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策略论文范文

2023-09-16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1篇

一、利用四个“获知”来培养交际能力

在交际能力之中, 创造性思维是主要的表现方式之一, 也是小学生最缺乏的一项能力。其实, 交际语境也可以被当作基于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交际过程中存在文化变量和个体变量两个方面。两者的互动, 就可以在交际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四个获知的过程, 即内容获知、方法获知、原因获知、自我获知。在小学语文的学习和阅读中,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思考四个问题:“哪些人参与到交流之中?”“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在交际语境之中要怎样去使用语言?”“语言使用交际的目的在于什么?”所以, 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 就需要不断的反思, 让情感需求和思维能力都作用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中去[1]。

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中, 写作是最难掌握的, 也是在文化交流中反映学生如何获知自我的。在小学语文中究竟应该怎样去培养交际语境写作呢?

二、小学作文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注重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从而适应自我发展和现实生活的需求。”要求学生能够积累自己的语言, 调动创作思维积极性, 在表达过程中能够做到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和情节生动。通过口头的训练, 可以帮助学生排除对写作的忧虑, 能够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写作。写作本身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相互的心灵沟通,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才可以通过自我的创作来拓展思维。斯皮维曾经说过:“学会为读者而写作”, 重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就能够成为小学作文教学的突破口。

小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 好多人可以流畅的进行对话, 但是却难以做到行云流水的下笔?为什么在很小的时候儿童就可以说的头头是道, 但是却很难写作完成一篇文章?这是因为, 在说话的时候拥有明确的交流目的, 相对观众和语境都是真实的, 基于着一些因素, 就可以进行顺利的交流。在课堂上对这些情境加以模拟, 就可以让学生去回顾日常生活与学习之中的真实一面, 从而调动自己的想象, 设置对话交流的情境。这样才可以带动写作思维, 书面的写作自然而然就容易很多[2]。

三、小学作文交际语境写作的案例阐述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有时候教师会让学生尝试从自己的角度来看自己, 写一写“这就是我”。在提出这一个题目之后,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短暂的梳理, 也可以让个别学生进行短时间的陈述, 要求能够将自己的一处性格凸显出来, 如优点、缺点等。另外,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出素材, 不能凭空的胡乱想象。可能是因为平时接触的东西很多, 有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题目“我就是我, 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一个题目很新颖, 主要讲述的他很喜欢听音乐看书, 表明他喜欢烟火瞬间的绚烂。通过这样的方式, 再时刻提醒其他学生去倾听、去思考, 让教师作为欣赏着, 和学生记录那一段段的“精彩演讲”。然后, 在即将下课的时候, 让全班进行集体交流, 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段口述, 并且对其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加以评价, 可以从结构出发、语言出发, 也可以从形式出发进行阐述。在课后, 让每一位学生对演说的内容进行整理, 进一步拓展与充实自己所举的事例。在这一个过程中, 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口述心中的想法, 这样可以避免思绪过于的混乱。在课后, 将口头的语言组织成为书面写作。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轻松的掌握写作手法, 对自己的写作业有一个全面的感悟[3]。

通过同样的方式, 教师选择另外一个主题“自然”, 让学生尝试着表述一下“我眼中的那一处亮丽的风景”, 也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印象之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处景色表述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形成一种想法--“只要心中有风景, 那么我们面对所有地方都是风景。”在写作中要注意写作方式的情景交融, 在活动中尽量避免出现以文造情的方式。在活动之后, 就可以让小学生将自己口头表述的内容转化成为书面的写作。在写作过程中, 要求学生先思考如何去组织语言, 怎样才可以将情感表达出来。当自己站在读者的角度上, 会不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 有一位学生写的是--《秋天, 欣赏落叶》, 在这一篇文章之中, 他很好的描述落叶的情境, 将落叶的纹理、落叶随风飘舞、踩在落叶上的感觉等都一一的表述了出来, 带领其他学生去感受落叶这看似平凡却拥有无穷魅力的景色, 让学生感受到每一片落叶其实都有着自己的一个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 就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写作能力, 也可以让自己今后的写作有一种思路可以借鉴。

四、结语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要帮助学生培养交流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写作教学应该创造真实的语境, 在真实的世界中去写作, 照准真实的写作素材, 再具体的应用中写作。这样就能够成为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和真实写作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 指导小学生作文教学, 就应该注重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策略的探讨。这样才能够让小学生喜欢上作文。试问, 当学生的写作思维调动之后, 还有什么写作是无法完成的呢?

