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工程二十年总结

2022-10-24

总结是记录某个时期的学习或工作情况,通过系统性分析的方式,编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通过这份报告的内容,可让我们更加了解工作情况。那如何写出科学合理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保工程二十年总结》,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天保工程二十年总结

天保工程十年杭后地绿天蓝

杭锦后旗林业局冀丕智 任再成 牛力 王永明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美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为全面保护全旗天然林资源和林草植被,促进天保工程在全旗的有效实施和顺利进行,我旗采取了成立专职护林队及旗人大审议下发禁牧护林办法等措施,有效实施对天然林资源工程的保护和管理,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全旗森林覆盖率由天保工程实施前的15%提高到现在的25%,乌兰布和沙漠在我旗境内的沙丘、沙地48.85%披上了绿装。我们的主要经验和作法是:

一、管理机构健全,森林管护到位

杭锦后旗旗委政府十分重视天保工程的实施,把天保工程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旗长任组长,分管旗长任副组长的全旗天保工程领导小组,各镇也相应成立了天保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格局,使天保工程成为我旗的“一把手”工程。为了确保全旗森林管护效果,2001年8月18日,杭锦后旗人民政府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原则同意按照旗人劳局、编制办、林业局提交的《关于全旗天保工程选配护林员的实施方案》,在全旗各乡镇和苗圃、林场在编在职人员中选配124名干部职工组成杭锦后旗天保工程护林大队,列事业编制,

按国家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对待。护林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和业务工作旗林业局负责管理,隶属旗林业局为二级股级建制单位。选配护林员的成分结构为主任、副主任科员4人,一般干部33人,职工87人,大专以上24人,中专31人。对护林员的聘请,我旗严格按照乡镇推荐,乡镇人民政府审查,然后报旗政府审核后聘用;护林员的日常管理,主要由旗林业局负责,在全旗成立了16个天保工程护林小队,由旗林业局和各镇政府双重管理。并根据各镇的管护面积和难易程度,实行划片管理,确定护林员的管护面积,签订管护责任状,护林员每月巡查不得少于22天,并做好巡查记录;旗领导小组坚持不间断巡回督查。各镇也制订了管护措施,全旗共聘请了1100多名兼职护林员,各村组制订了乡规民约。

二、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管护成效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通过十年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杭锦后旗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杭锦后旗如今地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2006年10月31日杭锦后旗第十四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按照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要求及林业法律法规的规定审议通过了《杭锦后旗禁牧护林管理办法》,这是全市率先通过的一部地方性关于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杭锦后旗人民政府根据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求实

效的原则,加大了对荒滩荒地宜林地和城镇、村屯道路的绿化力度,进一步明确了林业资源保护的责任和执法主体,明确规定围封禁牧实行镇政府属地负责,旗天保工程护林大队是负责全旗林业资源保护和围封禁牧的专职组织。旗天保工程护林大队制定了《人员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及资源保护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全旗落实管护责任面积92万亩。十年来,全旗采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办法,防治森林病虫害85万亩,防治率为95%,累计营造公益林30万亩,飞播造林 14.95 万亩,围封育林造林13万亩;使天保工程在我旗显现了具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勤查、严管、重罚,确保我旗林草资源安全

杭锦后旗坚持打、防、控并举的原则,勤查、严管、重罚到位,重点从“羊啃、人砍、火烧”三方面严查严办,加大对工程项目区的巡查力度,每年在春节及清明节、夏收及秋冬季节开展各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有效遏制了放牧现象,在全旗实现了牧禁得住、人管得住、火控得住。今年7月16日在夏季专项行动中,旗护林大队出动车辆4台,护林员和森林公安警察20余名,在乌兰布和沙区沿线开展巡查时,发现头道桥镇民丰二组李xx滥伐林木20株柳树,双庙镇新建二组寇xx为了短期的个人私利,将110多只羊赶在该村组南天保工程封育林地内放牧,旗护林大队对其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政策法规宣教,并依法扣留放牧羊7只,随后

李某、寇某主动接受了行政处罚,并写了保证书。总之,十年来,通过对一些影响较大案件的查处和曝光,有力地震慑了偷牧现象的滋生,在全旗起到了极强的教育警示作用。十年来共查处各类涉林案件14526起,挽回经济损失356万多元。在重要防火期间,全体护林员“守路口、看坟头、站沙头”,昼夜24小时进行火险隐患排除。在全旗境内杜绝了“人砍、羊啃、火烧”等毁林行为的发生。

四、领导重视,宣传到位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旗人民政府成立了由旗长任组长的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并在旗林业局成立了禁牧办,统一领导和指导全旗的资源保护和禁牧工作,特别是常务副组长全国斌副旗长提出的“一鞭子吆进,一锁子锁死”的禁牧目标,对我旗的天保工程和禁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旗委政府领导和旗禁牧办领导经常深入资源管护第一线,经常进行督查,解决天保工程资源保护和禁牧工作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每年年初政府分管领导都要在旗电视台进行禁牧专题讲话。领导小组利用各级会议和村组金喇叭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十年来,旗天保工程护林大队利用各种机会及走村入户散发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10万余份,张贴标语3000余副,悬挂过街横幅200余条,中国林业网、内蒙古新闻网及市、旗网站发稿和采用稿件38篇;中国绿色时报、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林业杂志、巴彦淖尔日报共发稿36篇,在旗

电视台、广播电台和《陕坝周报》发稿78篇;并投资10万多元,在全旗设立了60多块永久宣传牌。可以说,杭锦后旗的天保工程已经做到了领导重视、督查有力、巡查到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工程实施以来,有二人(次)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先进个人,有八名护林员被各级政府评为绿色保护先进个人,旗人民政府获得“全国绿化模范旗县”的殊荣。所有这些为杭锦后旗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旗委政府提出的打造“绿色生态新杭后,塞上园林新陕坝”奠定了坚强而有力的“绿色”基础。杭锦后旗天保工程的实施,特别是《巴彦淖尔市围封禁牧暂行规定》实施以来,天保工程保护和禁牧护林的任务也在加重。为此,杭锦后旗人民政府一方面在加强护林员队伍正规化建设;另一方面在强化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实现天保工程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为天保工程在杭锦后旗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完成工程项目所采取的措施

天保工程实施十年来,我旗森林覆盖率由当初的15%,实际森林面积46.8万亩上升到如今森林面积9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为了确保全旗森林管护效果,我们严格执行双向目标制,即行政一条线,旗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了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目标责任状,旗护林大队与各管护小队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业务一条线,旗森林公安分局同养殖30只羊以上的养殖户签订禁牧协议,各镇政府同养殖30只羊以

下的农户签订禁牧协议,全旗共签订禁牧协议9145份。同时制定了护林员各项工作报告制度、考勤考绩制度,每月在责任区巡查不少于22天,并做好统一的巡查记录;每月至少两次向所在镇政府和旗护林大队汇报护林情况,有重大情况及时上报镇政府和旗护林大队,旗护林大队对护林员的护林情况和效果,作好记录,对护林员的巡查记录平时有抽查,月底有审查,半年有小结,年终有考核;并签署审查意见,评定护林效果,以此作为考核护林员工作实绩的依据。

六、开展天保工程所取得的经验

一是思想统一,加强领导,是完成工程项目的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是完善工程管理的群众基础。 三是落实职责,加强管理,是天保工程取得成效的有效措施。

四是抓好护林员队伍建设,提高管护队伍素质,强化源头管理,是确保天保工程管护成效的基础。

五是加强林草资源管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类违法行为,是确保国家添绿、农民增富的法律保障。

六是加强对护林员的培训,是提高护林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的有效途径。

七是认真做检查督促,是保证天保工程的实施成效的坚强动力。

八是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是为天保工程后续开展积

累经验和资料。

二O一O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二篇:阿林筑路处天保十年总结

附件:1 阿坝州林业筑路工程处

关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情况的总结

1998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阿坝州林业筑路工程处为全省28户重点森工进入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企业。根据省政府的确认,工程处于1998年9月1日积极调整企业产业发展策略,确立了以“天保工程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企业发展理念。从此,工程处工作重心全面转移到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建设上。

在省、州各级党政的领导下,在州林业局、州国资委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阿坝州林业筑路工程处紧紧围绕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总体规划方案,实施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十年来,工程处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以促进林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可持继发展为目标,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绿化秀美山川、保护岷江母亲河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就我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十年工作总结如下: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实施范围。一九九八年,我处经省政府批准进入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后,为解决我处无林地的问题,阿坝州委、州政府直接下达命令,分别在汶川县、理县、金川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红原县落实了管护林地和公益林建设用地,形成天然林管护作业区分布在理县、金川县、九寨沟县3县,管护面积为66100公顷;公益林建设作业区分布在汶川县、茂县、松潘县、红原县境内的非地。

(二)工程区概况。我处天然林保护工程作业区均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以高山峡谷为主,各作业区地形地貌差异大,气候复杂多样;工程实施前,多数作业区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破坏严重,有的地方呈现山体骨架,寸草不生,属典型干旱河谷区;作业区内畜牧活动频繁,林农、林牧矛盾突出;当地民众生产、生活方式特殊,森林法规意识不强。在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下,我处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难度大,任务艰巨。

