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理念范文

2023-09-21

家长教育理念范文第1篇

填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篇 创业教育体系问卷

一、创业教育组织支持

NO.1学校是否有专设的创业教育管理机构(比如创业教育委员会等)? 是( ) 否( )

NO.2不同院系代表是否参与创业教育主管机构所做的创业教育(含课程)的计划和调整?

是( ) 否( )

NO.3创业课程教师代表是否参与创业教育主管机构所做的创业教育(含课程)的计划和调整?

是( ) 否( )

NO.4学校是否允许跨院系选择创业课程? 是( ) 否( )

NO.5为调动创业课程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是否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比如倍加工作量,高薪水,颁发奖励等)?

是( ) 否( )

NO.6学校是否有专门学生创业活动交流中心(比如阅览室,计算机室、咖啡厅等等)?

是( ) 否( )

NO.7学生间是否经常通过论坛系列,讨论会或演讲等方式,进行正式(非正式)的沟通交流?

是( ) 否( )

NO.8学校是否举办创业计划书大赛? 是( ) 否( )

NO.9学校是否资助学生创业社团组织的活动? 是( ) 否( ) NO.10学校是否宣传创业典型? 是( ) 否( )

1 该《调查表》包括两篇:第一篇为“创业教育问卷”,主要为“是否”选择项,在所选选项括号内标记“√”;第二篇为“本校创业教育值得推广的亮点及面临的挑战”,为主观题。

二、创业教育学科课程

NO.11学校是否提供创业学学士学位(或MBA学位)? 是( ) 否( )

NO.12学校是否提供创业的结业证书(不包括KAB项目结业证书)? 是( ) 否( )

NO.13创业课程是否纳入学校学分教育体系?

是( ) 否( )

NO.14学校是否开设“商业计划书”方面的课程(除《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外)?

是( ) 否( )

NO.15学校是否为本科生开设了多种创业课程(除《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外)?

是( ) 否( )

NO.16学校是否开设研究生层次的各种创业课程? 是( ) 否( )

NO.17学校是否为学生创业者提供高实践性的短训课程? 是( ) 否( )

三、创业教育课程教学

NO.18学校是否有创业教育师资团队(至少2名)? 是( ) 否( )

NO.19大多数创业教育师资是否具有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学习背景? 是( ) 否( )

NO.20大多数师资是否接受专业的创业教育培训? 是( ) 否( )

NO.21一些创业课程教师自己是否有创业的背景? 是( ) 否( )

NO.22创业课堂是否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客座讲师(或创业人士)? 是( ) 否( )

NO.23客座教师(或创业人士)是否有过(或接受过)“做教师”的经历(或培训)?

是( ) 否( )

NO.24教学中是否常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是( ) 否( ) NO.25教师能否娴熟恰当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是( ) 否( )

NO.26教师是否教授大部分学生像企业家一样思考? 是( ) 否( )

NO.27教师对教学方法是否有比较良好的同行交流? 是( ) 否( )

NO.28教学中是否小班授课(不超过35人)? 是( ) 否( )

NO.29创业课教室是否可设置成“U”形,便于教学互动? 是( ) 否( )

四、创业教育质量控制

NO30教师本人是否定期对课后教学反馈进行总结? 是( ) 否( )

NO31学校是否(计划)为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建个人档案? 是( ) 否( )

NO32学校是否(计划)监控创业教育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 是( ) 否( )

NO33学校是否定期向创业老板(比如以前毕业生、公司代表等)讨教创业素质要求方面的变化?

