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发展与演变范文

2023-09-17

家族的发展与演变范文第1篇

1 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

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 西藏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西藏的产业结构逐渐从“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我们将西藏产业结构的演变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1951年—1978年

自从西藏和平解放以来, 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在这个期间明显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1951年和1952年两年期间西藏没有发展第二产业。在1951年至1978年期间, 西藏自治区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到1978年, 西藏第一产业产业结构占比50.7%, 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占比27.7%, 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占比21.6%, 西藏呈现出“一二三”的产业结构形式。不过可以看出其产业结构并不是很合理, 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过大,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 不利于西藏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 西藏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上涨, 产业结构不断变化, 但是西藏自治区的生产结构仍然是单一、生产力较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态, 以发展第一产业的农牧业为主,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 还有文化教育等因素的限制, 使得西藏地区在此期间的二、三产业增长不明显, 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第一产业实现, 但是在1959年开始, 由于西藏地区的民主制改革, 中央对西藏采取了特殊的扶持政策, 使得西藏的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较之前相对明显的变化。

1.2 第二阶段:1978年—1983年

在此期间, 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产业的GDP仍然大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此阶段中西藏的产业结构与第一阶段相比趋向合理。第二、三产业相对于第一阶段比重都有所上升, 但其比重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在1983年西藏产业结构仍然是“一二三”状态。

在此期间由于实施了改革开放与援藏政策, 西藏的经济得以增长。1980年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 会议根据西藏当前的发展, 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 为了弥补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创伤, 为了使得西藏经济可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西藏采取让农牧民休养生息, 减轻农民负担, 国家对西藏的援助经费用到发展生产上来。所以在此期间, 三大产业变化不是特别明显。

1.3 第三阶段:1983年—至今

从1984年以来, 西藏的GDP、三次产业生产产值呈上升趋势。第一产业占西藏GDP的比重逐渐下降, 第二产业占西藏GDP比重保持在13%—37%之间, 第三产业占西藏GDP的比重逐渐上升。1997年西藏的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第一次超过第二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 西藏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一二”状态。2003年, 西藏三大产业结构占比为22:26:52, 西藏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比重。到2015年, 西藏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比9.5%, 第二产业占比36.7%, 第三产业占比53.8%, 2015年西藏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状态。

1984年以来, 西藏经济不断发展,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西藏产业结构趋向于“三二一”趋势发展。在1984年, 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召开, 标志着援藏工程的开始。国家为了可以让西藏经济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放宽了对西藏的经济政策, 免征农牧业税收, 国家还让有关部门和地区进行援藏支持。伴随着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的召开, 西藏加强了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视, 确立了“第一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第二产业进行有重点的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西藏产业发展方针, 使得西藏此后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减少。近十几年来, 由于西藏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等的快速发展使得西藏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生产总值的增加作出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由于西藏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人才匮乏、科技相对落后的条件下, 其第二产业的发展状况仍然不佳, 第二产业有待更进一步的提升。

2 西藏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面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当前西藏产业结构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西藏地区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 其工业化水平比较低, 产业规模较小, 现代工业仍未得到有效的建立, 在第二产业内部, 西藏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于建筑业, 工业属于弱势产业。

其次, 西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但是其内部结构不合理。旅游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较高, 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第三产业生产型行业较少而消费型产业较多, 第三产业中, 传统行业的比重过大, 而金融保险、教育科学等现代新兴产业比重过低。

最后, 西藏地区三大产业发展的关联度较低,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不是以第一、二产业的充分发展为基础, 也并未更好的带动和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三大产业发展的关联性较弱。

3 优化西藏产业结构的建议

基于上面对当前西藏产业结构演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提出相关建议, 进一步优化西藏产业结构, 提高西藏产业发展的质量, 使得西藏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先, 大力提升西藏第二产业发展的整体规模水平, 加快推进西藏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 发展能源产业, 提升工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

第二, 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在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的同时要注意将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 保护好西藏的资源环境。另外, 加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提高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等服务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第三, 增强西藏产业间的集聚和联系。扩宽延伸农牧业的上下游链条, 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加快西藏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使其更有效的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生产要素和物质条件, 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 可以有效开发其上下游产业链, 加强三大产业之间的联动性, 从而优化西藏产业结构, 促进西藏经济的提升。

摘要:产业结构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进行分析, 来了解西藏产业结构在各个发展阶段中的特征和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今后西藏产业结构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促进西藏的发展。

关键词:西藏,产业结构,演变

参考文献

[1] 杨斌, 潘明清.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产业结构演变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 刘刚, 沈镭.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J].地理学报, 2007.

[3] 方敏.西藏产业结构演化模式分析[J].西藏研究, 2005.

家族的发展与演变范文第2篇

一、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的关系演变

(一) 和谐发展

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在1994到1998年期间是处于和谐良好的发展状态。在1992年的全国足球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方向, 就是要在1994年开始举办第一届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 联赛初期情况发展的非常顺利, 因此媒体的关注度也急剧的增加。在1995年和1996年的职业赛上, 由于媒体关注度, 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推向了高潮。中国职业足球的良好发展也带动了体育媒体的发展, 在1994年, 就有多家体育专业的报纸出现, 并且在央视五套也专门的开办了与足球有关的栏目《足球之夜》, 这就更加的说明了职业足球给媒体带来的巨大变化与崛起。反之, 体育媒体的介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职业足球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在这个初期阶段, 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促进, 相互依赖。