摘要:作文教育向来被誉为我国语文教育的“老大难” (张志公语)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面临各种问题, 陈旧的写作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写作激情被压制。在片面追求玄虚辞藻的时候, 却忽视了写作最基本的功能——交流。所以, 本文以交际语境写作理论为理论指导, 对小学作文教学中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作文,交际语境,写作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 2012 (11) :62-67。

[2] 孔凡成.语境教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J].语文建设, 2014 (04) :22-24。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的培养与提升,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也逐渐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语文教师就要将写作策略与写作知识融入进现行的语文教学中。通过写作训练和写作教学,小学生可以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丰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思想认知等。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技能的掌握是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培养,是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现状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小学语文快乐写作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快乐写作;写作训练

针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语文教学,既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加的融入进现有的语文学习环境中,为小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当前的写作教学训练时,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结合小学生的群体情况和写作教学目标,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技巧,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小学生对相关的词汇和相应的写作技巧都可以做到灵活的运用与掌握,以此来构建出和谐性的、良性发展的语文写作教学课堂。

一、小学语文写作现状分析

写作训练是对小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文字的组合能力的综合性考察。写作训练不仅要求小学生有着坚实的词语积累和词汇基础,还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程度上的表达能力。虽然素质教育在不断的推进,然而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没有很大程度上的提升,这归根于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和遗留着许多问题。因此,语文教师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小学生达到快乐写作的学习状态,就要结合小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写作基礎,充分认识写作教学的开展重要性和开展必要性,认真分析现阶段的写作教学现状和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对自己真实情感的抒发和表达。

传统背景下的写作教学模式使得小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并不愿意主动的将自己的真实性融入进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小学生的写作作品中缺少真实性,小学生的写作作品也难与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想法形成一致性。此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和文学素养以及生活阅历等诸多方面有着许许多多的差异,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中,小学生的写作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感情和感悟也有着较大的个人化差异,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小学生的个人差异以及小学生的个性化情感的表达。语文教师过分的要求小学生在写作训练中保持情感上的一致性和内涵上的一致性,这种对一致性的过分要求使得小学生在自己的写作训练中,缺少对自己情感的表达,更使小学生对写作教学丧失兴趣,更无法做到语文教师所期望的快乐写作。

(二)小学生的习作素材过于单调,缺乏多样化和丰富性。

当今社会,小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然而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小学生并没有做到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运用日常的写作训练当中。在针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调查的过程中,不但发现小学生的写作模式过于单一,写作的素材也过于单调,缺乏多样性,写作内容虽然较为规范,但是写作模式单一。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入进小学生的写作训练当中,不能及时的引导小学生进行生活素材化的融入。有的小学生无法将自己生活中的丰富素材和实际素材应用进日常的写作训练当中,并不能提升小学生的写作知识面,也不能够有效的帮助小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有趣的丰富的生活素材。

(三)教师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评价过于大众化。

虽然部分教师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对写作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对写作教学的理念也进行了更新,然而在具体的写作教学评价方面,语文教师仍然采用的是较为单一和样板化的大众化评价,并没有做到根据小学生本人的写作能力和写作需求进行写作教学,使得小学生所学习到的写作知识无法进,做到有效的同步,也不能帮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更加深入化的写作学习和写作训练,这种单一化的大众化评价也降低了小学生对写作学习的实际兴趣和实际参与度,使得小学生在未来阶段的写作学习中,很可能会出现厌学情绪。

二、小学语文快乐写作的教学路径探究

(一)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技巧,为写作训练打下良好的素材基础。

当前形势下,部分小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较大,小学生们通常过着学校与家庭以及补习班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这种枯燥单调的生活模式,让许多小学生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此外,学校与学生家长都忽略了小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小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越来越缺乏,小学生只能在固定性的狭小性的空间中进行学习,这种情况长此以往的持续,将会对小学生的想象力造成极大的破坏,使小学生的想象力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由于这种枯燥的生活模式,小学生更不会养成对身边事物进行积极观察的良好习惯,更不会将其应用在写作训练当中,不仅会出现小学生的写作素材较为缺乏的现象,小学生对事物的探究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在逐渐下降,而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正是对小学生观察客观事物的考验,生活也是小学生写作的素材源泉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写作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小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将具体的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拓展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内容,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鼓励小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和感知,进而做到素材的积累。

(二)教师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也应注意针对小学生的个人写作能力和个人写作知识的掌握水平,开展提纲教学的深入性学习。鼓励小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准备阶段,就根据自己所要拟定的题目和所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提纲的规划和构思。鼓励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框架搭建和框架创建。通过列提纲的方式,使自己的行文思路和所要表达的具体内涵有着清晰地列举。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写作训练中,就对小学生进行提纲创建的规划和指导,帮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对写作文章的过程中提前列进行提纲规划和创建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盛莉. 让写作在快乐中飞扬——浅谈激发小学生写作方法[C].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637-638.

