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范文

2023-12-28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范文第1篇

“政府引导, 企业主导”的PPP模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相对于传统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 解决了当地政府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 当地政府可以更好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筑巢引凤”;其次, 由于企业的参与带来了新型产业, 改善了农民今后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保障;此外, 还可以防止整治后新增耕地撂荒, 带动了产业升级, 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地方经济发展;最后, PPP模式引入, 有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然而, 目前PPP模式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仍处于探索阶段, 加之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周期长、涉及范围广, 使得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存在多方面的潜在风险。目前对于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主要集中在PPP模式的融资优势、土地整治效益、如何完善PPP模式下的土地综合整治等方面。对于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风险及防范的研究不足, 而准确识别相关风险并及时防范是保障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 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 结合实地调研, 梳理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并提出针对性的防范策略, 以期为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供科学参考。

1、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风险识别

PPP风险包括政府级、市场级、项目级诸多潜在风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风险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化等潜在风险。PPP模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潜在风险则可能既包括PPP风险又包括土地综合整治的风险, 又可能产生一些新的风险, 也可能会规避一些风险。

在对PPP模式风险和土地综合整治风险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PPP整治项目存在的主要潜在风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1) 行政审批延误风险:主要指项目涉及到土地整治计划编制与各行政部门审批等多项手续, 由于审批流程复杂而导致项目审批延误所产生的风险。

(2) 地方文化遗失风险: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涉及地上有文物、文化遗产、墓地等需要拆除而产生文化遗失的风险。

(3) 宅基地拆迁延误风险:宅基地拆迁过程中遇到个别村民不满意拆迁补偿方案等发生阻碍拆迁的风险。

(4) 拆迁资金预算不足风险:在拆迁安置过程中, 村民基数有变等, 导致拆迁资金额外增加所带来的风险。

(5) 产业导入运营风险:社会资本方导入的产业及机构, 在进行特色产业导入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

(6) 资金回流延长风险:在耕地质量检验及补耕指标交易阶段, 整治后的耕地质量检验不合格或指标未及时交易变现等所产生的风险。

(7) 施工建设延误风险: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工程质量问题等导致工期延误所产生的风险。

(8) 自然环境因素风险: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风险。

2、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风险防范策略

PPP风险防范的目的是为了使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整体风险最小化, 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各方利益最大化, 针对PPP模式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潜在风险提出以下防范策略:

(1) 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PPP项目立法

目前我国PPP模式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少之又少, 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持, PPP模式土地整治项目存在一些法律风险。并且由于土地整治项目的周期性长、复杂性高等特点, 需要相关法律对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界定, 从而使项目参与方都能各司其职, 降低项目风险。

(2) 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

PPP项目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风险分担是否科学。应根据项目特征和具体情况, 建立合理的风险分配机制, 并制定一套合理的项目风险分配流程和原则, 通过在参与双方间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担, 有效地降低项目整体风险。

(3) 严格风险管理建设

风险管理是PPP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应发挥各自的优势:政府应积极转变自身职能, 实现从单一的运营者向监管者的转变, 负责PPP模式的制度化建设和长远规划, 承担自身有相对承担优势的风险, 建立一定的政策调整机制, 对项目运行中进行必要的风险监管。

(4) 转换政府职能定位

政府部门作为PPP模式中的监管方, 给予参与的社会资本方一定的政策支持, 包括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项目批准制度等, 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同时, 政府部门要做好向监督者、服务者角色转换, 在项目建设中做好支撑工作。

(5) 制定明确规范的合同

采用PPP模式进行土地整治的过程中必然涉及诸多合同, 为规避再谈判风险的发生应详细明确制定合同, 建立完善的合同体系, 明确规定双方的权责。例如章丘区黄河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总规划面积121.89平方公里, 投资总额30亿元, 该项目是由中建城镇集团投资、政府合作共建的大规模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两区同建”的PPP项目, 在合作前期签订了多个合作协议, 还包括若干附加协议, 整个体系非常庞大, 仅仅是合同体系的构建就花了一年多时间, 通过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有效的控制因合同不规范而带来的风险。

3、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等方法, 梳理了PPP模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 发现主要的潜在风险包括行政审批延误、地方文化遗失、宅基地拆迁延误、拆迁资金预算不足、产业导入运营、资金回流延长、施工建设延误和自然环境因素等风险;对应的防范措施应从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PPP项目立法、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严格风险管理建设、转换政府职能定位和制定明确规范的合同等方面考虑。

摘要:识别潜在风险并合理防范, 对于促进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归纳、实地调研等手段, 梳理了PPP模式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 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PPP项目立法、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转换政府职能定位、制定明确规范的合同等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关键词:PPP模式,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 吴淑莲, 孙陈俊妍.PPP模式再谈判风险规避策略——以土地整治项目为例[J].经营管理者, 2016, (08) :319-320.

