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范文

2023-05-20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日语复合型人才;日本文化;文化导入;人才培养

引言

社会主义新时期,掌握不同国家的语言,能够与不同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对日语复合型人才而言,仅掌握词汇和语法还远远不够,例如部分学生在交流过程对日本文化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是因为学生对日本文化中某些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运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对日本文化的关注。本研究将通过分析目前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以日本文化导入方法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解决当下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策略,更好地提升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日语人才培养中日本文化的作用

中国的日语教学主要基于五种能力:听、说、读、写、翻译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牢牢掌握日语的基本知识,但是随着日语知识的增加,如何正确使用大量单词和语法知识成为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和日本人交流时,即使没有语法错误,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是文化差异的结果。根据文化的定义,今天常用的文化意义是广泛而狭窄的广义上的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由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属于文化的范畴。严格地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财富。以及社会和组织机构。在教授日本文化时,例如在日本概况介绍课程中,将花费大量时间介绍日本的地理、历史、气候和音乐,而牺牲对沟通进程具有深刻意义的语言,即解释不同文化间沟通知识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交流的时候,不可能按照自己文化的标准来判断外国文化,把自己国家的习惯和价值观强加给日本人。因此,即使能流利地说日语,也可能会发生冲突,对两国国民的交流产生负面影响。例如,中国人见面时握手,日本人一般鞠躬,鞠躬的形式不同,是根据双方的社会地位、地位和人际关系决定的。但是,日本学生在任何时候都采取同样的复习形式,给对方造成了混乱。此外,邀请客人吃饭,在日本,被邀请方要先把所有的食物都吃了才礼貌,在中国一般需要少量的剩菜。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节约和非节约的问题,而且应该在一种深厚的文化中寻求。烤面包也是原因之一。中国人喝酒喝酒,一定要喝酒,日本也允许少量的饮料。语言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和文化记录的象征。并且文化也是语言内容和发展的动力因此,培养文化洞察力是当今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教授日语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学习日本文化。

二、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导入日本文化的实际意义

通过与一些日语专业的学生进行交谈,可以总结出当前日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即使学生对有关日语知识及日语逻辑有所掌握,但是在日语写作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书写逻辑不通、语法错误等。第二,基础知识运用的不足。一些学生即使掌握日语基础知识,但是在运用的时候还是沟通不顺畅,且有时候还会出现错误用语。经过咨询专业日本教师得知,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对日本文化不是很了解。语言系统的形成来自不同的生长空间。在日语语言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日本文化在学习日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日本的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精神文明和体育文化,学习者只有不断吸收并对日本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进一步阐明日语的逻辑规律和意义。系统地学习日语的语言体系后,学生可以从新的角度重新理解他们所学的东西,提高他们灵活使用日语的能力。

三、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日本文化导入的方法与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明确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革僵化的教学方法。日语专业的任课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不能只凭着自己的经验教学,教学经验并不代表先进的教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进步,某些经验教学模式已经落后。对此,高校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观念来充实自己,以适应现代的教育发展。与此同时,教学模式也应当不断改革创新,在新的理念下整合自身的经验,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开设课程,培养市场认可、企业欢迎的各类人才。根据近年来企业招聘的具体情况,“工作经验”已成为日语专业人才进入企业市场的瓶颈。企业的职能大致可以分为生产、营销、财务和人事四类。公司所谓的“工作经验”就是这四个方面的经验。企业招聘人员也较重视说话和工作技能。

(二)校内聘请日本外教,建立专业教学环境

即使学校教师具有专业教学经验和对日本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很难构建一个完全专业的日本文化导入环境。原因是教师使用中文作为母语,教师通过学习知识——了解知识——等过程来传授日本文化知识,重新组织和传授知识,在这些过程中不断传播信息,从而导致信息消费。事实上,学生们不能通过老师的话给日本文化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目的,教育机构可以聘请外国专业教师填补信息空白。日本外教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有着日本文化的亲身经历学校可以为学校的教师和外籍教师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日本教师负责基础教学和词汇及语法知识的传授外国教师负责文化传播,并向学生提供日本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和自然知识。同时,日本教师还可以与外国教师密切沟通,获取日本专业文化知识,并将知识融入课堂进口环节,以便从各个角度输出日本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创造。

