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化论文范文

2024-01-09

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以游戏IP电影为分析样本,对电影与游戏这两种媒介形态的融合前景进行分析,通过考察具体文本,梳理粉丝参与电影生产的价值点,以及这类电影在粉丝文化视域下的传播特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IP电影;粉丝文化;电影改编;传播特征;媒体融合

1 游戏IP改编电影与粉丝文化

1.1 电子游戏与电影艺术的融合前景

作为极具互动性特征的媒介载体,电子游戏自20世纪50年代发端就与电影有着相似的艺术表现形式。相较于电影,游戏内容的呈现同样基于屏幕,依赖数字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同样富含视听性、动态化、沉浸式互动、空间叙事等特征。电子游戏常利用电影化的表达技法,为玩家通过的关卡制造更多的意义和真实体验感。直至今日,游戏产业逐渐兴起,已然成为和电影一样拥有极大市场价值和公众影响力的文化综合体。两者在数字技术更新的推动下趋于融合,均为科学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近年来,电影与电子游戏发展的侧重点包括两者的作品表征经常呈现文化交叠、相互引用的现象。例如,电影《头号玩家》里众多的游戏元素,主机游戏《超凡双生》《底特律:变人》电影级的画面质感、场面调度与交互式叙事节奏。在此基础上,对游戏IP进行电影化改编就成为与上述创作特质相近,而融合纯度更高的一种模式。

从产业角度分析,作为同样新兴的两个产业,电子游戏改编成电影可谓是原有市场价值的转型扩大化,近年来逐步成为一种被粉丝受众广泛关注的跨媒介改编形式。在“互联网+”时代,游戏和电影产业的融合,也是资本力量试图扩大收益范围,对游戏作品进行二次营销实现多媒体引流的营销铺垫。从原作角度来谈,游戏IP改编电影甚至可称作一个“大型DLC”,或由官方操刀创作衍生故事的行为,以此收获受众,使其回流成为玩家群体,提升经济效益。

1.2 跨媒介融合的优势

电影与电子游戏产业之间的融合除了是因为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较为相似,存在较大异质协作的可能性外,另一方面也有经济发展的原因。票房收益和商业价值的需求成为该类电影制作产出的目标。游戏IP改编的影片具有一定體量的初始受众来源,电影观众和电子游戏玩家相互作为潜在的、联想的消费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商业空间[1]。因此,游戏和电影的合作与互动可谓极大地促进了两者的发展。不仅是商业领域,发展历史更为悠久的电影艺术凭借其经验充沛的视觉表达技法和叙事手段,在呈现游戏IP的同时也培育、丰富了电子游戏原作的内容,通过跨媒介的碰撞给予主创、玩家和受众更多思考的可能性。游戏改编的影片,题材大多是魔幻类、奇幻类主题。这些元素增强了电子游戏的操作感和延展性,同时挖掘了电影的风格样式,打开了影片改编思路。此外,影响力高的游戏IP还拥有先天粉丝群体的优势,其营销手段与电影生态引导着电影产业链的进一步开发。种种因素为电子游戏与电影产业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方在产业化轨道上的深度合作无疑成为一个发展趋向。

2 粉丝参与游戏IP电影生产的价值体现

粉丝群体对特定文本的指向性支持和热爱行为,有助于作品扩大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传播力。约翰·费斯克曾于《粉丝的文化经济》一文中谈道:当粉丝创造了一种拥有自己的生产及流通体系的粉丝文化时,这种文化就会形成“影子文化经济”,与相关的文化工业分享着共同特征。从电影产业角度来说,粉丝文化是构成电影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粉丝文化与电影生态的互动是由局部扩散至整体,从而达成两者的融汇、共建[2]。以游戏改编而成的电影文本为分析目标,进一步阐释这类电影从市场、消费、谈论、创作等各个生态视角与粉丝文化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时,可发现电影生态与粉丝文化的互动在凸显其生态整体化的同时也蕴含着综合性特点。

游戏IP电影在自身的生态下,目标受众经历了多重身份的转变,即“玩家—粉丝—观众”的过程。游戏玩家的观影动机是通过电影来满足个人游戏经历的情怀,这样的需求促使开发商在制作过程中注重与游戏原素材的关联性,保证其“原味”质感,尽可能地还原游戏的大背景与世界观,以及刻画经典角色。由此粉丝玩家的诉求成为游戏IP电影开发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考量因素。粉丝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个身份特征,在解读粉丝对电影生态的影响力时,既应看到它在文本消费中的生产性,也不能忽视其消费性。进行文本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是消费,因而在文本生产的过程中需强化粉丝的消费性,共同构筑完整的粉丝身份。游戏改编电影的初期开发与上映过程中,一部分粉丝会凭借对原作的喜爱自发地利用互联网渠道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例如,2016年上映的现象级游戏IP电影《魔兽》,其超级IP的属性早已在游戏历年的运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规模的粉丝玩家。2006年5月,魔兽游戏的制作公司暴雪娱乐宣布拍摄《魔兽》电影版,并在粉丝中引发热议。后经历电影项目多次的停滞、重启,这个积攒了玩家多年期待的全球级IP终于上映,甚至有粉丝在观影活动中联动了cosplay(角色扮演)文化,穿着特定服装扮演游戏中的人物角色,以更沉浸的姿态进行观影体验。粉丝的参与行为给予了这部电影更强的话题性,构建了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对于游戏老玩家来说,游戏改编电影中的“彩蛋”文化如同官方与粉丝之间的专属密码,赋予了一种情怀的慰藉和同好间的共鸣。此类隐藏在电影文本中的深层次情感结构代表着主创与玩家心灵相犀的共识,以及一份怀揣多年的无言感谢。

