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23

日本历史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第十五代千宗室;中日茶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

本文拟题“从《〈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看茶文化在东瀛的传承与发展”,这是出于对当代茶文化发展的关心与认真思考。(1)笔者希望通过阐释当代日本最大茶道流派里千家第十五代千宗室(以下简称千宗室)的著作《〈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探讨其在中日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交流中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及其具有的学习与借鉴价值。

一、中国茶文化的东渡与日本茶道三千家的诞生

茶文化源于中国,自神农氏尝百草遇茶,陆羽撰写《茶经》称圣,历代茶人将儒、释、道三家融入其中,既有对经典的传承,更有与时俱进的流变;有对茶文化的坚守,更有跨越国界的交流与互哺。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赋予了茶文化浓厚的东方色彩,就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最大收益者而言,毋须质疑,当属东瀛日本,遣隋使与遣唐使随佛教东传将茶文化一并带入了日本,经历上千年本土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当今的日本化茶道体系。这种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交融,被学者称为“复合形态的变异”。②日本茶道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茶人当属千利休(1522—1591),他用高超的茶艺以及“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等茶道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茶人兼商人,千利休悲壮的切腹之死也令其名留史册。千利休的切腹原因至今未能完全解开,被称为了战国时代之谜,研究学者多认为是因为其“和”的思想有悖于丰臣秀吉的黩武之路而被勒令切腹,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代日本三大茶道派别的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正是千利休的后人。在千利休死后,丰臣秀吉再次召见其子,允许恢复千家。当由崇尚“茶禅一体”的千利休的次子将千家茶道传至千宗旦的时候,千家茶道被发展得更为出色。千宗旦一生拒绝仕途,在全心发展茶道艺术的同时培养其子精于茶道,其子修建的“今日庵”“不審庵”“官休庵”正是当今日本茶道三大流派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的发源地。

二、千宗室及《〈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中关于中日茶文化的阐释

在日本茶道三千家中,里千家逐渐成为了最大的茶道流派,其第十五代千宗室(现改称千玄室)所倡导的“一碗茶中出和平”的茶文化理念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千宗室1923年出生于京都,在就读于同志社大学法学院期间曾作为海军参加过战争,战场的经历使其深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重要,此后一直致力于通过茶道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推广宣传和平思想。千宗室的茶文化理念既是对先人千利休的茶道思想中的“和”的继承,也是自身茶道思想“道学实”的体现。千宗室著有《茶的精神》《茶中精神》《里千家茶道》等书,其中由南开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一书是千宗室在南开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的中文译本。书中引用确切的史料论证了日本茶道的由来与演变,勾勒出了日本茶道精神的理想世界。

千宗室在《〈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中就陆羽《茶经》对日本茶道的作用进行肯定的同时,也分析出形成日本茶道本质,并使其成为日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在书中序言部分,千宗室对何为茶道进行了表述,认为茶之境界在于它的娱乐性,能实现于现实社会中的高层次精神性娱乐的正是茶道。对于茶究竟是否生于中国,千宗室的判断是因为《本草纲目》中有神农尝百草,其中百分之七十有毒,以茶解毒的记载,或者曾有野生茶树在中国。千宗室确定随着佛教的东移,茶树也随之传入中国。通过相关史料的查找,千宗室感到详细描述陆羽以前的茶的相关论述中含糊者居多,茶书中被奉为最高最古的经典著作的应该就是《茶经》。通过对陆羽生平和相关著书的分析,千宗室得出陆羽著作可能有后人补笔,而对于陆羽其人,通过参照对比相关传说和相传为陆羽亲笔撰写的《陆羽自传》中的共同点,归纳出陆羽是家系不明的孤儿,虽其貌不扬且有口吃,却善辩且善思,嫌弃杂事而一心向书,所交之友皆为文雅居士,逝去时间与地点皆不详。千宗室在赞扬陆羽高雅人格与独具天赋的茶的世界观之后,提及在陆羽的精神基调中,包含着要从一碗茶中去感受通向其自然之根源的意志。而陆羽敢于取经纬中的“经”字于自己的《茶经》,是一种具有强烈自信与极大抱负的做法。通过对茶文化传至日本的史料分析,千宗室认为茶文化之所以自平安时代起兴起于日本,是使节、留学生和僧侣们为移植中国文化所做出的贡献,而这些中国使节们所继承的正是由陆羽首次集大成的茶的高超哲学和思想。千宗室从中做出了即使日本自古便有茶树,而真正将其作为饮料发现其价值性以及发现茶是人类追求向往自由王国不可缺少的喜悦感的却不是日本人,而都是以陆羽为首的中国诗人与文人们,正是他们告诉了日本人茶文化思想的哲学性。千宗室在通过研究分析荣西东渡与《吃茶养生记》后得出当时的茶文化已渐渐渗入到日本的武士和贵族阶层,而室町时代村田珠光等学者的出现则正式宣布了日本茶道的形成。至于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千宗室肯定了《南方录》象征着日本茶道“一期一会”思想的确立,评价正是基于传统的创造性才能经常地为其注入新鲜的感觉,成为明日之茶道的最为必要的真谛。千宗室在《〈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一书中通过引用确切的史料,在论证了茶文化思想诞生于中国的同时,也提出了日本茶文化是在对中国茶文化的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革新与创造。对于《〈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一书,专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价其为一部系统研究日本茶道源流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以茶为主题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专著。确认了中国的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的《茶经》是最早和最高的经典之作。指出日本茶道虽然源自中国,但绝非中国茶文化的简单移植或翻版,将茶文化概括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幻想型、重视实物性能的养生型和升华为宗教审美意境的理想型。

