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范文

2023-09-18

多媒体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技术随之发展起来,并且广泛应用在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本文重点阐释了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并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策略

一、 前言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发展得越来越好。多媒体能够在各个学科中立足,主要是因为其自己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节约教师的教学时间,以此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结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详细的知识。因此,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下文重点分析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的策略。

二、 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缺陷,教师不能把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学习的效率就会越来越低。由于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度也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这样就使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便得越来越低。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出高中数学知识。学生在具体化和详细化的知识学习下就能够不断提升自身对高中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很多数学知识都比较复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运用大量的教学时间,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并不断增加课堂的容量。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让高中数学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数学知识中涉及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以上这些优势便决定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三、 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策略

(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日常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角度出发。通过为学生创建特殊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就能够使难度大、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更加具体、详细的知识。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不断完善课堂教学,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现出高中数学知识。通过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良好教学情境下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函数图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制作函数图像具体过程的视频。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能够更加直接地看到函数图像的制作过程。这样学生的多个器官都能够得到调动,这样就能够保障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能够得到激发,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便得到提高。

(二)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知识比较复杂,也比较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有更加灵活的思维。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效学习高中数学知识。这时,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从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上着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比较复杂的知识具体化、详细化,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让学生在课堂能够更加热情,这样便能够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空间几何图形》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展示出几何图形的具体概念和图像相关知识。这样就能够把比较抽象和单一的文字转为具体、直观的图像。这样便能够让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多媒体技术能够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密切地配合,以调动学生各个器官的功能。这样学生的记忆力就会大大提升,还能够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 丰富教材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容量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厚的教学资源。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教师在课上的教学时间,还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教师在网络上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内容。这样教师就能够把别人的教学精华借鉴到自己身上,以此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同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节省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使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容量变得越来越大。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否把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短时间内展现出来。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需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具体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教学的时间,节省出来的教学时间能够让学生更加扎实地巩固知识。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逐渐突破重点,在此基础上使高中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并不断提高高中数學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整合教学内容,并对具体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高中数学教师在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情况下,一定能够为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延彬.现代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59.

[2] 陈杰,孔秀圆.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137.

[3] 王殿顺.寓声于教,融会贯通——多媒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114.

作者简介:李海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港南中学。

多媒体范文第2篇

职业素质是个体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包括身心素质、职业道德思想素质、专业知识技能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职业兴趣和气质等心理品质。

一、高职教材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问题

教材管理不仅是组织教材供应,还要编制学院教材建设计划、组织教材评价、宣传推荐精品教材、开展教材研究和教材管理研究、研究计算机管理软件在教材管理上的应用等,这对教材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教材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管理意识不强

不少人对教材管理意识淡薄,包括一些领导都认为教材管理就是收发教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在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管理手段落后

教材管理人员(含系部负责教材的教务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计算机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大批地扩招,学生数猛长,导教工作量倍增和效率低下。

3.管理要求不清

教材管理人员大多数对教学管理理论缺乏系统学习,工作被动应付,尤其在教材征订过程中反映比较明显。

二、高职教材管理人员应有的职业素质

1.懂业务

教材管理工作是为教学服务的,教材管理人员必须要懂教学。教材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包括:(1)掌握教材征订流程和征订流程中各环节工作要点;(2)熟悉教材库盘库流程;(3)具有教材进出库账务处理的能力;(4)能与师生进行良好的沟通;(5)能为来访者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

2.善沟通

教材管理需要广泛与人沟通。纵向沟通是与主管领导主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寻求领导支持,还要注意听取服务对象的反映,重点是学生对教材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横向沟通是与系部主动交流,寻求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收集老师对教材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3.重服务

为教学服务是高职教材管理工作的宗旨。热情、礼貌、耐心、周到是教材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断进取是教材管理者的风范;深刻理解管理就是服务的含义,把师生当顾客,不论职位高低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以礼相待、一视同仁。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话语、热情、周到的服务会赢得老师和学生的尊敬和信赖。