粉丝文化的主要群体为青少年,电子游戏的受众也多为青少年群体。自早期宣传开始,经游戏培养起来的忠实粉丝就不只是作品消费的核心观众,而成为深度参与这部改编电影的免费宣传者与热情推销者[3],粉丝们自发制作宣传海报、视频,编写文案、宣传语等,于微博、贴吧、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传播渠道进行宣传,这一行为也类似于饭圈文化中的“为爱发电”。在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看来,这种新式媒介内容与受众的互动现象可称作是一种“参与性文化”[4],即通过深度参与媒介内容,媒介的消费者转型成为媒体生产者。以游戏IP电影为例,过渡性是粉丝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将原作影视化后,粉丝将对游戏参与和体验过程中的喜爱转移到电影上,对电影进行二次消费。他们自带“情感资本”进入影片体验,通过观影行为来表达对游戏的热爱、支持,以找寻粉丝身份的归属感、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进而使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不断增强。这促进了文本的产出效率、类型和体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帮助电影转化了更多潜在受众,在多平台打了广告,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受众规模,直接推动了游戏IP电影的发展。粉丝文化成为维持电影生态和市场收益的助推力。

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受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受众群体的消费行为对电影制作产生的影响、调节和制约作用也愈加明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影的生产情况及创作的未来趋势是对受众需求的一种折射[5]。而粉丝作为极具特殊性的“过度消费者”群体,一方面形成于官方文化之外,另一方面又反抗收编并重塑了与其对立的官方文化中的某些价值和特征,因而在满足自身需求时相比普通受众要更为直接、疯狂。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粉丝群体,他们对游戏IP电影的热衷还体现在游戏周边产品的购买力以及文本再创作上。约翰·费斯克在论述生产力与参与性议题时,将粉丝生产力划分为三个领域。其中符号生产力指的是消费者对商品符号价值的消费,如游戏玩家购买含有原作IP主题元素的衍生品。符号生产力是“从文化商品的符号资源中创造出关于社会认同和社会经验的意义”。粉丝强大的购买力不仅促进了电影产业链的开发,也使媒介机构从中受益,给其提供了新的途径,粉丝文化正在逐步向粉丝经济模式转变。除此之外,粉丝之于游戏IP电影生产的主动性还包括文本再生产与传播行为。文本“盗猎”活动作为一种二次创作,即对原有文本的素材进行编创剪辑,形成新的传播文本。在原有世界观架构下对角色人物和剧情进行解构和重塑。其表现形式多为粉丝自制的非营利作品,如混剪视频、同人文章和同人绘画作品等。

同人创作活动是基于粉丝对原作文本的热爱而爆发出的文学创造力。这并非单向的精神倾注。游戏IP电影本身也是对原作游戏细节的补充与画面重塑。在改编电影化经过粉丝的“盗猎”后,原影片的环境细节、叙事空白等得到了进一步想象与挖掘,此类反哺现象不仅拓展了电影传播文本,也增强了电影宣传效果。

3 游戏IP电影化改编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两大游戏IP《超级马里奥兄弟》和《街头霸王》先后改编为电影上映,自此游戏IP改编电影开始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原作改编成电影的难度并不亚于写一个全新的游戲剧本,所有的再现性电影都改编自先前的构思,在被称为改编的文本中,电影再现的文化模式已经在另一个符号系统中被视为一种再现[6]。例如,2010年迪士尼出品的电影作品《波斯王子:时之沙》,为适应电影语言的叙事结构,影片仅以游戏为蓝本,对故事线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游戏描绘的是主人公从获得时之沙到获得神物的过程和冒险,而电影版则是为了让神物从邪恶势力中解脱出来而进行的冒险[7]。相似的情形还有《生化危机》《刺客信条》等大热游戏IP的电影化,均对原作剧情进行了“脱离”程度的改编。单从故事线层面来说,电影与游戏可看作两个独立的作品。这样的转型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玩家的接受度和适应性,跨媒介艺术的碰撞是带来新的火花,还是“毁原作”的结果,也成为目前面临的一大考验。未来游戏IP电影创作能否探索到改编与原作之间的平衡点,仍是这一类型电影成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游戏改编电影的另一个特征是尽可能地在还原游戏大背景与世界观的基础上塑造有利于电影展开的重要角色,因为要避免普通受众群体的流失,保证普通受众在不了解原作游戏的前提下可以将电影理解为独立的文本,不会产生文化壁垒,仍能在观影过程中找到乐趣。这也是现阶段游戏IP改编电影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即目标受众的定位。优秀的改编应既能平衡原有玩家群体的情怀需求,又能注重普通受众的观影体验。

4 结语

随着泛娱乐产业布局的深化,“影游联动”的合作新形式引领着电影产业持续用特定的产品探索开发新类型作品,以激发更广泛的市场潜力,挖掘新的受众群体,原先“数量为王”的观念已然发生转变。譬如有先天粉丝优势的IP改编类影片,粉丝群体能够承担一定的票房保证,借助游戏原有的知名度、话题性让改编电影未播即火,进而吸引路人受众。然而迄今为止,改编作品的口碑大多不好,票房成绩也乏善可陈,缺少标杆式的经典文本案例,电影改编在相似的艺术类型基础上进行突破仍是可预想的坎坷。游戏IP电影如何在拥有资本优势的前提下平衡游戏和电影的艺术形式,以及玩家与非玩家的受众需求,这些因素决定着电影的走向。但不可否认的是,跨媒介融合作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现象级游戏IP在粉丝文化的加持下让电影生产的话语权更加多元,粉丝也在参与过程中获得了自我认同、发展文化,与电影生态相辅相成。

2020年起,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将旗下大热游戏IP的影视化项目提上日程,如《最后生还者》《刺猬索尼克2》,以及2020年12月上映的《怪物猎人》《阴阳师》等。游戏IP电影的市场拥有极大的开拓空间,影游联动模式逐步成为跨媒介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游戏与电影在产业化轨道上的媒体形态融合能够得到优质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娟.数字技术促进视频游戏和电影的融合[J].韩国娱乐产业协会杂志,2019,13(4):71-82.

