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18

造船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世界一流”的大型修船基地,该厂进一步优化中远船务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修船局。青岛顺和海运有限公司将在岱山、衢山岛上兴建三十万吨级大坞,还有其他等设施,总投资达元;中船集团也出资1亿元与舟山顺盛水利建筑公司合作新建十五万吨级的干船坞。浙江扬帆船舶经是浙江省最大的船舶制造企业,沈家门渔港对面的鲁家峙岛上是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新厂,据称是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海军第4806工厂也在浙江省舟山市。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是上海舟基有限公司独家投资,集修船、造船、海洋工程、船舶改装于一体的大型船舶工业企业,紧邻国际航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这家船厂成立于2004年,拥有一座30万吨级造船坞及其他规模不等的坞,同时配备一台800吨龙门吊,值得一提的是该船厂在建的一座五十万吨级的船坞是我国在建的船坞。舟山市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船舶修造和钢结构设计制造,拥有二十万吨级船坞 福建省的船厂也很多。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大型船厂,建造的船型还是比较2007年6月14日,该公司为英国ZODIAC航运公司批量建造的十艘49000车为汽车匀速穿的第五交付,比合同期整整提前了98天(船台、码头共205天),开创了该型船建造奏起的最新纪录。南造船厂(原福建省渔轮修造厂),曾经是全国五大渔轮修造基地之一,主要以生产渔船和小型货后来产品逐步走向多样化,现工厂迁至马尾,兼并省海洋渔业企业船厂,也是福建省船舶设计建造企业。诞生于洋务运动的福建船,也就是福建马尾造船厂,现在是股份制企业,企业名称是马尾造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企业。福建省白马船厂是福建省四大骨干船厂之一,始建于1965处福建省福安市,现已经发展成为集军用舰船修造保障,2.5万吨级以下民用船舶修造、改装,港构码头、引桥、陆用大型钢结构件、玻璃钢艇船建造、以及各种船用配件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主多种经营”的综合生产型企业,除中小型船台船坞外,该船厂还有另一种下水方式——船排下水,排7道,总长590米。福建华东船厂位于深水避风良港—福建省罗源湾北岸,算是一个大型船厂,理想的国际性修造船基地。船厂拥有一座30万吨级船坞。解放军四八零七厂(海军4807厂)也在福安市。

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东省,也是我国的另一大造船基地。特别值得说的是中船集团除了上岛基地之外,投资的另一大型造船基地就是广州龙穴造船基地。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是中国业集团公司所属的现代化大型船舶总装企业,是中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的龙穴造船基地的核心企业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邻近香港、澳门,目标产品为超大型油轮(VLCC)、大型集装箱船、大型矿砂船大型液化气船等各类民用船舶。一期工程有两座30万吨级造船干坞。中船龙穴造船控股的是广州厂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大型企业),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旗下华南地区重要造船企业,主要建吨以下船舶。

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是招商局工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之一,主营各类远洋船舶、钻的修理和改造以及海洋钢结构工程。公司位于深圳西部港区,是中国十大修船厂之一,也是华南地的修船厂之一,该厂拥有两座三十万吨级(其中一座超三十万吨级)船坞、一座四万吨、一座八万船坞,香港还有一座十八万吨级浮船坞。广州中船远航文冲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过其属下的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远航集团有限公司在原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修船业基础上,于 2006年1月1日合资成立的大型修船企业,其中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4%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延承原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修船业务,公司具有近 50年的修船经中国最早承接外轮修理的船厂之一,也是中国南方先进的大型修船基地,现有20万吨级修船坞一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造船综合企业,广船国际以造船为核心业务,专便型船舶产品的开发和建造,主要建造、修理六万段以下船舶。中远船务五大修船基地之一的广州务在广州,拥有15万吨级浮船坞一座。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是百年大厂,我国南方重要的研制企业,以建造军品、高速船以及近海工程项目、钢结构工程、大型港口机械等为主,专注于特研发,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室内船台和造船车间,拥有12000吨举力浮船坞。解放军第四八零一工军4801厂)也在广州,主要承接千吨级以下舰船的修理,制造玻璃钢摩托艇、舢板,翻修大马力等船用配套产品和非船用产品。广东省湛江市海滨船厂又名解放军第四八零四工厂(海军4804厂部队船厂,也承接修理商船,该厂是湛江目前最大的船厂、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是海军装备重点企业化工厂,国家大型二档综合企业,主要修理、设计改装三万吨以下船舶,有可修理3.5万舶的船坞一座,1983年4月投产,当时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船坞。另有横移式船排1座,排道11条时容纳1500吨以下船舶10多艘上排修理。深圳江辉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我国最早华客船、游艇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玻璃钢船舶生产与出口基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的东造船厂,建造的船舶有民船也有军船。广东省其他的船厂大都市中小船厂了,这类船厂不一一介比如新中国船厂有限公司、广州市渔轮修造厂等。

