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范文

2023-09-20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范文第1篇

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4、《西游记》

5、《繁星.春水》

6、《昆虫记》

7、《世界上下五千年》

8、《格列佛游记》

9、《上下五千年》或《中国通史》

10、《童年》

11、《居里夫人传》

12、《小王子》

六年级:(共12本)

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六年级)

3、《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水浒传》

7、《三国演义》

8、《地球上的红飘带》

9、《论语》(选读)

10、《贝多芬传》

11、《夏洛的网》

12、《世界上下五千年》 选读推荐篇(1—6年级)

《长袜子皮皮》、《金拇指》、《白比姆耳朵》、《小鹿班比》、

《阿凡提的故事》、《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希腊神话和传说》、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严文井童话》、

《阿伯吹童话》、《叶圣陶童话》、《寄小读者》、《洋葱头历险记》、

《一千零一夜》、《青鸟》、《吹牛大王历险记》、《金银岛》、

《列那狐传奇》、《椰林风声》、《绿野仙踪》、《堂吉珂德》、

《丛林历险记》、《神秘花园》、《八十天环球旅行》、《好兵帅克》

《感动小学生的100篇科幻》、《感动小学生的100个人物》、

《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三毛流浪记》、

《中外历史故事》、《霹雳贝贝》、《哈尔罗杰历险记》、

《雾都孤儿》、《汤姆叔叔的小屋》、《五毛钱的愿望》、《斯巴达克思》、

《苦儿流浪记》、《发现科学》(系列丛书)、《资治通鉴》、

《契珂夫小说选》、《马克.吐温小说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丘吉尔》、《基督山伯爵》、《永别了!武器》、《威尼斯商人》、

《大卫.科波非尔》、《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红头发安妮》、

《说岳全传》、《野性的呼唤》、《老人与海》、《小布头奇遇记》、

《调皮的日子》、《女生日记》、《非法智慧》(系列)、

《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长腿叔叔》、

《第十一根红布条》、《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

《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兰色的海豚岛》、《隐身人时间机器》、

《五三班的坏小子》、《哈里.波特》(系列)、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范文第2篇

1) 问暮鸦:何处阿戎家?——张雨《喜春来·泰定三年丙寅岁除。》

2)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唐·张说《钦州守岁》

3)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祗与东君偏故旧。——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4)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5)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6)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7)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8)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黄景仁《凤城新年词》

9) 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10) 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1)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唐·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12)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13)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宋·范成大《卖痴呆词》

14) 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唐·白居易《除夜宿洺州》

1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6) 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巴松灵风《贺新年》

17)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唐·白居易《除夜》

18)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唐·白居易《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19)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20)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宋·文天祥《》

21)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22)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唐·杜审言《除夜有怀》

23)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除夜》

24) 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道平常《庆新年》

25) 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闫旭辉《新年贺岁》

26) 莫嫌寒漏尽,春色应来早。风开玉砌梅,熏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日夜催,清镜宁长好。——宋·梅尧臣《除夕》

27)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罗隐《岁除夜》

28) 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29)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30)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31)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32)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钱来苏《新年有感》

33)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35) 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俯睇《又新年》

36)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7) 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事今年创见。——郭应祥《鹊桥仙(丙寅除夕立春,骨。》

38)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39) 已将春事叠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手摘轻愁寻旧梦,心铺素纸绘新颜。樽前菊蕊堪调酒,雪里梅枝总耐寒。预向风君签锦约,明朝花翠碧栏杆。——云舒云翔《新年寄怀》

40)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

41)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42)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唐·白居易《三年除夜》

43) 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夕阳洒绘云霞美,寒风劲秀雪漫天。花开花落情未老,年复一年志亦坚。我欲立志与天衡,豪情冲破不周山。——仇志璞《新年自勉》

44) 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45) 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浪淘沙·贺新年》。

46) 漫步空间又一年,唱吟赋和友情绵。迎新辞旧抒胸臆,共谱诗坛锦绣篇。——漫岗秋叶《新年寄语》

47)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48) 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49)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范文第3篇