(二) 矛盾初显

1998年, 职业联赛的上座率明显的减少, 到了2002年降到了最低。当中国职业联赛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 媒体并没有给出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而是在报道的时候对事情进行指责和过分的渲染事情的严重性, 而且报道的内容也越来越偏离中国职业足球的实质, 将报道内容偏离到了足球明星的私生活上面。在1998年出现隋波事件之后, 假球以及黑哨事件也阻碍了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初期发展, 以及后面出现的一系列的不良好的事件更加的降低了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形象, 媒体在报道中也报道了大量的负面新闻。由于媒体的过多负面报道以及指责使得足球职业不再与媒体进行更加依赖性的合作, 与此同时媒体界由于足球的滞后发展, 降低了对足球的关注度。在两者的互相对峙与矛盾不断地升级中, 两者关系到达了冰点。

(三) 长期对峙

在2004年之后, 足球市场持续的走低, 关于假球以及球场暴力事件的不断涌现, 使中国足球出现了混乱局面, 而且派系斗争也影响了足球比赛的真实性, 赛场上面出现的暴力局面也阻碍着足球联赛的正常秩序, 并且球员当中出现的吃喝嫖娼等不光彩行为给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在此后, 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的与足球有关的娱乐活动, 这些活动的内容与足球无关, 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方面, 在摄影机的镜头下出现的是面部帅气的球员以及身材性感的女性球迷还有球员的生活隐私。在这个阶段, 中国足球事业遇到了严重的瓶颈, 联赛当中不断遇到各种问题, 媒体以及外界的批评声音使得足球界压力重重, 双方对彼此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的冷淡及指责。双方一直呈对峙局面。

二、如何重新建立双方共赢的局面

(一) 提高球员联赛水平

要想重建双方能够互赢互相发展的局面, 就要提高足球职业联赛的水平, 不仅要球员的比赛技巧水平, 也要提高球员的素质以及裁判员的能力水平还有后勤的服务保障, 这些水平都要提高。球员在赛场上的技术水平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最需要关注的方面, 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时要想使新闻质量优秀就得提高球员之间的素质, 这样才可以给观众带来精彩的视觉盛宴以及报道内容, 慢慢的中国足球事业会走出之前的低谷, 走向光明正确的发展道路。

(二) 新闻质量要优秀

从事新闻工作者的工作人员也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做到公平公正, 客观有效, 坚持真理, 遵守法律等良好作风。另外也要加强对新闻人的培训工作, 对足球方面的相关知识要了解。新闻领导部门也要加强管理机制, 要努力的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媒体记者, 编辑, 编导, 减少与中国足球之间的矛盾, 促进双方的良好发展。

(三) 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在足球与媒体报道两者之间的发展当中, 要遵守法律, 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地建立健全, 中国足球的发展也离不开法制的有效保障, 但是目前为止, 由于缺少法律意识, 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不能够有效正确的去解决, 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之间发生矛盾。故而建立有效的法制环境才可以使两者之间互相发展, 实现共赢。

三、结语

总而言之, 从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变化可以得知, 要想使得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进行良好的共性发展, 实现双方互赢的局面, 双方就要在各自的领域去正视各自存在的不足, 各自努力的去提升自己的工作素质和修养, 这样才可以使相互依赖, 相互进步。同时也有效的促进了国家的发展。望本文对于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的关系及发展趋势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摘要:根据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关系的演变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中国职业足球在进行改革的十年过程当中, 最初中国足球与媒体的关系呈和谐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发生变化, 出现冷却, 再到现如今的对峙状态。本文章主要对于中国职业足球与媒体的关系演变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职业足球,媒体,关系演变,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飞.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现场观众数量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D].温州大学, 2016.

[2] 黄淼.中国足球媒体形象呈现研究——以《足球》报为例[J].中国报业, 2015 (2) :42-43.

[3] 邵凯, 施万君, 范政.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下中国职业足球供给侧改革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5 (3) :13-18.

家族的发展与演变范文第3篇

我国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虽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多年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5]。但与当前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在制度保障、执行力度、技术和智力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落实水土保持工作成为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重视,理论上提升,技术上突破,并在实践中落实[6]。

1 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性

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影响下,我国自然界的水土流失现象非常普遍,从乡村到城市,从山区到平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我国水土流失具有面广量大,类型复杂,强度不一等特点,据统计水蚀面积达1.65×106km2,风蚀面积更是高达1.91×106km2[7]。这与长达五千年的农耕历史中,人们在开发资源的同时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密不可分;近现代以来的人口激增更是加剧了人地矛盾,为了解决人口激增带来的粮食短缺等问题,大范围的毁林开荒、草原过牧,使地表植被减少,加剧了水土流失。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而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约1/5,为解决人地矛盾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进一步认识我国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提出符合实际的水土保持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力度。最终实现能够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耕地,保障生态和粮食安全,促进区域特别是山区经济发展等多重目的,最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8]。

2 水土保持研究的阶段划分

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在了解和认识水土流失规律的过程中、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实践中、在改进和创新观测与评价技术体系中发展起来的[9]。我国近代的水土保持工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通过几辈人的不懈努力,水土保持事业不断进步和完善,取得了极大成就。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有耕作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从始至今,我国的水土保持发展主要经历了初始发展、深入探索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10[10,11]11]。

2.1 初始发展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实验区和成立相关组织。1922—1927年,首次在山西沁源、宁武东寨和山东青岛林场建立径流小区,以观测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能力和植被破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拉开了我国径流小区观测和水土流失定量化研究的序幕。193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194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林垦设计委员会与金陵大学农学院(现并入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农学院在成都召开的防止土壤侵蚀的科学研究会上,首次提出“水土保持”一词;同年8月,林垦设计委员会更名为水土保持委员会。1941年,林肯设计委员会分别在甘肃天水和终南山荆峪沟建立陇南水土保持实验区和关中水土保持实验区。1942年,农林部也在天水建立了水土保持实验区。1945年中国水土保持协会成立。这一时期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起步阶段,水土保持工作发展缓慢。

