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导论论文范文

2023-09-16

逻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生物学概念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本思维单元,是理解生物学原理、法则、模型和理论的基础。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并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是高中生物教学的基础任务。

1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重能力,轻知识,曲解课标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提倡转变传统教学的价值取向,“由以知识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定位,认为新课标重视能力、过程和方法的教学,而概念等知识性的教学无足轻重。笔者在听“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公开课的教学时,授课教师认为“本节课属于科学方法体验课,‘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概念学生早已知晓,不在本节课讨论之列”。这种弱化概念教学的现象普通存在。

1.2 重识记,轻理解,急于求成

目前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依然以识记为主,在概念教学中往往急于求成,为了记住一个概念,不惜多次重复、机械训练。笔者听了一节“减数分裂”公开课,教师讲授“同源染色体”这一概念时,特别强调要学生记住该定义的三个要点:① 是减数分裂中配对的染色体;② 一般来说大小和形态相同;③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学生对定义倒背如流,并能根据定义解答相关的题目。教师满以为学生都明白了,可是下课后好几个学生围着教师问“既然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怎么能算是‘同源’呢?”“姐妹染色体是由一个染色体复制而来的,它们不是更加‘同源’吗?”。可见,熟记定义并不等于理解概念。学生的认知方式往往是“望文生义”,对于“同源”的含义完全不懂,记住的只是名词和术语,并不是概念本身。以前认为“背熟了、会做题,就是理解了”,完全是一种错觉。

1.3 重讲授,轻动手,不求甚解

目前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以讲授为主,教师普通认为只要讲清楚了,学生就听明白了。笔者在听一节“减数分裂”公开课时,减数分裂图片的观察、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分析与概括等过程主要是由教师讲解完成的,教师讲得非常精彩,学生也听得非常认真。到了第二节课学生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实验时,学生十分茫然,多数学生不能识别同源染色体,也不能判断装片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自然也无法真正理解减数分裂的特点。这种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解,没有经历自主建构、自主理解的过程所形成的概念,往往是与现实实际对不上号的,不能运用于实际的概念是没有生命力的。

1.4 重“知识点”,轻概念体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将生物学概念作为“知识点”孤立地进行教学,忽视生物学概念与生物学原理、规律的联系,不善于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概念体系。学生这样得到的概念是零乱的,无序的,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不利于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2 基于问题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对策

2.1 尝试科学探究,亲历概念形成

通过主动探究的方法来学习概念,既符合知识的发生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形成的概念根深蒂固。教师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是实现科学探究和概念传递对接的有效方式。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时,教师用魏斯曼预言引入新课:“为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生物可能以一种不同于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生殖细胞,这种方式能使得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带着这样一种预测直接进入实验,对比观察蝗虫体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和蝗虫精母细胞分裂固定装片,让学生仔细辩论染色体,重点比较染色体的变化。学生对有丝分裂的特点比较熟悉,通过与有丝分裂进行比较,有学生发现了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成对的出现”的现象,教师及时地将成对的染色体命名为“同源染色体”,提醒学生继续观察它们的行为。又有学生发现了“成对的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学生同时也发现了“姐妹染色体分离”的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断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对“同源染色体”和“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学生亲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和实验、分析和推断全过程,不仅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有血有肉,科学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2.2 实施分步建构,经历概念发展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是逐次深化、螺旋发展的。多数高中生物学概念比较复杂,而高中阶段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要求不像初中阶段那样浅显,需要达到或接近专业人员的理解水平,所以很多概念的教学需要整体规划,在多个课时里分步建构、发展完善。

以“同源染色体”概念为例,期望通过“减数分裂”一课时的学习就理解该概念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经历4个课时的学习才能真正完成对该概念的理解。在“减数分裂”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理解“一般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在减数分裂时能够进行配对”,这属于事实性概念,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也可以通过讲授让学生记住。“一个来自父方(精子),一个来自母方(卵细胞)”,则需要在“受精作用”一节时,结合受精过程和个体发育的知识,通过启发和诱导学生理解。讲授“染色体变异”一节时,通过分析小黑麦染色体组型提出“异源染色体”的概念,通过对比,学生才真正明白了“同源”的含义:“所谓同源是指来自于同一物种”,至此,“同源染色体”概念的三个要点学生基本理解了。但这并未涵盖“同源染色体”概念的全部意义,“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相同”也是“同源染色体”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要在讲授“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时,引导学生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比较分析,而得出结论。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对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部分进一步分析,理解会更加深刻。

2.3 注重例证辨析,深化概念理解

传统的概念教学十分讲究定义的严谨性,试图用精确定义来界定专有名词和术语;但生命现象本身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学概念常常是鲜活的、动态生成的,死扣定义容易把鲜活的生物学概念变成刻板的教条。所以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常常要通过正反例证的辨析来明晰概念的核心内涵、界定概念的外延。

“同源染色体”就是典型的定义型概念,如前所述其定义包括三个要点。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辨析:

(1) 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分开之后,是否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2) 在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单倍体经过人工诱导形成的二倍体,其性原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是否是同源染色体?

它们都不具有“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属性,如果死扣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它们都不属于同源染色体。学生在辨析此概念时,多数学生认为:①不是同源染色体,而对于②是否是同源染色体争议很大,拿不定主意。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追问:“‘同源染色体’这一概念为谁而生?”回答这一追问就是找出该概念的三个要点中谁是根本属性的过程,也是深化理解该概念的过程。“同源染色体”是用来描述“减数分裂”的概念,所以,“在减数分裂中能够配对和分离”是它的根本属性;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只是同源染色体的普通属性。单倍体经过人工诱导形成的二倍体,其性原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可以“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因此虽然它不符合“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属性,但也是同源染色体。

2.4 运用概念图,建构概念体系

高中生具有以理论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特征,适合于运用概念同化形式进行学习。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而且在初中阶段积累了不少的生物学概念,当他们遇到新知时,能够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来解释新学习的概念,使新学习的概念纳入到原有的概念体系之中。例如,当学生接触“同源染色体”这一名词时,会很自然地想起“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等概念并与之进行比较。在完整的学习完这些概念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画出概念图,直观、清晰的揭示出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材上关于减数分裂的概念是从细胞染色体复制次数、分裂次数、染色体数量变化这个角度来描述的。但如果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数量描述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减数分裂是“生物的遗传”的下位概念,减数分裂不仅仅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到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保证分配之后各有一套完整的基因,不至于使基因重复或者缺失。同源染色体上有着相同的基因数量和基因顺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才能做到遗传物质的平分。

概念的学习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概念网络的建构过程。新授课的学习主要是辨别新旧概念的异同、将新概念整合到原有概念体系中的过程,也是概念体系不断更新和拓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概念的储存数量越多、概念之间的联系越广泛,对概念的理解就越深刻、接受新概念就越顺利。但概念的学习还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抽取生物学核心概念,保留其中重要的节点和本质联系,形成更为优化的生物学知识系统。

参考文献:

[1] 王海传,岳丽艳,陈素等.普通逻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5-42.

[2] 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J].教育学报.2010.6(1):57-61.

逻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使高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生机,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有了较大的改变。而有效性教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如何实施有效性教学,就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和热点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 ; 课程 ; 有效教学

隨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基础教育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甚至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新气象。其中,有效性教学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新的教学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是以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为目标,与无效性相对。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性教学就是高中历史科目的一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试图探究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确保历史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

一、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高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每一个人全面发展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师也在积极的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还是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呢?这是几乎所有历史教师遇到的比较尴尬的问题,本人认为当代依然处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探索和研究阶段,一些配套改革还没有完全跟上教育目标,如我们的高考体制的改革还需进一步完善等。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融、思想交流、平等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执行者、参与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受导者、思考者、参与者,要想让学生爱上历史课,主动学习历史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是教师要秉承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正确运用教学策略与方法,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切实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是实现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竞交流争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努力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育教学水平。本文针对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进行探讨,主要着眼于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实践中,各个环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分析和探究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以改善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我们的学生不仅真正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更提升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避免高中历史教学再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避免我们的教育教学在培养人才上丧失先机。

二、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堂教学容量与课时安排有限的矛盾。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后,一个主要的思想是把教材变成读本,使学生自学,主动探究,并能从中认识和思考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来源并不光靠课本的,它的范围很广,使教师的教学在此基础在可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从中游刃有余地展开教学。基于这一理念,课程伸缩余地增加了,这就是教学容量自然增加與每个学习单元的课时有限时间产生矛盾。如何解决上述矛盾呢? 本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观点想跟各位老师探讨。

其一,高中历史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是首要前提。教师如果对课程标准吃不透,把握不准的缘故,教师很难在知识的外延上、内涵上控制教学过程;其二,教材挖掘的空间非常大,教学参考素材来源广泛而庞杂,在处理这些材料时取舍不当,也会导致上述矛盾的加剧;其三,在教学过程中,接受新理念,却不能创新教学方法,教学依然停留在旧模式上,甚至还依然坚信教师给学生多讲,学生就一定多获,把学习的主体和主动者的地位完全忽视了,相反,也有出现“变相主动者”,即学生的活动充斥教学全过程,把它作为“新”之所在,造成收不住课堂,未完成教学内容,且拖延了时间。其四,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和应变能力没有跟上新型课堂要求,没有能力应急处理生成性问题,导致课堂中纠缠过远,课程重心转移,教学时间紧张,最后不得不匆忙结束课堂。因此,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我们高中历史教师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认真领会和贯彻新课程理念,钻研新课程内涵,探究教材主流,抓准教学思路。这样才能灵活控制教材应用中的调整及整合,补充及删减,课时安排对我们限制的影响就会减少。