(三) 工程组织管理。

1、工程组织机构建设。为保障各项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落到实处,保证生产和建设,顺利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各项任务。工程处在工程建设初期就建立了工程建设相关组织机构。成立了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生计科和工艺调查设计队,负责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实,并在实施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撑;成立了处护林防火办公室,负责森林管护的管理工作;根据我处公益林建设任务需要,成立了三个造林专业队和金川、理县、九寨沟三个森林管护队,相继建立了高坎骨干苗圃、松潘苗圃,具体承担各项公益林建设任务和森林管护任务。现有三个森林管护队,因造林任务逐年减少,三个造林队缩编为一个造林队,一个骨干苗圃(该苗圃在“5.12”地震中严重损毁,正在恢复重建)。

2、工程管理制度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实施十年以来,我处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切实落实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研究和应用各项科学管理新方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制度。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我处严格执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工程处在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同时,积极内部推行,逐级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工程建设产量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经济指标和其他各项指标等,将各项责任落实到了生产建设单位和业务管理部门及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加强配套制度建设,确保管理目标落实。严格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天保工程资金独立核算,单独设立资金帐户,专款专用,专人管理,杜绝挤占和挪用;规范林业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人员培训;健全工作业绩评价制度,对照经营目标责任制各项指标对工作人员进行综合考评,正确、全面衡量工作人员的业绩。

二、工程资金投入和管理情况

(一)工程资金投入情况。1998年至2008年,我处共收到公益林建设资金3477万元;财政专项资金5768万元(其中:森林管护事业费2314万元,政社性支出283万元,养老保险补助794万元,医疗等四险补助510万元,补欠发医疗费用184万元,分离办教育职能22万元,种苗工程建设资金182万元,

2 离退休职工非统费用1199万元,职工一次性安置费用280万元),两项合计924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入资金6988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257万元)。

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支出:5916万元。 公益林建设资金累计支出:3479万元。

(二)工程资金管理情况。根据财政部农字(1998)年350号文件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财基字(1999)92号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农[1998]226号)文件的规定。为确保工程资金运行安全,我处在银行开设了天保工程资金专户,用以储存和管理天保工程资金,并严格按照资金核算办法、管理办法对资金实行独立核算和专人管理,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建账,封闭运行”。同时,我处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严管林、质为先、慎用钱”的方针, 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如:实行资金支付项目法人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 、生产物资申报制 、大宗型物资和苗木集体采购制等,确保了工程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天保工程区森工企业金融机构债务处理情况。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发[2005]39号)文件的批示精神,相关金融机构免除了我处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前的部分历史债务,共计免除金融机构债务946万元。

三、工程建设内容完成情况。我处根据上级落实林地的自然环境状况和自然资源情况,精心编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十年(2000年——2010年)实施方案,通过了上级审批。在此基础上,我处严格按照总体实施方案分阶段拟定工程计划,落实建设任务。

(一)、森林管护。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十年,我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管护面积66100公顷,其中集体林63046公顷,国有林3054公顷。实际管护面积 75540公顷(包括人工造林保存面积6440公顷,封山育林已解封中的无林地面积3000公顷)。我处积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落实测报队伍,建立健全测报体系,从测报、普查、防治三个环节入手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监测,加强森林

3 病虫害防治;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我处积极宣传和贯彻森林防火方针、政策、法规,坚持火险天气等级监测预报,坚持排查和整治森林火灾隐患,加强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设,实现了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均无森林火灾的佳绩,确保了我处管护区森林资源安全;为保持和促进我处森林管护区野生动植物朝多样性方向发展,我处在积极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与当地政府及行政执法机关保持密切联系,加强联动,教育民众和惩治违法犯罪,保障了野生动植物安全。

(二)公益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十年,我处计划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31540公顷,实际累计完成32067公顷,完成率 101 %,其中:人工造林国家下达计划面积7000公顷,实际完成7147公顷,完成率102%,面积合格率100%,当年平均成活率达85%以上,保存率均达80%以上;封山育林国家下达计划面积22913公顷,实际完成23293公顷,已解封面积13913公顷,完成率101%;飞播造林计划面积1627公顷,实际完成1627公顷,完成率100%。我处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导向,千方百计提高造林技术含量,以保证造林成活率。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开拓工作途经,探索和应用新办法解决林牧矛盾、林农矛盾突出的问题。积极与当地政府、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机构配合,加强协作,以互惠互利为原则贯彻和执行林业政策,保障造林地林木生长。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林区老百姓明白植树造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而维护林区秩序,自觉限制人、畜在造林地和封山育林区的频繁活动。

(三)种苗工程建设方面。我处大力培育苗木资源,保证苗木供应,建成骨干苗圃,设计规模75.7亩, 完成75.7亩,累计育苗 1500万株;为适应人工造林对苗木需求多样性,我处根据造林计划和“适地适树”原则及时调整培育苗木的结构,培育出了刺槐、臭椿、油松、岷江柏、侧柏等多种树苗,同时,增加技术含量、加强苗床田间管理,保证了产出苗木的质量。

(四)自然灾害受损情况。受2008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影响,我处部分林地损失严重,其中:人工造林损失3134公顷,封山育林损失10526公顷;骨干苗圃新播营养袋岷江柏2亩15万株、新播中药材半夏22亩和苗圃基础设施全部被毁。

(五)职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于1992年4月参保,

4 基本医疗保险2005年1月参保,工伤保险1999年7月参保,失业保险1998年7月参保,生育保险2006年7月参保,参保率为100%。“五项”保险实行了全员参保(混岗大集体职工未参保)。进入天保工程实施单位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国家从2001年起每年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医疗保险从2005年起、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国家从2006年起由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我处为切实贯彻国家、四川省政府决定,制定了“五险”实施方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障政策,国家和省财政补助 “五项”保险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了资金的安全运行。

(六)富余职工分流安置情况。在落实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的工作上,我处结合企业实际和职工的特点,坚持职工自愿申请,组织批准的原则实施安置。截至2008年底,企业累计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125人。从2004年起企业原筑路架桥老本行和工业硅厂生产受建筑市场、资金、环保等诸多因素制约,企业多种经营已全面停产(工业硅厂2006年10月报停产,此期正设法引资或租赁承包等。继因“5.12”汶川特大地震严重受损,经州国资委批准已拍卖撤除)。全处职工唯一生存依靠是天保工程建设。2007年1月对部分职工分别安置到各森林管护队、造林队及苗圃等单位。切实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保稳定构建和谐企业的理念。

四、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情况

我处原有职工医院一所,12名职工;学校(幼儿园)一所,职工2人。按照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州林业局关于阿坝州重点森工企业办学校医院社会职能分离(剥离)移交方案的通知》(阿府办函[2006] 8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我处于2005年11月开始实施职工医院剥离移交工作。经过一年多与汶川县人民政府、县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和劳动保障局等部门的多次商谈,以及现场实地察看医院医疗设备、土地等资产情况后,双方对职工医院剥离移交方案达成共识。根据汶川县人民政府的批复和《移交方案》,于2006年底,医院所属房屋4幢、厕所1幢、建筑面积2428.3平方米,土地3640平方米无偿移交汶川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2007年2月15日,职工医院12名职工正式移交县卫生局。一所学校因不具备移交地方的条件,未能分离。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效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十年来,我处经过不懈努力,为我州及长江上游生态

5 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使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林业三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体现出我处工程区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生态效益。一是通过公益林建设,使森林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了林分质量;二是营造公益林增加了人工林面积,扩大了有林地面积,使我州森林覆盖率得以提高;三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森林进行病虫害防治,促进了森林植被的恢复和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林木、农作物、牧草生长,为农牧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四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有效保护了野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有了栖息地和良好生长环境,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五是建设的公益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减少了自然灾害。

二、社会效益。我处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发挥出了积极的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了林区职工群众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乱砍滥伐和违法捕猎等林政案件数量明显减少。二是营造公益林时,在保证本处职工劳动就业的情况下,吸收部分外来劳动力,为社会稳定拓宽了就业渠道,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轻了社会的压力,加快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三是林产品的丰富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管护区的农牧民增收,有效促进了林区社会稳定。

三、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使我州的山更美,水更清,天更蓝,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州经济增长;二是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丰富了林下资源,如:野山菌、山药材、山野菜等,促进了工程区内农牧民增收;三是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为蓄积木材和开发林下产品产业垫定了基础;四是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提供丰富水力资源,为水力资源开发贡献了力量。

四、促进了职工收入增长和结构变化。1997年未进入天保工程实施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5607元,1999年6336元,到2008年是17490元,比1997年增加了11883元,增长211.93%。98年实行岗位职务工资和岗位技能工资制。企业工资分配打破了计划经济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体制,建立起了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劳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按劳动部门公布的工资指导线作为

6 企业职工增资的参考依据。根据企业效益自主决定内部工资分配的方案。1997年底企业职工人数为630人(其中混岗大集体职工112人),实施方案富余人员为472人,到2008年底企业职工为362人,减少职工268人。2008年底有在册职工数(固定职工)250人(其中:女职工78人),30岁以下21人,31岁至35岁56人,36岁至40岁78人,41岁至45岁45人,46岁至49岁17人,50岁至55岁31人,55岁以上2人,职工平均年龄40岁。大专以上学历45人,中专(高中)90人,初中以下115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98人,占职工总数39.2%(其中高级职务4人,中级职务37人,初级职务57人)。技能人才69人,占职工总数27.6%(其中技师9人,高级工14人,中级工46人)。我处重视职工队伍建设和岗位培训,为支持鼓励职工参加各类学历教育和各种专业技术考试,出台了《关于职工取得相应学历和职称的奖励办法》。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比1997年有较大的提高。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天然林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森林管护战线长,点多面积分散。管护林地分布在金川县、理县、九寨沟县、汶川县。森林管护点多面广、战线长,管护成本较高,费用大。不利于加强森林管护的协调与指挥。

