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治理范文

2023-09-18

雾霾治理范文第1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遭遇雾霾天气。在总结国外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基本类型基础上,从财政预算、政府采购、收费政策、专项经费支持和财政补贴等方面介绍其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主要做法,得出我国应加大雾霾防治的财政投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增加雾霾防治产品的政府采购,建立雾霾防治相关基金等启示。

关键词:雾霾防治;财政政策;政府采购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次呈现不断上升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每年10月份雾霾持续时间一般在2天左右,从2005年起有加重趋势,雾霾持续时间超过2天,特别是近两年已有长达5天以上的雾霾天气。鉴于此,各地尝试使用加大财政投入等政策手段防治雾霾,以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本文主要介绍国外雾霾防治的财政政策,以期为我国制定雾霾防治财政政策提供借鉴。

一、国外雾霾防治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在雾霾防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外雾霾防治财政政策主要由财政预算、政府采购、专项转移支付、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科研资助等构成。其中,财政预算主要是在经常性、资本性、建设性预算中加强财政对雾霾防治的支持力度;政府采购主要以直接购买的方式增加有利于雾霾防治产品和技术的使用,促进其相关技术的普及;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是加大对雾霾防治检测、执法、标准等基础性工作的支持力度;财政贴息主要是通过政策性银行低息贷款或给予财政贴息,促进雾霾防治;财政补贴主要是对购买雾霾防治产品的用户给予直接财政补贴,吸引用户购买防治雾霾的相关产品;科研资助主要是对雾霾防治技术的研发给予财政支持与政策优惠,以推动雾霾防治技术的发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增加雾霾污染治理的财政预算

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每年都安排财政预算资金用于防治大气污染。2001年,英国用于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公共财政投入为4.35亿英镑。其中,1亿英镑用于鼓励使用者采购与防治大气污染相关的技术和设备,1.08亿英镑用于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基金,3000万英镑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万英镑用于社区防治大气污染相关工作。2002年,英国公共财政预算中,2亿英镑用于与大气污染相关基金,其中贴息贷款为5000万英镑,无息贷款为1000万英镑。同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英国将“碳预算”纳入财府预算,并对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给予104亿英镑的追加投资。法国1991年要求各级政府执行与建筑业雾霾防治相关计划。2008年,法国在环境与能源管理方面的财政预算约30亿法郎,其中5亿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7亿用于新能源开发,18亿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同时每年对20个重大示范项目开展审计。美国联邦政府每年安排财政预算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且呈逐年增加趋势。2009年,美国财政预算中有22亿美元用于新能源技术研发。《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规定,到2025年,美国将投入19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开发方面,德国每年投入约6000万欧元给予支持。

(二)重视“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

许多国家通过政府采购促进雾霾防治产品和技术的发展。为减少空气污染,美国政府规定必须购买本国生产的用于雾霾防治的相关产品,各级政府采购政策中必须购买带有绿色标识的产品。英国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对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供应实施政府采购政策。1995年,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第一个“绿色行动计划”,同时制定《绿色采购法》和《促进再循环产品采购法》,要求政府必须采购绿色产品,必须全部采购“低公害车”。到21世纪初,绿色产品采购已约占日本政府采购的97%。为畅通采购渠道,日本建立健全相关网络渠道,实现政府与各个企业的无障碍信息沟通。政府率先使用绿色产品对公众绿色消费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欧盟许多国家均开展绿色采购,并成立欧盟绿色采购网络组织(EGPN),为各国提供相关采购政策建议。21世纪初,欧盟制订的第六个环境“行动计划”包括绿色采购方面内容。另外,欧盟制定并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手册》,提出政府采购要遵循公平及物有所值原则,优先选择与雾霾防治相关的产品;政府在选择供应商时重点考虑有利于雾霾防治等环境保护凶素;产品的成本价格按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确定。此外,欧盟还制定与雾霾防治相关的《合同法》,这为政府采购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导。

(三)实行排污收费政策

排污收费的对象可分为对产品收费和对消费者收费。在雾霾防治方面,许多发达国家实行排污收费制度。英国遵循“谁污染谁付费”原则,即构成污染的企业交付污染治理费用,由政府选定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治理污染。企业必须对其治理污染的效果负责,同时接受政府监管。这与“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有所区别,它是利用市场机制,由第三方对污染进行专业治理,既减少排污企业的推诿,又能保证治理效果。此外,英国对大气污染的违法行为处罚相当严厉,罚款没有设置最高上限,违法公民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使用者付费或支付费用具有强制性,但其目的是回收提供服务所付出的成本,因此所收费用最终不会成为政府预算,而是回到公共或私人部门的服务提供者当中。

(四)对雾霾污染治理提供专项基金支持

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能源可再生性,英国成立了多种雾霾治理专项基金。如,每年提取约6600万英镑的“碳基金”应对雾霾等气候变化,由英国政府投资,按商业化的企业模式运作,重点支持雾霾防治技术研发。英国于2008年启动“环境改善基金”,各级政府可对雾霾防治和绿色能源技术进行投资,并为相关国际合作提供资助。法国设立了节能担保基金,通过政府与银行合作的方式,在环境保护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该基金由法国环境与能源控制署和中小企业开发银行合作成立,目的是促进中小企业做好与雾霾防治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美国建立了与雾霾防治相关的公益基金,其管理部门是由各州公用事业委员会组成,通过提高2%~3%的电价筹集基金,需要使用该基金以开展相关活动的部门和企业均可申领。