2.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1》政治史、《必修2》经济史、《必修3》思想文化史等)的模块式编写方法,一方面同一类知识过于集中而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性;另一方面,如出一辙的结构模式,虽然能帮助学生较完整认识一个历史主体性问题,但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学生大脑疲劳的现象,进而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在青春期阶段,还不能够很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学习情绪,不能很成熟地处理自己的学习问题,专题性的课程结构必然造成专业化知识的深入,形成教师讲浅了不透彻,教师讲深了不理解的局面。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学生不愿花时间学习这些知识,不愿费精力深入钻研,这样必然会给我们的教学面临极大的问题,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惑,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鉴于这个问题是由于教材编写所决定的,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排除这一问题。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如下方法:其一,解决好每个单元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二,确认好单元和新问题;其三,突出重点性和代表性的知识教学,可以运用以点带面的施教手段,逐步训练学生的迁移性思维,提倡课内课外学习内容的贯通;其四,让学生在历史课堂内充分感受到自己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开展疑问预测、主动探究、分组讨论、发表观点等的机会,让学生在行动上、思想上真正意义上动起来,这样才能改善和提高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性教学。

3.受新课程教材学习及评价方式的限制,学生学习过程非常紧张,使平时的教学和学习效力常常失衡。以每周2课时,每学期正常教学时间为19周左右,每个单元学习要求大概在36个课时完成,新课程教学评价规律决定,每学期进行一个单元的检测。高中二年级的一个学期内,既要进行必修3的单元学习和测试,同时又要准备必修1、2、3三册教材的复习和学业水平考试,每个学期的实际授课周次的限制,即便是给学生复习了必修1、2、3的知识,也必然会给正常的必修3的教学带来極大的不便(赶课现象、占用音体美的课程、课外补课),从而会导师整个教学过程失衡,教学环节失衡,教学效果失效,且会使教师和学生极为被动和疲惫不堪,显然这种结果完全与新课改理念相违背。

4.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内容加深了,难度加大了,历史学科“包罗万象”的特点,决定了在一些知识专业性方面更加深入了。例如: 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的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中,涉及到哲学上的智者学派、逻辑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国家政体等相关知识;在比如说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涉及到服装、饮食、生活习俗、交通、现代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等相关知识。从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历史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素养,才能使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吃透这类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因而,教学深度的把握和正确传输历史知识对历史教师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教学时效很显然受到较大的影响。教师能够解决的问题是,与相关课程的其他老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多进行交流,多领会其它专业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意义;同时,可以利用和借助学生已储备的其它学科知识推动历史课程教学;历史教师也要善于自我充电,主动获取相关知识,例如:高中政治教材选修3中的《国家政体》这一单元知识,就可以对我们历史教学的必修1第三单元的学习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三、高中历史课程中解决有效性教学的对策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实现有效课堂,首先就要解决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转变的教学方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只有树立这样的教学理念,才有可能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其次,以注重能力培养的观念来取代传统的注重知识的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重点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历史教师要更加重视和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能力才是学生成长过程的关键和核心。再次,创设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实现师生教学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思考者,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探究的课题,自己寻找探究的团队,通过他们自己搜集资料,自己不断探究和观察,最后达成团队共识,分享探究结论。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 总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结构设计进行合理规划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成效与教学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好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去教育引导学生的教学设计。其一是教学目标清晰。从高中历史教育使命看,课前一定要做好精心的设计。一个好的历史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具体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即本节课要讲什么,学生要掌握些什么,哪些是重点,哪些难点,要采取何种教学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哪方面能力等,从而达到点讲透、能提升的教学效果。其二是精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围绕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进行筛选,一定要有主次之分,对重要的历史要点要着重教学和把握,还可适当选择一些教科书之外的具有示范性的知识点加以延伸和拓展,不仅让学生学的充实,学习的快乐,而且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三是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使教学过程及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形成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使教师教的内容能被学生所接收、消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教学的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内有效的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全面开发课程资源

高中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在探索世界的同时逐渐也走向成熟。而历史学科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课程的发展就是人类探索和总结经验的过程,历史学科能够逐渐将学生的好奇心理转变成对教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大胆的预设历史情境,不断探究,可以得出很多结论。 地理学科还具有一定的边缘性,它所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多元化的,和高中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地理等课程的教学也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教师既能够结合历史素材来向为其他学科提供背景,也能够利用其它课程的知识来解说某些历史现象。例如: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学习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光电量子论等相关知识的时候,就跟高中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的内容联系起来,一同讲解和拓展,进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近代以来世界科技的发展历程。

总之,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性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所有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历史课程有效性教学的探究,确保历史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99

[2]邓永海.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教研版),2010(5):49

[3]武艺.高中历史教学问题与对策探析[J].山西:新课程學习(学术教育),2010(7):81

[4]尹林.浅析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山东:读写算,2012(52):63

[5]李桂艳.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2(3)

[6]李炳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0)

逻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交叉学科已有较大的发展。为了使其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人们把握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会计之路,创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交叉学科;会计交叉学科;会计学

一、历史趋势: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

(一)交叉学科:科学发展的必然

科学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科学交叉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在古代,科学处于萌芽阶段。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15世纪下半叶,由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科学才逐渐分化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交叉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后期的近代科学的早期阶段,在整个近代科学阶段出现的交叉学科多半限于自然科学的内部交叉。或数学向自然科学的渗透。“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就曾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所显示的突破原有学科界限的新趋势,在分析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基础上预言:原有学科的邻接领域将是新学科的生长点。”此后,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原有基础学科相互交界的领域产生出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产生表明了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到20世纪,科学的分化在继续,并已形成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四大科学体系。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学的不断分化也可以看作是科学发展综合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断出现的交叉学科正日益消除各种传统的学科界限,使各门科学结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科学知识体系。

进入21世纪,科学融合发展趋势将更为明显。科技进步为科学融合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管理要求为科学融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航天技术、城市经济和管理系统,都需要有各方面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进行研究才能解决,并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促进了科学的融合、发展。迄今为止,交叉学科的数量已达2000多门,其中许多都是交叉学科的前沿。交叉学科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什么是交叉学科?现代科学的学科发展趋势是高度发散与高度聚合或日细化与综合化相伴共生的时期。交叉学科研究则是将学科发散与聚合融于一体的体现。交叉学科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移植、渗透、结合而形成的新学科。学科交叉是不同学科之间跨学科的,从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采取交叉思维进行的科研活动。学科交叉点一般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学科交叉研究的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是学科交叉的研究新成果,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产物。随着交叉的发展,学科交叉的方式日趋多样,交叉的内容不断扩张,交叉的跨度日益增大,交叉的层次不断加深,交叉的效果日益显著。所以,交叉学科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新的学科。交叉学科亦即边缘学科、跨学科。

交叉学科研究在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大、综合、复杂性问题的过程中具有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和重大作用,已引起科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各种科学的交叉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迅速。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例如。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已形成的和正在研究中的有:1 人为本经济学类。如人口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精神经济学、心理经济学、思想工作经济学、生活经济学、健康经济学、神经经济学、幸福经济学(快乐经济学)、休闲经济学、老龄经济学、就业经济学等。2 要素经济学类。如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生物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货币经济学、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消费力经济学等。3 部门经济学类,如服务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物流经济学、会展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广播政治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体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图书馆经济学、传媒经济学、电视媒介经济学、报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战略经济学、企业经济学、公司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4 专项经济学类,如大坝经济学、通货膨胀经济学、灾害经济学、项目经济学、银行家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混沌经济学等。5 技术经济学类,如创新经济学、技术进步经济学、软件工程经济学、数理经济学、数理金融经济学等。6 管理经济学类,如管理经济学、管理人经济学、经济哲学、经济逻辑学、经济伦理学、经济统计学、法律经济学等。7 综合经济学类,如知识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和谐经济学、社会经济学、民族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供需平衡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地理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制经济学(规制经济学)、节约经济学、效率经济学、中庸经济学、实用经济学、物理经济学、药理经济学等。

(二)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

会计学在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发展的影响下,会计交叉学科也在不断发展。我国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提升阶段。

1 起步阶段(1949—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建立社会主义会计学的开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和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从总体讲,是要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统一国家的财政经济工作。与此相适应,我国政府有关部门依据革命根据地会计工作的经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会计工作的模式,结合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与国家财政制度相适应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统一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适应国营企业的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公营企业,没收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管制、征用、收购的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私营工商企业转为国营企业)和发展,建立了国营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一时期,在总结我国会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一批会计著作也相继问世。如《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修订本)、《会计核算》(修订本)、《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会计原理》、《工业会计核算》和《商业会计》(修订本)等。1958年至1965年间。是我国会计工作从挫折中得到恢复的时期。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会计工作遭到空前的破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会计学才又步入全面建设的阶段。