2.2 深入探索阶段

在这一阶段,完善管理制度和提高技术标准并行。1957年,新中国国务院决定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1982年国务院发布《水土保持工作条例》,1991年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至此,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有法可依,进入稳定发展的法制化阶段。国家还于1988年发布了《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和《水土保持试验技术规范》;截至目前,国家水土保持相关部门先后编制发布或修订发布了与水土保持监测相关的技术标准共22项,其中国家标准13项、行业标准9项,使得水土保持工作的技术要求体系进一步完善。

同时期,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水土流失研究治理工作。1951年、1952年分别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和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9]。1951—1954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先后在黄河中上游地区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勘查活动。1973年,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在陕西省安塞县建立实验基地,开展水土流失定位监测研究。现在,该试验区已成为“中国生态研究网络”农田生态系统站。“七五”期间开展的“黄土高原区域治理”重点攻关项目取得重大成绩,为小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及黄土高原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12],小流域开发治理也被成功推向市场[13]。这一时期,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2.3 全面发展阶段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水土流失类型和诱发因素也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在全国范围建立水土保持区划指标体系,在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水土保持方案。各地要依据水土保持区划全面真实的反映区域单元的分异规律的目标,结合区域自身特点,按照“从源、从众、从主”[14]的方针制定水土保持区划原则。目前我国已全面成立监测机构,包括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省市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为国家水土保持监测搭建了覆盖面广、分工明确、层次性强的组织框架,为实现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预报奠定了组织保障。近年来,水土保持人才建设取得极大进展,水保队伍持续壮大;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建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集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于一体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体系和信息网络系统,这些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3 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虽正处于全面发展的上升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3.1 公众水土保持意识淡薄

我国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任重而道远。一些企事业单位对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和政绩,枉顾水保工作的规章制度。山区此类现象更为严重,加之生存压力大,乱垦滥伐现象频发,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上述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呈加速发展趋势,很多地区甚至出现了边治理边破坏的乱象。

3.2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全国性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不够完善。目前,虽然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二期建设工程已基本结束,但仍有部分市县水土保持监测站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技术不够成熟,有的没有建立水土保持监测小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也不完善。而且基础研究相对滞后,现有的基础理论不足以支撑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快速发展的需要;数据交流共享度低,不利于全国性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构建;信息采集技术也有待提高。

3.3 水土保持监测体制需要完善

由于相关部门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致使指导和监管不力,缺乏统筹全局的工作安排,规章制度建设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对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与技术的关系缺乏科学的认识,对监测机构的定位、作用、职能的界定也比较模糊,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也参差不齐、性质不一,遇到问题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这些都导致水土保持监测机构不能齐心协力、心无旁骛地进行理论和技术层面的科研工作,而偏重行政行为和经济行为。相关部门对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的设计标准,水土流失数据的获取、估算,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标准等,这些关系到水土保持监测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技术工作也缺乏深入的研究探讨。

3.4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亟待健全

水土流失是一个极为复杂多变的过程,这对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是巨大的挑战,需要统一健全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标准。水利部虽于2002年颁布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但随着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完善和与时俱进仍需不断研究探索。如何规范监测内容、改良监测方法、实现监测技术创新,如何论证水土保持监测设计的合理性与实施计划的可行性,如何核查水土监测数据的正确性,并建立一整套内容完备详实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库,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细化,以期形成全国统一的水土保持监测标准质量体系[15]。

4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展望

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在前人长期的努力奋斗下迅速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仍十分艰巨。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多山地丘陵,地形条件复杂多变,各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理念差异显著,造成水土流失特征各异,程度不一,加之土壤侵蚀过程复杂,时空分布上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均给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RS、GIS、三维激光扫描、几何摄影测量等技术开始应用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并逐渐普及,为水土流失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了更好地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提高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建议注重以下几点。

(1)加强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宣传力度,增强信息服务,提高民众水土保持意识;加大水土保持工作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监管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

(2)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对土壤侵蚀的诱发机制和动力学过程的研究,提高水流流失的预防和治理能力;重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推动数据共享。

(3)加强区域研究,不盲目照搬其他地区成功模式,而是应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同时要做好植被保护和恢复工作,提高植被盖度,改进耕作方式,科学种田,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建立完备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以牺牲环境效益换取经济利益行为的约束。

(4)加大对水土流失过程的调控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广布,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水土流失区分布广、面积大,水土保持研究工作是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随着大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完成后,水土保持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形成了一套水土保持和监测体系,但还存在公众“水土保持意识淡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待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体制需要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亟待健全”等问题。建议:(1)加强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宣传力度;(2)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对土壤侵蚀的诱发机制和动力学过程的研究;(3)加强区域研究;(4)加大对水土流失过程的调控研究。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焦居仁,佟伟力.21世纪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方略[J].水土保持研究,2001,8(4):7-9.

[2] 田卫堂,胡维银,李军,等.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4):204-209.

[3] 吴普特,汪有科,冯浩,等.2 1世纪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1(2):84-87.

[4] 崔宗培.中国水利百科全书[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5] 刘震.新时期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2009(10):1-4.

[6] 王治国,王春红.对我国水土保持区划与规划中若干问题的认识[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1):105-109.