(五)对环保生产和消费给予财政专项补贴

1956年,英国政府为治理雾霾,对烟尘控制区进行壁炉改造、更换燃料,且政府至少补贴70%的改造费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德国颁布《可再生能源法》,执行一系列针对生产者的补贴政策,如对企业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新设备提供投资补贴等。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对使用绿色节能热水器等取暖设备的用户给予最低30%的使用补助。1995年,为降低机动车辆造成的空气污染,印度德里对减少污染的出行方式提供补贴,并对车辆收取交通拥挤费和停车费等。美国洛杉矶对不同的污染源进行区别补贴,以鼓励淘汰旧车及工业设备的更新换代。在风能和电能等方面,美国也给予生产补贴,同时对电价执行投资补贴或直接补贴,补贴范围为1500~5000美元/千瓦。自1978年以来,美国一直对燃料乙醇生产进行补贴,从1997年开始对生物柴油进行补贴。目前,美国对燃料乙醇的生产补贴为每加仑51美分,对烹饪油或动物脂油这些可回收材料生产的生物柴油每加仑补贴50美分,对可回收材料如大豆等生产的油料每加仑补贴1美元。日本非常重视与雾霾防治相关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普及活动。为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2004年日本政府补贴非盈利组织15.3亿日元用于与雾霾防治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此外,许多发达国家还针对消费者在汽车、房产等领域的低碳消费实施一系列消费补助政策。

二、国外雾霾防治财政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制定会受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国际上还没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蓝本”,但各国相关实践仍有一些共性特征:第一,生产补贴适用于很多国家,且在相关企业特别是与雾霾防治相关产品的生产商中,国有企业获得的补贴往往很高,说明其更具备推动雾霾治理的主动性。第二,用户补贴同样适用很多国家,特别是与雾霾防治相关产品的消费中,这种定向补贴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第三,排污费主要适用于中等收入阶段或发展中国家,因为此时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活动,且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排污收费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筹集财政环保资金均有裨益。第四,需要健全的雾霾防治相关制度予以支撑。发达国家在解决雾霾问题时,都会制定门类齐全、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并根据这些法律制度,出台一系列相应的强制性执行办法。

通过梳理国外雾霾防治的财政政策,总结具有可供借鉴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完善我国雾霾防治财政政策的建议。

(一)增加针对雾霾防治的财政投入

国际环境治理经验表明,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占GDP的1%~1.5%时,能对急剧恶化的环境问题进行控制;若要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占GDP的比重需要达到2%~3%。如,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进行环境治理较为集中的时期,美国相关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日本为2%~3%,欧洲国家也普遍接近2%。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可知,在雾霾防治过程中各国都投入大量资金,且大气污染治理本身也是一项耗费巨资的系统工程。因此,提高雾霾防治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是雾霾治理的基础条件,我国应继续增加相关财政资金投入,具体可从中央和地方层面的财政预算中拨出,或建立雾霾防治专项基金。考虑到我国财政支出项目和数量均较多的实际,为缓解财政资金压力,可通过扩大资金来源,建立长效、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除政府财政预算外,还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该领域,扩充融资方式;探索引入资本市场以及来自商业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和工具创新;积极参与国际雾霾防治合作项目或相关资助等,

(二)完善相关财政补贴政策

在雾霾治理的财政补贴方面,应着眼于多部门、多行业补贴,并采取多样化的补贴方式。首先,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力度。目前,我国对雾霾防治的财政补贴对象主要集中在企业,对居民补贴较少,这与企业是雾霾产生的主要来源有关。但要全面治理雾霾问题、从根本上减少雾霾人气的发生、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效应,还需将居民纳入补贴范围,加强对居民定向消费的补贴力度,通过对消费端的引导,加快实现雾霾治理的政策目标。其次,优化补贴方式。财政补贴的方式主要有实物补贴、现金补贴、财政贴息。目前,我同在雾霾治理方面主要采取的是现金补贴方式。为了更好发挥财政补贴的政策效果、提高财政补贴效率,应充分发挥不同补贴方式的积极作用。如,对从事雾霾防治相关投资项目或购进棚关设备所形成的银行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或针对企业使用雾霾防治设备给予实物补贴。再次,重点加强对雾霾防治相关科研项目的补贴力度。目前,我国雾霾防治方面研究主要由科研机构和高校承担,相关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均有提高,但雾霾的成功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投入,这也导致社会资本很少涉足该领域。因此,应加大针对相关研究机构和项目的经费支持力度,吸引和培养更多相关专业人才,同时建立稳定的长效激励机制。此外,为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必须加强对补贴项目的审计和评价。

(三)加强雾霾防治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

政府是公共性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者,其对社会消费领域和方向起到一定引导作用。因此,加强对雾霾防治产品的政府采购,能推动整个社会对棚火产品的重视和使用。我国《政府采购法》于2003年正式实施,但目前仍有很多条款没有细化,导致执行效果较弱。因此,建议以法规或行政条例方式出台专门的政府雾霾防治产品采购条例,以确保雾霾防治产品政府采购政策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扩大与雾霾防治相关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重,集中采购雾霾防治效率较高的产品。加强对资源再利用产品的定向采购,以支持资源的重新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同时,完善政府采购机制,力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即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加强对政府采购招标和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统筹各部门落实情况,并建立专门的审查和仲裁机构。