(三)创造日语的学习环境

学习日语和学习其他外语一样,需要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对提高课外学习的效率非常有用需要考虑更多的方法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一是定期举行日本角聚集日本业馀爱好者,把他们分成小组,围绕一个话题自由讨论。没有必要具体说明个人和团体的数目,甚至没有必要设立主持人和专题,主要是为了用日语自由交流。如果有条件的话,邀请日本老师或学生参加比较有效行使说话能力也加深了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但是,應当指出的是,口角活动必须避免两三人或一个核心人物的讲座。虽然参加者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日语的表达水平很高,但让所有参加者用日语交流是日本之角的精髓。第二,我们每天都要坚持阅读训练首先,《手册》的文字、文字和实例保证每天至少有30分钟的阅读时间,作为一种学习习惯,并努力保持这种时间。与此同时,尽可能多地退回反映日本文化的各种优秀文章,以利于理解。三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园广播中播放日本新闻等节目,营造文化交流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面很广,包括“日语教材改革”和“教师专业素质”等多方面。日语文化导入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将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融入日语教学中,是日语教学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课题。本文以日本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方向,研究分析了如何以日本文化导入为有效途径来培养日语复合型人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将日语文化层层引入,转变教师观念,聘请外籍教师,才能够将日语文化引入课堂。

参考文献:

[1]宋刚杰.宁夏地区日语人才需求现状下的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宁夏理工学院为例[J].法制博览,2019(36):259-260.

[2]李凤忱,吕文华.应用型经贸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吉林财经大学为例[J].教师,2021(24):43-44.

[3]杨慧.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商务日语专业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6):156+145.

[4]刘芳婷.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相融合统一的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94-96.

[5]田沙.跨文化交际背景下高校日语教学的文化导入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1):126.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历史文化资源研究与旅游文化具有推进的互生关系。以往研究对历史研究对旅游的促进关注较多,其实不仅历史研究可推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也对历史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旅游文化;互生关系

一、概念解析

(一)历史文化资源

人类历史上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物质以一定的历史遗存为载体传承下来,这种人类历史遗存即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可见的遗址、古建筑等人类历史活动遗迹,也包括与一定地域有关的历史人物活动、历史事件等的记忆。秦皇岛市(下简称秦市)拥有古国文化、古建筑、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历史人物事件关联文化等类别多样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具备和旅游文化形成良好互生关系的基础条件。

(二)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而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与历史、地理、民族、宗教、民俗、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特定地域旅游文化的特点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对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满足。现代旅游理论认为旅游业必须具有大力开展旅游文化建设。形成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旅游文化形态,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与旅游文化的互生关系

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与旅游文化二者相互影响,包括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这里的互生关系指的是二者间的积极的相互推进的作用,这种推进作用包括拓展与深化、加速、生成新的生发点等多个方面的正向作用。以往人们对历史文化研究旅游业的推进作用有一定研究,但对旅游业对历史研究的作用有所忽视。下面从这两方面分别加以探讨。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利用对旅游文化发展的推进作用

(一)旅游产品数量增加

独特的历史遗存、历史记忆都有可能生成旅游价值。历史文化的研究的深入和拓展会增加地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总量,为生成新的旅游产品提供契机。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2010年初,河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将蔡家坟村的北岭确定为商遗址,后经多方考证,发现北岭还曾被称为“孤子城”,并曾出土过大量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等,加之蔡家坟就在距今县城南的12里,且靠近玄水(青龙河)和濡水(滦河)两河交会后的河道,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相合,判定这里极有可能就是存续千年之久的孤竹国国都所在地,即今河北省卢龙县城南滦河。从而带动的“孤竹文化”研究的热潮。这一历史遗址的发现及相关研究直接推动“孤竹国文化遗址”旅游产品的生成。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相关研究的支撑,这一旅游产品很难存活。

