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17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移动学习;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终身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新要求,学习者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新方式”继续学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移动学习,作为移动互联网络与数字化学习模式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让学习者依靠移动互联网络和终端设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模式,它可以便捷地展现教学内容,快速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标,让移动学习的参与者可以快速地获取所需知识。在“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模式让学习者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受线下学习的各种限制,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获取知识,因其便捷性、灵活性等优势,成为了当下热门的学习方式之一[1]。

由于移动学习属于新兴的“互联网+”远程教育学习模式,具有新的学习模式和学习需求,如何为学习者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在移动学习支持服务方面的一个新课题。

一、移动学习模式的优越性及意义

(一)移动学习具有便捷性特点

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快,学习者竞争压力大,学习者对学习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学习者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以获取相关知识,跟上社会的需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学习模式的出现,学习者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移动学习的知识点分布灵活、短小精悍,移动学习可将知识点层层分解,以知识点为单元,以解决某个问题为目的,通过点滴积累来获得知识提高技能,迎合了学习者碎片化学习时间的需求。

(二)移动学习具有广泛性特点

“互联网+”时代,学习已不再局限在校园内,各种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优质的移动终端设备应运而生,移动互联网络遍布社会各个角落。基于以上有利的条件,不同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采用移动学习的模式,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汲取所需知识。因此,移动学习使得学习变得无处不在,使学习具有广泛性[2]。

(三)移动学习可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移动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者由于其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工作经验、所需内容的不同,为此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移动学习可以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及学习内容,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移动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移动学习的意义

在“互联网+”时代,学习支持服务已成为远程教育机构与学生在教育教学、人文情感等方面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把处于“准分离”状态的师生联系在一起的重要抓手。“互联网+”模式下,通过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教师与学生能够在远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线上的沟通与互动,能够促使远程学习的发生和有效达标,是远程教育的关键因素。学习支持服务是否完善、高效和到位,直接影响着远程教育的质量,成为办学效益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存在的不足

(一)有的移动学习资源建設和设计支持不足、课程设计形式单一

1.有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缺乏针对性

远程教育的受众面很广,存在着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学习者。目前,有的学习资源针对性不强,学习资源处于大而全的状态,难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2.有的移动学习资源的适用性不够广

目前,许多移动学习资源是从传统的远程教育学习资源转换而来的,传统的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处于有线互联网支撑体系,其容量大且内容多。而移动学习模式下,移动学习资源容量小而内容精,让学习者能在碎片化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点的学习。目前,一些移动学习资源不适应移动学习的需求,适用性不强。

3.移动学习资源的交互性需要加强

现有的移动学习资源主要是以单纯的录播教学为主,较少采用交互式的设计技术,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不够,教与学结合不够紧密,学习方式比较单一。

4.移动学习资源内容与实际需求的结合度需要提高

参与移动学习的学习者注重实践技能和知识的获取,而当前的移动学习资源大多数是理论知识,启发性学习资源较少,技能性和实践性不足,学习资源的实用性不高。

(二)移动学习平台学习支持服务功能亟待加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移动学习终端如手机、Pad的使用率已超过了电脑,各类基于移动终端学习的APP也应运而生,学生可以利用这些APP完成诸如学习、作业、考试、查询、缴费等功能。但随着移动学习的深入,更多的学习支持服务功能需要开发和完善,例如,系统没有准备线上和线下数据同步功能,离开了网络学习者无法获取学习课程资源;没有建立基于移动端的课程考试系统,学生考试依然需要在PC端才能完成;专门针对移动端的学习设计系统不够完善,学生的体验感不足;有的学习支持服务依然停留在电话、短信、QQ等方式,没有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3]。

(三)移动学习督学体系不够健全

督学体系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的一个教学服务环节,是学习支持服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移动学习的特性,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学习的过程主要靠学生自觉完成,不像传统的线下教育进行多次集中学习和辅导。为此,作为学习支持服务的督学体系,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进程,就难以协助学习者完成相关的课程,以至于移动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怎样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更好地建立健全移动学习督学体系显得十分重要。

(四)移动学习的学习支持服务缺乏情感交流

移动学习已成为一种普及广泛的学习形式,但随着移动学习教育实践的推进,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由于移动学习基于线上的学习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面授教学,学习者基本是独自面对移动学习设备进行学习,导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处于分离状态,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够,为此部分学习者缺乏归属感,缺少情感交流,导致部分学习者提不起学习兴趣,遇到困难增多导致学习热情下降[4]。