4.抓效率

效率来自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运用。教材管理人员要提高效率,第一,要具有较强的执行力,能及时准确把领导的意图贯彻到管理过程中,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教材管理信息化就是教材管理智能化的过程,包括教材库存数字化、查询自动化、空间虚拟化、选用、评价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把教材管理人员从教材信息的收集、整理到教材选用、汇总、征订、进库入账、发放、结算,包括教材评价等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节奏加快,工效提高,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上。

5.思进取

教材管理人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岗位业务能力训练和接受再教育,不断进取。不断探索高职教材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拓展教材工作空间,增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教材管理的能力。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校内培训等方式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高职教材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6.勇创新

创新就是进步,只有创新才有发展。高职教材管理人员必须解放思想,顺应时代潮流,开展管理创新。从旧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彻底改变传统教材管理模式,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解决教材管理中的新问题。

三、高职教材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养成的思路

高职教材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笔者以为教材管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外围环境,即要强化制度引导,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创新热情,全方面创造条件。同时,高职教材管理人员自身也要刻苦努力,结合工作实际,训练服务技能,加强继续教育和锻炼研究能力,促进良好素质的养成,参见图1。

1.强化制度引导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包括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强调建立一套切实可行适合本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对于营造环境,规范人的行为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高职教材管理人员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良好的环境予以保障。在科学合理实行岗位分工基础上,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范围和应达到的具体要求,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举止。建立激励机制、考核制度。定期对岗位职责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环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实现长效管理。

2.营造学习氛围

教材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专业素养。首先,有条件的可以分批脱产或半脱产,系统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校管理学等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也可以自学,进行充实提高;其次,要给他们创造机会,走出校门去兄弟院校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再次,定期培训更新知识,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和教材管理条例、岗位职责,针对实际工作存在的问题开展讨论,提高对教材服务工作的认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最后,为探讨教材管理新思路,鼓励教材管理人员积极参与管理创新比赛。]

3.激发创新热情

时代在发展,教改在深入。教材管理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要与时俱进。我们需要更新观念,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探索新模式,寻求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努力实现管理创新。教材管理人员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首先,要从管理观念创新开始,强化以人为本意识,遵循教育规律,一切为教学服务;其次,管理制度的创新,一切从有利于教学出发,及时清理或修改不利于教学的管理制度;再次,管理手段的创新,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能够准确、迅速地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检索、分类和储存,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4.训练服务技能

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管理技能训练的途径有以下几个:(1)实施“青蓝工程”,新老结对帮带。年轻人要诚恳、虚心、勤奋、好学,长者要主动关心年轻人成长。通过情感的沟通,彼此间建立好感,为技能的帮带铺平道路。(2)提倡“能者为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由于生活和工作的经历各不相同,每个人都会在某些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对解决现实中的棘手问题具有独特的见解。我们应该虚心请教,把别人的经验学到手,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增长自己的才干。(3)进行岗前培训。帮助新人弄清岗位职责内容和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质量要求;培养新人勤俭、朴素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意识;了解本岗位在本部门乃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利于与他人或其他部门间的合作;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为尽快进入角色打下良好基础。(4)参与技能大赛。积极开展岗位练兵,从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管理策划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苦练基本功;通过参赛,不仅可以提高基本技能,还可以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5.加强继续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的市场化,已经成为当今高职院校办学模式之一。人才市场千变万化,给教学管理、教材管理不断提出新要求,管理人员仅凭经验和过去所学知识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接受继续教育,已经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提高的有效途径。首先,领导要改变以前对管理人员只用不培养的做法,创造条件,鼓励管理人员在岗学习进修,引导他们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结合本职工作,学习相关知识,不断丰富和充实自己,提高职业素质,如参加培训,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操作技能,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打下基础。其次,教材管理人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岗位要求,将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贯穿于整个人生,使学习即生活的理念变为现实。既充实自我,又能适应形势变化,继而胜任自己的工作,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6.锻炼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是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高职教育的繁荣,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讨,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和锻炼教材管理人员的研究能力。首先,要定期组织教材管理人员学习管理规范,结合教材管理实际情况进行研讨,在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年度分析报告,代替以往的年终总结。其次,教材管理人员主动参与研究。一是研究国际国内在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新趋势、新理念;研究兄弟院校在教学管理、教材管理、教材建设方面的新做法和新经验;二是研究行业和企业对用人标准有哪些新变化、对教学内容有哪些新要求;三是结合本校实际,研究教学过程及教材管理方面存在哪些新问题、了解师生有什么想法和新希望。通过研究,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适合本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达到高职教材管理工作最佳效能之目的。