(二)旅游产品质量提升

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更新的过程,历史不是死去的过去,而是在研究中不断重生,从而给历史遗存赋予新的灵魂。早已享誉海内外的老龙头、天下第一关、孟姜女庙、秦皇求仙入海处、鸽子窝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别墅 及长城和沿长城一线的各处文物古迹等,在日益拓展深入的历史研究中,内涵不断深化。依托碣石文化、求仙文化、观海文化、韩愈文化、近代革命与抗日文化等形成昌黎县碣石山、五峰山旅游热线。秦皇岛军事史方面的研究,如历史上本地的军事地位、历史上的战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长城文化涵盖下的山海关、老龙头旅游、长城旅游等增加新的内容。

(三)历史研究会议对旅游业的直接推动作用

每年大量召开的研讨会议对宾馆业、餐饮业、旅游线路等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四)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为地域旅游产业的发展导向提供理论支持

秦皇岛旅游定位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又活力四射的滨海新城”,以历史悠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为特色,活跃而成果丰硕的历史研究使得这一定位更具理论底气。不断丰富的孤竹文化研究、历史遗址研究、历史文化名人研究、长城文化研究,一道道历史文化大餐使得东道主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迎接八方来客,更加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三、以旅游文化发展促进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一)旅游资源引来文化研究力量的聚集,提升了地方历史研究层次

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历史研讨类会议在秦市召开,为地域历史研究提供便利条件,提升了地方相关机构的研究层次。如中国现代史学会2014年年会暨“中国现代思想史”学术研讨会、全国徐福文化与传承研讨会,“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即将召开的第三届北戴河国学论坛等等,不胜枚举。并有一批直接涉及地域文化研讨的会议召开,如燕赵文化精神理论研讨会、首届秦皇岛地域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对于这些会议,本地研究机构或有便利条件参加,或为会议的组织者,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工作的水平提升。此外,历史类研讨会后一般会安排一定的考察,历史研讨类会议考察的组织者往往煞费苦心,寻找旅游与历史的结合点,开拓具有旅游价值和历史价值的线路,为新的历史文化旅游奠定基础。

由于优越的旅游资源,这里是人员往来的活跃地带,因此经常有机会在一些卓有成就的人员游经此地时,通过邀其讲学等方式叩问真经,可谓不出门而观四方人,闻四方言。列入中国宜居城市的秦市也使一些才俊订居此地。

(二)旅游业发展使历史研究的价值获得再认识,从而得到更多的支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型,文化旅游渐成强音,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价值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即使在经济导向的发展策略下,历史研究因其对旅游业的间接推动作用而获得实用性价值,从而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历史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研究受到空前的重视和理解。

四、结论

总之,历史研究促进旅游文化的增量、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旅游文化对历史研究也具有汇聚研究力量、争取价值认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当然,因旅游价值而获得的对历史资源的价值认同,对于历史资源的研究和保护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历史资源的经济价值实际上是微不足道的,历史资源的价值要更深远得多,要在更长远宽广的时空体现。(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在我国主要有辛亥革命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两大类,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是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需要运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来构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关键词: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Tourism Resourc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Revolution

LIN Long-fei, WANG Hua, YANG Bin

(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China)

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revolution; tourism resource ;evaluation system

