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2023-09-16

会计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2、财务信息需求主体包括: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者、政府、企业供应商;(有可能以简答题的题型出现)

3、财务信息的内容可以依据不同标准分类。第一,按照是否由企业会计系统提供,可以分为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第二,按照信息的来源,可以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4、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与决策需要有关,可比性是指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5、财务分析最常用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6、比较分析法按照比较基准的不同可以分为:与目标基准比较、与历史基准比较、与行业基准比较;

7、企业保持一定的货币资金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

8、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由以下因素决定:企业规模、所在行业特性、企业融资能力、企业负债结构;(有可能以简答题的题型出现)

9、应收账款质量的判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收账款的账龄、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分布、坏账准备的计提;

10、在符合下列条件下,或有负债应当被确认为预计负债:第一,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第二,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第三,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11.最佳估计数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第一,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的,按照最可能发生金额确定;第二,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的,按照各种可能结果及相关概率计算确定。

12.企业涉及预计负债的主要事项包括:未决诉讼、产品质量担保债务、亏损合同、重组义务;

13.企业长期负债的主要项目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递延所得税债务;

14.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观察各个项目相对于总体的比例或比重;第二是观察各个项目之间的比例和结构;15.资产负债表结构包括多种,如资产结构、资本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负债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事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

16.企业资产结构影响因素: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企业规模、企业的资本结构、行业因素、经济周期;

17.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企业面临的筹资环境、企业成本与融资风险、行业因素、企业生命周期、获利能力和投资机会;

18.企业利润的来源包括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和资产价值变动损益等;

19.分析营业收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企业营业收入确认的具体标准 (2)企业营业收入的品种构成 (3)、企业营业收入的区域构成 (4)、企业营业收入中来自于关联方的比重 (5)、行政手段造成的收入占企业收入的比重;

20.现金流量表将企业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2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整体质量分析: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于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

22.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一般应大于零,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小于零,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正负相间;

23.一般而言,对于一个正常发展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率应大于1,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率应小于1,筹资活动现金例如和流出之间的比例随着企业资金余缺的程度围绕1上下波动;(也可以以判断题的题型出现)

24.企业长期偿债能力静态分析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等;

25.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动态分析指标主要有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与债务保障比率等;

三、简答题

1、财务分析的内容:①会计报表解读②盈利能力分析③偿债能力分析④营运能力分析⑤发展能力分析⑥财务综合分析

2、财务需求主体包括: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内部管理者、政府、企业供应商

3、因素分析法的步棸:①确定分析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法,将分析对象的指标与选择的基准进行比较,求出差异数②确定分析对象的影响因素③确定分析对象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④按照一定顺序一次替换各个因素变量,计算各个因素对分析对象指标的影响程度

4、存货质量分析注意要点:①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异②存货的周转状况③存货的构成④存货的技术构成

5、持有至到期投资质量分析注意要点:①对债权相关条款的履约行为进行分析②分析债权人的偿债能力③持有期内投资收益的确认

6、固定资产质量分析注意要点:①应当关注固定资产规模的合理性②固定资产的结构③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

7、企业涉及预计负债的主要事项包括:未决诉讼、产品质量担保债务、亏损合同、重组义务

8、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内容:资产负债表结构就是指资产负债表中各内容要素金额之间的相互关系。资产负债表结构包括资产结构、资本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负债结构

9、如何分析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①对三类现金流量各自的整体质量分析②对各个现金流量项目的质量分析

10、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①现金流入结构分析②现金流出结构分析③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分析

11、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和作用:①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②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③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④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

12、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①企业的盈利能力②资本结构③长期资产的保值程度

13、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决定因素:企业规模、所在行业特性、企业融资能力、企业负债结构

二、判断题 1.新成立的企业不能用经验基准;垄断企业不能用行业基准;内部分析用于目标基准;

2.强制性披露比自愿性披露规范,自愿性披露对企业有利;

3.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中的企业规模越大,业务量就越多,所需的货币资金数额越大;

4.商品零售业的经营周期明显要短于制造业,说明零售业的营运能力比制造业好。这句话是错误的,不能跨行业比较;5.对应收账款周转情况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说明应收账款收回得越快,应收账款的流动性越强,同时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则可能是由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过于苛刻所致。总之,周转率越大越好,周转期越小越好;