[2] 刘启松.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PPP模式研究[J].低碳世界, 2017, (22) :251-252.

[3] 汪战, 黄树峰, 蒋卫民.PPP模式应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探索实践——以长沙县为例[J].国土资源导刊, 2012, 9 (10) :92-94.

[4] 柯永建.中国PPP项目风险公平分担[D].清华大学, 2010.

[5] 王国敏, 翟坤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风险甄别、治理逻辑与政策建议[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07) :23-28.

[6] 丁纯刚, 樊松丽.浅谈PPP项目风险应对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8) :50-52.

[7] 徐伟.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流转风险作用路径与防范研究[D].重庆大学, 2016.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范文第2篇

一、主要做法

(一)从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着手,深化综合整治意识 做好土地整治开发利用工作,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关键。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综合整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我们充分利用村“两委”班子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播会等形式,深入宣传土地整治的目的意义,使群众了解和掌握土地整治工作的相关政策、村庄布局规划等内容,积极引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范文第3篇

关于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

郑政„2010‟1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27号),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现就我市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主题,统筹村镇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创新体制和机制,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在切实维护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依法对农村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积极破解新农村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用地难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坚持科学规划、严格监管,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坚持总量调控、计划管理,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不扩大;坚持以人为本、群众自愿,始终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科学有序、量力而行,稳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共同推进工作。避免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

三、主要任务

(三)农村土地整治工作要以农田整理为重点,大幅度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有条件的地区对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合理、适度开发利用宜农未利用地,增加耕地面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立足自身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保障地方经济发展。

(四)落实土地综合整治基本工作目标任务。市政府将根据各县(市、区)2005—2020年农村居民点复垦任务、后备资源状况、上级下达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任务、地方经济发展形势等情况,落实各县(市、区)基本农田整理、农村居民点规划复垦任务、补充耕地计划等基本目标任务(见附件)。

四、实施步骤

(五)统筹村镇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

1.各县(市、区)要按照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总体要求,依照发展产业集聚区、改造城郊村、建设中心村、整合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培育特色村、搬迁不宜居住村的基本思路,加快编制县(市、区)村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做好各个规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合理确定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住房建设、村庄和危房改造的规模、目标和工作时序,合理安排农田保护、生态涵养、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空间布局。

2.各县(市、区)要统筹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空心村”等土地“三项整治”项目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安排,科学确定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挂钩项目区的选点布局,构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住房建设、村庄改造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统一平台。

(六)整合资金,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1.各县(市、区)按照村镇体系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整合使用各类土地及涉农资金,共同建立土地综合整治专项资金,专款用于土地综合整治,主要包括用于农业开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闲置费、农业水利涉农专项资金等政府自筹资金。要按照省政府土地综合整治会议中提出的“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账管理、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充分发挥资金综合使用的叠加效应和规模效益。

2.结合国家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开展大规模农田整治,对耕地、宅基地和其他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复垦,在增加耕地的同时,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建设标准,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推进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整理工程,集中建设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

3.结合国家开展的“万村土地整治”和省开展的“千村土地整治”工程,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庄整治。继续巩固和深化“空心村”、砖瓦窑厂和工矿废弃地整治成果,加大农村空闲地、闲置地、荒坡地、废弃地以及低效利用土地的清理盘活力度,对历史遗留的“一户多宅”和空置住宅进行清理处置,提高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并引导农民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耕地增加、用地节约、布局优化、要素集聚的目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七)努力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1.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将土地综合整治中的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复垦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安排,即将拟整理复垦成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与拟用于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地块相挂钩,共同组成挂钩项目区进行拆旧建新和土地整理复垦,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和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将农村节约的建设用地调剂到城镇使用,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反哺农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补。

2.对土地综合整治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所节约的土地,在复垦成耕地的同时调剂为建设用地指标的,优先满足本村建设用地的需要,结余部分可以实行有偿转让,用于弥补当地产业集聚区建设和重要民生工程建设用地指标的不足,或集中用于保障市定重要发展区域的建设用地需求,所得收入应严格用于整理区域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综合整治中农村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整理复垦开发形成的新增耕地,其中可用于占补平衡的,其指标可以实行有偿转让。

五、奖惩措施

(八)建立政府奖励与补贴机制。市政府从2010年起设立专项资金,对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县(市、区)进行奖励。各县(市、区)政府也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本县(市、区)村镇体系规划、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对农民建房和危房改造进行补助。

(九)建立考评制度,健全鼓励土地综合整治的激励约束机制。每年市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对各县(市、区)政府下达综合整治任务,对土地综合整治成效突出的地方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返还等方面给以倾斜。对检查、验收中发现建设质量差、资金管理使用问题大、弄虚作假以及其他严重违规违纪问题的,除依法依纪处理有关人员外,暂停新增建设用地手续的审批。