[2]周丽萍.轻松阅读 快乐写作[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4):63.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3篇

1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我们英语写作教学大多使用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的文章进行修改,找出语法拼写错误。这一方面主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对学生文章的修改,打击了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老师来讲,看这样的作文也很苦恼,对双方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写作教学的一大阻碍。

1.2 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

1.2.1 学生对于词汇的掌握不够

词汇作为写作中基础的基础,在写作练习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很大一部分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对于英语词汇掌握量特别小,不知道一个汉语相对应的还有多个英语单词。这就对学生的写作训练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比如, 在用英语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时, 却不知道相应的英语单词应该怎么写,不能准确地使用合适的词汇来表情达意。更不用说在具体的语境下灵活运用相应的书面语, 口头语和俚语 (f o r m a l, c o m m o n, colloquial)对于现存的这样的问题,应该针对具体的问题,加紧对于学生词汇的记忆,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来扩大词汇量。以满足学生英语写作的基本需要。

1.2.2 在词汇,语法结构运用的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受其汉语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英语的遣词造句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体系,对于语言的学习绝对不是单纯的模仿,记忆的过程,而是要学会创造性地运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会基本结构的同时,还要培养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律的能力。但是很多人对与英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道英语其实和汉语之间存在相同的地方,很多的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和汉语一样的灵活多变,有时候一个词汇的恰当运用就可以让一句话,甚至一个段落的表达都通顺流畅,生动具体起来。比如,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 (unit 9, section A)中有这样一句话:In other words, the legislation would benefit not immigrants, but American industry which would be crippled without it.作者在句子中运用了“crippled”这个用来描述人的词修饰美国的工业, 使这个表达立刻生动具体起来。这就极好地体现出正确运用的词汇对于表达的作用。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词汇意思的掌握,同时也可以教会学生适当的使用工具书,来加强对词汇的记忆及掌握。

1.2.3 就是在语句的衔接和表达上不够鲜明

句子的衔接是很多学生普遍忽视的一个问题,很多的学生认为,只要用此会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合成句子, 再把这些句子堆砌在一起,这就完成了一片文章的写作。而且在句子结构的运用上单一, 例如, 有的学生在写作中通篇都是一个“there be”句型,没有什么语法上的错误,但表达的简单、生硬。岂不知,作为一篇好的文章,除了恰当的用词造句,正确的语法结构之外,好的逻辑结构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表达结构,会给文章带来不同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范文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文章结构。

1.3 学生自己的练习能力不够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老师总是强调学生要多加练习。因为不可否认, 学习中勤加练习自然有其功效。但是有很多的学生过于急功近利, 在几次的练习之后看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也就自然的放弃了练习。还有部分的学生练习了,但是也是应付差事。只是埋头写。没有总结,不加对比。这样效果自然也就不够理想了。所以,老师在督促学生练习写作的同时也给出相应的一些范文,让学生在阅读,欣赏的同时和自己的文章加以比较,学习他人的逻辑结构,借鉴他人的思路。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不断的提高表达思想的准确性与鲜明性,逐渐让他们感受到语言极强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 结语

总之,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完全可以培养的,只要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克服现存的问题,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写出内容有趣,语言通顺,可读性很强的文章来。

摘要:作为语言综合能力练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难点, 如何改善写作教学效果,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 教师在对学生训练的过程中, 要抓住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进行有的放矢的练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障碍,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

[2] 顾日国.高级英语写作[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 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4篇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 卢晓江

第三讲 议论文:说明利弊题型

一、题型特点

这种题型往往要求先说明一下现状,再对比事物本身的利弊,有时也会单从一个角度(利或弊)出发,最后往往要求考生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对事物前景提出预测)

1、说明事物现状

2、事物本身的优缺点(或一方面) 3、你对现状(或前景)的看法

二、利弊题型作文模版

Nowadays many people prefer ------------------A(事物现状) because 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Generally speaking, its advantages can be seen as follows. First ----------------(A的优点之一). Besides -------------------(A的优点之二). 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The negative aspects are also apparent.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advantages is that ----------------(A的第一个缺点).To make matters worse,------------------(A的第二个缺点).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I believe that the positive aspects overweigh the negative ones.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我的看法).