6.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的的区别和联系,以及长期偿债能力的动态和静态的区别联系的判断。 一.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②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营运资金/流动负债

③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④速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⑤现金比率=(现金+短期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①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②股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100% ③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资产负债率/股权比率=1/股权比率―1 ④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产权比率=1/股权比率

⑤有形资产债务比率=负债总额/有形资产总额*100%=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100% ⑥有形净值债务比率=负债总额/有形净值总额*100%=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无形资产)*100% 三.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赊销收入净额(或主营业务收入)=赊销收入―赊销退回―赊销折让―赊销折扣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天)/主营业务收入

②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存货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成本 ③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④营运资本周转率=销售净额/平均营运资本

⑤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流动资产期初余额+流动资产期末余额)/2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0/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

⑥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平均比重=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平均比重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总资产周转期=360/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

四、盈利能力指标分析

①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100% ②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③每股收益=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④每股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⑤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⑥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⑦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100%=市盈率*股利收益率 ⑧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股价*100%

五、其他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①现金周期=营业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②应付账款周转率=赊购净额/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0/应付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平均余额*360天)/赊购净额

赊购净额=本期存货增加净额=销货成本+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六、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①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固定资产期初余额+固定资产期末余额)/2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360/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平均余额*360)/主营业务收入

七、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分析

①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额*100%=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平均额=(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

②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得税)/总资产平均额*100%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利息)/总资产平均额*100%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利息+所得税)/总资产平均额*100% ③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期末净资产*1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额*100% 净资产平均额=(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2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杜邦等式) ④长期资金收益率=息税前利润/平均长期资金*100% 平均长期资金=【(期初长期负债+期初股东权益)+(期末长期负债+期末股东权益)】/2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财务费用

⑤流动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流动资产平均额 ⑥固定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固定资产平均额

⑦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会计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对现有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专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以上两方面进行了自考助学广告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的探讨,并分别探讨了自考广告专业提高通过率和提高职业技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自考 职业教育 广告 人才培养

0 引言

自考广告考试计划反映该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与高职教育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截然不同。学生对自考广告专业的认识程度不够,认为自考广告与高职广告专业所学内容一致,很多学生入学以后,发现这与原来他们想学的专业不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对广告专业进行具体教学需要明确思路,系里组织了专门的科研力量,申请了此项课题,获得批准,批准课题编号是JY0801。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是为课题研究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在课题组进行了多种模式探索都没有取得好的效果的情况下,课题组重新回到如何提高广告自考的通过率,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的问题上面。结合广告人才职业群能力需求,把自考助学广告人才培养定位为有一定设计策划能力、有一定设计制作能力。重新对如何发挥好全日制助学的功能进行思考,探讨广告自考助学走“自考广告+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路线,也就是一种“自考”+“职业教育”的路线。

1 自考广告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

1.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专科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专科专业的考试计划课程来看,该专业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从事广告策划、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从课程、学分设置和考核方式来看有以下特点:第一,考试计划确立的是广告专科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考核注重的掌握广告基础理论知识,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的创意与写作能力与否,而没有体现广告专科专业所强调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能力的考核。第二,考试计划没有设置实践性考核环节。造成对考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缺失,不符合市场对广告人才的实际需要。考生即使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取得了自考毕业证书,也不能符合广告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这也势必导致广告专科自考生生源的逐步萎缩。

1.2 高职高专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分析。国家教育部新下发的高职高专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归为艺术设计媒体传播大类。并同时参照其它院校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可以描述为:培养具有广告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广告设计部门、出版社、影像业和印刷生产单位从事广告设计与制作的高级技术性专门人才。

1.3 自考助学广告专业的培养目标探讨。广告学是指研究广告的本质特征和广告活动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和表现艺术的科学,同时广告是一个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专业,强调的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自考助学广告专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应强调专业的应用性、职业性特点。在构建自考助学广告专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体系和设置助学人才培养方案时以下几个问题需着重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广告职业岗位群的需求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广告专业的创新性特点;专业培养目标应体现广告从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为此,自考助学教育广告专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以广告专业自学考试知识结构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为背景,强调艺术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设计思想和应用能力,能够从事广告策划、广告设计与制作、广告运作与实务、广告经营与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2 自考助学广告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探讨