无数事实证明,素质决定质量。要提高教材服务质量,提高教材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是关键。教材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提高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学院、部门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机制、制度等全方位创新,营造一个充满人性化的健康向上的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耳濡目染,促进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多媒体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当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新课改政策的逐步普及,社会对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意识均提出了高的要求,应用电教化手段进行初中政治教学即是改革重点之一。多媒体以图片、漫画、动画、视频、音乐等为载体,适应了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优化了教学手段,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媒体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1 多媒体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作用

1.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尽管没有良好的自律和对知识的理解,但初中生对事物非常好奇,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新鲜教学模式感兴趣。根据本阶段初中教学的特点,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PPT,教师可以更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知识,添加知识点,并结合图片和视频以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新颖的教育模式中,优秀的教学理念对学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习惯[1]。政治教科书中的知识是抽象的,但结合图片和视频等方式对知识点的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其用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初中政治课堂有很强的学习氛围。

1.2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几乎所有初中政治教科书都是理论,概念,专业术语和政策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内容很枯燥且难以理解。教师知识单纯的讲解基本概念,学生很难掌握教科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将教材中难以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掌握抽象理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3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对于某些初中学生来说,总是觉得教科书中讲解的某些知识离我们很远,因此他们对某些知识和老师的教导觉得无用[2]。而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直观地显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表明许多因素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从而达到了使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

2 多媒体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政治课的冷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如果追溯到源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对政治课的评价是:死板陈旧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喜欢上政治课,首先从课程导入入手,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环节中中使用多媒体,并使用歌曲,游戏,电影和电视作品等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使形式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3]。在学生兴趣浓厚的大背景下,学习初中政治课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在兴奋中积累和掌握相关的政治知识。

2.2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知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社交和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对法律,道德和其他相关知识的了解很少,有些抽象的概念也无法很好地解析。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很难学习和掌握陌生的抽象知识,若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以格式化与复制的方式将其灌输给学生,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也不一定能够达到学习目标,而这些知识大部分是学习的重难点,并且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一定的联系。为此,政治教师必须设法采取有效對策来克服教学难点,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4]。多媒体可以发挥其具备的声音,文本,动画和图片等于一体的优势,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把知识化繁为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克服了教学重难点。如在《法律初探》相关知识学习时,学生对法律的本质很难理解,若只是简单的讲述法律的本质: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给学生听,让学生死记硬背是无法理解的。为此,可利用多媒体把法律的渊源完整的呈现给学生,通过罗列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相关法律来体会法律的本质概念。

2.3结合实际,科学运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现代媒体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并非矛盾,两者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取长补短,以利用整体优势为教学服务。传统媒体具有诸如便利性,直接性以及提供可感知的事实材料等优点。与现代媒体信息量大,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等优势想结合,可以机动、灵活地掌控课堂,扩大信息量,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进度。

结语

总之,初中政治学科是一门重要学科,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帮助他们培养正确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意志品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快,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好。因此,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应该更新自己的观念并与时俱进,必须有选择地使用一些多媒体材料,并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便摆脱传统初中政治教学所面临的困难,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春华.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20(06):173.

[2]王怀伟,王成菊.探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67.

[3]徐慧.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62.

[4]彭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63-64.