南方在广西和海南的船厂都是中小船厂,我简单的介绍一下。解放军四八零二工厂(海军厂)在海南省三亚市,以修理军船为主,拥有500吨级船排及5000吨级干船坞各一座。西江造船业生产高速艇的国家大二型企业,位于广西柳州市。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在该地区中属于大型企业。

造船安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要:镇江坐拥历史、地理、人才优势,其船舶工业却迟迟不见飞跃发展,引起了政府、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经济危机对船舶工业的打击,随着国家两会的召开,及振兴船舶工业的决议的提出,中国船舶工业虽然还在冬季徘徊却也可以窥见春天的气息。为了更好地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镇江船舶工业需要进一步加快振兴的脚步,改变原有制造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这也是镇江船舶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作者的调查研究将从四个方面阐述镇江建立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一,经济危机、两会对中国船舶行业的巨大影响,警示镇江船舶工业不可错过下一个春天;第二,建立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可行性,镇江船舶工业须发挥已有优势,结合本地特色,加快建立起新的经济模式;第三,建立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使镇江船舶工业又好又快,且独具创新的发展;第四,镇江建立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必须面对的客观且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镇江;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

1 建立镇江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背景

(1)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表现在经济增长变缓、出口减小、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些因素使国际航运市场受挫颇深,进而对造船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受金融危机影响,港口吞吐量增幅连续下滑,海运价格大幅下跌。 标志着海运晴雨表的波罗的海运价指数,最高点是去年5月25日的11793点,到去年的11月份,最低点跌破了700点,跌幅超过9成。而中国船企的订单量基本可维持几年生产,短期利润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从长期来看,需求的下降将减少造船业未来新增订单,资金的紧张可能导致单方面取消合同或推迟合同,而且金融机构对船舶相关企业的贷款变得谨慎,造船业的冬天逐渐来临,甚至部分实力较弱、技术含量较低的造船厂已经被市场抛弃。

(2)两会。

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指出,国家将从信贷、税收、船舶报废更新等五大方面支持国内造船业的发展。国家将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抓紧研究出台鼓励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和单壳油轮强制淘汰政策;今后3年暂停现有船舶生产企业新上船坞、船台扩建项目;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支持高技术新型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重点配套设备研发。如表1所示,中国虽然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新接订单量上面与去年同比有所下降,但是中国的船舶工业还是保持着其良好的发展势头和较好的发展趋势,且造船三大指标已全面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所以在这个时候更要发挥出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协助中国船舶行业多元化,更好更快的发展。

注:表中中国三大指标为我国统计数据,世界三大指标为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统计数据。计算中国所占份额时对数据做了同口径处理。

(3)南通、大连、舟山船舶配套基地。

南通船舶配套工业集中区是南通建设世界船舶修造基地的重要承载平台,是江苏省重点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六大船舶配套产业:一是船舶动力和电力设备产业。二是甲板机械和舱室机械制造产业。三是泵阀件和铁舾件产业。四是船舶钢结构件和船舶重加工产业。五是船舶国际品牌产业。六是船舶商贸物流产业。

大连船舶配套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适宜投资、超大规模的 , 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船舶配套企业集中示范区,为国外船舶企业开拓中国市场和建立新的生产基地提供优越的发展平台,并致力于成为船舶配套企业集中发展的产业孵化基地。

在舟山市生产的船舶中,市内船舶配套企业可供的产品仅占14%左右,大部分船用配件依靠外地。舟山船舶配套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少,技术含量较低,主要生产船用涂料、螺旋桨、船用液压器、舱盖、船用齿轮箱、锚链等产品。

2 建立镇江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可行性

2.1 镇江船舶配套工业发展现状

镇江船舶工业起步较早,但和省内其他船舶工业优势城市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其中,相对规模较大的造船企业有:镇江船厂公司、镇江索普船舶修造公司、镇江市丹徒永平船厂。

镇江已经成为江苏重要的船舶配套业基地之一。镇江船舶配套业主要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的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镇江船用柴油机厂)等为骨干企业,另外,镇江船舶电器有限责任公司、镇江市黄墟锚链厂等地方企业也具有一定的规模。镇江船舶配套业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中速柴油机、螺旋桨、柴油发电机组、锚链等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降放装置、齿轮箱、船舶管状电加热器、配电板、充电器等也有一定的产业规模。