(五)基于移动学习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不明显

由于参与移动学习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水平,因而他们的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需求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进度、接受能力、学习效果、所遇困难也各不相同。而目前大部分的学习支持服务都是统一的,较少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来提供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支持服务。

三、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支持服务优化方案

(一)加强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丰富移动学习教学资源的形式和内容

1.移动学习课程资源设计多元化

针对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和设计支持不到位、课程设计形式单一的问题,应设计和开发针对移动学习碎片化特点的微课程、微视频、微资源,丰富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同时,应构建更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如在线直播、直播互动、在线答疑等学习方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效性,提升移动学习的使用效果。

2.移动学习课程内容设计实用化

针对移动学习资源实用性不强的问题,要加强调研,深入了解当前实际的需求情况,在课程内容设计中注重跟实际需求相结合,开发技能型、实用型的移动学习课程资源,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3.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实用化

针对移动学习的学习特性,将学习内容分解成较小的知识点,设计开发便于移动互联网络支撑和移动终端设备使用的微型化、集约化的移动学习资源,使学习者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满足学习者对知识的需求。

4.移动学习课程师资专业化

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和设计固然重要,但作为课程和资源的核心,移动教学的师资队伍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为了建设和设计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移动学习资源,应进一步提升移动学习教育师资力量,加强对授课教师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移动学习资源的水平和教学的质量[5]。

5.移动学习课程资源平台智能化

针对移动学习和移动学习资源的特性,设计智能的移动学习资源平台,将移动学习资源纳入管理范畴,进行统一存储、分布管理,以利于资源的调配,便于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的查阅和使用;设计智能化的学习跟踪系统,对学生学习资源使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和反馈,既便于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动态,又方便教务人员了解学习资源的使用情况及满意度,并能及时调整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建设,为建立优质的移动学习资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利用先进的移动网络技术开展学习支持服务工作

应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开发基于手机客户端的各项功能,包括诸如线上线下数据同步,专为移动端设计的考试模块,设计用户体验友好的基于移动端的学习界面等,通过以上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友好和便捷的移动学习体验;另外,应加强教务管理人员关于移动学习支持服务的培训,设计专门针对移动学习学习支持服务的系统,建立专门的导学、督学、促学模块,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课程、作业等学习环节。

(三)进一步完善移动学习督学体系,提升督学管理的效力

1.完善移动学习督学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移动学习督学体系,加大督学力度,要求教务人员要从学生学习时长、资源使用率、课程问题回答情况、课程作业完成情况、在线测试情况等各方面进行督学监控,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进程,让学生学有所得。

2.完善移动学习平台督学功能

进一步完善移动学习平台督学的功能,开发具有支持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长监测、作业情况监测、学习动态监测以及学习偏好监测等一系列的监测模块,方便教务人员了解和掌握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全方位做好学生的督学工作。

(四)给予参与移动学习的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采用先进的学习支持服务理念和模式,运用网络交流、在线咨询、线下服务、预约导学、电话服务等方式,提供多種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开发多功能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开设诸如远程视频导学、线上答疑、互动交流、一对一协助等学习支持服务模块,加强移动学习支持服务的使用效果。

通过以上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学习的困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真正让学生感到移动学习支持服务无处不在,是学习的好助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提升移动学习的效果。

(五)探索建立基于移动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和教学理念运用到移动学习支持服务领域,探索建立针对移动学习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运用各类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理念,优化移动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功能,通过记录和分析课程学习轨迹、浏览情况、课业情况、考试情况等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针对不同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档案[6],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满足学生在移动学习中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推动移动学习的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基于移动学习的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是促进远程教育移动学习模式深入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促使移动学习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重要保障。移动学习的学习支持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学习支持服务的软件、硬件上做好研究和改进,不断优化和创新,建立更加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学习支持服务效率,为移动学习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铸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创新性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43-46.

[2]李金艳.成人移动学习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6):155-157.

[3]于冰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优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1):26-29.

[4]黄海宁.网络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的探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24-27.

[5]周学斌.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2(19):155-156.

[6]熊文.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质量的软性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107-108.