[2] 汤天甜,张露瑶.互动与融合——粉丝文化与电影生态的辩证关系探究[J].东南传播,2015(03):21-24.

[3] 乔治彦诚.跨媒介视域下游戏电影《魔兽》的改编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8:28.

[4] 陶东风.粉丝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86.

[5] 胡畅.互联网条件下粉丝参与电影生产的机制与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9:54.

[6] 里奥·布劳迪,马歇尔·科恩.电影理论与批评[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453.

[7] 朴秀珍,宋承根.从游戏到电影的成功改编[J].韩国游戏学会杂志,2011,11(1):3-14.

作者简介:宋安淇(1997—),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学。

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空间的探索。因此,在过去被认为是静止、固定的物质空间才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真正的被看作是社会关系、文化演变的平台或容器。空间研究方法在中国电影文本分析中的运用改变了过去将电影的空间单纯看作是物质场景的思维定势,开辟了电影文本由视听语言本体分析和叙事分析到影片社会学、文化分析的新路径。

[关键词]空间研究方法电影文本分析 电影批评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32

一、空间研究方法兴起的原因及在新时期中国电影文本批评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意义

时间和空间是人们感知世界的两种途径。然而在上个世纪,人们对于空间的重视和研究,始终滞后于对时间问题的关注。人们对于线性时间过分的信任和依赖,他们相信世界是随着时间发展的伟大生活,一切现存的问题和矛盾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涤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矛盾的加剧,人们似乎明白,时间只是自己虚构出来的一颗包治百病的“大力丸”。在对线性时间的怀疑中,人们开始重视对于空间的探索。因此,在过去被认为是静止、固定的物质空间才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真正的被看作是社会关系、文化演变的平台或容器,甚至动态的相互影响和渗透。

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的电影,其空间并不单指故事发生的场景(物质空间),以及如何利用场景来讲述故事(叙事空间),它更像是影响和制约着故事发展走向的背后推手(社会文化空间)。因此,对于电影空间的研究,也就由研究“说什么”“如何说”上升到了“为什么这么说”的层面。如影片中的物质空间可分为私人住宅空间(如商品楼、棚户区等)、公共休闲空间(酒吧、百货商店、影院等)、交通空间(立交桥、站台、火车等交通工具)、自然空间(田野、河流等)、非写实性空间等多种空间类型。研究每一类空间在不同影片中呈现方式的特点和其原因,以及它在影片叙事上的作用,就会发现影片是如何隐喻人物心理空间或当代社会文化空间来突出影片的主题表达的。

空间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分析研究。这是因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中国的社会文化空间也逐渐走向多元化,传统、现代以及后现代不断的相互抵抗、交织和渗透,加之电影创作环境的更加宽松,制作设备的更加精良,以及高科技带给电影的新鲜元素,这些都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呈现出更为纷繁多元的形态。分析这些影片中不同的空间体验、认同以及焦虑,或许会发现电影文本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一个“耦合”的过程。

二、空间研究方法的理论旅行

关于空间理论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西方对于空间理论方法的探索;中国的社会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 ;空间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影响。

1.西方对于空间理论方法的探索

西方对于空间问题的研究开始得较早,如福柯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意识到“我们所经历和感觉的世界可能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由时间长期演化而成的物质存在,而更可能是一个不同的空间互相缠绕而组成的网络”。列斐伏尔在他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更是得出这样的结论:“空间性的纬度将会在历史性和社会性的传统联姻中注入新的思考和解释模式,这将有助于我们思考社会、历史和空间的共时性及其复杂性与相互依赖性”。然而索亚在他的《第三空间》中所提出的,有别于传统非此即彼二元空间的一个亦此亦彼的多元化第三空间,更是对于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中国的社会学、文化研究领域的空间转向

目前中国的文化、社会学研究领域也早已开始了空间转向,文化地理学、空间社会学成为新的方法论。如包亚明、陆杨等人将福柯、列斐伏尔、索亚的空间理论引进,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独特性,如其主编的“都市与文化论丛”、《游荡者的权力:消费社会与都市文化研究》、《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等著作,以及汪民安的《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他们的理论和阐释无疑改变了中国人平面化和静态化的传统空间观念,将其拓展到历史的、文化的层面。

3. 空间理论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影响

关于中国电影的空间研究方法,大体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电影本体形式和美学意义上的空间研究,如周登富的《银幕世界的空间造型》,包括了对电影场面调度等方面的研究。此类研究多从视听语言角度来分析电影的物质空间,属于电影空间的基础研究。另一类是叙事学意义上的空间研究。如李显杰的《电影叙事学》中关于空间叙事的章节,这类研究多用叙事学的理论来分析电影中的空间呈现对于叙事的影响及作用。这两类属于旧有的传统研究方法。第三类是对于中国电影空间的文化社会学研究。如戴锦华的《<二嫫>:现代寓言空间》、徐敏《电影中的交通影像》,这些文章大多将影片中的空间呈现与中国的社会文化进程相结合论述。此外,对于都市文化的研究也涉及到了电影的空间分析,如张一玮的《异质空间与都市意象》,陈晓云的《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旅美学者张英进的《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等著作。这一类新方法改变了过去将电影的空间单纯看作是物质场景的思维定势,开辟了电影文本由视听语言本体分析和叙事分析到影片社会学、文化分析的新路径。