(四)建立雾霾防治基金

首先,建立区域性雾霾防治基金。由于雾霾是一种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在雾霾治理过程中,可考虑建立区域性雾霾防治机构,形成区域性雾霾防治基金,对同一性质、同一污染源的雾霾防治进行重点集中治理。其次,建立专项公益基金。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是雾霾防治的主体,不仅应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减少雾霾制造行为,还应支持这些主体成立专项公益基金,并明确和公开公益基金使用情况,以形成雾霾防治的社会合力。最后,建立雾霾防治担保基金。由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联合成立雾霾防治担保基金,有针对性地对从事雾霾防治投资的企业给予贷款担保,并在利息上给予优惠或补贴。

雾霾治理范文第2篇

近些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政府,人们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关注大气污染治理,大气的污染源来自各个领域,其中化工废气的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化工废气由一些工厂在制造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没有经过设备处理直接通过烟囱排放到我们所生活在的大气层里,这些废气虽然我们看得见,感觉好像与我们毫无关系。但是事实证明,这些有害气体在进入大气层后,与云层中的水分结合,在天空形成酸雨,酸雨是个可怕的现象,酸雨只要降落下来我们所生活的土地污染,板结,变硬,失去耕种用的价值,酸雨还有腐蚀性,落下来的酸雨会腐蚀我们所在的建筑物,对非金属材料进行腐蚀,破坏它的结构造成一定的危害性。而农作物和植物也会被酸雨中的有害物质腐蚀,然后死亡,给农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反没有和云层中的水分结合的有害气体就会弥漫在空中,就是我们常说的雾霾,雾霾对我们人体的影响极其严重,特别是一到冬天的季节,我国多数城市都有严重遭受雾霾的侵害,使得近几年我们国家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原来越多。雾霾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影响会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哮喘发作,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小孩呼吸道鼻、 气管、支气管黏膜柔嫩,且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间质发育旺盛,更易受到呼吸道病毒的感染。人长时间处于雾天中,可引起气管炎、喉炎、肺炎、哮喘、鼻炎、眼结膜炎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对幼儿、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体质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大雾天气空气质量差,抵抗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极有可能出现 肺部及气管感染而加重病情。

雾霾治理范文第3篇

一、我国雾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 雾薶的产生, 严重发生于2013 年左右, 究其根源, 一是我们现在的高碳能源结构和快速上升的能源消费总量, 导致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1990 年到2012 年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量大概占到全球增量的一半, 2012 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当中, 煤炭仍然占了大概三分之二左右,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近50 个百分点。二是我国以煤为主的高碳结构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从深层次上看, 还是能源问题。如果能源高碳问题得不到解决, 将很难实现2020 年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三是我国的能源高碳的结构, 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新能源技术的应用空间。我们国家能源产业规模虽然比较大, 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性, 使得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环保措施等都基本上围绕煤炭展开, 阻碍了能源行业的优化转型。

二、雾薶依法治理的可行性建议

( 一) 科技辅助, 立法支持

中国的烟气脱硫设备没有吃透国外的技术, 或者为了节约成本, 对脱硫工艺和布置进行了不恰当的简化, 导致大量烟气低温、高湿度排放, 如果进行改观, 又是一大笔投资, 谁来承担成本? 我国科技水平可以支持依法治理, 我国立法发展可以随科技进步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 雾霾不是问题, 关停并转才是直接的经济损失, 我们很难期望这些企业成为治理污染的配合者。上述的环保工程师提出, 中国的烟气脱硫设备没有吃透国外的技术, 或者为了节约成本, 对脱硫工艺和布置进行了不恰当的简化, 导致大量烟气低温、高湿度排放, 所以必须有科技辅助, 同时进行立法支持。

( 二) 国家政策支持, 地方立法支持

我国即将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 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 完善水泥、锅炉、有色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这是国家对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新举措, 那么要实现立法与执法的有效衔接, 必须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前提下, 地方立法加以引导。大气污染防控的关键还在于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 紧紧抓住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 通过检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

( 三) 经济合理, 立法推动

随着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市场调节在各个领域广泛普及, 利用市场调节的环境政策相比于超越传统的命令控制方法的高之处在于“低成本高效率”和技术革新及扩散的持续激励。与立法工作相结合, 征求各方面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的意见和建议, 为修改法律打好基础。在环保政策上长期以来政府总在减排上下功夫, 但是社会经济发展又不可能没有污染排放。研究如何科学的把污染化解掉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只有解决不能够长期、有效地防治雾霾天气的问题,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实现中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进步。

摘要:今日中国的雾霾已由区域跑向了全国, 也从间隙性趋向于常态化。环境法律界对于我国雾霾产生原因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的完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从雾霾产生的原因分析, 提出了雾薶依法治理的可行性建议, 指出中国目前大气污染防治依法治理应当做到的科技辅助、地区差别和经济合理, 目前正朝这个方向前进, 以解决不能够长期、有效地防治雾霾天气的问题, 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实现中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雾霾,依法治理,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惠远.“十二五”生态规划突出哪些特点[N].中国环境报, 2013-2-19.

[2] 田红星.治不胜治的雾霾: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环境法的反思[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3 (2) :31.

[3] 耿海清.控制PM2.5要把好环评关[N].中国环境报, 2013-3-15.