(二)无林地、无林权。天保工程实施前,我处主要从事林区基本建设,为森工企业修建林区道路、桥梁、房屋等。天保工程实施后,我处虽然从事了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但上级落实的林地有限且无林权。因此,经营管理受限。

(三)异地造林,立地条件差。我处公益林建设全部在松潘县、茂县、汶川三县异地造林,全属干旱河谷地区,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人工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保存率低。

(四)缺乏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处属于特困森工企业,林业建设开发资金来源渠道少、投入小,缺乏科技支撑。因此,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低,无林业产业及林下资源开发条件。

(五)当地多因素多条件制约工程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区内当地老百姓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六)管理人力资源缺乏。由于天保工程实施后,森工企业人员只出不进,

7 吸收人才困难,目前参与天保工程建设的在岗职工受教育程度和整体素质偏低,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经营管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我处林业事业的发展。

二、“五项”保险问题。国家和省从2001年起每年补助养老保险资金70万元,9年都未变,其他“四险”补助也未进行调整。随着每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的大幅上涨及企业职工工资的小幅增加,企业负担职工的社会保险费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多种经营全面停产后,无任何其他经营性收入,致使企业资金极度困难。过去由多种经营收入支付的费用项目已失去了资金来源,而上级每年拨付的政社性支出和“五项” 保险补助费标准较低,并且核定的标准多年一直未变,企业上缴的社会保险费用是按职工当年实际工资总额计算的,下线也要按保险政策规定的最低标准(省平均工资的60%)缴费,随着职工工资水平的逐年提高,每年上缴费用逐年增大,企业又无资金来源自筹解决,致使逐年拖欠。截止2008年底单位年负担职工养老保险费120万元,年差额50万元,累计拖欠职工养老保险费280万元,医疗保险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拖欠 610万元,工伤保险费11万元,失业保险费6万元、生育保险费3万元。累计拖社会保险费 910万元。企业每年负担近80万元遗属生活费。2008年我处职工平均工资17490元,与全州、全省职工平均工资相比有较大差距,职工平均指数仅0.7,影响职工退休时的养老保险待遇。职工退休后待遇偏低,造成社会分配不公,这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目前在职职工工资收入较低,工资水平与地方相比差别大。职工门诊药费低并未落实兑现,门诊药费退休人员现每月14.91元;在职职工45岁以上每月5.54元、45岁以下每月3.84元,存在门诊药费太低,并且2006年和2007年没有兑现,实际上职工无门诊药费购药。现行医保政策极不规范,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反映强烈,要求提高门诊药费标准。

三、森工企业负担重,历史拖欠无力兑现。1998年进入天保工程后,离退休职工虽然纳入统筹,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但是离退休职工的非统筹费用、住院医药费、供抚人员费用和善后处理费等仍由企业负担,直到2005年后,非统筹费用才由州财政解决。导致拖欠离退休职工的费用如滚雪球般逐年增大,拖欠离退休人员费用2005万元。企业无资金积累,无法扩大再生产,严重制约了企业经济发展。由于企业承担离退休职工拖欠历史遗留问题,想方

8 设法将自有资金或经营利润长期用于维持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和稳定,多年来,在职职工工资没有上涨,各种福利无力兑现,造成政策性拖欠职工工资及福利1111万元。

四、企业职工就业安置压力大。就业是职工最切身、最现实的利益,是保障民生的根本。我处受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职工就业情况十分严峻。企业制定了稳定职工就业的措施和办法,要求把稳定职工就业作为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高度来认识,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企业为职工创造就业条件,成立治安保卫、护厂队、打扫环境卫生等公益性岗位安置部分职工就业。这些措施暂时缓解了企业就业安置压力,企业党政工多次研究,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安置职工就业,但不能完全满足职工上岗的要求,仍有部分职工只能领取生活费。为减轻经济压力,鼓励部分职工在季节性生产工作结束后短期自谋职业,企业实行闲时部分职工待岗和内部退养。

五、一次性安置职工(包括全民职工和混岗职工)问题。森工企业的特殊性和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森工企业职工长期奋战在深山丛林之中从事特繁工作。海拔高,空气稀薄,风餐露宿,栉风沐雨,疾病缠身。职工文化素质较低,掌握的劳动技能和工种单一,面临就业和再就业的能力较低。我处待业青年大部分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企业临时工被安置在工业硅厂和机械施工公司,工作年限达十年以上,并成为企业多种经营生产的技术骨干,由于无用工指标,他们的工作一直未得到解决。

六、森工离退休人员问题。我处离退休人员,自98年实施天保工程后纳入社会统筹,截止2008年底有离退休人员1598人,其中离休人员3人;供抚人员498人。省级统筹安置1470人,州级统筹128人。

七、林区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我处森林管护面积 66100公顷,其中集体林63046公顷,占管护面积95.38%,国有林3055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6440公顷,封山育林已解封中的无林地面积3000公顷,我处在实施管护,但上级未落实管护资金。阿坝州已启动林权制度改革,如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处退出现有集体林管护,将严重影响职工就业和企业生存。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请求上级比照我处退出的面积,重新划拨同等面积的国有林给我处管护,或者

9 按380公顷/人将我处从事管护的职工移交当地林业局。

(二)公益林建设存在的问题。我处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地处高山峽谷和干旱河谷,生态十分脆弱,植被差,造林立地条件十分严峻,常年降雨较少,造林难度大。国家规定的每亩200元配套20%不能保证,实际每亩只有160元,管三年保成活率,资金严重不足。实际造林成本达到527元/亩。又加之林牧矛盾突出,后期管护无资金投入,制约管理和人员调配,影响后勤保障,非建设性费用支出大,严重影响了公益林建设成效。

(三)企业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我处从事的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是企业化管理。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到十年期后的建议

一、生态环境现状需要继续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十年,生态环境明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生态脆弱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转变,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的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大部分林地损失严重,次生灾害频发,短期内植被难以恢复,天保工程作为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生态修复、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质量的重任,在推进生态建设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议继续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将我处森林管护分布在金川、九寨沟县境内的施业区调整到汶川县、理县、茂县境内,一条线治理。

二、森工企业现状需要继续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阿坝州森工企业多为省定特困企业,我处也是其中之一。天保工程结束后,如果停止实施天保工程,企业将面临破产倒闭;职工将面临失业,失去生活来源;离退休职工无人管理;企业供抚人员将失去供养条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希望上级高度重视,只有继续实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工企业生存发展才有希望。林区稳定才有基础。

三、深化森工企业体制改革。以现有森工企业为基础,经过系统整合后,将企业整体转变为国有森林资源管护局或分局,整体转为事业单位,实行事业化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增强企业活力。担负起专门从事国有森林资源管护和公益林建设职能。

四、落实林地林权并提高造林单价。如2010年后继续实施天保工程,要求

10 上级为我处落实林地林权,扩大我处森林资源管护面积或增加投资。我处现有森林资源管护面积太少,经费有限,不能维持职工正常的生产生活需要。现在上级核定的各种费用标准太低,要求提高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单价标准,应按现在全省职工的平均收入重新测算制定标准。每年划拨5至6万亩国有封山育林面积给我处实施封育。

五、提高“五项”保险专项资金补助标准,解决历史拖欠。建议上级考虑企业的具体困难,按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的比例调整单位负担的职工社会保险补助资金,提高“五项” 保险资金的补助标准和解决历史拖欠问题,使企业能足额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职工能充分享受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待遇,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

六、妥善安置企业混岗(大集体)人员。建议对企业原多种经营项目聘用的合同工112人解除合同给予经济补偿。对这部分临时工每人每年发给1500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预计168万元。

七、提高一次性安置职工补偿标准。建议提高职工一次性工龄安置职工补偿标准,鼓励更多职工自谋职业,减轻企业就业安置压力,对30岁以下和自愿买断工龄的职工,按一年工龄10000元买断工龄,一次性安置。

八、职工提前退休。建议继续执行川劳人险(1984)51号文件,对女职工年满40周岁以上、男职工年满45周岁以上的,实行提前退休移交社保部门。对30岁以上45岁(女40岁)以下的职工,继续从事天保工程建设。

九、离退人员移交社保部门。建议将我处所有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外费用等全部移交当地社保部门、医保中心和当地社区管理,这是离退休职工一直以来的迫切希望,以解除离退休职工的后顾之忧。

十、完善医保体系。建议职工医疗保险按国家企业职工医疗保险政策规范执行,完善和落实职工医疗保险。

11

二OO九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天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精选)

天保工程实施情况总结

我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区域总面积39.13万平方公里。1998年11月,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明确规定全面停止一切形式的天然林资源采伐,关闭林区木材市场。天保工程自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在全省正式全面启动实施,工程建设期为11年,至2010年结束。

我省天保工程在国家林业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工程区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工程管理机制,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天保工程实施情况

(一)森林管护

我省天然林管护面积2975万亩。天保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省开始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国有林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长期采伐消耗天然林的现象得到了遏制,使天然林资源进入了全面恢复和发展阶段。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各实施单位通过采取调整天保工程领导小组、充实办公室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森林管护体系、各项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措施积极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全省2975万亩的天然林资源得到了安全、有效的保护。

(二)公益林建设

在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公益林建设质量,我省制定了一系列办法、规定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照全面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将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从规划设计编制、项目管理、检查验收等环节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程运作。