三、结语

任何一种文化,当它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就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茶文化也不例外,这门诞生于华夏大地的综合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具有了浓厚的东方色彩,即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茶文化仍然广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这种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茶文化中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和文化形态的巨大影响力。正如千宗室在里千家网站中所表述的:“茶道は芸術性、宗教性、哲学性、社交性といったすべてのものを包み込む、まれに見る総合的な文化であります。私は、この60有余年「一碗からピースフルネスを」という言葉を掲げて、この茶道のこころを国内外を問わず世界中の人々に伝えるために努めてまいりました。こ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ホームページを通じて、茶道の伝える「和敬清寂」の理念が本当の意味での世界人類共通の願いである平和と幸せのために少しでも役立つことが出来ればと念じております。”(1)千宗室提到的茶道是一门包含艺术性、宗教性、哲学性、社交性的全部因素的稀有的综合文化。六十余年中千宗室为了向海内外传播茶道之心而不懈努力,用毕生心血去为实现“一碗茶中出和平”茶文化理念而努力不懈,为茶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力量。其《〈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是我们了解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的宝贵参考资料之一。

日本历史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日本人名;文化特征;男尊女卑;儒家思想

作者简介:杨亚(1993-),女,汉族,重庆万州人,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日语。

一、日本人名的特征

日本是世界上名字类别最多的国家之一。名字的长度也各不同,最长的由5个汉字组成,最短为1个汉字。现在日本的名字共有15万,但1997年出版的《日本姓氏大辞典》中,却有29万1129种。其原因是该辞典中,即便是同一个汉字,读法不同的汉字,和读法相同但字体不同的汉字都分开计算。现实中,7000种姓氏就覆盖了96%日本人。其中“佐藤”是最多的,大约有190万人,第二位是“铃木”,约170万人。而且,各个地区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例如东京及其近郊的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铃木”这个名字最多。北海道和东北各县“佐藤”分布最多。此外,关西和九州一部分布最多的则是“田中”和“山本”。

二、人名中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严格的社会制度

关于日本姓氏的起源,语言领域的专家们认为与天皇、宗教、地方特征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在古代的氏族社会中,存在着体现地区和职业特色的“氏”,后来统一了日本的大和王朝采用了氏姓制度,成立了由“氏”构成的统治阶级。到了平安时代,贵族和武士为了区别于平民阶级,而自称家名或者名字,这一现象也逐渐被社会所普及。在日本古代最有名的四个姓氏就是:“平”、“藤原”、“源”、“橘”,其中除了“橘”之外都是天皇赏赐的。另一方面,日本天皇中不存在姓氏。因为天皇象征着神,被认为是不属于任何氏族的天上人。在封建时代,只允许豪族和武士、商人自称姓氏。

(二)男尊女卑的观念

在那个没有幕府法令,仅依赖于习俗法的时代。武士的世界就变成了男人的世界。近代之前,日本实行夫妇别姓制度。但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随父亲的姓。妻子是通过婚姻进入夫家,与丈夫血统不同, 因而婚后要继续用本姓。1876年, 明治政府颁布了“继续沿袭传统的夫妇别姓制度”的指令, 主张继续坚持夫妇别姓的制度。但此时大多数人才刚刚拥有姓,国民大多数觉得如果婚后夫妻还使用不同的姓,没有家人的感觉,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团结。所以,1878年明治政府发布“民法草案”的188条规定:“妻子更改为丈夫的姓”。这是关于夫妇姓氏规定最初的法律条文。1898年,《明治民法》进一步确认了妻子改随丈夫姓氏的夫妇同姓制度。

