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

2023-10-08

学习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无限的期盼。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回首过去,我们40年的风雨历程,岁路途艰辛,但是硕果累累。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中国科技飞速发展,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改革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逐步深化。使中国社会发生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

继往开来,中国的发展永不止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着眼全局性重大问题进行顶层设计,狠抓改革落实,一往无前。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开局之年,十九大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中国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根本宗旨所在,是党的一切工作所依,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改革价值取向。总书记多次强调,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更要全力践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在各方面制度安排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

【篇二】

2018年,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人民不断崛起、不断向前、不断跨越,逐渐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正是这40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或许前人无法想象,短短40年,就让中华大地沧桑巨变,人民生活日新月异,一切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却又是真实可见。

1995年出生的我,回首这生活了二十年的时光,那些生活中的点滴改变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时代的风貌变换。我出生的那一年,家里添了新家电,是一台21寸的黑白电视机,现在它还像一个古董摆在我爷爷的卧室里,我曾问过我父亲为什么爷爷那么心痛这个“铁疙瘩”,父亲说对于他们这一代人而言,它是一个象征。2002年,我上小学2年级,放学回家的我听说妈妈买了个新奇玩意,它叫手机,它既可以看时间,又会唱歌,还能发短信,不需要电话线就能和远方的朋友通话,真是我见过最神奇玩具。2007年,我第一次坐火车,那是我第二次上重庆,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只花了4个小时,犹记得第一次去重庆,那是一辆卧铺客车,我和妈妈挤在一张床上,我不停的问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到,妈妈总说快了,过了这个路口就到了,我只记得窗外的天空从天亮变成天黑再变成天亮。2008年,我上初中了,那一年汶川大地震,那一年北京奥运会,灾区人民苦难面前不屈不挠,运动健儿奥运赛场为国争光,我第一次真切的为祖国热血沸腾。2011年利比亚内战爆发,中国政府首次动用军事力量,将3万多名身陷利比亚内乱的中国公民一个不少地带回了祖国,这次撤侨,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军事、经济和外交实力,那显眼的“祖国带你们回家”是多么的激动人心,让人热血沸腾。2017年,中国“外交天团”走近人们的视野,那些有理有据、有力有节的精彩霸气回应回荡在耳畔,那份带着浑厚底蕴的沉着冷静,让国人彻底“粉”上了这个天团,今天的你更pick谁呢?

这些年来,仿佛一切都没变,却又感觉但一切都变了。是的,我们的初心没变,但人民的生活却变得更好了,祖国也更美了。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铁路网逐渐成形;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经济腾飞的势头不可阻挡;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无不促进祖国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大踏步走进了新时代,我们的生活与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改革开放踏上全面深化的新征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时春风定将更绿神州,华夏必会永沐朝阳,到那时,我们再来谈谈我与改革开放。

【篇三】

习近平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改革开放的建国思路被时代证明是正确的,这也是我国现在取得的成绩的根基所在,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发展的社会,如果你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就会被社会淘汰。我们搞改革开放其实就是为了跟上世界的脚步,从而引领世界的脚步。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清政府故步自封,在当时的世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形势下,还不求变革,造成了被列强欺凌的局面,从而造成了我国历史上最耻辱、最动荡的一段历史。

现在的社会更是这样,现在的社会不仅仅是从武力上可以侵犯你,还可以利用高科技产品从各方面侵犯你,如果你跟不上脚步,就会被踩在脚下。我国搞改革开放就是为了跟上世界的步伐,现在更是要搞改革开放,不是任务,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有人说搞了改革开放我们的钱都被外国人赚走了,其实不然,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人民能够过上好日子。因此改革开放的初衷和新时代的要求是一致的。

我生活、工作在基层,对基层的了解相对清楚,现在几乎所有的基层群众都会说:现在的社会就是好、不收钱还发钱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结果。

因此无论你是谁,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一般都会去做,改革开放是对我国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利的政策,也必然会继续实施下去。

【篇四】

这是一次特殊的“家访”。10月23日,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的18岁姑娘陆伟霞,没想到会在自己家里见到总书记。作为村里的贫苦户家庭,妈妈因病致残,爷爷85岁,父亲陆奕和靠挖竹笋、打零工养家,供她和弟弟读书。2015年,在政府帮扶下,从泥砖房搬进了三层新房。陆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日子越过越红火。