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起步阶段的特点,是在编写会计专业用书中形成会计交叉理论,并是以会计核算为主体的结合部门经济理论的专业教材。这个阶段只有部门性的交叉会计理论。还没有形成会计交叉学科。

2 发展阶段(1978-2000年)

我国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才进入到发展阶段。在这个期间除会计交叉理论有了进一步发展外,也有会计交叉学科的著作发表,如上世纪80年代。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阎达五等著《责任会计的理论与实践》(1987年),黄肇兴著《经理会计》(1987年)。娄尔行、张为国著《租赁会计》(1989年),孙宝厚著《会计系统论》(1989年),丁志田著《第三产业会计》(1992年)。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叶陈刚编著《会计伦理学》(1989年)。张兆国编著《责任会计学》(1989年),宋建文编著《决策会计原理与应用》(1990年)。此外。又如,刘锡林著《经济效益会计》,裘宗舜等著《会计信息论》,王正德等著《会计哲学概论》,范长缨编著《决策会计》,阎达五主编《社会会计》等。

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陈亚民著《会计规范论》,曲晓辉著《论物价变动会计》,吴艳鹏著《资产计量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郝振平主编《会计的国际透视》。于玉林著《现代会计结构论》,林钟高著《会计行为论》,刘志远著《企业财务战略》,万寿义著《租赁会计》;1999年出版的张俊瑞著《资产变现论》,谷澍著《履行中合约会计论》,孟凡利著《环境会计论》;2000年出版的许家林著《资源会计研究》,于长春著《税务会计研究》,周咏梅著《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研究》,马晓芳著《会计市场研究》。张昌仁著《企业与资本市场的会计研究》。张朝宓等主编《当代会计实证研究方法》,苑泽明著《现代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管理研究》。蔡春著《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等。此外,又如。毛炳主编《证券会计学》。王又庄等主编《质量成本与质量责任会计》。朱于平等著《会计人才学》。张汉兴、李增军、袁志编著《会计公共关系指南》。杨俊亮著《会计哲学——会计本体论的哲学沉思》。王兴军编著《战略会计学》,熊楚熊著《增值会计学》,秀凯国、张俊民主编《中国期货会计》。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蒋尧明著《质量会计学》,李百兴等编著《期货与租赁会计核算》。杨秋林等编著《会计心理学》,金建华著《检察会计鉴定学》,朱建国著《会计教育》,张俊民编著《会计监管》,朱海林著《金融工具会计论》等。

3 提升阶段(进入21世纪)

进入21世纪,2001年1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不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继续推行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200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并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谐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相应建设和谐会计。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具体准则38项,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这使会计工作和会计理论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实践证明,发展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这个期间。会计交叉学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拓展了宽度,加强了深度,提升了会计交叉理论与会计交叉学科的水平。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将开拓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新局面。

二、把握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律

在改革开放开启的新时期以来,我国会计交叉学科已有较大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需要对其发展有进一步的深刻认识,以把握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律。

(一)会计交叉学科的概念及其分类

会计交叉学科是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结合而形成的新的会计学科。会计交叉学科是将其他一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方法与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使其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会计学科。会计交叉学科不是多门学科简单地相加而拼凑的学科,而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依存于内在的有机联系,经过渗透和融合,从而形成的新的理论、方法或学科。会计学科与其他科学的交叉化发展。主要是交叉化的会计理论和交叉化的会计学科。

会计交叉学科的交叉有多种形式。按学科交叉的学科数划分有:1 单一交叉(简单交叉),是会计学科与其他一门学科的两门平行学科的交叉,如会计学与哲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会计哲学》;2 多元交叉(复杂交叉),是会计学与其他多门学科的两门以上非平行学科的交叉,如会计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法学、公关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人本会计学》。按学科交叉的范围划分有:1 邻近交叉,是会计学与其相邻的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学科间的交叉,如会计学与信用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会计信用学》;2 远距交叉。是会计学与其不相邻的自然科学或其他科学的学科间的交叉,如会计学与生物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会计生物学》。按学科交叉的属性划分有:1 本学科交叉,是在同一学科内各分支学科问的交叉,如会计学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交叉而形成的《成本会计》;2 跨学科交叉,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如会计学与心理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会计心理学》。

(二)会计交叉学科的特点

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是会计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会计交叉学科具有以下特点:

1 跨越性,研究的内容是跨越不同学科,会计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或与自然学科的交叉内容。如会计学与决策学交叉研究的决策会计学等。

2 单一性。内容单一,只对某一个方面(面)。或某一个过程(线),或某一个问题(点)具有的特定内容进行研究。如对财务会计、管理过程的战略会计和财务会计中物价变动会计的研究。

3 复杂性,研究的内容涉及多种学科相关的各种问题,受各种因素所影响,受多种机制所制约。需要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如主要受外部各方面影响的环境会计。

4 融合性,对某些对象的研究,从系统出发,多层次、每个层面的结构、相关面,多角度、多因素进行分析,使各学科知识融合。揭示发展的规律。如对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的研究。

5 具体性,对经济、社会、科技和管理中的实际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对学术研究和学校教育中的具体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如对租赁会计和会计信用的研究。

6 针对性,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管理水平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而出现的与会计相关的专门问题进行研究。如针对产品质量问题而形成的质量会计,针对破产企业而形成的破产会计等。

7 创新性,从跨学科的整体出发,在交叉学科之间进行“移植”与“融合”、“嫁接”与“杂交”,使知识、技术、方法集成,创立新学科的理论、方法与体系。如对产权会计、地区会计的研究。

8 探索性,对某方面或某个对象目前尚未解决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和性质具有不确定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对未来会计学的研究。

9 前沿性。研究的内容是当代现实中的热点、难点和创新点的问题,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管理需要研究的问题。如对期货会计、会计逻辑学的研究。

10 相对性,随着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学科的内容将不断发展。对其认识将不断深化,学科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如会计哲学的内容将随会计环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充实和完善。

(三)会计交叉学科的交叉

形成会计交叉学科是一个学科交叉研究的过程。

1 制定学科交叉的研究任务。确定任务的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管理现代化、会计改革、会计法规建设、会计学科发展和会计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需要。根据客观的需要确定学科交叉的任务,是通过学科交叉研究形成新的会计交叉学科,或是需要解决面临的重大的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

2 确定学科交叉形式和搜集相关资料。按照确定的学科交叉研究任务。确定学科交叉的形式。学科交叉的形式有:(1)会计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某种自然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与计算机相结合的《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与数学相结合的《会计数学》、会计与物理学相结合的某种会计理论研究等。(2)会计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结合,也就是会计学科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某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移植或运用到本学科,使会计学科的理论、方法发生显著的或质的变化,如会计学与税收学相融合的税务会计;人文科学与会计学的融合,如会计学与文化学相融合的会计文化学。根据确定的学科交叉的各种学科相应搜集各种相关资料,为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依据。

3 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在大量占有交叉学科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学科交叉研究是不同学科之间理论与方法的“移植”与“融合”,是“嫁接”与“杂交”,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学科交叉研究,是在体系上借鉴、理论上移植、方法上聚合、内容上渗透、文化上融合、前沿上提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科交叉是一个较长期的渐进的研究过程。学科交叉研究不是形式上的“学科横移”或“学科转移”,而是交叉的两门或多门学科之间在理论、方法与体系上的“移植”与“融合”,“嫁接”与“杂交”。形成新的研究成果。

4 学科交叉研究成果检验。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需要通过一定组织形式进行检验,核查是否完成该项研究任务。学科交叉研究成果有两种:一是形成新的会计交叉学科,这是会计理论发展和会计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二是解决重大会计问题,可以是解决会计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如为会计改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或为某项会计工作提出重要会计方法,也可以是解决会计理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如为会计理论建设提出重大基础理论,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以创立新的交叉学科为目的,但它可为会计元科学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四)会计交叉学科交叉的方法

会计学科交叉的方法主要是移植法。移植方法是将某一研究对象或某种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另一研究对象或另一学科中的一种方法。移植方法对于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和科研方向、发现新的理论和学科有重要作用。移植方法有:1 纵向移植法,从低到高移植,将低级运动形式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较高级的运动形式学科中去;从高到低移植,将高级运动形式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较低级的运动形式学科中去。2 横向移植法。在各种学科之间。进行科学原理与方法的移植,有基础研究横向移植法(一门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向各分支学科的横向移植,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移植)、应用研究横向移植法(将某种原理、结构、方法等移植到另一种事物上)。用于会计学科交叉的方法。还有系统法、演绎法、归纳法、比较法、综合法、类比法、组合法、分离法、补充法、联想法、相关法、相似法等等。

(五)会计交叉理论的发展

在会计学科交叉中,移入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完善和发展会计理论与方法。这是发展会计理论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在会计学中引入其他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引入资金、成本、收入、利润、分配、负债、权益、管理、委托代理、银行结算、经济核算、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等理论与方法,可以相应建立有关会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在会计学中引入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如系统理论、信息理论、预测理论、决策理论、控制理论、模式理论、规范理论、协调理论和发展理论等,可以相应完善和建立会计系统论、会计信息论、会计预测论、会计决策论、会计控制论、会计突变论、会计耗散结构论、会计协调论、会计模式论、会计规范论和会计发展论等新的会计理论与方法。