[7] 水建国,柴锡周,张如良.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2):33-36.

[8] 章明奎,何振立,陈国潮,等.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J].土壤学报,1997,34(4):359-366.

[9] 郭索彦,李智广.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5):19-24.

[10] 王越.我国水土保持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1(11):8-10.

[11] 郭廷辅.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现状、问题和对策[J].地理研究,1995,14(4):1-7.

[12] 杨文志,余存祖.黄土高原区域治理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3] 马吉刚,赵绪楷.小流域治理推向市场经济的方略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1995(3):51-52.

[14] 郑度.中国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家族的发展与演变范文第4篇

1 绿色农产品概述

如今, 绿色农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走进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从而成为了大家生活中无法缺少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 绿色农产品可定义成出产自环境较好地区, 能够依据规定的技术规范进行生产, 落实全面质量管控, 没有污染、安全可靠而且使用绿色产品专有标志的食用性农产品和其加工制品。因为其所具有的绿色含义, 对绿色农产品具有大量新要求, 不但有普通农产品要求, 而且还有更为严格的检验标准。对于整个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 均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 不仅应当检测农产品生产地的污染状况, 而且更应当对整个生长过程之中用到的各类农药和肥料等数量是不是达到了国家标准。

2 绿色农产品的营销定位

通过以广大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把绿色农产品和普通农产品放于相同竞争环境之下加以比较和分析, 其结果是:绿色农产品尽管有相当一部分质量较好, 但该比较优势并无通过营销方式转换成竞争上的优势, 以至于造成了绿色农产品在当前市场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局面。绿色农产品的内在特征和外在市场的条件就决定了其在目标市场之中一定要抓好以下定位:一是在国际市场中的定位。如今, 国际市场之中的普通货农产品已经供大于求, 价格正在不断地走低, 然而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依然十分旺盛。有调查统计显示, 80%以上的美国人喜欢购置绿色食品, 70%以上的欧洲人倾向于购置绿色农产品。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的居民收入整体较高, 其文化素养也相当高, 具备极佳的环境意识, 然而这些地区生产的农产品所在生态环境不够好, 生产绿色农产品的成本偏高。盛产绿色农产品的地区可通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产品下销售企业之间创建战略性合作关系, 拓展绿色通道, 建立起新的绿色农产品市场。

3 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的渠道演变分析

3.1 渠道结构的演变

一是长渠道与短渠道的演变。就客户视角来观察, 显而易见的是长渠道会拉长绿色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餐桌上的时间, 切实降低绿色农产品的总体质量。这就涵盖了降低农产品所具有的新鲜度, 如果为了保持新鲜而使用保鲜剂的话, 就会丧失农产品绿色之品质。就生产者视角来分析, 各位中间商均需获得相当大的经济利益, 而且也会提高物流方面的成本, 也加大了对绿色农产品实施保鲜之难度, 愈的渠道也愈加难以进行管理, 也就愈可能产生新的问题, 这就意味着长渠道会提升绿色农产品生产者各项成本, 进而降低了绿色农产品的利润, 而且还能够促使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者提升农产品的实际价格, 如此即可降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 长渠道还会导致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脱离, 如此对于农产品生产者合理掌握市场的信息有所不利。政府也始终觉得绿色农产品的渠道成本太高, 也会出台政策减少中间商的层数。这样看来, 短渠道对于绿色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均十分有利。但是, 如今我国绿色农产品的整体生产者规模还不够大, 资金上相当匮乏, 要想实现自营有非常大的难度。但是, 直销对规模化客户更有实际效果, 对个人消费者的效果不够明显。

二是宽渠道与窄渠道的演变。绿色农产品是每日均需购置但是每次所买金额均不多的快消品, 所以购物的便利性极为重要, 这就需要零售点能够达到相应密度以降低客户时间成本。值得注意的是, 零售点安排还必须考虑绿色农产品的利润。因为价格比普通农产品要高, 并非全部客户均愿意去买, 所以销售点的确定必须要有相当大的可选择性。中间商更喜欢宽渠道, 这是因为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销量。

3.2 渠道关系的演变

主要是深度合作关系与松散合作关系的演变。因为绿色农产品极难在外观上和一般农产品加以区分。后者主要是临时交易关系, 渠道的稳定性不高, 整体安全系数较小, 激励体系的欠缺造成了渠道忠诚相当欠缺, 以上缺点很难保障中间商不会为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使用一般农产品来替代绿色农产品的不良行为。一些媒体曾揭露了中国的绿色农产品中大部分并非是真正绿色的, 以上信息会提升消费者对各种品牌绿色农产品的质疑, 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 而且还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的销量。以绿色农产品生产者为中心的渠道关系, 通常是运用特许的方式, 且只运营某一品牌, 而且还标明生产商的信息, 从而让消费者们觉得很专业。以中间商为核心的绿色农产品渠道之中, 中间商通常所经营的不限于一个品牌, 这样一来中间商也就难以控制具体品牌产品的实际质量。实际上, 只有生产者才能决定绿色农产品的实际质量。当前我国还缺少十分强势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商, 生产者的规模和组织均相当小。该特点也限制了绿色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开发, 还有一些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趁机去搭所谓的便车, 十分不利于本的未来发展。