[作者简介]刘铸德,广西开放大学工程师,研究方向:学习支持服务、移动学习资源建设。

[责任编辑 韦书令]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当代高等教育主张自主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只是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摒弃了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的不足。本文对如何在大学的英语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进行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大学英语教育;创新

一、 引言

语言是一门学问,小学的英语是入门,是英语学科的敲门砖。初中学的英语是基础,而高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时刻,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应对高考,到了大学英语学的就是多方面的知识,在没有太大压力,没有过多管束的大学生活,学习英语更需要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更需要引领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大学英语教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对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有很大帮助。

二、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 有利于激活课堂,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合作学习,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让学生更有自信,同时让学生在争论中学习,每个人要勇于发言,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有不同的意见并及时提出及时探讨,有疑问解答不了时及时和老师交流,这样的自主学习使课堂更活跃,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有利于激励学生创新

自主学习中经常会有一些特殊的学习形式,比如用英语表演一个话剧等,在这种形式下,每个人都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充分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学习时间少,自主意识差

在大学的教学任务安排下,大学生上英语课的时间比高中少了很多,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少,面对着一个老师一堂课带着几十名学生的情况,老师们不能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也不能注意到每一个学生,这就使一些学生放松自己,没有了高中严格的管理,就不认真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课下也不复习,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另外,英语教学要注重听说读写相结合,但是大学生的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很少开展较大的学习活动。

2. 大学生独立性强,集体学习的意识差

到了大学,就不像高中那样有固定的座位,甚至固定的小组,大家之间的交流也没有高中那么多,很多大学生認为自主学习就是独立学习,就是自己学自己的,对自主学习的认识错误。大学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一个衔接过程,在大学中更应该有合作意识,有集体学习的观念,到了社会才会有团队意识。

四、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自主学习的途径

1. 转变教学环境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们对老师枯燥的讲课方法很容易产生反感,左耳进右耳出,这时候老师就要转变教学环境,采用现实结合的方法。所谓现实结合,就是要求教师不要只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例子,要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当今网络媒体发展迅速,大学生们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来获取知识,对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更加关注,教师也应多关注社会热点,并把它放到教学中,如果讲知识的过程中融入了现实生活中大家关注的事情,大家更愿意参与其中,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习也更有效率,这时候学习就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习,更把它放到了社会的一个高度。

2. 转变教学观念

不管是大学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教师要把学生放在自主学习的核心地位。自己则扮演一个引导者,而学生要加强自己学习的意识,不能教师要学习才学习,教师让学什么才学什么,要自我发展,要自己主观地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英语是一门灵活的语言,更需要灵活的掌握,大学生学英语不仅是为了提高成绩,更要有用英语沟通的能力,有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就是背单词、做阅读、写作文,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要转变这种观念,学英语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的技能,当今社会英语很实用,更多的体现在人际交流上,口语表达上。大学生要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3. 转变教学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教学方法,要结合多种方法教学,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比如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方法。在上课前先带领学生们做个简单的小游戏,例如词语接龙游戏,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单词,还能带动课堂氛围,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方法,让同学们自己分组,自己选内容,用英语表演一个话剧,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发挥了创造力还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把英语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另外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让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的作业,比如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某些问题或者某些现象用用英文写一篇文章,不限字数不限内容,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还有兴趣,愿意主动去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结束语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大学里可以丰富知识,提高技能,更是培养自己各种能力的关键时刻。大学的英语教育更应该提倡自主学习,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环境、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效率有兴趣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明乐.浅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2):77-81.

[2]华瑶.浅谈自主学习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和教学策略[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60-62.

[3]宋春燕.浅谈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5):201.

作者简介:

张东霞,讲师,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文理学院。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职高美术教育中,美术课是专业课,它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公共美术课,职高美術专业课上的好坏和学生兴趣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技术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考学。然而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是文化基础不够好,二是大部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与发展比较盲目,直至不感兴趣。这些无疑对美术教学的正常进行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发扬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于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技法水平,我来谈几点我的看法。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美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对美术专业的技能技法、美术理论等专业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需要老师“一桶水”。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只要对美术知识有全面的认识和研究,就能把握教材,驾驭课堂。然而现在人类社会知识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教师的“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教学实践的要求,教师必须向“长流水”的形式迈进,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现在的教育教学的要求。然而在职高教育中还有许多教师在教育意识上没有转变,还是以传统古板的方法教学。比如:上美术专业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经常上课让学生临摹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同时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美术教育观念和思想是我们实施美术教学的行为指南。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技能业务水平,跟上现代教育实践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