过去几年,五千多万人摆脱了贫困,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数量;到2020年,还有三千万左右人口需要脱贫。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有时间表、路线图的攻坚战,脱贫致富的任务何其艰巨。正如总书记所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

一个不能少,这份“心”千钧重。总书记走进陆奕和家,同他们拉家常、问寒暖,一句“生活怎么样”,问问“有哪些困难”,正是对贫困群众最深的牵挂。他说,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这些年,谁最让总书记挂心?莫过于“困难群众”。什么事最让总书记上心?当然也是“脱贫攻坚”。最是放不下,也就最能暖人心。

如今,到了脱贫攻坚克难期,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决胜阶段,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而这个目标,要由各个党员干部靠自己的一点一滴的汗水谋求,靠科学发展的理论支持,靠干部百姓的鱼水情怀来实现。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拿出百分之二百的干劲,沿着党的路线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脱贫致富一定可以完成。

但是现在还存在一些不和谐景象。脱贫的形式主义,把脱贫工作“文件化”“表格化”“会议化”甚至“盆景化”;脱贫的揠苗助长,为了速度、成绩而不惜牺牲质量,送钱送物来“垒大户”,即便“暂时”脱贫,也不是长久之策;脱贫的跑冒滴漏,扶贫资金违规使用、闲置甚至截留。可以说,脱贫攻坚越是深入推进,越要精准聚焦问题,既要解决贫苦户的具体问题,又要防范滋生出新问题。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也是接续奋斗的40年。未来,我们咬定目标加油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将在大国航船劈波斩浪的行程中,继续展现。

【篇五】

1978年,我12岁,读小学5年级,那时一家十口人都住在地窑里。这之前,村子里的绝大部分窑洞(地窑通往地面的通道)都因唐山地震那一年秋雨连绵40多天而坍塌过。填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小孩子们经常不到饭时就向大人要馍吃,记得最经常的回答是:顺墙摸(馍)去!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家也分得了两头牛和一头骡子,都由爷爷宝贝似的在窑洞上边的门房饲养着。从此,割草替代了孩子们每天放学后的玩耍。

1982年,在父亲的操持下我家盖起了六间厢房,搬出了地窑,祖父母依然恋恋不舍地在地窑里住了好久才搬了出来。第二年,父亲买了一台14英寸的如意牌黑白电视机,每天下午我们早早地将吃饭用的小桌子放在大门口,将电视机放在上边,银屏朝外,乡亲们早早就收了工,津津有味地围着看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不久,家里就开始养奶牛了,日子一天天宽裕起来。

赶上了好时光,家里大大小小的人就像浑身都安了发条似的,一天到晚都精神的转着。父亲虽然是个中学老师,但把我们家的活计安排的井井有条,母亲把地务弄的跟小时候给我们做新衣服似的,边边角角都利用上了,一年四季五谷杂粮啥啥都有,黄豆绿豆豇豆芝麻红薯花生、苹果梨柿子枣核桃、西红柿长豇豆茄子辣椒土豆南瓜······

1992年,我参加工作第三年,家里又张罗着在厢房的北边填埋地窑、盖新房子,砖混结构的水刷石二层楼,底下五间、上边三间。这一年弟弟大学毕业,当了一名中学老师。彩电、摩托、榨油机······这后边的一桩桩一件件事都不算新鲜,也记不大清了。

2002年,退休了的父亲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第一年就招收学生600多人,解决了附近七八个乡镇家庭留守儿童的上学住宿等后顾之忧;2007年,大哥创办了奶牛养殖场,奶牛存栏500多头,为周围乡亲贷款养殖、带动周边养殖业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期间,我们家还扩建过一次住房,厨房用上了天然气、直饮水,卫生间用上了热水器,院子里瓷砖铺的边边沿沿,花园里月季飘香,夏天,核桃树像一个巨大的遮阳伞,父母亲在这绿荫里含饴弄孙。到了秋天,一抬头,核桃就像一颗颗星星,绿的晃你的眼,葡萄更是伸手可及,摘一颗,甜到心里。

【篇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在风雨飘摇的中华大地上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风雨二十八载,在忧患面前,在危亡时刻,党和人民始终在一起,举民族之力,聚人民之心,救祖国于危亡,玉汝于成,终取得民族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一项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改革开放四十载,中国飞速发展,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教育勃兴、文艺繁荣、生态文明、科学春天,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已提前实现一个百年,全民小康,改革开放取得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富起来了!