二、取得的成效

(一)森林面积与蓄积有所增长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长期消耗采伐天然林的现象

1 得到了遏制,天然林得到了休养生息和有效保护,森林植被全面恢复,森林面积与蓄积实现了双增长,局部地区森林面积与蓄积增长可观。

(二)林场基础设施改善

天保工程实施以后,为了及时解决天保公益林建设中种苗需求量大与现有种苗生产基础设施薄弱的矛盾,国家先后安排我省新建、改建和扩建苗圃、新建采种基地、良种基地等种苗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缓解了我省种苗供需矛盾。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得到健全,修建和配备了一批防火设施和防火设备,加大了护林防火宣传力度,层层签订护林防火责任书,全省森林资源得到了安全有效的保护。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林场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和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使林区广大干部职工真正感受到天保工程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激发了爱林护林的积极性。

(三)森林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受国家重点保护的马鹿、白唇鹿、雪鸡、蓝马鸡等

一、二级保护动物在林区内可以见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第四篇:运输总站二十年党建工作总结

---打基础练内功谋发展铸辉煌

今年是运输总站成立20周年。这20年是我们国家发展波澜壮阔的20年,是我们xx变化起伏叠荡的20年,更是我们总站铸就辉煌的20年。伴随着运输总站成立而诞生的总站党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产经营的佳绩,撷取了一个又一个党的建设的成果。在纪念运输总站成立20周年之际,总结回顾总站党的建设不平凡的历程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悉心做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这篇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20年总站党建工作的背景分析

1991年9月15日,运输总站成立。同时相应成立了运输总站党委筹建组,经过精心组织和认真筹划,于1991年11月9日成功召开了运输总站首次党代会。以这次党代会为标志,运输总站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正式启动,各项党建工作步入正轨,开启了运输总站党的建设新纪元。从那时以来,总站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实践,谱写了总站人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拼争奉献的壮丽诗篇。回顾这20年的党建工作,必须与总站党组织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把总站党的建设与总站生产经营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去考察去把握。

(一)、这20年总站党建工作,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拉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帷幕,同年金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新的巨大解放,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建站前的站务系统长期以“铁老大”自居,如何实现华丽转身,人们试目以待。经过了调车场丢车曝光事件和货票是技术统计依据,还是运输收入凭证的争论,总站人默默地擦去计划经济的胎迹,树立起了“货票就是货币、管理产生效益,货票周转就是资金周转,货票回笼就是资金回笼”的市场经济理念,20年来总站党委在市场经济的考验面前,继承和发扬铁路运输的优良传统,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引导干部职工适应新形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进而实现了运输总站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华丽转身。

(二)、这20年总站党建工作,是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全新形势下进行的

20年来,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重大成果转换和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的重大变化,与科技进步相结合,从90年代中叶开始运输总站进入到技术创新的标志性时代,从建站初期的两杆旗、一盏灯的延续半个多世纪的调车方式,到86

2、9

51、985等一系列升级换代的无线电平面调车系统的全面应用;从沿用半个多世纪的调度图表到由无线数传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车号识别系统构成的ERp系统的全路开通;从大部分站场的手扳道岔到650

1、6502,直到全路微机联锁的目标实现;从由铁鞋止轮到主要坡路站场减速顶止轮,傻大黑粗的运输形象得到彻底扭转,运输总站步入了科技发展的快车道。20年来总站党委积极应对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了总站又好又快发展。

(三)、这20年的总站党建工作,是在党员队伍和职工队伍状况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开展的

建站之初,总站党员总数为516名,职工总数达3400余名(查1992版xx年鉴),党员干部和党员人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15%,职工中的大多数是技术素质较低、文化程度较低、理论素养较低,到2009年底,总站党员总数为333名,已占职工总数的25%以上,且近70%为90年代以后入党的,这些党员呈现出文化程度较高、技术素质较好、一线党员绝大多数为生产骨干的新特点,20年来,总站党委一方面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另一方面严格教育和管理党员队伍,使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经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实践和创造争优活动,总站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总起来说,这20年总站党的建设工作,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开展的,是在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定位和活动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科学定位,正确认识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成为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为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做贡献的政治核心,这就是20年来总站党的建设的主题。

二、围绕打造政治核心这一主题,20年来总站党的建设经历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一)、从1991年到2002年的11年,是总站党建工作打基础、练内功的11年

从1991年11月总站首次党代会到2002年总站第四次党代会这11年,历届总站党委班子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打基础、练内功,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推向了21世纪。

运输总站首次党代会确定了“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的 “七一”讲话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运输新发展而奋斗”的大会主题,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提高、三年见成效的具体工作目标,其后三年,党和国家加快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的胜利。总站党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克难求实、开拓创新,党的建设取得了新成绩。这一期间,总站党委组织开展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了新时期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方向和工作任务坚定了总站人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面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职工队伍思想状况发生的新变化、呈现的新特点,以日常教育为基础,坚持不懈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了“内树队伍正气、外塑企业形象”大讨论活动,极大地扭转了少数职工主人翁意识淡薄、纪律涣散、职业道德缺欠和上进心匮乏等现象,宣传树立了炼铁站刘力、立山站周忠良等“敬业爱岗”典型;以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按照“坚强、团结、实干、公正、廉洁、创新”十二字要求,加强了党的建设,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吸引力和凝聚力。三年间,有57名职工加入党组织;应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遇到的严重困难,始终站在运输保产的前列,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带领广大党员,开展党内“建功立业”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xx面临资金紧张的困难时候,总站人与xx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响应号召沉淀工资,并将家里的余款借给xx购煤款达35万元,在xx克服资金紧张难关的关键时刻交上了总站人满意的答卷。三年间还涌现出辽宁省学雷锋先进集体——新华站西环市丙班第一包乘组和xx献血金牌获得者——郭翠华等典型。

1994年召开的运输总站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推动xx发展运输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大会主题,提出了“三个坚持”、“实现三个零”“六个创先”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其后四年,正是我国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四年,也是运输总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受严峻考验,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的四年。总站党委在全体党员中兴起了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高潮,在全体干部中组织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教育活动,组织职工开展“如何振兴xx、发展运输、提高素质”大讨论,激励了广大职工一专多能、竞争上岗、自觉学习的热情。这四年是总站党委完善制度,夯实基础,精干队伍的四年。总站党委修改完善了《党委工作规则》,认真贯彻了《xx基层党支部工作条例》,提出了“抓基层、打基础、强化党支部、活跃党小组”的夯实党建基础要求,在基层支部普遍开展了“达标创先”活动,同时大力开展了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和减少无党员班组工作,四年间,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总站直属党总支、支部都进入好和较好党支部行列。先后有二个党总支、支部进入xx公司“样板”党总支、支部行列。244名党员受到xx公司、铁运公司党委的表彰。两级班子成员大多数是优秀和胜任的。党员合格和基本合格率占99.4% 。发展党员96名,其中通过“推优”入党的优秀青年占1/3以上;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党员“双学”活动和以“党员八带头”为内容的“为党旗添光彩、为总站作贡献”活动,广大党员在安全保产、优质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这一时期,总站无线电平面调车系统开始推广应用,安全事故频率大幅下降;党内建功立业活动蓬勃开展,精兵减政,干部总数由331人减少到258人,科室由21个减至14个。

1997年召开的总站第三次党代会,确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以夺取两个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大会主题,大会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要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求和中央提出的要把领导班子建设成有开拓进取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强,懂经营,会管理,团结协调,得到群众拥护,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标准。要抓好各级班子的核心合力问题。努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其后的四年,是xx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搞好国有企业的方针、政策,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加快改革改造,经受市场经济严重考验的四年;是运输总站党委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细致下企业党的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取得新成绩、党的建设取得新进展的四年。四年间,总站党委在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了邓小平理论学习、“三讲”学习教育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班前五分钟”和“总站之光”等载体,大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找差距、提建议,激发了广大职工求生存的危机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靠提高素质求生存、为总站发展作贡献,成为了广大职工的共识;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了党委委员抓党支部建设责任制,加大了专兼职支部书记培训力度;在党员中深入开展了责任区和先锋岗活动,挖掘树立了“青年先锋——邱荣生”这样的优秀党员典型,同时先后有22个党(总)支部、17个党小组、43名党员受到xx和铁运公司党委的表彰;针对居家休息党员增多这一实际,强化了居家休息党员的管理,使党员离岗不离党。这一期间,总站完成了驼峰推进线的工程改造,顺利实施了“三站一区”的剥离和“四部一会”的机构改革,干部减员15.9%,工人减员9.3%,运输总站平稳跨入了新世纪。

应该说,从1991年到2002年,xx生产经营形势,总站运输保产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站党委在应对经营方式转变、企业减员增效、企业改革分离等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事,难事面前,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带领干部职工实现了生产经营的稳步顺行,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二)、从2002年到现在的9年,是总站党委谋发展,铸辉煌的9年

从2002年总站第四次党代会到现在的9年总站历届党委班子坚持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发展、铸辉煌,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