三、空间研究方法在电影分析中的几种实践应用途径

1. 空间研究方法与作者研究相结合

将导演所生活的历史文化及地理环境与其影片空间呈现特点结合分析,来发现某种暗合的关联。如香港导演王家卫,这位敏感的香港文艺青年,香港特殊的地理和文化历史状况使得他的影片带有浓厚的无根感。他所有影片的空间几乎都是一种碎片化的呈现,画面总是支离破碎,缺乏统一感和整体感。比如在他的《春光乍泻》里,“空间、场景就被杜可风(影片的摄影师)碎片似的光、阴影、颜色以及影像的颗粒分切开来。于是它们自此失去了应有的完整性,电影中所表现的城市再也无法复原现实中的那些城市。”①

2.空间研究方法与叙事分析相结合

电影中的空间有时并不仅是故事发生的场景,在很多影片中还被当作重要的叙事元素推动故事的发展。如影片《疯狂的石头》中主要的叙事线索——那块让众多人疯狂的“石头”是在即将拆迁改造的工艺品厂的厕所内发现的。而影片叙事的主导推动力即是现代空间的改造者房地产公司与传统空间的代表者老式的工艺品厂对于土地的“守征之战”。

3. 空间研究方法与原型批评的结合

借用原型批评的研究方法,会发现影片中的一些典型空间呈现已上升为一种意象,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如河流,因为流动性,可以作为通向外界空间的一种途径。正因为于此,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母亲通过河流以一种奇特方式的“公

开出走”才具有意义。

4.空间研究方法与符号学电影理论结合

通过一系列的编码解码的过程会发现空间在影片中的隐喻意义。如《图雅的婚事》中,骆驼、轮椅、卡车、宝马等众多的交通工具,亦可被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隐喻。

5. 空间研究方法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分析影片中物质空间的强烈的文化内涵。如在影片《鸡犬不宁》开头的平行蒙太奇,将乡间小路上的驴车与高速路上飞速行驶的大巴交叉剪辑,并最终让驴车导致了车祸的发生,表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并为之后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豫剧团倒闭做了铺垫。

6.空间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结合

发掘电影中的空间呈现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联。如《卡拉是条狗》中的派出所,关押起来的不仅有男主人公老二当下的精神寄托(卡拉),还有他将来的希望(儿子亮亮),这正如福柯所描绘的那样,整个社会就是一座“敞视的监狱”。《三峡好人》中曲折坎坷的道路、淹没故乡的大水阻挡住了韩三明寻找妻子的脚步,但那些生活在灯红酒绿下的富人却可以一个按钮天堑变通途,对空间的占有和改造预示着对于话语权占有。

正如马尔丹所言,“空间永远不是一种单纯的框框,也不是一种真实的描述性环境,而是一种特殊的戏剧容积”②。空间研究方法在中国电影文本分析中的运用改变了过去将电影的空间单纯看作是物质场景的思维定势,开辟了电影文本由视听语言本体分析和叙事分析到影片社会学、文化批评的新路径。

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关注农民工文化生活,是政府公益文化服务的新课题,也是群众文化发展现阶段的重要工作实践内容之一。

关键词:农民工;文化生活;城市文化品质

当“农民工”问题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农民工文化生活成为政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重要内容和决策意志的时候,服务于农民工文化生活便成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建立农民工文化服务体系,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围,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政府作为代表公共利益,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公共机构主体,其理想目标是以能够营造一种任何人,包括农民工都能在其中之一找到与自己的精神气质相合拍的场所,并能最大限度满足其需要的氛围,从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因此,积极的态度是建立包括以政府为决策主导,文化部门为管理主体,多部门共协的组织领导体系,以公益文化事业为主体,以社区为依托,社会共同参与的服务工作体系,以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为基础,国家、社会、单位多种投入并举国的经费保障体系在内的三大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农民工文化生活服务体系,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范围,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样,既可以体现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代表公共文化利益,行使公共文化权力,承担公共文化责任的主导地位和责任内涵。

二、完善农民工文化生活服务网络,搭建农民工文化活动平台,提高城市文化服务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具有服务对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其普遍意义在于它的服务对象覆盖最广大职工社会群体,因为“文化是为劳动者服务的”!其特殊意义在于它的服务对象文化的非主流性和身份的特殊性。在农民工文化生活服务网络建设中,其一是要发挥公益文化事业的职能作用,以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等公益文化事业为主体,搭建起面向农民工文化活动平台。其二是要发挥社区的融合功能,以社区这依托,开辟覆盖城市,方便农民工参与的文化活动场所。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社区文化发展规划,吸纳农民工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使农民工与社区居民和谐相处,以期逐步融入主流文化之中,是社区的责任;其三是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注农民工文化生活。农民工文化生活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根据企业文化发展理念和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开展业余文化活动,在保障农民工合法劳动权益的同时,依法保障农民工的文化权益。

三、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满足农民工文化需求,繁荣城市文化生活。

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行为的介入,使农民工文化生活逐渐摆脱“孤岛化”窘况,同样,我们也希望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行为的介入,能使农民工文化生活不再仅限于打扑克、看电视、聊天等单调的活动状态。在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其一是要走出去,即深入农民工集中的社区、工地、把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文化培训、流动图书等文化服务送到农民工身边,各地举办的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工地等文化下基层活动都是较好的典范;其二是要请进来,即打开馆、站、社区场所的大门,开展适合农民工休闲时间和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活动,文艺技能培训、文化知识培训等活动项目特别是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的培训,对农民工群体尤其重要,通过文化审美教育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其三是鼓励农民工自办文化,并注意加强监督和引导。既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文化空间,维护和发展农民工群体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城市文化背景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习俗、文化需求的特殊性,加大以农民工为题材,反映农民工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创作力度,举办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对农民工文化活动加以先进性和时代性的正确引导,更多地吸纳农民工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品牌的创建,引导农民工文化生活追求更加贴近现代城市文明吏这个新兴群体在向城市注入活力的同时,尽可能展示会的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实现城市文化丰富多彩的繁荣。