雾霾治理范文第4篇

1.1 财政促进雾霾治理的作用机制

环境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手段促进雾霾治理。污染治理投资通过直接给予资金支持进行大气污染防治, 在雾霾治理中发挥直接性作用, 其投资力度对治霾效率有较大影响。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包括环境专项基金、财政补贴等。环境专项基金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地方政府雾霾治理的财政压力, 保障其治霾投入;财政补贴会刺激企业改进生产技术, 运用环保设备, 减少能耗及污染物排放。政府绿色采购是政府对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进行采购, 刺激企业进行环保方面的研发、投资、生产, 引导企业和消费者进行绿色生产和消费, 进而减少雾霾。

1.2 税收促进雾霾治理的作用机制

税收促进雾霾治理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激励和约束两方面。一方面, 征收环境税可以把排污者产生的负外部性内在化, 倒逼企业转变高污染高耗能的生产方式;征收环境税增加的财政收入, 可以解决环保基金的短缺问题。另一方面, 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给予税收优惠, 可以降低节能产品的生产成本、环保设备的采购成本, 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研发环保技术、投资环保行业, 加快雾霾防治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 济南市雾霾治理的现行财税政策及实施情况

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比较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结构偏重的市情特点增加了济南的治霾难度, 自2014年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以来, 为了提高治霾效果济南实施了较为丰富的财税政策。

财政政策方面: (1) 加大财政环保节能支出, 自2014年开始济南市加大节能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 2017年节能环保支出达到约25亿。 (2) 完善价格机制, 利用差别性电价倒逼高耗能行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燃煤发电企业进行改造, 落实其脱硫、脱硝、除尘电价政策。2016年, 济南市建成区完成131台燃煤锅炉淘汰 (改造) 任务, 每年可削减燃煤消耗65.3万吨, 万元GDP能耗下降3.94%, 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一次能源转换成二次能源效率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能源回收利用效率增长1.2个百分点。2017年, 济南市全面完成323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任务, 完成气代煤、电代煤改造11.6万户、清洁燃煤替代39万户;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53.1万千瓦, 占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3.7%。 (3) 开展节能环保产融对接, 整合财政资源, 引导成立新旧动能转换基金,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4) 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制度。制定了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 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市级生态补偿资金, 用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项目。

税收政策方面:济南市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污染当量6元, 其他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2元, 开征环境保护税, 截止到2018年5月济南环保税已征收1317万元。同时实施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 企业从事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新旧动能转换企业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 出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为促进页岩气开发利用, 有效增加天然气供给, 对页岩气资源税减征30%;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等。

3 国际雾霾治理的财税政策及启示

3.1 国际雾霾治理的财税政策

美国:征收环保税、自然资源开采税并利用法律法规手段。加大污染治理财政资金投入, 对使用清洁能源或清理后再排放的企业和个人实行财政补贴, 同时实施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德国:加大环保治理资金投入, 对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给予大力度的财政支持;建立有效财税政策补贴机制, 引导重工业企业引进高新环保技术, 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产能;征收生态税, 制约企业对化石燃料的使用。英国:运用财政拨款整改居民的传统炉灶, 采取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 鼓励民众使用新能源汽车。征收交通运输能源税、气候变化税以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日本:征收石油、煤炭税及全球气候变暖对策附加税, 碳税税率采用差别税率。利用部分石油进口税补贴清洁能源项目, 向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低息贷款和信贷担保。

3.2 经验借鉴与启示

为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发达国家普遍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财税政策, 同时都颁布了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 并且环境税的税收收入主要用于环保技术创新和环保产业的发展等。这对济南市优化防治大气污染的财税政策有一定启示。第一, 完善环境税收政策。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环境税收, 有效发挥税收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节作用, 促进雾霾治理。第二, 加强立法, 完善配套措施。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工程, 促进雾霾治理的财税政策的实施, 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第三, 重视环保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投入。雾霾治理不能只靠关闭或迁出污染严重的企业, 而是要优化能源结构, 研发新能源, 进行能源科技创新。第四, 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雾霾治理时间长、难度大, 不仅需要技术支持, 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个高排放的企业实现低排放, 要经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 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 加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这就需要政府运用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的手段减轻企业治污成本, 鼓励企业自主减排。

4 济南市促进雾霾治理的财税政策优化建议

当前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然处于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济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 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格局。因此, 必须优化现有环境财税政策提高治霾效果。

4.1 优化财政政策建议

(1) 污染治理投资。构建基于环保PPP模式的雾霾治理投融资管理模式, 全面引入社会资本, 以解决雾霾治理资金匮乏、融资难等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保障雾霾治理PPP投融资管理模式有效运行: (1) 完善法律体制, 保障PPP项目有效实施; (2) 建立严格的监管和绩效评价机制; (3) 建立合理平等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4) 获取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的支持; (5) 多元共治, 强化区域联控机制。

(2) 财政转移支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济南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第一, 规范环境保护专项转移支付。对上努力争取中央、省对济南市专项转移支付中的环保支出额度, 市对下转移支付时, 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地区差异, 将环保功能区作为转移支付考虑的重要因素, 并适当加大对下专项转移支付中的环保支出比重。同时, 对环境保护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分类、整合, 在此基础上规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 且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接受公众监督。第二, 健全环境污染横向转移支付机制, 完善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模式, 加强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 跨地区的环境应由上级政府督促地方政府之间进行环保合作,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治理的制约, 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3) 政府绿色采购。一是提高政府绿色采购占比。通过政府绿色采购的模范作用, 为绿色生产和消费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引导非政府机构、企业实行绿色采购。二是完善绿色采购的认证标准。在现有认证制度的基础上, 根据济南环保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产品在设计、生产、包装和消费中是否绿色, 以完善绿色采购标准。三是完善采购执行机制, 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组织, 统一负责政府采购的管理和调配, 公开采购过程信息, 杜绝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现象。