(三)传统的儒家思想

日本的思想文化,包含了以下三个。一是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以及在日本很早就廣泛扎根的“佛教”。最后是《论语》带来的“儒学”。日本人曾在训读中国文字方面下功夫,发明了假名。明治时期引进了大量对应外语的词语。 于是形成了现在日本独特的日语。可以说日本人是以优秀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演化外国的异质东西的。儒学也是以中国为源流经朝鲜传入的思想,以其优良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吸收,可以说是根植于日本的历史风土而进化的。 因此,日本儒学和中国、韩国的儒学,比如在中韩的冠婚葬祭上经常出现的宗教性和礼学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的名字也受到儒学的一定影响。例如,“仁”字有两个人。肩并肩的两个人表现出对等平等、人类之间的交流。另外,它是种子中发芽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东西。“仁”的意思是真心和体贴,再加上孝。人类爱人道主义的思想本身。毕竟,儒学的“仁”和基督教的“爱”、佛教的“悲”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日本历代天皇、皇太子的名字都有“仁”字。

三、结论

和日本相比,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亲近了就不再用姓氏称呼对方,而是亲切的用名字互相称呼。其理由是,中国与日本相比姓氏种类较少,所以他人和自己姓氏相同的情况非常多,通过用名字互相称呼能表现得更熟悉。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森岡 浩.『なんでもわかる日本人の名字』[M].日本:朝日新聞 出版,2012.

[2]森岡 浩.『日本の名字』[M].日本:エイ出版社,2015.

[3]刘元满.日本人名用汉字数量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2007.(4):140-146

[5]徐玉明.浅谈日本人的姓名[J].日语知识,1999.(12):46-47

[6]张小琴.日本人的姓[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4-67

[7]张敏,王娟.小议“日本夫妇姓氏”问题[J].黑河学刊,2010.(3):40-41

[8]邢运芳.中日姓氏与姓名的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2009.(2):259-262

日本历史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日本人名;文化特征;男尊女卑;儒家思想

作者简介:杨亚(1993-),女,汉族,重庆万州人,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日语。

一、日本人名的特征

日本是世界上名字类别最多的国家之一。名字的长度也各不同,最长的由5个汉字组成,最短为1个汉字。现在日本的名字共有15万,但1997年出版的《日本姓氏大辞典》中,却有29万1129种。其原因是该辞典中,即便是同一个汉字,读法不同的汉字,和读法相同但字体不同的汉字都分开计算。现实中,7000种姓氏就覆盖了96%日本人。其中“佐藤”是最多的,大约有190万人,第二位是“铃木”,约170万人。而且,各个地区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例如东京及其近郊的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铃木”这个名字最多。北海道和东北各县“佐藤”分布最多。此外,关西和九州一部分布最多的则是“田中”和“山本”。

二、人名中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严格的社会制度

关于日本姓氏的起源,语言领域的专家们认为与天皇、宗教、地方特征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在古代的氏族社会中,存在着体现地区和职业特色的“氏”,后来统一了日本的大和王朝采用了氏姓制度,成立了由“氏”构成的统治阶级。到了平安时代,贵族和武士为了区别于平民阶级,而自称家名或者名字,这一现象也逐渐被社会所普及。在日本古代最有名的四个姓氏就是:“平”、“藤原”、“源”、“橘”,其中除了“橘”之外都是天皇赏赐的。另一方面,日本天皇中不存在姓氏。因为天皇象征着神,被认为是不属于任何氏族的天上人。在封建时代,只允许豪族和武士、商人自称姓氏。

(二)男尊女卑的观念

在那个没有幕府法令,仅依赖于习俗法的时代。武士的世界就变成了男人的世界。近代之前,日本实行夫妇别姓制度。但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随父亲的姓。妻子是通过婚姻进入夫家,与丈夫血统不同, 因而婚后要继续用本姓。1876年, 明治政府颁布了“继续沿袭传统的夫妇别姓制度”的指令, 主张继续坚持夫妇别姓的制度。但此时大多数人才刚刚拥有姓,国民大多数觉得如果婚后夫妻还使用不同的姓,没有家人的感觉,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团结。所以,1878年明治政府发布“民法草案”的188条规定:“妻子更改为丈夫的姓”。这是关于夫妇姓氏规定最初的法律条文。1898年,《明治民法》进一步确认了妻子改随丈夫姓氏的夫妇同姓制度。

(三)传统的儒家思想

日本的思想文化,包含了以下三个。一是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以及在日本很早就廣泛扎根的“佛教”。最后是《论语》带来的“儒学”。日本人曾在训读中国文字方面下功夫,发明了假名。明治时期引进了大量对应外语的词语。 于是形成了现在日本独特的日语。可以说日本人是以优秀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演化外国的异质东西的。儒学也是以中国为源流经朝鲜传入的思想,以其优良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吸收,可以说是根植于日本的历史风土而进化的。 因此,日本儒学和中国、韩国的儒学,比如在中韩的冠婚葬祭上经常出现的宗教性和礼学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的名字也受到儒学的一定影响。例如,“仁”字有两个人。肩并肩的两个人表现出对等平等、人类之间的交流。另外,它是种子中发芽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东西。“仁”的意思是真心和体贴,再加上孝。人类爱人道主义的思想本身。毕竟,儒学的“仁”和基督教的“爱”、佛教的“悲”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日本历代天皇、皇太子的名字都有“仁”字。

三、结论

和日本相比,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亲近了就不再用姓氏称呼对方,而是亲切的用名字互相称呼。其理由是,中国与日本相比姓氏种类较少,所以他人和自己姓氏相同的情况非常多,通过用名字互相称呼能表现得更熟悉。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森岡 浩.『なんでもわかる日本人の名字』[M].日本:朝日新聞 出版,2012.