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明确中国共产党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要强起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离不开人民的支持,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坚持全面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源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而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核心之一,是实现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们党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始终把人民当家做主放在首位,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完善政治体制、革新经济体制、加强民生建设,为国家全面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源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民生建设的改革,涵盖了国家发展的三方要素,为国家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保障和目标方向。所有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需求,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改革即发展。

坚持全面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格局。

学习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来自于我们身边的英模身份都很普通,岗位都很平凡,但却做出了让人肃然起敬的非凡之事,生动的诠释了人生价值的真谛。

屈海青同志是山西潞安集团漳村煤矿后勤服务中心管道组组长。2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不论周末假日,逢年过节,他把自己宝贵的业余时间无私奉献给了矿山、奉献给了居民,20年他累计加班达3600多个,相当于干了25年的活。作为一名管道维修工,屈青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职工家属的交口称赞。

赵丽琴同志是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朱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33岁的赵丽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本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没有致富门路、基础设施落后、土地资源贫瘠等发展难题,她没有退缩,终于趟出一条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子。

荆保山同志是平陆县国营林场护林员,1987年8月转业到林场盖寺瞭望台工作,24年来,他独自一人看护着10万亩油松林,用生命与实践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与忠城。

他们的事迹催人奋进,他们的人生故事,折射出了优秀分子的高大形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学习他们不为自己,为他人的思想作风和观念,忠诚党的事业,有着坚贞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有着质朴的公仆情怀。坚持党的原则,有着坚强的党性观念。严守党的纪律,有着高尚的品德情操。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提升境界、提升形象。经过读他们的事迹,我体会到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向赵丽琴学习:

一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在参谋发展中创先争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就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我想,看一个共产党员有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首先要看他是不是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

二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在工作中肯于吃苦,甘于清贫,乐于奉献,默默无闻地工作,时时事事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在做好政协工作中始终坚持为职工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保持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

三是、要增强奉献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矿领导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主动作为,勇于奉献,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煤矿事业做贡献。

学习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变得更加重要,人们越来越懂得学习了,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时时感觉自己有被淘汰的可能。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上的匮乏和受教育的不足,也看到一批和我一样已在社会上工作的同学,放弃了休闲和娱乐时间,孜孜不倦的上课,所以我没有犹豫的选择了在电大的学习来为自己充一下电。

我所选学的是英语专业。英语一直是我的喜欢的学科,但面对有别于高中和大学的教学方式,我有点不知所措,对在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方式下能否学好这个专业课程很是怀疑。但通过《开放教育入学指南》的学习,我了解了开放教育的特点,也进一步的认识到再教育的重要性:知识在更新,每个人都有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不想提高自己的人,不懂的自主学习的人,没有掌握一定学习技巧的人,就有被淘汰的可能。而电大的开放教育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继续学习的机会,

电大的学习,有别于普通高校校园内学生的学习,其最大的区别是:上课时间安排于晚上或者周

六、日,学生以自学为主,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录音课、录像课,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同时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这样既不担误工作时间,也免去了普通学校教学的死板性。通过开放教育入学指南,使我对有关的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教学实施细则有了全面的了解,并能按照有关教学要求,结合电大教学条件和专业的特点,制定出符合自己的个人学习计划。在电大学习,需要具备或逐步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工作的同时学好自己的专业。多考些证书,为今后工作积累资本。

学习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

学号:

日期:2014年4月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新技术的出现,我发现我的知识储备已经不够了,需要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为此,本人制定了如下的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二年内自学完成汉语言文学专科的全部课程。

二、学习时间

1、预计每周学习7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根据情况略有调动。

2、快到期末时,复习2周,每周学习14小时,平均每天2小时。

3、在学习当中,我预计主要是利用纸质教材、网络资源进行自学,如遇到问题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流。