4 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未来发展思路

鉴于社会的持续发展, 绿色农产品进入到消费者市场之中已是当前的发展大势。绿色农产品若要进入到消费者市场之中, 就应当全面运用其所具有的绿色理念以及绿色健康观念, 落实差异化的销售策略, 立足于市场调研, 找到目标消费者人群, 并对消费者实施差异化, 挑选不同类型与档次的农产品, 从而全面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并且在绿色农产品营销中切实关注该产品在广大消费者心中的形象。要通过建立品牌形象来发挥出品牌的效应。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开发对于农产品销售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所以应当着力建设绿色农产品渠道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管理。应当依据绿色农产品自身之属性、市场特点、生产地优势和消费者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地规划, 从而形成绿色农产品恰当的销售渠道。因为绿色农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绿色消费观的独特特点, 可结合自身学到的知识, 选择差异化的渠道。今后, 我国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未来应当遵循一下发展思路:

一是建设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发展之初, 可先在绿色农产品产地附近建立绿色农产品批发市场, 占领本地和周边地区的市场。批发市场的成立, 不仅能够为各类中间商以及零售商创设出绿色农产品购置的新平台, 通过大量集中购置绿色农产品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产生价格上的优势, 而且还能够为农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批量销售绿色农产品的新途径。为在本地与周边市场中具有相当市场份额的企业进入到别的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创建超市专柜。如今我国各地均有大量超市, 到超市中购买绿色农产品早已经成为现代人购置农产品的重要途径之一。绿色农产品生产商应当和超市开展合作, 为向超市提供高质量的绿色农产品, 并且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的超市销售新途径。可立足于创建超市专柜, 让绿色农产品能够更加直接地接触广大消费者。要依据超市销售状况来推测出消费者群体各自不同的消费偏好, 依据其喜好来调整超市之中各类绿色农产品的数量以及种类, 进而调整农产品基地中的绿色产品种类和数量。企业应当不定期地选择相关产品在超市中开展促销活动,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量, 而且还能够让消费者们更好地了解绿色农产品, 以便于吸引消费者更加关心这家农产品企业别的产品, 刺激广大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

三是成立绿色农产品专卖店。在绿色农产品企业有了相应的发展, 其产品具备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之后, 企业即可依据本市规模之大小来建设绿色农产品专卖店。农产品企业在建设专卖店过程中, 要运用绿色消费观来装修店面并且宣传产品, 当然还可销售少量别的品牌产品以强化绿色农产品之特色。农产品公司应当致力于开发与再加工绿色健康农产品, 切实丰富农产品的种类。

四是通过酒店、饭店等渠道进行开发。如今, 酒店、饭店等场所会大规模地购买瓜果、蔬菜和肉类等多种农产品。农产品企业可以和酒店、饭店进行谈判, 努力与多家酒店或者饭店签订供应绿色产品的合同。要依据组织间市场中采购数量大且较为集中之特点, 立足该渠道, 不断提升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量。

五是强化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对于原料与产地环境的要求都相当高, 一定是要在生态环境较好的环境之中生产的, 所以应当创建相应的绿色农产品基地, 强化环境报告与质量监测等相关工作。相对于别的农产品加工而言, 绿色农产品加工的技术要求会更高, 也更为严格, 其种类自然也就会更多。对部分易于腐烂、变质, 易于丧去鲜活性的绿色农产品, 应当要尽可能地压缩其流通途径, 从而切实避免因为渠道运输的时间太长而造成农产品变质或者污染而造成相应的损失。可使用直销的形式, 在本地或者周边城市开展销售工作, 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对外流通的环节, 切实避免污染和降低价格, 进而提高绿色农产品的销售量。

结束语

因为各类外在条件的影响以及个人能力上的差距, 导致绿色农产品在其发展进程之中遭受到各类困难, 也具有诸多不足的地方。这不仅是因为农产品生产者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是有限的, 而生产技术的滞后性均有可能影响到发展。有鉴于此, 强化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显得特别重要, 能够有力地推动我国农产品营销事业的发展。

摘要: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是当前全球农业发展的主导型发展方式。目前, 我国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尚处在刚起步的阶段, 尤其是在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上还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绿色农产品,营销渠道,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曼.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探析[J].陕西农业科学, 2016 (2) .

[2] 郝洁莹.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农产品营销渠道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 2016 (12) .

家族的发展与演变范文第5篇

2010年7月

泰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 ISHAN UN IVERSITY

Vol. 32 NO.

4Jun.2010

企业文化———家族企业可持续

发展的“软肋”

王庆菊

(泰山学院政法系,山东泰安 271021)

[摘 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在企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

国家族企业的文化缺失已经严重制约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构建优秀的家族企业文 化,才能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企业文化;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9805)女,山东莱芜人,泰山学院政法系副教授,法学硕士。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国的企业中,有大约90%是家族式的民营或私营企业。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是40年,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则不到5年。美国的家族企业平均寿命大约是24年,而中国的家族企业平均寿命目前只有2. 6年。

[ 1 ]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为什么如此短命? 中国的家族企业为什么总是做不大、做不强、做不长? 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目前中国的家族企业普遍忽视或没有建立起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文化的缺失已成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软肋”。因此,在家族企业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整合和创新家族企业文化,让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家族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对规范家族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家族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哲学,即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接受、 认同和遵循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称。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成员共同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保持永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 2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的内涵由3个层次构成,

即企业文化的表层(物质层) 、企业文化的中间层(制度层)和企业文化的核心层(精神层) 。 首先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物质层) ,主要是指能够给人们形成感官认识的特征。这个层次 的文化通常以固定的形式表现,如企业的标识、厂容厂貌、产品的外观及包装等。这一层次的文化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文化的条件,其往往能够折射出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

其次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制度层) ,主要是指企业制度和规范层次的因素。即对企业职