1.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部分,课堂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教师生硬的让学生去画画,很难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教师可通过找些资料如:画册,幻灯,视频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内心想画。例如:在水粉画课程时,由于教室条件限制,学生多,示范时间长,而且学生也不容易观看,根据这种情况我就利用多媒体下载了水粉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传统的课堂教育是以教师的讲授,学生接受和模仿为主的模式。现代的课堂教育是学生为教学的真正主题,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是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2.班里树立美术技法带头人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有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技术能力达不到一定的水平。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班里树立技法好的小组长带头作用。画的好的画最有说服力,由于学生的战胜心理比较强,在优秀画的激励下,其他同学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到绘画中,反复修改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带头小组长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比如在静物摆放和写生等方面,小组长能充当老师的得力助手,辅导其他同学,小组长在改画中技法得到不断的提高,班里的学生也都能得到辅导,从而弥补了由于学生多老师辅导不到每一个学生的缺陷,这种你帮我学的方法使课堂里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气氛,同时学生的绘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1.竞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竞争气氛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身技法水平的提高。因此,适时开展课堂绘画竞赛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开展绘画比赛,对画得好的学生给与适当的奖励。并把好的学生作品挂到画室前边展览,鼓励了该同学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绘画兴趣。这样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及技法水平,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及时鞭策自己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平时鼓励学生参加省、市学生书画大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找动力、找自信。同时教师带动学生共同钻研,强化辅导,在班内形成浓厚的美术学习氛围。

2.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天生的,它是需要教师的推动和引导。对于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性,我认为一副好的美术作品,一次完整的示范,和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关注和学习激情。例如在上石膏头像课画“太阳神”时,我以“太阳神”阿克波罗的神话故事导入,让学生进入到神话故事中,了解阿克波罗的性格和外貌特征,在脑海里对太阳神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时把学生从神话故事中引到现实课堂中来,让学生再来观察石膏“太阳神”的特点,进而刻画。学生这时就有了极高的绘画兴趣,极力想把“太阳神”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样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速写教学时,我经常让学生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情景作为素材进行练习,这样以学生所熟悉的景与物,人与事,学习与生活为载体,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绪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素材,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3.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老师的课。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随时随地地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日久天长,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喜欢接近老师,喜欢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现在人类社会知识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学实践的要求,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在的教育模式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所以说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多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作者:周岩.原国家教委委托南京师范大学主办1995.10.5出版.

[2]《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作者:叶澜.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关注小学语文的学习和教育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学校教育 语文学习 学习与教育

小学语文的教育,应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为培养方向,创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1 让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1.1 教师的课前准备。有目的性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预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1.2 学习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本身是丰富多采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具有创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因此笔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学生学会去“爱”。爱山,爱水,爱名胜古迹;爱父母,爱老师,爱周围的人;爱植物,爱动物,爱小物件;爱看书,爱收集,爱手工制作;还有爱种植,爱采摘,爱参观访问等等。正是由于这些爱,孩子们的情感更丰富了,头脑中储存的东西更多了,他们会随笔写下这样的精彩段落:“摘高处的葡萄时,我踮起脚尖伸直胳膊,左手轻轻地捏住葡萄的茎,右手用剪刀‘咔嚓’一剪,又一串葡萄落入了我的袋中。我忍不住拿起一个葡萄珠,剥去皮,放到嘴里,啊!真是汁多味甜,甜在嘴里,甜在心里。”可见,生活正是广阔的海洋,要教育学生: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2 应用教育知识,灵活开展语文教学

2.1 教师的教育能力。语文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高尚情操的培育者,是学生人生路程的引路人,这就更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自己,使学生感受到我们无所不通、无所不晓,进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和神圣的形象。教师要深入探究教材,善于浓缩课文内容,通过活生生的语言因素,来达到使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发展思维的教学目的。有的课文比较浅显,中心较明确,教师可充分利用幻灯、录音等教学手段编制信息传递程度,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用省下的时间指导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2 教育的责任。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空间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不仅学生听着是享受,教师本身也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的激情来自本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还有对梦想的追求。

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教育心理

3.1 适时创新教学,吸引学生眼球。课堂提问适中,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如果太难,学生会感到摸不着边际,失去信心。提问要紧扣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就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

3.2 教学实例。如教育低年级的孩子们生字的过程中,可以由教师自己遍诗歌、猜字谜等形式教学。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编生字歌: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学习生字,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把生字集合起来,遍成生字歌,让小学生一边拍手一邊诵读。在教学《动物过冬》时,编一首儿歌:“冬天到,冬天到,四周一片静悄悄。树林里的啄木鸟,消灭害虫工作忙,青蛙挖洞来冬眠,蚂蚁备粮过冬天,快快乐乐过新年。”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生字,又培养了朗读能力。在生活中识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

4 结语

总之,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从而适应孩子心理,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吕彩彩.增加识字乐趣激发识字意愿.教学月刊,2008(10)

[2]时光霞.浅谈课外识字方法和途径,2009(2)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从前,有个小镇的运动场坐落在悬崖边。经常有小孩坠崖事件发生。后来,镇委员会决定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孩子们再次受到严重伤害。但是,经过充分的讨论,委员会陷入了僵局。有的委员建议在悬崖边上筑起篱笆,有的委员建议在悬崖下准备一辆救护车待命。