三、学习内容

完成本专业设立的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程。

四、学习形式

自学为主,在线学习为辅,遇到疑难问题及时上网查相关资料或与带班老师沟通。

五、学习安排

首先全面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视频教学时,认真听教师讲解,充分利用电大网上课堂进行在线学习,把平时在太明白的疑难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做好课后复习及考试工作。

六、学习措施

1、每周保证计划的学习时间。

2、制订学习计划时间表。

3、周

六、周日协调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在线学习。

4、完成电大布置的作业。

七、学习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按照课程要求,由浅入深系统的进行学习。

2、合理安排时间的原则。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努力做到学习常态化。

3、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原则。运用电大的便利学习不断得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争取做到真正的在思想上有明显的提高,作风上有明显的改变,工作上有明显的推进。

学习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篇一)

11月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劲。“十三五”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盯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对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提出新要求,为促进新生事物健康成长、壮大发展新动能指明了方向。

创新应该成为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基层应该成为创新最大的动力和源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强调,必须鼓励和允许不同地方进行差别化探索。这就给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机遇,也为我们探索改革创新提供无尽的动力和无穷的活力。全面深化改革要高屋建瓴,更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需要激发基层的活力。

激发基层改革创新活力,要注重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改革创新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层有着最大最有活力的群众基础,实践证明,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本质就是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也就是常说的“接地气”,深入基层一线挖掘发展创新源泉,人民群众中有最大最深的智慧,要在凝聚群众智慧中提升创新能力,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取经”,激发创新思维,同时,也在与群众交往的过程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改革需要创造力,而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激发这种创造力,就必须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继续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形成人人思变求变、事事谋求创新的生动局面,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扎根基层、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创造创新性,推动十四五改革始终行稳致远。

(篇二)

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源自基层。要鼓励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基层之片“沃土”上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之路。

基层是最有活力的“练兵场”,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入基层去挖掘发展创新源泉,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才能更好地“问计于民”,让改革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实践证明,只有深入基层,广泛聚民智,才能迸发出“新”的灵感,挖掘出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更大”、“更深”的智慧,为改革创新提供“源头活水”,在凝聚群众智慧之中提升创新能力。

(篇三)

近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指出:“基层是改革创新的源头活水,要注重激发基层的改革创新活力,支持开展差别化创新。”时代潮流奔涌向前,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面对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各地基层干部要不断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把攻坚克难、灵活应变、不怕错误作为新时代改革的“创新秘籍”,努力锻造成为改革创新路上的“尖兵”。

“创新”第一式:打破常规、攻坚克难。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能力不会与生俱来,而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中不断培养提升。广大基层干部要走出“舒适圈”,摆脱“千篇一律、千天一事”的工作疲态,主动到民生一线去、到发展一线去、到困难矛盾多的地方去,多当几次“热锅蚂蚁”,多接几回“烫手山芋”,提升干部主动担当作为、破解难题的硬本领。要培养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引导其打破常规思维,敢于“憋自己一把”,把挫折当“存折”,把磨难当“磨砺”,在一次次突破“自我极限”中收获成长。

“创新”第二式:灵活思维、随机应变。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改革在很多领域进入了深水区,但一些干部仍想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缺乏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广大基层干部要锻炼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激活“头脑风暴”,克服“本领恐慌”,不当事业的“守成者”,学会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引领干部紧跟全面深化改革新步伐,主动向广大“改革先锋”们学习,从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处发力,从工作的难点痛点处发力,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多些“从0到1”的突破,争当新时代的改革“闯将”。

“创新”第三式:纠正错误、鼓励进步。改革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改革创新活力。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于改革创新探索中干部出现的失误,该“容”的要大胆地“容”,并鼓励其继续心无旁骛地“闯”下去;

对于改革创新中出现苗头性方向性错误的,要及时进行“纠偏”,引导其转变思维,找准方向再出发。完善“优者奖”的激励措施,对于在推动改革创新中有重大成果、起重要作用的干部人才,要在精神上、物质上、待遇上给予奖励,强化对改革创新干部的关怀,认真了解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让其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永葆创新激情,向着改革创新的高峰进发。