三、实例演练

面对当前中学生“出国热”,请你以此为题,谈谈中学生出国留学的利与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但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年龄、生活经验、自理能力、生活学习费用、语言学习环境、传播民族文化、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字数:100—120个)

四、模板参考范文

Nowadays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efer studying abroad because 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Generally speaking, its advantages can be seen as follows. First it gives us a good surroundings for language study .Second we can learn foreig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sides we can also spread our national culture to foreign countries. 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The negative aspects are also apparent.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advantages is that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too young to care of themselves and that they are lack of life experience. To make matters worse,the cost for life and study is too high.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I believe that the positive aspects overweigh the negative ones.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go abroad for my further education.

五、高分参考范文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 写作教学 策略

著名语言学家Harmer把掌握外语的四种技能听、说、读、写能力又合并为两大类:一是接受技能,主要指听、读;二是生产技能,主要指说、写。接受技能又称为语言输入,生产技能又称为语言输出。Harmer认为两者 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学生仅仅是语言输入,他们的大脑只是孤立地存储许多语言知识,而当在某一特定场景需要运用某一语言时,却拿不出来。只有当语言输入和输出相结合时,才会使学生对他们学到的语言重新估计,从而产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欲望。由此可见,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的的技能迫在眉睫。

一、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意义

1.掌握一门语言的需要。英语技能一般包括听、说、读、写能力,而写的能力是学习语言中的最高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个理念:强调应用性,学以致用,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使语境生活化,更加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并将对这两项基本技能贯穿在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不仅是教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需要。

2.应试教育的需要。纵观多年的中考试卷,不难发现写作技能一直是必须的考查点。写作技能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出现在最后一块考查内容中,这部分的分值一般是15分左右,虽然是15分的分值,占整张试卷的比例并不是太高,但是既然是考点之一,作为教师和学生就要重视起来,一来它能提高学生学生英语的能力,二来也是学生在应试中脱颖而出的一项重要得分点。

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1.抓好平时的单词与单句练习。要想把书面表达的技能提上去,单词的记忆和练习是分不开的,单词是构成文章的最小的元素,只有单词记得牢固,单词运用恰当,写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在教学生记忆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卡片记忆法、构词法、谐音法等等。

只记住单词并不一定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只有把单词连成句子才能算是迈出了一小步。单句练习是学生在课本和练习册中见得最多的也是最基本的写作练习。它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某一新的语言知识和旧的语言知识结合起来。为了训练学生运用单句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填空、句式记忆、句型转换等方式使学生达到熟记、巩固、使用的境界。

2.教给学生写作常用的句型。虽然说:学无定法。但是,在英语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一些常用的写作句型,让学生平时加以记忆和运用,这样学生的水平必定会有所提高。在这里列举一些常用的写作句型,以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益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例如:比较级句型:It is the second + 最高级 + n.

例:It is the second most expensive hat.

„is one of the + 最高级 + n (pl) „ 最„„之一

例:It is one of the highest buildings in the world.

The + 比较级,„ the + 比较级 „

例:The harder he works,the happier he feels.

比较级 and 比较级

例:It seems to us that he knew everything.

It sounds + adj./ It looks + adj.听起来„„/看起来„„

例:It sounds great! It looks nice!

It’s bad / good for 对„„不好/有好处

英语中的句式和句型很多,在这里就列举这两处。如果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能用上这些句型,会给文章增色不少。只要学生把这些强加练习和记忆就能做到熟能生巧,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再提高一个档次。

3.培养学生批改的能力。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批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判,一是学生互判。教师判就是直接用红色笔在有错误的单词、句式等有错误的地方做批注和标记。这样做教师不仅很辛苦,对学生帮助却不大。但是让学生互批,有的学生素质比较低,所以,他们又很难发现错误,起不到理想的效果。其实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教师学生共判。操作过程是学生作业交上来后,我用不同类型的符号标出不同类型的错误。比如:问号是表示单词有错误的,需要再修改的;画横线的是主谓不一致的地方;画双横线的句子是与中心思想无关的内容等。这种纠错方法起初操作起来较困难,但学生兴趣很高。教师似乎也很费周折,但随着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他们在写作中出现的错误会越来越少,这时教师的工作就相对省劲了。

4.用“串珠”的方式再巩固。方法再多,如果只是零散了一地,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很难提高,所以,当方法和练习都做到之后,教师就要用“串珠”的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再巩固。下面列举一个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语言知识尤其是写作练习要采用以功能话题为主线,以:单词――短语――句子――对话――作文”进行练习,这种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的训练方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想才.英语写作教学之不足与可行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07).