当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以一种宽容与亲和的姿态,以一种积极与主动的行为,切实将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城市公共文化管理范围,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并得到广大农民工群体首肯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城市的文化品质是优秀的。因为这个城市文化表现出的一定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的文化繁荣景象。

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文化产业做哲学审视,它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即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资本主导化、产品文化化、产业发展人本化。

【关键词】文化产业;哲学透视;显著特征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中国文化产业正如春风过后的梨花,经过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的酝酿,冲破铁索羁绊,驱散凛冽寒风,于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它准确揭示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有许多自己的特征,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对文化产业做哲学审视,它具有四个显著特征,即经济文化一体化、文化资本主导化、产品文化化、产业发展人本化。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

一、经济文化一体化

二战后,人类俨然成为大自然的主宰,凭借自身的创造能力,利用先进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中无节制地获取资源和物质财富,从而导致了经济、社会的非协调发展,带来了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生态失衡、生存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日益意识到应当重新认识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经济的背后是文化问题,文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双向需要,经济需要文化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与创造新的境界,而文化需要物质寄托,需要在经济中实现其持续发展与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可以说,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

所谓“文化经济化”,就是将文化中的商品属性剥离出来,使文化要素成为活性因子促进经济发展,即成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经济文化化”,则是指经济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由于二者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融,经济生产的重心已经由物质领域拓展到精神的层面上,从而形成了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新质内容的经济综合体。首先,经济活动中的文化作用日益加大,这一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新视角与新领域。其次,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产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地位日益加深,同时,文化市场也日益国际化,因为当今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同时也包括文化实力的较量。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竞争因素。第三,文化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这种影响将直接来自于跨国文化产业集团的文化侵蚀与文化渗透。从经济要素流动趋势来看,文化资本的全球流动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巨大作用,将成为主宰国际文化产业格局变动、世界文化市场走向、国际文化产业秩序的新生力量。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强势国家依靠科技策动与市场化运作的竞争优势,将市场触角延伸到全球范围的各个角落,通过这一方式,一方面获得了文化领域中包括电影电视业、文化娱乐业、图书影像业、文化旅游业等在内的丰厚利润;另一方面,还获得了电脑、软件、网络、卫星传送等高科技方面的巨大优势。由此看来,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壮大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与财富积聚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增强综合实力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经济文化一体化协调发展已经无可辩驳地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表现出来的特征是: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文化、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

产业。

二、文化资本主导化

在土地资本、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时期,文化要素主要依靠于其他生产要素才能完成经济系统的内在循环,所以此时的文化要素无法成为独立的经济因子参与经济系统的任何分配。如在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在诸多的生产要素中,土地处于主导地位,所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及内容均以农业资本为核心。在工业经济时期,生产力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文化要素全球性流动的无限复制与使用还相当困难。这就是说,文化向资本的转化所需达到生产力水平还不具备,这就决定了文化向资本的转化在工业经济时期不可能发生。到了21世纪知识经济的今天,特别是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文化要素借助于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实现跨区域、跨国界配置与流动,实现了文化资源与文化成果的高度共享。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要素不仅从物质资本中剥离出来,在许多领域成为具有主导作用的首要要素,并且其他要素在一定条件下还依赖于文化要素,从属于文化要素。文化资源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对一个国家来说,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不再构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势,自然资源的贫乏也不再意味着落后,关键在于对文化资源及其智力资源的拥有,文化资源越是丰厚,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就越是巨大。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将取决于这个社会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程度。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越高,社会将越是繁荣。

以文化色彩和精神气质构筑商品的“高附加值”,才能真正体现产品的超一流的品位。我们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必须努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文化资源进一步资本化,形成最具增值率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非磨损性、不可分性、无限增值性等特征,使其与其他生产要素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化资本不再是产业发展的附属要素,而变成了主导和核心要素,文化资本已成为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之后,还必须对文化资本进行妥善的经营才能使文化资本持续高效地转化为经济利益,如绍兴咸亨集团利用鲁迅著作中的店名迅速扩张,并走出绍兴,打进了上海。

在文化资源向资本转化的同时,建立在文化基础上蕴藏于文化经济中的文化产业,克服了工业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足,为人类建立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可能。以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改变了工业经济那种把物质财富的拥有看成是实现个体价值的资本与依据,相反,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以文化创造为内涵的知识作为要素,在文化产业的分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文化产业突出了精神生产者是以个体脑力劳动者与智商能量的付出来体现其生存价值,因此,拥有知识的文化产业生产者能够获得丰厚的报酬,并且可以借助于文化资本、知识资本作为要素参与入股分红,来享受文化企业的利润汇报,成为高收入群体。如享誉全球的比尔·盖茨这样集智力资源拥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为一体的超级富豪,这就是文化产业主体为什么能够获得比其他行业的生产者高得多的回报的原因。