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只有深刻把握和理解创新要义,紧跟改革创新的步伐,披荆斩棘、一往无前,才能更好的服务岗位、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篇四)

中国新一轮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启动了。

过去的改革从重在提高效率起步;新一轮改革既要提高效率也要促进公平,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过去的改革从让一部分群众、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破题;新一轮改革要进一步均衡协调发展,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根本扭转城乡发展差距拉大趋势,促进共同富裕。

过去的改革侧重于利益杠杆的撬动;新一轮改革要从整体增进人民的福祉,就必须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过去的改革多在体制外进行;新一轮改革则要克服体制内产生的障碍,尤其要超越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羁绊。

过去的改革可以摸着石头过河;新一轮改革在越来越深的水中前行,既要摸着石头过河,还要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大局,稳中求进,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标和治本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过去的改革,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解放和活跃了生产力;新一轮改革,则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必然牵引出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一系列改革。

过去的改革是在打破僵化封闭、万马齐喑中启动;新一轮改革必须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众说纷纭中出发。

古往今来的一切改革,首先都难在凝聚共识。今天在需要改革这个重大问题上,全党全社会是有广泛认知的。但究竟改什么,怎么改?可以百花齐放见仁见智,不可以各行其是互相扯皮,尤其不可把中国引向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善于寻求最大公约数,把13亿人的改革共识凝聚起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映了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共识和智慧。

中国共产党在关键时刻,总能够凝聚全民族共识。要说中国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这应该是一个方面,而且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凝聚改革共识,看我众志成城,可以无坚不摧,何惧路险水深。

(篇五)

11月2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深化改革创新,需激发基层活力,需大力探索创新。

思路决定出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保驾护航。要自我解放,不能因为个别人的思想僵化而影响发展,抱着原来的东西不放,要破除按部就班、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旧思想,要以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大胆运用新思路,敢闯,敢为人先创出一条新路。

改革决定发展。习近平强调,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基层改革创新仍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需要通过基层的磕磕碰碰找准路子、瞄准靶子,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使改革落地生根、造福群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经济等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在问题的引领下,我们的改革开放之路不仅稳准实,人民生活大大改善。让群众受惠是改革创新的落脚点。我们谈发展,谈改革,最终目的和指向都是改善群众生活、增加人民福祉。

人才决定未来。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高质量的改革创新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团队。要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更好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像习近平要求的那样:“解放思想,慧眼识才,爱才惜才。

学习改革开放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吴艳

作为一名年轻的新教师,对于新时期新环境下的教育形势还并不能很好的认识与把握,好在教体局与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新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感触颇深,尤其是新课程的改革这一块。为了培养更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才,近年来,我国顺应世界教育改革趋势,不断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和教材多样化。

一、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新的评价观念

教材改革要取得真正的成功,光强调课程的调整和教材的更新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通过课程改革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甚至需要全民的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必须伴随相应的评价制度的改革,要更多地关注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关注学生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 角色的转换,挑战传统的教师工作性质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征之一是综合化,强调每个学科彼此建立联系,跟科技发展及日常生活建立联系;同时强调跨学科的、建立在各个学科之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极大挑战。要求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成为能给学生思想以启迪、方法以引导,与学生一起探究学习的民主型教师;成为与教材编写专家、学生家长共建新课程的合作型教师;成为拥有先进教育观念与独立人格,引导学生走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的研究型教师。

三、 新课程改革中注重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

学科教育与综合教育的关系:对过去重知识传授的做法不完全加以否定,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的综合化和学科的综合

化;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现在有一种“科技万能”的倾向,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背离了人类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就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力量;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研究不同人才成长的不同规律;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向社会延伸,学校在充分利用所在社区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社会体验和经历的同时,也承担着影响、推动、指导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四、 全新的课程标准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1、 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

2、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3.突破学科中心,为终身发展打基础

4.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5.课程标准提出了多元评价建议

6、为教师教学创造较大的空间

课程标准规定教学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不强调知识点的先后顺序,只要能达到规定的目标,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没有严格的规定。这样就给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有利于教师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总而言之,新课程的改革引发了我国中小学教学领域一次深刻的变革。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及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平。

上一篇:学习党员先进事迹心得范文下一篇:学校工会女工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