工和企业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由于企业文化形成过程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企业总会通过一些强制性的规范来推行企业所倡导的理念,规范员工的行为,久而久之,使之成为企业的一种自觉规范,提高员工的自觉性。制

度层主要是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动准则,主要表现为企业的规章、要求等。第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精神层) ,主要是指企业的领导和职工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企业文化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 3 ]企业文化中有没有精神层是衡量一个

企业是否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的一个标志和标准。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之源,它体现企业的个性,是将该企业与它企业区 分开来的标志。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管理团队和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和管理作风,也就决定了企业能做出什么样的业绩、能做多大的生意以及能走多远。企业文化虽然可以学习、借鉴,但却不能模仿,更不可能复制。健康、优秀的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满足他人和社会利益,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企业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由于各个企业在行业属性、地域背 景、历史条件、组织体制、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企业客观上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在个性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比较优势必须依靠自我创新,创新又来自于文化。在企业多种竞争要素(如资金、技术、人才、渠道等)中,文化既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当今社会,由于各种传播手段的发展,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越来越少,技术扩散的速度越来越快,同一行业的企业,其技术设备、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往往大同小异,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正是这样,企业才十分需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因为文化是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而企业文化本身就孕育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同样的操作流程、同样的管理体制、同样的业务范围内,不同的企业文化会产生不一样的发展思路、发展观念、发展战略,能够最大化地加强企业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有效地团结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造就出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文化虽然无形,却能渗透到企业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使它在企业管理中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一,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目标,很难参与市场角逐,更难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具体的历史环境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化成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为实现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广大职工为了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甚至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做出个人牺牲。第二,约束作用。即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无规矩不成方圆”,为实现企业的有序运转,企业常常不得不制定许多规章制度,但是即使有了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使每个员工做到自觉遵守。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为一种行为规范,制约员工的行为,以此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第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当企业员工接受了本企业的文化并内 化为实际行动,就会在企业中形成集体认同,对企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具有了这样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员工自然会对企业保持很高的忠诚度,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第四,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一种

人人受重视、受尊重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往往能产生一种激励机制,使每个成员做出的贡献都会及时得到职工及领导的赞赏和奖励,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而勇于献身,不断进取。第五,辐射作用。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稳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传播渠道

对社会产生影响。

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得到社会文化的认同,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二、家族企业的文化缺失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我国目前的家族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多数家族企业的老板文化素质不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要 性认识严重不足。有的家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大概念,虚而不实、似是而非、无从把握,企业文化只是纸上谈兵,缺乏实效。也有的家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大企业的专利,中小企业没能力也没必要进行文化建设。更为重要的是在多数家族企业中,由于受多方面的条件限制,我国的家族企业多少都带有急功近利的特征,实用主义倾向严重,经营行为短期化,希望在短期内收回投资,甚至创造巨额利润。因此对要经过长期积累才能见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多数家族企业要么无心,要么无力,要么不愿,都不太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只要赚钱就行。其实,企业文化虽然无形,却是实实在在的,它就存在于企业运转的各个环节中。如火之燃于薪,企业文化依附于企业的机体,它是企业的灵魂,引导着企业的发育成长。企业文化建设的空白,会使企业、员工只讲经济利益,缺少共同崇尚的价值准则,没有共同的追求愿景,缺乏凝聚人心的企业精神,企业和员工的联系就会简单化为仅仅是雇佣关系,谁都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工就会从心理上、行为上与企业对抗,导致企业人才流失、技术泄密,企业文化的缺失很难使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

(二)注重企业文化的外在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在精髓

在家族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家族企业把企业文化看成是文体活动或者是企业C I形象设计。客观地讲,文体活动和C I形象设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增进友谊,沟通感情,树立形象,但并不能体现企业文化的核心效用,这种认识把企业文化肤浅化了。从前面我们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分析可知,企业文化是有层次的,文体活动和企业C 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是制度层,核心层即精神层面才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把表层和中间层的企业文化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和经营理念,并为企业全体员工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遵守。企业员工思想深处的理念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也最难形成,但是一旦形成,将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总之,企业文化的精髓是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表面上红红火火、声势浩大,实际上没有多大的意义,也是难以持续的,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商业文化,是植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上,必然受到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影 响。中国家族企业文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其用人制度、组织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方式无不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中国“家”文化的影响。“家”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族情结,认为“血浓于水”,崇尚“家和万事兴”。家族企业在初创时期的惟一目标就是使家人过上好日子,为了家庭利益,发展初期的家族企业具有高度敬业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竞争优势。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都爱“面子”,“家丑不可外扬”,有问题自家人私下解决。这样做,表面上看一团和气,私底下却明争暗斗,人际关系复杂。于是家族企业在发展中就产生了一个普遍的特

点,家庭成员可以同苦却不能共甘。当企业发展壮大后,这两种制度就很容易发生相互排斥,比如在分钱财、论荣辱、排座次的时候,往往会父子成仇、兄弟反目、家庭内讧,给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阻碍。