三、产品文化化

文化产业的产品呈现文化化特征,产品文化化是指产品中精神文化取向越来越明显,或产品以越来越满足人的精神享受为主的一种趋势。随着消费者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模式必然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商品和服务因文化内涵、文化个性而提升其精神功能和审美价值,提升其档次和品位。文化内涵是产品和服务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富含文化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才能有效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才能在众多的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 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赢得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信用、商誉、品牌、形象等文化因素构成无形资产,使文化企业在竞争中先声夺人,争得更有利的投资机会和市场地位,创造更多的商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以服装业为例,我国和意大利同为服装出口大国,意大利靠先进的服饰文化,良好的商誉和世界驰名的品牌,赚取的是高附加值。上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每吨服装的换汇额高出我国5.8倍。可见,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实现其高附加值的重要源泉。

当今,产品的文化内容的价值比重迅速增大,而物质形式的比重正相应地下降。并出现大量的富有美感和科技含量的智能化产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新增社会财富中文化性的“软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不仅像微软公司这样的新兴产业大部分是知识密集的软产品,而且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越来越高。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个性,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克莱斯勒汽车在质量上并不比其它品牌的汽车高出多少,但是它所代表的高贵、豪华和地位感却给它的发展赢得了无限商机。同样,原本价值700日元的女式帆布提包,如果印上一个字母“G\",便可卖到7000日元,这是因为“G”是表示由米开朗琪罗·罗西尼创造的意大利超级流行文化的符号,手提包携带者确信,自己正在进行一种可与欧洲超一流阶层相媲美的消费行动。为了这种精神文化享受,人们情愿花7000日元购买价值700日元的商品。可见,文化内涵对产业发展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如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汽车文化等,无一不通过文化价值的取向影响着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也不例外,我国是世界上的旅游大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风景点,名胜古迹,老革命根据地众多,许多有品位、有档次、有远见的旅行社,专门培训出一批具有各种文化内涵修养的导游,甚至聘请文史博士担任导游,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使游客亲身体验到文化景点的历史文化氛围。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对文化品位和文化层次需求日益提高的旅游者的新去处。从这些事例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产品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作用。

当今时代,经济的飞速增长不再仅仅取决于已短缺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有形资产,而是主要取决于智力、文化资本等无形资产,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将主导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文化内容为主导的文化产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流。

四、产业发展人本化

产业发展人本化是指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人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中心。

西方生活方式和物质主义文化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空洞。工业文明高扬科技理性,推崇经济主义,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导致了物质消费性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把人的多种需求简化为单一的物质需求,把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作为惟一的追求目标,从而使人成为经济动物、消费动物,日益淡漠甚至忘记了生活意义与价值的人文追求。造成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使人成为马尔库塞所描述的“单向度的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似乎不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满足人们对商品货币财富追求的需要;评价经济素质高低的标准,似乎不是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满足的程度和质量,而是看GDP或GNP增长的多少。这样,经济社会以人为本的本质特点,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掩饰起来,甚至已经成为经济过程的沉淀物。因此,一个推崇人的需求的全面性的伦理选择和人文追求的世界,有赖于确立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理念和实践模式,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了。

文化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人化”,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人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但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全面、本质,直接满足人的需求,是一种更加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本向度部分克服了人的异化,消解了技术与人性的长久对立,使人的视野超越物质需求转向真善美的追求、创造性价值的实现、自由的获得。伴随着非物质性需求的追求,使人自身价值的充分体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过程来看,文化产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两个更为统一的过程。文化产业生产是建立在知识、技术和人文精神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文化既可以作为投入,也能够被产出,人的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以及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信用文化、经济伦理等精神因素,作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价值,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共同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人对经济发展的参与不仅仅是体力劳动,不仅仅是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添加简单的劳动来创造社会财富,而是更多地通过文化创造,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具有人性特点地参与经济生产,人的能力得到更为全面、更为本质的发挥,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得以不断地提升;使人通过“丰富的个体”的路径达到完整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好地实现。

从结果来看,文化产业发展更全面、更本质地满足人的根本需求。物质需求是人的基本需要,精神文化需求是人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之后的相对高层次的需求,是一种更能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一种需求。文化产业不仅生产物质,也生产文化;不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状态,转向以人为本,人的愿望、人的需要、人的理想,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与核心。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段,文化产业更能直接从人的根本需求出发,能够更加接近人的需要,更加直接为人带来福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更加深入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人的本质需求在经济的发展中得到更好的满足,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种人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人为本的产业。

总之,我们要关注文化产业,就不能不关注文化产业自身所特有的标志性特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任伍,赵莉.文化产业——21世纪的潜能产业[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2]谢植雄.文化经济与科学发展观[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

【作者简介】李莲花(1980-),女,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哲学;高静文(1947-),女,新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电影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新时代网络文化多元多向迅速发展,已经构成一种不可逆的新型文化,并展示出网络社会丰富的文化景观。研究网络文化,需从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分类入手,探讨新时代网络文化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加强新时代网络文化技术研究开发,拓宽网络文化市场发展空间;强化新时代主流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健全新时代网络道德制度化教育机制,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法律意识;深化新时代网络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建构人类网络文化命运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文化;多元性;核心价值观;建构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发展传承,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奠定了华夏民族走向文明与复兴之路。但是,在全球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文化的传播形态由线下平面时代逐渐过渡到新媒体网络时代,使得新媒体成为了当下主要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平台。

一、新时代网络文化的意涵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建立国际互联网,但到了90年代,互联网技术才得以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我国于1986年正式启动互联网技术项目研究,1994年5月正式与国际互联网对接,1995年5月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至此,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同时,人们在精神上赖以寄托的文化,其存在形态也悄然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产生了网络文化。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剖析