是( ) 否( )

NO34学校是否对创业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是( ) 否( )

NO35其他学校是否借鉴过本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或做法)? 是( ) 否( )

五、创业教育延展活动

NO.36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是否有机会在中小企业实习实践? 是( ) 否( )

NO.37学校是否有创业教育实习(或实践)基地供学生使用? 是( ) 否( )

NO.38学校是否有学生经营的创业实体活动(比如,投资企业、网络创业)? 是( ) 否( )

NO.39学校与小企业孵化器有联系吗? 是( ) 否( )

NO.40孵化器是否属于学校的一部分? 是( ) 否( )

NO.41学校是否有创业基金(比如,企业天使基金)支持学生创业? 是( ) 否( )

NO.42学校是否利用“创业校友网络”来支持学生创业活动? 是( ) 否( )

NO.43学校是否有创业活动的进行辅导? 是( ) 否( )

NO.44学校是否提供“知识产权”等创业政策的咨询服务? 是( ) 否( )

第二篇:本校创业教育值得推广的亮点及面临的挑战

(列举式简要回答)

家长教育理念范文第2篇

健康的饮食——滋养人生;

健康的身体——承载人生;

健康的心灵——浸润人生;

健康的未来——幸福人生。

二、我们的园风:认真落实,严格执行。

三、我们的教风:言行一致,潜移默化。

四、我们的园训:厚德载物,持之以恒

五、幼儿培养目标:培养身心健康、潜力无限的孩子。

六、幼儿园发展核心理念

(1)我们的使命: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0——99岁健康教育。

(2)我们的理想:让健康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我们的愿景:让英蓝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既是民族的英蓝,更是世界的英蓝。

(4)我们的宗旨:从孩子的健康做起,给孩子健康的爱。

(5)我们的追求:让英蓝成为健康教育的典范,成为健康教育的代名词。

(6)我们的口号:人人学健康、人人懂健康、人人践行健康教育。鹰击蓝空,奇迹无限!

(7)我们的目标:培养中西贯通的国际化人才,打造世界顶尖的健康教育品牌。

(8)我们的儿童观:每个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9)我们的教育观:健康的环境实践健康的教育,健康的活动促进健康的发展。

家长教育理念范文第3篇

[摘 要]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理想、高等教育目的、大学理念、大学办学理念同属于高等教育领域观念形态的概念,含义相近、性质相似但又有所区别,但在高等教育文本中往往有不作区别而混用的现象。本文拟对它们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希翼能较准确地揭示它们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念 相关概念 内涵及相互关系

[作者简介]袁广林,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副教授(上海 200062)

在高等教育文本中频繁出现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理想、高等教育目的、大学理念、大学办学理念,这些同属于观念形态的概念,含义相近、性质相似但又有所区别。但在运用这些概念时,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往往有不加区别而混用的现象,本文拟对它们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希翼能澄清人们的一些模糊认识。

一、高等教育理念概念及其特征

按照韩延明教授关于教育理念的定义,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理念定义为,高等教育理念是指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现象(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和高等教育哲学观点,是高等教育主体在高等教育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是一种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教育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陈桂生教授认为,理念是人们倡导的“好(高等)教育”的观念,是关于(高等)教育的应然状态的判断。它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

(一)国际性与民族性

高等教育理念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个人类共通的。但高等教育在文化内涵、民族特质方面具有历史继承的属性,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高等教育国家化、民族化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高等教育理念又具有民族性。国内外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也表明,只有坚持民族特色的高等教育,才能成为具有国际性的高等教育。

(二)导向性

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高等教育规律把握的基础上的,反映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蕴涵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思想,是指明高等教育前进方向、引导和鼓舞人们为之长期奋斗的高等教育理想,

(三)前瞻性

高等教育理念本身是指向教育的“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因为高等教育毕竟是一种依据理想去塑造人、培养人的长期性事业,它在本质上就包含了对某种现实的、功利的、本位的超越。高等教育理念能够使具体的高等教育行为具有一种超越自身、跨越现实的功能,使其产生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规范性

高等教育理念通过转化为高等教育目标来规范教育行为,若没有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必将是片面的,高等教育的行为必然是短期的,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必将是被动的,具体的高等教育目标也会因为受到某种现实力量(政治的或者经济的)的左右而顾此失彼。在这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均有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由于没有明确的高等教育理念所致。