[2]森岡 浩.『日本の名字』[M].日本:エイ出版社,2015.

[3]刘元满.日本人名用汉字数量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2007.(4):140-146

[5]徐玉明.浅谈日本人的姓名[J].日语知识,1999.(12):46-47

[6]张小琴.日本人的姓[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4-67

[7]张敏,王娟.小议“日本夫妇姓氏”问题[J].黑河学刊,2010.(3):40-41

[8]邢运芳.中日姓氏与姓名的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2009.(2):259-262

日本历史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饮食;文化

一、日本的国家文化

文化通常有高等和大众之分,高等文化往往建立在大众文化的基础上,而大众文化则往往更加被人们重视。日本的大众文化只要可以分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三种,其中精神文化指的是日本这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行为文化则是以精神文化作为基础,日本这个国家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的的语言行为和动作行为等;而物质文化则往往就是所谓日本这个国家人民的穿衣、饮食、居住还有出行等各方面的文化。文章将要探讨的饮食文化就是日本这个国家的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日本这个国家在发展的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民族文化有着非常典型的历史特征,而日本的饮食文化也可以说是从饮食的角度来体现日本人民的审美价值观,而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则对日本的饮食文化有着意义深刻的影响。

二、日本的饮食文化特点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长寿的民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日本的平均寿命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数字,而且,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而引发的死亡率,日本也一直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在这么一个“专家”云集的时代,有专家建议:病从口入,把吃进去的病再吃出来。所以,中国人开始喝绿豆,开始吃苞米碴子,抛开科学的角度来看,但从饮食中我们就会有个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海产品的摄入量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长寿饮食”还强调食物从味道、质地要讲究阴阳平衡,因为阴气较重的食物偏凉,偏甜,消极;阳气较重的食物偏热,偏咸,积极。所以要注意合理搭配,阴阳平衡,健康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能保证人体所需,还能抑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抵抗一部分癌症。

所以,首先,日本的饮食特点之一是追求食材的选择和加工方式的简单与自然。具体来说,和中国的煎炒烹炸焖炖煮的加工方式不一样的是日本的加工方式追求自然。在中国的饭店,你看到的后厨是热火朝天,扑面而来的满是花椒大料味道直往鼻孔里钻。在日本的厨房,永远是那么清静淡雅,仿佛你来到的不是饭店而是茶室。所以,不一样的加工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人间美味。这样的加工方式,用现在的营养学来讲,极大程度地保留了食物中的营养素,避免了因高温、高盐和高油而造成食物营养素的流失。所以,日本居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摄取了足够的营养,更好的维持了身体的健康,这是日本饮食所传递的饮食理念,那就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没有健康再好的美味在你面前,你也会望之兴叹。因为不良的饮食加工方式让我们的胃肠,承担了太重的消化负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美味佳肴也离不开那一道道精挑细选的食材。日本地处温带略显海洋性气候,所以地大物博,物产极为丰富,特别是有一些颇具时令的食材更是让美味更有味道。例如,在春天,日本渔民捕食河豚、海蟹。到了秋天,尤其是中秋节的前后,正是螃蟹最肥嫩多汁的时候,到了秋冬时节有黄芽,白菜等北方百姓腌制的过冬的蔬菜。可以说,一年四季,季有不同。日本的面食也可以和中国北方的面食加工相媲美。小说《一碗阳春面》就是对日本面食的介绍和面食,而且随着世界游客的交流和互动,日本的面食已经具备了很多世界特色。让不同的人领略不同的味道。

其次,日本飲食中特别注重蛋白的摄入。在30年前,日本政府就宣布:每天一袋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三十年后,日本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在饮食中注重奶制品的摄取外,日本的饮食还特别注重海产品的摄入,尤其是深海鱼的补充。如果,有机会去北海道参观,你将会看到一个亚洲甚至在世界也非常有影响力的生鱼物流集散地。每天,上百吨的海产品通过这个集散地发往世界各地。日本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力重视对海洋鱼类的捕捞,抛开对濒危海洋生物的保护不讲,日本国民的海产品的摄入水平在整个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海产品尤其是深海鱼类,例如三文鱼,鲑鱼等等都是富含低密度脂蛋白的营养佳品,通过多食用这种富含低密度脂蛋白的海产品,日本居民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健康的饮食理念已经渐渐地影响和改变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当饮食和健康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满足饱腹感的时候,饮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甚至可以说成为一种饮食文明程度的体现。