会计学科交叉的会计理论按其内容分,有基本理论融合,如系统理论与会计理论的融合而形成会计系统论;有基本方法融合。如控制方法与会计方法的融合而形成会计控制方法。

(六)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

在会计学科交叉中,移入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是发展新兴的会计学科。交叉化的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其体系化的基础上,将会形成新兴的会计学科。在建设现代会计学的过程中。引入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如引入现代的哲学、伦理学、心理学、逻辑学、法学、系统学、决策学、环境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发展新兴的会计科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会计哲学、会计伦理学、会计心理学、会计逻辑学、会计法学、会计系统工程学、决策会计学、环境会计学、会计数学、计算机会计学和会计方法学等。其中,不少的学科已有专著出版。当然,形成一门新兴的会计学科不是“举手之劳”的一件容易的事,不是出版了一本有关的书,就形成了相应的一门会计学科,而有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七)会计交叉学科的结构

我国会计学的发展中已形成和正在研究的有一批会计交叉学科。这些会计交叉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一个不断完善的有机整体。按会计交叉学科的性质,其结构分类如下:1 会计基础学科:如会计系统工程。会计实验学,会计数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价值学等。2 企业会计学科:如生物会计,证券会计,期货会计,破产会计,税务会计,战略会计,决策会计。控制会计,责任会计,网络会计,增值会计。循环经济会计,价值链会计,产业集群会计,物流会计。虚拟经济会计。经济效益会计,会计统计分析等。3 政府会计学科:如政府会计,地区会计,灾害会计等。4 非营利组织会计学科:如社团会计,军队会计等。5 个体经济会计学科:如家庭会计。6 会计人才学科:如人才会计学,会计哲学,会计逻辑学,会计伦理学,会计行为学,会计信用学。会计心理学,会计教育学。人本会计等。7 会计机制学科:如会计法学,司法会计,法律会计学,会计公关学,会计方法学,实证会计,会计组织学。会计制度学。会计治理学。公司治理会计,会计市场学,会计档案学等。8 会计专门学科:如和谐会计。计量会计,产权会计。基金会计。风险会计,泛成本会计,金融工具会计,会计金融学,无形资产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质量会计。反倾销会计,反洗钱会计,资源会计学,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会计,社会会计。关联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社会工程会计。环境会计。未来会计。会计经济学,大众会计学。会计文化学,政治会计,会计美学。会计比较学,特色会计学等。

以上80门会计交叉学科和会计交叉理论。有的学科比较成熟,有的需要不断完善,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高举旗帜:创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

(一)走中国特色之路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怎样发展会计交叉学科?这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会计之路。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发展会计交叉学科和会计交叉理论。

要走中国特色之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

(二)走开拓创新之路

中国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历史是创新、发展的历史。会计的创新、发展是客观的必然。创新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在21世纪,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前景。走会计开拓创新之路,是走中国特色之路的保障。是屹立于世界之林之路。

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重在创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要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创新者独立地根据需要并能拥有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这说明:创新者。是自己。是创新的主体;独立,是自己作主。自己选择研究项目,选择组织形式。制定规划,实施管理;根据需要。创新对象是市场发展、科学进步、开展教育的需要;拥有知识产权,创新的成果能获得知识产权;创造性活动,是原始创新或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活动。自主创新才能提升会计交叉学科发展的水平。

(三)走群体开发之路

会计交叉学科的研究要涉及众多学科及其相关的各种人才,突破个人分散研究的小范围。走向群体的联系、沟通与协调,需要组织研究团队。

按会计交叉学科研究课题组织团队。团队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提问题,提难题,组织和实施会计交叉学科创新规划;要提倡打破思想禁锢,打破习惯势力和传统偏见的束缚,在学术问题上人人平等,不同学术思想通过竞争、选择、优化、融合而不断进步与发展;要鼓励不同学科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推动对交叉学科问题进行跨学科的探索和合作;集中研究力量。调动每个人的创造积极性,发挥团队精神和团队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准研究方向,用集体的力量创造出新的研究成果,创新发展会计交叉学科。达到新的研究水平,获取会计交叉学科理论的“自主知识产权”。

(四)走现实可行之路

发展会计交叉学科适应了当代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需要,又具有科技进步、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理论指导和会计基础的强有力的支持,是现实可行的。为了实施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主要有:

1 制定会计交叉学科发展规划。各级主管会计工作的部门、研究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领导。应重视会计交叉学科的研究,并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制定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划。

2 大力提倡和组织交叉学科研究。按照会计交叉学科的发展规划。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群众学术团体要消除思想障碍,提高对发展交叉学科的认识,制定、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规划和实施措施,大力提倡和组织会计交叉学科的研究。

3 开展学术活动。组织和参加地区、部门、国家和国际的各种学术会议,交流会计交叉学科研究的成果。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求真务实的学术环境。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说理充分的批评与反批评。

4 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消除体制障碍。制定和健全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如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奖励、知识成果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为开拓、创新会计交叉学科提供有效的保障。

逻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4篇

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的艾思奇,一生致力于研究、阐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0年2月3日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其父李日垓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曾积极参加辛亥革命,系同盟会员,在护国讨袁斗争中任蔡鄂护国军第一军秘书长兼秘书处长,后因反对新军阀唐继尧险遭杀害,被迫流亡他乡,后到香港。艾思奇2岁时随母亲迁居昆明,7岁人私塾,后人国民小学,14岁到香港,就读于一所教会学校。在父亲李日垓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除四书五经外,他还读了《老子》《庄子》等先秦哲学典籍。同时,父亲的遭遇和颠沛的生活,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2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艾思奇回到昆明,同年考入省立一中。这是一所进步学校。在一中,他读到《新青年》《向导》等刊物,深受新思潮的影响。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昆明学生举行了各种抗议活动。艾思奇积极参加,并在《滇潮》上发表声援文章。1926年,北京发生“三一八”惨案,昆明学生运动进一步高涨。反动当局下令逮捕骨干分子,艾思奇也被通缉,后在他父亲的学生李沛阶帮助下才乔装成英国牧师的家庭教师,取道越南,逃到苏州,找到流亡中的父亲。

军阀混战,国弱民穷,艾思奇的父亲认为“中国贫弱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振兴实业的人才”,因此希望艾思奇走工业救国之路。1927年春,17岁的艾思奇,怀着探求知识与真理、立志救国的雄心,东渡日本求学。

那时的东京,世界各种思潮、学派、学说充斥,艾思奇仿佛置身于知识的原野,开始了顽强的追求与探索。他终日如饥似渴地读书,涉猎各种知识,几乎把所有能用的时间都用上了。一本黑格尔的《逻辑学》都快被他翻烂了。对于凡能找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他更是悉心研读。以前,他喜欢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此时,大量西方哲学原著在他面前展现出一个广阔的新天地。

从古希腊哲学家到培根、康德、黑格尔,尽管学派纷纭,枝蔓芜杂,但他锲而不舍地钻研、探索,纵观几千年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发现了许多人类精神的瑰宝,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来源及其历史地位。这时,由中共东京特别支部领导的社会科学研究会负责人张天放、寸树声介绍,他参加了社会主义学习小组。从此,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更加刻苦、自觉。在读了日文版《反杜林论》以后,他深感日文本不够好。为了直接阅读马克思、恩格斯原著,他开始自学德语,把日文本和德文本对照攻读,力求取其精义。1928年5月3日,“济南惨案”发生后,中共东京支部组织同学回国以示抗议。

回国后,艾思奇刻苦钻研了从日本带回的许多马列著作,并积极参加中共的外围组织活动,如以云南书报社名义组织的马列主义研究团体等,还与大哥李生庄一起研究西方哲学。当时,李生庄主编的《民众日报》副刊上辟有“象牙之塔”和“杂货店”专栏,宣传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思想。艾思奇常常用“小政”“店小二”“SG”“三本森”等笔名投稿,以杂文、译文形式介绍新文化和新哲学观点。其中在对《费尔巴哈论》的解释和对《公孙龙子》中“白马非马”命题的讨论上,兄弟二人在报上公开争论,引起人们的兴趣。艾思奇还常常为《市政日报》撰稿,成为該报副刊的骨干之一。其间,他还翻译介绍了英国青年诗人济慈的名著《夜莺歌》和日本人国木田独步的小说《孤独者》等作品。

艾思奇将《国际歌》《马赛曲》和日本渔民打渔的小调带回昆明,并将《伏尔加船夫曲》译成中文,由聂耳在音乐会上教唱。他和聂耳早在昆明省立一中读书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次从日本回来,他专门给聂耳带来世界著名音乐家的传记,并给聂耳介绍了一些马列主义书籍。共同的志趣和理想使他们成为亲密的战友。

1930年底,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日本福冈高等工业学校采矿系。这时的他仍然广泛汲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各种知识,甚至在同学聚会的喧闹场合仍手不释卷。在哲学方面,他更加潜心攻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颇有所获。当时,中共东京支部组织的中国青年会,每周在神田区学习一次,虽离艾思奇住所较远,但他从不缺席。