(五)层次性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高等教育仍然是一种教育,是培养完成中等教育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培养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那么,我们在界定高等教育理念时,首先应该围绕如何培养人来进行。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关于培养什么样人的理念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一项事业,国家、社会、学校如何办好这项活动、事业,也应该持有某种观念,即举办高等教育的理念,这是高等教育理念的第二个层面。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这是我们界定高等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以上两个方面是对整个高等教育而言的。第三应该是高等学校这个层面的理念(对大学而言即是大学理念),这些理念是针对高等学校这类机构而言的,是具有普适性的。某个具体的高等学校还应该有自己的理念,即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相关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一)高等教育观念

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是客观世界诸事物、现象、过程和规律的反映。高等教育观念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观察、分析和处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问题时所处的角度或采取的态度,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学校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中的观念问题,即高等学校的教育观、高等教育的发展观、高等教育的价值观、高等教育的质量观、高等教育的效益观等。高等教育理念是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高等教育观念,或者说是体系化的高等教育观念的整合。

(二)高等教育思想

《哲学大辞典》的解释是:思想亦称“观念”。指作为社会意识一部分的观念和观念形态,又指理性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教育大辞典》将其解释为;对教育现象的认识。主要包括教育主张、教育理论、教育学说等。大致可分两个层次:一是较为零星的、不太系统的教育思想,如人们对教育总体或某方面片断的初步的看法、想法、主张、要求与建议等,二是较为系统和严密的教育思想,如人们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经过深入探索、反复检验、整理改进而提出的教育理论、教育学说。它是人们认识教育现象的产物。

(三)高等教育理想

理想是指合理的、人们向往的、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想象,是人们对与自身活动有关的事物及活动发展有美好结果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理想导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及其超越的企图,是未来的需要在当前的反映,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理想一经形成,就成为行为的内部推动力,激励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迈进。对于“理想”与“理念”的关系,有的认为“理念”包容了“理想”,有的则认为“理想”涵盖了“理念”,还有的认为“理念”与“理想”属于异词同义。韩延明教授认为,“理念”与“理想”是具有各自内涵、又具有一定联系的不同概念,但“理念”作为一种具有前瞻性、导向性、超越性认识的意念,蕴涵了理想和信念,理想是一种整合性目标,而理念是构成这种整体目标的基础。理念是以抽象的、概括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方式所体现出采的思想观念。理想则是既受理念的制约又受种种历史的现实的条件所制约的可变的思想观念。日本学者筱原助市作了更为细致的区分:“笼统地说,理念是抽象的、一般的,理想是具体的。教育理念是借助于人的本分的纯粹思维和人的本质的根本考察形成的。理想则是根据时代及个性的要求,将这种理念加以具体化而形成的。前者是整个人类共通的,后者正如所谓国民理想、个人理想那样,是设想历史的个人的要素,因时、因地、因人而采取不同的姿

态的……总之,理念是历史的或人格的实现的理想的基础,是根本性的统一。理想的、历史的、个人的制约必然是众多的,理念则是唯一的,而且必须是唯一的。”可以这样理解,高等教育理念体现了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程度,具有浓郁的理性色彩,它是抽象的,概括的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高等教育理想以理念为基础,指向未采,具有形象化、情感化、个性化的特征。

(四)高等教育目的

目的,作为哲学范畴,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动目标或结果。它的特点是,行为的目标或结果可以观念的形态预先存在,成为人们引起行动的原因,指导或者规定人的行为,协调和组织行动,以实现预定目标。目的作为观念形态,反映了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人的每一项活动,自始至终都有一个自觉的目的驱使和支配。高等教育目的是人们在活动前于头脑中对高等教育活动结果的一种预见和构想。对此,马克思有精辟的阐述:“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高等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它总是根据一定的社会条件而提出,是当前的,现实的,