4.2 优化税收政策建议

第一, 优化现有环境税收体系

(1) 完善环境税。2018年1月1日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后, 济南市的征收标准为,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污染当量6元, 其他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2元。此征收标准是根据山东省大气污染物执行的排污收费标准开征的, 其能否达到雾霾治理成本仍需进一步研究。在统筹考虑本地区环境承载能力、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完善环境税的征收标准。

(2) 其他税费改革。资源税、消费税等税种设置的初衷虽然并不是环境治理, 但个别条款也发挥环境治理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排污企业的成本, 约束其污染物排放。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提高税率并扩大征税范畴, 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范畴, 同时部分资源税改变计税依据, 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以资源产品销售收入作为计税依据, 进而改变资源税与资源收益脱节的状况。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并分类调整消费税税率, 凡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产品都应纳入消费税课征范围;提高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消费税税率, 降低节能环保产品的消费税税率;同时, 征税环节从生产环节改为零售环节, 并且在发票上把价格和税款分开列示, 通过影响消费者心理, 抑制高能耗产品的消费。

第二, 优化税收优惠政策

对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节能减排的企业, 提高增值税的优惠力度, 例如, 将税收减免改为双重减免, 即在减免部分增值税的同时进行额外的财政补贴。同时, 允许企业内部发生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的事项进行进项税额抵扣申报, 将企业内部产生的废气废物转化为一种可抵扣的资源, 激励企业能源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对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供热方式进行所得税税收减免;降低清洁能源设备进口关税, 完善税额抵免政策和加速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对清洁能源企业实现再投资的给予部分所得税退款;另外, 对从事清洁能源技术研发的技术人员实行个人所得税免征或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等。激励环保产业发展和环境技术创新,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三, 其他相关配套政策

(1) 完善法律法规。雾霾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 从济南目前的产业结构及治霾现状来看, 需进一步完善发展低碳经济、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首先, 不断完善环保法规体系, 积极协调推进《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工作, 严格落实新《环境保护法》, 将奖励性和处罚性政策纳入环保法中。其次, 完善促进雾霾治理的财税法律法规, 提升环境财税政策的法律层次, 保证其顺利实施。

(2) 完善市场机制。 (1) 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污染物排放指标通过交易方式取得, 且不得增加本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 (2) 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由市场经济自发调节能源价格, 倒逼企业加强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使用。 (3)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鼓励各金融机构在投融资决策时, 要注重环境保护、发展绿色产业。建立绿色评级体系以及公益性的环境成本核算和影响评估体系, 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3) 调整产业能源结构。济南目前的能源消耗仍然以煤、油品为主, 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5:36.5:59。要实现《规划》减排目标, 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能源结构,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一方面要调整能源构成比例, 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例如, 增加电、天然气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等。另一方面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创新, 减少污染物排放。

(4) 加强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雾霾治理不仅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法律法规的保障, 还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济南应运用多种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弘扬环境文化。同时,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信息公开, 推进企业发布环境社会责任报告, 加强社会监督, 健全反馈机制。

摘要:本文在分析财税政策促进雾霾治理作用机制的基础上, 立足济南市雾霾治理的现行财税政策及实施情况, 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提出促进雾霾治理的财税政策优化建议和其他相关配套政策。

关键词:雾霾治理,财税政策,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 牛晓清.促进我国雾霾防治的财税政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 2017.

[2]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发达国家大气治理财税政策经验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 2017 (33) .

[3] 吴凯.雾霾治理法律机制中的规划路径与财税路径[J].世界环境, 2016 (06) .

雾霾治理范文第5篇

根据中科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所2013年的研究及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报告, 天津、河北对北京雾霾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故应该考虑通过京津冀联手建立区域性大气生态补偿, 实现三地共同受益、共担成本、共同发展改善北京雾霾问题。

二、基础:地区联合治理

任何一个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都是一定的, 排放污染物一旦超过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 就会造成大气污染。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 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是跨行政边界的, 其危及对象包括污染源地及邻近区域, 故而雾霾是局部地区污染与区域污染相互累积的结果。一方面, 立足传统行政区划、依靠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治霾方式必将陷入“高投入、低回报”的困局;另一方面, 由于环境资源是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物品, 环境污染治理本身就具有整体性。所以治理雾霾应当打破行政限制, 统筹资源, 严格责任, 形成治霾合力, 建立京津冀雾霾联合治理的合作机制, 使雾霾治理由局部走向区域一体化治理。

此外, 2014年《环境保护法》第20条确立了污染治理联合协调机制, 国务院自2013年以来先后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文件, 推动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建成。加之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以及国际上区域空气质量联防联控工作中积累了有益经验。这都为我国进一步开展雾霾区域联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模式:大气生态补偿

京津冀区域联防联控还存在大量问题, 如目前的联防联控均带有临时性色彩, 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受地区经济水平不同、资源分配不均和环保意识差异的影响, 地方政府考虑问题多从自身利益出发, 在治理范围上做模糊处理, 企图将治理成本转嫁其他地方, 导致国家政策效果较差等。 (1) 以上问题的诱因来自多方, 但究其根本乃是区域主体的利益冲突未得到协调, 利益分配不当所致。而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正可以起到协调各主体利益, 保证生态保护常态化和可持续化的作用。

从理论出发, 生态资源具有外部性, 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往往具有共享性;随之而来的必然是环境主体的利益冲突, 即受益者可以无代价的占有环境保护的生态效益, 而保护者却得不到任何相应的回报, 甚至很多时候还反受其累。