一、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和当代政治学的意义上来看,革命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进行的重大变革,是事物由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技术革命、产业革命是人类改造自然的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则是人类改造社会的革命。这里的“革命”主要指社会革命中的政治革命,它是指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与质的飞跃;是指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社会制度的过程。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包括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只能是一场“汤武革命”之类的农民战争[1],不是与近代民权政治相关的政治革命,不改变社会性质,不属于革命的范畴。因此,革命历史主要包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中国革命历史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指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密切相关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它们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它既有物质遗产,也有非物质遗产,它们是一种文化资源[2]。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核心资源主要包括革命者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居、墓地、陵园、生活活动遗址遗迹和曾使用过的物品),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地、活动旧址及其革命历史文物),综合性的革命历史纪念物(如纪念馆和其他标志性建筑物),革命历史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如革命故事、革命传说)等四大类。

在我国,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主要有辛亥革命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两大类。目前,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主要有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等几种方法。而普遍采用的旅游资源评价系统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中对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但这种分类评价方法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不十分适合。因此,我们拟采用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构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二、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通过建立清晰的层次结构来分解复杂的问题,然后通过两两比较,用相对标度将人的判断指标量化,逐层建立判断矩阵,再求解矩阵权重,然后计算方案的综合权重并排序[3],最后得出评价对象相对价值的方法。

(一)评价指标的甄选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1.定量指标的选择。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等级和序位,要以资源知名度和魅力度为标尺。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魅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物)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基于吸引力反映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上,因而要选取近几年接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累计总量作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评价的定量指标。

2.定性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建立。关于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指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大层次体系。评价项目分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4]。根据资源特性,将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定性评价项目设置为五项: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影响及其教育意义;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的美学价值,即艺术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依托的自然环境及相关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条件;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丰富性;社会环境、交通、治安等社会因素。根据选取的定量、定性两类指标,得出如图1所示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二级评价体系。

图1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图

(二)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模糊评价模式

根据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吸引力评价指标,构建评价因素集合U=(U1,U2),其中U1=(U11,U12,U13),U2=(U21,U22,U23,U24,U25),式中指标参见图1。

1.确定评语等级集合:V=(V1,V2,V3),式中:V1表示“一般”,V2表示“较好”,V3表示“好”。

说明:对于定量指标,其评语根据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的横向比进行综合考察,得出“一般”、“较好”、“好”。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越大,说明景区越不成熟,开发空间越大;反之,增长率越小,说明景区越成熟和稳定,管理越规范,景区价值越高。因此,定量指标的评语等级与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成反比。

2.构建判断矩阵。对第二级指标集Ui作综合评价,找出第二指标集Ui、Uj中的各指标在评语集中各等级上的隶属关系,构建判断矩阵:

Ri=ri11,ri12,ri13

ri21,ri22,ri23

……

rim1,rim2,rim3

其中:I为第二级指标集的数目,设第二级指标集Ui的权重为Ai=(ai1,ai2,……,aim);则可求得综合评判为:

Bi=AioRi=(ai1,ai2,…,aim)ori11,ri12,ri13

ri21,ri22,ri23

……

rim1,rim2,rim3=(bi1,bi2,bi3)

3.对第一级指标集U=(U1,U2)作综合评判:

设U=(U1,U2)的权重为A=(a1,a2),则求得综合评判为:B=AoR=(a1,a2)oR1R2[JB))]=(b1,b2,b3)。

将其归一化,得=1,2,3),[SX(]3[]2[SX)],s=1,当j=1,2,3时,j分别为旅游资源被评为“一般”、“较好”、“好”。

三、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一)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一般说来,确定评判指标权重有两种方法:第一,专家评估确定法,该方法是指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和相关部门通过共同分析,人为确定评判因素集合中的每一个评判指标对被评判事物的影响度。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是主观判断可能偏离客观实际[5]。第二,层次分析法,该方法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是本文重点推介的方法。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在建立好层次结构模型后,构造出各层次中所有判断矩阵;再比较各个因子X=X1,……并对某因素Z的影响大小,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对比较矩阵。ais=[SX(]Xi[]Xj[SX)]全部比较结果用矩阵A=(aij)表示(i,j=1,2,…,n)。