高等教育理想与高等教育目的有紧密的联系,高等教育理想导源于主体的需求与兴趣,高等教育目的为高等教育理想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理想赋予了高等教育目的美的情调,使高等教育目的生动活泼起来。

(五)大学理念

韩延明教授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科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理性认识”主要是有关“大学是什么”,“大学能做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含义、大学的宗旨、大学的使命、大学的职能等,是对大学的基本看法和理性审视,“理想追求”主要是有关“大学应该是什么”、“大学应该做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理想,大学的信念、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目标、大学的责任等,“教育思想观念”或“哲学观点”主要是有关“大学需要坚持什么”,“大学需要把握什么”方面的内容,包括大学的教育改革观、大学的教育发展观、大学的价值观、大学的教育质量观、大学的教育效益观等,是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或理论基础。

从种属关系分析,理念是教育理念的属,教育理念是理念的一个种,教育理念又是高等教育理念的属,高等教育理念是教育理念的一个种,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大学理念必然受到高等教育理念的制约。从逻辑定义法则即属加种差来看,韩延明教授对大学理念定义的表述是把大学理念看作理念的一个种,理念是大学理念的属。那么,大学理念与高等教育理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大学理念是否等同于高等教育理念呢?眭依凡教授认为,就概念的科学意义而言,“大学”不等于“大学教育”,因为前者指一种实体或机构,而后者指一种由前者引起的社会活动。两者虽有联系,但毕竟不是同一事物。也就是说,“大学理念”不等于“大学教育理念”。很显然,大学理念和高等教育理念是不相同的概念。他还认为,大学理念是大学教育各种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即该理念所持的立场,观点必然要对其他教育理念的立场,观点产生影响。他进而对大学理念的内涵也作了界定,即: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世界的总体看法,是人们关于大学世界的基本观念,它包括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具有什么使命、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些大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和识别。对“大学是什么”的回答,是人们对大学组织性质的认定,对“大学具有什么使命”的回答,是人们对大学应有责任、义务的认定,对“大学应发挥什么作用”的回答,是人们对大学职能的价值的认定。

(六)大学办学理念

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大学理念息息相通,它是办学者持有的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关乎自己所在大学方向选择、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大学理想和价值追求。它是建立在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如何办好一所具体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是大学长期办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感悟和升华,是大学办出特色的灵魂。它是针对办学者而言的,是办学者在对自己所在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条件及所处环境做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关于自己大学应有性质、位置、能力等的基本认识,以及由此提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一种对自己所在大学的独自的、富有个性的看法。也即一时一地一人的大学理念。可见大学理念与大学办学理念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正如潘慧元教授所说的,“作为理论探析的大学理念是一般的,而作为指导实践的办学理念则是特殊的……因此,办学者还应在一般性的大学理念基础上,树立自己的办学理念,也就是对这所大学的理性认识与理想追求,并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认识与共同追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理念是个外延比较宽泛并能反映高等教育思维一类活动诸概念共性的普遍概念,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高等教育理想、高等教育目的、大学理念、大学办学理念等都包含在高等教育理念之中,而高等教育理念也包含上述概念的共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总括为:(1)高等教育理念是对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抽象,是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与现实的距离最远。(2)高等教育理念建构的基础是实践,但不直接来源于实践,它主要以高等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思想为对象,是对它们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3)大学理念是高等教育理念在大学这类机构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大学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如何办好一所具体的大学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4)高等教育理念以高等教育理想、高等教育目的为中介转化为高等教育目标,发挥对高等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赵淑梅)

家长教育理念范文第4篇

缺乏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培训市场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在未来10—20年中国将是全球增长潜力最巨大的教育与职业培训市场。

专家预测,到2015年,国内教育培训业将达到6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在中国教育培训市场“遍地黄金”的背后乱象丛生:培训机构质量良莠不齐、虚假广告泛滥、培训人员鱼龙混杂、携款逃跑事件时有发生、行业诚信度下降……