多媒体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初中地理课中也开始应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技术完全的改变了以前的教育方法,使初中地理课变得生机勃勃,进而提高了初中地理教育的品质。本文就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如何在初中地理课中应用多媒体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媒体;应用方法;创新性

地理教学内容丰富且涵盖的知识范围较广,对于思维意识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学习起来较为吃力,需要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式的革新,来激发学生参与地理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所以本文主要研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以期在提升教学成效的同时,推动初中教育事业发展的稳步提升。

一、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有一些地理老师过分地依赖地理教科书,其所运用的教学模式也比较简单,造成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了厌恶的心理。而在地理教学互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向学生们呈现更多地地理图片和地理材料,将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进而使学生们更为熟练地掌握地理知识,最终培育学生们的解析技能和观察技能。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宽学生们的知识层面,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利用多媒体PPT,能够更深刻地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老师在上地理课前,将本节课需要讲解的地理知识进行整理,将地理知识做成PPT,使得知识更加有条理性,在上地理课时,能够按照PPT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学生学习知识循序渐进,由浅到深,能够快速的掌握地理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学生的识图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而且是一种常识性的技能。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由于受到空间和器材的限制,学生看图只能通过课本和老师的板书来观看地理图形,这样很限制学生的视野和识图的能力。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比较完善地展示初中地理课本当中的图形,并且能够拓宽所要学习地理图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图形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便利。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出来的一些图形和图片,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图片和掌握识图能力,让学生的识图能力能够有所加强和提高。通过识图能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能够判断出来一些事物的内涵。通过识别图片,学生可以掌握世界各地的地理分布特征,能够更加便捷地掌握世界各地的地理分布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坐标识别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些识图能力,利于其以后的发展。

二、策略

(一)精心组织,加深学生的理解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其中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感官来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老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精心组织和设计课程内容,合理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能力。例如,在讲解“海陆变迁”这节内容的时候,其中有一个比较难懂的知识点大陆漂移说难以给学生讲解清楚,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合理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讲解之前先將相关的知识点有所了解,然后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图片的形式,将这些知识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多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这样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得到加强,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当下的世界地理的形成有所认识。

(二)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地理知识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知识点间的联系并不紧密,特别是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使思维意识正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在学习起来感到颇为吃力。而且不少教师在开展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时,仍然选择传统的授课方式,利用一支粉笔就能够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忽略对学生思维意识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既难保证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也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而教师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结合教学重点内容的同时,利用视频或音频的形式,为学生营造更为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在提升学生参与地理知识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保证教学成效的更好提高。

(三)改变学生学习模式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使学生逐步建立自主学习的观念,而多媒体教学在设置内容时具有极大的优势,即具有判断正误和反馈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模式。在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往往会配有一定的课堂训练来辅助理论教学,在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究分析。例如在教学“黄河”相关内容时可以设置“黄河的流向是什么?南方和北方哪部分所在更广?黄河的源头和流向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且应使学生认识到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引导,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及时进行反馈。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立难度适中且具有典型性的题,在正确引导他们思考的情况下鼓励其大胆发言,也要告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错误是难以避免的,要善于发现所犯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也是一种进步。既能使学生有自主探究的过程,也不能让其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

三、结语

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以幻灯片和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地理空间,同时树立起自主学习的观念,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同时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也应在教学时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使多媒体教学在初中地理中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优化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密德全.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效融合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98-99.

[2]王希锋.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6(5):114.

多媒体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笔者从灵活课堂教学、丰富教学资源、课堂社会接轨等角度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关键词:创新;多媒体;高中政治;灵活;丰富;接轨;效率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以及娱乐性,从而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让政治理论知识变得形象易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把大量时事政治信息传达给学生,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能力。