总站四次党代会确定了“实践三个代表培养运输现代人,为运输总站新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大会主题。其后的四年,以灵山驼峰全线自动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为标志,总站技术装备得到大幅提升。2003年灵山站改造一期工程完成,实现了信号操纵系统由6501到微机连锁的跨越;2004年8月,灵山驼峰全线自动化改造工程竣工,使灵山编组场一下子成为国内工矿企业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设备最先进的驼峰编组场。总站党委抓住xx钢铁产量双超千万吨和铁路运输技术装备大幅提高的的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总站发展,积极促进总站和谐,进一步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使“货票就是货币”、“用户至上”、“制度最大”等生产经营理念深入人心,以半军事化管理和诚信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初具雏形,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涌现出了辽宁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蒋贵宝和“北大门的守门人——刘杰”等为代表的一批典型群体。在班子建设方面,总站党委在两级班子中启动了创建“火车头四好团队”的序幕,制定了“四好团队”考核标准,开展了最佳党课评选活动;在支部建设方面,开展了争创“样板”党支部和党支部间“横挂互联”活动,东xx站党支部被评为xx“样板”党支部。成立了居家休息党支部,并具体指导该支部稳步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党员队伍建设中,组织党员在安全保产、技术改造和抗击非典等工作中立潮头、当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总站党委在全体党员中认真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经过“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广大党员明确了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争当“六个先锋”,领导班子认识了先进性的具体任务,争做“六个表率”,总站党委通过认真做好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以及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整改成果并进行“回头看”工作,将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成为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满意工程。

2006年召开的总站五次党代会确定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高效、文明、和谐的运输总站而努力奋斗”的大会主题。这一期间,总站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08年,总站实现了全路微机连锁,“两杆旗、一盏灯、榔头岔子两边扔”成为了过去的历史,进而满足了xx现代化运输的需求,减轻了体力劳动,改善了作业条件,运输的通过能力与作业效率成倍提高。调车作业的安全与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2008年,xx铁路ERp系统全面开发并进行系统测试。该系统涵盖xx场内主要铁路运输业务,实现了xx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成为了xx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总站调度系统进入集中化、管理科学化、操作简便化的全新时代。总站党委根据新形势的变化,认真贯彻xx“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的党建工作新思路和xx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9个文件,大力加强班子能力建设和党员先进性建设,以建设高素质运输人为关键,以改革党组织领导方式和完善党组织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总站党的建设。大力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总站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特别是2007年3月初,xx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的袭击,铁路运输全线告急,总战绩是启动应急预案,千名职工以雪为令,发扬了“顾全大局、爱厂胜家、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经过三天三夜的奋战,取得了运输保产的全面胜利。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总站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胸怀大局、心系灾区,积极自愿地缴纳“特殊党费”支援灾区建设,共有360名共产党员为汶川抗震救灾缴纳特殊党费38360元。这三年,总站党委、行政和工会均连年进入集团公司先进行列。

2009年10月28日召开的运输总站第六次党代会,确定了“全面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建设创新、高效、文明和谐总站的新胜利而奋斗”的大会主题,提出了“打开思想解放`总开关'、把握科学发展`主方向'、激活开拓创新'源动力'、强化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全面构建“创新高效、文明和谐”运输总站,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和抓住“一个关键”,坚持“两个更加注重”,实现“五个创新”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六次党代会以来,总站党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基础,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坚持搞好党委中心组和车站领导班子学习。建立周三学习和干部考学、述学制度,保证学习有规划、有重点。采取班子领学、集体共学、个人自学、专题研学、专家讲学、培训促学、参观践学等方法,联系实际,学用结合,促进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的转变。通过学习,确定了“构建创新高效、文明和谐运输总站”的目标,提出了“人本至上,制度最大”的管理理念。在制定总站长远规划,拓展市场,实施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都体现出了理论武装、指导工作的良好效果。深入开展“火车头四好团队”建设,加强了两级班子建设。每季度组织一次“火车头四好团队”最佳经营业绩成果评选,并将最佳成果汇编印发供学习借鉴,2009——2010年经营业绩成果部分以送印刷。认真落实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及述职述廉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在班子中民主意识、团结意识、勤政廉政意识进一步加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总站党委以理论研讨创新为先导,先后组织了党建论文征集和党支部委员抓党小组建设责任制专题研究,并将成果分别汇编印书下发,指导工作。同时,认真开展承诺、践诺和评诺活动,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面创先争优的氛围。2011年7.1前夕,运输总站党委喜获辽宁省先进党委的荣誉称号。

回首总站成立20年来的党建工作,可谓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抚今思昔,展望未来,总站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肩负的使命神圣而光荣。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为实现构建创新高效、文明和谐运输总站”的目标,全面推进总站党的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国辩二十年

因为这场辩论赛,蒋昌建和姜丰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蒋昌建在当时的我看来是王小波的迷你活体,他常常在教工食堂吃饭,女生们路过,皆窃窃私语,目之以秋波。姜丰是中文系的研究生,给读本科的我们做过个讲座,漂亮得跟演员一般。”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作家巫昂这么回忆。 本报记者 刘科

这个8月底,为了一个相约已久的私人约会,1993年复旦大学辩论队队员、老师们将重聚复旦大学校园,以纪念20年前在新加坡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中折桂的经历。

“我们平时也有聚,但总没办法聚齐,因为我们的一些队友,包括老师,有些人到了国外,或者其他不同的城市,各自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所以一直很难聚齐。”当年的辩论队成员蒋昌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20年前的8月20日,蒋所在的复旦大学辩论队代表中国出征新加坡,并最终荣获冠军。一战成名的辩论队成员姜丰、蒋昌建成为大众偶像,一直是聚光灯下的焦点。

20年来,“国辩”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成长。回首往昔,在一些曾经的参赛者、评委看来,国际大专辩论会(现已更名为国际群英辩论会)正走向一道窄门,其突出症结是辩题局限缺乏时代气息、辩论赛过于注重名次而缺乏多样辩风。在赛事海选如流、各种选秀不断的2013年,“国辩”这个品牌已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时势造辩雄

复旦大学是在1993年3月接到国家教委的电传的。是年8月,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在新加坡举行,受邀国家和地区有中国大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中国台湾、香港地区、马来西亚等10个。

由于复旦大学代表队在1988年的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上取得佳绩,国家教委决定由复旦大学组队参赛。随后,复旦大学决策中枢快速反应:由校党委副书记秦绍德挂帅,国际政治系系主任王沪宁教授任顾问、哲学系教授俞吾金任领队兼教练。

1993年3月26日,30多位专家指导团成员首次在文科大楼1004室聚会。3月28日,两幅引人注目的海报同时在校门口橱窗和中央食堂前的宣传栏出现。 这一消息在复旦校园激起热情,上百名优秀学生参与了当时的校园选拔比赛,时任专家指导团的复旦大学教授朱维铮曾对参与选拔的学生大泼冷水,“美国、加拿大的一些大学,华裔学生占40%,精华所在,我看今天演讲的学生没有几个能与之媲美。”

经过一个多月的四轮选拔,复旦大学最终从百名选手中确定了六人参赛名单:姜丰、严嘉、季翔、蒋昌建、何小兰和张谦,其中何小兰和张谦是替补队员。

在集训期间,上述队员几乎都阅读了近百本书,其中包括儒家的四书五经、西方经济学的各家代表著作、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名著、中西文化史、思想史的著作乃至各类人物传记。包括朱维铮、朱立元、吴晓明、陆士清、 张汝伦、葛剑雄等在内的30多位教授给辩论队员们讲授文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宗教、音乐、美术等各类课程。“我们这是举校体制。”蒋昌建这样总结。

当年8月20日,复旦代表队在王沪宁、俞吾金的带领下赴新加坡参赛,哈佛大学学者杜维明和武侠作家金庸坐镇评委席。中央电视台也以主办者的身份介入,时任中央电视台青少部编导的潘跃,在前往新加坡学习观摩比赛的同时,见证了由蒋昌建等人组成的复旦大学辩论队的辉煌。 “1993年节目的火爆是因为所有需要的前提条件都具备了。一方面,青年大学生隐藏的辩论基因有所躁动,社会转型面临很多变化和问题需要反思和讨论,辩论迎合了人们的需求。”现任央视青少部制片人的潘跃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潘参与了迄今为止的全部十届“国辩”。 央视选择在1993年10月1日晚上的黄金时间播出决赛,然后在“十一假期”播出之前的比赛录像。彼时的央视仅有一套和二套,电视节目品种相对贫乏,“当时没有超级女声,也没有中国好声音,可以说,那个时候任何一种新形态的节目,都可能很有收视率,辩论赛是当时的PK比赛,群众基础足够大,这是特定的历史原因。”潘跃说。

“如果把这四个人放到2003年或者现在,未必会有这样的反应。社会在变化,大学生的偶像标准也在变化,很多历史机缘促成了那次的火爆,这是时势造英雄。”潘跃进一步解释。 潘所说的时势造英雄其实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正是社会思潮活跃、文化热兴起之时,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新旧思想的辨疑,对未来的期待和困惑都可融入辩题去明晰。

1993年的辩论赛在日后被如实写进了《狮城舌战》一书中。该书可谓盛极一时,很多学子从中感受到复旦代表队那种光荣与梦想的氛围。

蒋昌建坦言,那时参赛有很强的爱国情绪在。“我自始至终以‘我代表复旦大学、代表前进中的中国’来为自己鼓劲。我要让新加坡人民和评委们看到,在中国,在中国的一所大学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在这位学生身上感受到华语的优美和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当时的获奖感言中,蒋昌建曾如是说。

因为这场辩论赛,蒋昌建和姜丰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蒋昌建在当时的我看来是王小波的迷你活体,他常常在教工食堂吃饭,女生们路过,皆窃窃私语,目之以秋波。姜丰是中文系的研究生,给读本科的我们做过个讲座,漂亮得跟演员一般。”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的作家巫昂这么回忆。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辩论赛在当时成了各高校最活跃的社团活动。也正是在那样的背景下,一本叫《演讲与口才》的杂志畅销全国,甚至在蒋昌建签名售书时,还曾发生过拥挤事件。 这股辩论劲风甚至还刮出高校象牙塔。譬如,“请问对方辩友,是饺子好吃还是窝头好吃?”被表演艺术家赵丽蓉编排进春晚的小品中,成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社会一大流行语。 从辉煌走向平淡