“当前中国教育培训业的发展不均衡,优质品牌寥寥无几,大量的培训机构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教授表示。

缺乏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培训市场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培训业乱象丛生

各种培训机构可谓是“多如牛毛”,ABC外语培训学校、金世纪教育、博瑞教育……在北京南三环一段不到600米的路程,十余家教育培训机构比肩而立。“初高中生名师一对一辅导”、“英语速成”、“会计证考试培训”、“100%推荐就业”……形形色色的培训课程让人眼花缭乱。一幅广告宣传语更是醒目:“今天,你培训了吗?”

有调查显示,目前超过半数的城市家庭,孩子每月花费占家庭总收入的20%以上;44.29%的家庭每月用于养育子女方面的费用在500元到1000元之间;平均每个孩子月消费额的大约30%用于教育培训。粗略计算,中小学培训市场的前景高达数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

据悉,中国教育培训领域最早起步于公办高校剩余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发掘。改革开放以来,肇始于出国潮、学历热、考试热等市场需求情势之下,很多公办高等院校从培养公费出国语言类能力入手,开始了中国教育培训的起始阶段。很多中国知名高等院校成立的教育学院,以及后来规模越来越大的各级网络学院,通过各种垄断的学历颁发等手段进行各种配套培训课程,也是公办教育资源涉足教育培训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短暂政策空间,使得很多社会机构都热衷于兴办各种类型的学校,其核心业务就是以职业技能短期培训为主。但随着政府政策的逐步调整,这些学校最终拆分归口于各级政府统一管理。九十年代中期之后,重新恢复的出国留学热潮,催生了一些私立教育培训集团,它们改变了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利益格局,并最终推动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管理标准、教学标准和服务标准的提升。

随着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的急速增长。民营资本广泛进入,外资培训机构不断“攻城略地”,一方面,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不少领军企业,但另一方面,种种乱象应运而生:诚信度不足,水平良莠不齐,监管难言有效,恶性竞争加剧,倒闭卷款事件时有发生……

盲目扩张

“什么职业最热,相关的培训班便会闻风而动。”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职业技能培训市场火爆起来。考证是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需求。不过,资格认证考试名目繁多、培训机构鱼龙混杂的现象相当严重。

据悉,我国每年有近1亿人参加各种培训,但近八成仍是工作技能方面的中低层次培训。其中,每年有近1000万人参加会计、烹调、美容美发等培训,有近500万人参加英语培训。中低层次培训仍然是市场主流。

“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升级、行业分工细化步伐的加快,职业技能培训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张志坤同时表示,“职业技能培训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随着教育培训市场规模的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细化,市场则进一步细分为学前教育、课外辅导、网络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英语培训等方面。比如英语,如今已细化为商务英语、口译、英语教辅、托福、雅思和考研英语培训等多个分支。再比如青少年课外辅导课程,也已细分为中小学课外辅导、重要考试培训、高考复读、个人素质化培训。

据一些机构统计,目前国内少儿培训市场规模超过300亿人次,并且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每年参加各类培训的少年儿童超过1亿人次。IT培训、英语培训、管理培训和少儿教育已成为目前培训教育业的支柱。目前全国的英语培训机构已达到5万家之多;预计在未来的五六年中,婴幼儿教育市场将达到上千亿的规模。

在市场的巨大诱惑下,每家培训机构都在跃跃欲试,各种培训名目随之而来。

为了抢占市场的先机,各家课外辅导机构都在名校集中、交通便利、临近小区的地方设立分校,以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近年来教育培训业呈现集团化发展趋势。继2006年国内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新东方教育集团在海外成功上市之后,国内教育培训机构纷纷效仿:2010年,安博教育(微博)集团、环球雅思、学大教育相继融资并在海外上市。