这个故事中,在悬崖下准备救护车的想法无疑是很愚蠢的。在伤害可以避免的情况下,等孩子们先受伤,再提供救助是很残忍且野蛮的。这样做既没有必要又得付出很大代价,救护车的成本远比篱笆的成本高。

但是,特殊教育长期以来的政策,特别是对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的政策类似于上面故事的不明智的观点。学校一般在幼儿园、一年级以及更高年级提供非常好的课程,但是,学校也知道有部分孩子会掉队。特别是一定数量的具有正常智力的孩子不会阅读。然后,这些孩子很可能留级,被提供长期的补习服务,或者被标识为有具体学习障碍的人且被提供特殊教育服务。

当遭遇这些服务时,多数学生认识到他们在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上失败了,那就是阅读。从而,他们很可能丧失掉很多先前的动机、热情、积极的预期。学校将为没有保证学生在早期教育上获得成功付出几年的代价——包括特殊教育成本、补救成本。

一、不按学生能力分班是否有效?

目前,我们对多数有学习障碍的孩子进行分班教育。分班教育比独立安置要好得多,但是,距理想状态还很远。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接受分班教育经常被同龄人鄙视,在学习上也很挣扎,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Bear et al. 1991)。

显然,当学生接受知识时,刚开始的成功会让他们进步很快,因此,我们要拒绝特殊教育和分班教育。实施强有力的预防和早期的干预措施,确保每个孩子刚开始都能成功,这就是“不按学生能力分班”(Slavin et al. 1991)。

没有人否认这是个好政策。问题是,在真实的学校面对真实的孩子,这样做是否现实?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要保证几乎所有孩子在小学低年级的成功是很可能的——至少在阅读方面。这对特殊教育、对那些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有深远的启示。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证据。

二、证 据

证据1:“全体成功”项目

实施不按学生能力分班是可行的,其最有力的证据可能来自“全体成功”项目的研究(Slavin et al. 1996),这是一项综合改革小学教育的方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危学生教育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Students Placed at Risk,CRESPAR)正在24个州70个地区的300多所学校实施这一项目。该项目主要面向学前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预防和全面的早期干预措施。

作为预防性的措施,我们在阅读、写作、语言艺术方面提供基于研究的指导。项目强调合作学习,在声学、儿童文学、创造性写作、家庭式阅读方面保持平衡。我们提供以下内容:(1)全面的专业发展;(2)专职人员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策略;(3)基于课程设置的评估体系,监控学生的进步、识别需要额外帮助的孩子;(4)父母的积极参与。

即使是最好的课程也难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成功。鉴于此, 实施“全体成功”的学校也给1年级有阅读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进行一对一辅导的老师都是经过资格审核的。他们的目标是学生不会成为需要补救的读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为学生提供与课堂阅读紧密相关的指导,同时,交给他们元认知技能——例如,怎样询问自己所读内容是否有意义,是否与所学内容相关。

每个学校的家庭支持小组也提供全面的早期干预。小组成员让家长参与进来,给家长提供帮助孩子的策略。他们也开发提高出勤率、解决行为问题的项目,且与地方机构合作保证给孩子们提供有眼镜、助听器、健康服务,或者其他需要的帮助。

“全体成功”项目的研究表明该项目能持续提高孩子的阅读技能,无论是单独组织的阅读考试还是标准考试(Slavin et al. 1992,1994,1996;Madden et al. 1993)。全美9个学区的学生上完1年级课程的平均分比那些不参加该项目的学生的平均分要高。对成绩处于年级后1/4的高危学生的效果尤其明显。

这些发现与特殊教育有直接的关联。巴尔的摩地区贫困学校的一项纵向研究发现,参加该项目的3年级学生,包括特殊教育的学生,只有2%学生的实际水平为1年级,这是识别阅读障碍的常用标准。相反,不参加项目的学生中,9%的3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为1年级(Slavin et al. 1992)。

印第安纳州韦恩堡市的一项研究中,史密斯及其同事发现控制组的学校从幼儿园至3年级(K-3)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人数是“全体成功”项目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人数的3倍多。在另一项跨四个学区的研究中,史密斯及其同事也发现“全体成功”项目学校比对应的学校1年级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取得的成绩好得多(Smith et al. 1994)。