再次,日本的饮食文化与日本的礼仪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有两个地方可以当作很好的观察点。一个是卫生间,一个是餐桌。日本饮食文化在它哺乳时期的确曾从早熟的、强壮的、饱满的中国机体文化中大口大口吸过乳汁,但早在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日本就将巨大的中国文化消化在自己强劲的胃里,形成了洋溢着大和民族精神的饮食文化。传统的日本料理的餐具和中国的饮食餐具基本相同,都是使用筷子、碗、盘子等。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待客都非常热情。古人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中国家庭,一旦来了佳宾高朋,采购、烹饪、陪客,忙煞主人。备料丰盛,做工精细,烹调讲究“色、香、味”,待客力尽地主之宜。日本人接待客人也是充满诚意的,常常为了一顿饭,提前好多天向饭店预定,甚至开车带着客人跑到老远去用餐。

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中国古老的礼仪文化在日本这片面积不大却人口众多的国家有着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在餐桌上,特别是正式的家庭宴席,看不到中国现在普遍存在的推杯换盏,海吃海喝,更多的是一种前辈与礼让。这种浓厚的家庭氛围在饮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日本民族有着很强的家庭归属感,这点体现在餐桌上就是:父母坐、幼勿坐的礼貌和恭敬,写到这里,我们是否会有种汗颜的感觉,我们的光荣传统在邻居那边发扬光大,开枝散叶。我们的餐桌上,看到的多是一些: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不文明的餐桌形象。

三、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阐述

(一)口味清淡自然

日本料理不管是其烹饪之前的选材还是烹饪的过程都非常的讲究一个“淡”字。可以说,纯甄淡雅是日本料理的本质精神和核心原则,这种坚持在日本料理的选材环节和制作过程中都清晰可见。饮食往往是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内在人文精神的高度浓缩。日本料理的纯然雅致,也从侧面展现了大和民族对自然风物细致入微地观察和发自内心地崇敬。正因如此,日本料理往往坚持展现及升华食材的原本滋味,这也是日本料理口味清淡为主的原因所在。这一点与中国菜系中本帮菜的浓油赤酱以及川菜的鲜香麻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料理虽然也会对食材进行调味处理,但普遍仅是对食材“略加提点”。换言之,在食材的烹饪过程中虽然也会运用调味料,但却不会逾越食材的主角身份。以日本酱油为例,其本身的味道并不突兀,为了恰如其分的发挥出酱油本身的鲜甜醇厚,并使料理整体实现调和与提升,日本人甚至针对不同的具体用途酿造了风味各有千秋的数百种酱油。

(二)食器环境雅致

自18世纪起,日本料理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及提升,这一阶段的主要变化集中体现为料理的高级化发展。无论是日益讲究的食材挑选,还是日益精致的食器制作,都促成了日本料理视觉丰化、美化的发展趋势。日本料理的精致淡雅,与恰如其分的食器使用是密不可分的。食器的形状、颜色、尺寸、造型,甚至是表面的图案线条,都是日本料理得以形成“雅致”视觉享受中不容忽视的部分。此外,日本料理对具体的进食环境也有着独特的美学坚持,这一点从日本的茶酒文化审美意趣的具体发展中就可以看出。从处处追求“奢华”到内心渴望“闲寂”,日本的茶酒文化出现了极大的审美追求转变,人们全新的美学要求自然也影响到了当时料理店的布置装饰。自江户末期起,日料店的就餐环境已经基本形成了雅致为主的基本格调。毫无疑问,整洁雅致的就餐环境会令人心情愉悦,也会使料理看起来更加可口诱人。由此可见,就餐环境也是日本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之一。

(三)就餐礼仪严谨

不少国家对就餐礼仪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饮食文化中的就餐礼仪却是与之不同的。西餐的就餐礼仪讲究个人形象,故而重视对餐具的具體运用和进食动作的规范。但日本饮食文化结合了大和民族特有的“与人方便”精神和“感恩万物”情怀,这一点在用餐前后的祝祷感谢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克己”也是日本饮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日本料理大多是一人一份制的“定食”,与之对应的餐具也是一人一套的绝不混用。此外,由于食物就在眼前不需要起身取用,因此也不会出现离开座位等现象。“克己”文化在日本饮食中的劝酒、让菜环节表现地更为明显。将面前的食物尽可能全部吃尽就是表示满意和感谢的方式,在日本几乎看不到餐桌上会有剩余的食物。此外,在饮酒时日本人主张量力而行,这也是坚守“本分”的一大体现。日本对“分”的坚守还包括严格遵循“地位关系”这一层面,具体到饮食文化中就表现为落座顺序、用餐次序等。日本人自古以来对外来文化持开放的态度,并有一种使外来文化日本化,把它变成自己东西的能力。日本的饮食文化亦如此。日本人在引入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没有生搬硬套,更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在外国优秀的饮食文化中仔细挑选,“弃糙取精”,添加自己的元素,使之完完全全属于自己并独具特色。