经过3年多的刻苦学习与思考,他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上发生了根本变化。他曾对一位朋友说:“我总想从哲学中找出一种对宇宙和人生的科学真理,但却觉得说不清楚,很玄妙。最后,读到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才豁然开朗,对宇宙和社会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和合理的解释。”同时,他对救国之路也有了新的判断,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他写道:“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的桎梏下,单讲建设工业能达到救国的目的吗?”他坚信只有马克思主义能够救中国。

1931年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蓄意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艾思奇和许多爱国留日学生愤慨万分,毅然弃学回国。

探索新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

艾思奇曾向往能到马克思的故乡——德国去留学,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实现。当时,他的父亲已出任云南殖边督办。老人仍希望儿子继续学工,以助他兴办实业。对此,艾思奇断然拒绝。他决心脱离家庭,走自己的路。

1932年初,艾思奇到达上海,为日本问题研究所翻译文章。8月,他在留日同学的帮助下到泉漳中学任理化教员。当时,该校的共产党员团结广大教师、青年正同反动当局做斗争。艾思奇很快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并积极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的革命活动。他开始以“思奇”“李东明”等笔名在《中华月报》上发表哲学短文,并着手翻译苏联米丁的《新哲学大纲》,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

1933年初,上海反帝大同盟负责人杜国庠到泉漳中学了解斗争情况,该校有人反映艾思奇对飞行集会、写标语、散传单等不积极,要杜国庠做艾思奇的工作。杜国庠发现,尽管艾思奇不爱出头露面,但思想活跃,学习勤奋,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便认为他是一个很有希望的青年,应该发挥他的长处。于是便与当时社联的领导人许涤新商量,将艾思奇的关系转到了社联,使他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哲学研究工作。不久,由杜国庠和许涤新介绍,艾思奇正式加入社联,并担任研究部的工作。从此,他以笔为武器,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的道路。

1933年5月,艾思奇第一次写作了系统的哲学论文——《抽象作用与辩证法》,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主办的《正路》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编者指出:“作者以宏博精深的研究说明抽象作用以及抽象作用在辩证法的正确运用中的地位。”这篇文章以丰富的哲学史知识阐明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辩证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反映出艾思奇已具有相当的哲学水平。

1930年代初,国民党在实行暴力统治的同时,对国统区无产阶级领导的文化运动进行了疯狂的“围剿”。艾思奇从自觉地走上革命的文化道路那一天起,就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同充斥思想界的形形色色的反动哲学进行了勇敢的战斗。他系统地研究了辛亥革命以来哲学界的斗争,剖析了几种影响较大的唯心主义派别,写成了《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一文,对当时流行的胡适实用主义和玄学派张君劢的形而上学做了尖锐的批判。他指出:旧哲学统治的时代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在中国有着无限未来的必然是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使被压迫者的前进之势更加锐不可当。

当时左翼文人认为中国的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新康德主义者张东荪和叛徒、托派分子叶青。艾思奇指出:他们的哲学是一种“披着辩证法外装的另一种唯心论”。围绕着哲学消灭与否,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等问题,艾思奇等同他们展开了一场大论战,并给予其有力的批判。

为了配合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以胡秋原为代表的所谓“自由人”鼓吹文艺自由论,反对文艺为革命的政治服务,大肆攻击左翼文化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鲁迅和左联的革命作家对他们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当时,艾思奇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写了不少文章,如《文艺的永久性和政治性》《诗人自己的道路》《论文学的鉴赏》等,阐述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指出艺术的永久性不排斥文艺的政治性,两者始终是统一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左翼文化运动在上海蓬勃开展,面临民族危机的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新的思想武器。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巨大作用,使它能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是一桩具有重大意义的开拓性工作。艾思奇认为:“我们这个国家能有机会受教育的人不多,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我们写文章,做工作,一定要把这些人当作我们的对象。”他坚定地开始了新哲学通俗化的探索。

1934年他写的《哲学讲话》成为实践哲学大众化的开端。第一篇的题目就是《哲学并不神秘》。此后,在《读书生活》上连续发表,第四版后改名为《大众哲学》。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书,用人们身边的生活实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和别开生面的形式,阐述了新哲学的基本原理,一扫以往哲学艰深玄奥的色彩,使新哲学开始走到人民大众中去。它适应了革命斗争的需要,启发引导人们探求真理,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之路。很快,这本书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青年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尽管该书还有一些缺点,并遭到反动文人的种种诬蔑和国民党当局的查禁,但始终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1949年前共印行了32版。该书首次以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打动了千百万年轻人的心,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许多青年在它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5年10月,艾思奇加入了中國共产党。1937年9月,艾思奇与上海文化界十几位知名人士被中共党组织调往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推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

从上海到延安,从白区的文化战场到抗日根据地的讲坛,艾思奇的革命生涯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任教,并担任了陕甘宁边区文化界协会主任。

当时,毛泽东正集中精力研究哲学,准备从理论的高度概括、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路线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常与艾思奇一起研究哲学问题。1937年10月间,毛泽东对《哲学与生活》做了长篇摘录后,给艾思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

1938年,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延安新哲学会成立了,由艾思奇和何思敬主持。同年9月30日,在《解放周刊》第五十三期上公布了《新哲学会缘起》,提出:“为着要使理论更有实际指导力量,在研究上就不仅仅要综合从前抗战的实际经验和教训,而且要接受一些中外最好的理论成果,要发扬中国民族传统中最优秀的东西,”新哲学会的成立,推动了延安和全国各解放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

1938年底,延安马列学院成立。艾思奇转到马列学院任教,并兼任哲学研究室主任。在这期间,他除了讲课以外,开始翻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八封信》,并为《解放周刊》《解放日报》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报刊撰稿。

1939年,艾思奇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兼管延安文化协会和救亡协会的文化工作。他除了参与边区文化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外,还写了不少有关文化和艺术方面的文章。

这一年,毛泽东组织了一个哲学小组,成员有艾思奇、何思敬等,每周活动一次。随后,中央各机关的学习小组也纷纷成立。中宣部的哲学小组组长是张闻天,艾思奇为指导员,参加学习的有朱德、李维汉、徐特立等同志。每周的学习事先由艾思奇拟好提纲,以便大家研究讨论。为了配合学习,他还编了《哲学选辑》一书,并与吴黎平合作,完成了编写《科学历史观教程》的任务。中共中央采用此书作为对干部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教材。

1940年2月,延安出版了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文化》,艾思奇担任主编,在创刊号上首次发表了毛泽东著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文化》积极倡导学术研究和开展讨论,鼓励学术争鸣,艾思奇也撰写了许多文章,并从第四期起连载他的哲学讲座。是年召开了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艾思奇作了题为《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的报告。

这年6月,延安新哲学会举行了第一届年会,艾思奇作了关于会务工作的报告。毛泽东在会上讲话,充分肯定了新哲学会的方向和取得的成绩。

1943年初,艾思奇调解放日报社任副刊部主任。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文艺界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动人景象,文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相结合,工农兵写作蔚然成风。艾思奇写了不少文章宣传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的正确方向,如《群众需要精神食粮》《文艺工作者到前方去》《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等,热情称颂了当时的延安文艺运动。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延安。《解放日报》于3月2日以后停刊,报社全体人员向晋察冀撤退。艾思奇于行军途中得了伤寒,不得不留在晋西北的岢岚伤兵医院治疗,痊愈后即到晋察冀边区建屏县党中央所在地参加了中央工委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年底,他受中央委托去解决北方大学的一些问题并工作了一个时期。这期间,他计划编写一部《中国近代思想史》,并组成了助手班子。但由于形势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开展哲学普及教育,于是他取消原计划,全力以赴赶写《社会发展史》。10月,中共中央决定重办马列学院,艾思奇调该院任教。从此,他按照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以主要精力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研究工作。

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

共和国成立以后,艾思奇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教育工作。他先后担任马列学院哲学教研室主任兼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党委常委、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等职。

当时,中共中央为提高广大干部以及群众的政治觉悟和马列主义水平,决定在全国开展学习社会发展史的活动。艾思奇全力投人这项工作。他在《学习》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从头学起》一文,指出: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就要达到全国胜利,在全国人民面前,还有更多复杂艰巨的任务要完成。为了掌握思想武器,要求经过这一学习、教育,系统地掌握几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一是劳动创造世界的思想:二是阶级斗争的思想: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他应邀到许多单位作报告,出版了《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一书,经修改,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社会发展史讲座”节目里,对该书进行了系统地讲授。这本书后来改名为《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先后出了10版,印刷13次。

這次关于社会发展史的学习,对1950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确立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投身共产主义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当时艾思奇除了担负大量讲授任务外,还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进行辅导讲学。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倾向,他还写了《评关于社会发展史问题的若干非历史观点》《反驳唯心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学习——思想领域的解放斗争》等文章。

在近代先后输入中国的西方哲学思潮中,影响最大的是实用主义。1955年,艾思奇撰写了长篇论文——《胡适实用主义批判》,剖析了它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指出:“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才是一切科学的真正的理论基础,才能提供我们真正完善的科学方法。”