2.2 丰富而稀缺的岸线资源

在江苏省地图上,长江是一条线,把我省分成江南江北,线的两旁分列着八座城市,镇江是狭长的一块,城市面积最小,沿江线路最长。

狭长的城市区域并不利于城市纵深扩张,狭长的长江岸线却是依托黄金水道的黄金线。据测算,镇江市长江岸线在江苏省堪称豪华。全市共有269.7公里长江岸线,其中,一等岸线43.5公里,二等岸线53.7公里,三等岸线172.5公里。

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无疑是镇江市长期以来推进工业和港口开发的最宝贵的财富;而且,时至今日,大环境和小气候的双重效应,使长江岸线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不久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包括江苏沿江地区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提出以发展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更高发展要求,需要重新定位岸线利用方向,规划好岸线开发布局,带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同时,国家对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的加快整治,给港口岸线的高附加值开发带来更大机遇。机遇不等人,形势却逼人,镇江也提出了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目标,其中,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便是长江岸线的利用和开发。

2.3 丰富的人才资源

镇江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优势。拥有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每年为镇江和外地输送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镇江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全市有各类职业学校近40所,担负着为本地和外地企业培育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拥有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和技术等级的技术性人才达21万;拥有6家博士后工作站、29个博士点、127个硕士点;各级、各类科研开发机构421个,其中市级以上专业科研开发机构2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而对于船舶工业发展最具推动力的江苏科技大学也坐落于镇江,江苏科技大学是国内唯一一个以船舶制造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每年培养了大量的船舶人才,直接的支持了镇江乃至全国的船舶工业发展。依靠上述单位及机构,加强产学研的结合,镇江可以快速的建立船舶设计中心(公司)、技术服务中心等科研服务体系,加快提升船舶研发能力,为镇江及其他城市提供专门的船舶研发服务。

2.4 镇江交通状况

镇江交通便利,且运输成本,资金和时间都相对节省。高速公路81.5公里,一级公路1 74.7公里,二级公路565.2公里。境内国道主干线(G055)长71.27公里,居沿线6个大中城市之首,占整个江苏省段的三分之一;2条一般国道(G104、G312)长137公里,9条省道297公里。拥有3座长江汽渡、6个港闸、9个公路枢纽互通和9个10万吨以上港口。境内公路密度达0.47公里/平方公里,在苏南五市中名列第一。境内航道总里程592公里。至“九五”末,全市已形成“五纵五横”公路主骨架。镇江临江近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是长三角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国家级水路主枢纽城市。世界闻名的“黄金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沪宁高速公路、京杭铁路、沪宁二级公路穿市而过。镇江拥有丰富的岸线资源,沿江岸线总长269.7公里,-10米以下的深水岸线87.2公里。现已开发利用深水岸线25公里,建有万吨级以上码头28个。

2.5 加快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提升发展机遇

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确保江苏第一造船大省地位,并实现向造船强省迈进。江苏大力扶持船舶工业的发展,《江苏省沿江发展规划》和《江苏省国际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规划》都将船舶工业列为沿江支柱产业予以扶持,并要求实现双倍增长。《镇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快培育以船舶及船舶设备为重点的交通运输设备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和壮大船舶产业集群。

2.6 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相对较低

相对比上海、无锡、苏州等地,镇江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等都相对较低,可节省很多成本和资金。

3 建立镇江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

3.1 镇江船舶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造船工业是一个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大型工业,既造船工业的发展与其地区基础,技术优势,产业链密切相关。十年前是一个造船的春天,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造船企业及造船地区,如南通、扬州等。而镇江的造船工业错过了上一个十年,如今又遇到了经济危机的冬天。所以更应该思考,在下一个春天来临时,我们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也就是说如今的镇江船舶工业的发展一定要具有前瞻性。

与其它船厂相比,镇江船舶工业规模小,竞争力相对较弱。如表2所示,江苏有很多船舶企业在2008年的新承接订单量在全国排名前列,可其中并没有一家企业是属于镇江。虽然有地理、人才的优势,但是作为与航运密切相连的企业,金融危机对镇江造船工业的打击可以说是较大的。所以现在是考虑改变原有模式的时候了。

当然,镇江在船舶工业方面也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基础:第一,镇江拥有全国唯一一个以船舶制造为特色的高等院校,江苏科技大学;第二,镇江有较长的江岸线,其中不仅是长江的主航道,还有航道中的岛屿,比如新明州岸线等;第三,镇江船舶配套业的基础较好,比如中石公司等几个大型配套厂,且一些公司在造船设计方面也较有优势。

我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第一,有多少优势产品是属于镇江的,比如现有的一些造船厂并不是隶属于镇江本地,所以不能改变原来已有的制造业;第二,不能总是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发展的很好,有很好的基础。不要死守老观念,老方法(造船,配套业)。第三,不一定非要搞船舶制造业,与其它城市的大、强船厂硬碰硬;第四,发展需要切合实际,比如中远公司曾经想要在镇江投放机器,但是镇江并不适合。