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称,“在公办教育投入不足、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民办教育培训成为一种趋势。他们追求规模的扩张,就容易产生师资和教育质量难以达到同质化的问题。融资进入可能给教育机构带来盈利等方面的压力,因为光就师资来讲,这不是一个短期内能迅速扩张和成长的。”

产业化之争

如今,“教育产业化”已在各地官员的口中喊得震天响,一些地方也已搞得如火如荼。然而,前教育部部长周济曾表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教育要产业化。他认为该问题作为学术研讨是可以的,但是各级政府制定教育和经济政策应避免用教育产业化的概念,不能以教育产业化的思想来指导教育发展,更不能把发展教育作为政府创收、摆脱财政困难的手段。

那么,轰轰烈烈的教育产业化,是什么力量喊起来、搞起来的?细究起来,“教育产业化”气泡之所以越吹越大,一些经济学家和地方政府官员,甚至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功不可没”。

一份资料显示,对于教育产业化,经济学家的观点相对统一,他们多从专业角度出发,在大大小小的官方或者非官方论坛上对教育产业化或部分产业化表示谨慎的赞同,认为我国教育投入远远不够,将“产业化”引入教育领域,不仅可以摆脱教育经费捉襟见肘的窘境,而且能够开拓教育发展的新领域,这也是“与国际接轨”。

当经济学家“教育应当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的言论一出,民间对此争论不休,一直未达成共识。但这并不妨碍教育产业化的“浪潮”。经济学家的观点形成一边倒的强有力声势,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及学校领导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教育从此可以成为赚钱机器,成天也在大小会议上高呼“做大教育产业蛋糕”,恨不得立即把“教育产业化”列入地方人大或政府文件中。据说某些地方官员还曾产生对高中阶段教育不仅要“断奶”,而且要让学校创收,上交财政的想法。这其实是在推卸政府本来应负担的投资教育的责任。

据了解,在“政府从未提出教育要产业化”的消息披露之前,教育部虽没有一份正式文件肯定教育产业化,但好像也没有发表过明确否定教育产业化做法的言论。故而,在教育产业化思潮促使许多地方不顾实际争相大规模圈地修建大学城的今天,在教育产业化已成为学校乱收费的挡箭牌的今天,教育产业化成为各方牟利的借口。面对规模扩张和教育经费不足,部分高校采取了某些应对措施——市场化策略,尤其是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开始发生了变化。例如,在我国出现的最初被称之为“二级学院”、今天被称之为“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就是一种市场化策略。但这种市场化策略与国外大学基金会的做法有极大差异。无论是基金会还是独立学院,都与高等教育经费不足有关,或者说,他们都在成为弥补高校经费不足的一种手段。但从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其彰显的意义和价值则完全不同。

那么,经济学家们当初构想的教育产业化的正确方向在哪里?到目前为止好像仍没有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看看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在教育产业化上曾进行的成功尝试。几十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辟了学校工业园,使教学活动、科研成果与工业园的发展双向互动,彼此推进,最终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开发区,这就是“硅谷”。之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和英国的剑桥大学等,也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教育产业化”的尝试,开辟了一些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的研究项目,如新型材料的运用、制造业的技术革新、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生物化学的广泛应用等。

这至少说明,国际名校在推行教育产业化的进程中,绝没有动摇学校传播知识、追求学问的神圣地位,更不是构筑其商业地位。而我们许多地方、许多学校的教育产业化似乎恰恰相反,几乎已将产业化等同于“商业化”。而教育具有的公共属性和公益性,才应当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冲击传统

教育培训市场要健康发展不仅靠资本,更要遵循教育行业自身规律。

在专家张亚哲的眼中,教育培训市场需要解决诸多迫切的问题,培训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更值得深思。教育培训的繁荣,不应当仅仅是“资本的狂欢”,或多或少担负了价值观引导等更为深广的内容。