其次,家长制作风。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专制主义盛行。大到一国之君,小到一家 之长,惟我独尊,独断专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就是这种专制主义的真实写照。家族企业这种“一个人说了算”的领导风格,在企业发展初期还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专业团队进行管理,这种早期的“个人英雄主义”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因为,长期的家长制管理往往会使企业领导者变得自负、甚至自大,总觉得自己是最能干的,一切以我为中心,很难听进去不同的建议,往往形成个人独断专行。由于决策上的集权、专断,缺乏必要的约束,使企业的决策风险加大。再次,内亲外疏的用人标准和奖惩原则。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极为重要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特点。在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中,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差序格局是以“己”为中心的,“以己为中心,像石头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是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实际上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具有排他性。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是关系越靠近家族血缘关系———“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接纳,也就越容易形成合作、亲密的人际关系,越是远离“己”的中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排斥,就会形成疏淡的人际关系。[ 4 ]由此形成利益 上“公”、“私”不分,行为上内外有别,对圈内人讲仁义、尽义务,对无关的圈外人则讲利益、讲原则。目前大多数家族企业在企业内部权力安排上侧重于近亲使用,只有让亲友管理才放心。在一些重要管理岗位上,如人事、财务、销售等,一般都由家族成员担任。单纯从家族成员中选择人才的结果就是选择面越来越窄、可用的人才越来越少。这种内外有别的用人原则,对没有家族关系的员工产生不信任感,非家族成员难以委以重任,容易造成优秀人才外流。另外,在实行家族管理的企业中,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具有双重标准。对于家族成员遵循情感法则,具有这种关系的人在企业中往往采取的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或给予对方许多特殊的照顾,他们的贡献与他们的收入是不成比例的。由于他们的天然特权,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对他们形同虚设,他们在工作中往往我行我素,即使出现重大过错,大多也不按规章条例处罚。而对于没有家族关系的一般员工则奉行功利法则,严格照章办事,有些要求、规范近乎苛刻,不近人情,导致这部分人缺乏归属感、安全感,致使家族企业很难招进人才,更难留住人才,员工一遇到更好的企业就会离职,造成职工队伍的不稳定,

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四)企业文化缺乏个性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综观我 国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大体雷同,一个面孔,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满眼望去,几乎全是什么“团结、求实、开拓、创新”,就好像中学校园中的教学大楼上的标语一样,遍地开花。这种千篇一律的口号式企业文化很难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也很难成为某个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三、构建优秀的家族企业文化,支撑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家族企业领导者更新理念,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成功的企业无不得益于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重视,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像张瑞敏、柳传志、茅理翔、牛根生等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是优秀企业家品质、才华、胆识等综合素质的扩张和放大。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和建设者,企业文化总是或多或少体现企业最高领导者的价值观、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必须提高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全面深刻理解企业

文化的内涵及企业文化各部分内容的关系。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仅要利用各种机会、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弘扬企业文化,而且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及员工的行为,使 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保持高度一致,在制度的规范中逐步实现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以深层次文化代替口号文化,形成员工统一的理念和价值观要想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由表层到中间层再到核心层一步步深入下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核心文化的优势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约束力量,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外部竞争力,使职工形成统一的规范和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文化的引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使企业不断提高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实现从“小家文化”向“大家文化”的转变家族企业需要“家”文化,只是在家族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中,企业文化也要不断成长,从“小家文化”转向“大家文化”,以和家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家族企业由小到大一般都要经过个人奋斗、家族奋斗、社会奋斗三个阶段,在个人奋斗、家族奋斗阶段,“小家文化”能够发挥企业内聚力强、交易成本低、机智灵活、决策迅速等特点,以弥补家族企业初创时期社会资源的不足。

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时企业必须淡化家族制,适时引入社会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 搞“大家文化”,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共同奋斗。这是家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方太集团是一个家族企业,也是一个以“家”为文化的企业,方太的企业文化在我国堪称典范。方太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家的感觉更好”,它浓缩了方太对员工、对消费者、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这种“大家文化”把企业与个人、社会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把“家”的感觉带给职工、消费者和整个社会,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展现“家”文化的优势,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方太集团也成为家族企业的佼佼者。[ 5 ]

(四)立足创新,与时俱进,建立符合企业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和企业自身发展阶段特点密切相连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如此,企业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文化色彩。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份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建设优秀的企业化尤其要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从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能促进企业发展进步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而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则强调尊重人、信任人。个性特征就是财富。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文化无语,威力无比。正在蓬勃发展的家族

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构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自觉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优秀企业文化并把它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才是家族企业长久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证。

[ 1 ] 周坤. 家族企业治理[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6.

[ 2 ] 杨月坤,丁恒龙. 论企业家与企业文化的内在统

一性[ J ]. 改革与战略, 2010, (3).

[ 3 ] 郭跃进. 家族企业经营管理[M ]. 北京:经济管

理出版社, 2003.

[ 4 ]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 5 ] 宋红超. 点击家族企业[M ].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责任编辑 闵 军)

Corpora te Cultureju

(Department of Law and Politics,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271021 China)

Abstract:Corporate culture, which is regarded as the soft strength, is p 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petition among companies. However, the lack of corporate culture in the family business of Chi2

na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i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p rovide support to it, sp lendid corporate culture

should be cultivated.

家族的发展与演变范文第6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社会保障的需求日益强烈,但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现状不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的矛盾已经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当前要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就围绕完善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得出完善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而且具有促进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必然

和谐社会不仅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这种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关系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保证社会公平和收入差距不能太大。虽然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途径很多,但其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在国外还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其宗旨就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来缩小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解决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

因此,社会保障的完善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这两者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社会保障的完善既有可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可能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反过来,和谐社会建设得如何又会影响社会保障改革能否取得成功,但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保障的完善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上。

