画面和听觉声音两大部分构成的电影音乐的特性。研究学者普遍认为,电影音乐包含以下特征:具有“确定性”的内容、具有“灵活性”的结构、具有“多元性”创作。

内容的“确定性”是指音乐与画面内容的关联性。由于音乐与电影画面中展现的事物、人物与戏剧情节密切相关,所以人们往往根据画面形象内容和电影剧的剧情来感受音乐,而作曲家进行电影音乐创作时不能像创作纯音乐那样可以自由选择题材、内容进行自由的发挥,而必须根据电影的表现内容,影片的题材、内容、主题风格进行创作。

结构的“灵活性”是指音乐作品与电影艺术结合以后在电影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质。显然地,一部纯音乐作品大都可以归属某一创作流派。其创作特征必须遵循一定流派的结构,且必须具有完整性。而电影音乐并非纯音乐作品,它必须兼顾画面结构和剧情的表达,因此,电影音乐的表达经常显示出被分割的乐句、乐思、主题,正如大多数人的观点:电影音乐经常是“去头”“削尾”的,其结构形式灵活多样。

创作的“多元性”是指在电影音乐作品中,通过各种手段对音乐诸多要素的创新使用,比如:火车车轮滚动的声音、声调怪异的女生等,这些音乐要素包含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表现出了创作手法和风格上的“多元化”。

二、电影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1.电影音乐的分类

普遍认为,电影音乐的分类应依据电影性质的不同类别。因此,大多数学者认同电影音乐应根据电影的四大类型(美术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故事片)分为:美术片音乐、新闻片音乐、科学教育片音乐和故事片音乐。

以上几类电影音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一方面,音乐在其影片中的地位都非常重要,都起到强调画面动作、解释画面内容的作用,与画面紧密关联。并且,在形象性、概括性、色彩性、幻想性等要素上都有显著的相同点。另一方面,又因为电影内容的性质决定了在其音乐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的差异。美术片往往在制作上先创作好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长度和速度进行动画的设计和绘制;新闻纪录片音乐一般由作曲家专门创作或根据影片需求进行编选;科教片音乐侧重强调音乐的叙述性、描绘性;故事片音乐具有强烈的音乐综合性艺术功能特征。

2.电影音乐的作用

电影音乐的功能性作用受制于电影自身的性质差异。因此,其作用既可以表现出单一的功能,又可以是多种功能的结合。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电影作品或同一部电影作品中,音乐有可能只发挥一种作用,也有可能发挥多种作用,并且还会产生创新的意义。

一般认为,其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八个方面。第一,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与电影的主题深度关联。表现在与电影的风格,主角的身份、气质、性格等具体方面的概括与深化,以贝多芬《命运》音乐主题在电影中的运用为代表之一。第二,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与电影环境、景物的深度关联。其主要表现为运用相应的音乐内容形象地渲染、强调画面效果,例如对画面中的格斗、狂奔的骏马、雷鸣闪电、狂风暴雨等运动特征的音乐模拟。美国大型动画片《狮子王》是其代表作之一。第三,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电影内容的情绪、气氛进行烘托与渲染。例如美国心理惊险片《沉默的羔羊》,是反映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代表作之一。导演通过运用戏剧悬念,以此营造恐怖气氛,给观众强烈的心理刺激,其主题音乐以此为依据渲染气氛。第四,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电影形象进行刻画,并突出主体。这一作用主要表现为侧重于对人物表情、精神、气质、职业特征等形象的刻画,同时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美国经典影片《巴顿将军》中一开始对巴顿将军的人物揭示。作曲家戈德斯密斯为此人物设计了三段主题音乐:首先,以小号的嘹亮刻画灵魂再生;其次,用管风琴与宗教相联系;最后,用长笛演奏的军队进行曲突出军人主体。第五,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电影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人物形象内心世界的挖掘。概括来讲,主要是在人的情感之喜、怒、哀、乐方面的关联。第六,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激发观众的联想,引发时间、空间的转变。第七,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剧情、剧作起到参与、推动的作用。例如,传记电影《莫扎特的故事》、《格林卡》、《音乐之声》、《贝伦夫人》、《红磨坊》等。第八,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画面节奏的形成、连接、画面段落的提示起到促进作用。