“全体成功”通常是由重新分配Title I基金赞助的,有时也由特殊教育基金补充。如果没有该项目的赞助,很少学校能够有超过应得部分的资金。这就意味着即使没有额外的资源,学校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阅读失败。拥有额外的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人员,他们能进一步减少不能达到阅读标准的学生人数(see Slavin et al. 1992)。

证据2:“恢复阅读”项目

“恢复阅读”是一个1年级辅导项目,已经在美国的数千所学校成功实施。该项目是由新爱尔兰的玛丽·克莱(1985)发起的,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盖伊及其同事研究及传播。

该项目给参加成套诊断测验但成绩糟糕的1年级学生每天提供30分钟,一对一的辅导。辅导员都是经过资格审核的教师,他们都经过全面的专业发展培训。

就如同“全体成功”的研究,“恢复阅读”项目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孩子能够在1年级结束时有效地进行阅读(Pinnell et al. 1994)。而且,“恢复阅读”项目的学生比控制组的学生远离特殊教育的可能性更大(Lyons 1989)。

证据3:“预防学习障碍”

正如名称所表明的那样,“预防学习障碍”是要让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避开特殊教育(Silver and Hagin 1990)。就像“恢复阅读”,这个项目给1年级高危学生提供一对一辅导。但是,这种辅导侧重于总体感知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关该项目的研究发现,采用该项目的1年级学生比不采用的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好得多(Silver and Hagin 1990)。

证据4:“早期儿童干预”

“卡罗莱纳初步研究项目”(Campbell and Ramey 1994)是早期干预项目的最好例证。该项目的研究表明,对孩子最关键的前5年生活进行跟踪会产生强烈且持久的影响。

“恢复阅读”和“学习障碍预防”从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全体成功”从4、5岁的儿童开始。然而,很多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在4岁的时候就发生了(Carnegie Corporation 1994)。该项目进一步证明如果在贫困中长大的孩子被有效地激励,父母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那么这些孩子更有可能在学校表现良好且远离特殊教育。

证据5:“家庭支持和综合服务”

两项针对低年级孩子提高“学校与家庭”合作的国家级项目分别是Comer的“学校发展计划”(1988)和Zigler的“21世纪的学校”。这两个项目旨在避免学校对孩子认知能力无所作为,例如,家长与学校的价值取向和预期方面的矛盾,不规律的出勤,对眼镜、助听器、足够的营养的需要。家庭支持和综合服务可以解决很多类似的问题。

三、结 论

到目前为止,没有单一的项目能够保证所有的孩子阅读足够好以至于远离特殊教育。但是,以上描述的项目已经可以很接近,额外的研究与经验肯定可以更接近我们的目标。

试想如果所有需要早期干预的孩子都参加类似以上这些很全面的项目,且从学前一直到低年级,那么将会发生什么?仍旧有阅读困难的孩子人数肯定会只占目前人数的一小部分。

我们需要侧重预防和早期干预。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保证每个孩子都成为熟练的、有策略的、热情的读者,但是允许孩子掉队后再提供帮助,那么我们就是在犯罪。不按学生能力分班应该成为对所有高危孩子的做法,而不应只是分班教育或者特殊教育。

参考文献

[1]Bear,G. G.,A. Clever,and W. A. Proctor. (1991).“Self-Perceptions of Nonhandicapped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Integrated Classe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4: 409-426.

[2]Campbell,F. A.,and C. T. Ramey. (1994). “Effec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 Follow-Up Study of Children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Child Development 65:684-698.

[3]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1994). Starting Points:Meeting the Needs of Our Youngest Children. New York: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4]Clay,M. (1985). 3rd ed.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eading Difficulties. Auckland,New Zealand: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5]Comer,J. (1988). “Educating Poor Minority Children.” Scientific American 259:42-48.

[6]Lyons,C. A. (1989). “Reading Recovery:A Preventative for Mislabeling Young At-Risk’ Learners.” Urban Education 24:125-139.

[7]Madden,N. A.,R. E. Slavin,N. L. Karweit,L. J. Dolan,and B. A. Wasik. (1993). “Success for All:Longitudinal Effects of Restructuring Program for Inner-City Elementary School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30:123-148.

[8]Pinnell,G. S.,D. E. DeFord,and C. A. Lyons. (1988). Reading Recovery:Early Intervention for At-Risk First Graders. Arlington,Va.:Educational Research Service.

[9]Pinnell,G. S.,C. A. Lyons,D. E. DeFord,A. S. Bryk,and M. Seltzer. (1994). “Comparing Instructional Models for the Literacy Education of High-Risk First Graders.”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9,9-40.

[10]Silver,A. A.,and R. A. Hagin. (1990). Disorder of Learning in Childhood. New York:Wiley.