2.1 课程体系。自考助学广告专科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方面,自考课程需按照自学考试《报考指南》严格执行,同时,发挥好全日制助学的功能,需要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构建“自考模块+校考模块+综合素质模块+社会实践模块”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2.2 课程设置。对以上课程体系中提出的四个模块分别探讨如下:①自考模块。自学考试《报考指南》考试计划中课程已涵盖了广告专业中的理论基础、广告运作与实务部分,在课程上主要涉及市场营销、新闻学概论、广告学(二)、公共关系学、广告策划、广告文案与写作、广告心理学、广告媒体分析等。②校考模快。自考助学教育广告(专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校考模块”主要是自学考试计划中没有设置而又是要从事广告岗位群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设计与制作技能课程,是全日制度自考助学广告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来学读自考广告专业,我们对班级做的统计显示,80%以上是没有美术基础的,所以专业基础课程,我们设置了素描、色彩、构成三门课程;专业课程设置了摄影、广告设计、版式设计以及从事广告设计必须具备的PHOTSHOP、COREL-DRAW、3DMAX三门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课程。③综合素质模块。为提高全日制学生的综合素质,依据学院的具体办学实际,将军训、入学教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品德培养教育设为综合素质模块。④社会实践模块。包含的课程有汽车驾驶技术、社会调查、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3 自考助学广告专业实践环节能力训练探讨

3.1 通过自考广告学《毕业论文》实践性考核要求来加强实践能力训练与检测。广告专业自考课程都是理论考试课程,针对本科阶段的必做环节毕业论文(06999),课题组制定了毕业论文考核方案,加入了动手具体做设计的要求,并强调了论文和设计的相关性等要求,主要目的是起到引导和检测作用,同时,学生和老师明确了毕业设计有实践性考核要求,对教与学起到方向性的指示作用。

3.2 日常教学考核中体现实践性。自考课程的考核按照考试要求来执行,校考课程我们设置的都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课程的考核以平时作业加期末随堂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均以提交作品为要求,平时成绩占30%,期末随堂考核成绩占70%。

强调学生阶段实践学习效果的展示,系每学期初、期末有迎接新学期、期末汇报设计作品展览,进行作品评比,制订了评比标准。检验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学与教的氛围。

提倡以赛促学,引导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安排教师专门指导,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奖项后,系里积极宣传,树立典型,为其它学生树立榜样作用。

通过职业技能证书考核体现实践性能力训练。职业技能证书设置方面,按照从事广告设计职业能力需求,安排了有平面设计师证书、数码影像设计师证书、三维动画设计师证书,在校考课程设置中已经安排了对应的课程,体现了广告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要求、现代数码技术的掌握、平面到立体,静态到动态的广告设计能力要求。

4 提高自考课程的考试通过率探讨

4.1 熟悉考试大纲。国考课程虽然学院没有命题权,但有全国统一的考试大纲,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都要明确,教与学要紧紧依据考试大纲。

4.2 掌握国考自考课程的考试特点。国考课程考试相对省考课程,在考试的命题方面规范方面,紧紧依据考试大纲和教材,不容易出现超范围、偏题、怪题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国考课程考的就是教材。

4.3 安排适合的教师。安排有丰富国考课程教学经验的教师,广告专业国考课程理论性强,要记忆的知识点多,课程的学习相对枯燥,课堂氛围容易陷于沉闷,教师要善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4 做好考前复习迎考。做好考前宣传,营造良好考前复习氛围,安排教师做好考前复习课和下班指导课,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分析历年考试试卷、解决学生复习中遇到的问题。

5 结语

文章对比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告专业和高等教育高职高专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自考助学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提出了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并对四个模块的课程进行了具体设置,同时对于自考助学两个关键的问题,即自考通过率问题和职业实践技能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高等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本科目录.

[2]2009年自学考试形式分析纪要(以赣教自考字[2009]2号文件下发).

[3]黄继晏主编.自学考试报考指南[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12.

[4]洪年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教育广告(专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09,5.