一、灵活课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指“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高中政治要求学生牢牢掌握政治理论作为学习基础,但是有时教师对理论的讲解不够形象,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学生又很难深入理解政治知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甚至会形成“越难越不学,越不学越难”的恶性循环。面对这一现状,多媒体则可以灵活的创设教学情境,将政治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现出来,为政治课堂增添活力,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需要的信息量不断增大,如果多媒体的运用缺乏创新,对于学生来说则和传统教学一样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在进行政治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创新多媒体教学情景,真正做到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法律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法制节目或者法律小故事,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资料,思考资料中的法律知识,并进行讨论和判断,提高法律学习的自主性。这样的教学显然比法律知识的背诵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不但能帮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真正了解法律常识,也能让学生在观看资料和思考的过程中可以轻松背诵法律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丰富教学资源,辅助吸收知识

多媒体可容纳的信息量大,且形式多样。在政治教学中,除了基本知识理论教学之外更需要教师运用大量的政治信息,恰当的营造政治教学情境,不但要帮助学生拓展政治视野,更要引导学生融入到政治课堂中,通过资料学习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并运用政治理论去分析更多的资料信息,在分析中找到知识漏洞,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政治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往往几年前的陈旧新闻,这样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相关概念,但是有限的资源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大量的政治资料,选取最新的新闻和社评来进行教学。

以《国际关系》一课为例,教学重点概念是“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在课堂基础理论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引用外交部发言人在2015年1月1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的发言:“日本只有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同军国主义划清界限,中日关系才可能实现健康稳定发展”。组织学生讨论发言中体现出的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并通过讨论来巩固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当堂掌握所学知识,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课堂社会接轨,增强学习实效

高中政治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相关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能力,并通过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教材上的内容大多局限于理论上学习,并不能很好的与社会时事接轨,多媒体则可以利用其无限的内存和灵活的网络运用能力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料,创设一个完善的教学情境。可见,多媒体教学并不是简单的将课本内容和板书呈现到多媒体上,而是利用社会资源来进行创新,将政治教学和社会时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发挥政治学习的实用性,在传授学生政治基础理论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世界、融入世界。

政治的教学情景创设要做到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借助多媒体达到课堂与社会的完美衔接。以税收相关课程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收集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的变动和近年来当地相关的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给学生呈现出一个从征税纳税到税收利用各个环节的课堂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分析,从自己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发现税收,将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通过课堂学习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快,理解得更深,记忆得更牢,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能为学生认识过程的重点、难点服务。因此政治教学要借助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打造一个完善的教学情境,并在教学中根据社会和发展不断进行创新,帮助学生融入到政治学习中来,爱上政治,学习政治,全面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学质量。

多媒体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从文献形态和读者服务工作变迁引入主题,提出组建全国统一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大系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论述组建这一大系统的模式及其组建步骤,最后指出这种新的组合是图书馆文化生产关系适应当今文化生产力新发展的战略决策。

【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网络;统一系统

图书馆的转型,是读者需求变化推动的结果,而读者需求的更新,又与文献形态和传播息息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已由纸质文献转变为电子文献,并且在存储和传播技术上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款式。在此基础上,读者服务工作出现了电脑检索、互联网,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资源带来了极大方便。在网络条件下,图书情报界又提出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联盟等方案,并且付诸实行。目前,全国已有51%的图书馆参与了资源共建活动,并且扩大了这一活动范围至全国和区域,增至72%。

不论共建共享还是联盟,其旨意是好的,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图书馆运作全过程的协作统一,达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满足读者需求的目的。但这些组合形成,还有其缺陷:自由参加,缺乏固有的稳定性;布局上仍是分散板块式,各个联合体之间仍然没有摆脱分割的格局,缺乏整体性、全局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特提出组建全国统一的联合体,初拟名称为“国家多媒体信息网络统一系统”(以下简称“统一系统”)。这种主张,亦非笔者独有,全国有69%的图书馆认为应采取全国性或区域性,跨系统共建的模式。虽然目前一下子组建完毕有许多困难,但它毕竟是高科技发展的全球态势下和文献形态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图书情报部门和社会媒体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1.统一系统定义

统一系统是国家统一建立,容纳所有信息媒体,并进行地区分级管理,运作统一协调,文献资源共享的社会文化服务联合组织。它既有共建共享联合体和图书馆联盟的功能,又具备诸多优越性:组织统一性、机构层次性、管理强制性、保障稳固性、地位权威性、操作标准性、业务规范性、资源丰厚性、联网广远性、服务高效性。