三、电影音乐要素的赏析

1.电影音乐的形式美

构成电影音乐形式美的基础要素包含了音乐的音高、音强、音色及音长四个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电影音乐的形式美具体的体现在旋律、音色、节奏、调式调性上。

在旋律方面,主要依据旋律的不同进行方式来展现形式美。比如:第一种:平行式(同向平行进行),以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中在中声区以单一的节奏和单一的音高进行为例。第二种:级进式(二度音程间的上下进行)。第三种:跳进式(二度音程以上的进行),其包含分解和弦跳进型(如《蓝色多瑙河》中,主要围绕135原位和弦的跳进)和突跳型(如《孤独的牧羊人》中音程在八度、七度和九度之间的跳跃)。第四种:环绕式(以某一个音为中心的运动方式),如《泰坦尼克号》的主题。第五种:模进式(音型的模仿重复)。

在音色方面,主要体现在人声和器乐类型上。人声一般分为女高音(包括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包括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童声。此外,乐器的分类包含了中国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两大类(见下表):

在节奏方面,主要通过不同的节奏型体现各种电影音乐风格。如:美国乡村音乐节奏型、现代爵士音乐节奏型、古典宫廷小步舞曲节奏型、非洲原始部落音乐节奏型、古典圆舞曲节奏型等。在调式方面,大调式体现出明亮的音乐风格,多用于表现宽广、热情、雄伟、舒展的情绪;小调式则相反,色彩较暗淡、柔和,多用于体现抒情、忧伤的情绪。

2.电影音乐的内容美

构成电影音乐内容美的基础要素是人们的感觉器官与音乐相关要素的相互关联作用,也就是心理学家称作的“联觉”心理现象。在此基础上,电影音乐的内容美具体的体现在与音高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与音强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与速度、节奏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与发音时间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与紧张度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与印象新异性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以上几方面已经有详细的研究总结,如音乐美学研究专家张前老师在其专著《音乐美学教程》中将其归纳如下表所示:

①与音高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

②与音强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

③与速度、节奏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

④与发音时间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英语电影赏析涉及了诸多方面,既包含了电影知识,又包含了音乐知识,此外,还涉及了诸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其跨文化的电影内容常常是影响和评价欣赏者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性、电影音乐的分类和作用、电影音乐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具体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张法.跨文化的学与思[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项目级别: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英语电影资源在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研究

项目编号:2012C159

所属学科:电影其他学科

学科代码:7603599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2篇

影片以《费加罗的婚礼》作为开头,这首曲子也贯穿了整部电影。随后出现的是西伯利亚广袤的森林,火车在森林中穿梭,代表了工业文明的到来。片中以一个女人写信的方式叙述了珍和安德烈之间发生的一切,时间也在1885年、1895年、1905年之间来回穿梭。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意旨三个,安德烈在歌剧中扮演的是一个理发师,他在这台歌剧中断送了自己的幸福:那台伐木机器名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意味着伐木像理发一样的简单,也是新兴文明得象征,同时也是西方文明和俄罗斯文明的冲突;安德烈人生最后的角色是成为了一个理发师,从小木屋里有理发师的推子和剪子可以推断出。