会计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自考信息化建设中的误区

(一)重速度,轻规划。

自考信息化的目标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个建成,一个实现。”即:建成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信息网;建成各类自学考试信息资源库;建成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学习支持体系;实现自学考试业务的计算机化管理。自考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持续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地区为赶信息化建设的“快班车”,在自考信息化建设工程上草率决策,盲目上马,缺乏必要的科学规划,造成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这种“重速度,轻规划”做法,必然会导致自考信息化建设走弯路,事倍功半。因此,自考管理部门应共同对自考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认真研究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信息标准,确定信息化工作目标计划。要“全国一盘棋”,力戒“军阀割据”。

(二)重硬件,轻软件。

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投入硬件设施时提倡超前,喜欢赶潮流,往往大刀阔斧,不遗余力,而在软件上不愿给予适当的投入。这种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一手硬一手软现象,造成资金投放不合理。好比造就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却没有几辆车上路,这是有“路”无“车”,软件投入少,还表现在资源库建设上欠力度,相当于有“车”无“货”。

(三)重建设,轻培训。

自考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提升自考综合实力的建设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提高广大自考工作者信息化素质的过程。虽然“硬件够硬了,软件不软了”,但是在自考报名、考试、评卷、考籍管理、毕业审核、学习指导、专业论证、命题管理、媒体开发等所有管理环节中,为什么不能使信息技术得到全方位的应用?究其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欠缺,缺乏必要的培训造成的。信息化过程本身不是单方面的购置设备、添置软件系统的过程,信息技术的更新、应用系统的增加都要求人的信息化素质的增强和更新。可以说,信息化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人机磨合”的过程,现有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贫乏,操作水平低,甚至存在着 “电脑盲” ,这些都制约了信息技术在自考中的广泛应用,自考信息化建设的初衷也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建立培训机制,通过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自考培养技术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尤其是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重使用,轻管理。

一是缺少对硬件和应用系统软件的管理,系统建设告一段落后就不再花费心思对其进行维护与管理;二是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不到位;三是管理权限不明确;四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不完善。这些都会造成信息化建设本身“打乱仗”,信息化无章可循,甚至出现各自为政、资源分割、整体化不强、信息化应用系统无法高效有序运行等现象,严重影响自考信息化的发展。另外,自考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包含着许许多多资金、技术密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考的各个方面,加强信息化的有效管理是保证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五)重投入,轻实效。

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重投入、轻实效”的现象。我们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要能够从信息化中得到“利”。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利”指的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获取更大的利润回报;对于自考而言,这种“利”是指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更快、更好地为自考生办实事。在自考信息化建设中,要确认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后能够提高本单位的工作效能和业务建设,使本单位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信息化不能脱离业务,脱离了业务的信息化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信息化不能不讲求实际效果,不能搞花架子,不能盲目开发。应立足应用,按需建设,坚持“需求先导、按需建设”的原则。应立足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力争保持相对的先进性。但同时要注意节约,不能单纯追求设备和技术的先进,造成资源浪费。

二、怎样搞好自考信息化建设

21世纪的自考要面对更多竞争和挑战,要生存,要发展,靠的是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自考信息化只是提升自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自考信息化来提升竞争力,已经被证明是自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要搞好自考信息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要全面理解自考信息化的概念和内涵,要明确自考信息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同时,也要摒弃把“信息化”当做“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希望通过信息化这一贴“灵药”就能全面治愈自考的痼疾的错误思想。其次是各级自考部门要群策群力,统一思想,增强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自考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自考工作的各个方面,为避免重复建设,少走弯路,管理部门要对自考信息化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要确定自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内容、任务、实施步骤和措施,明确信息化建设的机制和原则。要根据需求和实际,考虑资金、人员素质等因素,分步实施、分期推进。

(三)制定技术规范,统一信息标准。

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统一技术规范和信息标准。确定统一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架构,确定统一的实施与管理机制,建设完整的标准体系。

(四)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管理工作。

规范信息管理工作,制订自考信息管理准则,建立和完善数据备份系统、信息安全技术保障系统,确保自考信息的畅通和安全。

(五)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建立有效的培训制度。通过各级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自考培养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会计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2000年~2006年以来,我院共招收应届本科毕业护士68名。多年来,我院注重实践性教育,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保证了本科毕业护士临床实践的护理质量。

1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改进对本科毕业护士的教育管理

1.1 加强领导,确保教学质量。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1。招收本科毕业目的是为临床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人才。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科毕业护士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要求在原有的基础上,理论和技能都有所创新,能解决新理论,新观念,并要锻炼成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成为临床业务骨干。职能部门要严格招收本科毕业护士的条件。