艾思奇在延安时,正是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由于工作关系,他与毛泽东的交往较多,比较切实地研究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他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共和国成立后,艾思奇仍十分重视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宣传,曾多次讲课,撰写文章。1950年他发表了《读<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同志发展了真理论》《<实践论>与关于哲学史的研究》。1952年他又发表了《从<矛盾论>看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学习<矛盾论>,学习具体分析事物的方法》等文章。1960年《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出版,他写了2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为题发表在《哲学研究》上。在多年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艾思奇对毛泽东思想始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并非僵死不变的,应充分肯定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发展,同时他又坚决反对在没有弄清一般原理时就“任意用贴标签的方式空谈毛主席对它的发展”,认为必须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充分的论证和说明。他反复强调,只有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对革命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作出结论,找出指导工作和斗争的方针、计划、方法,以此推动工作和斗争取得胜利”,才能真正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

一生最喜欢的格言是“实事求是”

1958年,艾思奇发表了题为《破除迷信,立科学,无往不胜》的文章,一方面赞扬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了必须要注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文章指出:“破除迷信后一定要立科学,而一点也不能离开科学,冲天的干劲一定要与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起来,是我们一条重要经验。”

1959年初,他在《红旗》杂志第四期上发表了《无限和有限的辩证法》,特别指出“在一定时间总有一定的最大限度,而不是无穷无尽的。”“既要深信人民群众力量的无穷无尽,又要注意到人民群众力量的有穷有尽方面……仅仅一般地相信人民力量的无穷无尽,而看不见在一定的具体工作中人民力量的有穷有尽的方面,或者把这些有穷有尽的力量误认为无穷无尽,这种片面观点也会造成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艾思奇一生最喜欢的格言是“实事求是”,并把它当作自己践履笃行的生活准则。他在党校担负了大量教学工作。除了组织、计划教学外,无论是高级干部班、师训班、理论班,还是自然辩证法班、逻辑班等,几乎每期、每班他都去讲过课。不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还是经典著作、形式逻辑、辩证逻辑、自然辩证法,或中外哲学史等,许多哲学领域的科目他都进行探讨和讲授。其他机关、团体、学校等来请他讲课,他也是有求必应,不辞劳苦。他一贯以治学严谨著称,每次讲课,都要研究新情况、重新修改讲稿。他常对搞教学的同志说:那种不分场合,不问对象,不研究课是讲不好的。他讲课深入浅出,透彻朴实,逻辑性强,联系实际,力求从理论上给人以新的启迪。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更是一丝不苟、扎扎实实,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人云亦云。而对于不同意见,他则认真听取,反复探讨。他相信随着实践的发展,真理总会越辩越明。

1954年起,他在校内系统地讲授辩证唯物主义,初步写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一书,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易名为《辩证唯物主义纲要》)。这本书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学的基本原理,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

1961年,中央宣传部和高教部联名组织编写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艾思奇任哲学专业组组长,主编《难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书。该书成为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本较为系统地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科书。

重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

艾思奇十分重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他一生理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30年代,他就在上海发起、组织自然科学研究会,致力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宣传和著述。他在《进化论与真凭实据》一文中,用丰富的实验材料例述了進化论的科学内容,有力驳斥了歪曲进化论的邪说。他还积极撰写科学小品,如《孔子也莫名其妙的事》《由爬虫类说到人类》《谈死光》等,热情从事科学普及事业。

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应邀到北京的一些大学作报告,曾三进清华园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他曾恳切地对自然科学工作者说:“科学家如果不能自觉地掌握唯物论和辩证法,就容易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难以解决现代科学的困难问题。”他对身边搞哲学的同志则多次提出要求:必须好好学习自然科学理论和前沿学科,把握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向,认真研究其中的哲学问题。他坚决反对忽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倾向,又反对夸大哲学的作用,把哲学简单化、庸俗化,企图以哲学代替自然科学的做法。他亲自抓党校自然辩证法班的教学,先后讲授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中的有关篇章。

1964年,日本理论物理学家坂田昌一的《关于新基本粒观子的对话》一书在我国译出之后,艾思奇非常重视,认为它“阐发了有关唯物辩证法的很有价值的思想”,并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唯物辩证法是探索自然界秘密的理论武器》的文章。他曾提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要面向整个自然科学领域,既要研究理论自然科学中的问题,也要研究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他还认为,既要从认识自然的角度研究自然科学的具体内容,也要从社会角度,从社会总体上考察自然科学问题,因为自然科学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与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离开社会、生产、哲学等方向去孤立地研究自然科学现象,就难以弄清现代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逻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快速发展,人类已经正式迈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作为信息传播、接收的载体-计算机,在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探究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另外,有关于计算机科学的具体发展趋势也会有所涉及。本文主要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现状出发,通过分析现状来对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进行总结以及对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最后,主要是笔者对于将来计算机科学发展越来越好的心愿寄托。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应用范围;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计算机科学在许多不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于计算机的实际运用,使科学工作者的办公效率也通过计算机科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可是,计算机的相关科学技术的开发与使用速度十分快,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其中一个部分,它所需的相关设备以及科学技术要求也非常高。所以,怎样合理运用计算机科学进行最大限度的提升实操效果,已经成为了众多专家和科学工作者们需要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多年以来,计算机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电子产品,不同职业的人依据自身对于计算机科学的不同需求,开发了很多不同的软件以及应用程序。由此可见,计算机科学应该依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只有如此才可以提升计算机科学的实际运用效果。

一、计算机科学的使用现状

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原因,使得我国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因为受教育程度低下而使得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步十分晚。一些发达国家在历经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业时代。在那时我国依旧处在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时代。当那些发达国家通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时,我国的工业发展才刚开始,所以我国现在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相关技术几乎都是发达国家的科技工作者研发的。近年来,鉴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出台的一些有利于发展的优惠政策,有效激励了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因而促进了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根据最近的调研数据可知,我国的网名数量在逐年上涨。据此可发现,我国的计算机个人用户和企业客户都有庞大的使用群体,这是因为计算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效率,这对于企业客户减少时间成本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开发和广泛使用也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为更好发挥计算机科学的使用价值,一些企业基于各种原因,甚至推行了无纸化办公,他们相形,这种理念能够让办公更高效。然而,我国计算机使用历史不长,因而对于计算机科学的研究也少,在使用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影响计算机使用的总体效果。

二、计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

1.计算机科学在逻辑学中的应用

19世纪末期,作为现代逻辑学的分支的数理逻辑学,这一边缘学科不但与数学息息相关,而且与计算机科学、哲学、伦理学、语言学、心理发展学、经济学,世界法学等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它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作为传统的形式逻辑发展的产物,数理逻辑是基础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计算机科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计算机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计算机科学直接或间接为数理逻辑学的根本性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思维方式和探究工具,正像是外国科学会议在题为“计算机科学对于逻辑学的重要影响”的议题中所论述的:“计算机科学在近年来对于数理逻辑学的影响作用远远超出了逻辑学在过去的历史中逻辑学对于计算机科学的影响。事实上,现代计算机科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在现代逻辑学领域中拥有重要地位,所以,计算机科学被称作是‘数理逻辑学的计算工具’。计算机科学对逻辑学的应用范围主要是:从人工智能技术到软件工程。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不但为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且还对其模式构建和计算运用提供了良好的计算平台。

2.计算机科学对于我国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这个科学技术如同草长莺飞般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人们已经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科学的使用。计算机科学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快速有效地提供信息资源、技术资料及其支持。此外,世界各国在不断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寻找经济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点。我国的应用计算机科学现在已经对于经济的发展有了技术上的革新,它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一定会有着很大影响。具体表现在:①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带入计算机科学应用时代,让生活更加便利、人性化,比如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②有助于增强传统商业交易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如提供密码安全保护设置等措施;③有助于我国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让现代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④有助于我国企业相关机构组织进行人才培养,在互联网络上,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

3.离散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数学分支,计算机科学对其发展的影响有着不可动摇的主导作用,在计算机科学的所有基础理论课程里,离散数学是一门十分关键的学科。计算机科学当中的一些基础理论和思维方式及其计算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离散数学理论运用,进而使计算机科学领域和离散数学领域的联系更多,两个领域也都因此得到了学科发展。离散数学主要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和相互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有限的、可数的元素.这也是和我们之前探究的连续数学有着相似之处.离散数学是伴随计算机科学应用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往往和数据模型、逻辑构建、系统梳理、操作过程等等课程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计算机科学对于离散数学重要贡献主要包括:函数相关关系、集合论、高等数学计算、代数分析、图论等这多个内容.理解计算机科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对数学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意义。

三、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

1. 人工智能化的超级计算机

超级高速度计算机运用平行处理科学改良计算机内部构造,促使计算机的运算程序同时进行多条指令操作分析或者同时对许多数据进行处理,进而逐步提升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超级计算机一般都是由成百上千甚至是更多的计算机处理器(机)构成的,能完成一般处理器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量计算任务。从超级计算机获取大量数据并对其进行研发,能够有效促进各个领域高尖端课题的研究与推进,并且方便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

2. 新型高性能计算机问世

硅芯片技术高速发展应用的同时,也代表着硅材料的实际应用越来越接近其物理性质的极限。所以,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正在加快研究开发新型计算机,希望计算机的体系构造与相关技术的应用都会产生一次量变与质变。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都会在二十一世纪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遍布各个研究领域。

四、结语

計算机科学的应用范围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而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应用,它的发展趋势也会因此而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在这里,笔者将会怀着对计算机科学发展越来越好的美好祝愿,希望计算机科学能够带动整个科技领域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蔡芝蔚.计算机技术发展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02).