1993年的狮城之战催生了中央电视台和新加坡电视集团的一个协议:国际大专辩论会从1993年开始准备搞10年,轮流坐庄,两年一届,一届在中国,一届在新加坡。

1995年的辩论赛移师北京,出现了有史以来最辉煌的评委阵容,包括杜维明、王元化、余秋雨、江平、孙康宜等知名学者。但巅峰过后,是一段毁誉参半的历史。

复旦大学辩论队在狮城获胜的同时,也开创了一种辩风,辩论界的业内人士给它定义为花辩。花辩主要展示知识的丰富性,辩风花哨,使用华丽的词汇、大段的排比。

这种辩风,流于技巧和套路化,过分注重词藻华丽、辩论像诗朗诵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辩论越来越偏离正面交锋、逻辑严密等基本要义。“对方辩友不要本末倒置”、“对方辩友不要偷换概念”、“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问题”„„在一段时间内,这些辩词被广泛模仿。 “1993年那届辩论赛,其实有演讲比赛的痕迹,针锋相对的成分比较少,就跟于丹这样,突然很抒情地来一段。”1999年西安交大辩论队的辩手、学者郭宇宽说。

“1993 年复旦大学的辩风带来很强的感染力,后来很多辩手都模仿,从手势到发言,有很多雷同之处。这样的辩论赛一多,时间一长,人们就审美疲劳了。”潘跃说。

在1995年出版的《唇枪舌剑》一书中,潘跃开始反思,他指出大专辩论赛规则上的种种弊端,比如节奏慢、每个辩手发言的时间过长等。

这种朗诵式的辩论和堆砌辞藻的辩词在1997年成了硬伤。是年,代表中国出征新加坡的首都师范大学队,依然是字正腔圆、大段大段的立论和总结陈词。在决赛中,不敌临场应变、四面出击的马来亚大学,该队从此开始连续三届进入决赛。

胡渐彪代表马来亚大学参加了1999年和2001年两届国际大专辩论会,之后又担任过马来亚大学辩论队教练。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和中国相比,马来西亚辩手的弱点在语言。不过,马来西亚有着几项优势,马来西亚中学高考压力不大,学生有更多时间投入辩论等课外活动,其辩手的辩论经验一般比中国学生多。马来西亚辩论队的另一个特色是:学长回校协助带队的情况相较普遍。 1999年,辩论赛开始将华裔和非华裔选手分开比赛,每队设立了自由人,侧重短兵相接,单打独斗,呼唤优秀辩手,也正是在该届比赛中,冠军西安交通大学队创造了日后被业内称为“雄辩”的风格。

“花辩重知识点的考量,对辩论队员有很高的知识要求,雄辩重逻辑点的推进,对辩论队员有很高的理论要求,使辩论有理论反思的景象。这种风格的变化,是辩论走向深刻、辩风呈现多样的趋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余潇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余曾担任多届大专辩论会评委。

至今,胡渐彪仍清晰记得自己参与的1999年马来亚大学对垒西安交大的决赛场面。“西安交大的强大攻势、捉点的凌厉精准,路一鸣总结陈词的气度、郭宇宽带动的猛烈攻势,给我队的压力至今印象深刻。”

某种意义而言,公众对辩论赛的兴趣在此后已不复当年。其间,尽管有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最佳辩手余磊等灵光一闪的表现,但他们的影响力远难和1993年的姜丰们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是,日趋丰富的校园文化,逐日分流了辩论会的观众,国际大专辩论会虽仍是各高校学生辩论社团关注的赛事,但已难重现一度轰动大陆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昔日辉煌。 另一方面,曾获得冠军的高校此后不再参与该项比赛。过去参加国际大专辩论会的都是由国家教委指派,北大曾在1986年拿过亚洲大专辩论赛冠军,之后宣布不再参加。复旦大学在1993年拿到冠军也不再参加,1995年南京大学拿冠军后,也不再参加。“主要是怕输,想赢但是又不能保证赢,于是就不参加。”潘跃说。

2003年,“国辩”历经10年,央视与新传媒续约,继续举办“国辩”。最终中山大学1分险胜台湾世新大学,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黄执中获得最佳辩手。2005年,“国辩”在新加坡举行,最终电子科技大学击败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冠军,黄执中则蝉联了最佳辩手。

尽管关注度下降,但客观而言,这十年里,“国辩”队伍的技术仍然在提高。胡渐彪最佩服的正是黄执中,“他的价值论述的功力,可说非比寻常,也因为此一独特能力,他开启了‘受身’的辩论攻防技术,这是传统辩论套路中罕见的打法。”

2007年“国际大专辩论会”更名为“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大陆第一次将网辩引入了国内选拔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大陆院校参赛,最终击败澳门大学获得冠军。

“随着历史的变迁,辩论赛没有以前那么热了,要想再恢复到上个世纪90年代那样是不太可能的了,因为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见证了辩论赛从辉煌走向平淡的过程,潘跃这么总结。 进入新世纪后,日益多元化的娱乐时代,对做一个好的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主办方,中央电视台有着不小的苦衷,约请评委、改进规则、征求意见、拿出辩题、邀请学校,本身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 事实上,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内容和形式近年来在不断创新,为了避免出现模式化的东西,主办方一直在寻求改变赛制,比赛规则曾在2005年由它的创办者新加坡人改变,每场比赛不再是

一、

二、三辩连续立论。

对高校而言,由于决赛在央视场场播出,在全国范围影响巨大,至少与招生关系密切。因此,能进决赛,没有一所学校会不重视。经过层层淘汰进入北京的那些决赛队伍,一般总有一位校领导带领,由一至二位知名教授担任指导和顾问,可谓倾尽全力。为了出成绩,学校已经把辩论当成简单的体育比赛,认为掌握技巧、勤加训练就可以获胜。

在余潇枫看来,辩论赛的衰弱的原因之一,是教育体制的守旧。“其实现代大学的窗口是体育、文艺之外,还应该加上辩论,这是真正提升人的智慧、强化人的社会化的活动。但现在很多高校还在进行各种智力较低的演讲比赛,主要原因是演讲比赛不容易跑调。况且学校的课桌椅都是固定式的,连教学辩论也难以实施。”

更多人则诟病,国际大专辩论会的议题离实际生活和公共话题越来越远。“辩论赛魅力不如过去,与议题的设置有重要关系。”蒋昌建认为,辩题应该更贴近实际生活和公共话题,比如:房产税该不该收;限号是否缓解城市压力最有效的方法;食品安全的症结在哪里。

“辩论的生命力是与生活息息相关,中国现在每年面对这么多转型问题,议题其实非常多,需要有规则的角度去讨论透彻,但现在这方面的议题非常少。”郭宇宽说。

事实上,辩论赛最后的议题确定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层层把关,议题就更多地呈现出程式化与板式化。“议题的设置一定程度上要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是青年人的选择,因为电视主要是放给群众看的,也是青年人直接参与社会思考的一种方式。”余潇枫说。

辩题已经是这项赛事里最让组委会头痛的事之一。2007年的辩论话题有所改观,央视副台长孙玉胜在当年提出以事实性话题取代思辨性辩题。当年的辩题包括:“公共场所应该全面禁烟不是部分禁烟”、“金庸小说应不应该进中学课本”、“是否赞成送老人进养老院”、“赞不赞成为了漂亮而去美容”以及“是否赞成网络实名制”等。

在胡渐彪看来,很多人会期待当代知识青年对时局的见地,也有很多人会希望通过两极对立的视角,来审视这个时代的重要议题。辩题和社会议题离得越远,其社会性就会越弱。 “国际大专辩论会,社会性重要不重要?这是不是主办单位的办赛目标?从现实来看,这毕竟是一场电视辩论。电视台的目标观众是谁?有没有收视率的考量?如果央视和新传媒锁定的观众群是期待获得娱乐的观众群,那就难免会把辩论议题变得轻松,甚至会把辩论赛制变得更综艺化。但是,如果我们把大专辩论赛的观众群锁定为知识分子、关注宏观社会议题的群众,那么,辩题的娱乐化、赛制的综艺化,只会把国辩和观众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我认为,全球各国名校之所以会积极派队参与,他们期待的‘国辩’,应该是后者。”胡渐彪说。

在郭宇宽看来,辩论不只是练口才,更重要的是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辩论必须思想自由活跃,我觉得辩论应该回归常态,走向民间,走向自发,现在很多大学自己组织的辩论赛,其实做得不错,在这里出现公共意见领袖的土壤可能性较大。辩论天然是说理的活动,这种说理不是为自己说理,而是为公共事务辩论,这是一种精英运动,像美国有一个电视台,每天都在辩论,夜间播出,收视率也不错,就一台摄像机,两个人在辩,但中国目前搞这个,存在着瓶颈问题。”郭宇宽说。

“近些年来种种要求与规定,给辩论赛议题设立了太多的禁区,辩的人没有激情,听的人没有兴趣,许多赛事成为‘为辩论而辩论’的比赛。”余潇枫说。

目前,浙江大学的求是杯辩论赛仍每年举行,许多高校也以这样或那样方式在坚持开展辩论赛活动,但辩论赛总体走向了衰弱。

“辩论是一种智慧磨练,它不会消亡,但会以不同的形式在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来。在新的时代背景里,辩论赛将会更加多样且更加开放,特别网络辩论值得提倡。网络辩论会成为未来辩论的主流方式,也会成为网络民主化的生要方式。中国的大众传媒如果重视网络辩论这一处女地,将会非常地出彩。”余潇枫说。

