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课程游戏化论文题目范文

2023-09-24

小班课程游戏化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音乐课程;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

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是指将游戏与音乐活动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从某种角度讲是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音乐教学,从游戏中收获音乐知识,从音乐游戏化教学中获得丰富的游戏体验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游戏是幼儿园开展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教师只有在音乐课程游戏化中要关注并重视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并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指导,才能够提升幼儿的游戏化心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果幼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不能够聆听音乐,不能够接受音乐教育,幼儿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游戏化音乐教学模式指导幼儿接受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逐渐培养,通过游戏环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的优势

(一)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游戏化教学能够帮助幼儿建构音乐知识框架,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合理安排,有序开展音乐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游戏化音乐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合理性一方面体现在合理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利用游戏化课程的教学模式,对音乐教学内容、背景、知识等进行简述,借助多媒体教学展示,将音乐知识以介绍游戏规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引导幼儿关注并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其教学模式的合理性是各科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首选。

另一方面,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合理地安排音乐课程的时间规划和内容规划。传统的音乐课程,主要内容是幼儿练习唱歌,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幼儿唱歌上,导致幼儿对音乐缺乏审美感和审美能力,只有反复地模仿和练习歌唱。而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够结合游戏活动的安排,将课程安排得井然有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鼓励幼儿参与,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培养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近年来,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人们交流感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游戏化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幼儿借助音乐游戏,领悟音乐的独特魅力,掌握音乐节奏、音质等音乐元素,通过自己的内心感悟音乐的情感。此外,幼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幼儿在游戏中,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会主动要求学习音乐的内容,加之教师的正确指导,逐渐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探索

(一)韵律与游戏,推进音乐课程游戏化

在一次中班幼儿音乐课程观摩课活动中,中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玩椅子”活动。最开始我以为就是带着孩子们随便玩玩,场面应该比较混乱。因为“玩椅子”活动我们班曾经开展过一次,场面非常混乱,孩子们不知所措,不明白课程的目的是什么,而且有幼儿拿着椅子原地不动,或是不听从教师的指导,让我们教师非常尴尬。

但是,在这次观摩课,令我非常惊讶,整个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教师将孩子们分成“弹琴队”和“椅子队”,接着教师借助钢琴弹奏欢快的韵律并讲述游戏规则。接着,教师为孩子们演示如何进行游戏,让孩子们明白游戏的目的。然后,教师说“弹琴队”时,孩子们在钢琴上弹奏“12345”五个音符,代表活动开始,“椅子队”的孩子们在场中间等候音律,当弹奏“54321”五个音符的时候,坐在椅子上算是成功晋级,如果没有坐下来,则被淘汰,最后留在场上最多人数的队伍获胜。

通过这样轻松愉快的韵律与游戏相结合,孩子们对音乐兴趣得到了激发,同时学会听音乐韵律,陶醉在“玩椅子”游戏中。

(二)儿歌与民谣,丰富音乐课程游戏化内容

儿歌与民谣,是幼儿能够接受并且能够无传唱的一种形式,其内容押韵,附有节奏感,是3~6岁幼儿最喜欢的一种音乐方式。幼儿们喜欢儿歌的节奏,并且能够模仿儿歌中的舞蹈表演,让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音乐教育,幼儿们学习儿歌中的内容,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如儿歌《小兔子乖乖》,幼儿们听着儿歌的旋律与内容,会联想到小兔子一蹦一跳的可爱画面,仿佛進入了童话世界,教师们借助儿歌,在幼儿心中撒下一颗爱的种子,慢慢成长,最终开出娇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再如,儿歌《好乖乖》:“老公公、八十岁、请您坐下来、给您捶捶背。”这样通俗易懂,且四行十六字的儿歌,朗朗上口,通过对歌词和韵律的反复歌唱,孩子们明白了幼儿要尊老、爱老、要学会运用“请”、“您”等礼貌用语。借助儿歌,丰富了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幼儿学到了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音乐与游戏,与幼儿园一日常规内容相结合,让幼儿在快乐中成长,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关注,幼儿教育越来越精益求精。教师通过游戏,开发幼儿的潜能和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将音乐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快乐中提升自己,是新时代幼儿教师创新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

(责编 张欣)

小班课程游戏化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4、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应用

5、学习科学视角下中小学游戏化教学的设计原则

6、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7、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8、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9、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

10、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1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合理应用

12、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13、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14、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5、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策略

16、小学作文游戏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17、低年级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研究

18、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运用探略剖析

19、创感教育寓教于乐,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

20、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21、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22、试论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3、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应用策略

24、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25、论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多样策略

26、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分析

27、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改革探析

28、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法

29、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30、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3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32、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实践探索

33、漫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34、面向计算思维的小学游戏化编程教学策略研究述评

35、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36、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37、关于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建构主义视角反思

38、三趣构建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研究

39、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究

40、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运用再思考

41、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42、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探讨

43、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研究

44、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45、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采用游戏化教学策略

