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历史论文题目范文

2024-01-06

生活与历史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

3、琢他山之石 促教学设计创新

4、关于如何提高九年级化学教学效率的探究

5、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策略的研究

6、基于教材特点创新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策略研究

7、探究趣味性化学实验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8、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浅探

9、是浅尝辄止,还是寻根究底

10、《复分解反应的小结课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设计

11、提升乡村学校九年级化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点滴思考

12、浅析微课在九年级化学中的应用

13、学科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落实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14、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15、对现行人教版化学教科书的一些修改建议

16、初中化学学困生预防和转化的策略

17、九年级化学用语教学现状分析及信息化解决策略

18、提升演示实验的趣味性 点燃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19、用生活实例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0、例析使用化学教材的层次

21、基于家庭实验的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素养

22、浅议多媒体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

23、优化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方法

24、浅论新课程下初中化学教学法创新

25、渗透传统文化,突出情境设置的教学设计

26、化学自主学习因素的培养

27、谈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中图片的一点认识

28、发挥微课魅力演绎精彩课堂

29、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30、基于“四化”的初中化学学生实验教学

31、用于儿童化学启蒙教育的生活化实验案例研究

32、是浅尝辄止 还是寻根究底

33、探究绿色化学思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34、中学化学教学中习题的重要性

35、浅谈九年级化学启蒙教育的有效教学

36、浅析九年级化学教学现状和改善对策

37、九年级化学环境保护内容的教学策略

38、略谈初中化学新旧教材变化

39、九年级化学课堂改革与教学

40、新技术 新实验 新亮点

41、“7.3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 ”钠盐教学设计

42、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43、九年级化学概念有效性教学的探讨

44、着眼于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的作业管理

45、初中化学与小学科学教材衔接例析

46、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47、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

48、震后九年级初期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49、化学启蒙实验的设计与讨论

生活与历史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生活与历史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上图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总图)

丝绸之路的兴起:

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于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丝绸之路的繁盛:

丝绸之路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丝绸之路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修了很多支线通丝绸之路。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敦煌、阳关、玉门这些地方,成了当时“陆地上的海市”。唐朝贞观年间,中国僧侣游历印度的东道,并详细记载了从河西,经青海,由西藏进入尼泊尔的具体路线。玄奘就是其中的一位,从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宜穈、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铜、

奘西行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服饰锦褐,断发巾帽。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这就可以展现出丝绸之路的诸国经济繁盛的大概了。

丝绸之路的没落:

海运的兴起,曾经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宋代以后逐渐没落。由于西域的风沙化,导致当地的特产不再丰富,饥荒也变得逐渐的频繁起来,再加上战乱等多种因素导致丝绸之路从此不复存在。

本文资料节选自知乎,百度知道,百度百科

大唐西域记玄奘著

生活与历史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要:生活化情境教学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新课改和历史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课堂中创设生活化场景,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有趣的课堂学习环境,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本文对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历史教学

在新课改深入推进实施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有效策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情境化策略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情境教学策略,是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

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再现历史情境或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优化的系统考量与设计。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与生活中联系紧密的、具体的、直观的情景,并将其置于特定环境中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的现实意义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很重视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会在教学中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自主学习是当今教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构建生动、形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不仅降低知识输入的门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增强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二)培育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五大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落实新时期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要求。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不但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实现过去和现实、史料和史论、实践和理论、育人和教学的有效衔接,让学生找到真正对自身发展有价值的东西,大大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落地。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恰当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范围扩大到生活各层面、各领域,既涉及社会、学校、家庭各个层面,又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包罗万象、海纳百川,这样才能使历史教学既能开阔眼界,又能聚焦生活,激发和推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促使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教学中,大部分內容都是时间久远的、学生不可触及的事情,内容抽象、难于理解、比较陌生。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把生活和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拉近学生与历史在时空上的距离,帮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历史、走进历史、体验历史,让“历史”和“生活”不因时空而阻隔。

三、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到教学和生活的契合点,在教学中呈现或创设与生活相通的场景,给学生提供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化学习环境。

(一)提炼生活素材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师要跳出历史教材的束缚,教学内容不能完全源自课本。生活化教学情境构建的题材来源广泛,既可以选自大自然,又可以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也可以是历史的某个场景,教师要不断提炼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构建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到张骞通西域的成果时,可联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核桃、葡萄、胡豆、胡萝卜;在讲到宋朝对外贸易时,可联系到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讲到明朝引进的农作物时,可联系到大家熟悉的食物土豆、玉米、红薯等。这些是从历史课本中提炼和现实贴近的生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就在身边,让学生不仅知道了过去,而且了解了现在,增加对生活的热爱,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创设生活场景