从人物性格来说,安德烈的性格是典型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化身。他敢爱敢恨,对爱情执着,带有明显的俄罗斯人民的热情,亲切。在对于自己爱的人受到伤害时,不顾一切与自己的好友决斗,这让我们看到了他身上对爱情的认真。珍是一个可爱的女子,能够在众人中周旋,会为了一些事说谎,比如说她说她有过一个丈夫,其实根本没有结过婚,但是为了爱她也会付出一切。可以说珍是西方文明的代表,她和安德烈的爱情让这两种文明有了合理的归宿。安德罗是安德烈和珍的孩子,这个秘密珍一直保守了20年。这位年轻的新兵,在夏令训练营里接受训练。当长官问起画中的人物是谁,听到是莫扎特,他以为是训练营里的而士兵,这体现了长官对于音乐文化的无知。因觉得脸面挂不住的长官惩罚安德罗始终戴上面具。军训营的长官再三劝解,却改变不了安德罗对于莫扎特的尊重,最终向安德罗投降。这些都体现出了安德罗继承了他父亲的执着,同时也有对音乐的热爱。

从拍摄方式来看,影片以运动镜头为主,这样的镜头能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引领观众的视觉和思想。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使用了摇镜头,向观众展现了西伯利亚上桦树林的广阔,气势恢宏。片中的一些镜头也是十分的唯美,大片的森林,广阔的雪原,还有俄罗斯典型的建筑,这些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从细节方面来看,让我印象最深刻一个是沙皇阅兵的那段。沙皇致辞之后就离开了,高兴的士兵们喝完酒之后就将酒杯摔到地上,还扔掉了帽子,整个场景是一片喧闹。但是此时镜头给到了沙皇用过的高脚杯,静静地放在桌上,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结合影片拍摄时的时代背景,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前苏联解体,共产党倒台,金融寡头控制了俄罗斯经济,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正如电影中那个时代,高脚杯是沙皇制度濒临灭绝的象征,易碎,正如沙皇忠诚的卫士,易破灭。还有一个是当十年后珍回来找安德烈,走进了放满苹果的屋子中,那个仆人和她和安德烈的孩子躲在门背后,一个苹果从筐中滚下来,珍从地上捡起苹果,和仆人一起泪流满面的场景,寂静,紧张。而我看来,珍是有发现门背后有人,但她知道,别人躲着她,她即使发现了他们也无济于事,知道自己已经来的太晚了,所以没有道破。这也为故事的悲剧色彩贴上了浓重的一笔。 故事的最后,影片才向我们观众展示了原来安德烈知道珍有来找过他,但是他没有去阻止她,而是默默的看着她离开,也就注定了他们的爱情悲剧,情留西伯利亚,也体现了主人公么对于爱情的执着,即使分开却仍阻挡不了思念。

影片中有许多话都让我受益匪浅。在宽恕节那天,写信的那个女人叙述道:“这个令人惊异的国家,有着太多奇特的故事。农夫在结冰的河上群殴至半死,然后互相请求宽恕,人们高歌着走上战场,却流着泪参加婚礼,所有的事都是严肃的,所有人都是出乎意料的。”这段话让我们想像到了这些矛盾的场景,同时也觉得讽刺。女主人公说过的:“有些时候我们认为生活背叛了我们,但是其实是我们自己背叛了自己。”

“安德烈,我不值得,我是那种你母亲会让你小心提防的女人。”这也没能阻止男主人公对于女主人公的爱,我们也可以想象到那份爱情的深厚。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3篇

在我看来.其能力全方位覆盖,政治、军事、内政、智慧、胆识、诗词歌赋„„综合能力在同时代无出其右者。曹操年轻之时便胸怀天下,希望可以作为一位治世之能臣来报效国家。但现实的黑暗让曹操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几年的官场沉浮让曹操看透了所谓的大汉王朝、看透了这个群雄并起的乱世,于是他决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来拯救这个世界。一个乱世之奸雄就此诞生。这是曹操的无奈,也是英雄的悲哀。但是这个时代,却因为这一意料之中的转变而注定要大放异彩。他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剧性的人物。 曹操出身宦官,在士族阶级中格外令人瞧不起。曹操五短身材、相貌猥琐,这在那个以貌取人的年代同样备受冷落,但曹操不仅站稳了脚跟,还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这肯定不仅仅是因为曹操出色的个人能力,还由于曹操拥有同样出色的魅力。曹操曾三下求贤令,摒弃了自汉以来一直捧行的所谓“德行”、“孝廉”之类的选材标准,公然打出了“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这种招聘广告,意在招揽到“盗嫂受金”的同时能够“六出奇计”的人才。此外,曹操深谙领导艺术,懂得使用诸如哭典韦之赏和苦郭嘉之打这类不按套路出牌的方法来引导手下的人才,使其能更加努力地做事。正因为如此,魏国拥有比吴蜀两国都要庞大的智囊团和打手队。“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曹操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就现在社会来说真正喜欢曹操的和盲目喜欢曹操的人,都是在曹操身上找到了自己没有达到或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和精神层次。个人认为曹操的形象中有几点符合当今社会:

1.奸诈--当今社会尔虞我诈必不可少虽不能及害人之为,但及防人之用 2.多疑--现在什么事情都要多多思考一棋走错,满盘皆啰嗦,万事多想多听多看

3.聪明--现在社会不聪明就是被淘汰的前兆。

4.霸气--这个是现在很多人做不到的,哎~没钱没权..想霸气?难,社会的压制,百姓的权利丧失都是构成“霸气”在人心中一种渴望的原因

5.成功--虽然他最后没有真的成功但是他的人生也确实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虽然曹家没有司马家成功但是又有几个人看重司马家..... 这就是多数人喜欢曹操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很重要的,曹操不是出自高官之后,只是一个太监的养孙..虽不是庶民,但是也高不到那里去,后来靠才学当了个小官又因为刺杀董卓不成逃跑后成大事。这是一种现在社会中年轻人达不到的渴望,没有有权或有钱的父辈想成事难,想当官难,就算当了官发现上级领导不正,反抗难,反抗了跑?难跑了再成大事..难!所以对曹操的喜欢可以分成敬佩崇拜羡慕!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4篇

有些鸟儿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漂亮了。

——题记

从来不知道一生在黑暗中度过将是什么滋味,因为我有着可以看到世界的双眸;从来不知道生活在无音世界里的人们是什么感受,因为我有着可以听到世界百音的双耳;从来不知道活在无语的世界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因为我是个自由人„„不过,看了《肖申克救赎》,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从来没有想过,能够从狱中人身上学到些什么,但看了这部影片后,我改变了我的一些观点。

概述: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本想用枪杀了妻子和她的情人,但是他没有下手,巧合的是那晚有人枪杀了他妻子和她情人,他被指控谋杀,被判无期徒刑,这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渡过余生。在狱中安迪结识了1927年因谋杀罪被判无期徒刑,数次假释都未获成功的瑞德,他现在已经成为肖申克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付得起钱,他几乎能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每当有新囚犯来的时候,大家会赌谁将在第一夜哭泣。瑞德认为弱不禁风的安迪一定会哭,结果安迪的沉默使他输掉了两包烟。安迪利用他银行家的身份很快受到了道貌岸然吃人不吐骨头的典狱长的赏识,也担任起为典狱长洗钱的工作,当然他也留下了证据。一名小偷因盗窃入狱,巧合的是他知道安迪妻子和她情人的死亡真相,兴奋的安迪找到了狱长,希望狱长能帮他翻案。虚伪的狱长表面上答应了安迪,暗中却用计杀死了告诉他这个事实真相的

Tommy(安迪在狱中的学生),因为他一方面担心灰色收入曝光,另一方面他想安迪一直留在监狱帮他做帐。安迪知道真相后,决定通过自己的救赎去获得自由!行动之前,他给瑞德留下了神秘的留言。安迪通过努力成功“越狱”,他的越狱工具就是那本圣经里面的“救赎之道”,那把小小的石锤。他领走了帮典狱长洗的那些钱,并且将典狱长贪污与谋杀的证据寄给了报社,典狱长在案发后绝望自杀。当瑞德获得假释后,他找到了安迪为他留下的礼物,并克服了假释后的心理危机,找到了安迪。两个朋友最终相遇。