46、小学数学教学的游戏化教学探讨

47、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48、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合理运用

49、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开展策略研究

小班课程游戏化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

3、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

4、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探究

5、论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6、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探究

7、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几点思考

8、试论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

9、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探索

10、浅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策略研究

11、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创新实践

12、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

13、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策略

14、语言发展下的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实践

15、例谈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价值

16、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究

17、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组织策略

18、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究

19、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的教学活动探究

20、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实践

21、浅析幼儿园游戏化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

22、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化教学的有效运用

23、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几点思考

24、基于幼儿园小班集体教学活动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践分析

25、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有效应用

26、谈幼儿园实施游戏化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

27、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活动中的有效实施

28、幼儿园游戏化课程建设的实现路径

29、幼儿园科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组织措施

30、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

31、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现状与策略

32、幼儿园语言集体教学活动中游戏化模式的 灵活运用

33、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策略

34、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探究

35、如何开展游戏化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

36、关于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

37、浅析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开展措施探析

38、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课堂教学活动初探

39、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

40、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41、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42、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活动的实现探究

43、谈视唱练耳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意义

44、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游戏化的指导意义

45、幼儿园打击乐教学活动游戏化策略探究

46、科学预设,实现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化江苏

47、论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音乐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48、浅谈幼儿园游戏化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

49、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实践

小班课程游戏化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1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影响

有些家长和教师总是认为一个处于幼儿阶段的小孩,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学不学无所谓。这就可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阶段是奠定人一生基础的重要阶段。它是行为、知识在大脑中形成雏形的时期, 影响着人们日后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因此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势在必行。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表明幼儿课程需要将生活、游戏、综合进行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为此,教学领域的工作者已经大量开展有关如何推动幼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相关课题。将游戏、生活、综合这三个核心理念融入幼儿的教学活动中究竟有什么积极的作用呢? 接下来我将结合具体事例就生活化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对幼儿的积极影响进行深刻阐述。

1.1 生 活化 、游戏化的教程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百年大计 , 教育为先”是为了国家 的长久发 展而提出 来的。为此,无数前辈在教育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习,学习目标离建设国家越来越远,优秀学子在社会实践中手忙脚乱, 根本无法满足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国家提出:教育创新是实现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要求。各部门应尽快落实教育的创新,培养学子的思维能力,更好的服务社会。幼儿教育虽处于最基础的阶段,但也为一个人日后的思想形成奠定重要基础,将生活化与游戏化融入教学改革中可以提高孩子对未知世界的认知能力。

幼儿时代,路边的花、汽车、新奇的不明事物都会激发孩子内心的好奇心,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世界对这些花花绿绿的世界是好奇的、疑问的,任何陌生事物都会激发他们学习、求知的欲望。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人员将生活中的事物引入教学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将游戏引入教学课程中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不断总结生活规律。

1.2 生 活化 、游戏化的课程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 ,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设置丢沙包、跳绳、迷宫等游戏环节。在游戏进程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脑力、反应能力、手动能力等等。而且在众多游戏中孩子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作用。可见一个小小的游戏带来的不仅是愉快的学习环境,更有人生的真理。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学习、游戏、生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快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受益无穷。

1.3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的各个阶段, 教师在课程的开端总会引入各种各种的生活实例,例如平面图形的认识方面,教师会将生活中的各种形体搬入教学事例中,为孩子创造熟悉的学习环境,也让他们在生活的影响下激发对学习的热情。甚至在实践课堂中,带动孩子参加“谁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自习观察周边的环境状况,以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与意识。这种教育能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2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与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2.1 教师积极发现具有游戏性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与督促的作用,由于幼儿正处于对自主学习认识不够的阶段, 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幼年,孩子们总是对过家家游戏情有独钟,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告诉孩子应该如何组建家庭,而是任凭孩子的想象创造属于他们的家庭世界。任何游戏都是可以经过改编创新的,而不是固守传统,移花接木。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去挖掘游戏素材, 并能够做到仔细记录孩子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游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孩子对文字充满兴趣, 教师可以设置词语接龙, 文字填空等游戏环节,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取新知识,并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2.2 教师对自身角色重新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严格要求、受人尊敬的师者。众所周知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是疏远的, 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的聆听者,信息的分享者,能够做到随时回应幼儿的疑问与困惑,并能够启发幼儿进行有意义的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教学活动才能够成为幼儿与教师共同交流、学习的过程。为此,教师需要改变自身,对自己在幼儿教育的角色重新定位,争取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方式。