[2] 陈相吉.未来计算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10).

逻辑学导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严格意义上来说,赵元任之前的中国语言学应该算是语文学。赵元任留学美国,接受西方教育,开始了早期科学活动:他积极选修科学课程,创建《科学》杂志,创建科学社,为《科学》撰稿。赵元任开始对语言科学进行探索,主要表现在用自然科学的概念说明语言问题,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语言问题,用自然科学成果分析语言问题,用自然科学程序调查语言问题。

关键词:赵元任;现代语言科学;中国语言学;自然科学

赵元任是世界级的学术大师,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是研究汉语的现代语言学开创者。赵元任的很多研究工作具有开创性,其学术成就超越了国界,联接了东方西方两个学术世界。其实,赵元任不仅仅是一个语言学家,他还是一个科学家,早年对科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尤其是对语言科学的探索与实践的贡献在中国科学史上和中国语言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赵元任之前的中国语言学

赵元任之前的中国语言学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语文学。直到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语言研究基本上还是在语文学的范畴内。语文学(philology)和语言学(linguistics)是两个不同的感念,其意义具有明显本质的不同。语文学是研究文字和书面语言,重在考证文献数据和训诂,系统性不强,相对零散;语言学则是以语言本身为研究对象,它研究得出的是科学系统和细致全面的语言理论。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成燎原之势,西方现代化的潮流像洪水猛兽一样冲击中国。中国那些先进的、睁开了眼睛看世界的知识分子发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障碍,语言文字是我们进入国际社会的唯一方式。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深谙此理,他说:“出使以通知语言文字为第一要义。”[1]246而面对来势汹涌波涛澎湃的现代化的西方文化,已经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汉语在这个时候显得苍老了,并且“真成了退化的语言。”[2]一卷二号其老态的表现主要有:(1)语文教育老化;(2)书面话语老化;(3)应试文体老化;(4)缺少语言规范;(5)语言观念老化;(6)汉字老化严重。

国门打开,西学东渐,学习西方语言学的早期,马建忠和黎锦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开创了中国语法学的先河,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开创了中国现代语法的先河。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这样两部开创先河的著作并没有开创现代语言学或者现代语言科学的先河。

在美国接受了系统的现代语言学和先进科学教育的赵元任,继马建忠、黎锦熙之后成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主要代言人。他学贯中西、横跨文理,他的研究与过去的语言学家比较起来犹如一股清新之风吹来,给中国语言学界带来了勃勃生机,开创了语言研究的新局面。因此,他被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所长傅斯年称之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这样的美誉是不可多得的。赵元任时代,也是中国语言学以全新面貌展现给世界的时代。

二、赵元任早年的科学活动

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赵元任是不能不提及到的。他在早期积极从事的科学探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广泛学习科学课程

1910年,赵元任作为庚子赔款的学生留学美国,准备按照清政府的要求学习应用科学,但是,他在清华教务长胡敦复的指点下弄清楚了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区别之后,决定学习数学。因此,他在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其中数学和天文学特别优秀,数学得了两个一百分和一个九十九分,天文学得了一百分。据说,他的这两门功课的成绩在康奈尔大学历史上保持了好几年的平均成绩的最高记录。此外,他还学习了哲学、逻辑、美国史、心理学、语音学、德文等课程。在物理学方面,他选修过“机械之设计与制造”“实验物理最近之进展”和“机械学与热力学”等课程。他在学校选修了戴维森教授(Pro.Hermann Davidsen)的语音学课程,学习了国际音标和比较系统的现代语音学理论知识,这给他后来的方言调查和语言科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赵元任先生1912年5月29日的日记中记载,他选修的课程有现代哲学发展史、逻辑学与形而上学课堂讨论、仪器的设计与制备、实验物理的近代发展、力学与热力学、有限群理论、系统心理学和语音学等,大量科学课程的学习为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68

(二)创办《科学》杂志

1914年夏季的一天,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晚餐后聚集在一起闲聊。这些风华正茂的海外学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谈到世界风云变幻,谈到中国的危难局势和未来,便不能不想起自己身上的责任。当大家谈到应该怎样为国家效力时,有人提议,祖国所缺乏的莫过于科学,大家可以办一个杂志向祖国人民介绍海外的科学发展情况以及最新的成果,让国家的科学事业也发展起来。这个提议马上得到大家的一致响应。年轻人说干就干,很快就动手起草了一个“缘起”,比如,什么章程、方案等,大家决定创办《科学》月刊,并且开始募集资金,为发行《科学》杂志做好准备。胡明复和赵元任首先在“缘起”上签名,紧跟着签名的还有周仁、秉志、任鸿隽等七人。

关于《科学》的创建,《胡适留学日记·卷四》(商务印书馆,1937年)是这样记载的:此间同学赵元任、周仁、胡达、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铨、任鸿隽等,一日聚谈于一室,有倡议发刊一月报,名之曰“科学”,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其用心至可嘉许。此发起诸君如赵君之数学物理心理,胡君之物理数学,秉金过三君之农学,皆有所成就。美留学界之大病在于无有国文杂志,不能出所学以饷国人,得此可救其失也,不可不记之。

赵元任的日记和胡适的日记均记载《科学》创建的经过,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正是因为要发行《科学》杂志,所以,留学生们才决定组织科学社。《科学》杂志于1915年1月在上海正式出版,与国人见面。

(三)创建中国科学社

据赵元任1914年6月10日的日记中记载,那天晚上,赵元任到任鸿隽宿舍和同学们进行热烈而严肃的讨论,准备成立科学社。参加发起的人还有胡适、胡明复、秉志、周仁、赵元任、杨杏佛(杨铨)、过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人。开始时,科学社并不是一个正式组织,只是一种公司的形式。1915年10月25日,会议表决通过章程,将“科学社”改为“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会上举荐任鸿隽为社长,赵元任为书记,胡明复为会计,连同秉志、周仁共五人為董事会董事,杨铨为编辑部部长,并确定10月25日为中国科学社纪念日。中国科学社改组不久,以赵元任为首的董事即向留美学生发出“致留美同学书”。在信中,赵元任等留学生明确提出科学救国的思想,用科学来“救我垂绝之国命”,同时,提出要依靠团体的力量来实现这一理想。中国科学社成立后,直到1960年被上海科协接管,这半个多世纪为中国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为《科学》杂志撰稿

《科学》杂志创刊不久,赵元任即成为了杂志的主要撰稿人。据粗略统计,从1915年到1918年间,他在《科学》上发表的科学类文章包括译文达37篇之多。比如:《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区别》《催眠学解惑》《能力》《永动机》《飞行机黑夜落地法》《用数》《纸连环》《连续数学归纳法札记》《地球圆乎?地球动乎?》《大陵变星》《中西星名考》,等等。赵元任宣传的不是分门别类的具体学科,而是一种“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原理”的综合。由于杂志社经费紧张,给杂志社撰写文章并没有稿费,投稿是科学社社员应尽的义务。赵元任作为发起人和开路先锋的角色,投稿和编辑不仅没有报酬,有时候还要自掏腰包弥补经费的不足。1921年以后,赵元任开始在《科学》上发表大量的语言学论文,开始实践他在《中国语言问题》上提出的要对语言学进行“科学的研究”的想法。他的《官话字母音译法》(1921)、《中国言语字调实验研究法》(1922)、《再论注音字母译音法》(1923)、《电信号码根本改良底根本讨论》(1923)、《语音的物理成素》(1924)和《符号学大纲》等文章,既是他早年语言学思考的一个领域,也是他的科学知识背景真正发挥作用的领域,因为多年的科学实践活动使他养成了从科学的角度来思考来研究语言的习惯。

总之,赵元任早期的科学活动大致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建者和前期活动的组织者;《科学》月刊的主要创办者和前期的主要撰稿人。[4]35