关键词:冤狱救赎友情越狱励志坚韧

影片《肖申克救赎》以安迪·杜方为线索,向我们展示了监狱中人们的生活。不得不说这部片子使我为之一震,不过在震撼之余,令我大感欣慰的是安迪和瑞德最终在自己的人生之旅中寻回了自由,找到了自我。安迪·杜方这个人物,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个倒霉鬼,自己的妻子对他不忠却还被扣上杀人犯的罪名,面对律师的咄咄逼问、法官的不解,我想安迪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吧。不知他到底是在为妻子的死感到悲痛,还是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他原本好好地站在事业的巅峰之上,是大家敬仰的有为青年,却在一夜之间被硬生生地踹入谷底。在他刚进监狱的前一个月,他始终保持沉默,不与任何人攀谈,或许是孤独落寞的心情和莫大的冤屈压得他喘不过气了吧。或者说肖申克监狱本身就是一口魔窟,不

仅禁锢着囚犯的自由,更压抑着他们的思想。就像衣冠楚楚的监狱长,表面上做着拯救囚犯的工作,实际却以《圣经》的名义向他们灌输着“我是主宰者”的思想。肖申克的狱警更是一个暴力狂,动不动就对囚犯拳打脚踢。和安迪一同进来的胖子,大概是在失去自由后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痛苦喊叫,可是他却不知道在这个魔窟里,再大的呼叫声都不能惊醒狱警的一丝善良之心。当胖子被打爆头,当医生躺在家中做着美梦,他唯一能做的只有静静地躺在血泊之中,直到身体变得冰冷,却始终无人问津。对安迪来说,这未免有些不可思议,无法令人理解。可从老狱友麻木平静的脸上,我们不难看出这种事是屡见不鲜的。

狱中的人是否都犯过罪我无从得知,但我可以肯定其中不乏善良之人。正如博斯这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看到小雏鸟掉落在地上,他会怜悯地捡起小鸟并精心照顾。我在想,博斯之于小鸟,狱警之于囚犯,到底谁才是正义的一方?这个问题我不想深究,只是令我感到悲哀的是博斯在肖申克竟呆了半个世纪之久,这个老人在假释之际丝毫高兴不起来。面对外面陌生的世界,他又是何种感受?直接地说,就是这个社会早已抛弃了他,他的青春,他的活力早已被摧残的不复存在,那么如今他也不得不离开肖申克这个安身之所。他回报社会的也只有远离这个社会罢了。错不在博斯,他的后半生已经是一粒尘埃,虚无缥缈,或许默默地离开凡尘才是他最好的选择,正如他临死之际留下的遗书:“希望肖申克再也不要放这么老的人出去了”。

剧中我很喜欢瑞德,他自称是肖申克唯一犯过罪的人,但我却看出他那颗深藏身后的慈悲之心。当他被问及是否已反省,他令人发笑地回答:“我已反省了,我发誓再也不会危害社会了„„”。尽管如此,还是被囚40年之久。还有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汤姆。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青年,在安迪的帮助下勤奋好学,取得了高中文凭。原本是多么美好的一切,再过一年他也可以在社会上重新立足,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技能,可惜一切都在枪口下化为灰烬。典狱长的杀人动机也是可想而知的。他的贪婪致使他想把安迪变为他的傀儡,永远为他洗黑钱!有人说:“黑暗中只有思想,时间像把刃刀。”但当安迪在被刀所宰割的时候,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内心的希望,因为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话后就带着那本不可告人的账本连夜逃走。他坚守着他的信念!终于,在入狱20年后的一个夜晚,安迪充分利用他的智慧,通过肮脏的下水道,忍着恶心的呕吐逃出了肖申克监狱,重获了自由。正如瑞德所言“有些鸟儿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漂亮了”。 当账本公开于世后,这让我大快于心,不仅典狱长和狱警受到应有的惩罚,更可喜的是安迪开始了他的自由之旅。