1.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A应具有如下特性:aij=1,aij=1/aji,aij=[SX(]aik[]ajk[SX)]。若判断矩阵满足上述三个特性,则它具有完全一致性,所得结果完全合理。在比较大时几乎无法办到,其中多少带有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为了使所得的分析结果合理化,需要对构造的判断矩阵作一致性检验,以确保不发生太大的偏差。为了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需要引入以下概念。(1)一致性指标:CI=[SX(]λmax-n[]n-1[SX)],λmax为矩阵的最大特征根;(2)随机一致性比率:CR=[SX(]CI[]RI[SX)],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当CR<0.10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至CR<0.10,使其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采用方根法、和积法、幂法,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出各评判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也就是指标权重分配。本文采用和积法计算,其步骤如下:

(1)将判断矩阵A的每列标准化,即令ij=aij/∑[DD(]n[]k=1[DD)]akj,i,3=1,…,n,令=(ij);

(2)将中元素按行相加得到向量i=∑[DD(]n[]i=1[DD)]aij0;

(3)将标准化,得到W,即Wi=Wi[TX-];

(4)求最大特征根近似值λmax[TX-]=[SX(]1[]n[SX)]∑[DD(]n[]i=1[DD)][SX(](AW)i[]Wi[SX)];

(5)得出全部指标的权重。

(三) 指标权重的计算

本文以定性指标集U2中各指标权重的计算为例,构建判断矩阵,而各种指标的赋值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结合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评价的特殊性,征询了湖南省几所高校(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专业人士及相关专家和教授的意见,给予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的赋值。根据获得的各指标定值,构造判断矩阵。C1:革命者和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及其教育意义;C2: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C3:依托的自然环境及相关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条件;C4: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地资源的丰富性;C5:社会环境、社会治安因素。通过Matlab5.5软件计算可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λmax=5.054,CI=[SX(]λmax-5[]5-1[SX)]=0.013,查表得RI=1.12,则CI=[SX(]CI[]RI[SX)]=0.012<0.1,通过一致性检验,采用和积法计算各定性指标的权重,求得的权重有效,由此得出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

四、实证研究评价为例

孙中山、毛泽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位杰出的革命家,对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革命圣地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到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因此,选取位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山陵、旅游开发比较成熟的毛泽东故里韶山、已得到初步开发但市场影响力较小的西柏坡作为样本,探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评价问题,以准确把握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确立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力度、开发时序和开发方向,促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本文采用最近连续四年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及增长率进行评判。但是,2003年由于SARS的影响,国际、国内旅游收入具有很大的跳跃性,不能反映各旅游地实际情况。因此,本文选用2001、2002、2004、2005年韶山、南京中山陵、河北西柏坡的国际和国内旅游收入及接待人数的数据作为评价样本。南京中山陵旅游业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起步,由于处于长江三角洲六朝故都的南京市分析表明中山陵在建筑美学价值、依托自然和社会环境、名人丰富性、可进入性等方面超越韶山。但是,由于交通条件太好,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少,故以中山陵为主体的钟山风景区必须在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方面做足文章,以期获得更好效益。韶山在革命者和革命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及其教育意义方面是无与伦比的,故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都相当不错,而且呈快速增长态势。西柏坡综合指数均在韶山、中山陵之下,国际、国内旅游收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充分利用西柏坡依托的环境资源条件,挖掘有关西柏坡的传说故事等口头和非物质资源,发展西柏坡旅游,是十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最后一个农村根据地。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西柏坡领导了著名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西柏坡知名度高,市场开发潜力大;可与京、津、石家庄等城市旅游实现互补,形成叠加效应;只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一定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协调发展,旅游业一定能迸发出绚丽的火花。

参考文献:

[1] 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1.

[2] 刘建平,刘向阳.区域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5):73.

[3] 刘思敏.“奇石画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5(4):37-4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EB/OL].[2006-10-02].news.ootravel.cn.

[5] 江金波.AHP法在梅州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92-96.