[11]Slavin,R. E.,N. A. Madden,N. L. Karweit,L. Dolan,B. A. Wasik,A. Shaw,K. L. Mainzer,and B. Haxby. (1991). “Neverstreaming: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as Alternatives to Special Education.”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4,373-378.

[12]Slavin,R. E.,N. A. Madden,N. L. Karweit,L. Dolan,and B. A. Wasik. (1992). Success for All:A Relentless Approach to Preven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Arlington,Va.:Educational Research Service.

[13]Slavin,R. E.,N. A. Madden,N. L. Karweit,L. J. Dolan,B. A. Wasik,S. M. Ross,and L. J. Smith. (1994). “‘Wherever and Whenever We Choose.’:The Replication of Success for All.” Phi Delta Kappan 75,8:6399-6647.

作者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危学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译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

(责任编辑 王永康)

学习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相关文献的调查研究,结合长期参与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等的实际经验,就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维护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

Construction & Management of College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Laboratory//Huang Fusheng1, Jiang Shan2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laboratory

Author’s address

1 Experimental Center, Network &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006

2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006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学生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效果相对较差。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学英语教育逐渐引入网络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朝个性化学习、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自主学习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主流方向。

如何建设适应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方向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实验室,并实现科学管理维护、科学实验,是本文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的性质、意义及研究现状

外语自主学习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自主性与外语学习》,Holee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价学习效果[1]。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归纳选题主要包括自主学习情况现状的调查研究、教师角色的研究、学习模式的研究、情感因素的研究、学习效率的研究、学习效果的研究等。对于自主学习实验室本身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计算机专业的网络实验室的研究,少有对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实验室的专门研究。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而来的大学英语教育先进的教学和研究平台。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具有师生分离、时空分离的特性,强调利用技术把教学资源传递给远距离的学生,本质是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相对于传统教学,外语网络教学采用各种方法促进教和学的再度整合,达到现实有效的语言习得,使外语教学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2]。

2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的建设问题

2.1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的总体规划设计

1)建设目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的建设目的是满足全校大学英语语言类课程的自主学习,为全校数量众多的本、专科专业学生、研究生提供语言实验教学的环境、资源和平台,为全校学生语言学习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和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

2)系统构成。以广州大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为例,2006年,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教育部授予的全国第一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基地之一;2009年5月,中心正式加入中国教育资源交换平台,成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资源交换系统”华南首批ZIS节点之一[3]。

广州大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硬件设备主要包括PC平台网络实验室3套、NC平台网络实验室3套、NC平台服务器集群、自主学习资源服务器集群及其他配套相关设备。软件环境包括各种资源及服务系统,主要有外语网络课程系统、大学英语自主阅读系统、大学英语自主听力系统、VOD视频点播系统、网上预约系统等。

2.2 设备选型

广州大学2004年建成网络自主学习室2套,由每间56台联想启天M4600型微型计算机及相关网络设备组成,微型计算机采用P4/2.8 G处理器、256 M内存、40 G硬盘、DVD光驱及15寸CRT显示器;由原56座微型计算机网络机房改建成的网络自主学习实验室1套,微型计算机相对较为落后;2005年建成由合计180台龙星2000型网络计算机、3台联想微型教师计算机、6台联想服务器及其他相关网络设备组成的NC网络自主学习室3套,龙星2000型网络计算机采用VIA C3-800 MHz处理器、256 M内存、15寸LCD显示屏,服务器为联想万全T468 G2型服务器,采用S30 GIV4型处理器,1 G内存,160 G/SCSI硬盘。

通过长期的使用比较,以微型计算机为主要设备搭建的PC平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和以网络计算机、联想万全服务器为主要设备搭建的NC平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在性能、稳定性、易用性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各有利弊。

龙星网络计算机是由清华大学、湖南湖大远程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高性价比的网络计算机,具有易升级、易管理、安全性高、集成度高等特点,能很好地完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但在使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由于网络计算机严重依赖网络设备,对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较高,局域网的不稳定和实验室内网的故障均会导致整个实验室的崩溃而影响实验教学。并且,早期的NC网络计算机终端工艺水平尚待提高,网络接口、电源等小环节常出现故障,严重影响设备性能的发挥。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要设备搭建的PC平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在性能上较为优异,个别计算机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稳定性高;主要缺点是造价较高,安装维护较为复杂。