被一场辩论改变的人生 本报记者 刘科

尽管辩论赛逐渐式微,华语文化在新加坡的影响力也早已不复当年,但若再次走在乌节路上的时候,蒋昌建们或许还会想到20年前在新加坡度过的日子。

某种程度而言,电视辩论更像一场婚姻,辩手因电视而扬名天下,电视因辩论赛而吸引观众和广告商。20年风云散去,曾经的辩手和教练,走在各自的人生路上。

姜丰在1993年辩论赛后的次年,进入央视《正大综艺》栏目,担任编导兼外景主持人。1997年担任《文化视点》栏目主持人、制片人。2001年,她去了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

严嘉在1998年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目前在丹敦浩律师事务所香港办公室工作。季翔在狮城舌战后,在复旦读完硕士,之后赴美国深造,曾在国际知名的美富律师事务所做律师。 蒋昌建的人生轨迹一直摊在大众面前,1993年获硕士学位后,他用三年半时间攻读博士,用了一年做博士后。2001-2005年成为《杨澜访谈录》总策划,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公众对我个人的定位,是我本人没法改变的,我现在的工作是教学、科研的任务,跟辩论本身没有关系,但只要提到我的名字,大家都会认为我是(一个辩手),我没有办法改变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不能太矫情地解释,我是一个教国际政治的老师。”蒋昌建说。 1999年的冠军队成员路一鸣现在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如果没有国际大专辩论赛,我可能会做一名基金经理,或者大学老师。”路一鸣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这么说。 在路一鸣选择媒体行业的时候,他的两位队友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电视传媒,尽管他们的专业背景同样是工科。郭宇宽曾先后就职于陕西卫视,历任湖南卫视主持人、央视《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他们的另一位队友樊登则先后担纲过《再说实话》的主持人、东南卫视《步步为赢》主持人等。

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最佳辩手余磊,因为在辩论赛上的出色表现,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后被破格保送研究生。随后进入商圈,如今已是一家证券公司的董事长。

2001年辩论赛冠军马来亚大学队的成员胡渐彪,曾任ntv7新闻主播。目前,他在珠海的一家跨国公司担任管理职务,同时担任着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辩论队教练。

“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总会有想脱颖而出的念头,一个社会也应该给当下的年轻人脱颖而出的舞台。”郭宇宽说。

华语辩论网暑期培训——朱涛:辩论历史

这是我在华语辩论网做的一次讲座。听说新加坡的新传媒集团已经通知央视,不再举办国际大专辩论会了,发轫于1986年的亚洲大专辩论会,1993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已经在新加坡寿终正寝了。央视会不会继续办下去,全国大专辩论会和国际大专辩论会会不会销声匿迹,都是个未知数。

讲座稿:

想先问一下,大家对于电视辩论赛辩论赛的了解程度有多少,对那些内容比较感兴趣

电视辩论赛的大陆,以前偶尔会有,但是没有系统的组织,1986年,新加坡为了弘扬儒家思想,举办了首届亚洲大专辩论会。

第一届比赛只有四个队伍参加。

当时大陆方面选派的是北京大学参赛。

是指派的队伍参加。选派北大也非常好理解。

参加比赛的其他队伍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澳门东亚大学和新加坡的学校。

1986年首届纯国语的《亚洲大专辩论会》是由新加坡大华银行赞助,新加坡广播局SBC(即当时的新加坡广播电视台)举办。当时很多人认为辩论会的始祖起源于新加坡,但真正的辩论活动应该起源于英国,只是新加坡进一步的将其发扬和普及以致汉化。

根据当时新加坡主办方发来的参与资格指引及规定,说明了,将由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东亚大学及中国北京大学共四所院校参与,每校辩论队员共5人。包括:1辩论员,2辩论员,3辩论员,4主辩论员及第5名后备辩论员。并且明文规定,参与辩论员的年龄不得超过22岁及最高学历不得超过大学2年级。

北大的队员是队员:杨金林,李玫,马朝旭,王雷,于学军,学历是两个硕士,三个本科。

教练是洪君彦,巫宁耕

后来北大在辩论圈混得最好的孙东东,当时并不是这届比赛的教练。

第一场北大就抽到了澳门东亚大学。

据说是这场比赛的结果有争议。

据东亚大学的人说,呵呵。

孙东东当年还在北医大搞精神病研究„„(SIGR)

概括说,北大的情况想演讲,有些背辩论,对方呢,理论的底子薄了一点,但有反应非常机敏的辩论员。

争议比赛的结果。

我们现在辩论的主流是不是也应该围绕儒家思想呢(刘宸伯)

不是,新加坡有他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渊源,具体我就不详述了。

这个弘扬儒家思想也不是只是辩论赛这一件事,新加坡还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比如中小学的教育中等等。

东亚大学的同学认为是当时的大华银行到北京开首家办事处,赞助了这次活动,所以,应该让北大获胜的。

第一场取胜后,北大进入决赛,对阵香港中文大学。

发展旅游业利大弊大。

这场比赛我觉得北大准备的非常充分,确实应该获胜。

北大获得了亚洲大专辩论赛的冠军,但最佳辩手虽然是北大获得,却违反了秩序册说约定的制度。

按照当时早前的规则,即,AB队辩论,CD队辩论,然后AB及CD两组的获胜队伍进入总决赛。即全过程为3场辩论。AB辩论会产生一名最佳辩论员,CD辩论也会产生一名最佳辩论员。但最终的《亚洲大专辩论会》全场总最佳辩论员必须由前两次的最佳辩论员中产生。但获得1986年的首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全场最佳辩论员的这名北京大学队员并没有获得规定中的前2场中的任何一场最佳辩论员。而是一步到位,直接获得了《亚洲大专辩论会》全场最佳辩论员。

两年后1988年,第二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又在狮城打响。

那届比赛,是不是有队伍说“牺牲一代处女,换来国家发展”类似的说法(SIGR)

我看到的都是删节版。

说得是不是日本啊。

反正从第一届开始就形成了个习惯。

是说越南„„无烟工业„„隐约听小鹏说起过(SIGR)

每个队到比赛中,都要骂日本几句。

因为日本给东南亚造成了很多的伤害和心里阴影。

教育部决定不派北大,以显示我大陆高校水平非常之高。

这回瞄准了另一个文科鼎鼎大名的高校,复旦大学。

这次还是四间学校吗?(涅盘)

6所。

复旦派出了罗洁,顾刚,鲍勇剑,李光斗和吕巍

一女四男。

这届比赛的水平非常之高。

以至于决赛的评委都发出,语言修养都达到炉火纯青,你们前途无量的感慨。

复旦大学和台湾大学相遇在决赛。

辩题是儒家思想可不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当时复旦的立场是不可以,十分不利。

因为新加坡推行儒家教育。

大家有机会一定要看这场比赛。

那届复旦开发出来的很多理论至今被很多的辩论队使用。

比如起承转合,比如角色的分工。

研究93年复旦队伍的回忆,就可以知道他们那届自认为是不如88年的队伍的(SGIR)

对,是的。88年的知识含量太强了。

这样的队伍在初赛的时候也遇到了险境。

在庞大的人口是不是第三世界国家负担的这场比赛中,前面打得难解难分。

后来凭着吕巍精彩的四辩陈词,3:2险胜。

决赛四辩上的李光斗。

四个人四种风格,有刚强勇猛,有才情旨趣

特别漂亮。

把亚洲大专辩论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至于,后来改成国际大专辩论会后,教育部首先排出的还是复旦大学,此是后话。

李光斗是不是就是现在经常在中央二台出现的那个“营销专家”?(门)

对。

这个人当年肄业了。

没有在复旦大学毕业。

原来如此,怪不得每次出场都被称为“才子” (门)

也就没法分配。

88年,自己到广东创天下,真是吃遍千辛万苦。

不是88

李光斗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88年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亚洲大专辩论会,荣获冠军。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会副主席。(SIGR)

李光斗主要影视广告作品:

《小霸王学习机·望子成龙篇》

《小霸王学习机·小儿郎上学堂篇》

《爱多VCD·成龙好功夫篇》

《伊利冰淇淋·找朋友篇》

《伊利奶粉·风吹草低现牛羊篇》

《蒙牛纯牛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篇》

《蒙牛纯牛奶·世上只有妈妈好篇》------------------(SIGR)

没毕业。

是肄业。

他出名,就是跟成龙合作小霸王学习机。

这个人的经历我就不讲了,否则能讲一晚上啊。

这个人的经历我就不讲了,否则能讲一晚上啊。

我知道的,这种人属于你的研究范畴„„(SIGR)

复旦最厉害的是二辩顾刚。

咄咄逼人,刚强勇猛。

这家伙的一些东西我以前也看过不少(门)

跟余磊,路一鸣是一样的惊艳。

1990年,第三届开始。

大陆又派了第三支高校,南京大学。

在习惯了北大复旦的三男一女后,南大排出的主力阵容是两男两女。

当时就给人感觉气势弱了不少。

怪不得我们队的气势这么弱,哈哈(门)

怪不得我们队的气势这么强,哈哈(SIGR)

到了95年国际大专辩论队,南大再次出场的时候,居然排出了四个女生,当时觉得,这真是一脉相传啊。

注意,我说的是气势。

95年的事情,王涌到提起过一些,你讲到了我再补充(SIGR)

90年的南大因为有了复旦的明珠在前,所以被人低看了不少。

后来是哪个大学出了4大金刚(神牛)

西安交大?