具体而言, 由于大气流通, 有一地区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会使周边区域受益;而与此同时, 该地区一方面可能为保护空气质量降低了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投资, 短期内必然会牺牲其经济发展 (2) ;另一方面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地区又要斥资治理污染。在我国行政区域划分、GDP绩效考评机制的背景下, 各地政府更加在意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而对大气污染防治往往积极性不高;换句话说, 相较于“花钱献爱心”, 政府更倾向于“搭便车”。这种环境保护“政府失灵”的后果往往就是“公地悲剧”。

为此, 作为促进生态保护利益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的生态补偿应运而生。这一机制的核心原则为“谁污染, 谁治理;谁受益, 谁付费”, 强调保护者有权索取保护行为产生的生态效益, 而受益者因其获益应该向保护者支付相应的补偿。 (3) 生态补偿能将影响环境行为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协调参与者间的经济效益、社会利益和生态效益, 故而可最终使生态保护制度化、可持续化。2014年《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要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正是旨在为开展生态保护“保驾护航”。

从实际出发, 在京津冀三地关系中, 河北一直扮演着生态保护者的角色, 为京津环境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河北省环绕京津, 是京津重要的生态屏障, 有提供生态产品功能之责;而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原则, 承担提供生态产品功能的地区属于限制开发或禁止开发区域, 可以说, 为消除京津部分工业项目转移所带来的生态负效应, 河北付出了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成本。 (4) 首先, 北京、天津和河北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占GDP比重1.31%, 天津市为1.55%, 而河北省为2.54%;其次, 2012年三地的人均GDP分别为87475元、93173和36584元, (5) 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河北省承担了较其他两地更重的生态治理任务。在缺乏合理补偿机制的情况下, 河北发展经济的动机必然大于其他两地, 参与生态联合治理的动机也较弱, 使得整个区域雾霾联合治理的强度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可见, 无论从理论或实际出发, 以生态补偿缓解区域利益冲突的模式, 对京津冀实现雾霾联合治理而言都十分必要。

四、定位:区域大气生态补偿

区域生态补偿是指不同行政区划的政府之间进行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以及在辖区内对某一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行为给予财政补贴、奖励或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系统的行为予以赔偿。 (6) 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基本限于国家层面, 以中央政府为主导。但对于长三角、京津冀等雾霾重灾区而言, 除中央主导的补偿模式外, 区域内也应探索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理由如下:

首先, 依照“谁受益, 谁补偿”原则, 若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 理应由受益者向保护者提供补偿, 以平衡区域间的利益和责任, 实现社会公平。同时也可使生态补偿更能接近于市场原则下的“交易”行为;因为实践证明, 基于市场原则的补偿方式在补偿“效率”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 也更易于形成一种长效的补偿制度。 (7)

其次, 生态补偿是一个系统性机制, 仅靠中央政府推进是不够的, 还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市场的力量;以分担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 弥补资金、人力的不足, 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健全、完善。而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也完全有能力实现直接补偿。

最后, 国家的生态补偿标准较为刚性, 缺乏地域差异。相较之下, 区域生态补偿更便于开展除资金补偿以外的实物补偿和技术补偿, 即针对保护者的实际需求, 以物质、劳力、土地和技术扶持予以补偿, 而不仅仅是资金;这样既可以解决当地部分生产要素, 提高生态治理能力, 也可以转“输血”为“造血”, 将外部“输入”的环境保护转化为区域的自觉能动, 从而建立起生态治理长效机制。

五、治霾:以山东改革为新起点

多年来, 多个地区试点生态补偿机制实施都已取得初步成果, 但均以主体功能区为概念范畴, 以森林、流域、矿山等为实施对象, 大气生态补偿始终处于缺位状态;直到2014年山东首创空气质量生态补偿, 这种局面才被打破。依照《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规定, 2014年1月1日起, 污染物季度均值每降1微克/平方米, 地市可获偿20万元。

作为改革起点, 山东的生态补偿机制仍存在诸多不足:补偿仅发生在地市级政府和所属省级政府之间, 仍然没有实现同级行政区划政府间的补偿;补偿发生在政府之间, 没有纳入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监督;最关键的, 大气污染波及面广, 难以界定补偿者、受偿者和补偿标准, 因此《办法》科学性差。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 改革“如果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便称得上是有益的尝试。” (8)

因此, 正确的态度是不应、也不可能期望仅凭大气生态补偿能彻底解决雾霾问题。而是要各地能深刻反思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切实行动起来, 合理分配各地的资源和利益, 联合治理, 从根本上解决雾霾问题。

关键词:北京,雾霾,治理

注释

11吴博.雾霾协同治理的府际合作研究:以“京津冀”及“珠三角”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2014.4.

22 近年来, 一些雾霾重灾区大刀阔斧地关停并转移重污染企业, 所引起的经济损失和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33 马国勇, 陈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 2014, 30 (4) .

44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课题组.河北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4, 16 (7) .

55 王家庭, 曹清峰.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由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引申[J].区域经济, 2014 (5) .

66 龚高建.中国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24.

77 丁四宝, 王昱.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69-170.