写作策略论文范文第6篇

近些年,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加强了对写作中思维力度、对考生思辨性的考查。命题者对思维力度、思辨性考查的期许全部内涵在题干文字的表述里。

2011年高考作文的成功写作,一定是从准确“读”题干开始的。少则几十言,多则数百言的题干表述,对写作影响至深。可以说,“读”,是“写”的关键。为了备考的需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指导考生去“读”题干。

读“关系”

[例]09北京卷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题干标注为笔者所加,下同。)

阅读此题时,首先应该“读”出引题中的四句歌词与“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之间是何关系,仅仅是引出关系吗?引题中四句歌词实际上是界定出“翅膀”的基 本内涵与意义。“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中的“翅膀”可以“带我飞”,可以“给我希望”,可以“飞向远方”。张韶涵的原词很长,命题者在其中精心则选了四 句,且将原作中的“飞过远方”改作题干上的“飞向远方”。这样精心的修改,显然更契合高中毕业生的内心状况。阅读题干后,明确引题与具体写作要求之间的 “关系”,关键词“翅膀”的基本内涵和意义便清楚了。题中的“翅膀”,是一种不断引领我、促动我、帮助我走向前方、获取成功的力量。如果命题删掉引题中的 5个句子,不但题目显得突兀,而且“翅膀”的基本内涵就混沌模糊了。

[例]08山东卷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短短的5个字,“读”起来却不简单。5个字间包孕着复杂的隐喻关系。“春”是“青”的条件、机遇;“青”是“春”导致的结果、状态。在中国文化中,“春”、“青”都是美好蓬勃的形象,因此,如果这两个关键字被赋予了“恶性”意义,便不妥当。“春”与“草”强调的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草”是变化的对象,是文题的主体。“草”变“青”,显性的条件是“春”的降临;而隐形的条件则是“草”要有生命和精神,才能最终实现“自青”;“自青”是不需人为干涉 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协调不同的侧重点,该文的一些基本思路举隅如是:

①“春来草自青”,任何自然规律、历史规律都是奔腾向前,不容抗拒的,或许可得一时之逞,但终究会败亡。(侧重在“不可抗拒”上)

②事物有其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过多加以人为干涉,条件一旦成熟,“春天”一旦降临,“草儿”自会“泛青”,情况就会得到好转。(侧重在“不要人为干涉”上)

③面对险恶的环境,我们该向“草儿”一般,深深扎根,抓牢土地;这样一旦“春”临,自然就会冲破严寒,青青葱葱,充满生机。(侧重在“草”的努力上)

④“春来”,“草”自然而然便会“青”;“环境”、“机遇”等条件至关重要,人们应该在“春来”上多着力,而不能只是一厢情愿地希望“草”去“青”;条件不成熟,纵使主观努力,终是枉然。(侧重在“春来”这个条件上)

⑤“春来草自青”是一幅蓬勃、富有生机的春景图,也是一张富含人生启迪意义与生命哲思的隽永画幅,可给人类多方启示。(侧重在图画本身及其对人的启发上)

题干中的文字是精粹实用的,字字千钧,“读”不懂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读”不懂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就不可能准确把握题目的写作要求与写作重点。

读“关键句”

[例]10全国Ⅲ

①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②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③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首先是三个材料,第一则材料可概括为:环境造人;第二则材料强调的是:主观能动性;第三则材料讲的是:激励机制。接下来是针对三则材料的一 段综述:“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句话是写作的“核心”,它提示考生可就以上三个材料写,亦可超越以上三个材料,另起炉灶;但 要探讨人才成长的规律,不能脱离此含义。读懂了此关键句,写作就进退自如了。