“当前中国教育培训业的发展不均衡,优质品牌寥寥无几,大量的培训机构没有准确的市场地位和战略目标。”一位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大学教授表示,到目前为止,大多培训机构没有自己的核心力量,缺少课程研发力量和专职培训师,培训机构实际上只起中介作用:从客户那里得到了培训需求之后,到社会上去找培训师。这样的低投入导致低产出,培训质量理所当然会变得越来越坏。

“选择教育培训是购买服务的过程,更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种投资。”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指出,教育培训市场要健康有序发展,必须真正从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出发,不要夹杂着非正当的利益,甚至欺骗误导学生。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表示,既然中国的高考体系不能改变,而且改变可能确实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那教育机构就要想办法在这个框架之内如何同时变,让老师变,并由老师逐渐推动,慢慢让教育体制也跟着变。

他认为,未来几年内,教育培训行业必然经历大洗牌的过程。首先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洗牌;政府必然会出手治理民办机构和公立学校私下交易的情况,教育培训机构还要经历资本和自我革新的洗牌,才能浴火重生,才能真正把教育产业做好做强。

杨志勋教授则认为,现在的教育偏重于提高人在技能上的竞争力,是谋生。目前我国的教育面临着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重新审视咱们的教育理念和方针。不能只是在现有的教育理念上延伸,而是要站在人类长远的高度上,从时代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一个人身上的教育失败了,对这个人而言,就是毁了他的一生。

巴学园的创办者李跃儿说,“这件事没有补偿的机会,所以需要在这方面有灵气、有悟性的一个人去全身心地致力于这个事情的研究和探索,并把他的经验分享给别人,让别人不要走弯路,因为教育没有弯路可走”。

家长教育理念范文第5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对于一所学校的重大意义,创新首先应该是理念的创新,理念决定思路,理念决定成败。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是创新教学理念。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样,一种“民主、开放、人本、个性”的现代教学理念才能在学校逐步确立起来。

其次是创新育人理念。要确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学生的“五育”尤其是“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只有创建和谐校园,才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是创新管理理念。要以“开拓学校发展空间、丰富学校特色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管理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跳出旧模式,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改进管理方法和教法,努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我校凭借自身优势,大胆借鉴企业文化的特点,发展关爱、和谐的校园文化,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教育理念的变革为核心,以行为方式的转变为落脚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找策略,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积聚校园文化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管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教育理念的创新开辟了学校发展的新天地,也为创造学校教育特色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是抓好特色课堂教育。蔡元培先生说过:“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开设了“以创新为主题,课堂为主轴,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动,问题为主线”的智慧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变满堂讲、满堂灌、满堂演(多媒体演示)为教师的民主教学、开放教学和学生的个性教学。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师生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展现课堂教学的特有魅力。同时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我校充分发挥设施精良的优势,常年开展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启迪新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抓好特色现代教育。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2006年8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制作简单的辅助教学课件。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和普及,降低了教学难度,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实施新课程注入了活力,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

三是抓好特色实践教育。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逐渐走向了新、活、实,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学生的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在体验、实践中得以提升。

四是抓好特色环境教育。学校的百米绿化长廊与“飞向明天”雕塑构成了校园环境的主色调,北面围墙上的百米画廊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走廊里悬挂的不仅有领袖和科学家、艺术家的头像和名言,还有学生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各种文明用语和安全警示语也让校园增添了几分温馨。学生置身校园,处处享受美育的熏陶。