社会保障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两方面。社会保障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存在的首要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收入再分配机制。这是因为社会保障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通过转移支付保障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一定的生活水平,解决贫困问题,保证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公平,尤其是在经济收入水平上的公平。这样就可以消除有的民众由于贫困和社会不公平而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但社会保障的这种目标主要是通过缩小贫富差距和保障广大民众基本生活水平来实现的,虽然任何一个国家实施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克服贫困问题,但这并不是说社会保障的实施一定能缩小贫富差距。因为社会保障的本质是一种收入再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有可能会缩小贫富差距,也有可能扩大收入差距。如果通过社会保障的实施,把高收入阶层甚至中等收入阶层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阶层,从而缩小了贫富差距。但如果没有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而是提高了中高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那么是扩大了贫富差距。而且,任何一个政策的实施,将会对一部分人有利而对另一部分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必要通过社会保障的实施,从获得利益的人手中征收一定的费用来弥补给受到损失的人,这样整个社会就和谐了。所以,社会保障制度能够增加社会和谐,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不可能。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越完善社会就越和谐。如果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反过来会损害和谐社会的建设。因为社会保障的建设和改革是无法离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许多欧洲国家的福利国家就是一个例证。

当社会保障超越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时,必然会导致大量的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用于其它方面的财政支出就会减少;单位不得不承担较重的社会保障费用,单位一方面不愿意扩大再生产和雇佣更多的职工,因为生产规模越大,社会保障费用负担就越重,挫伤他们的扩大投资和雇佣更多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即使较重的社会保障负担并没有挫伤他们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但由于负担了较重的社会保障费用,必然会减少他们的利润,降低他们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能力。结果,整个国民经济就会进入萧条,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将无从谈起。

同时,社会保障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两个方面,它还具有一个重大的作用,这个作用往往被忽视,社会保障可以刺激个人消费,从而提高整个社会消费水平。因为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和将来,人们所面临的各种经济风险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化解,人们无需担心未来无法应付的经济风险,可以放心地消费和投资,而消费可以扩大内需,投资能够使得有效投资供给增加,这些正好都是当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所必需的。所以,社会保障虽然是一个需要被大量投资的机制,但也是一个能够得到重大回报的制度;而人们往往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这就造成了国家财政没有更多的进入社会保障。

二、社会保障对社会和谐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还不富裕,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良好的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来看,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在理念上彼此契合。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最基本的功能为:缓解社会的一些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民基本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保障建立的过程就是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社会保障列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指出2020年要达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目标。

(二)社会保障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

社会保障制度是协调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它通过社会救助、失业保险等方式,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转移给缺乏收入获取能力的社会贫困人口,可以缩小社会不同阶层的收入差距,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它通过养老保险等方式,从制度上实现收入的代际转移,弱化代际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和代际冲突;它通过医疗、生育、工伤保险等制度,以互助共济的方式,满足劳动者的医疗需求,保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它通过社会福利的方式,在保障特殊社会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不断改善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使社会成员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三)社会保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和司法的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保障强调社会成员参与的机会公平性原则,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发展过程中因意外灾害、竞争失败及疾病等因素导致的社会不公平,起到维护社会成员发展过程公平的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性,对收入分配进行合理的调节,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我国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使这些差距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以消除一部分成员的不安全感,弥补市场的缺陷,促进社会公平,为和谐社会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四)社会保障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经济发展的高效率,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却是追求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公平,两者似乎天然对立;然而,市场经济框架下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缺乏社会公平的条件下实现高效率,社会保障也不可能在没有效率的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天然的统一性。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有利于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贫富悬殊和社会稳定等公平性问题,同时其结果在客观上也直接起到了维护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效果,促进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在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下得到进一步提升。由此,社会保障制度便被客观地演变成为市场经济内涵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总之,社会保障及相关机制作为建立在社会公平基础之上并以追求社会和谐为目标的特别制度,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理念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立足现实,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模式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收入差距很大,决定了社会保障不可能采取同一方式。对那些完全没有收入的弱势群体应采取由国家提供基本生活费用的福利型社会保障方式;对那些收入较稳定的在职人员,可采取个人、单位投保,国家予以补助的办法;对于收入不稳定的个体人口,可采取个人高额保险、国家高额补贴的办法;在农村,仍可坚持家庭养老、邻里互助等传统保障方式,对于较富裕的农民,可采取商业保险措施;应对人口老年化趋势,在妥善解决历史债务、加快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制度、发育并健全资本市场的前提下,加快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二)拓宽覆盖面,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让所有符合保障条件的城乡居民都成为保障的对象。要以国家必要的财政支出为前提,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的新形式的城乡衔接;要尽快研究制定适合进城务工农民、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以及农转非的养老保险制度,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其他农村人口;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做好与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减少国家干部、企业职工以及农民工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待遇差别,以创造不同阶层和谐共处的良好的经济基础;要积极研究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互补充、共同保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解决好包括大病保险在内的各种风险的保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遵循系统性原则,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所谓系统性原则,即从全体出发,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不同的机构权责明确、和谐统一。系统性原则要求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将各项社会保障职能统一起来,革除多头分管、条块分割、政事不分、推诿扯皮等弊端;同时,还须在区分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的前提下,进一步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另外,和谐社会应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加强立法建设,使社会保障有法可依。

(四)采取增收节支措施,充实社会保障资金

在增收方面,多渠道解决社会保障资金,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开征社会保障税已是大势所趋;第二,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大力推进福利事业社会化;第三,进行营利性投资,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第四,继续依法扩大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基金征缴率。在节支方面,加强基金管理,杜绝挪用、浪费,减少不符合现代公共管理要求的社会保障支出,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总的说来,支出是刚性的,所以充实社会保障资金根本的出路还是在增收上。

参考文献:

[1] 钟仁耀.社会保障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欣,钟仁耀,俞卫,李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和谐发展[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 梅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上一篇:社区ab岗工作制度范文下一篇:公司内部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