生活和教学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置于其中,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

如在讲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时,为了更深层次地加深学生对宋朝经济文化的理解,通过展示《清明上河图》中虹桥和街市两部分的放大图片,要求每位同学以发现者的身份走进《清明上河图》,身临其境,感受宋朝的都市生活,同时让学生思考:设想你是生活在北宋的一名读书人,千里迢迢来到开封赶考,被这热闹繁荣的景象深深地吸引。当夜深人静,给家人写信报平安时,找一个能代表宋代开封的特色景观展开,描述你眼中的开封城……通过生活场景的设置,学生既了解了宋代的都市生活,又感悟到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达。

(三)组织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学习历史的需求,当代学生应掌握更多有内容、有灵魂的历史知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组织好课外实践活动,加强生活化教学实践,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结论,提升综合素养。

如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中,在讲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包干到户”两个抽象的概念时,学生很茫然,教师无论怎么讲,学生都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接受这些知识,可以利用现有的乡土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走访参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源地之一的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纪念馆,在一组组图片、一件件实物资料面前,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学生深有体会地了解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的背景以及农村是如何迈出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的历史。学生既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问,又了解了家乡历史,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

总之,将生活化情境教学策略恰当地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搭建好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之间的桥梁,能让学生学会用生活的眼睛去快乐学习、观察社会、感悟情感、追求理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王永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浅探[J].成功(教育),2011(16):211.

[4]张秀娟.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J].时代教育,2018(6):126.

[5]王贺强.浅论生活化教学让初中历史课堂更精彩[J].中国校外教育,2018(7):139142.

责任编辑:黄大灿

生活与历史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坚定历史自信的依据、价值和路径

3、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四个维度

4、从党百年奋斗史汲取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5、新起点 新支点 新亮点

6、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遵循

7、一图读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8、百年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9、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10、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研究

11、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

1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百年复兴奋进的创新性指南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1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

15、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

1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17、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 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18、从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汲取奋进力量

19、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观探析

20、在重温龙江奋斗历史中赓续红色血脉

21、以正确党史观读懂党的百年奋斗史

22、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23、习近平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

24、《党的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与基本历史经验》专题报告会

25、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6、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7、不忘百年奋斗路 接续赶考新时代

28、为了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29、从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

3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31、党的百年奋斗成就与历史经验

32、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33、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

34、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

35、激励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争取更大荣光的光辉篇章

36、接续奋斗,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37、新时代艰苦奋斗精神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传承研究

38、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鉴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质量

39、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复兴历史 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40、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41、正确把握党的最高纲领与当前纲领的关系

42、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43、从四个维度深刻认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

44、习近平: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45、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46、坚持人民至上:党的百年奋斗重要历史经验

47、珍惜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48、牢记初心使命的政治宣言

49、建国初期毛泽东执政党思想作风建设述论

生活与历史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论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运作方式

3、延安时期陇东红色歌曲历史地位研究

4、关于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思考

5、利用川东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

6、借鉴经验做法 推动内蒙古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7、公共艺术介入红色旅游情境构建初探

8、川陕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及应用策略研究

9、河西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路径探析

10、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1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汕尾海陆丰地区红色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实践研究

12、大别山地区红色旅游经济发展探究

13、华南教育历史红色基因传承研究

14、北京红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15、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内涵刍议

16、塞上江南的明珠——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

17、邵阳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18、创设情境教学,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19、南京地区红色资源利用与保护情况研究

20、基于四平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文素质建设

21、赣东北红色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2、论陕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对策

23、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探究

24、新时代广东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调研

25、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实现

26、中共满洲省委机关刊《满洲通讯》研究

27、广西边境地区中学历史课程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研究

28、南京美丽乡村建设中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29、江西红色餐饮文化的商业化开发研究

30、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分析

31、酒泉地区红色资源在新课程标准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32、陕南地区民俗文化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表现与运用

33、反思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校本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34、党史教育融入民族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与途径

35、山西红色文化在理工院校思政育人的路径探究

36、东北三省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发展探析

37、红色纪念馆研学文创产品开发思考

38、前门历史街区建筑与“五行五色”色彩学

39、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价值及路径研究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桂西北地区传播的特点探析

41、连州红色资源转化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2、张家口地区红色家风家训文化资源的调研和开发利用

43、赣州养生旅游开发研究

44、大思政背景下,边境地区高校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究

45、少数民族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启示

46、新时代四川省红色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问题研究

47、湘南地区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及策略探析

48、引导中职生传承弘扬沂蒙红色文化的活动策略研究

49、红色文化融入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上一篇:漫画创作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关于宠物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