2009年,学校针对原NC网络自主学习实验室的不足,对其中2间NC网络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新的NC平台网络自主学习实验室采用威达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的可管理易维护的WATAN-NC0702型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采用Intel Atom1.6 230处理器,1 G内存;服务器采用Intel Xeon E5405型双核处理器,4 G内存,1 T硬盘,较好解决了前一代NC平台网络计算机的不足,稳定性、性能等方面大大提高。新的PC平台网络自主学习实验室微型计算机为联想启天M700E型,采用奔腾双核E5300型处理器,2 G内存,300 G硬盘,整体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比较而言,两种类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均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而NC平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更具提升空间。如果不考虑实验室的扩展性和多功能化应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设备总体要求较低,但有几个方面要特别加强,无论PC平台还是NC平台,由于实验课程严重依赖网络,网络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相当高,网络的带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实验课程的顺利完成。设备性能参数要求不高,但制造工艺要求比较高,宜选用成熟稳定的产品。

2.3 软件支持

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的软件主要由服务器系统和学习系统组成。学校目前主要采用清华大学开发的新时代交互英语自主学习系统,该系统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能成功构建出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模式[4]。此外,为营造自主学习环境建设了各种资源及服务系统,主要有外语网络课程系统、大学英语自主阅读系统、大学英语自主听力系统、VOD视频点播系统、网上预约系统等,利于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自主、能动的外语学习。

3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及维护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的正常、高效运行有赖于科学的实验室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日常管理、设备管理及设备维护等方面。

3.1 日常管理

1)制定科学的实验室规则。为使管理有依据,必须制定详尽的实验室规则。如制定学生使用实验室守则、教师使用实验室守则、实验室管理守则等,张贴在实验室醒目位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详细规则的繁复,通常不会有学生和实验教师愿意花时间去看,即使看了也难以记住。因此,需要提炼出高频的错误使用方式和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3~5条,在实验室白板上加以特别注明,或制作成小卡片张贴在每个实验座位,这样取得的效果更为明显。

2)严格实验登记制度。条件允许可刷卡登记,不可以刷卡的需手工填写登记。登记的主要信息是学生的学院、姓名、使用的机号,目的是能确定每次实验课学生使用的是哪一台设备。严格登记上机信息能有效控制学生随意损坏实验设备的不良习惯,并形成一定的使用契约责任。在加强上机登记的情况下,设备人为损坏率极低,有效减少设备的硬件维护工作量。

3.2 设备管理及维护

1)设备管理维护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对于微机的使用,总有学生喜欢对计算机软件设置进行改动,甚至私自拆装计算机。对于计算机CMOS内容经常被更改的问题,可以对CMOS统一加密[5]。新升级的联想启天M700E型微型计算机配备机箱密码锁,具有良好的防拆、防盗功能,花费小,简单易用效率高,值得推广。利用硬盘保护卡实现计算机实验室的自动化管理,保护硬盘资料不被破坏,防止木马、病毒入侵[6]。

定期对计算机鼠标、键盘、显示器以及计算机内部进行清理,重点是电源风扇、显卡风扇及附近板面的除尘处理;按规定配备稳压电源、温度湿度监测、防火等设备;计算机之间要留有空隙,便于散热和维修硬件设备。

经常检查和维护网线,对接触不良的水晶头及时更换,找出总交换机的网络端口和下层交换机的对应关系以及交换机端口与每个实验室的每台机器对应关系并进行标识,以便网络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维修,确保网络畅通无阻。

2)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和维护水平。广州大学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实验室主要使用网络还原精灵软件实现智能化管理,实现固定日期的安装垃圾文件清空、硬盘文件自动还原,实现控制台对学生机的控制、管理和统一开、关计算机等功能。

PC平台网络实验室均采用联想系列微型计算机,可以使用随设备提供的联想硬盘保护系统实现快速安装和网络同传,批量安装、维护整个实验室的计算机,并与网络还原精灵配合使用,实现实验室计算机系统的网络智能化管理。

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实现一个实验管理人员对多个实验室的有效管理。

安装自动门禁系统,实现实验室的自动化开放和关闭。

4 结语

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实验室是传统教学与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随着设备技术水平的发展,应不断总结建设实践经验,实现科学管理维护,提高实验室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白姣.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启示[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1):3457-3458

[2]田烨,吕千平.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的探索[J].内江科技,2008,29(7):89-89

[3]中心概况[EB/OL].http://labcenter.gzhu.edu.cn/yuyan/application/index.htm

[4]新时代交互英语编写组.新时代交互英语网络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张昆朋,甘文丽.高性能网络实验室的设计和建设[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2):85-87

[6]张鲜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实验室科学,2009(6):117-118

上一篇:教育督导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民币汇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