各科护士长是本科毕业护士的直接管理者。对本科毕业护士的培养是在繁忙的护理与临床教学工作中,在没有脱产老师的情况下进行的。在目前护理人才普遍缺编,工作和培养人员即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如果计划不周,安排不当。往往出现顶班使用多,而培养指导少的情况,从而提高对本科护士的管理效果。

1.2 发挥优势,促进教学提高。选择具有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提高教学意识,增强责任心。不仅注重传授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敬业精神。在科里能起到表率作用。

1.3 事实一带一专人带教。根据不同能力的本科毕业护士,落实适合的带教老师具体跟班指导切实纠正了以往那种让轮科护士顶班上岗使用多和任意放手的现象。处理好培养和使用的关系。一带一专人带教可以了解本科毕业的全面情况,因材施教。

1.4 制定培训目标,确保本科毕业护士的轮科质量。根据本科毕业护士轮科要求制定教学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专业技能目标。实施目标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2,使教与学都有章可循。如轮到急诊科者应掌握10项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和14种疾病的常规抢救程序。

2 以提高其整体素质为原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1 本科毕业护士是全方位的塑造和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毕业后继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毕业后通过临床实践,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希望在有带教老师的情况下找到答案,为以后独立当班打好基础。但本科毕业护士个体差异很大,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除对业务素质培训外,还要全面提高其整体素质。

2.2 增加教学护士编制,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在护理人员缺编的前提下,教学所担当的任务如讲座,查房,操作示范等不可避免地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难免会出现注重临床实践工作而轻视临床教学的现象。增加教学护士编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

3 采取有效的措施,调动本科毕业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3.1 严格管理,严明纪律,严格教学,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所有的技能都要按标准的程序操作,不得有误。

3.2 尊重和爱护本科毕业护士。在工作上视其为老师;在生活上视其为姐妹,建立良好的感情沟通。发现问题正面教育,促膝谈心,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解决。严格考核的同时加强精神鼓励,增加本科护士和其他护士的凝聚力。

3.3 改善本科毕业护士轮科期间的待遇,大多数单位对轮科护士奖金打折扣。她们因为是新同志工资收入也低,这样影响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改善本科毕业护士的待遇,稳定求学者的情绪,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激发她们积极学习的热情,以提高高级护理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芬.量化考核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67~68.

2康英,左永金.三维量化考核在护理人员奖金分配中的应用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3):58~59.

(收稿日期:2008.7.9)

会计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完中 教师流失 原因 对策及建议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2ZC163;毕节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编号:20101005。

Key words: good school in rural areal; the lost teacher; causes; suggestion and stratagem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指出:“当前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农村教育是今后五至十年内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而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但是,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完中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理性审视农村完中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完中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X完中教师流失现状

社会学上关于教师流失有两种常见的定义:一是指具备一定条件的合格劳动者选择了教师职业或在职教师放弃这一职业,即合格的劳动者进入或退出教师劳动力领域;二是在职教师由现任职学校转入另一所学校任职,即劳动者在教师劳动力领域内的自然流失。[1]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教师的流失具有多向性,但概括起来主要是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失和教育系统外部的流失。前者主要是指教师在整个教育系统之间的流失,后者是指教师向教育系统以外的流失,这种流失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教师的流失[2]。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的是教师在教育系统内部的流失。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X农村完中的教师结构如下:教师性别方面,X农村完中现有教职工110人,专任教师103人。男教师75人,女教师35人,比例为2:1;年龄结构上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教师的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达到80%,专科学历19%;学科配置上语文科教师基本饱和,数学、英语、政史地等科目严重缺编;职称上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9人,初级职称56人。

近几年X农村完中教师流失情况如表1所示:2005年,4名教师流入到了县城中学,流失的教师都是学科带头人;2008年,有7名教师流入到县城中学,其中4名教师是教研组长,1名教师是学科带头人,2名教师是骨干教师;2010年,有6名教师流入到了城关中学,其中2名教师是教研组长,4名是科任教师;2011年,又有10名教师流入了城关中学。