(责任编辑:孙桂珍)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第十五代千宗室;中日茶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

本文拟题“从《〈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看茶文化在东瀛的传承与发展”,这是出于对当代茶文化发展的关心与认真思考。(1)笔者希望通过阐释当代日本最大茶道流派里千家第十五代千宗室(以下简称千宗室)的著作《〈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探讨其在中日茶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交流中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及其具有的学习与借鉴价值。

一、中国茶文化的东渡与日本茶道三千家的诞生

茶文化源于中国,自神农氏尝百草遇茶,陆羽撰写《茶经》称圣,历代茶人将儒、释、道三家融入其中,既有对经典的传承,更有与时俱进的流变;有对茶文化的坚守,更有跨越国界的交流与互哺。绵延数千年的历史赋予了茶文化浓厚的东方色彩,就中国茶文化传播的最大收益者而言,毋须质疑,当属东瀛日本,遣隋使与遣唐使随佛教东传将茶文化一并带入了日本,经历上千年本土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当今的日本化茶道体系。这种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交融,被学者称为“复合形态的变异”。②日本茶道史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茶人当属千利休(1522—1591),他用高超的茶艺以及“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等茶道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茶人兼商人,千利休悲壮的切腹之死也令其名留史册。千利休的切腹原因至今未能完全解开,被称为了战国时代之谜,研究学者多认为是因为其“和”的思想有悖于丰臣秀吉的黩武之路而被勒令切腹,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代日本三大茶道派别的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正是千利休的后人。在千利休死后,丰臣秀吉再次召见其子,允许恢复千家。当由崇尚“茶禅一体”的千利休的次子将千家茶道传至千宗旦的时候,千家茶道被发展得更为出色。千宗旦一生拒绝仕途,在全心发展茶道艺术的同时培养其子精于茶道,其子修建的“今日庵”“不審庵”“官休庵”正是当今日本茶道三大流派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的发源地。

二、千宗室及《〈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中关于中日茶文化的阐释

在日本茶道三千家中,里千家逐渐成为了最大的茶道流派,其第十五代千宗室(现改称千玄室)所倡导的“一碗茶中出和平”的茶文化理念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千宗室1923年出生于京都,在就读于同志社大学法学院期间曾作为海军参加过战争,战场的经历使其深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重要,此后一直致力于通过茶道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推广宣传和平思想。千宗室的茶文化理念既是对先人千利休的茶道思想中的“和”的继承,也是自身茶道思想“道学实”的体现。千宗室著有《茶的精神》《茶中精神》《里千家茶道》等书,其中由南开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一书是千宗室在南开大学的博士毕业论文的中文译本。书中引用确切的史料论证了日本茶道的由来与演变,勾勒出了日本茶道精神的理想世界。