综上所述,镇江船舶工业在整船制造方面比较落后,但是在人才及配套业方面还是具有一定优势,事实上船舶配套件产业链的产出远远高于修造船的产出。2006年3月,位于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船舶配套产业园奠基,将重点发展船用推进器、船用柴油机、船用阀门、船用曲轴、船舶漆、钢板加工、大中小型舾装件、甲板设备等产品,计划在未来3-5年内发展成为大连乃至北方地区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船舶配套企业集中区。可是南方并没有如此专业集中的船舶配套设备集群。所以采用建立长三角地区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是振兴镇江船舶工业的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是镇江船舶工业发展的趋势之一,这样的物流配送中心不仅在规模上超过北方已有的配套产业集群,在生产、服务的种类上也远远高于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船舶配套产业园,所以利润也将更加巨大且更加具有创新性。

3.2 错位竞争,振兴船舶工业

建立长三角地区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可以体现错位竞争的优势,能够更好更快的带动镇江船舶工业的发展。据调查,国内还没有这种专业从事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的企业或地区,一是因为工业环境的不成熟,二是因为企业或地区的重点产业是造船而不是配套或服务,虽然南通已经建立了船舶工业配套区,但是该区的规模较小,服务面较窄,且南通船舶工业还是以制造为主;舟山的船舶工业也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建立起了船舶配套设备专营地区,但是舟山船舶配套业大部分是由作坊式的家庭工业承担的,具有明显的家庭作坊工业特点,而这一经济模式是无法支撑庞大的船舶工业配套需求的。反观镇江,有良好的地理,人才优势,且紧临几个国内造船大市,政府支持船舶工业的发展,所以镇江具有建立船舶配套物流配送中心的良好环境。据采访,外省的造船企业也很赞成镇江兴建船舶物流配送中心,在给它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或供销渠道的同时也刺激了镇江船舶工业的发展,且该种经济模式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利润回报。

3.3 多种经济模式相配合,更好更快发展

在今天的经济形势下,镇江不能再兴建更多的船厂,因为现有船厂都不一定有订单可以接,如果一味的兴建工厂而不关注销售、服务,只能让镇江错过下一个船舶工业的春天。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一艘船往往关系到上百个配套企业,所以船舶工业中船舶配套业的利润也是巨大的,由此可见一个运转良好的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利润更是零散的企业无法比拟的。当然建立船舶物流配送中心也不是盲目的关注销售,需要将制造、销售、服务等多元化经济因素相结合,产生最大的效益。

3.4 进军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

建立一个种类齐,服务优,营销手段多的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不仅可以吸引国内船厂的投入,在具有一定知名度后也会引起国际市场的关注。利用镇江的人才优势、地理优势、原有制造业优势,在镇江原有基础上,先发展出口远洋船舶、海洋工程的服务、配套产业。从长期发展来看,在多种服务、产品、营销形式(如广交会、展销会、博览会等)的合力驱动下,成为国内先进的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建立起国内、国际采购;可以建立网络宣传、供销,中介;可以进行国内外船舶的配套设备工程全包、供销、服务、信息提供等商业发展。

3.5 以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为重点,带动地区整体发展

建立镇江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不仅有利于镇江船舶行业的发展,也利于地区整体的发展。为镇江、南通、扬州、泰州的船舶制造业找到更好的客户,获得更大的利润,提供更全的服务,有助于长三角乃至全国船舶工业的发展,因为对船舶企业来讲,如果不能在当地解决船舶配套设备问题,而要从外地调运进来,企业生产成本就要增加,这将直接导致船舶修造区域竞争力下降。同时也可以可以带动运输,旅游,餐饮行业的发展。增强地区吸引力,这样也可以反过来增加镇江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客户流,交易流等发展要素。

4 建立镇江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思考

建立镇江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一方面要考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健全企业间、地方间合作,明确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强调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的优势及利润,看到物流配送中心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建立好生产服务体系,促进政府和企业的沟通和协作,落实两会精神,加大政府支持。加快建立种类全,规模大,服务优的镇江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

在金融危机过后必然会出现下一个船舶工业的春天,镇江有机会也有实力赶上其它城市的船舶工业发展。但到底如何赶上,这是政府及企业应该思考的最具现实意义的观点,镇江到底有多少绝多优势的产品,又有多少产品是能够开发且广泛应用;如何将融资渠道拓宽,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资金,已经成为镇江船舶工业发展及建立船舶配套设备物流配送中心必须面对的实际且客观的问题。

上一篇:班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高三励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