表1 2005—2011年X完中教师流失情况一览表

上述数据表明,X农村完中的教师流失现象基本上是逐年增加的趋势。教师的超量流失对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很多老师现在肩负着多课头、多班级、多学时的教学任务。且出现有些科目教师严重缺编,部分老师所授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符,甚至有的老师有三个年级、甚至四个年级的教学任务。教师任务繁重必然导致其精力有限,而教师精力有限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如果教学质量无从保障,其结果不仅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农村孩子的成长,进而影响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因此如何留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尽快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是当前西部农村完中生存和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X完中教师流失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X农村完中的调查,发现其教师流失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经济因素

对于很多教师而言,教师职业仅被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所以追求更高的工资待遇是造成农村完中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据调查所示83%的教师流失的原因在于其工资待遇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和农村之间经济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城市和农村的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等方面存在了较大差别。由访谈得知,农村完中的教师实行绩效之后一般月收入为2300元左右,县城的4000元左右,但县城的教师再加上其他收入,月收入至少也有5000多元。因此经济相对发达的学校,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从而造成待遇较差、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利用各种机遇向上流动,边远落后地区的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流动。

(二)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教师工作地域的环境条件,其中对教师流失有影响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所在地的文化、经济、教育水平。[3]

在农村,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生活条件差,是农村教师流失的客观因素。很多农村教师对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都很担忧,城镇学校不仅在教学质量上比农村好,而且在教育设施上也比农村先进,如果让其子女在农村接受教育,无疑会影响子女未来的发展,所以农村教师更关注子女未来的发展。其次,农村交通不便利,使得很多教师回家次数减少,缺少与家人的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家里的情况,以至于与家人产生矛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最后,教师职业是一种从事富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职业,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更新的学习方法和更先进的科学知识。然而,身处农村的教师很少能得到进修和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对于不甘现状的教师而言必然选择向其他学校流动。

(三)个人因素

教师价值观的转变是造成教师流失的主观因素。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教师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获得更高的工资待遇已被很多人看作为最经济、具体、实在的人生价值观。

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是造成教师流失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适度的压力对于教师的工作与成长来说是有利的,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反之则会适得其反。农村教师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外界和自身。外界的压力如学生升学率、同事间的竞争等;自身的压力主要是个人的期望值与现实的不对等之间的矛盾。

夫妻两地工作是造成教师流失的又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夫妻双方长期分居,难免会产生家庭矛盾和对孩子的教育关注程度不够的现象,因此,为了避免长期分离教师不得不选择流失。

三、对策及建议

农村教师的流失,对于教师个人而言是有利的,一方面教师的事业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子女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但超量的流失不仅会影响农村孩子的身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还会降低农村完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阻碍农村完中的发展。为此,针对农村完中教师超量流失现象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从目前教师流向看,教师多是由生活条件差和物质待遇低的地区流向生活条件好和物质待遇高的地区。因为教师和其他人一样,也有追求较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水平的欲望,所以对物质条件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物质待遇的高低与教师流失成正相关。

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因此,国家应该制定倾斜的政策,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除提高工资外,还可以发放一些奖金、福利,补贴住房资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等相关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稳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4]

(二)创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方能激发人的创造性和工作激情。因此,其一,学校领导应尽量安排与教师专业相符的课程,减少教师跨学科、跨年级、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其二,学校应多开展一些家校联谊活动,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其三,加强城乡之间教师的交流或短期互换,增进农村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有助于消除农村教师往外流失的心理。

(三)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完中教育资金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农村教育设备落后,教育质量低,教师不得不考虑到自己子女的未来的发展,让其到教育条件更好的地方去接受教育。因此,为了减少农村完中教师的流失,政府应加大对其资金的投入,特别是对办学条件差的农村完中要加快建设和改善学校的校舍、实验室、教师宿舍等。

(四)农村教师应树立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

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宽松的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流失的外因,而教师的价值观念是教师流失的内因。因此,树立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是抑制农村教师流失的关键。从我国的人口分布情况而知,农村人口占的比例大,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就必须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然而,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教师资源,倘若农村教师持续不断的流失,必然会影响农村孩子自身的发展,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农村教师应该树立扎根农村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张伟.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我见[J].江西教育科研,2003(10).

[2]韩雪枫.教师流动现象及原因和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5).

[3]于兰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5).

[4]杨和稳.西部地区农村教师流失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宁夏、贵州三省的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5]龙文祥.农村中学教师不合理流动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教育探索,2009(8).