《岁尽应令诗》

[诗人]庚肩吾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

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

金薄图神燕,朱泥却鬼丸。

梅花应可折,倩为雪中看。

《田家元日》

[诗人]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诗人]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長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除夜》

[诗人]李世民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科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長。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除夜》

[诗人]曹松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除夜宿石头驿》

[诗人]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萬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三年除夜》

[诗人]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長。

堂上书帐前,長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長,次第来称觞。

《新年作》

[诗人]刘長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長沙傅,从今又几年。

《除夜作》

[诗人]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扩展阅读:有关除夕问候语

1、快乐加勺蜜,幸福拌勺糖,红红火火的日子奔小康;健康饮盅酒,平安品杯茶,热热闹闹的团圆会久长;除夕夜守岁,聊天话吉祥,温温馨馨的祝福更安康!除夕祝愿朋友幸福健康同银猴一起前来!

2、年夜大餐摆上桌,酸辣香甜味齐全,红烧鲜亮心情顺,清蒸吉祥幸福长,爆炒财富财源旺,水煮平安身体康,酱焖浪漫爱情香,凉拌清爽如意降。祝朋友除夕合家团圆,好运连连!

3、大年三十瑞雪飘,喜从天降丰年兆。鞭炮响起旧岁辞,万家灯火吉祥耀。幸福生活美佳肴,美满甜蜜多自豪。祥和笑声喜悦传,全家围坐春晚瞧。祝您除夕万事好,愿君合家甜美笑。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范文第4篇

八下课内25课诗词赏析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从诗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酬谢诗?诗人抚今追昔,前后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看出是酬谢诗。 诗人的情感变化是:悲愤——豁达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典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悼念之情和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的感慨。

4、“沉舟”“ 病树”“千帆”“万木”各比喻什么? 答、“沉舟”“ 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贬谪之后哪些仕途得意的新权贵们。

3、诗人在“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表达的原意和情感各是什么?

答、诗人表达的原意是:自己被贬谪后,哪些新权贵们一个个的仕途得意,表现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4、后人又是怎样欣赏这句话的? 答、后人认为这句诗描绘了沉舟侧畔千帆竟发, 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欣欣向荣的画面,蕴涵了生活哲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代替,社会在前进,前景是无限美好的。

5、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既表达了诗人 对自己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又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从内容来看这首诗属于什么诗?咏史诗。

2、《赤壁》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什么特点?

传统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因为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感才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从内容上看,前两句和后两句各主要写哪方面?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抒发议论感慨。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它妙在哪里吗?

作者不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果,而是反说其事,并用“二乔”的命运形象的代表东吴失败的结局,以小见大,

5、从后两句中看出作者以什么样的观点评价历史英雄?

作者认为历史上的英雄成功成名是有一定机遇的。(只要有机遇,自己一定回有所作为。)

6、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了哪两件事情?

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自己因科举走入仕途;国家起兵抗元已有四周年。

2、赏析颔联。或颔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哪些方面?

用了比喻的手法。国家山河破碎如风中飘絮一样局势危机,自己命运也如被雨打的浮萍一样动荡不安,把国家和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连。

3、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哪两件事?

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在抗元战争中文天祥曾兵败从惶恐滩撤退,用“说惶恐”来表明自己对当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现在作者不幸被捕,途经零丁洋时,用“零丁”来表明自己处境孤苦零丁。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作简要分析。

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诗人愿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忧国之痛和愿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全诗的情感有何变化? 由悲愤到慷慨激昂 4.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山坡羊”是什么?曲牌名。

2、说说“聚”“怒”的妙处。

两个字都用了拟人的写法,“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3、“山河表里”是什么意思?突出了潼关的什么特点?