雾霾治理范文第6篇

肺癌骨转移以腺癌为主,又常侵犯肋骨及胸椎。其原因可能与腺癌多发生于肺的周边,易造成直接侵犯而累及肋骨及胸椎。另外,肿瘤细胞经血液循环到达骨骼,也易在含红骨髓的躯干骨生长和繁殖,而较少在含黄骨髓的四肢长骨生长。

症状

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骨、胸椎、腰椎、骨盆;腺癌以胸部及骨盆转移为主。 肺癌骨转移症状: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

晚期症状

肺癌骨转移晚期以放疗治疗的效果最好,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防止病理性骨折。大量临床试验证明虽然放疗取得了很好的止痛效果,但常导致骨髓抑制,引起血液的毒性反应而成为病人顺利治疗的阻碍,疼痛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止痛的总有效率达80%以上。

骨是恶性肿瘤转移的最多发部位之一。骨转移也是肺癌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肺癌骨转移的诊断率比较低,骨痛、病理性骨折、局部压迫和高钙血症也使治疗变得复杂。

约有2.3%患者以骨转移为首发的肺癌症状,约30%~40%的进展期患者会发生骨转移。许多并发症也与骨转移有关,如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和行为能力降低等。研究显示,50%肺癌骨转移患者发生了骨骼相关事件。

肺癌骨转移饮食 宜

(1)宜多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蛎、海蜇、黄鱼、海龟、蟹、鲎、蚶、海参、茯苓、山药、大枣、乌梢蛇、四季豆、香菇、核桃、甲鱼。(2)咳嗽多痰宜吃白果、萝卜、芥菜、杏仁、橘皮、枇杷、橄榄、橘饼、海蜇、荸荠、海带、紫菜、冬瓜、丝瓜、芝麻、无花果、松子、核桃、淡菜、罗汉果、桃、橙、柚等。(3)发热宜吃黄瓜、冬瓜、苦瓜、莴苣、茄子、发菜、百合、苋菜、荠菜、蕹菜、石花菜、马齿苋、梅、西瓜、菠萝、梨、柿、橘、柠檬、橄榄、桑椹子、荸荠、鸭、青鱼。(4)咯血宜吃青梅、藕、甘蔗、梨、棉、海蜇、海参、莲子、菱、海带、芥麦、黑豆、豆腐、荠菜、茄子、牛奶、鲫鱼、龟、鲩鱼、乌贼、黄鱼、甲鱼、牡蛎、淡菜。(5)宜吃减轻放疗、化疗副作用的食物:鹅血、蘑菇、鲨鱼、桂圆、黄鳝、核桃、甲鱼、乌龟、猕猴桃、莼菜、金针菜、大枣、葵花籽、苹果、鲤鱼、绿豆、黄豆、赤豆、虾、蟹、银豆、泥鳅、塘虱、鲩鱼、马哈鱼、绿茶、田螺。

肺癌骨转移饮食 忌 (1)忌烟、酒。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油煎、烧烤等热性食物。 (4)忌油腻、粘滞生痰的食物。

肺癌骨转移治疗

肺癌骨转移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化学治疗

全身化学治疗在治疗肺部原发病灶的同时亦能起到控制骨转移的发展、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此不仅可以止痛,而且可以杀灭癌细胞,控制其生长。尤其是以大剂量顺铂为主的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效果较为显著。有些病例在复查x线片时发现骨转移灶消失,新的骨皮质形成。由于肺癌病例在出现骨转移时,体内其他脏器可能亦存在潜在的微转移灶,因此全身联合化学治疗在治疗骨转移灶的同时对其他可能存在的潜在转移灶亦有治疗作用。还有唑来膦酸,主要就是针对骨转移治疗的。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可分为60钴照射、深部x线机及直线加速器等几种方法。对于孤立性骨转移灶,在肺部病灶经化学治疗控制、稳定后,可给予大剂量、短疗程的放射治疗,起到缓解疼痛并杀灭癌细胞、控制病灶发展的作用。约50%的病人在放射治疗后,疼痛可完全缓解,约75%的病人疼痛可显著减轻。 (3)靶向治疗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其实是一种肺癌骨转移的靶向治疗。

对于全身多发性骨转移的病人不宜进行放射治疗,这时可采取放射性核素治疗。放射性核素能够减少骨转移引起的骨质破坏、溶解,并可消除或减轻由于骨转移所致的剧烈疼痛,同时抑制骨转移灶的发展。但因它也可造成骨髓抑制反应,原则上不和化学治疗同用,并须定期观察白细胞变化。

肺癌骨转移还需结合肺癌的病症进行治疗,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小细胞肺癌,一个是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不能使用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鳞腺癌和大细胞癌. (4)药物治疗

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内分泌及分子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

刘喜周悬壶济世,天安中西医结合医院美名扬

从小立志成名医 救死扶伤医德高

刘喜周(主任)是我国着名中医肿瘤专家,自幼随其父学习肿瘤医治技术。提及为何从事这个行业时,刘主任特别自豪地说:“主要兴趣是来自家族影响,因为家里祖辈都是医生。”和蔼可亲的刘主任特别善于做患者的思想工作,许多经过他诊治的肿瘤患者都是带着绝望而来,怀着信心而去。

刘主任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看到病人摆脱病魔折磨的那种高兴的神情,以及病人病情的好转到根治,作为医生的我感到非常的有成就感,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看着他们一天天的好起来,我觉得,能让他们摆脱病痛的折磨,能让他们过上轻松的生活,这是一名合格的医生的职责所在。”谈到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时,刘主任动情地说道。