[6]胡敬峰.农村中学教师流动与管理对策探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

[7]邵学伦.关于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的思索[J].山东教育科研,2002(8).

[8]杨春茂.中小学教师数量控制透析[J].人民教育,2001(9).

[9]田慧生.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2).

[10]冉祥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困境、问题与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2007(3).

[11]张祥明.农村师资流动问题及对策——基于福建省的调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7).

作者简介:

吴金航,男,彝族,贵州大方人,毕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会计自考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金融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多样化形式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教育部启动并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部也明确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样,金融本科的毕业设计(论文)也在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很多高校的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形式单一的问题,影响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在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的应有作用。对此,本文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与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结合起来,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必然性、多样化的思路以及多样化的具体形式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的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多样化问题进行探讨。

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多样化的必然性

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内在需求

2011年,教育部面向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实施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目的是“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其中,创新训练项目是要求本科生个人或团队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可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金融专业的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果形式也应是多样的。因此,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也应是多样化的。

2、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要

多年以来,很多高校的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毕业论文形式,且理论性较强。这种单一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片面地强调了理论性和学术性,而忽视了实践性和创新性,它既约束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也容易造成学生习惯性地与实践相脱节,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正逐步形成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多样化的、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多元的金融机构以及创新性的金融制度。不同的金融市场需要不同的金融人才去参与,不同的金融产品需要不同的金融人才去设计和运作,不同的金融机构需要不同的金融人才去管理和运营等。在这一背景下,单一的理论性的金融本科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显然不利于培养金融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也就不利于培养满足中国金融发展需求的多样化的高素质金融人才。基于此,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形式应该以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导向,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采取多样化和多元素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出更多的适应金融发展的多样化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思路

1、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应与金融专业特点相结合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该与金融学专业的特点相结合,应与金融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效衔接。金融学科属于应用经济学科,金融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金融学有两大分支: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其中,宏观金融包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及金融监管等理论与实践;微观金融包括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证券、保险、信托投资、金融租赁、投资基金、外汇投资、投资银行业务及公司金融等理论与实践。而且,不同的分支又存在不同的业务形式。金融学不同分支的金融理论和实践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分支及业务形式的要求也是不完全相同的。与不同分支金融理论和实践的要求相适应的毕业设计(论文)应该是有所差别的。因此,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我们应该将金融本科的毕业设计(论文)与不同形式的金融分支的金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根据不同金融分支的特点采用不同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实现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多样化。

2、以新的评价标准和制度保障金融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化

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应该多样化。而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必然要求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过去,在单一毕业论文形式下,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标准主要是针对论文形式的,比较单一。这已经不适应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毕业设计(论文)的多样化要求。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我们可将教育部及学校要求的评价标准与各种形式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写作要求相结合,制定不同形式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标准,而不能千篇一律。因此,评价标准除了涵盖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一般标准,如文献梳理能力、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格式的规范性、数据的可靠性、论证的力度、文字表达能力、结论的科学性等基本要求外,更要注重毕业设计(论文)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程度,并对实践性和创新性给予更大的计分权重。

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顺利实施,可在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确定之后,安排相应领域的教师或专家给以指导。本系如果有相应金融领域或方向的教师,既精通该领域或方向的金融理论,又有很好的金融实践经验,则安排本系教师来指导该形式的毕业设计(论文);如本系没有相应领域或方向的教师,则可从校内聘请外系相关领域或方向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金融专家指导,也可从校外聘请相关金融专家或金融实业界人士来指导。

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论文)要体现创新性和实践性。而不同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可能需要不同的创新和实践形式,这就需要為学生提供不同金融机构或企业进行金融实践。因此,建立稳定的金融实践基地很重要。可通过三种方式来建立多样化的金融实践基地:一、通过学校校友会,联系相关校友所在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建立金融实践基地;二、通过学院或金融系的校友会,联系相关校友所在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建立金融实践基地;三、校内外的指导老师,通过自己的个人关系,联系相关金融机构或企业,建立相应的金融实践基地。在建立起稳定的金融实践基地之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所涉及的金融领域或方向,选择相应的金融机构或企业进行调研或实习,并寻找金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创造性地将金融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顺利地将体现创新和实践的毕业设计(论文)完成。