但是细细品味这支队伍,却不是那么回事。

尤其是两位女辩手中的一位,名字叫做姜红卫

相当了得。

以至于,出言非常谨慎的许霆芳律师,居然脱口称赞她为,女诸葛亮。

对她的称赞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辩词最犀利的时候,就是她最从容的时候。

作为一个女辩手,作为一个辩手,这种评价太难得了。

那届比赛,南大遇到了台湾大学。

决赛的辩题是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南大是两男两女,却是以攻为主。

整个队伍攻势凌厉。又有姜红卫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辩风极为可取。

台湾大学是三男一女。

四辩上了一个女生。当时我们感觉气势很弱的。

这个女生就是88年跟复旦比赛的一辩,叫王菲菲。

她也是第一个参加了两届比赛的队员。

以后有了胡渐彪。

台湾大学的辩风极为温柔。

三男一女的气势比两男两女还弱。

以守代攻。

然后一刚一柔,一攻一守,就上演了一场历史上辩论张力最大的比赛。

后来又有这种感觉的就是看到了02全辩,人大对法大的比赛,依稀回到了那场比赛。

结果这场比赛打得难解难分。

台湾大学靠了王菲菲一段及其精彩的陈词,以3:2险胜。

许霆芳称赞王菲菲的总结陈词是

连对手都听得心服口服。

两队以几分之差评定了结果。非常接近,后来有人说,这场比赛的结果也有内幕。

具体原因我就不清楚了。

和89年风波有关系(SIGR)

是吧。

但是我觉得判谁胜都可以。

当时评委对他们的评价是,虽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也令很多人难以望其项背。

还记得我说的88年的点评的评语吗。

高下立分。

不过这支南大,我也是蛮喜欢的。

到了92年的时候,第四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大陆到底会派那支队伍出战呢,当时很多高校都在猜测。

结果,新加坡没有举办第四届亚洲大专辩论会,93年,举办了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邀请的高校从亚洲扩大到了国际。

一共有八支队伍参赛。

教育部派了88年取得好成绩的复旦大学参赛。

复旦大学非常重视,进行了层层选拔,选出了,姜丰,季翔,严嘉,蒋昌健

两个研究生,两个本科生。

教练是俞吾金,顾问是王沪宁。

这个王沪宁,了不得。

当时是破格提拔的教授,在政治学方面非常有建树。

结果,后来比他的队员混得还好,现在进了中央。

中央书记处书记(SIGR)

中央政治局委员(SIGR)

当年复旦人在书里回忆,是个总以手拿大棒的形象出现的人(SIGR)

复旦当年在文科楼训练了三个多月,打了一百场以上的比赛。看了几百本书。

去年,我去复旦的时候,特意让SIGR告诉我复旦文科楼在哪。感怀一下辩论的情怀。

复旦先胜剑桥,后胜悉尼,最后决赛遇到了台湾大学,辩题是人性本善。

复旦跟88年一样,抽到了一个不利的立场,人性本恶。

结果这只复旦也是不负众望。5:0战胜台湾大学。

决赛的评委有金庸,还有新儒学第三代掌门人,杜维明。

当时,杜就指出,复旦的知识结构更为完整,团队配合更为流畅。

不足之处就是,语言太过华丽。

结果,大家都记住了前面的优点,忘了杜讲的不足。以至于埋下了,97年梦断狮城的苦果。

也因此促使98年民主选拔机制的产生,这又是后话。

95年,第二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在北京举行。

根据两年前教育部的许诺,以后每届国际大专辩论会都由复旦大学代表大陆参赛。

你不能跳过93的影响直接讲95年(SIGR)

93年的影响分为两部分。

而且,94年的长虹杯也是一个很有影响的电视辩论赛(SIGR)

一部分是积极的,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阵辩论热潮,持续至今。

可以说复旦当初的胜利,为今天的高校辩论赛做出的是里程碑式的贡献。

一部分是消极的,重语言,轻逻辑的浮华辩风也在大陆逐渐的流行。

并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包括复旦当年的辩风。

比如,我说了很多遍,你到底是没听到还是没听懂。

这都不懂,还来辩论......

真理虽然稀少,但总是供大于求(SIGR)

你说我错了就错了吗?还需要评为干什么„„(SIGR)

然后台湾大学也很要命,就说,我没听到,有本事你再说一遍。

95年,还以为复旦参赛,但实际派出的是南大。

南大上了四个女生。

当年是第四届妇女大会,在中国举行。

所以,有没有这方面考虑我就不知道了。

然后,南大先胜韩国一大学,又胜港大,决赛对阵台湾辅仁大学。

半决赛对港大是南大打得最好的一场。

港大也是女生居多,场面很热闹。

后来决赛,是四凤对四龙。

辅仁上了四个男生。

其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辩手,叫林正疆,非常厉害。

当时的比赛是难分难解,南京大学3比2险胜。

大陆上了三个评委。

王元化,江平,余秋雨。

加上海外的杜维明,孙宜康。

不要说给大学生评辩论了,评教授的辩论也可以了,呵呵。

95年南大把复旦辩论中华丽的一面发挥到了极致。逐渐是大家认识到了这种辩论范式的不足。

当年是第四届妇女大会,在中国举行。

所以,有没有这方面考虑我就不知道了。

王涌委婉的表示过,有这方面考虑,而且不仅仅是学校的考虑(SIGR)

当年评委席中还有一个牛人,罗豪才(SIGR)

中国行政法学界的泰斗(SIGR)

这届比赛是在大陆第一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会,最大的亮点,不是比赛本身和队员,而是评委。

中国很多专业的泰山北斗级的人物都亮相做评委,每每让观众有惊艳之感。

这确实是新加坡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稀有资源。

比如经济学界的吴敬琏,厉以宁

法学界的江平,罗豪才

文化学界的王元化,以及凭着文化苦旅红遍大江南北的余秋雨。

余秋雨就是在这次国辩上半决赛的点评折服了新加坡的电视同仁,有了后来多次国辩全辩评委的经历。

这场比赛的结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水平不高。不如93决赛。

而且,辅仁的队伍太不均衡(SIGR)

用杜维明的话说,有针锋不接的地方,有举证失误的地方,有跑题的地方,有论证到对方立场的地方。

还用了一个很损的招式(SIGR)

被后来很多人频繁模仿到吐(SIGR)

什么招式(他和他妈不爱我)

政治正确(SIGR)

以半决赛对阵澳门大学为最典型(SIGR)

跟93年比赛的评价相比,还以为点评一场高中生比赛。

可惜,这么犀利的点评再也没听到过。此后杜维明再也没担当过国辩的评委。

新南威尔士大学好不好„„(mameng)

就是把我党的理论融入立论(mameng)

对方根本不敢接(mameng)

余秋雨对于台湾大学频繁引用政治人物的政治语言提出了及其严厉的批评。

97年,大陆再派队伍参加第三届国辩,遇到了困难。

跟好多大学说,都不愿意被派去。

后来非常痛苦,就临时抱佛脚,找了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时间非常近,大概只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然后就开始选拔。

选拔的时候重讲轻辩

一所,人称为了解决北京地区落榜生读大学问题而创设的学校(SIGR)

选拔的都是演讲特别出色的队员。

当时中央电视台的张泽群就非常不满。后来这个张泽群成了99国辩的主席,又成了07全辩的评委。

电视采访时,张特意采访首都师范大学的二辩,问你进入辩论队,是因为什么,因为你长的漂亮吗,还是你演讲好。

那个二辩是辩的特别好。

后来,首都师范大学,过两关,斩八将,进入决赛。

其中战胜的一支队伍,就是新加坡的大学,新加坡大学的二辩正是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沈冰。

呵呵,世界是这么的大,又是这么的小。

进入决赛后遇到了马来亚大学,辩题是真理越辩越明。

这场比赛,马来亚大学有很多的诡辩。

最后评委判定马来亚大学获胜。

首都师范大学获得最佳辩手。

王尉卿(SIGR)

后来有人评价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支不会诡辩,也不会雄辩的队伍输了。

我觉得这个评价还是挺中肯的。

后来混迹官场,据说先是当区长秘书,后来当了区长助理(SIGR)

再后来,就不知道了„„(SIGR)

但是首都师范大学却是没受失利影响。他们回国,据说找了一批专家,对比赛录像评估后,认为获胜的应该是首都师范大学,然后就开始庆功。

后来出书,要求把他们写成正剧英雄,否则就拒绝接受采访和提供稿件。

后来那年出的书,就没有他们的文章。也是历年之仅有。

对于这场比赛的胜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诡辩,应该判诡辩一方负,还有人认为,诡辩,如果对方不能指出来,那就判对方输。

但是那场比赛,首都师范大学确实辩论的不好。

90年,大陆排出的辩论队第一次饮恨狮城,那是亚洲大专辩论会

97年,大陆派出的另一支队伍饮恨狮城,这是国际大专辩论赛。

98年开始,教育部为了避免再指派不出去的情况。就举办了蓝带杯全国大专辩论会,并决定冠军队伍可以代表大陆参加以后的国际大专辩论会,因此,西安交大作为第一支通过民主竞争而不是指派的大陆代表队参加了99国辩,并开创了国际大专辩论会的一个顶峰。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请大家开始提问。

注:SIGR是赵琪昊;门是邓哲;mameng是马萌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投标服务承诺书网站下一篇:述职述德述廉报告书

热门文章

天保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