是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突出了潼关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

4、这首曲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历史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6、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感情。

25、诗词曲五首

一、给下列红色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折戟 低绮户 干ge 宫que chou chu chan juan

二、理解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两句诗是 。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诗是: 。

4、《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 。从视觉听觉上写出潼关的军事险要地位的三个句子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两句词是: 。

三、阅读理解

1、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水调歌头》(苏轼)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3、《赤壁》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11、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参考答案

25、《诗词曲五首》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9、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12、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作者来到了一个农村。意对即可 。

13、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可以看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意对即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朝代)的王勃(诗人),他和 骆宾王 卢照邻 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3.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

4“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5、颈联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这一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试题】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 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5、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

6、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

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和(D ) 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F.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二: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答]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两句描写早春春雨和早春春草的经典诗句,这两句诗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

(6)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7)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三:

(1) 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这首绝句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答:

(1)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答出对比手法给1分,写出表达效果给1分)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四:

1、 说说“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柔润滑腻的特点。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答: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所无的特点。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采用了何种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比;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草色和“烟柳满皇都”的盛夏景色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4、 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小雨、春色。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范文第5篇

王志祥

男,1949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黄陂,现任黄石市艺术学校艺术高中艺术专业教务处主任,国家一级演奏员,兼任黄石教育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理事,黄石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王志祥1968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附中,分配来黄石京剧团工作,曾任乐队队长,参加了该团所有现代京剧和众多传统京剧的伴奏任务,还以独奏演员的身份频繁到工矿农村演出,深受欢迎。1973年,他首次创作了笛子独奏曲《我们怀念毛主席》,受到观众的欢迎。1981年调入黄石歌舞团工作,担任独奏和乐队伴奏任务,曾任乐队队长、艺委会主任、副团长,1987年任团长。

作为艺术行政管理者,王志祥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1993年,他以改革的精神率歌舞团职工艰苦创业,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建造了一幢近600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解决了职工的安居问题。同时,还创办了具有影响的“红楼”文化娱乐有限公司,活跃了剧团的专业演出,受到省文化厅领导的赞扬。

王志祥还成功组织实施了文化和企业联姻。1986年黄石歌舞团与美尔雅服饰有限公司联合组建了“美尔雅轻音乐团”、并任团长。1993年与东贝集团共同组建了“东贝艺术团”,宣传了黄石的企业品牌,也促进了剧团自身的发展。

1991年和1993年,他作为主要策划和组织者之一,率领全团演职人员,具体实施完成了黄石两届国际乒乓节、黄石服装节的大型迎宾联欢会和闭幕晚会的演出,受到了国际友人、国内嘉宾的赞誉,黄石市人民政府给他颁发了突出贡献奖。同年被湖北省文化厅、人事厅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王志祥也是一位优秀的演奏家。1984年在建国35周年之际,他创作并演奏笛子独奏曲《苦去甜来全靠党》,深受观众欢迎和同行的肯定。该独奏曲由市广播电台送全国电台交流,还应邀参加了湖北省庆祝建国35周年电视节目的展播。此后,王志祥艺术佳音频传:1986年,他创作的笛子独奏曲《磁湖问》获黄石市创作剧节目汇演一等奖;1988年,他率团参加湖北省七市器乐金杯赛获得四金四银三铜的好成绩,笛子独奏曲《磁湖问》获金杯金牌奖;1990年他率团参加首届湖北省新人新作比赛,获得集体大奖和多项节目奖;1996年他创作的《磁湖问》,和他在1997年根据京剧音乐改编的萨克斯独奏曲《盼》,由黄石电视台制作成电视音乐片,送全国参赛,获两项铜奖。

1998年作为编委之一,组编了纪念黄石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由长江出版社出版的《铜都颂》歌舞集,《磁湖问》收录其中。

1998年底,他作为组织者之一,组织排演的大型舞剧《元神祭》进京演出,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特别奖;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范文第6篇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英)休谟

友谊不用碰杯,友谊无需礼物,友谊只不过是我们不会忘记。--王蒙

友谊--是使青春丰富多彩的,清纯的生命的旋律,是无比美丽的青春赞歌。--(日)池田大作

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罗兰

人之间的友谊,并非由于说不尽的好处,倒是说不出的要好。--钱钟书

最牢固的友谊是共患难中结成的,正如生铁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锤炼成锅一样。

--(英)科尔顿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上一篇:物流工程的就业方向范文下一篇:日记两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