2.组建统一系统的必要性

2.1 打破和改变媒体运作的分割局面

图书馆、科技情报馆、档案馆和社会各种媒体分散布局,运转独立,条块分割,严重影响了文献资源共享,如上所举的共建共享联合体和图书馆联盟亦是如此。重新把这诸多的媒体组合为一体,就可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奠定组织基础。

文献形态更新不迭,产量猛增,读者需求跃变,迫使社会多媒体改变自身形态,以求生存和发展。当今全球三项高科技项目正在研发或已初步取得成功,它既为媒体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手段,又向媒体发起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公益服务的图书馆需要很好面对。这三项高新技术就是超材料、纳米光天线和对等网络。前两种结合成的新材料,其组份小于10——20纳米,能使光线传输更加集中在很小的焦点上,使生产出来的CD或DVD存储的信息量增加数倍(与各自单一生成的电子文献存储量提高的倍数之乘积相当)。目前,文献生产日达700万篇,非“汗牛充栋”可以形容。今后获取文献的个人份额必然大大提升。读者只要护有一个这种新载体文献,就等于护有一个小型图书馆。而对等网络又可使不同的电脑用户之间直接互联网,毋需通过媒体中介。这种即将到来的现实,媒体尤其是图书馆的媒介中心地位大打折扣,将来读者稀疏,门可罗雀的颓势是难免的。分散条割的格局,面对这种情势,图书馆等媒体必须全部联合起来,共同拥有宏量的高新电子文献和技术手段,扩大和加深读者服务工作,才能以其强势凝集用户,立足于信息社会,保持其中心的地位,谋取发展。所以组建统一系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为了不断提高满足读者日益高涨的需求的能力

新时期读者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需求,其总的特点是:用户层次多样化,信息需求多样化、高效化、精品化和个性化。应对这种复杂的需求,传统的服务方式固然落后,就是现代的新型服务方式,若寓身在分割条块媒体中,也难面面俱到。而统一系统拥有各种数据库和现代技术,可以通过协作、调度、联网互为解难。

2.3 各媒体自身发展规律之必然

生物发展规律从单体综向看,由生长、状大、旺盛到哀亡,而从整体横向看,又由组合至分散,再由分散到重新组合,如此重复不断。蜜蜂这一生物社会最具组织性的昆虫群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一巢峰发展到挤不下时,要分房,分房出去的蜂聚拢为新的一巢,如此不断变动着,地区行政区域也不例外,总是根据历史发展某一时段的需要,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变化或分或合,今此明彼等现象屡见不鲜。图书馆的发展也有一纵向兴亡过程,私人藏书楼、公共图书馆皆如此。传统型图书馆逐步衰亡,而现代型图书馆在原母体中重新生长和壮大,现阶段正处在新生期。新时期的图书、情报、档案部门和大众媒体以及各种营商性网站,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而改变组织形式,实际是文化生产力提高而改革文化生产关系,以求得到新的平衡和适应的一种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图书馆的转型改革,就是这种矛盾运动规律使然。

2.4 少花钱,办大事,为图书馆多媒体现代化建设困境解围和缩短发展进程距离

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和档案馆是社会公益服务机构,资金来源来自政府,自身并无生财之道,社会帮助也是很少的。所以这些公益服务单位长期处于贫困窘境,要寻求发展步履维艰。据林向东、沈玲的《对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的调查与思考》一文所提供的数字看,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数2709个,其中国家级仅1个,省、市(自治)、自治区级37个,县市级2240个(其中50%属贫困馆、多在贫困地区、发展缓慢,出现停滞、倒退现象),购书经费严重不足,文献资源严重流失,文献资源建设不尽人意,人员素质偏低,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效益差。这种尴尬局面,必须有一个超群体的力量给予支援,只要使其设置起几台电脑,并给以技术支持,通过互联网,是可以提升他们的功能的。这比靠其一馆从文献采集、设备添置、人才培养等一整套更新换代所花的钱要小得多。这样一个超群体,只有统一系统胜任。另外,统一系统内,通过分工协作,有计划地、合理地使用资金,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亦可节省大量资金,用以解决其他待解的项目开支。