对于网络文化,目前学术界的认知并没有统一的定论。然而,王瑞华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从网络上鉴别、存取和使用电子信息的能力”。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张革华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要素”。杨鹏则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型媒介文化,是人们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所进行的特殊方式的传播活动及其产物”。归纳以上四位专家的观点,他们分别从两种视角剖析网络文化,一是基于网络角度看文化,重在从网络的技术特点出发,强调由于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引起文化范式的变迁;二是立足于文化角度看网络,突出考察文化的特性,指出各种网络信息都归于其文化属性而导致文化范式的转型。

从以上探析可知,网络文化仍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但又是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它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所构成,并以信息技术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传递为特征的一种新型文化实体,而网络物质层面的文化本身是不含裹精神意向性,若将网络文化简单地理解為物质文化就难免狭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作为独立文化体系的新型文化形态,其形象也越来越丰满,独特的精神性和意向性呼之而出,文化信息传播作用亦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网络文化具有二元性,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空间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方式、文化产品和文化观念的集合。它既是网络时代人类传统道德文化等精神内容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扩展和多样化表达,又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人类活动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是人们在互联网中学习工作、沟通交流、娱乐休闲等活动方式所反映的社会心理状态、价值选择、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的总称。

(二)网络文化的分类

网络根源于物质世界,是网络文化存在的根基,是社会政治、经济、医疗、科技、教育等现实生活的反映。网络文化经网民使用各种资源进行网络传播,不同于网络政务、网络经济、网络医疗、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网络关系,网络文化关系是网民以特有的网络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和哲理,它区别于网外文化关系,是以特殊的单一文化形式而存在。目前主要有“网络客文化”和“网络微文化”两大类。

1.网络客文化。网络客文化是网络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传媒新工具、新渠道的开发而产生的新兴虚拟文化,是具有独特个性、交互性、即时性、开放性和合作性的文化。目前,新媒体领域内涌现出来的以播客、博客、维客、红客、黑客、晒客、试客、换客等名称表现的各种网络客文化形式,这些客元素共同构成了网络客文化的整体。

2.网络微文化。网络微文化是在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信息传递的即时性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民生文化的一种形式,表现为微电影、微信、微支付、微公益、微博、微表情等。微文化虽然是微言文化、微行文化、微民文化和微妙文化,具有去中心化、分工化、碎片化等特征,但同时具有网络积聚能量的特殊作用,能把属于微不足道的个体“微力量”汇集起来,形成数量惊人的“超力量”,不经意间就能改变人们的生活。目前,微文化已悄无声息地到来,这为新时代网络媒体开辟了崭新的广阔前景。

二、新时代网络文化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网络发展是超国家、超民族、超阶级的,网络文化利弊共存,一方面开启民智、传播文明,另一方面衍生文化垃圾、制造蒙昧盲从。在网络文化历史演进的当下,大有全民参与的态势,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新时代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1.网络文化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我国作为文化大国,在传统社会发展中,一元主流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但在网络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后,人们的价值观念由以往绝对单一逐渐向多元化转变,并日益向多元化态势发展。网络创作主体身份各具特色,传播途径通过网络医疗服务、网络电影文学、网络生产生活服务、网络娱乐游戏、网络直播和网络社交等新颖渠道进行。但传播内容良莠不齐,值得警惕的是网络践行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物欲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愈演愈烈,等等。近些年,网络直播作为全新网络文化的兴起,很快风靡全国,并且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2.网络文化日益呈现产业化发展态势。网络文化的发展正朝着商业性方向迈进,不论是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游戏,亦或是电影与直播,都有专门的文化公司参与其中进行产业运作。因此,产业化发展是网络文化的必经之路,各种微博账号、公眾号的经营管理,都需要实现产业化,投入资本运作,才能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网络文化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条件,具备更强大的发展后劲。

3.网络文化日益呈现生活化发展态势。网络文化发展初期,涉及生活性的内容较少。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接地气”的网络生活消费、淘宝购物和生活缴费等节目内容相继出现,让网络文化更加生活化。如在日益兴起的网络直播中,出现了做饭、种菜、木工等“接地气”的直播内容;网络银行业务中的存款、取款、贷款和转移支付等,极大地满足了网络参与人的生活便利与需求。

(二)新时代我国网络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1.网络文化多元性构成对主流意识形态主体地位的挑战。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风尚发挥统领作用,占据中华文化核心主导地位,并构成我国文化的根基。但网络文化内容的多元性、视野的广阔性和空间的无限性,导致信息泛滥,削弱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领导权。网络负面消息所建构起来的不安全、不稳定的舆论环境,深刻影响着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降低了网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尤其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兴起,人们通过跳跃式的短小信息,无常态思维,自由、随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促使网络信息传播碎片化、个体化和多元化。这种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极易导致青少年精神上的失落感,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主流文化稳定性与安全性受到了挑战和消融。网络文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融入主流文化当中并得到广泛认可,由此得以造就网络文化的成熟形态。因此,理顺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在网络文化中弘扬传统文化、传播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成为了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2.西方强权文化渗透构成对青少年主流核心价值观的挑战。在全球化起伏演进的现实潮流下,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民族文化国际交流互鉴中,传统与现代、矛盾与分歧是不可避免的。有些西方政客借助于语言和技术优势,利用其网站多、互联网英文信息占绝对优势的特点,推行其强势文化和价值观念,大肆渗透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念,进而误导青少年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扭曲法纪观和错位道德观。网络文化作为多元的文化体系,具有多重价值评判标准,特别在强权文化渗透面前,必须坚定夯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流和主导地位,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抵御“西化”的冲击和挑战。