[例]09江西卷

今年3月25日,在国人的强烈反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片哗然。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还有人认为„„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 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生面对此题,会产生两大迷惑。其一,依据新材料作文的基本写法,题干可提取出三个角度:佳士得、蔡铭超、舆论。三个角度可以随意自选吗,还是只能就其中之一发表看法?其二,是就材料本身展开评价,还是可以由材料“引开去”?就材料引开去,可以谈“规 则”,谈“诚信”,谈做事的方法等。这两大迷惑的解决必须靠读“关键句”。文内的关键句是:“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这句关键语,让角度唯一化,只能就蔡铭超的角度谈;这句关键语,告诉考生不能就材料引发开去,应该对蔡铭超行为本身进行评价,不能只是将蔡铭超作为文内一个论据处理。文内可以出现其它材料,但这些材料一定是为了进一步帮助说明蔡铭超行为的合理性或荒谬性的。从题干结构上看,此题第一段介绍矛盾双方情况,二段重在舆论评价,第三段实则已是写作要求。但因第四段标有明确的“要求”二字,所以第三段这一最重要的写作要求反而易被考生忽略。读不出关键句,此题必败。

许多作文题,都有关键句。关键句是文题进行开放与限定最主要的依据。

读“主线”

[例]09全国卷Ⅱ

[①]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到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②]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小时,试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③]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 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整个题干四段话:前三段是材料,文字量超过了300字,类似一篇小型阅读题;最后一段是具体写作要求。命题者要求考生“找准角度”,可表面上 看,三则故事里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各不相干,“角度”何在?此类题型寻找“角度”的方法又与一般类型的新材料作文(09年全国Ⅰ卷)有所不同。“角度”找不准,自然无法“明确立意”。表面看似无关的几则材料,实则必有一条主线贯穿其间。这条主线就是这几则材料放置一处的合理内在逻辑。找到“主线”,“角度”自然就有了。贯穿这三则材料的那条“主线”是:遇到困难,陷入困境——善抓机遇,勤于思考——敢于创造,终获成功。每则故事都是按照这样的“主 线”发展的。读出“主线”后,如从“他们都善于从生活的困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角度去立意,可以有:①只要勤于思考,坏事便可转变为好事;②逆境中 当求思求变;③思考与坚持是走出困境最有效的方法;④危机有时就是机遇;⑤谈“急”中生“智”„„

“角度”不在具体哪一则材料内,读出“主线”,找到“逻辑”,然后立意,此种类型的作文题会在2011年以及今后的高考题目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发挥,备考中,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读“差异”

[例]10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慢慢地抓了一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他一颗糖也不想放弃,手又出不出来,“哇“地一声哭了 。

②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20岁的托尼看重一筐装的最满的大框,费了好半天也没搬动。他喘了口气,重新寻了一筐小的,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③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金给他。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之后就将追回来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分得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辽宁卷是以“托尼”为叙述核心,讲了他分处于三个不同年龄的三件事。三则材料包蕴着许多“同”,“同”中又有许多“异”。三个材料中 都涉及到了“舍”:第一则是完全不知“舍”,第二则是吃一堑长一智式的“舍”,第三则是主动的有意识地智慧式的“舍”。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得”:第一则 托尼糖果未得,却得到了痛苦;第二则托尼得到了一小筐水果,与此同时得到了快乐;第三则托尼轻松地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得到了成功。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 “知足”:第一则中托尼“不知足”;第二则托尼在无奈的情况下,知道了“知足”;第三则中托尼不贪大求多,主动选择了“知足”。三则材料都涉及到了年龄、 阅历、经验等问题:第一则托尼3岁,既无阅历,也无经验,他彻底“失败”了;第二则托尼20岁,有了一定的阅历和经验,他在遭受挫折后,调整策略与方法, 终有所得;第三则托尼已是58岁的老人,他阅历丰富,经验老道,在其他职工一无所得,徒劳无功的情况下,他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三则材料还都涉及到了 “选择与变通”的问题:第一则托尼选择全部,不知变通,彻底失败;第二则托尼选择小筐水果,懂得了变通,获得了小利;第三则托尼选择了1万元,放弃了9万 元,主动灵活地对老板的要求加以变通,获得了更丰厚的回报。„„

在材料的“同”中,我们读出了“差异”,这样,开拓了思路,也便“读”出了材料丰富的辩证的立意点:谈“舍”,谈“得”,谈“舍与得”,谈“知足”,谈“控制人生的欲望”,谈“成长与经验”,谈“选择与变通”等等。

上一篇:儿童心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康复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