五是抓好特色艺术教育。第一,以音乐、美术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构建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体系。让乐器走进音乐课堂,三、五年级的学生人手一支口琴,四、六年级的学生人手一支口风琴;美术课上,开展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教学,学生在完成美术课学习任务的同时,每月至少完成一份绘画、书法、摄影、手工、小制作等作品。第二,组建艺术特长班,培养特长生。根据学生个体的素质、天赋的差异,我们组建了二胡、笛子、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特长班。为加强学校的艺教师资,我们还从校外聘请了多名有艺术专长的老师担任艺术特长班的辅导老师。学校开设的书法、剪纸、手工制作、科技活动、演讲、管乐、舞蹈、鼓号、计算机和英语等30多个兴趣特长班,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各种展示和演出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兴趣特长班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地方。第三,各学科渗透艺术教育,构建美育立体网络。各学科都结合本学科特点,渗透相关的艺术教育并开展相关活动,每班教室外面都有“艺术教育橱窗”,它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校园、教室布置也注重艺教特色文化,走廊上贴有音乐家、美术家的名人名言,教室内贴有学生的艺术作品。由本校教师自编自导的校园舞和哑铃操是学生人人必会的技能。(作者单位:德兴市铜矿二小)

家长教育理念范文第6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对于一所学校的重大意义,创新首先应该是理念的创新,理念决定思路,理念决定成败。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首先是创新教学理念。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样,一种“民主、开放、人本、个性”的现代教学理念才能在学校逐步确立起来。

其次是创新育人理念。要确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学生的“五育”尤其是“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只有创建和谐校园,才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是创新管理理念。要以“开拓学校发展空间、丰富学校特色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为管理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跳出旧模式,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改进管理方法和教法,努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我校凭借自身优势,大胆借鉴企业文化的特点,发展关爱、和谐的校园文化,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以教育理念的变革为核心,以行为方式的转变为落脚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找策略,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积聚校园文化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管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教育理念的创新开辟了学校发展的新天地,也为创造学校教育特色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是抓好特色课堂教育。蔡元培先生说过:“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化一,毋宁展个性。”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开设了“以创新为主题,课堂为主轴,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动,问题为主线”的智慧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变满堂讲、满堂灌、满堂演(多媒体演示)为教师的民主教学、开放教学和学生的个性教学。通过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师生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展现课堂教学的特有魅力。同时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我校充分发挥设施精良的优势,常年开展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启迪新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抓好特色现代教育。为了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学校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2006年8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大部分教师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制作简单的辅助教学课件。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和普及,降低了教学难度,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实施新课程注入了活力,也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

三是抓好特色实践教育。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的综合实践课程逐渐走向了新、活、实,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中,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学生的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在体验、实践中得以提升。

四是抓好特色环境教育。学校的百米绿化长廊与“飞向明天”雕塑构成了校园环境的主色调,北面围墙上的百米画廊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走廊里悬挂的不仅有领袖和科学家、艺术家的头像和名言,还有学生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各种文明用语和安全警示语也让校园增添了几分温馨。学生置身校园,处处享受美育的熏陶。

五是抓好特色艺术教育。第一,以音乐、美术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构建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体系。让乐器走进音乐课堂,三、五年级的学生人手一支口琴,四、六年级的学生人手一支口风琴;美术课上,开展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教学,学生在完成美术课学习任务的同时,每月至少完成一份绘画、书法、摄影、手工、小制作等作品。第二,组建艺术特长班,培养特长生。根据学生个体的素质、天赋的差异,我们组建了二胡、笛子、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特长班。为加强学校的艺教师资,我们还从校外聘请了多名有艺术专长的老师担任艺术特长班的辅导老师。学校开设的书法、剪纸、手工制作、科技活动、演讲、管乐、舞蹈、鼓号、计算机和英语等30多个兴趣特长班,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各种展示和演出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兴趣特长班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地方。第三,各学科渗透艺术教育,构建美育立体网络。各学科都结合本学科特点,渗透相关的艺术教育并开展相关活动,每班教室外面都有“艺术教育橱窗”,它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校园、教室布置也注重艺教特色文化,走廊上贴有音乐家、美术家的名人名言,教室内贴有学生的艺术作品。由本校教师自编自导的校园舞和哑铃操是学生人人必会的技能。(作者单位:德兴市铜矿二小)

上一篇:欧美妈妈与儿子范文下一篇:成人高考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