2.3 游 戏 、生活 、学习的结合要满足不同个体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 无论是课程还是游戏的设置总是面向大众,并未考虑到个体的需求。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会发现, 总会有一些顽皮的孩子由于游戏的无聊而展现自身的破坏力。因此在游戏与活动的设置过程中应该设置多环节模式,让学生在众多环节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游戏。譬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晚会举办活动,在活动中设置表演组、机器装配组、化妆组、会场布置组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在的组,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协商与调节,培养团队的合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举行家庭装扮的活动,只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所有的素材和装扮思路都由学生自己思考。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2.4 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往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并未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需要做到放手,让孩子自己研究。例如在圣诞节或是新年等节日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准备可以招待宾客的晚餐。学生可以根据以往家长做饭的经验来准备食材,这样无论是晚餐设计还是制作过程都是孩子自己完成,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日后自立自强的习惯。在现如今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存在过分依赖父母,与同龄人缺乏沟通的现象。而且孩子与孩子之间相互沟通与解决矛盾过程所得到的经验将远大于父母老师的口耳相传。

相关教学人员需要时刻谨记,生活是学习的材料,游戏是学习的手段与途径,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生活化、游戏化的模式。

3结 语

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是独特的,在幼儿的世界中,不健全的逻辑嬗变以一种诗性的逻辑,不完善的科学演绎为想象的艺术。这是专家对孩子认知世界的完整的、形象的慨括,而这种认知的艺术通常是经过游戏表现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需要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来总结生活中的经验, 激发内心对于未知世界的求知欲望,这对一个人一生的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为孩子建立一个快乐的学习环境, 虽然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都是“玩”,但在玩的过程中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课程回归生活,让孩子置身于游戏的乐趣中感受自然界的神秘。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下,幼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摘要:幼儿的直观认知特点要求处于人生最初教育阶段的幼儿园教程不能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而是要结合生活,还原生活本质,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累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探索中,相关教学人员需要将学习、生活、游戏进行有机结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阶段的教育都需要引起重视。经过教育工作者多年的研究探索得出,要想激发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就需要立足于生活,立足于游戏,让孩子在生活与游戏中感知整个世界。本文就如何促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小班课程游戏化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四月大地复苏,春暖花开,我们迎来了卢主任的《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再思考》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卢主任用一段视频更加逼真的诠释了什么是课程游戏化。

在这段视频中,是小班的幼儿与教师的展示。教师通过与幼儿听音乐进入课堂,在听音乐的部分教师讲清要求,幼儿每人找到自己喜爱的点点,当音乐停止时会让幼儿说出自己选择这个点点的原因。在第二个环节中是幼儿与教师共同感受点点的神奇变化。教师采用的是日本画家草间弥生的作品,让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画面来感受出点的变化,可以是长颈鹿,可以是草莓。其中还让幼儿亲身体验变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幼儿的点画下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点点出现,幼儿的游戏兴趣被推上了高潮。在幼儿了解了点可以是大的和小的,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可以组成不同的图形等等之后,教师最后要求幼儿来实践。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底版,不同的圆点,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千变万化。最后幼儿的作品真的很成功。不得不说这是教师在游戏化课程中的成功制作。

在这节课中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没有让幼儿只看教师的操作,从开始的引入配合音乐的力量来给这节课增添乐趣,幼儿的出发点被带动。几个环节中教师的语言很少,与幼儿的互动确体现了游戏的作用。可以看出这是一节幼儿喜欢的,真正的满足了幼儿的需要的游戏化课程。

虽然是一节课,要想达到游戏化,教师的准备不容忽视。教师要提前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入适宜的游戏,然后是教具的准备,想要游戏动起来,要达到每个小朋友都有事可做,那学具就要人人都有。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要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沟通游戏。

小班课程游戏化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四月大地复苏,春暖花开,我们迎来了卢主任的《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再思考》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卢主任用一段视频更加逼真的诠释了什么是课程游戏化。

在这段视频中,是小班的幼儿与教师的展示。教师通过与幼儿听音乐进入课堂,在听音乐的部分教师讲清要求,幼儿每人找到自己喜爱的点点,当音乐停止时会让幼儿说出自己选择这个点点的原因。在第二个环节中是幼儿与教师共同感受点点的神奇变化。教师采用的是日本画家草间弥生的作品,让幼儿通过观察不同的画面来感受出点的变化,可以是长颈鹿,可以是草莓。其中还让幼儿亲身体验变点的过程,这个过程在幼儿的点画下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点点出现,幼儿的游戏兴趣被推上了高潮。在幼儿了解了点可以是大的和小的,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可以组成不同的图形等等之后,教师最后要求幼儿来实践。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不同颜色的底版,不同的圆点,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千变万化。最后幼儿的作品真的很成功。不得不说这是教师在游戏化课程中的成功制作。

在这节课中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没有让幼儿只看教师的操作,从开始的引入配合音乐的力量来给这节课增添乐趣,幼儿的出发点被带动。几个环节中教师的语言很少,与幼儿的互动确体现了游戏的作用。可以看出这是一节幼儿喜欢的,真正的满足了幼儿的需要的游戏化课程。

虽然是一节课,要想达到游戏化,教师的准备不容忽视。教师要提前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入适宜的游戏,然后是教具的准备,想要游戏动起来,要达到每个小朋友都有事可做,那学具就要人人都有。教师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要鼓励游戏、欣赏游戏、服务游戏、沟通游戏。

上一篇:校长培训班结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有关教材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