三、赵元任对中国现代语言科学的探索

(一)用自然科学的概念说明语言问题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的概念往往比较模糊,很多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主观臆测多于客观描述,不好操作,也不好反复实证。比如,我国从齐梁时代(公元500年左右)开始就有了“四声”的说法,但一直沿用“读若”或“以类相从”的办法来解释声调。例如,梁武帝问他的群臣:“何谓四声?”回答是:“天子圣哲”或者“天子万福”。只能用同样四个声调的字来“互训”。关于调值的描写也是如此,千百年来,只有宋代释处忠的四句口诀,如“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明代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的描述,但是究竟所记调值多高多低,让人无处捉摸。[5]由于无法用科学概念准确描述,总是使用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概念,这样直接导致语言学的某些重要领域,如音韵学等,几乎有陷入“绝学”处境的危险,这显然不符合科学精神。语言学发展的落后直接影响了科技的发展。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精确的概念体系想发展科学恐怕是相当困难的。以赵元任为首的一批从事科学研究的留学生认识到科学概念的重要性,所以,中国科学社于1916年正式成立名词讨论会,负责名词的审定工作。名词讨论会社委员5人,他们是周铭、胡刚复、顾维精、张准、赵元任。赵元任不仅在名词审定会做了一些日常研究工作,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语言研究实践中,十分注意概念的准确性和名词术语的规范性。他发表在《科学》上的文章,把大量的科学技术引入移植到语言学领域,来解释说明语言学问题。许多复杂的用以往的语文学术语难以说明的语言学问题,如果借用自然科学的概念,特别是物理学、声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术语来描述,就会变得简单明了。赵元任先生发表在1924年《科学》第9卷第5期的《语音的物理成素》,就使用了物理、生理概念,以及时间的长度、强度、音高、陪音、噪音和乐音等。这是中国语言学家第一次使用语言学之外的概念。这种生理学、物理学之类的概念的移植使用使语言学变得科学起来。赵元任说:“语音的物理成素的研究也是要紧的就是了,……本篇不过是把物理的常识应用到语音现象上看有些什么问题发生就是了。例如:一个m音,通常以为是一个简单不能再分析的音素,其实m也是很复杂的。发生m音所用的生理作用就是把唇闭起来,把咽头垂下,让鼻腔通气,把声带的口缩小,让肺中的气出来鼓动声带成乐音。”(来源于《语音的物理成素》一文)这种客观精确的描述是以往传统语文学的“读若”之类无法比拟的。

一般来说,汉语字调描述很难,赵元任先生说,对于字调的物理性质,中国 的音韵学家一向只有过很糊涂的观念。多数人不过用“长短、轻重、缓急、急徐、高低”等不相干的字眼来解说它。经过研究后,赵元任在1922年《科学》第7卷第9期上发表《中国言语字调底实验研究法》对辅音、元音、字调的描述则很充足。他说,“辅音是发音器官阻碍出去的地方生出的杂声,杂声的声浪极其复杂,所以是最难实验的;而元音是由于发音器官的形状而生发出的各种不同的回应性质。那就需要试验附属音;而字调,是由于因声带松紧在一个字音没有说完的时候,时时刻刻地变,使得元音的基本音高变换成各种腔调”,听起来十分复杂,但是实际上,只要知道基本音高的变化就行。

赵元任在《说清浊》中实际上引用了国际上著名的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对补原则。这个概念本来是讲质子的动量与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可是赵元任把这一概念用来解释汉语语音不同特征间的关系。赵元任在《汉语语法结构的化学类推》一文中同样使用了化学的一些概念来解释汉语的语法现象,例如,“化合、聚合、离子化、同位素”,等等。

自然科学概念的引入或者植入,较大程度上反映了赵元任先生早就意欲将语言学当做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科学的概念就应该尽量清楚明朗,而不能像我国传统语文学那样,有的概念似是而非,模模糊糊。这样不符合科学精神,也不利于语言学走向科学研究。

(二)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语言问题

一门学科在多大程度上称得上科学,取决于它所包含的数学成分的多寡,而赵元任的努力正是在于要使语言学成为如科学一般的学科。因此,赵元任在研究中大量使用数学的统计手段,尽量用定量的数字来说明问题,解释问题。比如,赵元任在《国语罗马字的研究》中用了统计方法,回答了有关问题。当时有人反对推行国语罗马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中国话中的同音字太多。但赵元任作了统计,发现“一个单字词的词汇其中每个字音不过派到1.3个字,在两字词、三字词同音自然更少,所以通扯起来,我想中国言语里的同音词和法国言语里的总数差不离多少”。另外,赵元任在声调的标调方式方面,他对四个声调进行了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去声占百分之三十,上声占二十,阴平占百分之十四,入声占百分之十二,轻声占百分之十。于是他权衡利弊,选择了去声为不加符号的原始音,并因此构建了一套独特的标调方式。

科学研究不光是用统计法,还要用实验法。赵元任在《中国言语字调底实验研究法》中,采用言语声调的实验法,开创了汉语声调波形的研究方法,他认为:“一个字调成为某字调可以用那个字的音高和时间的函数关系作完全不多不少的准确定义;假如用曲线画起来,这曲线就是这字调的准确代表”。这种定量的分析方法,也显然是优于原先的“长短、轻重、高低……”等纯定性的方法,因为定性方法无论说得如何详细,总不能使人用口或器具按照那个声调发出来。

赵元任通过实验法撰写出来的论文本身都是很好的实验报告。《中国言语字调底实验研究法》中就有很好的实验步骤、实验工具、实验目的、实验结果和实验说明,还很好地揭示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五度标记法的初步形成过程。

赵元任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这就是把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描写方法和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把综合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把归纳的方法和演绎的方法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后人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范式,功不可没。

(三)用自然科学的成果分析语言问题

赵元任在分析语音时,善于使用一切现代化的科学工具或辅助手段。他用渐变音高管、浪纹计等仪器来分析语音的音高、音强和音长的性质,还有留声机灌制了大量的音档。上个世纪20年代,语音仪器十分简陋,但是毕竟仪器的介入还是使当时的语言学研究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0年代初,赵元任使用的仪器主要是渐变音高管记录语音,相对客观公正一些。在广州记录语音的时候,赵元任使用腊筒录音;后来,又用留声机记音,把发音刻成铝盘,再倒放出来听。这种记录语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记录者的个人影响,做到了更大的客观性。

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赵元任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创建了语音实验室。建造实验室的目的是想把所有调查来的语言材料,都用仪器记录成永久性的音档,以便以后想听写的时候随时听写,为科学分析语音材料提供方便。语音实验室的建造,从设计到绘制蓝图、购买仪器和各种设备,都是赵元任亲自策划的。他还向国外订购语言实验室的各种仪器,包括最新的录音机、记录声调用的浪纹计、音叉、留声机等。他利用自己的物理学知识设计的超高效率的扩音器,请中国电气公司制造,总的效果比美国制造要好好几倍。实验室灌制了近千张铝片音档,购买了20多套各国语言会话的留声机唱片,同时,也搜集了六七百张供研究方言用的中国各地戏剧和相声的唱片。建立这样高水平的语音实验室,给历史语言所带来了荣誉,受到参观者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可惜,这种当时丝毫不逊于欧美最先进的语音实验室在不久之后被日军炮火毁于一旦。

(四)用自然科學的程序调查语言问题

1928年下半年,赵元任辞掉北京工作来到南京历史语言所从事成立语言组的筹备工作。1929年春天,史语所语言组正式成立。3月中旬,语言组正式开始办公。语言组成立后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的方言调查工作。赵元任制定了一个方言调查的长期计划,打算由少数几个人在几年之内对全国方言做一个粗略调查,以便能够画出方言地图来。为了方言调查,他创造了一套为开展方言调查而设计的记录、整理、归纳和分析方言的调查材料的科学方法。他所创制的《方言调查表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应用。这个调查表格的基本程序是这样的:(1)设计调查表格;(2)挑选合适的发音者(采用抽样调查方法,抽取不同职业、年龄、性别和语言学习环境下的人进行调查);(3)用当地音与调查者进行对话;(4)用国际音标进行分析(能精确说明语音)。在此基础上,通过绘制方言调查表格、方言地图等方式,创制了一套方言调查表格的科学模板,把错综复杂的方言现象都纳入一个固定的分析模式内,这就赋予了“口耳相传”的传统语言学以更多的科学性,使其在操作上更为客观便捷。[6]1955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对赵元任先生创制的《方言调查表格》内容进行了微调之后,更名为《方言调查字表》,以后这个调查字表成为我国语言工作者在方言调查工作中一定要使用的一种调查工具。

赵元任是一个科学家,他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的语言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语言观。他认为,语言学应该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研究开创了中国语言科学研究的先河。1946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学校授予赵元任等23位名誉博士学位,获此殊荣的还有丹麦原子物理学家玻尔(Nies Bohr),联合国秘书长Trygve Lie等人。荣誉博士颂语称[7] 290:

赵元任,文学博士: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并对中国科学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是自己国家多种方言的学者和历史家,他的研究成果帮助西方人能更好地了解中国语言,中国人民的思想和理想。

当我们今天在从事语言科学研究时,我们不能忘记100以前,有一群年轻人为了中国的语言科学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在普通语言学、音韵学、语法学、方言学、符号学、实验语音学、社会语言学、语文现代化以及语言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是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丁声树、杨时逢、董同龢和张琨等,这些语言学家早期为中国语言科学做出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性的贡献,将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和中国科学史上永远留下光辉的足迹。

参考文献:

[1] 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M].长沙:岳麓书社,2000.

[2]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J]//新潮[C].北京:北京大学新潮社,1919.

[3] 赵新那,黄培云.赵元任年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 苏金智,赵元任传[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

[5] 吴宗济.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声调研究上的贡献[J] .清华大学学报,1996(3):58-63.

[6] 屠聪艳.赵元任:活跃在语言学领域的科学先驱[J] .科学,2004(4):38-42.

[7] 赵新那,黄培云.赵元任年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上一篇:节能建筑论文范文下一篇:油田化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