此外,统一系统中有强大的中坚馆,汇总他们雄厚的文献资源和现代化技术,通过互联网,可使各个成员馆提高文献资源传递速度和广度,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社会化程度,实现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

2.5 便于多媒体的统一管理,杜绝信息传播中各种弊端

分散经营的媒体,尤其是网站和通讯公司,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容易引生知识侵权和黄、赌、毒等各种危害社会和谐和安全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轨现象。统一系统建成后,通过整体网络监控系统的检查监督和法律法规的宣传贯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杜绝不法行为的产生。

3.统一系统的组构模式和步骤

3.1 公益型多媒体一体化

3.1.1 一体化的内涵

所谓一体化,与图书馆联盟在运行,机理和效应上有共同性,是图书馆等公益媒体整个业务流程从文献采集、分编、存储、传输、参考咨询等全方位实行现代化整合,按现行法律法规和共同一致执行的业务规范运作,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五惠。一体化就是组建这样的一种大联合体,可以是同属性系统内的,也可是不同属性横跨区域的,也可以是上述两种形式共同组合的。当前,就有建议组建图书、情报、档案三大系统的一体化方案。当然,一体化不同合并,只是在运行机理和工作目标上的一致性,各个参与馆还是原来的独立实体。

3.1.2 公共图书馆、科技情报馆和档案馆三大系统各自一体化和三位一体化

公共图书馆从国家级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至地、市、自治州级再至县、区、市(县级)乃至下属的社区、乡镇,五级图书馆室属文化部门领导。各层次馆之间业务上存在互动关系,系统组织比较严密,而且不少馆已建立了网络互联关系。不过联系关系还只是纵向为主,横向较为脆弱。公共系统图书馆可以在系统内先行一体化。有了一体化,纵向联系会进一步加强,横向通过联网会补织起来。但是县级及其以下图书馆室,多数沉疴较多,状况不佳,有待完善和补上。

情报、档案两大系统资金比公共馆多些,现代化程度也高些,实行系统内一体化几乎可以一拍即合。

以上三大系统一体化完成后再整合为三位一体的一体化,将成为统一系统的核心力量。

3.1.3 教育系统图书馆资料室一体化

高校图书馆规模较大,现代化程度较高,在校内可与各系资料室进行纵向一体化,各校之间则实行横向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也要按公共馆、情报和档案馆一体化的内涵进行整合,为跨系统的大联合做好准备。

中学及其以下的图书馆室,有条件的也可以纵横联网,而以横向为主。从目前情况看,市地级中学图书馆条件尚好,容易联网,而县级中学图书馆多数较差,发展明有时日。当然,具备条件的,可以设置电脑联网。

以上四大系统各自纵横一体化完成后,再实行四大系统的纵横一体化,它将成为统一系统的主要成员、中坚力量,是组织基础。

3.2 大众媒体建立横向互联网络系统

大众媒体包括报社、杂志社、文献出版社、广播、电视等部门,此前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现即将完全向企业体制转轨。转轨后,这些部门完全转向营商型,与社会信息网站同一属性。大众媒体现代化水平高,资金丰盛,技术雄厚,进行横向大网络互联信手可得。

3.3 营商性信息网站共同组建网络互联系统

营商型系统包括大众媒体和信息网站,与以上公益型四大系统在文献信息存储传输等全运作过程上,要按公益型馆室遵循的运作规则行事,但其机体生机是服务,带有市场商业性,在统一系统实行资源共享方面,要遵守法规条例规定,并且要签订协约进行规范。

3.4 组建统一系统

各系统初步完成联合后,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大联合,建立统一系统,这就是“国家多媒体信息网络统一系统”。