千宗室在《〈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中就陆羽《茶经》对日本茶道的作用进行肯定的同时,也分析出形成日本茶道本质,并使其成为日本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在书中序言部分,千宗室对何为茶道进行了表述,认为茶之境界在于它的娱乐性,能实现于现实社会中的高层次精神性娱乐的正是茶道。对于茶究竟是否生于中国,千宗室的判断是因为《本草纲目》中有神农尝百草,其中百分之七十有毒,以茶解毒的记载,或者曾有野生茶树在中国。千宗室确定随着佛教的东移,茶树也随之传入中国。通过相关史料的查找,千宗室感到详细描述陆羽以前的茶的相关论述中含糊者居多,茶书中被奉为最高最古的经典著作的应该就是《茶经》。通过对陆羽生平和相关著书的分析,千宗室得出陆羽著作可能有后人补笔,而对于陆羽其人,通过参照对比相关传说和相传为陆羽亲笔撰写的《陆羽自传》中的共同点,归纳出陆羽是家系不明的孤儿,虽其貌不扬且有口吃,却善辩且善思,嫌弃杂事而一心向书,所交之友皆为文雅居士,逝去时间与地点皆不详。千宗室在赞扬陆羽高雅人格与独具天赋的茶的世界观之后,提及在陆羽的精神基调中,包含着要从一碗茶中去感受通向其自然之根源的意志。而陆羽敢于取经纬中的“经”字于自己的《茶经》,是一种具有强烈自信与极大抱负的做法。通过对茶文化传至日本的史料分析,千宗室认为茶文化之所以自平安时代起兴起于日本,是使节、留学生和僧侣们为移植中国文化所做出的贡献,而这些中国使节们所继承的正是由陆羽首次集大成的茶的高超哲学和思想。千宗室从中做出了即使日本自古便有茶树,而真正将其作为饮料发现其价值性以及发现茶是人类追求向往自由王国不可缺少的喜悦感的却不是日本人,而都是以陆羽为首的中国诗人与文人们,正是他们告诉了日本人茶文化思想的哲学性。千宗室在通过研究分析荣西东渡与《吃茶养生记》后得出当时的茶文化已渐渐渗入到日本的武士和贵族阶层,而室町时代村田珠光等学者的出现则正式宣布了日本茶道的形成。至于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千宗室肯定了《南方录》象征着日本茶道“一期一会”思想的确立,评价正是基于传统的创造性才能经常地为其注入新鲜的感觉,成为明日之茶道的最为必要的真谛。千宗室在《〈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一书中通过引用确切的史料,在论证了茶文化思想诞生于中国的同时,也提出了日本茶文化是在对中国茶文化的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革新与创造。对于《〈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一书,专家们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价其为一部系统研究日本茶道源流及其所体现的文化精神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以茶为主题的中日文化交流史专著。确认了中国的茶文化是日本茶道的源头,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的《茶经》是最早和最高的经典之作。指出日本茶道虽然源自中国,但绝非中国茶文化的简单移植或翻版,将茶文化概括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幻想型、重视实物性能的养生型和升华为宗教审美意境的理想型。

三、结语

任何一种文化,当它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就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茶文化也不例外,这门诞生于华夏大地的综合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具有了浓厚的东方色彩,即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茶文化仍然广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这种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茶文化中包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和文化形态的巨大影响力。正如千宗室在里千家网站中所表述的:“茶道は芸術性、宗教性、哲学性、社交性といったすべてのものを包み込む、まれに見る総合的な文化であります。私は、この60有余年「一碗からピースフルネスを」という言葉を掲げて、この茶道のこころを国内外を問わず世界中の人々に伝えるために努めてまいりました。こ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ホームページを通じて、茶道の伝える「和敬清寂」の理念が本当の意味での世界人類共通の願いである平和と幸せのために少しでも役立つことが出来ればと念じております。”(1)千宗室提到的茶道是一门包含艺术性、宗教性、哲学性、社交性的全部因素的稀有的综合文化。六十余年中千宗室为了向海内外传播茶道之心而不懈努力,用毕生心血去为实现“一碗茶中出和平”茶文化理念而努力不懈,为茶文化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力量。其《〈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是我们了解中日茶文化交流史的宝贵参考资料之一。

日本历史与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日本人名;文化特征;男尊女卑;儒家思想

作者简介:杨亚(1993-),女,汉族,重庆万州人,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日语。

一、日本人名的特征

日本是世界上名字类别最多的国家之一。名字的长度也各不同,最长的由5个汉字组成,最短为1个汉字。现在日本的名字共有15万,但1997年出版的《日本姓氏大辞典》中,却有29万1129种。其原因是该辞典中,即便是同一个汉字,读法不同的汉字,和读法相同但字体不同的汉字都分开计算。现实中,7000种姓氏就覆盖了96%日本人。其中“佐藤”是最多的,大约有190万人,第二位是“铃木”,约170万人。而且,各个地区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例如东京及其近郊的神奈川、千叶、埼玉等地,“铃木”这个名字最多。北海道和东北各县“佐藤”分布最多。此外,关西和九州一部分布最多的则是“田中”和“山本”。