四、结语

从以上对日本饮食文化的特点及日本人的观念、生活态度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很深地体会到,尊崇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已经深深地植入日本人心中,并影响着他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是一个长寿的民族,平均寿命已雄踞世界之冠,这和日本人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而且这些传统的饮食习惯和从这些饮食习惯所延伸出的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合理地吸收外来文化加以创造的态度和做法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日本饮食文化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一些优点。

参考文献

[1] 李艳静.日本饮食文化及其特点 ——评《日本的餐桌》.食品工业,2020,第41卷,第3期

[2] 宁雅南.日本饮食文化研究 ——评《日本的餐桌》.食品工业,2020,第41卷,第2期

[3] 张慧晶.浅谈日本饮食文化与唐代饮食文化的关联.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第36卷,第2期

[4] 秀丽.从食物管窥自然和社会文化事件 ——以日本饮食文化变迁为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第45卷,第5期

[5] 张梅.试论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第3卷,第18期

[6] 陈禹.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中国元素探析.山西青年,2019,第4期

[7] 高孟军.浅谈日本饮食文化中的地域差异.名作欣赏,2019,第21期

[8] 秦希.浅析日本饮食文化中的自然观与色彩意识.读天下,2019,第27期

[9] 王春华.日本饮食文化的变迁.烹调知识,2018,第10期

[10] 张睛睛.日本人饮食生活的变迁 ——作为健康饮食代表的“和食”的形成与发展.食品安全导刊,2018,第27期

作者简介:赵之淇 2000.10.04 女 天津市 日语专业

日本历史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愈加密切,日本传统的饮食文化也逐渐传播开来,成为现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饮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日本料理受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较大,在日本饮食文化中处处可见中国元素的身影。传统日本饮食文化的特征明显,与中国的饮食文化之间关系密切,很多领域都源于中国,从这个层面上也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日本文化母国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日本料理;饮食文化;文化母国;中国元素

日本料理的发展尽管起步较晚,但是随着日本在战后的飞速发展,日本料理与各类高科技产品一同进军海外,已经被各国食客所接受。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善,对于饮食的追求已经不再单单局限于追求饱腹以及品尝美食的阶段,日本料理已经进入了追求身心愉悦的高品质享受阶段。作为科技大国的日本,仍然保留着对季节风味的推崇和喜爱。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人们对于日本料理有了更大的改观和全新的认识,去日本旅游都要品尝不同风味的日本美食,促进了日本饮食文化的全球推广。

一、日本料理的概况

日本料理的主食通常为米饭,而副食主要是以蔬菜和鱼类为主。从中世纪到明治维新这段时期,由于受到传统佛教思维的影响,日本对肉食类食物有所顾忌,几乎很少吃肉类食品。从明治以后,日本便放宽了对肉类食品的态度,这种肉食禁忌也逐步被取消。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料理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在仅仅局限于蔬菜和肉类,面包等面食类也逐渐纳入了日文饮食文化的范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西方饮食习俗对日本料理不断渗透,日本在摄取肉类和乳制品方面也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即食食品的日益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本饮食文化的发展,使日本料理越来越具有国际化色彩。日本料理通常是以煮、炸、烤以及凉拌等方式呈现,同时还以酱汤和腌渍菜予以辅助搭配,有时也会搭配中华料理和西洋料理予以点缀。

日本饮食文化日益发展完善,不仅器具精美、色泽自然,而且味道鲜美、花式繁多,给人一种极致的视觉享受和味觉洗礼,深受广大饮食爱好者的喜爱。另外,由于日本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稻米是日本主食的主要构成来源,在日本人民的生活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可缺少。几乎在日本的每个地区均可以种植水稻,尤其是在日本关东以及东北地区更是水稻的主产区。在每年十月中旬左右,人们便可以吃到当年所产的新米了。“越光”、“竺锦”、“一见钟情”等都是日本大米中的代表品牌。

二、日本料理的基本特征

(一)蔬菜和海鲜为主,季节性明显。

海鲜和蔬菜是日本料理的主要食材,同时添加适当的肉类予以辅助。海鲜以产自日本近海的鱼类和贝类为主,很少吃淡水鱼类;蔬菜则是常见的小萝卜、大白菜、小茄子、黄瓜、菠菜等;在肉类的选择上,日本人民偏爱牛肉,其次是鸡肉,猪肉所占比例较少,几乎不吃鸡爪、猪蹄以及猪内脏。日本四季分明,大多数食材的生长受到天气的影响较大,季节性特征明显。由于考虑到食材的新鲜度等因素,日本在对食材的选择和食用上也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同时,日本对季节具有较强的感知能力,再加上“物尽其善”选择习惯的影响,通常都选择应季的食材。

