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再相会习作范文

2024-04-09

二十年后再相会习作范文第1篇

王永宁

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过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进入角色。

1、演示卡通课件,进入“二十年后”:

教师吟诵(《回乡偶书》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 处来。

教师用苍老的声音缓缓述说:同学们,岁月匆匆流逝,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老师也老了,今年我五十岁,人虽老,但我的心未老,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练书法、养花鸟、看书旅游……我还是守在我的五尺讲台上,默默耕耘着,只要祖国需要,我会继续无怨无悔地奉献着、燃烧着自己。如今我已是桃李满天下,时常有学生来看望我,我常常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一行。我也时常看我们的毕业留影,想起我和你们一起学习的快乐时光,牵挂着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你们。

2、换位想象:同学们,三十而立的你们如今什么样了,在干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想未来的样子和从事的工作。

3、今天,我们

师生欢聚一堂,大家一定都和老师一样感慨万千。二十年不见,久别重逢的你们此时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教师领路,引导学生用行动、 用语言诉别情,营造现场激动人心的重逢情景。

二、再现旧貌,激发情感。

1、我的孩子们,你们多久没回了?这次回来干什么呢?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展开丰富想象,介绍回家的目的。

2、久别故乡的游子回来了,试想多少次在梦中流下思乡的热泪、多少次在梦中踏上这片深爱的土地。

板书:“家在梦中何日到”指着“梦”字问:你在他乡那么久了,魂牵梦系的是故乡的什么呀?惦记的是什么?带着学生进入角色,真情融入,倾诉思乡之情。

3、泪眼朦胧中,我们看见了——(课件演示二十年前家乡的旧貌),多么熟悉的一幕幕,我们曾经调查过,采访过。如今你终于见到了你惦念已久的,他(它)变了吗,在变化中熟悉的感觉还存在吗?

4、教师吟诵《回乡偶书》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 时波。

三、开启心路,大胆想象。

1、随着经济的发展,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板书:家乡(住房、道路、学校、公园、街道、小河等等)

2、听说你回来了,你的亲朋好友都来迎接你了,他们有什么变化?引导想象同学、邻居、朋友、亲戚的变化。板书:亲朋好友(同学、邻居、朋友、亲戚)

3、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呢?板书:重逢(送什么礼物,说什么话,参观什么地方,自己有什么感想等等)

4、组内互说,打开思路。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5、下水文引路:二十年后回故乡

四、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及内容。

2、投影出示,让学生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五、整理思路,试写初稿

1、指导学生根据上面提供的思路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2、同桌交流,借鉴经验。

3、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上一篇:风电场安全检查总结范文下一篇:俄语常用形容词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