六、工作要求

(十)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部门协调。

1.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土地综合整治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沟通与配合。各县(市、区)要统一规划、统筹资源、整合资金、协调政策,创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资金保障、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等体制机制,并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途径。

2.各县(市、区)要制定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的通知或意见,要成立由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国土资源、农业、建设、水利、信访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工作办公室,建立联席工作制度,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要切实发挥县(市、区)、乡镇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尊重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十一)尊重群众意愿,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

1.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条件和资金保障能力等情况,尊重农村建设和土地整治的客观规律,以满足农民实际需要为前提,以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生态宜居为目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坚决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

2.要真正把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放在首位,尊重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财产处置权,在运作模式、规模经营、旧房改造、新居建设、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多种选择。

3.要通过公告、听证、公示等方式,广泛征求村民组织和农民对土地整治的意见,并依法签订协议。凡是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不同意的,不能强行实施,不得强行试点,严禁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推进,搞大拆大建,损害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附件:各县(市、区)土地综合整治指标任务表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范文第4篇

现将《省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就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二、尊重民意,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依法推进、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听证、论证。拆旧区内有不愿拆迁的群众,要尊重群众意见给予保留,并要保障其生产生活便利。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土地所得收益,应主要用于被征地拆迁农民的安置补偿以及项目区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补偿安置外,每亩还应返还农村集体组织不少于2万元,农村集体组织应根据土地使用权属把返还资金分给农民。挂钩周转指标应优先保证拆旧地块农民安置和小城镇建设需要,扣除农民安置用地以外,剩余的指标不得低于20%留给小城镇使用,有结余的可用于城市经营性土地开发。

三、加快进度,按期归还周转指标。各试点县(区)必须严格按照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时间要求完成项目区的验收,按期归还周转指标。要建立周转指标台帐管理制度,全程跟踪周转指标的下达、使用和核定归还情况。项目区完成后,试点县(区)应组织自验,自验合格后向市国土资源局提出验收申请。市国土资源局接到验收申请后,将按照《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验收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对每个项目区实施情况写出专项报告,上报省国土资源厅,迎接省国土资源厅抽查。

四、强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

【范文网】

(一)进一步加强拆旧区复垦项目管理。各县(区)应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用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科学编制拆旧区土地复垦实施规划,确定拆旧复垦的目标和任务。要强化拆旧区土地复垦项目工程质量管理,落实项目业主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审计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好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二)严格资金管理,强化资金整合。资金管理应遵循“聚合资金、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预算约束、专户管理、审核支付、专账核算”的原则,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资金参与增减挂钩试点,吸纳的社会资金必须拨入财政专户进行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严格执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主要用于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耕地开发和土地整理的规定。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范文第5篇

1. 2009年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电子版, ,包括excel分村面积统计表)

2. 上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

3. 新一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文本、说明、表格、图件。(电子稿) 土地整治项目成果上报的时候需要打印好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

①《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年)》

②《XX镇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06~2020年)》

③《XX镇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06~2020年)》

④《XX镇土地整治专项规划图(2006~2020年)》。

4. 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成果(电子版,包括excel面积统计表)

5. 建新区勘测定界成果(附土地分类面积表) (西安80坐标系,1:500,电子

版)

6. 拆旧区范围线(西安80坐标系,电子版)及地形图

7.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农户搬迁确认表(如果国土局已具备就提供,统计

数据就可以)

8. 建新区块内部原有村庄等涉及的户数、人数、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

安置情况等资料

9. 项目区内新的土地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的范围红线及地形图(如果有

就提供)

10. 是否涉及土地征收。如果有,需要提供征地范围红线、面积。涉及的户数、

人数、安置状况。

11. 涉及到的村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至少1:2000,电子版,如果拆旧区等没有

实测请提供)

12. 拆迁补偿标准、宅基地复垦、土地整理等投入成本、价格等信息

13. 有关政策,实施保障措施

注:测量成果质量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测量要求》文档

乡镇或村:

14. 涉及到项目所在村的城乡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新农村规划、产业规划、

交通水利规划等规划资料

15. 建新区建设规划成果(村庄规划等)

16. 乡镇分村的生产年报

17. 乡镇最新统计年鉴(2009年)