(二)烹饪方式崇尚原味,较少使用调料。

在日本料理中,人们普遍喜欢少用调料,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例如,刺身,日本人通常喜欢将鱼、虾、贝按照一定的比例切成片状,只蘸着少许的酱油和辣根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保护海产品的新鲜度,其营养成分也不至于过多流失。但是,由于刺身并不是熟食,难免会在其身上存在一些寄生虫或者微生物,值得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三)追求器具精良,富有艺术感。

曾经有人对日本料理进行这样评论过:“日本料理是用眼睛来吃的。它极其讲究形与色,极工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丽,每一道菜都犹如中国的工笔画,细致入密,更有空白,让人不忍下箸。”日本厨师技术高超,对每道菜的造型都进行精心设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的美的享受,体现了日本饮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美食不如美器”,日本人民对于饮食器具十分重视,为了保证外形的美观,必须按照食物来选择合适且精美的器具来盛放,以便对日本美食的内涵进行完美的诠释。

三、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

(一)主食中的中国元素。

众所周知,日本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几乎在日本的每个地区都会种植水稻,稻米是日本料理中的主角,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考证,日本稻米最先起源于中国浙江一带,特别是在舟山群岛的可能性较大。在稻米传入到日本的同一历史时期,小麦、玉米等也陆续传入日本境内,逐渐被日本人们所接受,成为了日本主食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与日本民众关系最为密切的依旧是稻米。

另外,在面食类中也可以发现中国元素。日本的朝日电视台曾经对日本民众最喜爱的食物进行过一次深入调查,结果发现日本民众最喜欢的食物是拉面。在目前的中国,也可以看到很多日式拉面馆。然而,拉面最先开始于中国,然后随着国际之间的联系和人口的不断迁移,逐步传入到了日本。

(二)菜肴中的中国元素。

日本民众酷爱吃米饭,在对副食特别是肉类的选择上也大多以牛肉、鸡肉等为主,在佛教的影响下,几乎不食用猪肉。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进入了现代化时期,在中日之间不断加强交流的同时,中华料理也在随之向日本传播开来,在中华料理中占用重要地位的猪肉也逐渐被日本民众所接纳,出现在日本民众的饮食当中。

(三)调味品中的中国元素。

日本料理比较清淡,在食物加工和烹饪方面,所使用的调味品不仅种类较少,而且数量也不多,仅仅用酱油以及少量调味酱加以辅助。在日本料理中,酱油和调味酱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如果缺乏了酱油和调味酱,那么日本料理的色泽和味道就会大打折扣。但是,酱油和调味酱都是传统中国饮食当中的调味品,是由中国传到日本去的。很多日本料理例如寿司等都离不开酱油的参与,特别是日本民众所推崇的酱汤泡白米饭更是酱的真实写照。在酱油和调味酱传到日本之后,日本民众也根据自身口味进行了适当调整,研制出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甜酱,成为日本料理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四)烹饪方法中的中国元素。

传统的日本烹饪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煮、烧烤、清蒸等对日本食物进行加工和制作。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华料理大量涌入日本市场,极大的冲击了日本传统的饮食文化和烹饪模式,人们也普遍开始学习中华料理的相关做法,来不断完善和补充日本料理,促进了日本料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是日本家庭比较偏爱的青椒炒肉丝等菜肴,在烹饪方式上便充分借鉴了中国煎炒的方法,色香味俱全。

(五)烹饪器具中的中国元素。

日本料理不仅对刀工具有十分复杂的讲究,而且在食物装盘技术上也颇有研究,已经成为日本料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日本民众所经常涉及到的“盛付”一词,便充分诠释了日本对于美食摆放器具的重视程度。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当中,对于器具的选择十分重要,食客会对器具的外形以及整体盛放姿态进行欣赏。陶器、瓷器以及木器是日本饮食器具经常选用的题材。陶器来源于中国,在唐代时期丝绸之路的影响下,大量遣唐使虚心学习和借鉴唐朝文化,并将当时鼎盛的陶瓷工艺带回日本加以研究和学习,制作出了独具日本特色的陶瓷餐具。

(六)茶道中的中国元素。

“茶道”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和表现形式之一。茶道具有独特的礼仪和品尝程序,是日本民众会友以及交流心得和体会的重要途径。在宋朝时期,日本留学生曾经到中国学习,对中国茶文化十分喜爱,便在回国时将茶叶种子带回日本予以种植,中国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在其基础上对本民族特点加以融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茶文化——“茶道”。