3、实现金融教学方式和内容的多样化

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毕业设计(论文)形式要实现多样化,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通过调整,我们要实现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根据不同的金融分支的理论和实践的特点及要求,采取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类型。我们应该运用不同的方法,将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理念,渗透到金融专业的教学中去。在教学方式上,我们可结合金融学不同分支的特点,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其创新思维。如课堂的案例教学法、主题辩论法、微型报告法等。同时,我们也可开展课堂的情景模拟和实验室的实验模拟,甚至通过举办金融产品模拟交易大赛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可在金融学不同分支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过程中,挖掘其内在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内容,并将金融创新和实践的内容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理念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不同金融分支过去和现在出现的创新性的金融理论和实践。也可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和金融实业界人士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和分析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实践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的热情,主动地将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活动融入到毕业设计(论文)中,进而形成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论文)。

三、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具体形式探索

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下,金融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应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除了可采取毕业论文形式外,还可采取毕业论文之外的其他形式,如金融实践调研报告、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金融企业案例分析报告、金融创业活动报告等。

1、金融实践调研报告

实践调研报告一般分为标题和正文两大部分,正文又分为调研背景和目的、调研方法、调研结果和讨论、调研结论和建议等五个部分。根据金融学科的特点,金融调研报告又可分为宏观金融调研报告和微观金融调研报告。宏观金融调研报告如:如金融监管调研报告、货币政策调研报告等;微观金融调研报告:如商业银行发展的调研报告、证券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保险业发展调研报告;宏微观结合的如: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的调研报告等。

2、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介绍;公司所处行业的特征;公司治理结构分析;公司主营业务分析;公司竞争力分析;公司财务状况分析;公司的经营战略分析;公司的内在价值评估;结论及投资建议。按不同行业划分,又可把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分为汽车类、白酒类、家电类、金融类、餐饮类等等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3、企业案例分析报告

企业案例分析报告主要包括背景分析和现状描述;运用相关理论、联系实际识别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并分析选择最佳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建议。与金融相关的企业案例分析报告包括:企业投资案例分析、企业融资案例分析、企业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金融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分析、金融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银行营销案例分析等等。企业案例分析报告要做到对问题的分析要深入,提出的方案建议要合理可行。

4、金融创业活动分析报告

创业活动分析报告可包括两大类:一是创业训练项目分析报告,二是创业实践项目分析报告。就创业训练项目分析报告来说,与金融相关的,有金融创业计划书及可行性分析报告,成功的金融创业案例分析报告;创业贷款可行性分析报告等;就创业实践项目分析报告来说,主要是对自己的金融创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撰写创业分析报告等。

5、金融产品营销方案设计

金融产品营销方案设计要涵盖营销方案设计目的分析、营销环境分析(包括宏观环境、金融产品自身的优劣势分析、竞争企业分析、投资者分析)、该金融产品市场存在的风险及机会分析、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分析等内容。金融产品营销包括银行金融产品、证券类金融产品、基金类金融产品、保险类金融产品、信托类金融产品、期货类金融产品等的营销。

6、金融产品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金融产品的投资价值分析与该金融产品的发行主体的投资价值以及该金融产品所依赖的实物产品或项目的投资价值密切相关,因此,金融产品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要重点对这些金融产品背后的发行主体及实物产品或项目的的经营管理、市场状况、财务状况等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该金融产品的投资价值。如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债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包括国债和企业债券)、信托产品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基金产品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衍生性金融产品的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等。

参考文献

[1]韩玉志.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 2000, (9): 78-79.

[2]季爱华.论毕业设计环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25-27.?

[3]刘长久. 本科毕业设计 ( 论文 ) 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7,(6):24-25,29.

[4]刘汉朝、陆璟. 创业教育理念下高校毕业设计多样化改革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 35:103-104.

[5]张维良、石祥忠、任晓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结合教师科研项目搞毕业设计的实践与体会[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16(2):56-57.

[6]张青龙、孔刘柳、高广阔、方华. 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67-170.

[7]张青龙、孔刘柳. 金融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時代金融,2014,(2).

[8]张青龙、孔刘柳. 基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金融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江苏科

本文得到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依托创新训练项目提升金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资助,以及上海理工大学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

上一篇:计算机数据库论文范文下一篇:办公自动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