医术精湛美名扬 四面八方来寻访

刘喜周(主任)2003年作为特邀嘉宾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三届中国名医论坛。四位五联一体疗法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完善,采用专病专方,辩证论治,因人因病治宜的原则,治愈了一批中晚期肿瘤患者。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健康报、光明日报、中国中医药报、工人日报、武汉青年报、西安晚报、香港文汇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他们父子的治癌事迹。很多肿瘤患者不远万里来到武汉天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就是为了听取刘主任的意见和建议,带着许多问题来找刘主任商量,请刘主任在手术、放化疗或用某种抗癌药方面给出意见,刘主任总是从分析病人的病情入手,耐心地讲解剖析利害关系,道理讲清楚,选择却由病人自已来做。多种治癌方法各有利弊,刘主任说,“要善于利用多种方法的优点,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选择应用,肿瘤早期能手术就手术,手术后要配合中药规范化治疗,中晚期肿瘤要以中药治疗为主,肿瘤治疗的关键就是别误了治病,治好了病,家人开心,我们更欣慰。”

经验丰富方法新 值得信赖选天安

武汉天安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专科,以中医抗癌整体观念和灵活的思路来为患者排忧解难。中医整体观念在抗癌方面还体现在配合手术、放疗、化疗。有效的减轻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并通过协同作用提高抗癌效果。要提出的是,中医介入要早,不要等到晚期,大势已去,全线崩溃之时才想到中医中药。当然,对于那些发现较晚已经不能进行手术以及放化疗或者不愿意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单独采用中医中药也是具有积极有效的治疗作用。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肿瘤患者来说,不仅仅是肿瘤症状的本身问题,在对局部的肿块进行有效消逐的同时,还要调整整个身体的不平衡,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提及武汉天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同行业中具有哪些优势和服务特色时,刘主任“炫耀”说:“治疗方法的创新,大量的临床经验,以及大量的治疗成果让我们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信心,我相信我们能给病人减轻病痛,延长他们的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让病人生活的更加健康舒心。”

四位五联一体疗法

四位五联一体疗法即四位(药疗、心疗、体 疗、食疗),五联(丸药、汤药、散剂、胶囊、外敷)随着国内外肿瘤患者逐年增多的 趋势,目前尚无治疗肿瘤的殊效药物和方法 。本课题采用中药丸、汤、散(粉)、胶囊服用,辅以外敷等综合治疗方法对中、晚期 肿瘤患者的治疗大部分都能达到缓解症状, 减轻痛苦,延长寿命的效果。 经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目前尚无类似报道。该课题 采用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以达 到国内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先进水平。假如将此种治疗肿瘤的方法加以推广应用将会产生 巨大的社会效益。使之更多的肿瘤患者获得 新生。 据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自1991年以来,我国城市、农村居民癌症死亡率分别增加 了18%和11%,其原因就是癌症术后的复发与 转移。目前我国肿瘤术后1年复发率达70%,死于肿瘤复发与转移的患者超过80%。癌症之所以难治,就在于它的多发、复 发和转移。目前很多医生只看瘤体是否切除干净、癌细胞是否全部杀死,轻视中医整体 治疗,一味地放化疗,致使免疫力下降,不 但不能完全解决术后复发和转艺光目,还会增加复发和转移的危险。而我院提出的 “ 四位五联一体”疗法,正是针对肿瘤术后复 发和转移。对于刚手术的患者而言,四位五联一体主要治疗目的是提升患者免疫力,综 合治疗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对于晚期患 者而言,四位五联一体主要治疗目的是控制肿瘤的再复发和转移,实现带瘤生存的目的 ,延长患者的生命。“四位五联一体”疗法 是把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化,是每个具体的康复疗法独立性与 整体性的结合。面对癌症要有坚定信念,在 对症下药,个性化治疗方案指导下,通过药疗、心疗、食疗、体疗使患者身体保持最佳 状态,消除产生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疗法特点

①整体协同,上风互补

“四位五联一体”疗法贯串肿瘤治疗全过程,各疗法整体协同、上风互补、整合治疗,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化,是每一个具体的康复疗法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完美结合。四方面都充分发挥最佳效能,它是一个同一的整体。共同作用发挥药物最高疗效,进步患者的生存质量,使身体进进最佳康复状态,从而终极延永生命。

②各司其职,各施所长

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四位五联一体”疗法的四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对身体进行辩证论治,有身体上、精神上、思想上、物质上等方面发挥作用。各司其职、各施所长,对症下药、辩证论治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使患者身体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改善机体内部的防御机制,抑制病情,防止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③整合治疗,无副作用

刘喜周主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抗癌”的科学抗癌观,进行整体辩证论治,不能“头痛医头”那样治标不能治本,要做到抗癌和扶正相同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全方位、多角度地治疗肿瘤。“四位五联一体”疗法是经过以刘喜周主任从医40多年的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晶,科学公道,运用多年不断完善,临床反应深受患者好评。

五大作用

①改善症状:“四位五联一体”疗法整合治疗,能够减轻痛苦,改善症状,改变患者生存状态,进步生存质量,且有效地抑制了复发和转移。刘喜周教授注重将抗癌和扶正并举,结合辩证论治,对症下药治疗,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改善症状。

②控制病情:在发现肿瘤的同时要先采用四位五联一体疗法进行干预治疗和调理,尤其是有效的抗癌中成药或中药;使病人在未进行手术切除前,癌细胞就得到了有效地杀伤,控制了肿瘤的发展,增强体质,为手术治疗做好了预备。 ③抑制肿瘤:“四位五联一体”疗法对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抑瘤、逆转作用,使肿瘤体积缩小,对转移小病灶有抑制作用,也有防止癌细胞进一步扩散作用,改善机体内环境,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④防止复发和转移:在常规治疗完成,进进康复期之后,进行四位五联一体疗法的巩固性治疗必不可少,使病人的身体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这样就大大地减少复发和转移的机率。

上一篇:神仙池范文下一篇:公司年会旅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