3.网络道德失范和民族意识泛化构成对社会秩序的挑战。网络的低门槛、开放性与自由性,使人人都能参与,且人人都能自由无限畅游。但有些人是非观念混淆不清,网络“恶搞”,传播极具个人主义色彩的不良信息,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这对于鉴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来说,极易产生思想道德观念混乱,从而削弱思想防范意识,导致心灵蜕变,心态扭曲。由于网络的实时性和匿名性等特点,网络赌博诈骗、低俗表演气焰嚣张,网络暴力犯罪、网络恐怖主义屡禁不止,这些道德法律底线失守的行为,不利于社会公序良俗的养成,对稳定社会秩序构成极大的危害。在意识形态领域鼓噪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西方自由主义,煽动民族仇恨,离间民族关系,宣扬民粹主义,时常挑唆宗教矛盾,造成民族团结观念的淡薄泛化,企图扭曲和瓦解青少年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挑战民族国家政府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4.网络文本的可复制性构成对知识产权和创新体系的挑战。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文本的可复制性和传播的无限性,人们只要凭借搜索软件,点击网络链接,就能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资料。这种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使得人们应用“复制”与“粘贴”便捷工具,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他人的精神劳动成果,造成了严重的侵犯知识产权和学术危机,严重影响了文化发展和学术创新。在社会生活网络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成果原创者的切身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损害和侵犯。因此,法律意义上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创新将受到极大挑战。

三、新时代促进网络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网络文化是在人和信息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文化行为。新时代下应坚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把握网络文化价值多向度引导功能,实现价值增值,推动网络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先,加强新时代网络文化技术研究开发,拓宽网络文化市场发展空间。网络文化代表着一种新兴文化的发展趋势,新时代为拓宽网络文化市场空间,必须大力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水平。一是跟踪国际网络文化发展的技术前沿,研发新一代电脑手机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数字技术,把我国文化信息技术装备提升到新水平;二是加大网络监督与控制软件技术的攻关和开发力度,建立超强的“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应用工具,确保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重要网站免遭黑客病毒的侵袭与攻击,捍卫网络优秀文化成果的可持续传播能力;三是扩大中文域名网站和自主服务器建设,拓宽布点,以市场为依托,生产传播融知识性、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网络优秀文化产品,改进传播手段,丰富传播方式,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四是加强网络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制定网络文化发展中长期规划,完善多元化投资,改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城市向农村地区扩展,培育提高网络文化产业化、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拓宽网络服务空间和受众面。

其次,强化新时代主流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升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网络作为开放自由的平台,其传播内容是有底线的。人们不能因为网络的点击率、关注度或利润率,制造噱头吸引眼球,那是无价值的资源浪费。因此,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基础,增强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的数字化水平,塑造具有中国气派、品位高雅、反映新时代精神面貌的网络文化品牌。一要引导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发提升青少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绿色软件,突出核心价值观导向功能,把主流意识形态文化与各种网络文化载体相结合,营造清新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二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地位,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热点的结合点,提高时代性对话能力和言语表现力,增强说服力与凝聚力,提高引导力与实效性,防止“失语”“失踪”“失声”;三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究阐析,充分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等方面体现中国特色,增强马克思主义认同感;四要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通过多样化路径,建立星罗棋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网站,转变宣传与普及服务方式,在互联网传播中,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强大思想优势,并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

再次,健全新时代网络道德制度化教育机制,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法律意识。网络文化是一个信息庞杂的舆论场,其主流代表着文化发展的方向,但网络时常也充斥着各种非理性的极端化思维和情绪化表达,散布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诱导反人类道德的低俗审美趣味,易使青少年萌生各种违法犯罪等极端行为,因此,必须健全新时代网络道德制度化教育机制,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法律意识。一是从网络源头上加强治理。建立由政府主导,行业协会组织构建网络道德顶层设计,健全网络信用承诺联盟和道德公约,形成完善的网络使用者、开发者和管理者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开展良性互动协调配合机制,以维护正常的网络伦理秩序。二是从家庭亲情上施加引导。父母要关爱关注青春期的孩子,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直面坦荡交流沟通,培养孩子多样化的兴趣爱好,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是从学校层面上正面教育。学校利用网络文化课加强教育,培育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积极倡导青少年学生浏览权威网站,充分应用“网络+文化”的模式,开展“慕课”“微课”“网络公开课”等网络平台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四是从青少年情趣上加以自律。教育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文化,严以律己,趋利避害,自觉抵制消极思想文化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网络作为拓宽学习的渠道,增加知识面,形成自主网络学习习惯。

最后,深化新时代网络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建构人类网络文化命运共同体。为顺应网络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各国之间开展网络技术标准、规则运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治理模式等全方位沟通合作,建立信任协商有效机制,形成造福世界的“天网”。一要立足中国,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实施国家重大自然文化遗产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推进文化典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字化,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二要借鉴国外,理性对待外来文化。对待西方外来文化,既不能全盘接收,又不能全盘否定,对于不同国家民族创造的真善美的文化精品,针对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理当借鉴吸收。只有开展不同文明、文化间国际互鉴交流合作,才能构建人类网络文化命运共同体。三要搭建国际网络文化高端交流平台。通过国际文化组织主导搭台,定期开展网络文化交流,展示网络文化最新成就。利用国际卫星网和互联网,向世界各国输送功能强大的讯号信息,讲述当代中国好故事,传播最美中国好声音,传授精彩中国好经验,展示亮丽中国好形象,提升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张  元.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依据、内涵及其实现路徑[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2]刘  淼.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符文康,张  珂.SNS环境下高校体育社团文化及其建设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6).

[4]孙建伟.网络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01).

[5]孙伟成,等.网络文化对图书馆文化的影响与对策[C].2016年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年会,2016.

[6]范永同,郝俊杰.网络消极文化的负面影响及治理[N].光明日报,2015-7-18.

【责任编辑 孙小梦】

上一篇:服务文化论文下一篇:房地产销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