18. 村庄概况:自然生态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如地区GDP、第三产业

发展状况、人均收入、经济来源等。基础设施配套现状:如环卫设施、文化站、幼儿园、小学、村委办、垃圾处理、公厕、电力、通讯、农贸市场等幢数、面积等

19. 是否涉及土地征收。如果有,需要提供征地范围、面积。涉及的户数、人

数、安置状况

20. 村内土地权属、流转现状材料

21. 基本信息表格: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范文第6篇

统一管理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州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充分实现我州土地整合整治投入取得最大社会效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及省政府、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凝聚各方的资金、人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在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同时,全面统筹综合考虑实现各方建设目标要求,按要求统一组织规划和实施,使聚合的各方面能量得到集中释放,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国家、集体、群众多方利益的共赢,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效能最大化,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十二五”期间,整合“天府新区”基本农田调整补助资金及国土、烟草、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水利等各部门资金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每年统一申报立项和实施的面积不低于10万亩。并形成“立项-储备-建设-立项”的良性循环的工作机制,全力迎接各方建设力量和资金投入土地整治建设良好局面。

三、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统一组织,多部门联合行动。

(二)统一项目立项规划、统一项目施工设计,共同实施,同步实现各部门建设目标。

(三)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分头投资、集中使用。

(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项目。

四、实施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三)《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

(四)《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09‟27号);

(五)《国土资源部 农业部关于加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8号);

(六)《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1‟10号);

(七)《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金土地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9‟46号);

(八)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五、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对象和范围

本方案所称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政府及各部门的各类资金投入农村,为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各类整治项目,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统筹规划、集中连片开展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六、实施的要求和方法

(一)组建领导机构,各部门分工协作。

州政府成立由州长任组长,常务副州长、相关副州长任副组长,国土、财政、审计、发改、建设、规划、交通、水利、农业、监察等部门和县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组成的凉山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政策研究、监督指导。并组织各部门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制定项目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州国土资源局。州级各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能负责项目区内涉农配套项目的审批(含报批),落实配套资金,指导项目实施,组织配套项目的验收,参加州领导小组组织的综合验收。

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区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项目申报、招投标、资金统筹、施工等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

州财政部门负责统筹整合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各类资金,全程监管资金使用。

州审计部门负责建设项目工程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完成项目资金的综合决算报告。

州烟草、建设、规划、交通、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负责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规划、交通规划、水利规划、产业规划等规划和设计的审查以及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州监察部门负责对全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招投标的监督检查。

(二)规划编制与项目立项申报

1.建立项目库制定计划。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各部门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涉农部门的各类土地专项规划建立项目库,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筛选出部分项目制定计划,计划面积不低于每年实际实施的面积。

2.统一申报立项。根据计划将计划安排的所有项目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所有项目的立项,项目涉及各部门单项资金投入需进行单项立项,由各部门分别立项。立项面积大于实施面积,对立项后未实施的项目的,由土地综合整治办公室进行储备。

3.项目规划编制。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共同编制项目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初审,通过初审后由州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小组组织专家评审通 4

过后实施。

(三)实施与验收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由县市政府组织实施。发改、纪检等部门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县市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对项目区内的单项项目按照渠道不变、分别投资、综合实施、单项验收的原则,在项目的规划期内实施。

项目区的单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由县市政府对单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区单项验收合格后申请州人民政府对项目区进行综合验收。综合验收完成后各部门根据立项要求进一步组织资料报上级相关部门分头进行验收。

(四)项目实施计划

1、利用天府新区基本农田调整补助资金实施的项目,会理40000亩、盐源30000亩、会东30000亩、普格21000亩、昭觉21000亩、喜德30000亩、美姑25000亩、雷波18000亩、越西30000亩、甘洛21000亩。以上项目要求今明两年内实施完成。

2、今年,全州力争完成土地开发项目10个,建设规模18563.05亩,预计新增耕地13768.65亩,10个项目分别是:越西3个,冕宁、西昌、宁南、盐源、美姑、布托、金阳各1个,完成土地开发项目立项7个,建设规模8770.53亩,预计新增耕地7060.31亩,分别是冕宁2个,西昌2个,盐源、雷波、喜德各1个。

“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包括城乡增减挂钩项目)每年立项实施不少于2个。

3、各县农业综合开发每年完成XX个、基本烟田建设每年完成XX个、中低产田改造每年完成XX个。

交通、水利、林业、建设等部门的涉农资金都围绕以上各类项目进行投资建设。

(五)资金来源、管理及使用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涉及的土地整治专项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项目耕地开垦费、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复垦费等)、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资金、退耕还林资金、中低产田改造资金、以工代赈和农业扶贫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由县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专项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由财政部门负责监督,相关部门按照各类资金的规定用途规范使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照项目区总体预算使用各项资金。预算一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需按原程序申报和批准方可实施。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部门必须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实行项目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结余资金滚动用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及相关支出

七、项目实施的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省工程建设有关规定实施各项管理制度:一是项目实施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根据项目实施的需要设置现场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监控项目投资进度,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严格实行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制,项目涉及的测绘、设计、工程监理等技术 6

上一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范文下一篇:农村信用社银联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