二、人名中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严格的社会制度

关于日本姓氏的起源,语言领域的专家们认为与天皇、宗教、地方特征等因素都密切相关。在古代的氏族社会中,存在着体现地区和职业特色的“氏”,后来统一了日本的大和王朝采用了氏姓制度,成立了由“氏”构成的统治阶级。到了平安时代,贵族和武士为了区别于平民阶级,而自称家名或者名字,这一现象也逐渐被社会所普及。在日本古代最有名的四个姓氏就是:“平”、“藤原”、“源”、“橘”,其中除了“橘”之外都是天皇赏赐的。另一方面,日本天皇中不存在姓氏。因为天皇象征着神,被认为是不属于任何氏族的天上人。在封建时代,只允许豪族和武士、商人自称姓氏。

(二)男尊女卑的观念

在那个没有幕府法令,仅依赖于习俗法的时代。武士的世界就变成了男人的世界。近代之前,日本实行夫妇别姓制度。但孩子无论男孩女孩,都要随父亲的姓。妻子是通过婚姻进入夫家,与丈夫血统不同, 因而婚后要继续用本姓。1876年, 明治政府颁布了“继续沿袭传统的夫妇别姓制度”的指令, 主张继续坚持夫妇别姓的制度。但此时大多数人才刚刚拥有姓,国民大多数觉得如果婚后夫妻还使用不同的姓,没有家人的感觉,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团结。所以,1878年明治政府发布“民法草案”的188条规定:“妻子更改为丈夫的姓”。这是关于夫妇姓氏规定最初的法律条文。1898年,《明治民法》进一步确认了妻子改随丈夫姓氏的夫妇同姓制度。

(三)传统的儒家思想

日本的思想文化,包含了以下三个。一是日本固有的宗教“神道”。以及在日本很早就廣泛扎根的“佛教”。最后是《论语》带来的“儒学”。日本人曾在训读中国文字方面下功夫,发明了假名。明治时期引进了大量对应外语的词语。 于是形成了现在日本独特的日语。可以说日本人是以优秀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演化外国的异质东西的。儒学也是以中国为源流经朝鲜传入的思想,以其优良的包容力和陶铸力来接受和吸收,可以说是根植于日本的历史风土而进化的。 因此,日本儒学和中国、韩国的儒学,比如在中韩的冠婚葬祭上经常出现的宗教性和礼学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的名字也受到儒学的一定影响。例如,“仁”字有两个人。肩并肩的两个人表现出对等平等、人类之间的交流。另外,它是种子中发芽的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东西。“仁”的意思是真心和体贴,再加上孝。人类爱人道主义的思想本身。毕竟,儒学的“仁”和基督教的“爱”、佛教的“悲”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而日本历代天皇、皇太子的名字都有“仁”字。

三、结论

和日本相比,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变得亲近了就不再用姓氏称呼对方,而是亲切的用名字互相称呼。其理由是,中国与日本相比姓氏种类较少,所以他人和自己姓氏相同的情况非常多,通过用名字互相称呼能表现得更熟悉。也可以认为这是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不同之处。

参考文献:

[1]森岡 浩.『なんでもわかる日本人の名字』[M].日本:朝日新聞 出版,2012.

[2]森岡 浩.『日本の名字』[M].日本:エイ出版社,2015.

[3]刘元满.日本人名用汉字数量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2007.(4):140-146

[5]徐玉明.浅谈日本人的姓名[J].日语知识,1999.(12):46-47

[6]张小琴.日本人的姓[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4-67

[7]张敏,王娟.小议“日本夫妇姓氏”问题[J].黑河学刊,2010.(3):40-41

[8]邢运芳.中日姓氏与姓名的对比研究[J].科教文汇,2009.(2):259-262

上一篇:中国咖啡文化论文下一篇:行业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