3.4.1 成立统一系统的领导管理机构

可由国家信息、文化等部门提出议案,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核通过,成立统一系统中央级领导机构,进而组建各省、市、自治区级的分支机构,再逐渐设至地市和县区,负责全系统的管理工作,并划分总系统内各子系统的行政归属。领导管理机构在组成各系统联合体前先行建立。

3.4.2 组建统一系统筹建委员会

筹委会在各级统一体的领导管理机构成立后,各系统联合体组建成立前,由领导管理机构邀集各信息系统若干代表开会商议筹办,并提出建立统一系统筹委会议案。一俟各系统联合体分别组建完成,筹委会便完成了历史使命,自行解散。

3.4.3 设立统一系统委员会

作为学术性、业务性机构,协助各级领导管理机构工作,由筹委会提出议案经中央统一领导机构批准成立,主要任务是起草系统管理法规、业务规范及指导各项业务技术工作开展等。委员会是常设机构,但委员是客席,由各系统的代表组成。

3.4.4 制定统一系统政策、法规和业务规范等

这项工作由中央级领导机构召集各级委员会成员面商,起草议案后交各个系统媒体讨论,在广泛收集意见,再由委员会汇总为第二稿,再次交付各媒体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委员会最后拟成正文,交搞中级领导机构审议,再呈报国务院批准、颁布执行。

目前,关于知识产权、网络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已有许多。对于国际性的,我们只好遵守执行,而对国内的相关政策法律,建议国家作适当调整。这里提出三个焦点问题:一是统一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经费来源,现在是由地方财政划拨(公共系统实行包干制),这种体制会因地区发展差异而异致各馆发展不平衡,影响总系统的运作,建议国家改由地方划拨为中央按各子系统直拨,并规定各级馆的经费自处数额。但各馆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仍然按公务员待遇由地方财政负责。以上限于公益型各子系统,营商性媒体自负盈亏。二是界定公益性服务和商业性服务范围,规定有偿服务项目及报酬金额等,并建设监测技术系统压制漫天要价和乱收费的反市场行为,特别一些垄断性的网络服务实体更应强制管理。三是公益服务实体的服务行为问题,公益性媒体,是国家建、国家供养的单位,故其所有财产包括硬、软件(含人的智力资源)都应是全民性的,其文献资源数据库(包括地方文献、特藏等自建数据库的资源)都是国家的、全民的,不应向用户收取任何服务费(当然复印等其他需另花成本的服务项收费不在此限)。

3.4.5 成立“国家多媒体信息网络统一系统”

各级领导管理机构和委员会成立,完成政策法规和规范制订并经国家批准执行后,即可组建统一系统,开展其正常工作。统一系统的组建挂牌,可不受若干地区、若干条件未具备的馆室影响。

3.5 与国际信息网络接轨

统一系统成立后,与各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尤其是图书馆联盟系统接轨,实现全国全球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互惠。

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上升之势永无止境,不断地推动着文献形态和生产技术、存储技术、传输技术等突飞猛进,高格调地改变着社会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方式。这些变化,说明文化生产力正处在发展高峰时期,由此推动着图书馆等信息部门的改革转型,除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外,图书馆等本身的体制也在逐渐改革,如互联网机制的建立、一体化和图书馆同盟以及共建共享联体的建立,就是对这种变化态势的应对。这是文化生产关系适应文化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驱使的结果。组建国家多媒体信息网络统一系统是文化生产关系变革的大举措,是一个适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战略决策思考。

参考文献:

[1]胡丽坤,朱锰钢.近十年图书、档案、情报一体化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刊,2007(6).

[2]张忠秋.十年来我国图书馆资源共享理论与发展趋势热点述评[J].图书馆学刊,2006(5).

[3]郭巍.图书馆盟与文献资源共享[J].图书馆学刊,2007(2).

[4]梁曦.图书馆知识资源共建共享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学刊,2005(1).

上一篇:寒冬腊月范文下一篇:高中语文课堂导入范文

热门文章