一年之后,当瑞德和安迪相拥在太平洋的小岛上,我想这大概是最好的结局了吧。或许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可以把旅馆开的大一点,载着更多的客人出海捕鱼„„

看了好几遍的《肖申克的救赎》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安迪的耐心、同时也不安于现状坚持、智慧和勇敢是我最敬佩的地方。我在想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像瑞德那样麻木的接受了监狱的生活。也不会再反抗,因为在我看来时不可能的事。给我最大的感触: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机会是自己创造的。一切皆有可能。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5篇

张浩浩法学2班201214500220 四十万年以前,一个非凡的种群加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是智人,我们的祖先。他们翻山越岭,不断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每一处细微变化。一次又一次地他们失去了一切,然而他们总是可以超越自己的极限并最终幸存下来。他们学会了种植农作物、驯化动物,修建村庄,改善环境,人类成为动物王国中最强大的种群,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遨游,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美术和梦幻的能力。但种群又是怎样出现的,从哪里来的呢?

八百万年以前,这个星球突然变冷,水被冻结在地球两极,巨大的冰盖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在北方生命必需开始适应寒冷。热带地区,生命要和干旱进行绝望的斗争。而在非洲大陆人类发现他们的森林正在逐渐消失。他们中的奥瑞恩和图梅逐渐适应了大草原的生活,并学会了直立行走。四百万年前,他们消失了,进化成一种更具适应性的新族群——南方古猿。他们的后代继续直立行走,并靠着食用耐寒的植物生存了下来,但最终他们还是灭绝了,他们无法抵抗强大的肉食动物。

接下来出场的是哈比利斯人,事实上这个灵巧的人种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代表。他们学会了使用工具,并开始了对整个地球的探索,他们发展成了一个新的人种——直立人。这些会站着的人发现了火,他们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飞跃,直立人开始了他们征服世界的旅途。他们离开非洲,来到了欧亚大陆。在不知不觉中,一小部分

男人和女人已经为现代人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而此时,生存了一百多万年的直立人也逐渐地消失了。

类现代人的时代到来了,经历了上百万年,他们的身体逐渐苗条,前额变平,大脑容量逐渐变大,结构逐渐复杂。而类现代人的探索也来到了中东地区,他们开始穿衣服,进化成新的人种。智人发现了亚洲大陆,在迁徙途中,他们的外貌有了很大变化,并与直立人融合,组成了亚洲人。一万两千年前,全球温度开始升高,各个大陆逐渐呈现现在看到的情况,类现代人开始定居生活。他们学会饲养家畜,史前文明结束了。

这就是智人,《智人》是导演雅克·马拉特用镜头记录人类世界的发展过程的经典之作。影片讲述了“智人”这个伟大家庭的飞速发展的过程,导演通过镜头和画面,让我们了解到了人类进化的过程、文明和文化的起源、信仰的由来、人类祖先的伟大和艰辛。

八百万年前,人类的进化从猿猴——南方古猿——直立人,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一百万年前,存在了一百万年的直立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智人,他们的身体逐渐苗条,前额变平,大脑容量逐渐变大,有了梦,即思维和联想,对自然的敬畏、死亡的恐惧、奇迹的联想、未来的幻想,梦指引他们到了另一个世界,以安慰对现实世界的恐惧和生存勇气,宗教信仰的产生,出现了萨满教。对于太阳和温暖的追逐,女巫带领着他们的部落,长途跋涉,在欧洲大陆上,穿越严寒的阿尔比斯山,精神的力量克服了一切极限,她们遇到了穴居人——全球最伟大的猎手,不同文明的融合,穴居人用石块掩盖尸体,