(七)汉方以及食疗中的中国元素。

在传统中国饮食文化中,中医食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唐朝时期逐步传入日本,对日本医疗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巨大贡献。起初主要作用是作为医用,后来用途不断拓展,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看到,例如生姜糖、屠苏酒等。

四、结语

由此可见,虽然说现阶段的日本料理被西方各国认为是博大精深,但是仔细探究一番,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诸多中国元素。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扩大和密切,日本料理已经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深受各国食客的喜爱。由于中国和日本之间独特的关系,日本饮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在食材、调味品、烹饪方式和烹饪器具等方面,还是在茶道、汉方药以及食疗等方面,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12]。日本料理中处处可以发现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印记,再次证明中国作为日本的文化母国,其特殊地位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孙璐.浅析日本饮食文化[J].西安社会科学,2010,(4):189-190.

[2]边冬梅.日本食文化刍议[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科版),2001,(2):100-102.

[3]尹平.试论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的异同[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90-92.

[4]吕汝泉.略论中国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7):96-97.

日本历史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季林根主编的《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打破了传统的研究思路,将日语教育与日本文化研究相结合,从教育、科研及社会服务几方面对日语文化研究展开教学实践探讨,旨在将日语介绍给国人,让国人对日语文化及日本文化教育有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将我国的民族文化传播出去,使世界认识一个崭新的中国,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我国日语文化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2013年度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国际研讨会纪念文集,《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研究》是集中日两国学者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编纂而成的一部日语文化研究代表作,对日语教育界及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体而言,该书可划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日语的教育研究。在这部分研究成果中,编者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例如李菁菁的《日语专业四级考试试题效度分析与基础教学探索》、李运博的《基础日语写作课程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等等。总体来说,编者在这一部分中所选取的学术成果都是围绕着日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的,这也反映了我国学者对日语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很多学者在日语文化交流研讨会上展开了对日语文化教育及我国文化传播问题的具体研究,并探讨了日语文化教育及教学实践的改进方法,这对当前我国各高校日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文化研究。对此,国内的一些学者如王建民、付明飞、李晓宇等都以丰硕的学术成果论证了日本文化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例如:王建民在《圣德太子与中国大陆文化的吸收》中指出,中日文化的根源颇具相似性而且日本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借鉴了中华文化,可以说中日文化交流发展的一大优势就是二者具有同根性。余祖发在《试论<文艺上的自然主义>》一文中也强调,日本文艺上自然主义思潮的兴起是日本文化发展的转折点。这些都证明日语的发展离不开日本文化发展的转型与创新,所以我们在日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日本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如此方可提高我们的语言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日本语言研究。刘曼等学者对日语的具体句型、语法研究得较为透彻,在《形容词连用形的副词形式与动词共起时的语义指向》一文明确了日语中形容词与动词的具体用法,尤其突出了日语与汉语在词性使用方面的差异。孙盛囡的《日语色彩词的象征意义——以“赤、白、黑、青”为例》从词语象征意义方面来凸显中日语言文化的特点,即通过以小见大的形式来突出中日语言文化的差异,从而使学习者和教育者能够通过语言符号规律来了解两国文化的不同。从语言表象到文化内涵,该书的逻辑思路及阐述特点既总结了前人研究经验的共同点,又突出了个人思想的独特性。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将该书看作是编者对其他学者学术成果的简单整理,而应深入该书的核心,领悟编者的编撰意图。

四、日本文学研究。季林根十分重视对研讨会中各种文学研究作品的收集汇总,以提高本国学者对日本文化的深入理解,通过具体作品来增强日语语言文化的感染力,从实践中提高对日语语言理论的理解。这部分主要立足于日本文化作品,从作品中提炼日语精髓,以期在教育实践中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对此,国内诸多学者颇有研究心得,彭芃在《村上春树<寻羊历险记>与卡夫卡<变形记>》一文中强调,日本文学作品深受西方文学思想的影响,对于日本文学作品的研究也可以同西方文学思想联系起来。孙宁和窦硕的《华夏目漱石文学教育的若干思考》则对日本文学的发展渊源做了较为客观的解析。总之,日语语言文化的发展孕育了日本文学,日本文学又为日语语言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五、日本经济社会。这一部分收集了部分学者对日本经济社会的研究,旨在让日语教育者与学习者从语言发展的客观因素出发,将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结合起来,提高日语语言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最终提高日语语言教学的整体实践水平。

总之,《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研究》集中了日语文化研究者的智慧与经验,是日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经典著作,尤其是其中严谨的阐述逻辑,丰富的研究实例,更使该书的权威性大大加强。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所收录的研究成果都是日语文化研究最前沿的学术问题。相信这些成果一定能为日语教学、日本文化研究及其他日语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学术指导。

(作者系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我对建筑认识论文范文下一篇:少数民族舞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