用火把和矛,团队合作,围猎猛犸象,场面是很精彩的、壮观。智人的另一支,来到了亚洲大陆,沿河顺流而漂流,漂流到河的尽头,太平洋,一部分留了下来,和当地丛林的北京猿人和爪洼猿人等溶合,搭帐篷、渔猎、缝补衣服等开始了定居生活;飘洋过海的幸存者到了澳大利亚。两万年前,巫师阿卡,为解决部落的困境,和将孩子带回到现实,虫子、果子和叶子搅合成颜色,在岩石上涂画并祈祷,描绘脑海及梦境中的画面,岩石留下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代代相传。史前一万两千年,全球变暖,到处都是富饶的地区,智人不再到处迁徙,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开始有了时间享受生活的乐趣,情感丰富了,通过一个狼孩的故事,讲述了此时人类的爱情、伟大的母爱、驯化动物、农作物耕作的偶然发现,村庄、宗族,人类的人口不断增长,更大的文明社会即将出现。

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才从猿人——直立人——智人——类现代人,类现代人的时代到来了,从直立人到类现代人的发展经历了上百代的时间,他们的身体逐渐变苗条,前额逐渐变平,大脑容量逐渐增大,结构逐渐复杂。探索的脚步来到了中东地区,他们开始穿衣服,审美的观点逐渐发达,制造各种工具,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使他们发展成了新的人种,这是在十万年前。类现代人相信他们在梦中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他们也为死亡找到了答案,尼卡认为死亡是去了另一个世界生活,这也许正是宗教的起源,同时为了防止尸体被秃鹰所吃,他们开始掩埋尸体。萨满教来临,人类的精神世界相对现实生活存在。四万年前,类现代人来到了欧洲,他们适应了气候。他

们不断迁徙生活在由动物皮毛和树枝做成的帐篷里,在高山上扎营。他们和穴居人相遇,他们一起参与了大狩猎,共同合作,类现代人的巫师不断向祖先祈祷。狩猎的胜利使人们开始有时间思考。他们开始互相学习,学会了对方的语言。巫师不满不同种族的结合,第一种象征符号被记录在了岩石上。穴居人渐渐死于疾病,他们的出生率逐渐降低,从地球上消失了。大型狩猎活动传了下来,人们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创造,智人们进行雕刻、制造衣服和首饰并装饰自己的工具,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诞生。岩画艺术诞生,艺术成为一种信息。在不同种族的人语言不通,无法沟通的情况下,部族的巫师用图画沟通,他们停下了战争,唤醒了他们曾经共有的感情。岩画成了一种语言,使不同部落的智人可以互相沟通,相互接受,使人类团结在一起。

在两万到三万年前,艺术的踪迹开始遍布整个星球,艺术把各个小部落联合在一起,很快大量人口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民族和国家。一万两千年前,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120米,各个大陆开始呈现我们现在熟悉的情况。类现代人发现了一些富饶的地区,这里适于狩猎,有许多可食用的植物,他们开始定居生活,他们修建了村庄,创世之初的流浪生活结束,所有的事情都随之改变。

影片最后一位老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那时,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生活越来越轻松,已经没有了真正意义的部族,而是一个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房子,这就是现代家庭的雏形。家庭成员有时间享受彼此在一起的乐趣,少妇享受了短暂的幸福,她的丈夫在为她找鸟蛋时坠崖。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6篇

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看了6D电影《灾难》。在电影中,我们看到有的动物有反常行为:蚂蚁乱爬、老鼠乱跑、鸽子失去了方向感,突然地面开始震动,并裂开一个大口子,转眼间房屋倒塌,很多人还没来得及跑就被压在房屋下面,大桥断裂,汽车爆炸,火山喷发,平静的海面卷起了滔天巨浪,海啸冲垮了高楼大厦,……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非常沉重,灾难就像一个凶狠的恶魔,摧毁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吞噬我们的生命。我想如果我们的科学技术特别先进,能像预报天气那样预报地震、海啸,当人们听到这些预报时,及时撤离,就不会遇到那么大的灾难。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争取早一天战胜这样的灾难!

三年一班张晓晗

上一篇:装备机械论文范文下一篇:纳税筹划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